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11648U - 散热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散热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11648U
CN214311648U CN202120732289.1U CN202120732289U CN214311648U CN 214311648 U CN214311648 U CN 214311648U CN 202120732289 U CN202120732289 U CN 202120732289U CN 214311648 U CN214311648 U CN 2143116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ventilation
heat dissipation
air inlet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3228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育坚
彭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Xiaoma Huix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Xiaoma Huix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Xiaoma Huix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Xiaoma Huix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3228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116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116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116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其中,散热结构,用于对工作电器进行散热,工作电器安装在安装壳内,散热结构包括:第一通风组件,设置在工作电器的侧方,第一通风组件的至少部分罩设在工作电器上,以在第一通风组件与工作电器之间构成通风腔,通风腔与安装壳的外部环境气流连通;第二通风组件,第二通风组件包括第一进风通道和第一出风通道,第一进风通道与工作电器的进风口连通,第一进风通道的进风口与安装壳的内腔连通,第一出风通道与工作电器的出风口连通,第一出风通道的出风口与安装壳的内腔连通。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对车辆上的计算平台的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散热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计算平台的散热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散热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自动驾驶技术逐渐发展起来,自动驾驶车辆需要强大的计算平台支撑起算法运算,在车辆自动行驶过程中,计算平台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受限于车内空间的问题,需要针对计算平台内部的元器件进行散热,从而避免元器件过热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
现有散热结构通常将风扇安装在车内,车内抽取冷风并往外吹出热风,容易造成车内负压,或者由车内抽取冷风并向车内吹热风,容易造成车内温度过高,使热风重新进入散热器内;如果从外部抽取环境空气时,还容易将环境空气中的杂物积聚到车内,影响电器性能,降低对计算平台的散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对车辆上的计算平台的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散热结构,用于对工作电器进行散热,工作电器安装在安装壳内,散热结构包括:第一通风组件,设置在工作电器的侧方,第一通风组件的至少部分罩设在工作电器上,以在第一通风组件与工作电器之间构成通风腔,通风腔与安装壳的外部环境气流连通;第二通风组件,第二通风组件包括第一进风通道和第一出风通道,第一进风通道与工作电器的进风口连通,第一进风通道的进风口与安装壳的内腔连通,第一出风通道与工作电器的出风口连通,第一出风通道的出风口与安装壳的内腔连通。
进一步地,工作电器上设置有散热翅片,第一通风组件还包括:防尘罩,罩设在工作电器上并与散热翅片相对,通风腔位于防尘罩与工作电器之间。
进一步地,防尘罩上设置有第二进风通道和第二出风通道,第二进风通道和第二出风通道均与通风腔连通,第一通风组件还包括:第一进风管,第一进风管的进风口与安装壳的外部环境气流连通,第一进风管的出风口与第二进风通道连通;第一出风管,第一出风管的进风口与第二出风通道连通,第一出风管的出风口与安装壳的内腔连通。
进一步地,第一通风组件还包括:第一固定构件,设置在安装壳的第一侧壁上,第一固定构件上设置有第一通风口,第一进风管的进风端安装在第一通风口处,第一进风管的进风端口处设置有单向阀;第二固定构件,设置在安装壳的第二侧壁上,第二固定构件上设置有第二通风口,第一出风管的出风端安装在第二通风口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相对。
进一步地,防尘罩上设置有通风孔,通风孔与散热翅片相对,通风孔与通风腔连通,散热结构还包括:除尘组件,设置在防尘罩上,除尘组件包括吹气通道,吹气通道与通风孔连通,吹气通道内的气流通过通风孔吹至散热翅片上。
进一步地,除尘组件还包括:安装管件,吹气通道设置在安装管件内;连通孔,设置在安装管件上,连通孔分别与通风孔和吹气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散热翅片为多个,相邻的两个散热翅片之间具有间隙,通风孔与间隙相对。
进一步地,通风孔为多个,多个通风孔沿防尘罩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连通孔为多个,多个连通孔与多个通风孔一一对应地设置。
进一步地,除尘组件还包括:止回阀,设置在安装管件的端部并与吹气通道连通,气流流经止回阀后流入吹气通道内。
进一步地,第一通风组件还包括:引风风机,设置在第一出风管或第一进风管内,通过引风风机将通风腔内的气流引入至第一出风管内并流出第一出风管。
进一步地,第二通风组件还包括:第二进风管,第二进风管的出风口与第一进风通道连通,第二进风管的进风口与安装壳的内腔连通;第二出风管,第二出风管的进风口与第一出风通道连通,第二出风管的出风口与安装壳的内腔连通。
进一步地,第二通风组件还包括:第一安装构件,设置在工作电器的第一侧,第一进风通道设置在第一安装构件内,第二进风管的进风端安装在第一安装构件上;第二安装构件,设置在工作电器的第二侧,第一出风通道设置在第二安装构件内,第二出风管的出风端安装在第二安装构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壳和散热结构,安装壳为车壳,其中,散热结构为上述的散热结构。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散热结构用于对工作电器进行散热,工作电器安装在安装壳内,其中,散热结构包括:第一通风组件和第二通风组件,第一通风组件设置在工作电器的侧方,第一通风组件的至少部分罩设在工作电器上,以在第一通风组件与工作电器之间构成通风腔,通风腔与安装壳的外部环境气流连通;第二通风组件包括第一进风通道和第一出风通道,第一进风通道与工作电器的进风口连通,第一进风通道的进风口与安装壳的内腔连通,第一出风通道与工作电器的出风口连通,第一出风通道的出风口与安装壳的内腔连通。这样设置通过第二通风组件实现安装壳内部的气流循环,通过第一通风组件实现安装壳与外部环境气流之间的外循环,这样设置既能避免外部环境气流中的灰尘落入安装壳内,还能提高对工作电器的散热效果,解决了现有的工作电器的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结构的实施例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结构的实施例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结构的防尘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结构的除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结构的安装管件的剖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0、工作电器;200、安装壳;300、百叶构件;1、第一通风组件;10、通风腔;11、防尘罩;110、第二进风通道;111、第二出风通道;12、第一进风管;13、第一出风管;14、第一固定构件;15、第二固定构件;112、通风孔;
2、第二通风组件;21、第一进风通道;22、第一出风通道;23、第二进风管;24、第二出风管;25、第一安装构件;26、第二安装构件;
3、除尘组件;30、吹气通道;31、安装管件;32、连通孔;33、止回阀。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结构,请参考图1至图5,用于对工作电器100进行散热,工作电器100安装在安装壳200内,散热结构包括:第一通风组件1,设置在工作电器100的侧方,第一通风组件1的至少部分罩设在工作电器100上,以在第一通风组件1与工作电器100 之间构成通风腔10,通风腔10与安装壳200的外部环境气流连通;第二通风组件2,第二通风组件2包括第一进风通道21和第一出风通道22,第一进风通道21与工作电器100的进风口连通,第一进风通道21的进风口与安装壳200的内腔连通,第一出风通道22与工作电器100的出风口连通,第一出风通道22的出风口与安装壳200的内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结构,用于对工作电器100进行散热,工作电器100安装在安装壳200内,其中,散热结构包括:第一通风组件1和第二通风组件2,第一通风组件1设置在工作电器100的侧方,第一通风组件1的至少部分罩设在工作电器100上,以在第一通风组件1与工作电器100之间构成通风腔10,通风腔10与安装壳200的外部环境气流连通;第二通风组件2,第二通风组件2包括第一进风通道21和第一出风通道22,第一进风通道21 与工作电器100的进风口连通,第一进风通道21的进风口与安装壳200的内腔连通,第一出风通道22与工作电器100的出风口连通,第一出风通道22的出风口与安装壳200的内腔连通。这样设置通过第二通风组件2实现安装壳200内部的气流循环,通过第一通风组件1实现安装壳200与外部环境气流之间的外循环,这样设置既能避免外部环境气流中的灰尘落入安装壳200内,还能提高对工作电器100的散热效果,解决了现有的工作电器100的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具体地,工作电器100上设置有散热翅片,第一通风组件1还包括:防尘罩11,罩设在工作电器100上并与散热翅片相对,通风腔10位于防尘罩11与工作电器100之间。其中散热翅片用于吸收工作电器100中各个电器元件产生的热量,通过对通风腔10进行通风,对散热翅片进行吹风,使散热翅片始终保持良好的散热效果,提高散热翅片的性能。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如图3所示,防尘罩11上设置有第二进风通道110和第二出风通道111,第二进风通道110和第二出风通道111均与通风腔10连通,第一通风组件1还包括:第一进风管12,第一进风管12的进风口与安装壳200的外部环境气流连通,第一进风管12 的出风口与第二进风通道110连通;第一出风管13,第一出风管13的进风口与第二出风通道 111连通,第一出风管13的出风口与安装壳200的外部环境气流连通。这样实现通风腔10与安装壳200外部环境气流的循环,通过设置通风腔10,避免了外部环境气流中的灰尘杂质落入工作电器内部,提高了散热翅片的性能的同时,还避免了工作电器上杂质的堆积。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一通风组件1还包括:第一固定构件14,设置在安装壳200的第一侧壁上,第一固定构件14上设置有第一通风口,第一进风管12的进风端安装在第一通风口处,第一进风管12的进风端口处设置有单向阀;第二固定构件15,设置在安装壳200的第二侧壁上,第二固定构件15上设置有第二通风口,第一出风管13的出风端安装在第二通风口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相对。这样通过第一固定构件14和第二固定构件15方便对第一进风管12和第一出风管13进行固定,增强的对流换热功效,提高散热效果。同时,通过在第一进风管12的进风端口处设置单向阀,还能避免安装壳的外部气流进入安装壳的内腔内。
为了避免灰尘堆积在散热翅片上,如图3所示,防尘罩11上设置有通风孔112,通风孔 112与散热翅片相对,通风孔112与通风腔10连通,散热结构还包括:除尘组件3,设置在防尘罩11上,除尘组件3包括吹气通道30,吹气通道30与通风孔112连通,吹气通道30内的气流通过通风孔112吹至散热翅片上。优选地,吹气通道30位于散热翅片的上方,这样气流可直接沿散热翅片的延伸方向吹下,将附着在散热翅片上的灰尘吹落。
具体地,如图4和图5所示,除尘组件3还包括:安装管件31,吹气通道30设置在安装管件31内;连通孔32,设置在安装管件31上,连通孔32分别与通风孔112和吹气通道30 连通。安装管件31安装在防尘罩11的方向,通过连通孔32将吹气通道30与通风孔112连通,以使吹气通道30内的气流吹至散热翅片上。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散热翅片为多个,相邻的两个散热翅片之间具有间隙,通风孔112 与间隙相对。这样以清除清洁死角处的灰尘,使对散热翅片的清洁更加彻底。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通风孔112为多个,多个通风孔112沿防尘罩1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连通孔32为多个,多个连通孔32与多个通风孔112一一对应地设置。这样通过多个连通孔32和多个通风孔112对吹气通道30内的气流进行分流,避免气压集中破坏安装管件31的结构,优选地,安装管件31为金属材质。
为了防止吹气通道30内的气流泄露,除尘组件3还包括:止回阀33,设置在安装管件 31的端部并与吹气通道30连通,气流流经止回阀33后流入吹气通道30内。优选地,止回阀 33与安装管件31螺纹连接。当需要清理散热翅片上的灰尘时,将安装管件31与气泵插接,以将高压气体通入吹气通道30内,同时吹至各个散热翅片之间的间隙中。
第一通风组件1还包括:引风风机,设置在第一出风管13或第一进风管12内,通过引风风机将通风腔10内的气流引入至第一出风管13内并流出第一出风管13。引风风机优选为鼓风机,能够减小气流阻力。引风风机还可以设置在第二固定构件15上,并与第一出风管13 的出风口相对。
在具体实施时,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通风组件2还包括:第二进风管23,第二进风管23的出风口与第一进风通道21连通,第二进风管23的进风口与安装壳200的内腔连通;第二出风管24,第二出风管24的进风口与第一出风通道22连通,第二出风管24的出风口与安装壳200的内腔连通。通过第二进风管23和第二出风管24实现工作电器100与安装壳200 的内腔的气流之间的连通,使安装壳200内的气流直接吹入工作电器内部,能够避免工作电器内部灰尘的堆积。
为了便于固定第二进风管23和第二出风管24,第二通风组件2还包括:第一安装构件 25,设置在工作电器100的第一侧,第一进风通道21设置在第一安装构件25内,第二进风管23的进风端安装在第一安装构件25上;第二安装构件26,设置在工作电器100的第二侧,第一出风通道22设置在第二安装构件26内,第二出风管24的出风端安装在第二安装构件26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壳和散热结构,安装壳200为车壳,散热结构为上述实施例的散热结构。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车辆包括驾驶舱和后备箱,本实用新型中的工作电器100为车辆的计算平台,安装在后备箱内,第一进风管12的进风端安装在车壳的单向排气阀的位置,为了避免车辆关门时造成车内气压增大而影响乘客体验,在第一固定构件14上开设通风孔,以用于气流流通,后备箱的外壳两侧设置有维持车内外气压平衡的百叶构件300,散热结构还包括第一管路固定件和第二管路固定件,第一管路固定件和第二管路固定件分别安装在两侧的百叶构件300上,第二进风管23的进风端固定在第一管路固定件上,第二出风管24的出风端固定在第二管路固定件上。利用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散热结构,将引风风机安装在第二出风管的出风口处,尽可能地减小车内的噪音,整个系统分为车内气流循环和车外气流循环,不会出现抽取车内气流并向车外吹出的情况,避免车内负压造成的人体耳膜不适和不易开门等问题,同时将工作电器100的一部分热量直接散至车外,避免车内空调压力过大造成车内温度过高的问题,这样还能避免灰尘在车内以及工作电器100上积聚,防止灰尘在各个元器件内积聚造成对电器性能的不利影响,无需使用过滤棉过滤气流中的杂质,最大程度低发挥风扇性能,结构简单且成本低,第一进风管、第一出风管、第二进风管和第三出风管均选用波纹管或塑料软管,便于各个管路布局,即使管路出现故障造成气体泄漏也不会带来明显安全风险。此外,设置了除尘组件3,能够对散热翅片进行定期清理,只需将气源快插插入止回阀并开启引风风机,可对散热翅片进行清除灰尘操作,吹下的灰尘直接通过第一出风管排出。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结构,用于对工作电器100进行散热,工作电器100安装在安装壳200内,其中,散热结构包括:第一通风组件1和第二通风组件2,第一通风组件1设置在工作电器100的侧方,第一通风组件1的至少部分罩设在工作电器100上,以在第一通风组件1与工作电器100之间构成通风腔10,通风腔10与安装壳200的外部环境气流连通;第二通风组件2,第二通风组件2包括第一进风通道21和第一出风通道22,第一进风通道21 与工作电器100的进风口连通,第一进风通道21的进风口与安装壳200的内腔连通,第一出风通道22与工作电器100的出风口连通,第一出风通道22的出风口与安装壳200的内腔连通。这样设置通过第二通风组件2实现安装壳200内部的气流循环,通过第一通风组件1实现安装壳200与外部环境气流之间的外循环,这样设置既能避免外部环境气流中的灰尘落入安装壳200内,还能提高对工作电器100的散热效果,解决了现有的工作电器100的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散热结构,用于对工作电器(100)进行散热,所述工作电器(100)安装在安装壳(200)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包括:
第一通风组件(1),设置在工作电器(100)的侧方,所述第一通风组件(1)的至少部分罩设在所述工作电器(100)上,以在所述第一通风组件(1)与所述工作电器(100)之间构成通风腔(10),所述通风腔(10)与所述安装壳(200)的外部环境气流连通;
第二通风组件(2),所述第二通风组件(2)包括第一进风通道(21)和第一出风通道(22),所述第一进风通道(21)与所述工作电器(100)的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一进风通道(21)的进风口与所述安装壳(200)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出风通道(22)与所述工作电器(100)的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一出风通道(22)的出风口与所述安装壳(200)的内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电器(100)上设置有散热翅片,所述第一通风组件(1)还包括:
防尘罩(11),罩设在所述工作电器(100)上并与所述散热翅片相对,所述通风腔(10)位于所述防尘罩(11)与所述工作电器(10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11)上设置有第二进风通道(110)和第二出风通道(111),所述第二进风通道(110)和所述第二出风通道(111)均与所述通风腔(10)连通,所述第一通风组件(1)还包括:
第一进风管(12),所述第一进风管(12)的进风口与所述安装壳(200)的外部环境气流连通,所述第一进风管(12)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通道(110)连通;
第一出风管(13),所述第一出风管(13)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通道(111)连通,所述第一出风管(13)的出风口与所述安装壳(200)的外部环境气流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组件(1)还包括:
第一固定构件(14),设置在所述安装壳(200)的第一侧壁上,所述第一固定构件(14)上设置有第一通风口,所述第一进风管(12)的进风端安装在所述第一通风口处,所述第一进风管(12)的进风端口处设置有单向阀;
第二固定构件(15),设置在所述安装壳(200)的第二侧壁上,所述第二固定构件(15)上设置有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一出风管(13)的出风端安装在所述第二通风口处;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11)上设置有通风孔(112),所述通风孔(112)与所述散热翅片相对,所述通风孔(112)与所述通风腔(10)连通,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
除尘组件(3),设置在所述防尘罩(11)上,所述除尘组件(3)包括吹气通道(30),所述吹气通道(30)与所述通风孔(112)连通,所述吹气通道(30)内的气流通过所述通风孔(112)吹至所述散热翅片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组件(3)还包括:
安装管件(31),所述吹气通道(30)设置在所述安装管件(31)内;
连通孔(32),设置在所述安装管件(31)上,所述连通孔(32)分别与所述通风孔(112)和所述吹气通道(30)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为多个,相邻的两个散热翅片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通风孔(112)与所述间隙相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112)为多个,多个所述通风孔(112)沿所述防尘罩(1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连通孔(32)为多个,多个所述连通孔(32)与多个所述通风孔(112)一一对应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组件(3)还包括:
止回阀(33),设置在所述安装管件(31)的端部并与所述吹气通道(30)连通,气流流经所述止回阀(33)后流入所述吹气通道(30)内。
10.根据权利要求3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组件(1)还包括:
引风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出风管(13)或所述第一进风管(12)内,通过所述引风风机将所述通风腔(10)内的气流引入至所述第一出风管(13)内并流出所述第一出风管(13)。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风组件(2)还包括:
第二进风管(23),所述第二进风管(23)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一进风通道(21)连通,所述第二进风管(23)的进风口与所述安装壳(200)的内腔连通;
第二出风管(24),所述第二出风管(24)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通道(22)连通,所述第二出风管(24)的出风口与所述安装壳(200)的内腔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风组件(2)还包括:
第一安装构件(25),设置在所述工作电器(100)的第一侧,所述第一进风通道(21)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构件(25)内,所述第二进风管(23)的进风端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构件(25)上;
第二安装构件(26),设置在所述工作电器(100)的第二侧,所述第一出风通道(22)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构件(26)内,所述第二出风管(24)的出风端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构件(26)上。
13.一种车辆,包括车壳和散热结构,所述安装壳(200)为所述车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为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结构。
CN202120732289.1U 2021-04-09 2021-04-09 散热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143116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32289.1U CN214311648U (zh) 2021-04-09 2021-04-09 散热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32289.1U CN214311648U (zh) 2021-04-09 2021-04-09 散热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11648U true CN214311648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38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32289.1U Active CN214311648U (zh) 2021-04-09 2021-04-09 散热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116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01609A (zh) * 2022-03-25 2022-04-26 深圳市永锋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滑板车的电机控制器散热通风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01609A (zh) * 2022-03-25 2022-04-26 深圳市永锋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滑板车的电机控制器散热通风结构
CN114401609B (zh) * 2022-03-25 2022-06-28 深圳市永锋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滑板车的电机控制器散热通风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52784A1 (zh) 机架及无人飞行器
EP3604937B1 (en) Housing assembly of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and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CN214311648U (zh) 散热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4566636A (zh) 风管机及具有该风管机的空调器
JP4014128B2 (ja) 空気圧縮機
CN109882946A (zh) 电器盒及空调器
WO2015196588A1 (zh) 一种降噪装置及方法
CN216281723U (zh) 新风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4566651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厨房空调装置
CN106949557B (zh) 壁挂式空调一体机
CN111380111A (zh) 空调器
CN115342445A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设备
CN211345586U (zh) 空调室外机的外壳组件、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111442444A (zh) 半导体空调器
CN212628935U (zh) 风道隔离罩及充电站
JPH04288585A (ja) 表示器の冷却装置
CN107588478B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空调器
CN220909806U (zh) 用于散热器的冷却模块、散热器总成以及车辆
KR20040001731A (ko) 냉각장치가 구비된 옥외용 정보통신기기
CN219509708U (zh) 散热装置及作业机械
CN220554217U (zh) 风冷防水散热箱及视频控制装置
CN212081526U (zh) 半导体空调器
CN220603832U (zh) 单lcd投影光机及投影仪
JP3210484U (ja) オープンキャビン型作業用車両の運転席空調装置
CN212138220U (zh) 一种激光器电流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