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14250U - 抢修塔 - Google Patents

抢修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14250U
CN214314250U CN202023124015.9U CN202023124015U CN214314250U CN 214314250 U CN214314250 U CN 214314250U CN 202023124015 U CN202023124015 U CN 202023124015U CN 214314250 U CN214314250 U CN 2143142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flange
rush
tower
compo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2401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琼琼
何振
李先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enma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henma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henma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henma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2401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142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142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142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spension Of Electric Lines Or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抢修塔,包括塔身、复合横梁和支撑件,复合横梁设置在塔身的顶部,支撑件竖直固定于复合横梁上,用于支撑输电导线。本实用新型的抢修塔结构简单,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耐老化、绝缘性能好、安装方便、成本低等优点。

Description

抢修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领域的输电杆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抢修塔。
背景技术
在输电系统中,当由于覆冰、风暴、基础沉陷、外力破坏等发生事故时,需要设置临时杆塔来支撑输电导线,使其能够快速恢复送电,然后对遭到破坏的杆塔进行恢复或更换,上述临时杆塔即为抢修塔。
考虑抢修塔需要制作轻便易安装,一般采用全铝合金材料制成,在抢修塔的塔身上设置悬垂绝缘串来挂接输电导线,对抢修塔的塔身高度要求较高。且由于抢修塔使用频率不高,只有在出现输电线路外部事故时才临时使用,以及使用时要求快速安装,因此长期存放于仓库,存在易锈蚀、易变形,从而导致安装不便,不能实现快速安装,重复利用率低,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抢修塔,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耐老化、绝缘性能好、安装方便、成本低等优点。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抢修塔,包括:塔身;复合横梁,复合横梁设置在塔身的顶部;支撑件,支撑件固定于复合横梁上,用于支撑输电导线。
上述抢修塔采用支撑件支撑输电导线,代替了传统的悬垂绝缘串,从而降低了塔身高度,节约材料,降低成本。
优选地,复合横梁包括第一芯体和两个第一法兰,两个第一法兰位于第一芯体的两端。
优选地,复合横梁包括第一绝缘层,第一绝缘层包覆设置于第一芯体的外周,以增加复合横梁之间的绝缘距离。
优选地,支撑件为支柱绝缘子,支柱绝缘子包括第二芯体、设置于第二芯体外周的第二绝缘层和设置于第二芯体的一端的第二法兰,第二法兰与复合横梁固定连接使支撑件竖直固定于复合横梁上。支撑件设置为支柱绝缘子,可增加输电导线之间的绝缘距离,从而减少抢修塔整体的宽度。
优选地,第一法兰远离第一芯体的一侧设有连接平台,第二法兰与连接平台固定连接使支撑件竖直固定于复合横梁上,支撑件与复合横梁通过法兰连接使连接更稳固。
优选地,第二法兰通过固定连接件与复合横梁固定连接,固定连接件包括连接板和抱箍组件,抱箍组件连接于复合横梁上,连接板位于抱箍组件顶部,第二法兰连接于连接板上,支撑件与复合横梁通过抱箍组件连接使连接更稳固。
优选地,抱箍组件包括两个半圆形抱箍,两个半圆形抱箍对接形成一个空腔,复合横梁固定于空腔内。
优选地,支撑件设置为三个,包括设置于复合横梁端部的两个挂线金具和设置于复合横梁中部的连接金具,连接金具支撑输电导线。三个绝缘支撑件间隔设置,用于单回路输电导线的支撑。
优选地,复合横梁包括第一芯体,挂线金具位于第一芯体的两端,挂线金具包括:套筒部,套筒部套接在第一芯体的端部;绑线槽,绑线槽设置于套筒部远离第一芯体的端部,绑线槽用于绑扎输电导线,直接采用挂线金具来支撑输电导线,能够简化抢修塔的整体结构,便于安装,以及降低。
优选地,连接金具包括:抱箍组件,抱箍组件包括两个半圆形抱箍,两个半圆形抱箍对接形成一个空腔,复合横梁固定于空腔内;挂线部,挂线部设置于抱箍组件的顶部,用于放置输电导线。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将传统的铝合金抢修塔设置悬垂绝缘串挂接输电导线的技术方案替换为设置支撑件来支撑输电导线,降低了抢修塔的高度,从而节约材料、降低成本,以及缩短安装时间。同时,支撑件设置为支柱绝缘子,增加了导线之间的绝缘距离,从而缩短了横担的宽度,进一步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和便于安装,从而缩短抢修时间。且支柱复合绝缘子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耐老化、绝缘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便于安装,延长了抢修塔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抢修塔10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支撑件130与横担120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抢修塔20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固定连接件224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抢修塔30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要求,这里将披露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的是,这里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例子而已,其可体现为各种形式。因此,这里披露的具体细节不被认为是限制性的,而仅仅是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以及作为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际中任何恰当的方式不同地应用本实用新型的代表性的基础,包括采用这里所披露的各种特征并结合这里可能没有明确披露的特征。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连接”,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应作广义理解,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上”、“下”、“侧面”、“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抢修塔10,抢修塔10包括塔身110、横担120和支撑件130,横担120设置在塔身110的顶部,塔身110和横担120均为格构式结构,通常采用钢材制成,保证抢修塔10的整体机械强度。在本实施例中,塔身110为格构式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单柱式或者门型式,在此不作限制。本实施例的支撑件130为绝缘支撑件130,绝缘支撑件130间隔设置三个,竖直固定于横担120上,用于单回路输电线路以支撑输电导线,代替了传统的悬垂绝缘串,从而降低了塔身110的高度,节约了材料,并降低了成本。当然,绝缘支撑件130也可以设置为6个或者更多个,以支持双回路或者多回路输电导线的支撑,与此同时,抢修塔10的结构也需要相应改变,本申请不再详细描述。
具体地,绝缘支撑件130为支柱绝缘子130,支柱绝缘子130包括芯体(图中未示出)、绝缘层131和第一法兰132,绝缘层131包覆芯体的外周,第一法兰132设置于芯体的一端。芯体为圆柱体绝缘芯棒或者绝缘管,由复合材料制成,例如由玻璃纤维或者芳纶纤维浸渍树脂后拉挤成型或者缠绕成型,复合材料具有耐腐蚀、成本低、重量轻等优点。同时,芯体可以是圆柱形(附图以圆柱形进行示意)、圆锥形或者其他形状(例如鼓形),在此不做限制。其中,当芯体为圆锥形时,其直径较大的一端连接横担120,另一端(锥端,即直径较小的一端)用于支撑输电导线。绝缘层131为硅橡胶材料,且硅橡胶材料采用整体注射的方式包覆在芯体的外周,成本低、效率高,当然,包覆方式也可以采用模压工艺,整体形成硅橡胶绝缘层即可。并且,硅橡胶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老化性能和憎水迁移性,可降低污闪和雨闪的概率,当然绝缘层131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橡胶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绝缘层131还包括护套和间隔设置在护套上的伞裙,可提高绝缘支撑件130的电气性能。
第一法兰132包括法兰筒1321和法兰盘1322,法兰筒1321沿轴向设置为中空结构,且法兰筒1321的内腔截面形状与芯体的截面形状相匹配,法兰筒1321套接在芯体的一端,套接方式可以为压接或者胶装,法兰盘1322设置于法兰筒1321远离芯体的一端,且法兰盘1322的外径大于法兰筒1321的外径。同时,法兰盘1322远离法兰筒1321的盘面上呈圆周均布设有若干第一通孔(图中未示出),用于与横担120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的数量设置为4个,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通孔也可以设置为6个、8个或者其他数量。
法兰筒1321上还设有若干加强件1323,加强件1323抵接法兰盘1322靠近法兰筒1321的一侧,且加强件1323围绕法兰筒1321呈圆周均布,其数量与第一通孔的数量一致,并且加强件1323与第一通孔呈间隔分布,加强件1323的设置进一步提升了第一法兰132的机械强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法兰132为钢材一体铸造成型,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焊接或者采用其他材料和方法制成。
同时,横担120上设有连接平台121,连接平台121为金属板件,可采用钢材制备成长方形板件或者圆形板件或者椭圆形板件,且连接平台121的板面与横担120固定连接。连接平台121上设有与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图中未示出),第二通孔的数量与第一通孔的数量一致,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配合后通过第一连接件1324固定连接,第一连接件1324为配套的螺栓、螺母和垫片,从而使绝缘支撑件130与横担120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法兰盘1322与连接平台121通过第一连接件1324固定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法兰盘1322和连接平台121上也可以设置的是匹配的卡接结构,使得法兰盘1322和连接平台121通过卡接的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其中,连接平台121上还设有若干第三通孔(图中未示出),横担120上设有与第三通孔对应的第四通孔(图中未示出),第三通孔与第四通孔配合后通过第二连接件1211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1211为配套的螺栓、螺母和垫片,从而使连接平台121固定于横担120上。本实施例中,连接平台121为板件,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平台121也可以为架构件或者抱箍或者其他形式的连接件,只要能够实现绝缘支撑件130与横担120的连接即可。
进一步地,芯体远离第一法兰132的另一端设置第二法兰133,第二法兰133包括连接部1331和挂线部1332,连接部1331为套筒1331,且套筒1331的内腔截面形状与芯体的截面形状相匹配,套筒1331套接在芯体远离第一法兰132的另一端,套接方式可以为压接或者胶装。挂线部1332沿套筒1331的端部向上延伸,挂线部1332包括托架1333,托架1333为板件,托架1333的板面与套筒1331的端面垂直,且托架1333的两个板面上均设有第一凹槽1334,能够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同时,与托架1333的两个板面相邻的两个侧面均为斜面,两个斜面沿套筒1331的端部向上延伸且逐渐相互远离,使托架1333整体呈倒三角形。托架1333还包括两个竖板1335,两个竖板1335分别竖直设置于两斜面远离套筒1331的端部,两个竖板1335形成的空腔为第二凹槽1336,在第二凹槽1336内可以设置线夹以支撑输电导线。具体地,其中一个竖板1335上穿设有螺栓组件,线夹设置在第二凹槽1336内,通过螺栓组件的配合使线夹固定,从而在绝缘支撑件130的顶部支撑输电导线。第二法兰133的材质和成型方法均与第一法兰132一致,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横担120上竖直设置三个绝缘支撑件130,来支撑单回路输电线路中的输电导线,整体结构简单,制备工艺简便,与传统的铝合金抢修塔设置悬垂绝缘串挂接输电导线的技术方案相比,降低了抢修塔的高度,从而节约材料、降低成本,以及缩短了安装时间。同时,绝缘支撑件130设置为支柱复合绝缘子,增加了输电导线之间的绝缘距离,从而缩短了抢修塔整体的宽度,且支柱复合绝缘子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耐老化、绝缘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进一步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和便于安装,从而缩短抢修时间,延长了抢修塔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抢修塔20,抢修塔20包括塔身210、横担220和支撑件230,横担220设置在塔身210的顶部,塔身210为门型式结构,通常采用钢材制成,具体包括两根钢管杆,保证抢修塔20的整体机械强度。在本实施例中,塔身210为门型式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单柱式或者格构式,在此不作限制。本实施例的支撑件230为绝缘支撑件230,绝缘支撑件230间隔设置三个,竖直固定于横担220上,用于单回路输电线路以支撑输电导线,代替了传统的悬垂绝缘串,从而降低了塔身210的高度,节约了材料,并降低了成本。当然,绝缘支撑件230也可以设置为6个或者更多个,以支持双回路或者多回路输电导线的支撑,与此同时,抢修塔20的结构也需要相应改变,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同时,本实施例的横担220为复合横梁220,包括第一芯体221和两个第一法兰222,两个第一法兰222分别设置于第一芯体221的端部。第一芯体221为圆柱体绝缘芯棒或者绝缘管,由复合材料制成,例如由玻璃纤维或者芳纶纤维浸渍树脂后拉挤成型或者缠绕成型,复合材料具有耐腐蚀、成本低、重量轻等优点。
第一法兰222包括第一法兰筒2221和第一法兰盘2222,第一法兰筒2221沿轴向设置为中空结构,且第一法兰筒2221的内腔截面形状与第一芯体221的截面形状相匹配,第一法兰筒2221套接在第一芯体221的端部,套接方式可以为压接或者胶装,第一法兰盘2222设置于第一法兰筒2221远离第一芯体221的一端,且第一法兰盘2222的外径大于第一法兰筒2221的外径。第一法兰筒2221上还设有若干第一加强件2223,第一加强件2223抵接第一法兰盘2222靠近第一法兰筒2221的一侧,且第一加强件2223围绕第一法兰筒2221呈圆周均布,其数量可以设置为4个或者6个或者其他数量,第一加强件2223的设置进一步提升了第一法兰222的机械强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法兰222为钢材一体铸造成型,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焊接或者采用其他材料和方法制成。
复合横梁220还可以包括第一绝缘层(图中未示出),第一绝缘层包覆设置于第一芯体221的外周,第一绝缘层为硅橡胶材料,且硅橡胶材料采用整体注射的方式包覆在第一芯体221的外周,成本低、效率高,当然,包覆方式也可以采用模压工艺,整体形成硅橡胶绝缘层即可。并且,硅橡胶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老化性能和憎水迁移性,可降低污闪和雨闪的概率,当然第一绝缘层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橡胶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层还包括护套和间隔设置在护套上的伞裙,可提高复合横梁220的电气性能。
本实施例中,绝缘支撑件230为支柱绝缘子230,支柱绝缘子230包括第二芯体(图中未示出)、第二绝缘层231和第二法兰232,第二绝缘层231包覆第二芯体的外周,第二法兰232设置于第二芯体的一端。第二芯体的材质和成型方法与实施例一的芯体一致,不再赘述。第二绝缘层231的材质和成型方法与实施例一的绝缘层131,也不再赘述。
第二法兰232包括第二法兰筒2321和第二法兰盘2322,第二法兰筒2321沿轴向设置为中空结构,第二法兰筒2321的内腔截面形状与第二芯体的截面形状相匹配,第二法兰筒2321套接在第二芯体的一端,套接方式可以为压接或者胶装,第二法兰盘2322设置于第二法兰筒2321远离第二芯体的一端,且第二法兰盘2322的外径大于第二法兰筒2321的外径。同时,第二法兰盘2322远离第二法兰筒2321的盘面上呈圆周均布设有若干第一通孔(图中未示出),用于与复合横梁220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的数量设置为4个,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通孔也可以设置为6个、8个或者其他数量。第二法兰筒2321上还设有若干第二加强件2323,第二加强件2323抵接第二法兰盘2322靠近第二法兰筒2321的一侧,且第二加强件2323围绕第二法兰筒2321呈圆周均布,其数量与第一通孔的数量一致,并且第二加强件2323与第一通孔呈间隔分布,第二加强件2323的设置进一步提升了第二法兰232的机械强度。第二法兰232的材质与成型方法与第一法兰222一致,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第二芯体远离第二法兰232的另一端设置第三法兰233,第三法兰233的结构、材质和成型方法与实施例一中的第二法兰133一致,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绝缘支撑件230间隔设置三个,两侧的绝缘支撑件230分别与两个第一法兰222固定连接,中间的绝缘支撑件230与第一芯体221固定连接。具体地,在第一法兰222上设置连接平台223,连接平台223为金属板件,其可以为长方形板件或者圆形板件或者椭圆形板件,在此不做限制。与连接平台223的板面相邻的一端面固定连接于第一法兰盘2222远离第一芯体221的盘面上,连接平台223与第一法兰盘2222可以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也可以一体成型。连接平台223上还设有与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图中未示出),第二通孔的数量与第一通孔的数量一致,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配合后通过第一连接件2324固定连接,第一连接件2324为配套的螺栓、螺母和垫片,从而使两侧的绝缘支撑件230与复合横梁220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法兰盘2322与连接平台223通过第一连接件2324固定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法兰盘2322和连接平台223上也可以设置的是匹配的卡接结构,使得第二法兰盘2322和连接平台223通过卡接的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并且,本实施例中连接平台223为板件,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平台223也可以为架构件或者抱箍或者其他形式的连接件,只要能够实现绝缘支撑件230与复合横梁220的连接即可。
进一步地,结合图3和图4所示,中间的绝缘支撑件230通过固定连接件224与第一芯体221固定连接。固定连接件224包括连接板2241和抱箍组件2242,抱箍组件2242包括两个半抱箍,两个半抱箍可对接形成一个空腔,复合横梁220位于该空腔内。每个半抱箍的两端均设有耳片2243,在耳片2243上均设置有两个第三通孔(图中未示出),可使用螺栓依次穿过两个半抱箍上的第三通孔,再用螺母固定螺栓,就可将两个半抱箍固定在一起,从而形成抱箍组件2242。每个半抱箍与耳片2243的连接处还设有第三加强件2244,提升了抱箍组件2242的机械性能。连接板2241位于抱箍2242组件的顶部,连接板2241与抱箍组件2242通过连接块2245固定连接,连接块2245可以为圆柱体垫块,也可为两个支撑板件,只要能够支撑连接板2241与抱箍组件2242的连接即可,且连接板2241、连接块2245和抱箍组件2242之间可以通过焊接固定,使连接更牢靠,当然也可以一体铸造成型。连接板2241的结构和材质与连接平台223一致,且中间的绝缘支撑件230与连接板2241的连接方式和两侧的绝缘支撑件230与连接平台223的连接方式也一致,不再赘述。同时,本实施例中采用连接板2241固定在抱箍组件2242的顶部,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抱箍组件2242的顶部设置架构件或者抱箍或者其他形式的连接件,只要能够实现绝缘支撑件230与复合横梁220的连接即可。
更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塔身210为门型式结构,包括两根钢管杆210,两个钢管杆210与复合横梁220均通过抱箍组件2242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将横担220设置为复合横梁220,进一步减轻了抢修塔20的重量,便于运输和安装。且支撑件230为三个竖直设置于横担220上的支柱复合绝缘子,来支撑单回路输电线路中的输电导线,与传统的铝合金抢修塔设置悬垂绝缘串挂接输电导线的技术方案相比,降低了抢修塔的高度,从而节约材料、降低成本,以及缩短了安装时间。同时,绝缘支撑件230设置为支柱复合绝缘子,增加了导线之间的绝缘距离,从而缩短了抢修塔整体的宽度,且支柱复合绝缘子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耐老化、绝缘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进一步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和便于安装,从而缩短抢修时间,延长了抢修塔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三: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抢修塔30,与实施例二的抢修塔20结构类似,包括塔身310、横担320和三个设置于横担320上的支撑件,不同之处在于,支撑件为两个位于横担320两端的挂线金具330和位于横担320中间的连接金具340。
具体地,横担320包括芯体,该芯体与实施例二中第一芯体221的材质和成型方式一致,挂线金具330位于该芯体的两端。挂线金具330包括套筒部331和绑线槽332,绑线槽332用于容置导线以进行绑扎。套筒部331套接在芯体的端部,套筒部331的内腔截面形状与芯体的截面形状相匹配,套接方式可以为压接或者胶装。绑线槽332位于套筒部331远离芯体的端部,绑线槽332设置为U型槽332,U型槽332的圆弧大小与导线的外径尺寸相适应,U型槽332的两侧3321高出套筒部331的水平面,从而使得导线能够牢固地固定在U型槽332的底部,避免导线的滑落和偏离。绑线槽332的底部还设有悬挂件333,悬挂件333为一侧设有开口的挂环,呈“C”形状,导线绑扎时,可先将导线容置在U型槽332内,绑扎线可通过悬挂件333的开口进入悬挂件333内,绑扎线可选在U型槽332和悬挂件333之间环绕几周以更好地固定导线。同时,悬挂件333也可用于悬挂放线滑车,而无需额外的装置来放置放线滑车。挂线金具330可选为利用钢材一体铸造成型,形成套筒部331、绑线槽332和悬挂件333,制作工艺简单,实用性强。当然,也可选使绑线槽332和悬挂件333一体铸造成型,套筒部331一体铸造成型,绑线槽332和悬挂件333通过焊接或粘接的方式固定在套筒部331上。
连接金具340包括抱箍组件341和挂线部342,抱箍组件341的结构和连接方式与实施例二中的抱箍组件2242一致,不再赘述。挂线部342为一侧设有开口的挂环,呈“C”形状,且开口方向朝上,用于放置输电导线,挂线部342可以与抱箍组件341一体铸造成型,也可以通过焊接或粘接的方式固定在抱箍组件341上。本实施例中,挂线部342为挂环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挂线部342也可以为绑线槽等其他结构,在此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塔身310为门型式结构,包括两根钢管杆310,两根钢管杆310与横担320均通过抱箍组件341固定连接。横担320还包括绝缘层321,绝缘层321的材质和成型方式与实施例二中的第一绝缘层一致,不再赘述,具体地,绝缘层321包括护套3211和伞裙3212,护套3211包覆在芯体的外周,伞裙3212以大小伞的组合间隔设置在护套3211的外周,且抱箍组件341与横担320连接处的护套3211外未设置伞裙3212,以形成连接空间。
本实施例的抢修塔30的有益效果与实施例二类似,不再赘述。同时,抢修塔30通过在横担320的端部设置挂线金具330,从而无需额外设置支撑部件来支撑输电导线,减少了抢修塔30整体的零部件数量,减轻了抢修塔30的重量,且减低了成本,以及便于运输和安装,从而缩短了抢修时间。在其他实施例中,横担320也可以采用实施例二中的复合横梁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然而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创作思想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结构和材料作各种变化和改进,包括这里单独披露或要求保护的技术特征的组合,明显地包括这些特征的其它组合。这些变形和/或组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技术领域内,并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抢修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抢修塔包括:
塔身;
复合横梁,所述复合横梁设置在所述塔身的顶部;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固定于所述复合横梁上,用于支撑输电导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抢修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横梁包括第一芯体和两个第一法兰,两个所述第一法兰位于所述第一芯体的两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抢修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横梁包括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包覆设置于所述第一芯体的外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抢修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支柱绝缘子,所述支柱绝缘子包括第二芯体、设置于所述第二芯体外周的第二绝缘层和设置于所述第二芯体的一端的第二法兰,所述第二法兰与所述复合横梁固定连接使所述支撑件竖直固定于所述复合横梁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抢修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远离所述第一芯体的一侧设有连接平台,所述第二法兰与所述连接平台固定连接使所述支撑件竖直固定于所述复合横梁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抢修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法兰通过固定连接件与所述复合横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连接件包括连接板和抱箍组件,所述抱箍组件连接于所述复合横梁上,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抱箍组件顶部,所述第二法兰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抢修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组件包括两个半圆形抱箍,两个所述半圆形抱箍对接形成一个空腔,所述复合横梁固定于所述空腔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抢修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设置为三个,包括设置于所述复合横梁端部的两个挂线金具和设置于所述复合横梁中部的连接金具,所述连接金具支撑所述输电导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抢修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横梁包括第一芯体,所述挂线金具位于所述第一芯体的两端,所述挂线金具包括:
套筒部,所述套筒部套接在所述第一芯体的端部;
绑线槽,所述绑线槽设置于所述套筒部远离所述第一芯体的端部,所述绑线槽用于绑扎所述输电导线。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抢修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金具包括:
抱箍组件,所述抱箍组件包括两个半圆形抱箍,两个所述半圆形抱箍对接形成一个空腔,所述复合横梁固定于所述空腔内;
挂线部,所述挂线部设置于所述抱箍组件的顶部,用于放置所述输电导线。
CN202023124015.9U 2020-12-22 2020-12-22 抢修塔 Active CN2143142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24015.9U CN214314250U (zh) 2020-12-22 2020-12-22 抢修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24015.9U CN214314250U (zh) 2020-12-22 2020-12-22 抢修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14250U true CN214314250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60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24015.9U Active CN214314250U (zh) 2020-12-22 2020-12-22 抢修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142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06871B (zh) 架空配电线路
CN216076564U (zh) 抢修塔
CN214314250U (zh) 抢修塔
CN112670895A (zh) 抢修塔
CN105952235B (zh) 一种异型横担及输电杆
CN212359302U (zh) 一种绝缘横担及输电杆
AU2023201739A1 (en) Cross arm assembly
WO2022048454A1 (zh) 一种绝缘横担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输电杆
CN205822893U (zh) 一种异型横担及输电杆
CN220928908U (zh) 中间金具、复合横担及输电杆
CN112081449A (zh) 一种绝缘横担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输电杆
CN220325245U (zh) 一种挂线金具、复合横担及输电杆
CN218541749U (zh) 一种复合横担及输电杆
CN219176015U (zh) 一种连接金具、复合横担及输电杆
CN220522170U (zh) 一种输电杆
CN213990076U (zh) 一种连接金具及绝缘横担
CN218522387U (zh) 一种复合横担及输电杆
CN218991092U (zh) 一种复合横担及输电杆
CN220954930U (zh) 复合横担及终端杆
CN210091827U (zh) 一种针式绝缘子
CN220954931U (zh) 一种复合横担及终端杆
CN213585101U (zh) 一种连接金具及绝缘横担
CN212359301U (zh) 一种绝缘横担及输电杆
CN214543404U (zh) 一种导线支架
CN219794847U (zh) 一种输电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0050 room 801, building 2, No. 55, Jinlun Road, Changni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Shenma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01, building g, Hongqiao Green Valley, 69 Yonghong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100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Shenma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