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27457U - 超磁分离水投药系统以及超磁分离黑臭水体净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超磁分离水投药系统以及超磁分离黑臭水体净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27457U
CN214327457U CN202022902298.9U CN202022902298U CN214327457U CN 214327457 U CN214327457 U CN 214327457U CN 202022902298 U CN202022902298 U CN 202022902298U CN 214327457 U CN214327457 U CN 2143274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magnetic separation
dosing system
super
do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0229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征
杨利伟
刘宴伟
佘利花
赵艳
白建豪
马志伟
王国会
张宝
支磊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an University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Bureau Group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Bureau Group Beijing Smar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an University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Bureau Group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Bureau Group Beijing Smar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an University,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Bureau Group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Bureau Group Beijing Smar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290229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274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274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274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超磁分离水投药系统以及超磁分离黑臭水体净化系统,其中超磁分离水投药系统包括进水浊度检测仪、出水浊度检测仪、投加系统和PLC数据输入/输出处理系统;所述PLC数据输入/输出处理系统分别与所述进水浊度检测仪、所述出水浊度检测仪和所述投加系统连接;其超磁分离黑臭水体净化系统包括进水系统、混凝反应器、沉淀池、滤池以及如上所述的超磁分离水投药系统;所述超磁分离水投药系统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水系统、所述滤池连接;所述进水系统、所述混凝反应器、所述沉淀池、所述滤池依次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改善在超磁分离黑臭水体净化中的混凝阶段投加各类药剂的量,使药物有效利用,减少整体的成本。

Description

超磁分离水投药系统以及超磁分离黑臭水体净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黑臭水体河流治理领域,特别涉及超磁分离水投药系统以及超磁分离黑臭水体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磁分离水体净化技术处理废水是目前国内方兴未艾发展中的新技术,所谓磁分离水体净化是指在活性污泥中添加一定量的磁种和磁性生物载体的磁性分离法。能够大幅度削减BOD,SS负荷,去除COD和NH3-N的效率及承受毒物的浓度都优于普通活性污泥,而且可以明显改善污泥絮体结构和沉降性能,克服污泥膨胀,可以大幅度提高活性污泥的浓度,增大单位容积的处理能力。现有的磁分离水体净化技术是将不带磁性的污染物赋予磁性,然后通过超磁分离设备进行固液分离,使水体得到净化,这种方式能够去除水中悬浮颗粒,但是不能更好地净化和过滤水中杂质。
现有的黑臭水体处理系统,通常是在黑臭水体处理的反应环节中添加各类化学药剂,使污水中的金属离子、有机分子等等与化学药剂充分反应并使之絮凝沉淀。将黑臭水体中的污泥也需要分离出来,这样才能从源头解决黑臭水体的问题。目前,超磁分离水处理投药,一般是采用手动调节投药计量泵的冲程,根据经验或者离线检测确定投加药量,缺乏动态调节,出水水质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磁分离水投药系统以及超磁分离黑臭水体净化系统,能够自动控制原理对应药剂投加量,减少了人工调节,降低了人工成本,有效改善了出水水质。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超磁分离水投药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进水浊度检测仪、出水浊度检测仪、投加系统和PLC数据输入/输出处理系统;所述PLC数据输入/输出处理系统分别与所述进水浊度检测仪、所述出水浊度检测仪和所述投加系统连接。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投加系统包括PAC投加系统、PAM投加系统、磁种投加系统。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PLC数据输入/输出处理系统包括:第一输入模块、第二输入模块、给定输出模块、正反馈输出模块;所述第一输入模块与所述进水浊度检测仪连接;所述第二输入模块与所述出水浊度检测仪连接;所述给定输出模块与所述PAC投加系统、所述PAM投加系统和所述磁种投加系统连接;所述正反馈输出模块与所述PAC投加系统、所述PAM投加系统和所述磁种投加系统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超磁分离黑臭水体净化系统,包括进水系统、混凝反应器、沉淀池、滤池以及如如上所述的超磁分离水投药系统;所述超磁分离水投药系统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水系统、所述滤池连接;所述进水系统、所述混凝反应器、所述沉淀池、所述滤池依次连接。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水浊度检测仪与所述进水系统连接;所述出水浊度检测仪与所述沉淀池连接;所述投加系统与所述混凝反应器连接。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滤池内从下至上依次填充有页岩陶粒层、活性炭纤维层、软化树脂层和滤板。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净化系统还包括:依次连接的污泥处理系统、高剪机、磁分离设备;所述污泥处理系统与所述沉淀池连接。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沉淀池设置为上方下圆单泥斗结构;所述沉淀池还包括有刮泥机。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污泥处理系统包括第一污泥泵;所述第一污泥泵用于将所述沉淀池中部分污泥回流至PAM投加系统。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污泥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二污泥泵;所述第二污泥泵用于将所述沉淀池中另一部分污泥经所述高剪机和所述磁分离设备的作用排放至储泥池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一种超磁分离水投药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进水浊度检测仪、出水浊度检测仪、投加系统和PLC数据输入/输出处理系统;所述PLC数据输入/输出处理系统分别与所述进水浊度检测仪、所述出水浊度检测仪和所述投加系统连接的系统自动控制原理对应药剂投加量,减少了人工调节,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由于采取了在线浊度检测,相对于离线检测和人工调节,出水水质更加稳定;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正反馈闭环控制系统,由于污水口检测到的浊度与药剂投加量是一个正比曲线,实时检测出水的浊度来自动控制投加的药剂的量,减少药剂浪费,保护环境。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超磁分离水投药系统以及超磁分离黑臭水体净化系统的设备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超磁分离水投药系统以及超磁分离黑臭水体净化系统的PLC数据输入/输出处理系统原理图;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超磁分离水投药系统以及超磁分离黑臭水体净化系统的过滤系统原理图;
图 4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超磁分离水投药系统以及超磁分离黑臭水体净化系统的设备运行时况图;
附图标记说明:1、原水池;2、抽水泵;3、混凝反应器;4、沉淀池;5、滤池;6、污泥处理系统;7、高剪机;8、磁分离设备;9、PLC数据输入/输出处理系统;10、储泥池;11、进水浊度检测仪;12、PAC投加系统;13、磁种投加系统;14、PAM投加系统;15、出水浊度检测仪;16、水池;17、滤板;18、软化树脂层;19、活性炭纤维层;20、页岩陶粒层;21、进水管道;22、出水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超磁分离水投药系统,其系统包括进水浊度检测仪11、出水浊度检测仪15、投加系统和PLC数据输入/输出处理系统9,投加包括PAC投加系统12、PAM投加系统14、磁种投加系统13,投加系统由PLC数据输入/输出处理系统9控制进行PAC,PAM、磁种的投加。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PLC数据输入/输出处理9系统包括:第一输入模块、第二输入模块、给定输出模块、正反馈输出模块;第一输入模块与进水浊度检测仪11连接;第二输入模块与出水浊度检测仪15连接;给定输出模块与PAC投加系统12、PAM投加系统14和磁种投加系统13连接;正反馈输出模块与PAC投加系统12、PAM投加系统14和磁种投加系统13连接。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超磁分离黑臭水体净化系统,包括进水系统、混凝反应器3、沉淀池4、滤池5以及如上任一所述的超磁分离水投药系统;超磁分离水投药系统的两端分别与进水系统、滤池5连接;进水系统、混凝反应器3、沉淀池4、滤池5依次连接,由于混凝反应器3的投药量需要精确地控制,过多造成浪费,过少使得混凝效果差,不利于除去水中悬浮物,为了能够精确控制投药量,在混凝反应器3内设有PLC数据输入/输出处理系统9,PLC数据输入/输出处理提供给定值,由出水浊度信号经PLC输入/输出处理提供正反馈量;进一步,第一输入模块与进水浊度仪检测仪11连接、第二输入模块与出水浊度检测仪15连接;超磁分离水投药系统与混凝系统连接;PAC投加系统12由进水浊度信号经PLC输入/输出处理提供给定值,由出水浊度信号经PLC输入/输出处理提供正反馈量;PAM投加系统14由进水浊度信号经PLC输入/输出处理提供给定值,由出水浊度信号经PLC输入/输出处理提供正反馈量;磁种投加系统13由进水浊度信号经PLC输入/输出处理提供给定值,由出水浊度信号经PLC输入/输出处理提供正反馈量。
如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超磁分离黑臭水体净化系统,包括进水系统、混凝系统3、进水浊度仪11、PLC数据输入/输出处理系统9、PAC投加系统12、磁种投加系统13、PAM投加系统14、沉淀池4。其中,进水系统包括原水池1、抽水泵2、进水管道21。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抽水泵2通过进水管21连接混凝反应器3的进水口;进水管21设有进水浊度检测仪;进水浊度检测仪21连接PLC数据输入/输出处理系统9;混凝反应器3内设有PLC数据输入/输出处理系统9;PLC数据输入/输出处理系统9内包括PAC投加系统12;磁种投加系统13和PAC投加系统14。沉淀池4通过管路连通于混凝反应池3;沉淀池3用于沉淀混凝反应池3处理后的污泥水,以及用于将处理后得到的上层液排出以及通过污泥处理系统6将部分污泥水返回至混凝反应池3和输送其余的污泥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沉淀池3为上方下圆单泥斗结构,并附设配套的刮泥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污泥处理系统6采用污泥回流技术,可以大幅减少化学药剂用量,沉淀池4的污泥一部分直接回流到混凝反应池3中,另一部分即剩余污泥经过磁分离设备8后排出至污泥收集系统10。污泥处理系统6中设置污泥泵2台,第一污泥泵(回流污泥)1台,第二污泥泵(剩余污泥泵)1台,污泥泵均变频控制。第一污泥泵用于将沉淀池4中部分污泥回流至PAM反应系统14;第二污泥泵用于将沉淀池4中剩余污泥经高剪机7和磁分离设备8的作用排放至储泥池10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沉淀池4通过管路连通于混凝反应器3,高剪机7通过管路连通沉淀池4,磁分离设备8通过管路连通于所述高剪机7,污泥收集系统6通过管路连通于磁分离设备8,污泥收集系统6用于收集磁分离设备8中分离出的污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出水端口过滤采用滤池5,滤池5内从下至上依次填充有页岩陶粒层20、活性炭纤维层19、软化树脂层18和滤板17。
本实用新型采用正反馈闭环控制系统,由于污水口检测到的浊度与药剂投加量是一个正比曲线,出水浊度越大,说明需要投加的药剂越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自动控制原理对应药剂投加量,减少了人工调节,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由于采取了在线浊度检测,相对于离线检测和人工调节,出水水质更加稳定。
原有的磁分离水体净化技术是将不带磁性的污染物赋予磁性,然后通过超磁分离设备进行固液分离,使水体得到净化。这种方式能够除去水中悬浮颗粒,但是不能更好地净化和过滤水中的杂质。而且原有的超磁分离水处理投药,一般是采用手动调节投药计量泵的冲程,根据经验或者离线检测确定投加药量,缺乏动态调节,使得出水水质不稳定。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一种超磁分离水投药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进水浊度检测仪11、出水浊度检测仪15、投加系统和PLC数据输入/输出处理系统9;PLC数据输入/输出处理系统8分别与进水浊度检测仪11、出水浊度检测仪15和投加系统连接的系统自动控制原理对应药剂投加量,减少了人工调节,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由于采取了在线浊度检测,相对于离线检测和人工调节,出水水质更加稳定;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正反馈闭环控制系统,由于污水口检测到的浊度与药剂投加量是一个正比曲线,实时检测出水的浊度来自动控制投加的药剂的量,减少药剂浪费,保护环境。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超磁分离水投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进水浊度检测仪、出水浊度检测仪、投加系统和PLC数据输入/输出处理系统;所述PLC数据输入/输出处理系统分别与所述进水浊度检测仪、所述出水浊度检测仪和所述投加系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加系统包括PAC投加系统、PAM投加系统、磁种投加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数据输入/输出处理系统包括:第一输入模块、第二输入模块、给定输出模块、正反馈输出模块;所述第一输入模块与所述进水浊度检测仪连接;所述第二输入模块与所述出水浊度检测仪连接;所述给定输出模块与所述PAC投加系统、所述PAM投加系统和所述磁种投加系统连接;所述正反馈输出模块与所述PAC投加系统、所述PAM投加系统和所述磁种投加系统连接。
4.一种超磁分离黑臭水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系统、混凝反应器、沉淀池、滤池以及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超磁分离水投药系统;所述超磁分离水投药系统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水系统、所述滤池连接;所述进水系统、所述混凝反应器、所述沉淀池、所述滤池依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浊度检测仪与所述进水系统连接;所述出水浊度检测仪与所述沉淀池连接;所述投加系统与所述混凝反应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池内从下至上依次填充有页岩陶粒层、活性炭纤维层、软化树脂层和滤板。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系统还包括:依次连接的污泥处理系统、高剪机、磁分离设备;所述污泥处理系统与所述沉淀池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设置为上方下圆单泥斗结构;所述沉淀池还包括有刮泥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处理系统包括第一污泥泵;所述第一污泥泵用于将所述沉淀池中部分污泥回流至PAM投加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二污泥泵;所述第二污泥泵用于将所述沉淀池中另一部分污泥经所述高剪机和所述磁分离设备的作用排放至储泥池中。
CN202022902298.9U 2020-12-07 2020-12-07 超磁分离水投药系统以及超磁分离黑臭水体净化系统 Active CN2143274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02298.9U CN214327457U (zh) 2020-12-07 2020-12-07 超磁分离水投药系统以及超磁分离黑臭水体净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02298.9U CN214327457U (zh) 2020-12-07 2020-12-07 超磁分离水投药系统以及超磁分离黑臭水体净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27457U true CN214327457U (zh) 2021-10-01

Family

ID=77898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02298.9U Active CN214327457U (zh) 2020-12-07 2020-12-07 超磁分离水投药系统以及超磁分离黑臭水体净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274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92997A (zh) * 2022-06-14 2022-09-23 温州杭钢水务有限公司 一种高负荷高效沉淀池的稳定运行节能降耗控制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92997A (zh) * 2022-06-14 2022-09-23 温州杭钢水务有限公司 一种高负荷高效沉淀池的稳定运行节能降耗控制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17250A (zh) 循环冷却水或城镇二级污水的净化方法及设备
CN103102042A (zh) 一种含苯废水的处理工艺及装置
CN102329051B (zh) 以高级氧化和综合膜处理为核心的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
CN106219892A (zh) 一种粉末活性炭磁混凝澄清池处理难降解工业废水方法及装置
CN102627364A (zh) 一种回用处理反渗透浓水的工艺流程
CN214327457U (zh) 超磁分离水投药系统以及超磁分离黑臭水体净化系统
KR101003460B1 (ko) 하·오수의 영양염류 제거를 위한 에스비알 고도처리장치
CN215559437U (zh)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
CN202829788U (zh) 一种含苯废水的处理装置
CN213446615U (zh) 一种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胶粘剂废水处理装置
CN215517060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系统
CN213112833U (zh) 高效旋流净化系统
CN111533303B (zh) 一种地表水水质净化装置
CN209619070U (zh) 一种印刷显影废液处理系统
CN112645487A (zh)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淋洗污水的集成化处理装置
KR200189492Y1 (ko) 미생물 접촉에 의한 하수처리장치의 경사판침전조
CN204369710U (zh) 含磷废水处理系统
CN217350983U (zh) 一种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的处理系统
CN220703469U (zh) 一种污水净化装置
CN216584525U (zh) 一种循环冷却水废水回收系统
CN219792694U (zh) 一种循环养殖水中悬浮物深度去除装置
CN219010099U (zh) 一种不锈钢净水设备
CN216236413U (zh) 一种针对高硬度废水的结晶流化床处理装置
CN216808375U (zh) 脱硫废水一体化装置
CN103896455B (zh) 一种用于海水反渗透法的生物预处理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