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95948U - 一种抗侧滚扭杆用新型两半式内置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侧滚扭杆用新型两半式内置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95948U
CN214295948U CN202022580570.6U CN202022580570U CN214295948U CN 214295948 U CN214295948 U CN 214295948U CN 202022580570 U CN202022580570 U CN 202022580570U CN 214295948 U CN214295948 U CN 2142959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lt
hole
spherical hinge
supporting seat
bolt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8057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欢
罗燕
张维亨
汤腾
倪世锋
刘谦
陈天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8057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959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959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959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侧滚扭杆用新型两半式内置支撑装置,上半支撑球铰和下半支撑球铰能够合装成具有圆孔的支撑球铰;上半支撑座和下半支撑座能够合装成一个具有圆孔的支撑座,上半支撑球铰和下半支撑球铰就分别套装在上半支撑座和下半支撑座的半圆槽内;上半支撑座的两侧分别具有上预装螺栓孔一、上预装螺栓孔二,下半支撑座的两侧分别具有下预装螺栓孔一和下预装螺栓孔二,预装螺栓一位于上预装螺栓孔一和下预装螺栓孔一中,预装螺栓二位于上预装螺栓孔二和下预装螺栓孔二中。其优点是:能够将支撑球铰预装在抗侧滚扭杆的相应位置,现场只需用螺栓将支撑座固定在转向架上即可;同时能够防止支撑球铰与支撑座之间发生周向的旋转位移。

Description

一种抗侧滚扭杆用新型两半式内置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抗侧滚扭杆支撑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抗侧滚扭杆用新型两半式内置支撑装置,属于列车转向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抗侧滚扭杆安装在列车转向架上,抗侧滚扭杆装置一般重量大,安装时需采用专用的吊具,并通过不断的微调对中来保证正确的安装位置。对于抗侧滚扭杆的内置式支撑结构,为了能将支撑球铰装入扭杆轴需采用两半式的支撑球铰。
由于是采用两半式的支撑球铰,传统的支撑球铰的设置方式决定了装配方式只能是将支撑球铰的一整套零部件带到安装现场,在完成对抗侧滚扭杆的吊装和微调对中后再将支撑球铰的一整套零部件安装上去。这样做的缺陷在于增大了现场的工作量和操作难度。
另外,传统的两半式支撑球铰在扭杆扭转载荷的作用下可能会导致支撑球铰与支撑座之间发生周向的旋转位移,从而使支撑球铰端部承受径向载荷,降低其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传统两半式支撑球铰只能现场装配,增大了现场的工作量和操作难度的问题。其次是传统两半式支撑球铰与支撑座之间发生周向的旋转位移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抗侧滚扭杆用新型两半式内置支撑装置,包括上半支撑球铰、下半支撑球铰、上半支撑座和下半支撑座;上半支撑球铰和下半支撑球铰均呈轴瓦状,能够合装成具有圆孔的支撑球铰,抗侧滚扭杆套装在支撑球铰的圆孔内;上半支撑座的中段和下半支撑座的中段均具有半圆槽,能够合装成一个具有圆孔的支撑座,上半支撑球铰和下半支撑球铰就分别套装在上半支撑座和下半支撑座的半圆槽内;上半支撑座的两侧分别具有径向向外延出的上翼台一和上翼台二,在下半支撑座的两侧分别具有径向向外延出的下翼台一和下翼台二,在上翼台一、上翼台二、下翼台一和下翼台二的中间,分别设有垂向的用于预装支撑球铰时插入螺栓的上预装螺栓孔一、上预装螺栓孔二、下预装螺栓孔一和下预装螺栓孔二,螺栓分为预装螺栓一、预装螺栓二,预装时,预装螺栓一位于上预装螺栓孔一和下预装螺栓孔一中,预装螺栓二位于上预装螺栓孔二和下预装螺栓孔二中。
进一步地,所述上预装螺栓孔一、上预装螺栓孔二的上端分别为径向扩开的沉头孔一和沉头孔二,所述预装螺栓一的螺栓头和预装螺栓二的螺栓头就分别位于沉头孔一和沉头孔二中,且预装螺栓一的螺栓头和预装螺栓二的螺栓头分别与沉头孔一和沉头孔二的内壁有间隙;所述下预装螺栓孔一和下预装螺栓孔二的下端分别为径向扩开的螺母孔一和螺母孔二,套在预装螺栓一下端的预紧螺母和套在预装螺栓二下端的预紧螺母分别位于螺母孔一和螺母孔二中,且预装螺栓一的预紧螺母和预装螺栓二的预紧螺母分别与螺母孔一和螺母孔二的内壁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沉头孔一的内壁与预装螺栓一的螺栓头外周之间以及沉头孔二的内壁与预装螺栓二的螺栓头外周之间有插入的胀紧套。
进一步地,所述胀紧套是具有轴向缺缝的管状的弹性纤维元件。
进一步地,所述上半支撑座和下半支撑座的半圆槽两端均具有环形限位边,在限位边上均设有用于周向限位的限位缺,对应地,在所述上半支撑球铰和下半支撑球铰的两端均设有用于周向限位的轴向凸出的限位榫,和装时,所述限位榫位于所述限位缺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够将支撑球铰预装在抗侧滚扭杆的相应位置,现场只需用螺栓将支撑座固定在转向架上即可;同时通过设置限位缺和位于限位缺中的限位榫,能够防止支撑球铰与支撑座之间发生周向的旋转位移。
附图说明
图1为预装前一种抗侧滚扭杆用新型两半式内置支撑装置在抗侧滚扭杆安装位附近拆分展示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组成支撑球铰的上半支撑球铰和下半支撑球铰爆炸示意图;
图3为组成支撑座的上半支撑座和下半支撑座爆炸示意图;
图4为完成预装的支撑球铰和支撑座立体示意图;
图5为上半支撑座与下半支撑座的上预装螺栓孔一和下预装螺栓孔一处剖面示意图;
图6为上半支撑座与下半支撑座的上预装螺栓孔一和下预装螺栓孔一中预装螺栓一固定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胀紧套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1、抗侧滚扭杆;2、上半支撑球铰;3、下半支撑球铰;4、上半支撑座;41、上翼台一;411、上预装螺栓孔一;412、沉头孔一;42、上翼台二;421、上预装螺栓孔二;5、下半支撑座;51、下翼台一;511、下预装螺栓孔一;512、螺母孔一;52、下翼台二;521、下预装螺栓孔二;6、预装螺栓一;7、预装螺栓二;8、胀紧套;81、轴向缺缝;9、限位边;10、限位缺;11、限位榫;12、固定螺栓孔;13、固定螺栓;14、预紧螺母;15、螺栓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抗侧滚扭杆1通过支撑座、支撑球铰安装在列车转向架上,其两端与车厢两侧连接,在列车运行过程中车厢发生侧倾时,侧滚扭杆会发生扭转。由于安装方面的原因,支撑座、支撑球铰只能采用两半式,传统两半式支撑球铰存在着只能现场合装和支撑球铰在支撑座内容易随抗侧滚扭杆1作周向转动的问题。为解决这两个问题,本实用新型作了如下改进:
如图1—4所示,一种抗侧滚扭杆用新型两半式内置支撑装置,包括上半支撑球铰2、下半支撑球铰3、上半支撑座4和下半支撑座5;上半支撑球铰2和下半支撑球铰3均呈轴瓦状,能够合装成具有圆孔的支撑球铰,抗侧滚扭杆1套装在支撑球铰的圆孔内;上半支撑座4的中段和下半支撑座5的中段均具有半圆槽,能够合装成一个具有圆孔的支撑座,上半支撑球铰2和下半支撑球铰3就分别套装在上半支撑座4和下半支撑座5的半圆槽内;上半支撑座4的两侧分别具有径向向外延出的上翼台一41和上翼台二42,在下半支撑座5的两侧分别具有径向向外延出的下翼台一51和下翼台二52;在上翼台一41、上翼台二42、下翼台一51和下翼台二52的两端,均设有最终将上半支撑座4和下半支撑座5合装固定并安装在转向架上的固定螺栓孔12,在上翼台一41、上翼台二42、下翼台一51和下翼台二52的中间,分别设有垂向的用于预装支撑球铰时插入螺栓的上预装螺栓孔一411、上预装螺栓孔二421、下预装螺栓孔一511和下预装螺栓孔二521,螺栓分为预装螺栓一6、预装螺栓二7,预装时,预装螺栓一6位于上预装螺栓孔一411和下预装螺栓孔一511中,预装螺栓二7位于上预装螺栓孔二421和下预装螺栓孔二521中。这样设置,能够利用预装螺栓一6和预装螺栓二7将支撑球铰和支撑座预先安装到抗侧滚扭杆1上,到现场完成对抗侧滚扭杆1的吊装、调位后直接用固定螺栓13完成对支撑座(含支撑球铰)的固定及抗侧滚扭杆1的安装。这样就显著降低了抗侧滚扭杆1的现场安装难度和工作量。
下面是进一步的改进措施。
如图3、5、6所示,所述上预装螺栓孔一411、上预装螺栓孔二421的上端分别为径向扩开的沉头孔一412和沉头孔二,所述预装螺栓一6的螺栓头15和预装螺栓二7的螺栓头15就分别位于沉头孔一412和沉头孔二中,且预装螺栓一6的螺栓头15和预装螺栓二7的螺栓头15分别与沉头孔一412和沉头孔二的内壁有间隙;所述下预装螺栓孔一511和下预装螺栓孔二521的下端分别为径向扩开的螺母孔一512和螺母孔二,套在预装螺栓一6下端的预紧螺母14和套在预装螺栓二7下端的预紧螺母14分别位于螺母孔一512和螺母孔二中,且预装螺栓一6的预紧螺母14和预装螺栓二7的预紧螺母14分别与螺母孔一512和螺母孔二的内壁有间隙。这样设置既是为了使螺栓头15及紧固螺母不外露于支撑座的表面,又要有利于螺母的旋进紧固和旋出拆卸。
上述沉头孔二、螺母孔二在附图中均未示出,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文字描述能够判定其存在和能够理解其存在的意义。
所述沉头孔一412的内壁与预装螺栓一6的螺栓头15外周之间以及沉头孔二的内壁与预装螺栓二7的螺栓头15外周之间有插入的胀紧套8。这样设置是要限制预装螺栓一6的螺栓头15与预装螺栓二7的螺栓头15在沉头孔一412和沉头孔二中滑移。
如图4、7所示,所述胀紧套8是具有轴向缺缝81的管状的弹性纤维元件。这样,应用时用夹钳类工具将胀紧套8夹紧,其轴向缺缝81宽度缩小,胀紧套8直径缩小,在插入沉头孔一412或沉头孔二后就能与沉头孔内壁保持胀紧状态。
如图2、3所示,所述上半支撑座4和下半支撑座5的半圆槽两端均具有环形限位边9,在限位边9上均设有用于周向限位的限位缺10,对应地,在所述上半支撑球铰2和下半支撑球铰3的两端均设有用于周向限位的轴向凸出的限位榫11,合装时,所述限位榫11位于所述限位缺10内。这样设置就能够防止支撑球铰在支撑座内作轴向转动。
上述实施例只用于更清楚的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视为限制本实用新型涵盖的保护范围,任何等价形式的修改都应视为落入本实用新型涵盖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5)

1.一种抗侧滚扭杆用新型两半式内置支撑装置,包括上半支撑球铰(2)、下半支撑球铰(3)、上半支撑座(4)和下半支撑座(5);上半支撑球铰(2)和下半支撑球铰(3)均呈轴瓦状,能够合装成具有圆孔的支撑球铰,抗侧滚扭杆(1)套装在支撑球铰的圆孔内;上半支撑座(4)的中段和下半支撑座(5)的中段均具有半圆槽,能够合装成一个具有圆孔的支撑座,上半支撑球铰(2)和下半支撑球铰(3)就分别套装在上半支撑座(4)和下半支撑座(5)的半圆槽内;上半支撑座(4)的两侧分别具有径向向外延出的上翼台一(41)和上翼台二(42),在下半支撑座(5)的两侧分别具有径向向外延出的下翼台一(51)和下翼台二(52),其特征在于:在上翼台一(41)、上翼台二(42)、下翼台一(51)和下翼台二(52)的中间,分别设有垂向的用于预装支撑球铰时插入螺栓的上预装螺栓孔一(411)、上预装螺栓孔二(421)、下预装螺栓孔一(511)和下预装螺栓孔二(521),螺栓分为预装螺栓一(6)、预装螺栓二(7),预装时,预装螺栓一(6)位于上预装螺栓孔一(411)和下预装螺栓孔一(511)中,预装螺栓二(7)位于上预装螺栓孔二(421)和下预装螺栓孔二(52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抗侧滚扭杆用新型两半式内置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预装螺栓孔一(411)、上预装螺栓孔二(421)的上端分别为径向扩开的沉头孔一(412)和沉头孔二,所述预装螺栓一(6)的螺栓头(15)和预装螺栓二(7)的螺栓头(15)就分别位于沉头孔一(412)和沉头孔二中,且预装螺栓一(6)的螺栓头(15)和预装螺栓二(7)的螺栓头(15)分别与沉头孔一(412)和沉头孔二的内壁有间隙;所述下预装螺栓孔一(511)和下预装螺栓孔二(521)的下端分别为径向扩开的螺母孔一(512)和螺母孔二,套在预装螺栓一(6)下端的预紧螺母(14)和套在预装螺栓二(7)下端的预紧螺母(14)分别位于螺母孔一(512)和螺母孔二中,且预装螺栓一(6)的预紧螺母(14)和预装螺栓二(7)的预紧螺母(14)分别与螺母孔一(512)和螺母孔二的内壁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抗侧滚扭杆用新型两半式内置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头孔一(412)的内壁与预装螺栓一(6)的螺栓头(15)外周之间以及沉头孔二的内壁与预装螺栓二(7)的螺栓头(15)外周之间有插入的胀紧套(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抗侧滚扭杆用新型两半式内置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胀紧套(8)是具有轴向缺缝(81)的管状的弹性纤维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抗侧滚扭杆用新型两半式内置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支撑座(4)和下半支撑座(5)的半圆槽两端均具有环形限位边(9),在限位边(9)上均设有用于周向限位的限位缺(10),对应地,在所述上半支撑球铰(2)和下半支撑球铰(3)的两端均设有用于周向限位的轴向凸出的限位榫(11),合装时,所述限位榫(11)位于所述限位缺(10)内。
CN202022580570.6U 2020-11-10 2020-11-10 一种抗侧滚扭杆用新型两半式内置支撑装置 Active CN2142959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80570.6U CN214295948U (zh) 2020-11-10 2020-11-10 一种抗侧滚扭杆用新型两半式内置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80570.6U CN214295948U (zh) 2020-11-10 2020-11-10 一种抗侧滚扭杆用新型两半式内置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95948U true CN214295948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41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80570.6U Active CN214295948U (zh) 2020-11-10 2020-11-10 一种抗侧滚扭杆用新型两半式内置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959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68650U (zh) 一种带预紧推力轴承的主轴机构
CN214295948U (zh) 一种抗侧滚扭杆用新型两半式内置支撑装置
CN111765163B (zh) 钢结构工程关节轴承连接结构的制作装配方法
CN217761769U (zh) 一种平衡轴连接结构
CN210714249U (zh) 一种淋浴房门上转轴结构
CN208519058U (zh) 一种推力球及推力向心球组合轴承
CN212373468U (zh) 一种汽车转向中间轴的承接装置
CN219342818U (zh) 一种桥梁桩基防护结构
CN220505726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减速箱
CN211831038U (zh) 一种基站安装架及基站
CN214324834U (zh) 一种平衡轴支架总成
CN206153293U (zh) 轧钢机及万向轴托架
CN210599775U (zh) 一种操作简便的汽车用六角定位螺栓
CN214396981U (zh) 安装结构及汽车
CN219993231U (zh) 一种塔桅钢结构辅助支撑装置
CN217917470U (zh) 一种可调节滚轮机构
CN217603195U (zh) 一种能承受轴向力及径向力的轴承座组件
CN218669653U (zh) 用于灯泡贯流式水轮机发电机的支撑结构
CN215944218U (zh) 地下车辆自定心铰接结构
CN212163364U (zh) 一种可拆卸式墙壁嵌入式电脑网关
CN220505571U (zh) 滑体装置和具有其的升降装置
CN217435963U (zh) 一种衬套座连接装置
CN214092692U (zh) 一种带定位功能的转轴
CN211343766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轴系统
AU2010200992A1 (en) Arrestable WC hinge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