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15772U - 印刷线路板加工设备 - Google Patents

印刷线路板加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15772U
CN214315772U CN202120368675.7U CN202120368675U CN214315772U CN 214315772 U CN214315772 U CN 214315772U CN 202120368675 U CN202120368675 U CN 202120368675U CN 214315772 U CN214315772 U CN 2143157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ed circuit
circuit board
processed
clamping
expo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6867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Weit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unlip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unlip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unlip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6867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157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157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157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posure And Positioning Against Photoresist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印刷线路板加工设备,包括主机柜、移送装置、和至少一个加工模组;所述移送装置装设于所述主机柜内,且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在所述移送装置的带动下在第一垂向平面内移动;所述加工模组安装于所述第一垂向平面的一侧或两侧,且所述加工模组在所述移送装置带动所述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经过时对所述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的表面进行加工处理。本实用新型可在减小整机体积的同时,大大提高印刷线路板的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印刷线路板加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线路板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印刷线路板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曝光是通过光线照射,引发有机高分子材料,分解成游离基,游离基再引发光聚合单体进行聚合交联反应,形成不易溶于稀碱液的大分子结构。曝光是PCB(Printed CircuitBoard,印刷线路板)生产中的一道重要工序,曝光质量将直接影响PCB的品质的稳定性。目前,PCB曝光工序主要通过曝光机实现。随着消费类电子产品的不断发展,对PCB板的需求也越来越精密,相应地,对曝光设备的精度、曝光速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有的曝光机中,因曝光头大多为方形且尺寸有限,在曝光PCB等宽大的物体时,大多利用多个曝光头进行不断移动的滚动式曝光,即一台曝光设备上需要多个并排设置的曝光头来对PCB进行分块曝光。多个曝光头不仅曝光效率较低,而且大幅增加了曝光机的总体成本,在曝光过程中要求该多个曝光头运行平稳、位移量稳定,一但运行出现抖动或位移量稍有偏差就会造成曝光拼接不良等问题。并且,由于要求曝光头运行平稳、位移量稳定,对其加工及组装精度的要求也相当高,进一步增加了曝光机的整体造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曝光机因采用多个曝光头的滚动式曝光而导致曝光效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印刷线路板加工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印刷线路板加工设备,包括主机柜、移送装置、和至少一个加工模组;所述移送装置装设于所述主机柜内,且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在所述移送装置的带动下在第一垂向平面内移动;所述加工模组安装于所述第一垂向平面的一侧或两侧,且所述加工模组在所述移送装置带动所述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经过时对所述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的表面进行加工处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工模组包括第一曝光模组和第二曝光模组,所述第一曝光模组和第二曝光模组分别以出光口朝向所述第一垂向平面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一垂向平面的两侧,且所述第一曝光模组和第二曝光模组在所述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经过出光口时分别对所述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的两个表面进行曝光处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曝光模组和第二曝光模组分别包括光源组件和光波导组件;
所述光波导组件通过入光端接收所述光源组件所发出的光,并通过出光端为待曝光的印刷线路板曝光,所述光源组件根据所述待曝光的印刷线路板的曝光位置变换中间图案,并将所述中间图案投射到所述光波导组件的入光端;
所述光波导组件包括多个导光体,多个所述导光体在所述光波导组件的入光端按第一图案排列、在所述光波导组件的出光端按第二图案排列,每一所述导光体的入端构成所述第一图案的一个图像单元,每一所述导光体的出端构成所述第二图案的一个图像单元,且所述第一图案的宽度小于所述待曝光的印刷线路板的宽度,所述第二图案的宽度不小于所述待曝光的印刷线路板的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机柜包括主架体,且所述主架体上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垂向平面内的第一导轨;
所述移送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夹持构件,所述夹持构件装设到所述第一导轨上,并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下夹持所述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沿所述第一导轨从第一预设位置移动到第二预设位置,且所述第一预设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之间形成有至少一个加工工位,每一所述加工工位的一侧或两侧设有至少一个加工模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工设备包括分别装设在所述主架体上的第一夹板组件和第二夹板组件;
所述第一夹板组件形成有平行于所述第一垂向平面的第一夹持面,且所述第一夹持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安装所述加工模组的第一安装位;所述第二夹板组件形成有平行于所述第一垂向平面的第二夹持面,且所述第二夹持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安装所述加工模组的第二安装位;
所述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垂向平面的两侧并相对设置,且在所述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经过所述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时,所述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同时向所述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的两个表面施力,使所述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保持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位的加工模组固定安装在所述主架体上,所述第一夹板组件包括若干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夹持面的吹气板;每一所述吹气板上设有若干吹气孔,并通过所述吹气孔吹气向所述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的表面施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夹板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主架体上的副架体和分别通过调节件安装在所述副架体上的若干气浮轴组,且所述第二夹板组件通过所述气浮轴组向所述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的表面施力;
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位的加工模组通过第二驱动机构装设在所述副架体上,且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位的加工模组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下调整与所述第一垂向平面的距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工设备包括进板装置,并通过所述进板装置将所述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送入到所述主机柜内的第二垂向平面;
所述主架体包括垂向设置的立柱和固定在所述立柱上的水平横梁,所述第一导轨位于所述水平横梁上,且所述夹持构件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下夹持所述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沿所述第一导轨水平移动;
所述移送装置包括上板组件,且所述上板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柱、第一抓取构件和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柱上具有垂向设置的第二导轨,且所述第一抓取构件在所述第三驱动机构驱动下沿所述第二导轨移动,并从所述进板装置抓取待加工印刷线路板及移送所述待加工印刷线路板到所述第一预设位置,并由所述夹持构件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获取所述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
所述加工设备包括出板装置,并通过所述出板装置收容完成加工的印刷线路板;
所述移送装置包括下板组件,且所述下板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柱、第三抓取构件和第四驱动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柱上具有垂向设置的第三导轨,且所述第三抓取构件在所述第四驱动机构驱动下沿所述第三导轨移动,并从所述第二预设位置抓取完成加工的印刷线路板及移送所述完成加工的印刷线路板到所述出板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工模组包括对位镜头组件和对位调整组件,所述对位调整组件包括抓板构件、原点升降机构、旋转升降机构、原点支板和旋转支撑块;
所述抓板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所述对位镜头组件朝向所述第一预设位置,且所述第一抓取构件在所述抓板构件抓住所述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后释放所述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
所述原点升降机构、旋转升降机构根据所述对位镜头组件摄取的所述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的图像调整所述抓板构件的姿态,以使所述夹持构件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获取的所述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处于预设姿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对位镜头组件包括镜头支架、第一对位相机、第二对位相机、第三对位相机、第四对位相机;
所述镜头支架包括第一纵向杆、第二纵向杆、左右移动构件和上下移动构件;所述第一对位相机和第二对位相机分别安装到所述第一纵向杆,所述第三对位相机、第四对位相机分别安装到所述第二纵向杆,且所述第二对位相机、第四对位相机在所述上下移动构件驱动下分别在所述第一纵向杆和第二纵向杆上移动;所述第二纵向杆在所述左右移动构件驱动下带动所述第三对位相机和第四对位相机沿垂直于所述第一纵向杆的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印刷线路板加工设备,通过移送装置将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在预设垂向平面内移送经过加工模组,并由加工模组分别在所述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经过时对所述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的表面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大大缩小了印刷线路板加工设备的体积。
并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预设垂向平面的两侧分别设置加工模组,可实现待加工线路板的双面加工,大大提高加工效率。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光波导组件将光源组件所产生的中间图案转换为与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的宽度相适配的线路图案,从而只需一个曝光头即可完成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的一个表面的扫描式曝光,大大降低了曝光设备的成本,同时也避免了多个曝光头之间的位移量协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印刷线路板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印刷线路板加工设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印刷线路板加工设备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印刷线路板加工设备中主架体、上板组件及第二夹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印刷线路板加工设备中主架体及对位镜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印刷线路板加工设备中第二夹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印刷线路板加工设备中对位调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对位调整组件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印刷线路板加工设备中对位镜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印刷线路板加工设备中第二曝光模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印刷线路板加工设备中第一曝光模组、第二曝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印刷线路板加工设备可应用于印刷线路板(Printed CircuitBoard,PCB)曝光、喷印或检测等工序,并实现印刷线路板的扫描式加工。本实施例的印刷线路板加工设备包括主机柜10、移送装置、以及至少一个加工模组。上述移送装置装设于主机柜10内,且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21在移送装置的带动下在第一垂向平面内移动,具体地,移送装置可夹持在待加工的印制线路板的边缘无需加工的位置。每一加工模组用于对印刷线路板的表面进行一类加工,例如曝光、喷印会哦检测等,该加工模组安装于第一垂向平面的一侧,并在移送装置带动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经过时对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的表面进行加工处理。
特别地,当加工设备包括多个加工设备时,该多个加工设备可分别位于第一垂向平面的两侧并同步工作,从而大大提高印刷线路板的加工效率,同时减小加工设备的整体体积。
如图1-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印刷线路板加工设备的加工模组包括第一曝光模组17和第二曝光模组19。上述第一曝光模组17和第二曝光模组19分别包括出光口,并通过出光口的出光实现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21的曝光。上述第一曝光模组17和第二曝光模组19分别以出光口朝向第一垂向平面(即移送模组带动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运动的平面)的方式安装于第一垂向平面的两侧,且第一曝光模组17和第二曝光模组19在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21经过各自的出光口时,分别对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21的两个表面进行曝光。即在主机柜10内,第一曝光模组17和第二曝光模组19的出光口分别垂向设置,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21以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式平移经过第一曝光模组17和第二曝光模组19的出光口,并在平移过程中通过第一曝光模组17和第二曝光模组19进行双面曝光处理。
相较于传统的使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以水平方式平移过曝光头,或者使曝光头在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表面平移的方式,本实施例的印刷线路板加工设备可在减小整机体积的同时,大大提高印刷线路板的曝光效率。并且,相较于其他结构的曝光机,通过驱动印刷线路板平移,曝光头不会出现抖动,可保证曝光过程中曝光头的稳定性、提高印刷线路板的曝光质量。
结合图1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曝光模组和第二曝光模组具有相同结构,以下以第一曝光模组17为例对其进行说明。
第一曝光模组17包括光源组件171和光波导组件172,其中光源组件171根据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的曝光位置变换中间图案,并将中间图案投射到光波导组件172的入光端;光波导组件172包括多个导光体,多个导光体在光波导组件172的入光端1721按第一图案排列、在光波导组件172的出光端1722按第二图案排列,每一导光体的入端构成第一图案的一个图像单元,每一导光体的出端构成第二图案的一个图像单元,且第一图案的宽度小于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的宽度,第二图案排列的宽度不小于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的宽度。
具体地,导光体可采用光纤,相应地,光波导组件172包括m×n条光纤,第一图案的像素点构成m×n的第一矩阵,每一光纤的入端构成第一图案的一个像素点,每一光纤的出端构成第二图案的一个像素点;第二图案的像素点沿第一方向排列成n×s列,且每一列包括m/s个像素点,第一方向平行于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的宽度方向,且m、n分别为正整数,s为大于或等于2正整数且m为s的整数倍。
此外,导光体还可采用平面导光介质,且光波导组件172包括i个平面导光介质,i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在光波导组件172的入光端的第一图案由i个沿第二方向排列的平面导光介质的入端构成,光波导组件172的出光端的第二图案由i个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平面导光介质的出端构成;上述第一方向为平面导光介质的横截面的长边方向,第二方向为平面导光介质的横截面的短边方向。
光源组件包括发光单元1711、DMD器件1712及透镜组1713,且DMD器件1712用于根据上位机的控制信号生成中间图案,并将发光单元1711发出的光按中间图案投射到透镜组1713;透镜组1713用于将DMD器件1712投射的光射入到光纤变换组件172的入光端1721。
通过改变光波导组件172中的导光体在其入光端1721和出光端1722的排列方式,将光源组件171所产生的中间图案转换为与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的宽度相适配的线路图案,从而使得单个曝光模组的曝光宽度与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的宽度相适配,从而只需一个曝光头即可完成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的扫描式曝光(单向移动,而无需往复移动拼接扫描),大大降低了曝光设备的成本,同时也避免了多个曝光头之间的位移量协调,避免了位移量不一致而导致的拼接错误。特别地,当第二图案的宽度大于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的宽度时,可通过调整光源组件171生成的中间图案来适应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的宽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主机柜10包括主架体11,且主架体11上设置有位于第一垂向平面内的第一导轨。相应地,移送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夹持构件131,其中,夹持构件131装设到所述第一导轨上,并在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下夹持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21沿第一导轨从第一预设位置移动到第二预设位置,且加工模组安装在第一预设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之间,且上述第一预设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之间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加工工位。特别地,上述第一预设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可为主机柜的同一水平高度,且第一导轨呈水平直线型。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导轨也可采用其他形式。
在具体实现时,第一驱动机构具体可包括驱动电机及传动组件,其中传动组件具体可以为丝杆、皮带及皮带轮等。当然,第一驱动机构也可采用其他现有传动构件。夹持构件131则可采用机械夹板等夹持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的顶端,并尽量减小与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的接触面积。
特别地,上述第一预设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可均位于第一垂向平面内,从而可以减小印刷线路板在曝光过程中的行程,从而进一步减小整机体积。并且,当加工模组为第一曝光模组17和第二曝光模组19时,可使第一曝光模组17和第二曝光模组19的出光口相对,以进一步减小印刷线路板在曝光过程中的行程,例如只需使印刷线路板在曝光过程中平移的距离等于印刷线路板的长度即可。
结合图3、4、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为提高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在运行过程中平移的稳定性,上述印刷线路板加工设备还可包括第一夹板组件15和第二夹板组件16,且上述第一夹板组件15和第二夹板组件16分别装设在主架体11上。
上述第一夹板组件15形成有平行于第一垂向平面的第一夹持面,且第一夹持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安装加工模组的第一安装位,例如供第一曝光模组17的出光口出光的第一避让孔(长条形),从而第一曝光模组17通过第一避让孔向第一垂向平面出光;相应地,第二夹板组件形成有平行于第一垂向平面的第二夹持面,且第二夹持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安装加工模组的第二安装位,例如供第二曝光模组19的出光口出光的第二避让孔(长条形),从而第二曝光模组19通过第二避让孔向第一垂向平面出光。
上述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分别位于第一垂向平面的两侧并相对设置,且在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经过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时,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同时向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的两个表面施力,使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保持稳定,避免在加工处理过程中因印刷线路板晃动而影响加工质量。
在具体实现时,其中一个加工模组(例如第一曝光模组17)和第一夹板组件15可分别固定安装在主架体11上,即加工模组和第一夹板组件15不能相对主架体11移动。第一夹板组件包括若干分别位于第一夹持面的吹气板151,且每一吹气板151上设有若干吹气孔,并通过吹气孔吹气形成一层薄气膜,以向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的表面施力。吹气方式向待印刷线路板的表面施力可减小其与印刷线路板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印刷线路板的平移更顺畅,同时避免对印刷线路板的表面造成损伤。
相应地,第二夹板组件16包括副架体161和分别通过调节件163安装在副架体上的若干气浮轴组162,且第二夹板组件16通过气浮轴组162向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的表面施力。气浮轴组162可在对印刷线路板的表面施力的同时,自动适应印刷线路板的厚度,减小其与印刷线路板表面之间的摩擦力,同时避免对印刷线路板的表面造成损伤。并且通过调节件163,可调整气浮轴组162与第一垂向平面之间的间距,上述调节组件163具体可以采用丝杆结构,也可以为采用气缸等。
结合图10所示,另一加工模组(例如第二曝光模组19)通过第二驱动机构191装设在副架体161上,且第二曝光模组19在第二驱动机构驱动下调整第二曝光模组19的出光口与第一垂向平面的距离。同样地,第二驱动机构可包括驱动电机即丝杆等传动构件,并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丝杆转动来调整第二曝光模组19相对于第一垂向平面的距离。当然,第二驱动机构也可采用其他现有传动构件。
通过上述结构的第二夹板组件16和第二曝光模组19,可使得本实施例的印刷线路板加工设备适应不同厚度的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大大提高了印刷线路板加工设备的适用场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为提高印刷线路板加工设备的自动化,上述印刷线路板加工设备还包括进板装置121,并通过进板装置121将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21送入到主机柜10内的第二垂向平面。具体地,上述第二垂向平面可与第一垂向平面位于同一平面或不同平面。
相应地,结合图4所示,主架体11包括垂向设置的立柱111和固定在立柱111上的水平横梁112,第一导轨位于水平横梁112上(或水平横梁112直接构成第一导轨),即第一导轨水平设置,且夹持构件131在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下夹持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沿第一导轨水平移动。
同时,移送装置包括上板组件132,且该上板组件132包括第一支撑柱1321、第一抓取构件1323和第三驱动机构1324。当然,第二驱动机构也可采用其他现有传动构件。具体地,第一支撑柱1321可固定在主架体11的立柱111上,且该第一支撑柱1321上具有垂向设置的第二导轨。第一抓取构件1323可通过横杆1322安装到第二导轨,且第一抓取构件在第三驱动机构1324驱动下沿第二导轨移动(即垂向移动),并从进板装置121抓取待加工印刷线路板及移送待加工印刷线路板到第一预设位置,并由夹持构件131从第一预设位置获取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21。
特别地,上述第一抓取构件1323具体可包括多个真空吸盘,并通过真空吸盘以吸附方式抓取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21。第三驱动机构1324可包括驱动电机及丝杆等传动构件,并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使第一抓取构件1323沿第二轨道移动。为提高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21的上板效率,上述第三驱动机构1324也可采用气缸或类似结构。
类似地,上述印刷线路板加工设备还可包括出板装置122,并通过出板装置122从第一垂向平面收容完成加工的印刷线路板22。
相应地,移送装置还包括下板组件133,且下板组件133包括第二支撑柱1331、第三抓取构件1332和第四驱动机构。第二支撑柱133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副架体161和主机柜10(例如主机柜10的底座)上,且第二支撑柱1331具有垂向设置的第三导轨,第三抓取构件1332在第四驱动机构驱动下沿第三导轨移动,并从第二预设位置抓取完成加工的印刷线路板22及移送完成加工的印刷线路板22到出板装置122。
特别地,上述第二抓取构件1331具体可包括多个真空吸盘,并通过真空吸盘以吸附方式抓取完成加工的印刷线路板22。第四驱动机构可包括驱动电机及丝杆等传动构件,并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使第二抓取构件1331沿第三轨道移动。为提高完成加工的印刷线路板22的下板效率,上述第四驱动机构也可采用气缸或类似结构。
上述进板装置121、出板装置122具体可包括辊轮、传送带、驱动电机等结构,其可推动印刷线路板以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式进行短距离的水平移动。
结合图7-9所示,上述印刷线路板加工设备的加工模组还可包括对位镜头组件14和对位调整组件18,上述对位镜头组件14和对位调整组件18以相对的方式安装到主架体11上,且对位调整组件包括抓板构件181、原点升降机构182、旋转升降机构185、原点支板186和旋转支撑块183。
其中抓板构件181安装于第一预设位置,对位镜头组件14朝向第一预设位置,且第一抓取构件1323在抓板构件181抓住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后释放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原点升降机构182、旋转升降机构185根据对位镜头组件14摄取的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的图像调整抓板构件181的姿态,以使夹持构件131从第一预设位置获取的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处于预设姿态。在抓板构件181从第一抓取构件1323接过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后,通过使原点升降机构182与旋转升降机构185同时运动,可以使抓板构件181上下移动;通过使旋转升降机构185单独运动时,则可以使抓板构件181做旋转运动;以此来调整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的位置。
具体地,上述抓板构件181可由一个带有气孔的平板构成,其通过气孔吸气抓取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抓板构件181也可采用其他方式抓住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例如通过真空吸盘等。旋转支撑块183通过枢轴184与抓板构件181连接,从而使得其与抓板构件181可相对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对位镜头组件14包括镜头支架、第一对位相机142、第二对位相机143、第三对位相机144、第四对位相机145,其中镜头支架包括第一纵向杆1411、第二纵向杆1412、左右移动构件和上下移动构件,第一纵向杆1411、第二纵向杆1412与两个横向杆146组装形成结合位置处可相对滑动的井字形框架。
第一对位相机142和第二对位相机143分别安装到第一纵向杆1411,第三对位相机144、第四对位相机145分别安装到第二纵向杆1412,且第二对位相机143、第四对位相机145在上下移动构件驱动下分别在第一纵向杆1411和第二纵向杆1412上移动;第二纵向杆1412在左右移动构件驱动下带动第三对位相机144和第四对位相机145沿垂直于第一纵向杆1411的方向移动。
具体地,第一对位相机142、第二对位相机143、第三对位相机144、第四对位相机145可分别通过滑块构件147安装到第一纵向杆1411、第二纵向杆1412。上下移动构件包括第一电机1481及第一驱动杆1482,且第一驱动杆1482的两端分别与安装第二对位相机143、第四对位相机145的滑块构件147相固定,第一电机1481通过皮带驱动第一驱动杆1482沿平行于第一纵向杆1411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第二对位相机143、第四对位相机145上下移动。左右移动构件包括第二电机1491,该第二电机1491通过皮带驱动第二纵向杆1412沿垂直于第一纵向杆1411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第三对位相机144、第四对位相机145左右移动。
在曝光同一批印刷线路板时,可先拿一块印刷线路板做标定,也就是将第一对位相机142、第二对位相机143、第三对位相机144、第四对位相机145调整到与印刷线路板的四个角对应的位置,标定好后第一对位相机142、第二对位相机143、第三对位相机144、第四对位相机145位置固定不动,之后每块印刷线路板都靠第一对位相机142、第二对位相机143、第三对位相机144、第四对位相机145来做位置对标,即在印刷线路板的姿态与第一对位相机142、第二对位相机143、第三对位相机144、第四对位相机145的位置不对应时,通过对位调整组件18调整印刷线路板的姿态。
在实际生产中(假设加工模组包括对位镜头组件14、对位调整组件18第一曝光模组17及第二曝光模组19),可先将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21放置在料车上,并推到进板装置121上,进板装置可将料车输送到靠近上板组件132的位置,上板组件132可将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21提升到对位调整组件18上,对位调整组件18可根据对位镜头组件14反馈的数据进行调整,使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21以预定姿态处在需要的位置上,然后夹持构件131将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21夹住并平移,在平移过程中第一夹板组件15和第二夹板组件16配合将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21压住,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21快速移到第一曝光模组17和第二曝光模组19的位置并进行曝光,当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21移过第一曝光模组17和第二曝光模组19的位置后曝光完成,然后利用下板组件133将完成加工的印刷线路板22下降到出板装置122的料车上,完成一块印刷线路板的双面曝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印刷线路板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柜、移送装置、和至少一个加工模组;所述移送装置装设于所述主机柜内,且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在所述移送装置的带动下在第一垂向平面内移动;所述加工模组安装于所述第一垂向平面的一侧或两侧,且所述加工模组在所述移送装置带动所述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经过时对所述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的表面进行加工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线路板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模组包括第一曝光模组和第二曝光模组,所述第一曝光模组和第二曝光模组分别以出光口朝向所述第一垂向平面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一垂向平面的两侧,且所述第一曝光模组和第二曝光模组在所述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经过出光口时分别对所述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的两个表面进行曝光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线路板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曝光模组和第二曝光模组分别包括光源组件和光波导组件;
所述光波导组件通过入光端接收所述光源组件所发出的光,并通过出光端为待曝光的印刷线路板曝光,所述光源组件根据所述待曝光的印刷线路板的曝光位置变换中间图案,并将所述中间图案投射到所述光波导组件的入光端;
所述光波导组件包括多个导光体,多个所述导光体在所述光波导组件的入光端按第一图案排列、在所述光波导组件的出光端按第二图案排列,每一所述导光体的入端构成所述第一图案的一个图像单元,每一所述导光体的出端构成所述第二图案的一个图像单元,且所述第一图案的宽度小于所述待曝光的印刷线路板的宽度,所述第二图案的宽度不小于所述待曝光的印刷线路板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线路板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柜包括主架体,且所述主架体上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垂向平面内的第一导轨;
所述移送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夹持构件,所述夹持构件装设到所述第一导轨上,并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下夹持所述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沿所述第一导轨从第一预设位置移动到第二预设位置,且所述第一预设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之间形成有至少一个加工工位,每一所述加工工位的一侧或两侧设有至少一个加工模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刷线路板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设备包括分别装设在所述主架体上的第一夹板组件和第二夹板组件;
所述第一夹板组件形成有平行于所述第一垂向平面的第一夹持面,且所述第一夹持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安装所述加工模组的第一安装位;所述第二夹板组件形成有平行于所述第一垂向平面的第二夹持面,且所述第二夹持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安装所述加工模组的第二安装位;
所述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垂向平面的两侧并相对设置,且在所述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经过所述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时,所述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同时向所述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的两个表面施力,使所述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保持稳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印刷线路板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位的加工模组固定安装在所述主架体上,所述第一夹板组件包括若干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夹持面的吹气板;每一所述吹气板上设有若干吹气孔,并通过所述吹气孔吹气向所述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的表面施力。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印刷线路板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夹板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主架体上的副架体和分别通过调节件安装在所述副架体上的若干气浮轴组,且所述第二夹板组件通过所述气浮轴组向所述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的表面施力;
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位的加工模组通过第二驱动机构装设在所述副架体上,且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位的加工模组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下调整与所述第一垂向平面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刷线路板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设备包括进板装置,并通过所述进板装置将所述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送入到所述主机柜内的第二垂向平面;
所述主架体包括垂向设置的立柱和固定在所述立柱上的水平横梁,所述第一导轨位于所述水平横梁上,且所述夹持构件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下夹持所述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沿所述第一导轨水平移动;
所述移送装置包括上板组件,且所述上板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柱、第一抓取构件和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柱上具有垂向设置的第二导轨,且所述第一抓取构件在所述第三驱动机构驱动下沿所述第二导轨移动,并从所述进板装置抓取待加工印刷线路板及移送所述待加工印刷线路板到所述第一预设位置,并由所述夹持构件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获取所述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
所述加工设备包括出板装置,并通过所述出板装置收容完成加工的印刷线路板;
所述移送装置包括下板组件,且所述下板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柱、第三抓取构件和第四驱动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柱上具有垂向设置的第三导轨,且所述第三抓取构件在所述第四驱动机构驱动下沿所述第三导轨移动,并从所述第二预设位置抓取完成加工的印刷线路板及移送所述完成加工的印刷线路板到所述出板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印刷线路板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模组包括对位镜头组件和对位调整组件,所述对位调整组件包括抓板构件、原点升降机构、旋转升降机构、原点支板和旋转支撑块;
所述抓板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所述对位镜头组件朝向所述第一预设位置,且所述第一抓取构件在所述抓板构件抓住所述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后释放所述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
所述原点升降机构、旋转升降机构根据所述对位镜头组件摄取的所述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的图像调整所述抓板构件的姿态,以使所述夹持构件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获取的所述待加工的印刷线路板处于预设姿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印刷线路板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位镜头组件包括镜头支架、第一对位相机、第二对位相机、第三对位相机、第四对位相机;
所述镜头支架包括第一纵向杆、第二纵向杆、左右移动构件和上下移动构件;所述第一对位相机和第二对位相机分别安装到所述第一纵向杆,所述第三对位相机、第四对位相机分别安装到所述第二纵向杆,且所述第二对位相机、第四对位相机在所述上下移动构件驱动下分别在所述第一纵向杆和第二纵向杆上移动;所述第二纵向杆在所述左右移动构件驱动下带动所述第三对位相机和第四对位相机沿垂直于所述第一纵向杆的方向移动。
CN202120368675.7U 2021-02-09 2021-02-09 印刷线路板加工设备 Active CN2143157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68675.7U CN214315772U (zh) 2021-02-09 2021-02-09 印刷线路板加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68675.7U CN214315772U (zh) 2021-02-09 2021-02-09 印刷线路板加工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15772U true CN214315772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33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68675.7U Active CN214315772U (zh) 2021-02-09 2021-02-09 印刷线路板加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157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412273B1 (ko) 인쇄회로기판 이송장치
US6941646B2 (en) Electric-component mounting system
WO2017012231A1 (zh) 一种字符喷印机及字符喷印生产线
US20150277191A1 (en) Polarized light irradia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irradiating polarized light for photo alignment
US6971158B2 (en) Electric-component mounting system including movable substrate-holding device
CN1756292A (zh) 描绘装置
CN1680067A (zh) 用于板状工件的激光加工设备
US20090279057A1 (en) Independent upper side and lower side drive type double-sided simultaneous exposure system
US11791178B1 (en) Compliant mechanical system for mini/micro chip mass transfer and packaging
KR102407911B1 (ko) 단일화 소재 정렬
CN112822858A (zh) 印刷线路板加工设备
CN214315772U (zh) 印刷线路板加工设备
US6369877B2 (en) System, method and article of manufacture for direct image processing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CN218998418U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自动半裁装置
CN108099370B (zh) 全自动视像对位走台式精密网印机
CN216161754U (zh) 一种基板定位装置
JP2002234131A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
CN112798618A (zh) 线路板检测装置
CN215142336U (zh) 一种电源变压器生产设备激光印字机构及印字面检测机构
CN219523395U (zh) 一种喷墨打印设备
JP2008224754A (ja) 分割逐次近接露光方法及び分割逐次近接露光装置
KR101415828B1 (ko) 인쇄회로기판용 노광장치의 플래튼이송장치
CN219969224U (zh) Single pass打印设备
CN117226280B (zh) 一种全自动激光打标设备
WO2023090034A1 (ja) レーザ切断装置、レーザ切断方法、及びディスプレイ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03

Address after: Room 101, 1st Floor, Building 7, No. 1099 Jinzhou Road, Tangjiawan Town, High tech Zone,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9000

Patentee after: Zhuhai Weitu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6 / F, No.82 Zhenming Road,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SHUNLIPU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