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25397U - 吊舱结构及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吊舱结构及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25397U
CN214325397U CN202120232765.3U CN202120232765U CN214325397U CN 214325397 U CN214325397 U CN 214325397U CN 202120232765 U CN202120232765 U CN 202120232765U CN 214325397 U CN214325397 U CN 2143253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oting
pod
air guide
shooting part
flow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3276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焓
刘璐
苏文兵
陆宏伟
王刚
唐河森
纪秀东
闫波
郜奥林
初征
毛一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irlang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irlang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irlang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irlang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3276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253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253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253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吊舱结构及无人机,吊舱结构包括拍摄部、安装座、导流罩和联动机构,拍摄部和导流罩分别可转动地与安装座连接并且转动轴线相互平行,导流罩设置于拍摄部的一侧并且具有导流面,并且联动机构用于在拍摄部相对于安装座转动时能够带动导流罩同步转动,以使得吊舱结构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拍摄部转动到朝向设置有导流罩的一侧,并且导流罩同步转动到能够避让拍摄部的拍摄视野的避让位置,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拍摄部转动到远离设置有导流罩的一侧,并且导流罩同步转动到使得导流面能够与拍摄部的外壳共同构成导流型面的导流位置。导流罩既能够对气流进行导流,也不会进入拍摄部的拍摄视野。

Description

吊舱结构及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吊舱结构及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操纵的不载人飞机,通常用于高空拍摄,以实现探查地貌、俯瞰地面等目的。无人机的下方通常连接有用于拍摄图片或视频的拍摄设备,拍摄设备通常通过吊舱、云台等安装于无人机的机腹下方,并且独立于飞机的流线型造型之外。吊舱、云台等在跟随无人机飞行时,不可避免地引入了较大的飞行阻力。为了减小吊舱等产生的飞行阻力,现有技术中在吊舱上增加导流罩结构,而吊舱或云台一般需要随着无人机的飞行姿态和飞行方向来调整拍摄角度,例如俯仰角,因此,不论导流罩安置于拍摄设备的前方还是后方,导流罩都会在拍摄设备调整拍摄角度时进入拍摄视野内,从而影响拍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吊舱结构及无人机,该吊舱结构设置有导流罩,该导流罩能够减少拍摄部本身可能产生的飞行阻力,也不会遮挡拍摄视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吊舱结构,该吊舱结构包括拍摄部、安装座、导流罩和联动机构,所述拍摄部和所述导流罩分别可转动地与所述安装座连接并且转动轴线相互平行,所述导流罩设置于所述拍摄部的一侧并且具有导流面,并且所述联动机构用于在所述拍摄部相对于所述安装座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导流罩同步转动,以使得所述吊舱结构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拍摄部转动到朝向设置有所述导流罩的一侧,并且所述导流罩同步转动到能够避让所述拍摄部的拍摄视野的避让位置,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拍摄部转动到远离设置有所述导流罩的一侧,并且所述导流罩同步转动到使得所述导流面能够与所述拍摄部的外壳共同构成导流型面的导流位置。
可选地,所述联动机构包括铰接轴和滑块组件,所述导流罩的一端通过所述铰接轴与所述拍摄部铰接,所述导流罩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组件铰接,所述滑块组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座,所述拍摄部、所述导流罩和所述滑块组件共同构成曲柄滑块机构。
可选地,所述吊舱结构设置有两个所述导流罩和两组所述联动机构,所述导流罩与所述联动机构一一对应,两个所述导流罩分别铰接在所述拍摄部的两侧,所述拍摄部转动到朝向其中一侧的所述导流罩时,该侧的所述导流罩处于避让位置,并且另一侧的所述导流罩处于导流位置。
可选地,每个所述导流罩包括侧板和相对设置的两个翼板,所述导流面为所述侧板和所述翼板的外表面,所述侧板连接在两个所述翼板的边缘,并且所述导流罩具有开口,所述开口朝向所述安装座设置,所述导流罩处于避让位置时,所述安装座的一部分夹设于两个所述翼板之间,所述导流罩处于导流位置时,所述导流罩罩设于所述拍摄部的外壳,并且所述翼板和所述侧板分别搭靠于所述拍摄部的外壳以共同构成所述导流型面。
可选地,所述翼板构造成三角型结构,并且具有第一角部、第二角部和第三角部,所述侧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角部和所述第二角部之间,所述第一角部与所述滑块组件铰接,所述第二角部与所述拍摄部铰接,所述导流罩处于避让位置时,所述安装座的一部分夹设于两个所述第三角部之间,所述导流罩处于导流位置时,所述第二角部和所述第三角部分别搭靠于所述拍摄部的外壳以共同构成所述导流型面。
可选地,所述吊舱结构还包括驱动器,所述驱动器凸出设置于所述拍摄部的外壳上,并且用于驱动所述拍摄部转动,所述翼板上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位于所述第二角部和所述第三角部之间,所述导流罩处于导流位置时,所述驱动器卡设于所述凹陷部。
可选地,所述安装座包括导轨,所述导轨的横截面呈M型结构,并且所述导轨包括两个滑槽和将两个所述滑槽分隔开的分隔部,所述滑槽沿所述导轨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滑块组件包括滑块,所述滑块的横截面呈“凹”字型结构,并且所述滑块包括相对设置的限位壁和位于限位壁之间的凹槽,所述分隔部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限位壁一一对应地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槽内。
可选地,所述滑块组件还包括贯穿件,所述限位壁上开设有第一贯穿槽,所述滑槽的侧壁还开设有沿所述导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贯穿槽,所述侧壁与所述分隔部相对设置,所述贯穿件穿设于所述第一贯穿槽和所述第二贯穿槽。
可选地,所述吊舱结构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连接件和转轴,所述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安装座,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拍摄部的外壳,并且所述转轴的两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拍摄部可绕所述转轴转动。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其包括上述的任一项所述的吊舱结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拍摄部的拍摄视角朝下时,导流罩搭靠在拍摄部的外壳上,导流罩与拍摄部的外壳共同形成流线型的导流型面,此时导流罩处于导流位置;当拍摄部的拍摄视角需要朝向飞行方向时,拍摄部朝向飞行方向的前方转动,在联动机构的作用下导流罩同步转动。若沿飞行方向上导流罩设置在拍摄部的前方,使吊舱结构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此时,拍摄部转动到朝向设置有导流罩的一侧,导流罩朝远离拍摄部的方向转动,从而避让拍摄部的拍摄视野,此时导流罩处于避让位置;若沿飞行方向上导流罩设置在拍摄部的后方,使吊舱结构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此时,拍摄部转动到远离设置有导流罩的一侧,在联动机构的作用下导流罩同步转动,使得导流罩与拍摄部的外壳共同形成流线型的导流型面,此时导流罩处于导流位置,而且,由于拍摄部的拍摄视角朝向背离导流罩的一侧,此时导流罩不会进入拍摄部的拍摄视角内。因此,上述的吊舱结构中的导流罩既能够对拍摄部周围的气流进行导流,减小拍摄部的风阻,增加无人机的续航能力,在拍摄部调整拍摄角度时,导流罩也不会进入拍摄部的拍摄视野中而影响拍摄。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一种示例性的拍摄部的拍摄视角朝下时的吊舱结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一种示例性的拍摄部的拍摄视角朝向一侧时的吊舱结构的正视示意图;
图3是一种示例性的拍摄部的拍摄视角朝向另一侧时的吊舱结构的正视示意图;
图4是一种示例性的吊舱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图4中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一种示例性的吊舱结构的导流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一种示例性的吊舱结构的滑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吊舱结构;10-拍摄部;11-摄像头;12-外壳;13-铰接轴;20-安装座;21-导轨;211-滑槽;212-分隔部;213-第二贯穿槽;30-导流罩组件30;31-导流罩;311-侧板;312-翼板;3121-第一角部;3122-第二角部;3123-第三角部;3124-凹陷部;313-第一铰接孔;314-第二铰接孔;32-滑块组件;321-滑块;3211-限位壁;3212-凹槽;3213-第一贯穿槽;3214-轴杆;322-贯穿件;40-驱动器;50-安装支架;51-连接件;52-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无人机在沿水面方向飞行状态下的“上、下”,“前、后”指的是沿吊舱结构100应用于无人机时,沿无人机飞行方向上的前后,可参考图2和图3中图面方向中的“前、后”。“X轴”和“Y轴”的方向可参考图3中的图面方向,与无人机的机体坐标系一致。“内、外”是指相关零部件轮廓的内、外。
为了能够在不影响拍摄的同时在对拍摄部10进行导流,如图1-7所示,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吊舱结构100。该吊舱结构100包括拍摄部10、安装座20、导流罩31和联动机构。拍摄部10和导流罩31分别可转动地与安装座20连接,并且拍摄部10的转动轴线和导流罩31的转动轴向相互平行。导流罩31设置于拍摄部10的一侧并且具有导流面,通过该导流面能够对气流进行导流。并且联动机构用于在拍摄部10相对于安装座20转动时能够带动导流罩31同步转动,以使得吊舱结构100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吊舱结构100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拍摄部10转动到朝向设置有导流罩31的一侧,在拍摄部10的带动下,导流罩31同步转动到能够避让拍摄部10的拍摄视野的避让位置。吊舱结构100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拍摄部10转动到远离设置有导流罩31的一侧,在拍摄部10的带动下,导流罩31同步转动到使得导流面能够与拍摄部10的外壳12共同构成导流型面的导流位置。而且,在拍摄部10的拍摄视角朝下时,导流罩31的导流面也能够与拍摄部10的外壳12共同构成导流型面。
其中,以仅设置有一个导流罩31为例,“第一工作状态”是指吊舱结构100中的拍摄部10转动到朝向设置有导流罩31的一侧,并且导流罩31处于避让拍摄部10的拍摄视野的避让位置时,整个吊舱结构100所处的状态。“第二工作状态”是指吊舱结构100中拍摄部10转动到远离设置有导流罩31的一侧,并且导流罩31处于与拍摄部10形成导流型面的导流位置时,整个吊舱结构100所处的状态。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在本公开中还提供了一种无人机,该无人机包括上述的吊舱结构100。上述的安装座20可固定在无人机的机体的机腹下方。
为了解决导流罩31会在拍摄部10调整拍摄角度时进入拍摄视野内的问题,在一些现有技术中会设置额外的电机,通过电机来驱动导流罩31转动,从而使得导流罩31能够在拍摄部10调整角度时,做出适应性地转动,从而能够避让开拍摄部10的拍摄视野。但是,额外增加大电机不仅会增加系统的复杂性,也会增加无人机的重量,这对无人机的续航时间会带来较大影响。
可以理解的是,导流罩31起到的是对拍摄部10附近的气流进行导流的作用,为了保证拍摄部10的正常使用,在任何时候拍摄部10的摄像头11都是外露于导流罩31的。
通过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当拍摄部10的拍摄视角朝下时,导流罩31搭靠在拍摄部10的外壳12上,导流罩31与拍摄部10的外壳12共同形成流线型的导流型面,此时导流罩31处于导流位置;如图2和图3所示,当拍摄部10的拍摄视角需要朝向飞行方向时,拍摄部10朝向飞行方向的前方转动,在联动机构的作用下导流罩31同步转动。若沿飞行方向上导流罩31设置在拍摄部10的前方,使吊舱结构100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此时,拍摄部10转动到朝向设置有导流罩31的一侧,导流罩31朝远离拍摄部10的方向转动,从而避让拍摄部10的拍摄视野,此时导流罩31处于避让位置;若沿飞行方向上导流罩31设置在拍摄部10的后方,使吊舱结构100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此时,拍摄部10转动到远离设置有导流罩31的一侧,在联动机构的作用下导流罩31同步转动,使得导流罩31与拍摄部10的外壳12共同形成流线型的导流型面,此时导流罩31处于导流位置,而且,由于拍摄部10的拍摄视角朝向背离导流罩31的一侧,此时导流罩31不会进入拍摄部10的拍摄视角内。因此,上述的吊舱结构100中的导流罩31既能够对拍摄部10周围的气流进行导流,减小拍摄部10的风阻,增加无人机的续航能力,在拍摄部10调整拍摄角度时,导流罩31也不会进入拍摄部10的拍摄视野中而影响拍摄。
在本公开中的拍摄部10,既可以是具有摄像头11的拍摄设备本身,也可以是用于安装拍摄设备的安装结构,通过拍摄部10的转动来调节拍摄设备的拍摄视角。
在本公开中对联动机构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制,只要使得在拍摄部10转动时导流罩31能够同步转动以处于导流位置或避让位置即可。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联动机构包括铰接轴13和滑块组件32。导流罩31的一端通过铰接轴13与拍摄部10铰接,导流罩31的另一端与滑块组件32铰接。滑块组件32可滑动地设置于安装座20。拍摄部10、导流罩31和滑块组件32共同构成曲柄滑块机构。如图4所示,拍摄部10的两侧均设置有铰接轴13,导流罩31上开设有第二铰接孔314,铰接轴13穿设于第二铰接孔314,从而使得导流罩31与拍摄部10铰接。
在上述的曲柄滑块机构中,拍摄部10起到曲柄的作用,导流罩31起到连杆的作用,滑块组件32起到滑块321的作用。拍摄部10转动时,会带动整个曲柄滑块机构运动,从而使得导流罩31能够在拍摄部10调整角度时同步转动,以避让开拍摄视角或与拍摄部10的外壳12共同构成导流型面。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联动机构还可以是平面连杆机构,联动机构包括铰接轴13和连杆,导流罩31的一端通过铰接轴13与拍摄部10铰接,导流罩31的另一端与连杆的一端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安装座20铰接,拍摄部10、导流罩31、连杆和安装座20共同构成平面四杆机构。拍摄部10转动时,带动整个平面四杆机构运动,从而使得导流罩31能够在拍摄部10调整角度时同步转动,以避让开拍摄视角或与拍摄部10的外壳12共同构成导流型面。
在本公开中对导流罩组件30的数量不作限制,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仅设置一个导流罩组件30,设置在拍摄部10的后方。由于无人机在飞行时,拍摄部10大多数情况下是朝下方或朝飞行方向的前方进行拍摄,因此,控制无人机的飞行方向,使得导流罩31设置在拍摄部10的沿飞行方向的后方,这样使得导流罩31既能够在大多数情况下对拍摄部10导流,还不会遮挡拍摄视野。
在本公开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吊舱结构100设置有两个导流罩31和两组联动机构,导流罩31与联动机构一一对应。两个导流罩31分别铰接在拍摄部10的两侧,拍摄部10转动到朝向其中一侧的导流罩31时,该侧的导流罩31处于避让位置,并且另一侧的导流罩31处于导流位置,此时,吊舱结构100处于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如图2和图3所示,当拍摄部10的拍摄角度朝向飞行前方时,对于朝向拍摄部10的位于前方的导流罩31来说,此时吊舱结构100处于第一工作状态,而对于背离拍摄部10的位于后方导流罩31来说,此时吊舱结构100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换言之,对于设置有两个导流罩31的吊舱结构100来说,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可同时存在。
拍摄部10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导流罩31和滑块组件32,从而使得拍摄部10的前后两侧分别形成曲柄滑块机构,拍摄部10转动时,会分别带动左右两侧的曲柄滑块机构运动。
如图1所示,当拍摄部10的拍摄视角朝下时,两侧的导流罩31搭靠在拍摄部10的外壳12上,与拍摄部10共同形成导流型面,以对拍摄部10附近的气流进行导流;如图2和图3所示,当拍摄部10的拍摄视角需要朝向飞行方向时,拍摄部10朝向飞行方向的前方转动,从而带动位于拍摄部10前后方的导流罩31转动、滑块组件32滑动,位于前方的导流罩31处于避让位置,不会进入拍摄部10的拍摄视野内,位于后方的导流罩31处于导流位置,后方的导流罩31搭靠在拍摄部10的外壳12上,形成流线型的导流型面,减小拍摄部10的风阻。
大多数的拍摄部10在调整拍摄角度时,如图3所示,一般调整的是绕Y轴的俯仰角(pitch),即X轴与水平面的夹角。本公开中的拍摄部10的转轴52沿Y轴方向延伸,拍摄部10转动时调整的是绕Y轴的俯仰角。
在本公开中对导流罩31的具体形状不作限制,如图6所示,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每个导流罩31包括侧板311和相对设置的两个翼板312。导流面为侧板311和翼板312的外表面,侧板311连接在两个翼板312的边缘,并且导流罩31具有开口,开口朝向安装座20设置,导流罩31处于避让位置时,安装座20的一部分夹设于两个翼板312之间,导流罩31处于导流位置时,导流罩31罩设于拍摄部10的外壳12,并且翼板312和侧板311分别搭靠于拍摄部10的外壳12以共同构成导流型面。其中,侧板311和两个翼板312围合形成的半封闭的容腔以内为“内”,位于该半封闭的容腔以“外”的表面为上述的“外表面”。
当拍摄部10的拍摄角度朝下时,如图1所示,安装座20从两个翼板312之间穿过,安装座20的至少一部分夹设于两个翼板312之间。当拍摄部10调整拍摄角度时,如图2和图3所示,位于拍摄部10前方的朝向拍摄角度一侧的导流罩31,朝远离拍摄部10的一侧转动,此时,安装座20的一部分能够通过开口进入两个翼板312之间,安装座20不会阻碍导流罩31的转动,从而为导流罩31提供了更多的运动空间允许其远离拍摄视野;与此同时,如图2和图3所示,位于拍摄部10后方的背离拍摄角度一侧的导流罩31,朝向拍摄部10转动,使得翼板312和侧板311分别搭靠于拍摄部10的外壳12,翼板312与拍摄部10的外壳12的侧壁形成导流型面,并且侧板311与拍摄部10的外壳12的另一侧壁也形成导流型面,从而在拍摄部10的各个侧面上均形成了导流型面,通过这些流线型的导流型面来对气流进行导流,减小拍摄部10的风阻。
为了能够通过导流罩31的转动在导流位置和避让位置之间切换,如图6所示,翼板312构造成三角型结构,并且具有第一角部3121、第二角部3122和第三角部3123。侧板311设置在第一角部3121和第二角部3122之间,第一角部3121与滑块组件32铰接,第二角部3122与拍摄部10铰接。导流罩31处于避让位置时,安装座20的一部分夹设于两个第三角部3123之间,导流罩31处于导流位置时,第二角部3122和第三角部3123分别搭靠于拍摄部10的外壳12以共同构成导流型面。
当拍摄部10的拍摄角度朝下时,如图1所示,安装座20从两个翼板312之间穿过,安装座20的至少一部分夹设于两个第三角部3123之间。上述的开口从第三角度延伸至侧板311位置。当拍摄部10的拍摄角度从向下转向至向前时,位于拍摄部10前方的导流罩31在拍摄部10的带动下,第二角部3122跟随拍摄部10转动,第一角部3121跟随滑动组件滑动,第三角部3123向上运动穿过安装座20,从而使得前方的导流罩31切换至避让位置;与此同时,位于拍摄部10后方的导流罩31在拍摄部10的带动下,第二角部3122跟随拍摄部10转动并且搭靠在拍摄部10的外壳12上,第一角部3121跟随滑动组件滑动,第三角部3123向下运动并且搭靠在拍摄部10的外壳12上,此时,第二角部3122和第三角部3123罩设在拍摄部10的外壳12上,形成导流型面,从而使得后方的导流罩31切换至导流位置。
两个第二角部3122分分部与拍摄部10铰接,将拍摄部10夹设于其中,两个翼板312在第二角部3122处还设置有空隙,侧板311未延伸至第二角部3122的端部处,从而使得拍摄部10在转动时,不会与侧板311发生干涉。
在本公开中对于如何驱动拍摄部10转动来调整拍摄角度不作限制,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吊舱结构100还包括驱动器40,驱动器40凸出设置于拍摄部10的外壳12上,并且用于驱动拍摄部10转动,如图6所示,翼板312上设置有凹陷部3124,凹陷部3124位于第二角部3122和第三角部3123之间,如图2和图3所示,导流罩31处于导流位置时,驱动器40卡设于凹陷部3124,从而使得凸出设置的驱动器40不会妨碍导流罩31的转动,而且,通过凹陷部3124抵靠在驱动器40上,能够将驱动器40附近的气流导流到导流罩31,减小驱动器40的可能产生的风阻。可选地,驱动器40可包括电机,或,电机和齿轮组。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4和图5所示,安装座20包括导轨21,导轨21的横截面呈M型结构,并且导轨21包括两个滑槽211和将两个滑槽211分隔开的分隔部212,滑槽211沿导轨21的长度方向延伸,滑块组件32包括滑块321,如图4和图7所示,滑块321的横截面呈“凹”字型结构,并且滑块321包括相对设置的限位壁3211和位于限位壁3211之间的凹槽3212,分隔部212可滑动地设置于凹槽3212内,限位壁3211一一对应地可滑动地设置于滑槽211内。可选地,滑块321还包括与限位壁3211固定连接的轴杆3214,两个限位壁3211上均设置有该轴杆3214。导流罩31上设置有与该轴杆3214配合的第一铰接孔313,通过该轴杆3214穿过第一铰接孔313使得导流罩31与滑块321铰接。
导轨21沿无人机飞行的前后方向延伸,沿如图3中所示的X轴方向延伸。
通过安装座20可将吊舱结构100安装到无人机上,安装座20还可包括用于与无人机连接的连接结构,在本公开中对安装座20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制,只要能够允许滑块组件32滑动即可。
通过构造成M型结构的导轨21与构造成“凹”字型结构的滑块321配合,能够对滑块321的滑动进行较为精细的导向,使得曲柄滑块机构在运动时更加顺畅,不容易产生卡滞。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导轨21还可具有T型横截面,不仅能够对滑块321的滑动进行导向,还能够防止滑块321与导轨21之间分离。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滑块321脱离导轨21,如图7所示,滑块组件32还包括贯穿件322,限位壁3211上开设有第一贯穿槽3213,如图5所示,滑槽211的侧壁还开设有沿导轨2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贯穿槽213,侧壁与分隔部212相对设置,贯穿件322穿设于第一贯穿槽3213和第二贯穿槽213。
在安装时,先将使滑块321与导轨21配合,并且使滑块上的第一贯穿槽与导轨上的第二贯穿槽对齐,然后将贯穿件穿过第一贯穿槽和第二贯穿槽。第二贯穿槽未延伸至导轨的端部。贯穿件既能够防止滑块从下方与导轨分离,又能够限制滑块沿导轨滑动的前后方向的最大位移,防止滑块从前后方向与导轨分离。
为了便于将拍摄部可转动地连接于安装座上,如图1和图4所示,吊舱结构还包括安装支架。安装支架包括连接件和转轴,连接件固定于安装座,转轴穿设于拍摄部的外壳,并且转轴的两端与连接件连接,拍摄部可绕转轴转动。转轴穿过拍摄部,然后将转轴的两端与连接件连接,从而使得拍摄部可转动地与安装支架连接,然后将安装支架固定到安装座上。
可选地,该连接件大致构造成“门”型结构,转轴连接在“门”型结构的开口处。“门”型结构的横梁与安装座固定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无人机,该无人机包括上述的吊舱结构。上述的安装座可固定于无人机的机腹下方。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吊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拍摄部(10)、安装座(20)、导流罩(31)和联动机构,所述拍摄部(10)和所述导流罩(31)分别可转动地与所述安装座(20)连接并且转动轴线相互平行,所述导流罩(31)设置于所述拍摄部(10)的一侧并且具有导流面,并且所述联动机构用于在所述拍摄部(10)相对于所述安装座(20)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导流罩(31)同步转动,以使得所述吊舱结构(100)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拍摄部(10)转动到朝向设置有所述导流罩(31)的一侧,并且所述导流罩(31)同步转动到能够避让所述拍摄部(10)的拍摄视野的避让位置,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拍摄部(10)转动到远离设置有所述导流罩(31)的一侧,并且所述导流罩(31)同步转动到使得所述导流面能够与所述拍摄部(10)的外壳(12)共同构成导流型面的导流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包括铰接轴(13)和滑块组件(32),所述导流罩(31)的一端通过所述铰接轴(13)与所述拍摄部(10)铰接,所述导流罩(31)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组件(32)铰接,所述滑块组件(32)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座(20),所述拍摄部(10)、所述导流罩(31)和所述滑块组件(32)共同构成曲柄滑块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舱结构(100)设置有两个所述导流罩(31)和两组所述联动机构,所述导流罩(31)与所述联动机构一一对应,两个所述导流罩(31)分别铰接在所述拍摄部(10)的两侧,所述拍摄部(10)转动到朝向其中一侧的所述导流罩(31)时,该侧的所述导流罩(31)处于避让位置,并且另一侧的所述导流罩(31)处于导流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流罩(31)包括侧板(311)和相对设置的两个翼板(312),所述导流面为所述侧板(311)和所述翼板(312)的外表面,所述侧板(311)连接在两个所述翼板(312)的边缘,并且所述导流罩(31)具有开口,所述开口朝向所述安装座(20)设置,所述导流罩(31)处于避让位置时,所述安装座(20)的一部分夹设于两个所述翼板(312)之间,所述导流罩(31)处于导流位置时,所述导流罩(31)罩设于所述拍摄部(10)的外壳(12),并且所述翼板(312)和所述侧板(311)分别搭靠于所述拍摄部(10)的外壳(12)以共同构成所述导流型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翼板(312)构造成三角型结构,并且具有第一角部(3121)、第二角部(3122)和第三角部(3123),所述侧板(311)设置在所述第一角部(3121)和所述第二角部(3122)之间,所述第一角部(3121)与所述滑块组件(32)铰接,所述第二角部(3122)与所述拍摄部(10)铰接,所述导流罩(31)处于避让位置时,所述安装座(20)的一部分夹设于两个所述第三角部(3123)之间,所述导流罩(31)处于导流位置时,所述第二角部(3122)和所述第三角部(3123)分别搭靠于所述拍摄部(10)的外壳(12)以共同构成所述导流型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吊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舱结构(100)还包括驱动器(40),所述驱动器(40)凸出设置于所述拍摄部(10)的外壳(12)上,并且用于驱动所述拍摄部(10)转动,所述翼板(312)上设置有凹陷部(3124),所述凹陷部(3124)位于所述第二角部(3122)和所述第三角部(3123)之间,所述导流罩(31)处于导流位置时,所述驱动器(40)卡设于所述凹陷部(3124)。
7.根据权利要求2、4-6中任一项所述的吊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0)包括导轨(21),所述导轨(21)的横截面呈M型结构,并且所述导轨(21)包括两个滑槽(211)和将两个所述滑槽(211)分隔开的分隔部(212),所述滑槽(211)沿所述导轨(2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滑块组件(32)包括滑块(321),所述滑块(321)的横截面呈“凹”字型结构,并且所述滑块(321)包括相对设置的限位壁(3211)和位于限位壁(3211)之间的凹槽(3212),所述分隔部(212)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凹槽(3212)内,所述限位壁(3211)一一对应地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槽(211)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吊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组件(32)还包括贯穿件(322),所述限位壁(3211)上开设有第一贯穿槽(3213),所述滑槽(211)的侧壁还开设有沿所述导轨(2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贯穿槽(213),所述侧壁与所述分隔部(212)相对设置,所述贯穿件(322)穿设于所述第一贯穿槽(3213)和所述第二贯穿槽(213)。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吊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舱结构(100)还包括安装支架(50),所述安装支架(50)包括连接件(51)和转轴(52),所述连接件(51)固定于所述安装座(20),所述转轴(52)穿设于所述拍摄部(10)的外壳(12),并且所述转轴(52)的两端与所述连接件(51)连接,所述拍摄部(10)可绕所述转轴(52)转动。
10.一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吊舱结构(100)。
CN202120232765.3U 2021-01-27 2021-01-27 吊舱结构及无人机 Active CN2143253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32765.3U CN214325397U (zh) 2021-01-27 2021-01-27 吊舱结构及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32765.3U CN214325397U (zh) 2021-01-27 2021-01-27 吊舱结构及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25397U true CN214325397U (zh) 2021-10-01

Family

ID=77906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32765.3U Active CN214325397U (zh) 2021-01-27 2021-01-27 吊舱结构及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253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85907A (zh) * 2021-10-28 2022-01-28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泰州供电分公司 一种基于无人机多载荷数据的树障风险预测和优化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85907A (zh) * 2021-10-28 2022-01-28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泰州供电分公司 一种基于无人机多载荷数据的树障风险预测和优化方法
CN113985907B (zh) * 2021-10-28 2024-02-02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泰州供电分公司 一种基于无人机多载荷数据的树障风险预测和优化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00588B1 (en) Miniaturized turret-mounted camera assembly
JP6185189B2 (ja) 着陸装置とこの着陸装置を使用する航空機
CN214325397U (zh) 吊舱结构及无人机
US4662588A (en) Airplane configured with a moveable disk structure
US20190256224A1 (en)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S11193379B2 (en) Turbofan comprising a set of rotatable blades for blocking off the bypass flow duct
US11401886B2 (en) Turbofan comprising a set of rotatable blades for blocking off the bypass flow duct
EP2193992A2 (en) Air vehicle
WO2019062139A1 (zh) 一种无人飞行器
CN111619814A (zh) 一种多旋翼航拍无人机三轴自稳云台
CN115056980A (zh) 水空跨介质扑翼飞行器的变后掠机翼组件及扑翼飞行器
KR100823346B1 (ko) 무인 촬영 항공기
CN115258153A (zh) 一种用于水空跨介质扑翼飞行器的机翼变形机构
US11255293B2 (en) Turbofan comprising a nacelle equipped with a reverser system and a mobile cascade grill
KR102038321B1 (ko) 드론용 틸팅 블레이드 어셈블리
US11168644B2 (en) Jet engine comprising a nacelle equipped with a reverser system comprising inner doors and outer flaps
CN218258714U (zh) 飞行器
CN114802705A (zh) 一种用于无人机的机翼折叠结构
CN109606662B (zh) 一种可折的四旋翼无人机
CN217706272U (zh) 一种具有全景镜头模组的无人机
EP3667051B1 (en) Turbofan engine comprising a thrust reverser unit with tilting beams
CN214875527U (zh) 一种适于将尾翼连接于机身的结构
CN105452106A (zh) 空间飞行器
CN220884817U (zh) 一种无人机
CN215851933U (zh) 无人飞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