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13412U - 新能源车辆的分层式动力电池支架及新能源车辆 - Google Patents

新能源车辆的分层式动力电池支架及新能源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13412U
CN214313412U CN202120433796.5U CN202120433796U CN214313412U CN 214313412 U CN214313412 U CN 214313412U CN 202120433796 U CN202120433796 U CN 202120433796U CN 214313412 U CN214313412 U CN 2143134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ower battery
energy vehicle
frame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3379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玉珍
叶磊
阚积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Xingbida Netlin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Xingbida Netlin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Xingbida Netlin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Xingbida Netlin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3379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134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134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134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车辆的分层式动力电池支架及新能源车辆,所述支架包括:底部框架和支撑框架;多个所述支撑框架沿竖直方向叠加设置于所述底部框架之上,形成用于容纳动力电池的多层支撑结构;每个所述支撑框架内部形成有用于容纳动力电池的容纳空间;其中,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框架为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能源车辆的分层式动力电池支架及新能源车辆,通过对动力电池的支架进行改进,使得动力电池下平面受力均匀,提升可靠性,同时通过将动力电池的容纳空间设置为可拆卸的分层结构,使得动力电池维修或更换时,可将该动力电池所在层进行独立取放,提升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新能源车辆的分层式动力电池支架及新能源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车辆的分层式动力电池支架及新能源车辆。
背景技术
商用汽车作为公路物流运输产品的主要工具,其便利、快捷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然而电动商用车因其空间受限,配电量较少,续驶里程受到限制。目前,除车架两侧外,可用于布置动力电池的空间基本就在驾驶室后方;现有的后置式动力电池支架均采用由矩形管等型材焊接的框架式结构,结构笨重、受力不合理、高度方向占用空间大,且动力电池箱的装配、维修更换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能源车辆的分层式动力电池支架,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动力电池支架均采用由矩形管等型材焊接的框架式结构,具有结构笨重、受力不合理、高度方向占用空间大,且动力电池箱的装配、维修更换困难的缺陷,通过对动力电池的支架进行改进,使得动力电池下平面受力均匀,提升可靠性,同时通过将动力电池的容纳空间设置为可拆卸的分层结构,使得动力电池维修或更换时,可将该动力电池所在层进行独立取放,提升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新能源车辆,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动力电池支架均采用由矩形管等型材焊接的框架式结构,具有结构笨重、受力不合理、高度方向占用空间大,且动力电池箱的装配、维修更换困难的缺陷,通过对动力电池的支架进行改进,使得动力电池下平面受力均匀,提升可靠性,同时通过将动力电池的容纳空间设置为可拆卸的分层结构,使得动力电池维修或更换时,可将该动力电池所在层进行独立取放,提升了工作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新能源车辆的分层式动力电池支架,包括:底部框架和支撑框架;
多个所述支撑框架沿竖直方向叠加设置于所述底部框架之上,形成用于容纳动力电池的多层支撑结构;
每个所述支撑框架内部形成有用于容纳动力电池的容纳空间;
其中,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框架为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底部框架包括:底部横向梁和底部纵向梁,两个所述底部横向梁和两个所述底部纵向梁彼此连接形成所述底部框架。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底部框架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由底部横向梁和底部纵向梁连接形成的底部框架,使得底部框架在放置时更加平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底部框架还包括:底部横向加强梁,两个所述底部横向加强梁间隔设置,并分别与相对两个所述底部纵向梁连接。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底部框架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底部横向加强梁,增强了底部框架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框架包括:支撑横梁、支撑纵梁和支撑立柱;
多个所述支撑立柱间隔设置,所述支撑纵梁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支撑立柱的端部连接,并形成支撑子框架;
两个所述支撑子框架间隔设置,多个所述支撑横梁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子框架之间,并分别与所述支撑纵梁和所述支撑立柱连接。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框架的实施方式,通过支撑纵梁和支撑立柱形成支撑子框架,并由支撑横梁实现间隔的两个支撑子框架的连接,使得支撑横梁本身形成对动力电池的支撑结构,并且由于采用的是梁型结构,对动力电池的支撑更加平稳。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底部框架内也设置有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横梁分别与间隔设置的底部纵向梁连接,形成放置动力电池的区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框架还包括:套管,所述支撑纵梁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套管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用于增加所述支撑纵梁的强度。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支撑纵梁内部设置套管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套管增强了支撑纵梁的强度,避免螺栓拧紧时力矩过大引起支撑纵梁表面变形或车辆周期性行驶引起支撑纵梁产生扭转变形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框架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分别与所述支撑立柱、以及相邻所述支撑框架内的所述支撑纵梁可拆卸连接,用于实现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框架的连接。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置第一连接件实现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框架连接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第一连接件,使得相邻的两个支撑框架能够得到稳定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件可以为L型设置的支撑脚,通过分别与相邻两个支撑框架的支撑立柱和支撑纵梁连接,实现相邻两个支撑框架的稳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框架还包括:插接件,所述插接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立柱的顶部和底部,用于引导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框架的连接。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置插接件引导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框架连接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插接件,使得相邻两个支撑框架在安装过程中,不仅能够得到更快速的定位和引导,也可以提升相邻的支撑立柱与支撑立柱之间的连接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插接件沿竖直方向的一端为锥形引导结构,另一端为槽形引导结构;
其中,所述插接件的锥形引导结构一端与所述支撑立柱的顶部对接,所述插接件的槽形引导结构一端与所述支撑立柱的底部对接。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接件的实施方式,对插接件的具体结构进行了展示,其中相邻两个支撑框架的插接件,通过锥形引导结构和槽形引导结构的配合,实现相邻两个支撑框架在安装过程中,不仅能够得到更快速的定位和引导,也可以提升相邻的支撑立柱与支撑立柱之间的连接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沿竖直方向至少与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框架的所述支撑立柱可拆卸连接,用于实现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框架的连接。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置第二连接件实现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框架连接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第二连接件,对相邻两个支撑框架的连接稳定性提供了进一步的保证,其中,在支撑立柱上可预先开设多个螺纹孔,第二连接件则为具有与螺钉孔对应的多个通孔的板状连接结构,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相邻两个支撑框架的支撑立柱的连接配合,实现了对相邻两个支撑框架稳定连接的保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体现第二连接件为板状连接结构(U型板),也可为矩形管、方管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的一种新能源车辆,具有上述的一种新能源车辆的分层式动力电池支架。
本实用新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能源车辆的分层式动力电池支架及新能源车辆,通过对动力电池的支架进行改进,使得动力电池下平面受力均匀,提升可靠性,同时通过将动力电池的容纳空间设置为可拆卸的分层结构,使得动力电池维修或更换时,可将该动力电池所在层进行独立取放,提升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车辆的分层式动力电池支架的装配关系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车辆的分层式动力电池支架的装配关系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车辆的分层式动力电池支架的装配关系示意图之三;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车辆的分层式动力电池支架的装配关系示意图之四。
附图标记:
10、底部框架; 11、底部横向梁; 12、底部纵向梁;
13、底部横向加强梁; 20、支撑框架; 21、支撑横梁;
22、支撑纵梁; 221、套管; 23、支撑立柱;
24、第一连接件; 25、插接件; 30、第二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如图1至图4所示,本方案提供一种新能源车辆的分层式动力电池支架,包括:底部框架10和支撑框架20;多个支撑框架20沿竖直方向叠加设置于底部框架10之上,形成用于容纳动力电池的多层支撑结构;每个支撑框架20内部形成有用于容纳动力电池的容纳空间;其中,相邻两个支撑框架20为可拆卸连接。
详细来说,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能源车辆的分层式动力电池支架,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动力电池支架均采用由矩形管等型材焊接的框架式结构,具有结构笨重、受力不合理、高度方向占用空间大,且动力电池箱的装配、维修更换困难的缺陷,通过对动力电池的支架进行改进,使得动力电池下平面受力均匀,提升可靠性,同时通过将动力电池的容纳空间设置为可拆卸的分层结构,使得动力电池维修或更换时,可将该动力电池所在层进行独立取放,提升了工作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底部框架10包括:底部横向梁11和底部纵向梁12,两个底部横向梁11和两个底部纵向梁12彼此连接形成底部框架10。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底部框架10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由底部横向梁11和底部纵向梁12连接形成的底部框架10,使得底部框架10在放置时更加平稳。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底部框架10还包括:底部横向加强梁13,两个底部横向加强梁13间隔设置,并分别与相对两个底部纵向梁12连接。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底部框架10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底部横向加强梁13,增强了底部框架10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支撑框架20包括:支撑横梁21、支撑纵梁22和支撑立柱23;多个支撑立柱23间隔设置,支撑纵梁22分别与相邻两个支撑立柱23的端部连接,并形成支撑子框架;两个支撑子框架间隔设置,多个支撑横梁21设置于两个支撑子框架之间,并分别与支撑纵梁22和支撑立柱23连接。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框架20的实施方式,通过支撑纵梁22和支撑立柱23形成支撑子框架,并由支撑横梁21实现间隔的两个支撑子框架的连接,使得支撑横梁21本身形成对动力电池的支撑结构,并且由于采用的是梁型结构,对动力电池的支撑更加平稳。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底部框架10内也设置有支撑横梁21,支撑横梁21分别与间隔设置的底部纵向梁12连接,形成放置动力电池的区域。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支撑框架20还包括:套管221,支撑纵梁22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套管221设置于安装孔内,用于增加支撑纵梁22的强度。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支撑纵梁22内部设置套管221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套管221增强了支撑纵梁22的强度,避免螺栓拧紧时力矩过大引起支撑纵梁22表面变形或车辆周期性行驶引起支撑纵梁产生扭转变形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支撑框架20还包括:第一连接件24,第一连接件24分别与支撑立柱23、以及相邻支撑框架20内的支撑纵梁22可拆卸连接,用于实现相邻两个支撑框架20的连接。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置第一连接件24实现相邻两个支撑框架20连接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第一连接件24,使得相邻的两个支撑框架20能够得到稳定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件24可以为L型设置的支撑脚,通过分别与相邻两个支撑框架20的支撑立柱23和支撑纵梁22连接,实现相邻两个支撑框架20的稳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支撑框架20还包括:插接件25,插接件25分别设置于支撑立柱23的顶部和底部,用于引导相邻两个支撑框架20的连接。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置插接件25引导相邻两个支撑框架20连接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插接件25,使得相邻两个支撑框架20在安装过程中,不仅能够得到更快速的定位和引导,也可以提升相邻的支撑立柱23与支撑立柱23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插接件25沿竖直方向的一端为锥形引导结构,另一端为槽形引导结构;其中,插接件25的锥形引导结构一端与支撑立柱23的顶部对接,插接件25的槽形引导结构一端与支撑立柱23的底部对接。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接件25的实施方式,对插接件25的具体结构进行了展示,其中相邻两个支撑框架20的插接件25,通过锥形引导结构和槽形引导结构的配合,实现相邻两个支撑框架20在安装过程中,不仅能够得到更快速的定位和引导,也可以提升相邻的支撑立柱23与支撑立柱23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连接件30,第二连接件30沿竖直方向至少与相邻两个支撑框架20的支撑立柱23可拆卸连接,用于实现相邻两个支撑框架20的连接。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置第二连接件30实现相邻两个支撑框架20连接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第二连接件30,对相邻两个支撑框架20的连接稳定性提供了进一步的保证,其中,在支撑立柱23上可预先开设多个螺纹孔,第二连接件30则为具有与螺钉孔对应的多个通孔的板状连接结构,通过第二连接件30与相邻两个支撑框架20的支撑立柱23的连接配合,实现了对相邻两个支撑框架20稳定连接的保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体现第二连接件30为板状连接结构(U型板),也可为矩形管、方管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本方案提供一种新能源车辆,具有上述的一种新能源车辆的分层式动力电池支架。
详细来说,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新能源车辆,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动力电池支架均采用由矩形管等型材焊接的框架式结构,具有结构笨重、受力不合理、高度方向占用空间大,且动力电池箱的装配、维修更换困难的缺陷,通过对动力电池的支架进行改进,使得动力电池下平面受力均匀,提升可靠性,同时通过将动力电池的容纳空间设置为可拆卸的分层结构,使得动力电池维修或更换时,可将该动力电池所在层进行独立取放,提升了工作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新能源车辆的分层式动力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框架和支撑框架;
多个所述支撑框架沿竖直方向叠加设置于所述底部框架之上,形成用于容纳动力电池的多层支撑结构;
每个所述支撑框架内部形成有用于容纳动力电池的容纳空间;
其中,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框架为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辆的分层式动力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框架包括:底部横向梁和底部纵向梁,两个所述底部横向梁和两个所述底部纵向梁彼此连接形成所述底部框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辆的分层式动力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框架还包括:底部横向加强梁,两个所述底部横向加强梁间隔设置,并分别与相对两个所述底部纵向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辆的分层式动力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包括:支撑横梁、支撑纵梁和支撑立柱;
多个所述支撑立柱间隔设置,所述支撑纵梁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支撑立柱的端部连接,并形成支撑子框架;
两个所述支撑子框架间隔设置,多个所述支撑横梁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子框架之间,并分别与所述支撑纵梁和所述支撑立柱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辆的分层式动力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还包括:套管,所述支撑纵梁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套管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用于增加所述支撑纵梁的强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辆的分层式动力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分别与所述支撑立柱、以及相邻所述支撑框架内的所述支撑纵梁可拆卸连接,用于实现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框架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辆的分层式动力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还包括:插接件,所述插接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立柱的顶部和底部,用于引导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框架的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辆的分层式动力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件沿竖直方向的一端为锥形引导结构,另一端为槽形引导结构;
其中,所述插接件的锥形引导结构一端与所述支撑立柱的顶部对接,所述插接件的槽形引导结构一端与所述支撑立柱的底部对接。
9.根据权利要求4至8任一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辆的分层式动力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沿竖直方向至少与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框架的所述支撑立柱可拆卸连接,用于实现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框架的连接。
10.一种新能源车辆,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辆的分层式动力电池支架。
CN202120433796.5U 2021-02-26 2021-02-26 新能源车辆的分层式动力电池支架及新能源车辆 Active CN2143134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33796.5U CN214313412U (zh) 2021-02-26 2021-02-26 新能源车辆的分层式动力电池支架及新能源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33796.5U CN214313412U (zh) 2021-02-26 2021-02-26 新能源车辆的分层式动力电池支架及新能源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13412U true CN214313412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36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33796.5U Active CN214313412U (zh) 2021-02-26 2021-02-26 新能源车辆的分层式动力电池支架及新能源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134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75180A (zh) * 2022-01-14 2022-04-05 上海承飞航空特种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存放电池组的托架及管线加油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75180A (zh) * 2022-01-14 2022-04-05 上海承飞航空特种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存放电池组的托架及管线加油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281073U (zh) 电池包托盘及包含其的电动汽车
CN211441936U (zh) 动力电池安装支架和电动车
CN214313412U (zh) 新能源车辆的分层式动力电池支架及新能源车辆
CN112026804B (zh) 司机室骨架结构、司机室以及轨道车辆
CN105984318A (zh) 用于车辆的电控模块安装支架及具有其的车身和车辆
CN211645914U (zh) 支撑结构、支撑模块及钢箱梁
CN113428230B (zh) 一种半挂车纵梁总成
CN216153582U (zh) 一种车辆换电单元及其换电框架
CN216015564U (zh) 一种新能源卡车用电池包托架总成
CN215933748U (zh) 一种可兼容侧换和顶换的换电重卡电池箱体
CN215944264U (zh) 一种可拆卸式电池托架
CN211335560U (zh) 一种侧置式动力电池支架及其电动商用车
CN214034060U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框架体系
CN109638201B (zh) 电池固定结构、电动车底盘和电动车
CN203495477U (zh) 车厢总拼工装
CN211421378U (zh) 钢框架结构柱接长安装结构
CN109291996B (zh) 电动汽车的框梁及电动汽车
CN113183739A (zh) 动力电池支架、动力电池支架总成及车辆
CN219321520U (zh) 一种轻量化的锂电池模组托盘
CN216783634U (zh) 装配式运输半挂车
CN112026809A (zh) 端部侧墙结构、车体及轨道车辆
CN212587174U (zh) 一种广告牌装车连接固定结构
CN218385549U (zh) 轻量化新能源卡车电池包支架结构
CN219564758U (zh) 一种电动牵引车的电池箱支架
CN219998402U (zh) 电池架和集装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