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05206U - 一种自动变速器油压供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变速器油压供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05206U
CN214305206U CN202120336078.6U CN202120336078U CN214305206U CN 214305206 U CN214305206 U CN 214305206U CN 202120336078 U CN202120336078 U CN 202120336078U CN 214305206 U CN214305206 U CN 2143052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path
gear
pump
valv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3607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学良
周章遐
刘晓宁
赵彦辉
王墨
张晓冬
贾海涛
冯时
石伟
李洪岩
于泳轩
何延宇
李承鹏
刘佩龙
于晴
于涛
甄帅
牡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Dongan Automotive Eng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Dongan Automotive Eng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Dongan Automotive Eng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rbin Dongan Automotive Eng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3607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052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052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052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Transmission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变速器油压供给装置,属于汽车装置领域。为解决现有油压供给装置的油路距离长、油压损失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变速器油压供给装置;包括:发动机、液力变矩器、离合器、差速器、轮系、阀体、齿轮油泵、电子柱塞泵、电机和油池;发动机、液力变矩器、离合器、差速器和轮系依次连接,发动机的输出轴与齿轮油泵的主动轴齿链传动连接,电子柱塞泵与电机连接,齿轮油泵及电子柱塞泵上的出油油路分别通入阀体中,齿轮油泵与电子柱塞泵共用一个进油油路,泄油油路连接在进油油路上,进油油路与油池相通。本实用新型与现有变速器油压供给装置相比,节省了空间,减少了油路长度,减少了油压损失,降低了油耗。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变速器油压供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变速器油压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自动变速器的逻辑挡位功能的切换及其内部机械零件的冷却润滑都是通过向其供给不同油压的液压油来实现的,液压油液供给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自动变速器性能的优劣。而目前由油泵供给油液至阀体的油路较长,且蜿蜒曲折,易造成较大的油压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油压供给装置的油路距离长、油压损失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变速器油压供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变速器油压供给装置,包括:发动机、液力变矩器、离合器、差速器、轮系、阀体、齿轮油泵、电子柱塞泵、电机和油池;其中,所述发动机、液力变矩器、离合器、差速器和轮系依次连接,所述发动机的输出轴与齿轮油泵的主动轴齿链传动连接,所述电子柱塞泵与电机连接,齿轮油泵上设置有一个第一出油油路,电子柱塞泵上设置有一个第二出油油路,所述第一出油油路和第二出油油路分别通入阀体中,两路油路在阀体中汇合成一路油路后,再分成三路油路,其中两路分别通向液力变矩器和离合器,另一路油路做为第一泄油油路,所述齿轮油泵与电子柱塞泵共用一个进油油路,进油油路与油池相通,齿轮油泵的第一出油油路还连接有第二泄油油路,第一泄油油路与第二泄油油路汇合成一路油路后连接在进油油路上。
进一步的,所述发动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齿链机构与齿轮油泵的主动轴齿链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发动机的输出轴与齿轮油泵的主动轴不同轴。
进一步的,所述液力变矩器、离合器、差速器、阀体、齿轮油泵、电子柱塞泵、传动齿链机构和油池固定安置在变速器壳体中。
进一步的,所述电子柱塞泵通过线束由电机带动。
进一步的,所述阀体的下端设置有齿轮腔,齿轮腔的每个凸起和凹槽为圆柱筒形,用于穿过油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出油油路上设置有第一单向止回阀,所述第二出油油路上设置有第二单向止回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单向止回阀和第二单向止回阀布置在阀体内。
进一步的,进油油路通过滤器与油池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阀体中设置有调节阀和开关阀,用于调节油路油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齿轮油泵的主动轴与驱动其转动的发动机输出轴之间为齿链传动连接,两者不在同一条轴向上,这样可以更加方便自由的布置油路组件,使其更接近阀体,从而减少总面积,减少油路长度,减少油压损失。本实用新型将齿轮油泵的壳体也作为油路组件的一部分,可以此缩短有齿轮油泵转子泵向阀体的油路长度,减少其曲折程度,减少油泵负载。本实用新型的齿轮油泵和电子柱塞泵共用一个进油油路,且泄油油路直接与进油油路相连,可以此来缩短出油和泄油的油路长度,进一步减少油压损失,降低油耗。
2、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性电动油泵为电子柱塞泵,电子柱塞泵通过线束由电机带动,体积较小,节省空间。
3、本实用新型的阀体的下端设置有齿轮腔,齿轮腔的每个凸起和凹槽为圆柱筒形,用于穿过油路。连接油泵的油路组件与阀体总成以圆柱筒对接状态直接相连结合,以此来减少接触位置油路的弯曲程度,缩短油路长度,进一步减少油量损失。
4、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出油油路上设置有第一单向止回阀,第二出油油路上设置有第二单向止回阀,防止油液回流。第一单向止回阀和第二单向止回阀布置在阀体内部,可以有效地利用阀体的空间,减少油路组件的的厚度,布置更为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所述自动变速器油压供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发动机;2、液力变矩器;3、离合器;4、差速器;5、轮系;6、阀体;7、齿轮油泵;8、电子柱塞泵;9、电机;10、传动齿链机构;11、滤器;12、油池;13、第一单向止回阀;14、第二单向止回阀;15、变速器壳体;16、第一出油油路;17、第二出油油路;18、进油油路;19、第一泄油油路;20、第二泄油油路;21齿轮腔;22线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一:参考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为了解决现有油压供给装置的油路距离长、油压损失大的问题,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变速器油压供给装置,包括:发动机1、液力变矩器2、离合器3、差速器4、轮系5、阀体6、齿轮油泵7、电子柱塞泵8、电机9和油池12;其中,所述发动机1、液力变矩器2、离合器3、差速器4和轮系5依次连接,所述发动机1的输出轴与齿轮油泵 7的主动轴齿链传动连接,所述电子柱塞泵8与电机9连接,齿轮油泵7上设置有一个第一出油油路16,电子柱塞泵8上设置有一个第二出油油路17,所述第一出油油路16和第二出油油路17分别通入阀体6中,两路油路在阀体6中汇合成一路油路后,再分成三路油路,其中两路分别通向液力变矩器2和离合器3,另一路油路做为第一泄油油路19,所述齿轮油泵7与电子柱塞泵8共用一个进油油路18,进油油路18与油池12相通,齿轮油泵7的第一出油油路16还连接有第二泄油油路20,第一泄油油路19与第二泄油油路 20汇合成一路油路后连接在进油油路18上。
由图1可以看出,齿轮油泵7的主动轴经由齿轮齿链机构10被发动机1驱动而转动,转子轴线与发动机1的输出轴不同轴。电子柱塞泵8由通过线束22由电机9带动,安置在齿轮泵7旁。两个油泵共用一个进油油路18,但有各自的出油油路:第一出油油路16 和第二出油油路17。齿轮油泵7的齿轮旋转将油液从油池12经滤器11、进油油路18、齿轮腔21及第一出油油路16和第二出油油路17排向阀体6。阀体6与油路组件为直接的圆柱筒对接状态结合。第一出油油路16和第二出油油路17的油液分别通过第一单向止回阀13和第二单向止回阀14后汇合成一路油液,经过阀体6中的调压阀和开关阀等油压控制阀调节成不同油压输送至液力变矩器2、离合器3等执行机构进行液压控制操作及各机械传动零件进行冷却润滑使用。当齿轮油泵7的第一出油油路16的油量较多,大于需求油量时,需将多余的油液从泄油油油路19排出。本实验新型的泄油油路19直接与油泵进油油路18相连,以此来减少泄油油路19的距离,降低油压损耗及油泵负载。
本实用新型的齿轮油泵7的主动轴与驱动其转动的发动机1输出轴之间为齿链传动连接,两者不在同一条轴向上,这样可以更加方便自由的布置油路组件,使其更接近阀体6,从而减少总面积,减少油路长度,减少油压损失。本实用新型将齿轮油泵7的壳体也作为油路组件的一部分,可以此缩短有齿轮油泵7转子泵向阀体6的油路长度,减少其曲折程度,减少油泵负载。本实用新型的齿轮油泵7和电子柱塞泵8共用一个进油油路18,且泄油油路19直接与进油油路18相连,可以此来缩短出油和泄油的油路长度,进一步减少油压损失,降低油耗。
具体实施方式二:参考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为了减少装置所占面积及减少油路长度,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变速器油压供给装置,包括:发动机1、液力变矩器2、离合器3、差速器4、轮系5、阀体6、齿轮油泵7、电子柱塞泵8、电机9和油池12;其中,所述发动机1、液力变矩器2、离合器3、差速器4和轮系5依次连接,所述发动机1的输出轴与齿轮油泵 7的主动轴齿链传动连接,所述电子柱塞泵8与电机9连接,齿轮油泵7上设置有一个第一出油油路16,电子柱塞泵8上设置有一个第二出油油路17,所述第一出油油路16和第二出油油路17分别通入阀体6中,两路油路在阀体6中汇合成一路油路后,再分成三路油路,其中两路分别通向液力变矩器2和离合器3,另一路油路做为第一泄油油路19,所述齿轮油泵7与电子柱塞泵8共用一个进油油路18,进油油路18与油池12相通,齿轮油泵7的第一出油油路16还连接有第二泄油油路20,第一泄油油路19与第二泄油油路 20汇合成一路油路后连接在进油油路18上;所述发动机1的输出轴通过传动齿链机构10 与齿轮油泵7的主动轴齿链传动连接;所述发动机1的输出轴与齿轮油泵7的主动轴不同轴;所述液力变矩器2、离合器3、差速器4、阀体6、齿轮油泵7、电子柱塞泵8、传动齿链机构10和油池12固定安置在变速器壳体15中。
具体实施方式三:参考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为了减少电子柱塞泵与电机的所占体积,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变速器油压供给装置,包括:发动机1、液力变矩器2、离合器3、差速器4、轮系5、阀体6、齿轮油泵7、电子柱塞泵8、电机9和油池12;其中,所述发动机1、液力变矩器2、离合器3、差速器4和轮系5依次连接,所述发动机1的输出轴与齿轮油泵 7的主动轴齿链传动连接,所述电子柱塞泵8与电机9连接,齿轮油泵7上设置有一个第一出油油路16,电子柱塞泵8上设置有一个第二出油油路17,所述第一出油油路16和第二出油油路17分别通入阀体6中,两路油路在阀体6中汇合成一路油路后,再分成三路油路,其中两路分别通向液力变矩器2和离合器3,另一路油路做为第一泄油油路19,所述齿轮油泵7与电子柱塞泵8共用一个进油油路18,进油油路18与油池12相通,齿轮油泵7的第一出油油路16还连接有第二泄油油路20,第一泄油油路19与第二泄油油路 20汇合成一路油路后连接在进油油路18上;所述电子柱塞泵8通过线束22由电机9带动。
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性电动油泵为电子柱塞泵8,电子柱塞泵8通过线束22由电机9带动,体积较小,节省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四:参考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为了减少油路组件与阀体的油路长度,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变速器油压供给装置,包括:发动机1、液力变矩器2、离合器3、差速器4、轮系5、阀体6、齿轮油泵7、电子柱塞泵8、电机9和油池12;其中,所述发动机1、液力变矩器2、离合器3、差速器4和轮系5依次连接,所述发动机1的输出轴与齿轮油泵 7的主动轴齿链传动连接,所述电子柱塞泵8与电机9连接,齿轮油泵7上设置有一个第一出油油路16,电子柱塞泵8上设置有一个第二出油油路17,所述第一出油油路16和第二出油油路17分别通入阀体6中,两路油路在阀体6中汇合成一路油路后,再分成三路油路,其中两路分别通向液力变矩器2和离合器3,另一路油路做为第一泄油油路19,所述齿轮油泵7与电子柱塞泵8共用一个进油油路18,进油油路18与油池12相通,齿轮油泵7的第一出油油路16还连接有第二泄油油路20,第一泄油油路19与第二泄油油路 20汇合成一路油路后连接在进油油路18上;所述阀体6的下端设置有齿轮腔21,齿轮腔 21的每个凸起和凹槽为圆柱筒形,用于穿过油路。
本实用新型的阀体6的下端设置有齿轮腔21,齿轮腔21的每个凸起和凹槽为圆柱筒形,用于穿过油路。连接齿轮油泵7和电子柱塞泵8的油路组件与阀体6总成以圆柱筒对接状态直接相连结合,以此来减少接触位置油路的弯曲程度,缩短油路长度,进一步减少油量损失。
具体实施方式五:参考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为了防止油液回流,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变速器油压供给装置,包括:发动机1、液力变矩器2、离合器3、差速器4、轮系5、阀体6、齿轮油泵7、电子柱塞泵8、电机9和油池12;其中,所述发动机1、液力变矩器2、离合器3、差速器4和轮系5依次连接,所述发动机1的输出轴与齿轮油泵 7的主动轴齿链传动连接,所述电子柱塞泵8与电机9连接,齿轮油泵7上设置有一个第一出油油路16,电子柱塞泵8上设置有一个第二出油油路17,所述第一出油油路16和第二出油油路17分别通入阀体6中,两路油路在阀体6中汇合成一路油路后,再分成三路油路,其中两路分别通向液力变矩器2和离合器3,另一路油路做为第一泄油油路19,所述齿轮油泵7与电子柱塞泵8共用一个进油油路18,进油油路18与油池12相通,齿轮油泵7的第一出油油路16还连接有第二泄油油路20,第一泄油油路19与第二泄油油路 20汇合成一路油路后连接在进油油路18上;所述第一出油油路16上设置有第一单向止回阀13,所述第二出油油路17上设置有第二单向止回阀14。
具体实施方式六:参考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为了减少油路组件的的厚度,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变速器油压供给装置,包括:发动机1、液力变矩器2、离合器3、差速器4、轮系5、阀体6、齿轮油泵7、电子柱塞泵8、电机9和油池12;其中,所述发动机1、液力变矩器2、离合器3、差速器4和轮系5依次连接,所述发动机1的输出轴与齿轮油泵 7的主动轴齿链传动连接,所述电子柱塞泵8与电机9连接,齿轮油泵7上设置有一个第一出油油路16,电子柱塞泵8上设置有一个第二出油油路17,所述第一出油油路16和第二出油油路17分别通入阀体6中,两路油路在阀体6中汇合成一路油路后,再分成三路油路,其中两路分别通向液力变矩器2和离合器3,另一路油路做为第一泄油油路19,所述齿轮油泵7与电子柱塞泵8共用一个进油油路18,进油油路18与油池12相通,齿轮油泵7的第一出油油路16还连接有第二泄油油路20,第一泄油油路19与第二泄油油路 20汇合成一路油路后连接在进油油路18上;所述第一单向止回阀13和第二单向止回阀 14布置在阀体6内。
第一单向止回阀13和第二单向止回阀14布置在阀体内部,可以有效地利用阀体的空间,减少油路组件的的厚度,布置更为灵活。
具体实施方式七:参考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为了过滤油液,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变速器油压供给装置,包括:发动机1、液力变矩器2、离合器3、差速器4、轮系5、阀体6、齿轮油泵7、电子柱塞泵8、电机9和油池12;其中,所述发动机1、液力变矩器2、离合器3、差速器4和轮系5依次连接,所述发动机1的输出轴与齿轮油泵 7的主动轴齿链传动连接,所述电子柱塞泵8与电机9连接,齿轮油泵7上设置有一个第一出油油路16,电子柱塞泵8上设置有一个第二出油油路17,所述第一出油油路16和第二出油油路17分别通入阀体6中,两路油路在阀体6中汇合成一路油路后,再分成三路油路,其中两路分别通向液力变矩器2和离合器3,另一路油路做为第一泄油油路19,所述齿轮油泵7与电子柱塞泵8共用一个进油油路18,进油油路18与油池12相通,齿轮油泵7的第一出油油路16还连接有第二泄油油路20,第一泄油油路19与第二泄油油路 20汇合成一路油路后连接在进油油路18上;进油油路18通过滤器11与油池12相通。
具体实施方式八:参考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为了调节油路油压,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变速器油压供给装置,包括:发动机1、液力变矩器2、离合器3、差速器4、轮系5、阀体6、齿轮油泵7、电子柱塞泵8、电机9和油池12;其中,所述发动机1、液力变矩器2、离合器3、差速器4和轮系5依次连接,所述发动机1的输出轴与齿轮油泵 7的主动轴齿链传动连接,所述电子柱塞泵8与电机9连接,齿轮油泵7上设置有一个第一出油油路16,电子柱塞泵8上设置有一个第二出油油路17,所述第一出油油路16和第二出油油路17分别通入阀体6中,两路油路在阀体6中汇合成一路油路后,再分成三路油路,其中两路分别通向液力变矩器2和离合器3,另一路油路做为第一泄油油路19,所述齿轮油泵7与电子柱塞泵8共用一个进油油路18,进油油路18与油池12相通,齿轮油泵7的第一出油油路16还连接有第二泄油油路20,第一泄油油路19与第二泄油油路 20汇合成一路油路后连接在进油油路18上;所述阀体6中设置有调节阀和开关阀,用于调节油路油压。
第一出油油路16和第二出油油路17的油液分别通过第一单向止回阀13和第二单向止回阀14后汇合成一路油液,经过阀体6中的调压阀和开关阀等油压控制阀调节成不同油压输送至液力变矩器2、离合器3等执行机构进行液压控制操作及各机械传动零件进行冷却润滑使用。

Claims (10)

1.一种自动变速器油压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1)、液力变矩器(2)、离合器(3)、差速器(4)、轮系(5)、阀体(6)、齿轮油泵(7)、电子柱塞泵(8)、电机(9)和油池(12);其中,所述发动机(1)、液力变矩器(2)、离合器(3)、差速器(4)和轮系(5)依次连接,所述发动机(1)的输出轴与齿轮油泵(7)的主动轴齿链传动连接,所述电子柱塞泵(8)与电机(9)连接,齿轮油泵(7)上设置有一个第一出油油路(16),电子柱塞泵(8)上设置有一个第二出油油路(17),所述第一出油油路(16)和第二出油油路(17)分别通入阀体(6)中,两路油路在阀体(6)中汇合成一路油路后,再分成三路油路,其中两路分别通向液力变矩器(2)和离合器(3),另一路油路做为第一泄油油路(19),所述齿轮油泵(7)与电子柱塞泵(8)共用一个进油油路(18),进油油路(18)与油池(12)相通,齿轮油泵(7)的第一出油油路(16)还连接有第二泄油油路(20),第一泄油油路(19)与第二泄油油路(20)汇合成一路油路后连接在进油油路(18)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变速器油压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1)的输出轴通过传动齿链机构(10)与齿轮油泵(7)的主动轴齿链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自动变速器油压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1)的输出轴与齿轮油泵(7)的主动轴不同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自动变速器油压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力变矩器(2)、离合器(3)、差速器(4)、阀体(6)、齿轮油泵(7)、电子柱塞泵(8)、传动齿链机构(10)和油池(12)固定安置在变速器壳体(15)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变速器油压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柱塞泵(8)通过线束(22)由电机(9)带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变速器油压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6)的下端设置有齿轮腔(21),齿轮腔(21)的每个凸起和凹槽为圆柱筒形,用于穿过油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变速器油压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油油路(16)上设置有第一单向止回阀(13),所述第二出油油路(17)上设置有第二单向止回阀(1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自动变速器油压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止回阀(13)和第二单向止回阀(14)布置在阀体(6)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变速器油压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油油路(18)通过滤器(11)与油池(12)相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变速器油压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6)中设置有调节阀和开关阀,用于调节油路油压。
CN202120336078.6U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自动变速器油压供给装置 Active CN2143052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36078.6U CN214305206U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自动变速器油压供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36078.6U CN214305206U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自动变速器油压供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05206U true CN214305206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34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36078.6U Active CN214305206U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自动变速器油压供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052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28377B2 (en) Split-pressure dual pump hydraulic fluid supply system for a multi-speed transmission and method
KR101283950B1 (ko) 트랜스미션 내에 가압된 유압 유체를 제공하는 장치
US7544052B2 (en) Oil pump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1907106B (zh) 主动型电动蓄能器
US8413437B2 (en) Transmission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having independently controlled stator cooling flow
CN103711897A (zh) 自动变速箱的液压输送系统
EP1643162B1 (en)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oil cooler of vehicular transmission
CN102022303A (zh) 一种双驱动油泵及其控制系统
CN108730509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自动变速器液压系统
CN214305206U (zh) 一种自动变速器油压供给装置
CN111006004B (zh) 一种基于变量泵供油的电驱动减速箱强制润滑系统
EP1398476B1 (en) A variable compression ratio control system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20120260884A1 (en) Oil supply apparatus for engine provided with two-stage relief valve
CN202208312U (zh) 一种带旁通油孔的动力转向器螺杆总成
CN211648457U (zh) 一种集成式的泵油装置
CN109340200B (zh) 液力传动控制油路、液力传动控制方法和工程机械
CN102536800A (zh) 转向齿轮泵
CN202468300U (zh) 一种转向齿轮泵
CN110594401B (zh) 一种双泵液压系统
CN220505300U (zh) 一种集成互通单向阀油泵及新能源车辆
CN215807802U (zh) 一种dct油泵结构及车辆
EP2674583B1 (en) Oil supply apparatus for engine provided with two-stage relief valve
CN216789189U (zh) 内置管路式电子油泵双离合变速器
CN216975722U (zh) 新型液压系统润滑结构
CN216112109U (zh) 叶片泵的换向油路及电液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