CN214331252U - 小鼓型齿配合连接的联轴器 - Google Patents

小鼓型齿配合连接的联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31252U
CN214331252U CN202120162311.3U CN202120162311U CN214331252U CN 214331252 U CN214331252 U CN 214331252U CN 202120162311 U CN202120162311 U CN 202120162311U CN 214331252 U CN214331252 U CN 2143312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coupling
shell
coupling
screw rod
scr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6231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志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Reijay Hydraulic & Transmission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Reijay Hydraulic & Transmission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Reijay Hydraulic & Transmission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Reijay Hydraulic & Transmission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6231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312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312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312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联轴器技术领域,具体为小鼓型齿配合连接的联轴器,包括联轴上板和联轴下板,联轴上板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联轴板,联轴下板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联轴板,联轴上板的一侧面设置有注油孔,注油孔的内部连接有注油封堵螺杆,第一联轴板和第二联轴板的内部连接有第二螺杆。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注油封堵螺杆从注油孔的内部转动出来,然后操作人员将润滑油注入到注油孔的内部,对内部的机械结构进行润滑,从而无需将整个装置拆下,将第二壳套入到联轴下板和第二联轴板的外部,然后将第一壳套在联轴上板和第一联轴板的上部,使得第一壳和第二壳可以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进行螺纹连接。

Description

小鼓型齿配合连接的联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联轴器技术领域,具体是小鼓型齿配合连接的联轴器。
背景技术
联轴器用来将不同机构中的主动轴和从动轴牢固地联接起来一同旋转,并传递运动和扭矩的机械部件。有时也用以联接轴与其他零件。常由两半合成,分别用键或紧配合等联接,紧固在两轴端,再通过某种方式将两半联接起来。联轴器可兼有补偿两轴之间由于制造安装不精确、工作时的变形或热膨胀等原因所发生的偏移。
现有的鼓齿配合的联轴器结构中,长时间的进行使用的时候,内部的连接齿部分可能会干涩,长时间使用下去的话会造成磨损,现有的保养的方式是需要操作人员手动的将整个装置拆分开来进行润滑保养,非常的费时费力,同时对联轴器的防尘保护不够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小鼓型齿配合连接的联轴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小鼓型齿配合连接的联轴器,包括联轴上板和联轴下板,所述联轴上板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联轴板,所述联轴下板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联轴板,所述联轴上板的一侧面设置有注油孔,所述注油孔的内部连接有注油封堵螺杆,所述第一联轴板和第二联轴板的内部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内部连接有第三螺杆,所述第一联轴板和第二联轴板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壳和第二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联轴板和第二联轴板的表面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二螺杆设置在通孔的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二螺杆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三螺杆螺纹连接在第二螺孔的内部,所述第二螺杆和第三螺杆的外端设置有螺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螺帽的表面开设有条形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二壳设置在第一壳的外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壳的外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壳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一壳和第二壳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实现螺纹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壳和第二壳的材质为不锈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第二螺杆和第三螺杆通过第二螺孔能够螺纹连接在一起,使得第二螺杆和第三螺杆分别处于第一联轴板和第二联轴板的上下两端,可以将第一联轴板和第二联轴板紧密的固定连接在一起,由于在螺帽的表面设置了条形槽,操作人员可以用扳手将整个螺帽拧动,同时也可以使用一字改锥插入到条形槽的内部,然后使得螺帽转动。
2.将注油封堵螺杆从注油孔的内部转动出来,然后操作人员将润滑油注入到注油孔的内部,对内部的机械结构进行润滑,从而无需将整个装置拆下,将第二壳套入到联轴下板和第二联轴板的外部。
3.将第一壳套在联轴上板和第一联轴板的上部,使得第一壳和第二壳可以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进行螺纹连接,第一壳和第二壳的设计实现了较好的盖合保护效果,防止第一联轴板和第二联轴板的结合之处积聚灰尘,起到了防尘保护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小鼓型齿配合连接的联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小鼓型齿配合连接的联轴器中注油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小鼓型齿配合连接的联轴器中第一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联轴上板;2、联轴下板;3、第一联轴板;4、第二联轴板;5、注油孔;6、注油封堵螺杆;7、通孔;8、第二螺杆;9、第二螺孔;10、第三螺杆;11、螺帽;12、条形槽;13、第一壳;14、第二壳;15、外螺纹;16、内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小鼓型齿配合连接的联轴器,包括联轴上板1和联轴下板2,联轴上板1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联轴板3,联轴下板2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联轴板4,联轴上板1的一侧面设置有注油孔5,注油孔5的内部连接有注油封堵螺杆6,第一联轴板3和第二联轴板4的内部连接有第二螺杆8,第二螺杆8的内部连接有第三螺杆10,第一联轴板3和第二联轴板4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壳13和第二壳14,第一联轴板3和第二联轴板4的表面贯穿设置有通孔7,第二螺杆8设置在通孔7的内部,第二螺杆8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螺孔9,第三螺杆10螺纹连接在第二螺孔9的内部,第二螺杆8和第三螺杆10的外端设置有螺帽11,螺帽11的表面开设有条形槽12,将联轴上板1和第一联轴板3与联轴下板2和第二联轴板4相互扣合在一起,然后将第一联轴板3和第二联轴板4表面的通孔7对准,将第二螺杆8插入到通孔7的内部,再将第三螺杆10的下端对向第二螺杆8上端的第二螺孔9内部,使得第二螺杆8和第三螺杆10通过第二螺孔9能够螺纹连接在一起,使得第二螺杆8和第三螺杆10分别处于第一联轴板3和第二联轴板4的上下两端,可以将第一联轴板3和第二联轴板4紧密的固定连接在一起,由于在螺帽11的表面设置了条形槽12,操作人员可以用扳手将整个螺帽11拧动,同时也可以使用一字改锥插入到条形槽12的内部,然后使得螺帽11转动,将注油封堵螺杆6从注油孔5的内部转动出来,然后操作人员将润滑油注入到注油孔5的内部,对内部的机械结构进行润滑,从而无需将整个装置拆下。
第二壳14设置在第一壳13的外部,第一壳13的外部设置有外螺纹15,第二壳14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16,第一壳13和第二壳14通过外螺纹15和内螺纹16实现螺纹连接,第一壳13和第二壳14的材质为不锈钢,将第二壳14套入到联轴下板2和第二联轴板4的外部,然后将第一壳13套在联轴上板1和第一联轴板3的上部,使得第一壳13和第二壳14可以通过内螺纹16和外螺纹15进行螺纹连接,第一壳13和第二壳14的设计实现了较好的盖合保护效果,防止第一联轴板3和第二联轴板4的结合之处积聚灰尘,起到了防尘保护的效果。
工作原理:将联轴上板1和第一联轴板3与联轴下板2和第二联轴板4相互扣合在一起,然后将第一联轴板3和第二联轴板4表面的通孔7对准,将第二螺杆8插入到通孔7的内部,再将第三螺杆10的下端对向第二螺杆8上端的第二螺孔9内部,使得第二螺杆8和第三螺杆10通过第二螺孔9能够螺纹连接在一起,使得第二螺杆8和第三螺杆10分别处于第一联轴板3和第二联轴板4的上下两端,可以将第一联轴板3和第二联轴板4紧密的固定连接在一起,由于在螺帽11的表面设置了条形槽12,操作人员可以用扳手将整个螺帽11拧动,同时也可以使用一字改锥插入到条形槽12的内部,然后使得螺帽11转动,将注油封堵螺杆6从注油孔5的内部转动出来,然后操作人员将润滑油注入到注油孔5的内部,对内部的机械结构进行润滑,从而无需将整个装置拆下,将第二壳14套入到联轴下板2和第二联轴板4的外部,然后将第一壳13套在联轴上板1和第一联轴板3的上部,使得第一壳13和第二壳14可以通过内螺纹16和外螺纹15进行螺纹连接,第一壳13和第二壳14的设计实现了较好的盖合保护效果,防止第一联轴板3和第二联轴板4的结合之处积聚灰尘,起到了防尘保护的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小鼓型齿配合连接的联轴器,包括联轴上板(1)和联轴下板(2),所述联轴上板(1)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联轴板(3),所述联轴下板(2)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联轴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上板(1)的一侧面设置有注油孔(5),所述注油孔(5)的内部连接有注油封堵螺杆(6),所述第一联轴板(3)和第二联轴板(4)的内部连接有第二螺杆(8),所述第二螺杆(8)的内部连接有第三螺杆(10),所述第一联轴板(3)和第二联轴板(4)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壳(13)和第二壳(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鼓型齿配合连接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轴板(3)和第二联轴板(4)的表面贯穿设置有通孔(7),所述第二螺杆(8)设置在通孔(7)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鼓型齿配合连接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杆(8)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螺孔(9),所述第三螺杆(10)螺纹连接在第二螺孔(9)的内部,所述第二螺杆(8)和第三螺杆(10)的外端设置有螺帽(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鼓型齿配合连接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帽(11)的表面开设有条形槽(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鼓型齿配合连接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14)设置在第一壳(13)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鼓型齿配合连接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13)的外部设置有外螺纹(15),所述第二壳(14)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16),所述第一壳(13)和第二壳(14)通过外螺纹(15)和内螺纹(16)实现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鼓型齿配合连接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13)和第二壳(14)的材质为不锈钢。
CN202120162311.3U 2021-01-21 2021-01-21 小鼓型齿配合连接的联轴器 Active CN2143312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62311.3U CN214331252U (zh) 2021-01-21 2021-01-21 小鼓型齿配合连接的联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62311.3U CN214331252U (zh) 2021-01-21 2021-01-21 小鼓型齿配合连接的联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31252U true CN214331252U (zh) 2021-10-01

Family

ID=77908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62311.3U Active CN214331252U (zh) 2021-01-21 2021-01-21 小鼓型齿配合连接的联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312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331252U (zh) 小鼓型齿配合连接的联轴器
CN209626121U (zh) 一种隔离轴传动结构及户外高压断路器
CN208487155U (zh) 一种新型直角减速机结构
CN210735249U (zh) 抗强尘环境的链斗输送机链条
CN209192115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用伞篷
CN210998802U (zh) 一种用于轴向波齿轮机器人的关节减速机
CN209293950U (zh) 一种汽车起动机单向器
CN219035368U (zh) 方便拆装的摩托车离合器结构
CN220037402U (zh) 一种拆卸式摩托车主轴连接装置
CN213575064U (zh) 一种工业用六角螺母
CN212377147U (zh) 一种方便拆装的弹性柱销联轴器
CN213744819U (zh) 一种方便拆卸维修的微型变速箱
CN209012280U (zh) 一种拆装便捷的联轴器
CN220996125U (zh) 一种插接式输出轴
CN215950168U (zh) 一种带有机械过载保护装置的电机联轴器
CN212928664U (zh) 一种辊压机用齿轮箱
CN210221317U (zh) 发电厂电仪车间热电阻保护外壳
CN211398341U (zh) 一种低成本简易齿形联轴器
CN213796226U (zh) 一种扭力螺丝起
CN216543131U (zh) 一种拧紧工具
CN211288648U (zh) 风力发电机齿轮箱的箱体结构
CN214888471U (zh) 一种便于连接与维护的联轴器
CN214063718U (zh) 一种分体式链轮轴
CN214945693U (zh) 一种低磨损曲轴
CN207309812U (zh) 一种自行车紧固件快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