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19613U - 一种除尘器惰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除尘器惰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19613U
CN214319613U CN202022937300.6U CN202022937300U CN214319613U CN 214319613 U CN214319613 U CN 214319613U CN 202022937300 U CN202022937300 U CN 202022937300U CN 214319613 U CN214319613 U CN 2143196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xing box
shell
dust remover
motor
buff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3730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世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DE-ERG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DE-ERG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DE-ERG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DE-ERG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3730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196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196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1961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imination Of Static Electricit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除尘器惰化装置,包括外壳、混合箱和导料箱,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分别连接有进料管和出料管,且出料管位于进料管的下端,所述外壳的中端设有缓冲板,且缓冲板的上下两端连接有泄压阀,所述缓冲板的右端连接有隔板,且隔板内设有静电释放网,并且静电释放网内连接有导体,所述缓冲板的左端连接有混合箱,且混合箱的上端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连接有混料轴,且混料轴的外侧连接有搅拌杆。该除尘器惰化装置,能够对产生的静电进行引流和释放,并与导体相互配合,使静电产生的第一时间内,静电能迅速得到引导和释放,避免静电与粉尘产生接触,从而增加了设备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除尘器惰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尘器惰化装置。
背景技术
除尘器是很多生产行业必备的配套设备,除尘器的功能是将燃烧灶或燃油锅炉排放烟气中的颗粒烟尘加以清除,从而大幅度降低排入大气层中的烟尘量,这是改善环境污染,提高空气质量的重要环保设备,粉尘爆炸常常在不经意间由于一些潜在的因素引发,需要惰化处理来消除隐患。
然而粉尘爆炸还具有高压持续时间长的特点,这就大大增加了它的破坏力,尤其是在很长的管道中,极易引起多次连环爆炸,并且爆炸压力无法释放,形成压力积聚,最终爆炸可以延伸至整个管道,同时粉尘爆炸会产生一些有毒物质,燃烧的不充分导致了一氧化碳的产生,爆炸物自身粉尘也会产生有毒物质,这对生产现场的工作人员的伤害有时候却是致命的,因此,需要一种除尘器惰化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除尘器惰化装置,旨在解决粉尘爆炸还具有高压持续时间长的特点,这就大大增加了它的破坏力,尤其是在很长的管道中,极易引起多次连环爆炸,并且爆炸压力无法释放,形成压力积聚,最终爆炸可以延伸至整个管道,同时粉尘爆炸会产生一些有毒物质,燃烧的不充分导致了一氧化碳的产生,爆炸物自身粉尘也会产生有毒物质,这对生产现场的工作人员的伤害有时候却是致命的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除尘器惰化装置,包括外壳、混合箱和导料箱,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分别连接有进料管和出料管,且出料管位于进料管的下端,所述外壳的中端设有缓冲板,且缓冲板的上下两端连接有泄压阀,所述缓冲板的右端连接有隔板,且隔板内设有静电释放网,并且静电释放网内连接有导体,所述缓冲板的左端连接有混合箱,且混合箱的上端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连接有混料轴,且混料轴的外侧连接有搅拌杆,所述外壳的底端设有支架,且外壳的左端外表面设有导料箱,所述导料箱内设有输料槽,且输料槽与混合箱相互连接,所述导料箱的上端分别设有进料斗和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位于进料斗的右端,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连接有传动带,且传动带的另一端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侧连接有转盘,且转动轴贯穿导料箱,并且转盘内开设有通腔,所述混合箱外侧设有喷淋头。
优选的,所述缓冲板内部为中空结构,且缓冲板上下两端对称设置有泄压阀。
优选的,所述静电释放网内等间距分布有导体,且静电释放网与隔板为贴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混合箱外侧等间距分布有喷淋头,且混合箱的直径小于缓冲板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输料槽倾斜设置,且输料槽的直径与通腔的直径相同。
优选的,所述转盘内对称设置有通腔,且转盘与导料箱为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除尘器惰化装置,
1.通过在设备内设置静电释放网,能够对产生的静电进行引流和释放,并与导体相互配合,使静电产生的第一时间内,静电能迅速得到引导和释放,避免静电与粉尘产生接触,从而增加了设备的安全性;
2.通过在设备内增加缓冲板,利用缓冲板内部的合金纤维丝,能够对排入的粉尘进行缓冲,减少粉尘之间产生摩擦,并且由缓冲板上下两端的泄压阀,能够很好的对设备内的压力进行控制,避免膨胀而导致设备损坏,同时也减少了爆炸的产生;
3.通过在设备内设置混料箱,并由导料箱进行定量输料,在搅拌杆的混合下,能够对原料溶剂进行混合,并由喷淋头将混合后的原料喷洒到设备内,使溶剂与粉尘进行接触,从而可以对粉尘进行净化处理,避免粉尘在排出的过程中,出现燃烧而导致压力增大产生爆炸,从而增加了整体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区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转盘和导料箱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进料管、3-出料管、4-缓冲板、5-泄压阀、6-隔板、7-静电释放网、8-导体、9-混合箱、10-第一电机、11-混料轴、12-搅拌杆、13-支架、 14-导料箱、15-输料槽、16-进料斗、17-第二电机、18、传动带、19、转动轴、 20、转盘、21、通腔、22、喷淋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壳1的外表面分别连接有进料管2和出料管3,且出料管3位于进料管2的下端,外壳1的中端设有缓冲板4,且缓冲板4的上下两端连接有泄压阀5。
进一步的,缓冲板4内部为中空结构,且缓冲板4上下两端对称设置有泄压阀5,缓冲板4内部由多根合金纤维丝构成,能够对爆炸粉尘进行缓冲,避免急速摩擦而产生爆炸,并且由缓冲板4上下两端的泄压阀5对外壳1内部进行压力释放,能够有效的避免内部压力过大而导致爆炸。
在本实施方式中,缓冲板4的右端连接有隔板6,且隔板6内设有静电释放网7,并且静电释放网7内连接有导体8,缓冲板4的左端连接有混合箱9,且混合箱9的上端设有第一电机10。
进一步的,静电释放网7内等间距分布有导体8,且静电释放网7与隔板6 为贴合连接,静电释放网7的网孔从中心到四周逐渐变大,可以使得聚集在外壳1内的静电能迅速得到引导和释放,并与导体8相互配合,能够避免静电对爆炸粉尘接触,从而增加了设备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机10的一端连接有混料轴11,且混料轴11的外侧连接有搅拌杆12,外壳1的底端设有支架13,且外壳1的左端外表面设有导料箱14,导料箱14内设有输料槽15,且输料槽15与混合箱9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混合箱9外侧等间距分布有喷淋头22,且混合箱9的直径小于缓冲板4的宽度,混合箱9内具有多种溶剂和惰性气体混合物,在增压泵的作用下,使喷淋头22将混合料喷洒到外壳1内,便于与粉尘反应,能够使从外壳 1排出的粉尘得到净化,避免在输送过程中在管道内出现燃烧。
在本实施方式中,导料箱14的上端分别设有进料斗16和第二电机17,且第二电机17位于进料斗16的右端,第二电机17的一端连接有传动带18,且传动带18的另一端连接有转动轴19。
进一步的,输料槽15倾斜设置,且输料槽15的直径与通腔21的直径相同,输料槽15能够利用自身的倾斜角度,便于对内部的原料传输到混合箱9内,并且输料槽15的直径与通腔21的直径相同,能够便于将进料斗16内的原料溶剂输送到混合箱9内部进行混合反应。
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动轴19的外侧连接有转盘20,且转动轴19贯穿导料箱14,并且转盘20内开设有通腔21,混合箱9外侧设有喷淋头22。
进一步的,转盘20内对称设置有通腔21,且转盘20与导料箱14为活动连接,通过对转盘20进行转动,使转盘20内的通腔21与输料槽15位置对应,能够将进料斗16与输料槽15相同,通过转速控制来达到定量下料的效果,保证混合箱9内部原料混合的均匀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首先由进料管2将除尘器吸入的粉尘传输到外壳1内,并由缓冲板4减缓粉尘之间的摩擦,避免产生高温,在设备内产生静电时,静电释放网7的网孔从中心到四周逐渐变大,可以使得聚集在外壳1内的静电能迅速得到引导和释放,并与导体8相互配合,能够避免静电对爆炸粉尘接触,并由隔板6来粉尘进行阻挡,避免粉尘混入静电释放网7内,随后将原料溶剂和惰性气体充入到进料斗16内,并启动第二电机17对传动带18进行转动,在传动带18的连动下,使转动轴19带动转盘20在导料箱14内进行转动,当转盘20内的通腔21与进料斗16和输料槽15位置对应时,能够将进料斗16内的原料传输到混合箱9内,能够起到定量下料的效果,保证混合箱9内原料的混合均匀度,随后启动第一电机10对混料轴11进行驱动,混料轴11带动搅拌杆12进行旋转,由于混合箱9固定在外壳1内,并非与外壳1内部相同,能够避免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对外壳1内部造成影响,并将溶剂进行混合,随后在增压泵的作用下,使混合箱9内的原料从喷淋头22喷出,能够对外壳1内的粉尘进行净化处理,保证从出料管3排出时,粉尘不会产生燃烧,其中泄压阀5能够对内部压力进行释放,避免压力产生膨胀而导致爆炸,同时由支架13对整体设备进行支撑,增加了整体的稳定性,从而增加了整体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除尘器惰化装置,包括外壳(1)、混合箱(9)和导料箱(1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外表面分别连接有进料管(2)和出料管(3),且出料管(3)位于进料管(2)的下端,所述外壳(1)的中端设有缓冲板(4),且缓冲板(4)的上下两端连接有泄压阀(5),所述缓冲板(4)的右端连接有隔板(6),且隔板(6)内设有静电释放网(7),并且静电释放网(7)内连接有导体(8),所述缓冲板(4)的左端连接有混合箱(9),且混合箱(9)的上端设有第一电机(10),所述第一电机(10)的一端连接有混料轴(11),且混料轴(11)的外侧连接有搅拌杆(12),所述外壳(1)的底端设有支架(13),且外壳(1)的左端外表面设有导料箱(14),所述导料箱(14)内设有输料槽(15),且输料槽(15)与混合箱(9)相互连接,所述导料箱(14)的上端分别设有进料斗(16)和第二电机(17),且第二电机(17)位于进料斗(16)的右端,所述第二电机(17)的一端连接有传动带(18),且传动带(18)的另一端连接有转动轴(19),所述转动轴(19)的外侧连接有转盘(20),且转动轴(19)贯穿导料箱(14),并且转盘(20)内开设有通腔(21),所述混合箱(9)外侧设有喷淋头(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尘器惰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4)内部为中空结构,且缓冲板(4)上下两端对称设置有泄压阀(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尘器惰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释放网(7)内等间距分布有导体(8),且静电释放网(7)与隔板(6)为贴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尘器惰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箱(9)外侧等间距分布有喷淋头(22),且混合箱(9)的直径小于缓冲板(4)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尘器惰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槽(15)倾斜设置,且输料槽(15)的直径与通腔(21)的直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尘器惰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20)内对称设置有通腔(21),且转盘(20)与导料箱(14)为活动连接。
CN202022937300.6U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除尘器惰化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3196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37300.6U CN214319613U (zh)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除尘器惰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37300.6U CN214319613U (zh)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除尘器惰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19613U true CN214319613U (zh) 2021-10-01

Family

ID=77899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3730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319613U (zh)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除尘器惰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196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48232B (zh) 污泥焚烧装置
CN101864984A (zh) 矿用卧式湍流球填料除尘器
CN214319613U (zh) 一种除尘器惰化装置
US2709580A (en) Smoke washer
CN106139991A (zh) 烟火药自动混料系统
US2961050A (en) Inert gas generator
CN204693446U (zh) 一种污泥焚烧装置
CN201572600U (zh) 一种垃圾焚烧烟气净化干法脱酸系统
CN107569985B (zh) 一种反应裂解器
CN216011440U (zh) 一种与物料接触充分的沸腾干燥机
CN206355734U (zh) 一种可循环式半干法脱硫型脉冲式复合布袋除尘器
CN212029577U (zh) 一种用于壁炉的鼓风机构
CN210291888U (zh) 一种化工焚烧炉
CN206121647U (zh) 烟火药自动混料系统
CN111744410A (zh) 一种爆气式尿素颗粒溶解系统
CN111397333B (zh) 用于生物质燃料的烘干方法
CN207680524U (zh) 一种混料加热反应器
CN214536276U (zh) 一种分仓配煤掺烧辅助装置
CN213623364U (zh) 一种新型脱氨设备
CN110813193A (zh) 一种氯酸钾催化原料配料装置
CN221117360U (zh) 一种生物质燃料的热能转化装置
CN213231528U (zh) 一种硫化钠生产产生的灰回用装置
CN212467930U (zh) 一种爆气式尿素颗粒溶解系统
CN211903581U (zh) 具有除尘消防功能的滚筒烘干设备
CN219785986U (zh) 一种垃圾焚烧飞灰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