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24148U - 一种新型开合模及锁模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开合模及锁模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24148U
CN214324148U CN202022175574.6U CN202022175574U CN214324148U CN 214324148 U CN214324148 U CN 214324148U CN 202022175574 U CN202022175574 U CN 202022175574U CN 214324148 U CN214324148 U CN 2143241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die
mold
shaft
clo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7557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金虎
潘治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Yicu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Yicu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Yicu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Yicu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7557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241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241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241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开合模及锁模机构,属于吹塑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开合模及锁模机构制造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开合模及锁模机构,包括支架结构、模架、开合模结构以及锁模结构;锁模结构包括驱动部、锁模轴和锁模板;锁模轴和锁模板,两者其中之一设置在左模架上,两者其中另一设置在右模架上;锁模板上设有与锁模轴相配合的卡槽,当左模架和右模架处于合模状态,且锁模轴在驱动部的驱动下卡入卡槽中时,左模架与右模架锁定。本实用新型的锁模过程通过分别设置在左右模架上的锁模轴和锁模板的相互配合实现锁模,降低了加工成本提高了设备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开合模及锁模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吹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开合模及锁模机构。
背景技术
在塑料行业应用,开合模及锁模机构主要用于吹塑设备模具开合及锁模。现阶段普遍使用的模架结构原理为:整个模架机构通过支架安装于支撑板上,通过连杆机构绕连杆轴作圆弧运动而带动左模架和右模架绕旋转轴运动而实现左模架和右模架进行开合;合模完成后进行锁模,由锁模结构上下运动来实现。
现有结构包括以下缺点:
1.旋转轴远离支撑板轴心线,导致设备运转时旋转半径偏大,惯性矩增加;
2.支架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
3.锁模机构零件和与之配合组装的模架部分制造精度要求高,致成本高,锁模结构运行时故障率高,影响设备生产效率。
因此,如何进一步降低开合模及锁模机构的制造成本、提高设备生产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开合模及锁模机构,以解决现有开合模及锁模机构制造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开合模及锁模机构,包括支架结构、模架、开合模结构以及锁模结构;
所述模架包括左模架和右模架,所述左模架和所述右模架通过所述开合模结构与所述支架结构连接,且所述左模架和所述右模架能在所述开合模结构的驱动下开模或合模;
所述锁模结构包括驱动部、锁模轴和锁模板;所述锁模轴和所述锁模板,两者其中之一设置在所述左模架上,两者其中另一设置在所述右模架上;所述锁模板上设有与所述锁模轴相配合的卡槽,当所述左模架和所述右模架处于合模状态,且所述锁模轴在驱动部的驱动下卡入所述卡槽中时,所述左模架与所述右模架锁定。
优选的:所述驱动部包括连接组件以及气缸。
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板、转臂和转臂轴;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模架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转臂的一端以及转臂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臂的另一端与所述锁模轴转动连接;所述气缸能够通过驱动所述转臂轴做弧线运动,所述转臂轴通过所述转臂带动所述锁模轴移动。
优选的:所述锁模轴上设有第一凸轮轴承,所述转臂轴上还设有转向轨道,当所述转臂轴带动所述锁模轴移动时,所述第一凸轮轴承沿所述转向轨道的曲线轨道运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凸轮轴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转向轨道包括设置在所述转向轨道外沿的曲线轨道一和设置在所述转向轨道内部的曲线轨道二,两个所述第一凸轮轴承分别沿对应位置的曲线轨道转动。
优选的:所锁模轴设置在所述左模架上,所述锁模板设置在所述右模架上,所述左模架上设有锁模轴的容纳部,所述驱动部能够改变所述锁模轴在所述容纳部内的位置,当所述模架处于合模状态时,所述容纳部与所述锁模板能够互相嵌合,且所述锁模轴能够与所述锁模板的卡槽卡合,使所述左模架与所述右模架锁定。
优选的:当所述左模架与所述右模架锁定时,所述锁模轴与所述左模架相接触的部位为平面结构。
优选的:所述左模架与所述右模架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支架结构包括互相连接的支撑板和支座,所述旋转轴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开合模结构包括连杆组件以及转轴一,所述连杆组件包括连杆一、连杆二以及连杆三,所述连杆一和连杆二的数量均为二,两个所述连杆一分别与所述左模架和所述右模架固定连接,所述连杆一与对应的连杆二转动连接,两个连杆二均与所述连杆三转动连接;所述连杆三通过所述转轴一与所述支座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座与所述支撑板连接的一端与所述旋转轴位于同一轴心线上;所述连杆一与所述模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为圆环形,所述支撑板通过支架连接旋转支撑机构,并能在所述旋转支撑机构的驱动下以其轴心线为中心作旋转运动;所述支座通过转轴二与支座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支座连接件下方连接有第二凸轮轴承;当所述支撑板旋转时,所述支座连接件的第二凸轮轴承能沿固定曲线导轨转动,所述连杆三绕转轴一作小角度圆弧运动,从而带动连杆二和连杆一运动,使左模架和右模架以旋转轴为中心作开合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锁模过程通过分别设置在左右模架上的锁模轴和所述锁模板的相互配合实现锁模,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锁模结构上下运动实现锁模的情况,降低了锁模机构零件和与之配合组装的模架部分的制造精度,降低了加工成本,而且降低了锁模结构运行时的故障率,提高了设备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案还具有其他有益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开合模及锁模机构立体图;
图2是实施例中开合模及锁模机构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锁模轴及其驱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开合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左模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中锁模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1、左模架;111、容纳部;112、嵌槽;12、右模架;21、锁模轴; 212、第一凸轮轴承;22、锁模板;113、平面结构;222、镶嵌部;223、卡槽;31、气缸;32、转臂轴;33、连接板;34、转臂;35、转向轨道;351、曲线轨道一;352、曲线轨道二;4、支撑板;50、旋转轴;51、连杆一;52、连杆二; 53、连杆三;54、转轴一;55、支座;56、转轴二;57、支座连接件;58、第二凸轮轴承;6、固定曲线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开合模及锁模机构,包括支架结构、模架、开合模结构以及锁模结构;为了简化附图,图中支架结构只给出部分与模架以及开合模结构直接连接的部分。模架包括左模架11和右模架12,左模架11和右模架12通过开合模结构与支架结构连接,且左模架11和右模架 12能在开合模结构的驱动下开模或合模;
锁模结构包括驱动部、锁模轴21和锁模板22;锁模轴21和锁模板22,两者其中之一设置在左模架11上,两者其中另一设置在右模架12上;锁模板22 上设有与锁模轴21相配合的卡槽223,当左模架11和右模架12处于合模状态,且锁模轴21在驱动部的驱动下卡入卡槽223中时,左模架11与右模架12锁定。
本实用新型的锁模过程通过分别设置在左右模架上的锁模轴21和锁模板 22的相互配合实现锁模,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锁模结构上下运动实现锁模的情况,降低了锁模机构零件和与之配合组装的模架部分的制造精度,降低了加工成本,而且降低了锁模结构运行时的故障率,提高了设备生产效率。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驱动部包括连接组件以及气缸31。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板 33、转臂34和转臂轴32;连接板33的一端与模架转动连接;连接板33的另一端同时与转臂34的一端以及转臂轴32转动连接;转臂34的另一端与锁模轴 21转动连接;气缸31能够通过驱动转臂轴32做弧线运动,转臂轴32通过转臂34带动锁模轴21移动。
为了提高运动的稳定性,连接板33包括上连接板33和下连接板33,转臂 34包括上转臂34和下转臂34;上连接板33和下连接板33分布固定左模架11 的上下两端,上连接板33、下连接板33、上转臂34、下转臂34和转向轨道35 的一端与转臂轴32相连,锁模轴21通过轴承与上转臂34、下转臂34的另一端连接,在合模完成后通过气缸31使转臂轴32作小角度弧线运动,从而带动锁模轴21转动,锁模轴21转动到位后于锁模板22共同作用达到锁模的目的。本实施例中锁模轴21是作弧线运动,锁模轴21与上转臂34和下转臂34分别通过轴承连接,可自由旋转。本实施例中的气缸31可以通过凸轮机构代替,能够驱动转臂轴32作出对应的运动即可。
本实施例的锁模结构降低了零件加工难度,降低了成本、降低了故障率
为了提高锁模轴21运动轨迹的精准性,锁模轴21上设有第一凸轮轴承212,转臂轴32上还设有转向轨道35,当转臂轴32带动锁模轴21移动时,第一凸轮轴承212沿转向轨道35的曲线轨道运动,通过转向轨道35限制第一凸轮轴承212的运动轨迹,从而能够控制锁模轴21的运动轨迹,从而使锁模轴21与锁模板22精准的配合。
为了进一步提高锁模轴21运动轨迹的精准性,第一凸轮轴承212的数量为两个,转向轨道35包括设置在其外沿的曲线轨道一351和设置在其内部的曲线轨道二352,两个第一凸轮轴承212分别沿对应位置的曲线轨道转动,由图1、2 可知,由于锁模轴21通过两个第一凸轮轴承212与转向轨道35上的两点接触,能够有效防止第一凸轮轴承212运动轨迹发生偏差,而且在转向轨道35的曲线轨道一351和曲线轨道二352共同控制下,能够保证锁模轴21的转动顺利,不被卡死。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锁模轴21设置在左模架11上,锁模板22设置在右模架12上。
如图5所示,左模架11上设有锁模轴21的容纳部111,驱动部能够改变锁模轴21在容纳部111内的位置,容纳部111在竖直方向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嵌槽112,锁模板22上对应嵌槽112的位置设有镶嵌部222,镶嵌部222的弯曲结构形成锁模板22的卡槽223,当模架处于合模状态时,容纳部111与锁模板 22能够通过嵌槽112和镶嵌部222互相嵌合,且锁模轴21能够与锁模板22的卡槽223卡合,实现左模架11与右模架12锁定。
当左模架11与右模架12锁定时,锁模轴21与左模架11相接触的部位为平面结构113,锁模轴21与左模架11相接触的部分为平面,相对于点线接触,面接触能够承受的压力更大,从而使锁模状态更稳定。
如图4所示,左模架11与右模架12通过旋转轴50转动连接,支架结构包括互相连接的支撑板4和支座55,旋转轴50固定在支撑板4上;开合模结构包括连杆组件以及转轴一54,连杆组件包括连杆一51、连杆二52以及连杆三 53,连杆一51和连杆二52的数量均为二,两个连杆一51分别与左模架11和右模架12固定连接,连杆一51与对应的连杆二52转动连接,两个连杆二52 均与连杆三53转动连接;连杆三53通过转轴一54与支座55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支座55连接于支撑板4的一端与旋转轴50位于同一轴心线上;连杆一51与模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整个机构在正常工作时是以支撑板4 的轴心线为中心作旋转运动,旋转轴50直接固定于支撑板4上,减少了整个机构的旋转半径,从而减小了整个设备的外围尺寸大小,同时减小了惯性矩,运行时动平衡性更好。支撑连杆的支座55和旋转轴50固定于支撑板4上,减少了同类型设备上所使用的部分支架结构,大大降低了成本。连杆一51用螺栓固定在模架上,降低了模架的零件复杂程度。
如图2所示,支撑板4为圆环形,支撑板4通过支架连接一旋转支撑机构,支架以及旋转支撑机构在图中未画出,支撑板4能在旋转支撑机构的驱动下以其轴心线为中心作旋转运动;支座55通过转轴二56与支座连接件57转动连接,支座连接件57下方连接有第二凸轮轴承58;当支撑板4旋转时,支座连接件 57的第二凸轮轴承58能沿固定曲线导轨6转动,连杆三53绕转轴一54作小角度圆弧运动,从而带动两个连杆二52以及连杆一运动,进而使左模架11和右模架12以旋转轴50为中心作开合运动。
由于模架处于锁模状态时,左模架11与右模架12的相对位置比较稳定,所以固定曲线导轨6的长度,只需保证左模架11和右模架12在开模过程中,支座连接件57运动轨迹的稳定性,便能够保证顺利开模。为了减少加工成本,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给出的固定曲线导轨6长度只对应模架开模过程。模架开模之前支座连接件57的第二凸轮轴承58进入该固定曲线导轨6;模架合模之后,支座连接件57的第二凸轮轴承58移出该固定曲线导轨6;另外固定曲线导轨6只对应模架开模过程,还有另一个优点,即可以在支撑板4上设置多组模架,每组模架设置对应的固定曲线导轨6,只需保证任一固定曲线导轨6 不影响其他第二凸轮轴承58的运动即可,比如可以通过将不同的固定曲线导轨 6设置在不同的高度上。本实施例中只给出了一组模架以及与其对应的一个固定曲线导轨6。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开合模及锁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结构、模架、开合模结构以及锁模结构;
所述模架包括左模架(11)和右模架(12),所述左模架(11)和所述右模架(12)通过所述开合模结构与所述支架结构连接,且所述左模架(11)和所述右模架(12)能在所述开合模结构的驱动下开模或合模;
所述锁模结构包括驱动部、锁模轴(21)和锁模板(22);所述锁模轴(21)和所述锁模板(22),两者其中之一设置在所述左模架(11)上,两者其中另一设置在所述右模架(12)上;所述锁模板(22)上设有与所述锁模轴(21)相配合的卡槽(223),当所述左模架(11)和所述右模架(12)处于合模状态,且所述锁模轴(21)在驱动部的驱动下卡入所述卡槽(223)中时,所述左模架(11)与所述右模架(12)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开合模及锁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连接组件以及气缸(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开合模及锁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板(33)、转臂(34)和转臂轴(32);所述连接板(33)的一端与所述模架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33)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转臂(34)的一端以及转臂轴(32)转动连接;所述转臂(34)的另一端与所述锁模轴(21)转动连接;所述气缸(31)能够通过驱动所述转臂轴(32)做弧线运动,所述转臂轴(32)通过所述转臂(34)带动所述锁模轴(21)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开合模及锁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模轴(21)上设有第一凸轮轴承(212),所述转臂轴(32)上还设有转向轨道(35),当所述转臂轴(32)带动所述锁模轴(21)移动时,所述第一凸轮轴承(212)沿所述转向轨道(35)的曲线轨道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开合模及锁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轮轴承(21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转向轨道(35)包括设置在所述转向轨道(35)外沿的曲线轨道一(351)和设置在所述转向轨道(35)内部的曲线轨道二(352),两个所述第一凸轮轴承(212)分别沿对应位置的曲线轨道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开合模及锁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模轴(21)设置在所述左模架(11)上,所述锁模板(22)设置在所述右模架(12)上,所述左模架(11)上设有锁模轴(21)的容纳部(111),所述驱动部能够改变所述锁模轴(21)在所述容纳部(111)内的位置,当所述模架处于合模状态时,所述容纳部(111)与所述锁模板(22)能够互相嵌合,且所述锁模轴(21)能够与所述锁模板(22)的卡槽(223)卡合,使所述左模架(11)与所述右模架(12)锁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开合模及锁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左模架(11)与所述右模架(12)锁定时,所述锁模轴(21)与所述左模架(11)相接触的部位为平面结构(113)。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新型开合模及锁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模架(11)与所述右模架(12)通过旋转轴(50)转动连接,所述支架结构包括互相连接的支撑板(4)和支座(55),所述旋转轴(50)固定在所述支撑板(4)上;所述开合模结构包括连杆组件以及转轴一(54),所述连杆组件包括连杆一(51)、连杆二(52)以及连杆三(53),所述连杆一(51)和连杆二(52)的数量均为二,两个所述连杆一(51)分别与所述左模架(11)和所述右模架(12)固定连接,所述连杆一(51)与对应的连杆二(52)转动连接,两个连杆二(52)均与所述连杆三(53)转动连接;所述连杆三(53)通过所述转轴一(54)与所述支座(55)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开合模及锁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55)与所述支撑板(4)连接的一端与所述旋转轴(50)位于同一轴心线上;所述连杆一(51)与所述模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开合模及锁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为圆环形,所述支撑板(4)通过支架连接旋转支撑机构,并能在所述旋转支撑机构的驱动下以其轴心线为中心作旋转运动;所述支座(55)通过转轴二(56)与支座连接件(57)转动连接,所述支座连接件(57)下方连接有第二凸轮轴承(58);当所述支撑板(4)旋转时,所述支座连接件(57)的第二凸轮轴承(58)能沿固定曲线导轨(6)转动,所述连杆三(53)绕转轴一(54)作小角度圆弧运动,从而带动连杆二(52)和连杆一(51)运动,使左模架(11)和右模架(12)以旋转轴(50)为中心作开合运动。
CN202022175574.6U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新型开合模及锁模机构 Active CN2143241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75574.6U CN214324148U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新型开合模及锁模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75574.6U CN214324148U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新型开合模及锁模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24148U true CN214324148U (zh) 2021-10-01

Family

ID=77875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75574.6U Active CN214324148U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新型开合模及锁模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241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61042A (zh) * 2023-04-23 2023-07-21 广东荣旭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注塑设备及其控制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61042A (zh) * 2023-04-23 2023-07-21 广东荣旭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注塑设备及其控制使用方法
CN116461042B (zh) * 2023-04-23 2023-11-07 广东荣旭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注塑设备及其控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324148U (zh) 一种新型开合模及锁模机构
CN112318856A (zh) 一种吹瓶机单开模机构
CN112109309A (zh) 一种用于吹瓶机单开模的全连杆式底模升降机构
CN113927878A (zh) 一种吹瓶机单开模和底模升降联动机构
CN110757766A (zh) 一种用于吹瓶机模架联动的连杆机构
CN112223723A (zh) 一种新型开合模及锁模机构
CN2843815Y (zh) 塑料拉吹机钳式模板的开合模机构
CN208467560U (zh) 一种工业焊接机器人变位机工作站
CN111661606A (zh) 一种用于冲压成形产品的翻转机
CN217740505U (zh) 一种用于半导体工件浸锌的旋转臂结构
CN214324149U (zh) 一种吹瓶机单开模机构
CN110027193A (zh) 一种连杆机构和自动设备驱动开合运动机构
CN214646069U (zh) 一种镜片热成型机用石墨模具夹持装置
CN213533759U (zh) 一种吹瓶机底模摆动装置
CN1778544A (zh) 塑料拉吹机钳式模板的开合模机构
CN210477776U (zh) 一种伺服驱动摆臂合模机构
CN113182857A (zh) 一种5g高速连接器端子组装设备
CN220659918U (zh) 一种数控高速单柱立车的主运动导轨轴承及主轴结构
CN219335504U (zh) 一种型材弯曲的摆动成型机构及其弯曲设备
CN218416082U (zh) 一种螺旋往复式运动装置
CN210365757U (zh) 一种电梯导轨输送线对中装置
CN216657088U (zh) 一种全自动雕刻机的轨道支撑机构
CN214237151U (zh) 一种传送夹具
CN218315021U (zh) 一种用于注塑水口冲切的新型定位装置
CN219926047U (zh) 一种ppu搬运机械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