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85080U - 夹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夹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85080U
CN214285080U CN202020685331.4U CN202020685331U CN214285080U CN 214285080 U CN214285080 U CN 214285080U CN 202020685331 U CN202020685331 U CN 202020685331U CN 214285080 U CN214285080 U CN 2142850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needle
assembly
pulling
need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8533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68533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850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850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850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夹持组件、牵引组件以及穿刺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元件以及第二夹持元件,所述第一夹持元件与所述第二夹持元件通过第一铰接轴相互铰接;所述牵引组件包括第一牵引元件,所述第一牵引元件用于牵引所述第一夹持元件以及所述第二夹持元件,以使得所述第一夹持元件以及所述第二夹持元件分别围绕所述第一铰接轴旋转;所述穿刺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夹持元件上的第一针体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二夹持元件上的第二针体。本实用新型中的夹持装置配备了穿刺组件,因而具有夹持力度强以及夹持牢固的特点。

Description

夹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内窥镜手术过程中,需要将病变组织夹持提拉起来,以充分暴露手术操作视野,降低手术并发症及提高手术成功率;在消化道内窥镜异物取出术过程中,夹持异物,然后,从消化道管腔取出来;在消化道粘膜下层肿物的内窥镜套扎术中,夹持及提拉粘膜下肿物,然后,通过内窥镜套扎器去套扎粘膜下肿物的基底部,让粘膜下肿物缺血坏死或者在套扎后直接切除肿物。不限于以上的手术方式,内窥镜夹持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的内窥镜手术中,并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对于软式内窥镜手术而言,夹持件器械的选择有限而且夹持效果欠佳。在软式消化内窥镜手术中,活检钳及内镜夹主要用途分别在于组织活检及粘膜缺损闭合,同时它们可以作为夹持件。但是,夹持力度差及不牢靠;异物钳本身是一种夹持件,主要用于在患者误服异物后夹持异物以从消化道管腔内取出异物,但是对于一些表面光滑及尺寸较大的目标物,夹持效果差。例如,消化道粘膜下肿物位于粘膜下层,肿物质地较硬及表面光滑,夹持后容易滑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持装置,使得夹持更加牢靠,以提升夹持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
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元件以及第二夹持元件,所述第一夹持元件与所述第二夹持元件通过第一铰接轴相互铰接;
牵引组件,所述牵引组件包括第一牵引元件,所述第一牵引元件用于牵引所述第一夹持元件以及所述第二夹持元件,以使得所述第一夹持元件以及所述第二夹持元件分别围绕第一铰接轴旋转;以及
穿刺组件,所述穿刺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夹持元件上的第一针体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夹持元件上的第二针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铰接轴将所述第一夹持元件划分为第一夹持部以及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铰接轴将所述第二夹持元件划分为第三夹持部以及第四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的至少部分区域作为第一针座,所述第三夹持部的至少部分区域作为第二针座,所述第一针体铰接于所述第一针座,所述第二针体铰接于所述第二针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牵引组件还包括第二牵引元件,所述第二牵引元件用于牵引所述第一针体以及所述第二针体,以使得所述第一针体以及所述第二针体各自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针座与所述第二针座均在一端设有第二铰接轴,所述第二铰接轴上套设有弹性元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针体与所述第二针体在远离针尖的一端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供所述弹性元件通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针座与所述第二针座的横截面为C 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针体与所述第二针体具有多针尖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牵引元件以及所述穿刺组件均能够导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支承组件,所述支承组件的侧面设置有供所述第一铰接轴穿过的通孔以及用于收纳所述第一夹持元件和所述第二夹持元件的通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位于所述支承组件的下方,所述牵引组件由所述壳体的内部贯穿。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夹持装置具有穿刺组件,能够刺入夹持对象,从而具有夹持力度强以及夹持牢固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的第二针体为分解结构,且图1未示出手柄组件;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夹持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未示出手柄组件;
图3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的第一针体或第二针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的(a)、(b)以及(c)分别表示不同视角下的结构;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的第一针体或第二针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5的(a)、(b)以及(c)分别表示不同视角下的结构;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的第一夹持元件或第二夹持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6的(a)、(b)以及(c)分别表示不同视角下的结构;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的第一夹持元件或第二夹持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7的(b)为图7的(a)的B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的手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8的(a)以及(b)分别表示不同视角下的结构;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的手柄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其中图9的(a)以及(b)分别表示不同视角下的结构;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的手柄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0的(a)以及(b)分别表示收纳状态以及工作状态。
图中,10-夹持装置;110-第一夹持元件,111-第一夹持部,112- 第二夹持部,120-第二夹持元件,121-第三夹持部,122-第四夹持部,130-第一铰接轴,150-第一针座,160-第二针座,170-弹性元件,171- 第二铰接轴,172-限位部,173-凸耳部;210-第一牵引元件,220-第二牵引元件,230-绝缘管;310-第一针体,320-第二针体,330-让位槽;400-支承组件,410-通孔,420-通槽;500-壳体;600-连接元件; 700-手柄组件,710-第一控制环,720-第二控制环,730-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以及“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和活动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和不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是相互间的通讯。而“固定连接”包括可拆卸连接、不可拆卸连接以及一体地连接等。
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类似“第一”或“第二”等用语仅用于描述目的,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应当指出,下文所描述的实施例是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请参阅图1及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装置10包括夹持组件、牵引组件以及穿刺组件。穿刺组件固定连接于夹持组件上,牵引组件至少可牵引夹持组件使之转动。
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元件110以及第二夹持元件120,第一夹持元件110与第二夹持元件120通过第一铰接轴130相互铰接,第一夹持元件110以及第二夹持元件120均具有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
牵引组件包括第一牵引元件210,第一牵引元件210用于牵引第一夹持元件110以及第二夹持元件120,以使得第一夹持元件110以及第二夹持元件120分别围绕第一铰接轴130旋转。
穿刺组件包括安装于第一夹持元件110上的第一针体310以及安装于第二夹持元件120上的第二针体320。
如前所述,医疗手术中,采用传统的夹持组件夹持表面光滑的黏膜组织及质地较硬的病变,往往效果不佳——夹持后容易滑脱。本实施例中的夹持装置配备了穿刺组件,用户使用时能够借助穿刺组件刺入夹持对象,使其不易滑脱,从而具有夹持牢固以及夹持力度强的优势。
请继续参阅图1及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铰接轴130将第一夹持元件110划分为第一夹持部111以及第二夹持部112,第一铰接轴130将第二夹持元件120划分为第三夹持部121以及第四夹持部 122,第一夹持部111的至少部分区域作为第一针座150,第三夹持部121的至少部分区域作为第二针座160,第一针体310铰接于第一针座150,第二针体320铰接于第二针座160。第二夹持部112的至少部分区域作为转动臂,第四夹持部122的至少部分区域作为转动臂。
将第一针体铰接于第一夹持元件上以及第二针体铰接于第二夹持元件上,从而该夹持装置不仅可使得第一夹持元件与第二夹持元件两者之间的夹角可作调整,而且使得针体相对于对应的夹持元件也可以转动一定角度。因此,整个夹持装置能够选取更为适合的角度刺入夹持对象,从而进一步地便于夹持操作。
请继续参阅图1及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牵引组件还包括第二牵引元件220,第二牵引元件220用于牵引第一针体310以及第二针体320,以使得第一针体310以及第二针体320各自旋转。
第二牵引元件能够牵引第一针体相对于第一夹持元件旋转,以及牵引第二针体相对于第二夹持元件旋转。用户不必亲手触动针体即可驱动其旋转,便于用户操作的同时也可避免用户受伤。在夹持操作完成后,第一针体以及第二针体能够被收拢。在收拢后,夹持组件的最大外径较小,从而方便从内窥镜的工作通道直接进出,提高了使用效率。
请参阅图1至图3以及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针座150与第二针座160在一端设有第二铰接轴171,第二铰接轴171上套设有弹性元件170。具体地,弹性元件为扭簧。可以理解的是,弹性元件还可以采用其它弹簧,或者橡胶等自身具备弹性的构件。
在远离针尖的一端(也即针体的根部)设置第二铰接轴171且在第二铰接轴171上套设弹性元件170,从而弹性元件自身的回复力能够作为针体由针座中展开的驱动力,便于用户使用穿刺组件。弹性元件及第二牵引元件相互配合,用于操控第一针体与第二针体的打开与收拢。
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装置10没有弹性元件,而是通过第二牵引元件220操控第一针体310与第二针体320的打开与收拢。
请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针体310与第二针体320在远离针尖的一端设有让位槽330,让位槽330供弹性元件170通过。具体地,如图1及图2所示,让位槽330位于针体的根部,且沿针体的轴向延伸。让位槽330为矩形通槽,该矩形通槽与针体的底部相交,从而针体的侧面呈现为矩形的缺口。
图4还示出,针体的内部为空心结构。针体整体呈弯折的弧线段,而非直线段。可以理解的是,根据需要,针体的内部也可设置为实心结构以及整体呈现为直线段的结构。
设置让位槽,有助于弹性元件的拆装,并且使得弹性元件在卷绕(或压缩)以及舒展(或展开)的两种状态的切换不会受到额外的阻力。此外,设置让位槽还增加了弹性元件安装的空间,使得夹持装置能够安装尺寸较大的弹性元件(例如扭簧),从而方便制作加工并且确保有较大的弹力与弹性。
请参阅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针体310与第二针体320具有多针尖结构。“多针尖”的含义是一个针体的端部具有至少两个针尖。具体地,如图5所示,第一针体310与第二针体320都是双针尖结构。
多针尖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夹持力度以及夹持的牢靠程度,使得夹持对象不易从夹持元件之间滑脱。
请参阅图6及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针座150与第二针座 160的横截面为C型。具体地,如图6及图7所示,针座的横截面为一体成型的C形。可以理解的是,针座也可以由底板以及两个侧壁拼接而成为C型横截面结构。针座还可以是其它能够对针体的针尖进行有效遮挡的结构。
C型横截面的针座结构,使得针体收纳于针座内部的时候,针体的左右两侧均被遮挡防护,以避免用户受伤。
请继续参阅图6及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针座150与第二针座160,在设有第二铰接轴171的一端还设有凸耳部173以及限位部172。限位部172用于对针体相对于针座的转动角度范围进行必要的限制,防止转动角度过大对用户造成伤害。凸耳部173用于对针体在与针座铰接的区域进行必要的遮挡,同样放置针体对用户造成意外的伤害。
请参阅图8及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装置10还包括手柄组件700。手柄组件700具有第一控制环710、第二控制环720以及固定环730。手柄组件700位于夹持装置10的下部。用户使用时,可分别将不同的手指伸入第一控制环710以及第二控制环720。如图 8及图9所示,第一控制环710与第二牵引元件220固定连接,第二控制环720与第一牵引元件210固定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控制环710也可以与第一牵引元件210固定连接,而第二控制环720与第二牵引元件220固定连接。通过不同的手指操纵第一控制环以及第二控制环,用户可控制第一牵引元件以及第二牵引元件,进而分别控制两个夹持元件之间相对转动的角度以及针体相对于针座的转动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牵引元件220以及穿刺组件均能够导电。具体地,第二牵引元件220以及穿刺组件均由导电金属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牵引元件220的外层设有绝缘层。具体地,绝缘层为绝缘涂层或者细管。绝缘层的设置避免了通电过程中干扰其它零件部件(例如第一牵引元件210)的工作。
导电金属制成的牵引组件以及穿刺组件能够被通电。牵引组件与穿刺组件相连接,因而电流可导通流经两者。通电后的针体更容易刺入粘膜组织(尤其是质地较硬的组织),穿刺效果更佳,从而使得夹持装置的夹持力度进一步增强。
请继续参阅图1及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装置还包括支承组件400,支承组件400的侧面设置有供第一铰接轴130穿过的通孔 410以及用于收纳第一夹持元件110以及第二夹持元件120的通槽 420。入图1及图2所示,支承组件的两个侧面分别具有一缺口,即为通槽。
支承组件开设有供第一铰接轴穿过的通孔,从而能够将第一铰接轴安装于支承组件上。支承组件开设有通槽,能够收纳夹持元件;再者,通槽意味着夹持元件的展开与收纳均不会受到阻挡。
请继续参阅图1及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装置10还包括壳体500,壳体500位于支承组件400的下方,牵引组件由壳体500 的内部贯穿。壳体对于牵引组件起到防护以及导向的作用。
请继续参阅图1及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500内部放置有绝缘材料制成的绝缘管230。具体地,如图1及图2所示,壳体500 为管状。壳体500内部放置有绝缘材料制成的绝缘管230。第一牵引元件210以及第二牵引元件220均位于该绝缘管230内,由该绝缘管 230包裹防护。可以理解的是,根据需要,壳体500也可以设置为其它形状。
图1及图2还示出,支承组件400与壳体500通过连接元件600 相连接。连接元件600的两端部设有外螺纹,而支承组件400与壳体 500的端部各自设有内螺纹。可以理解的是,连接元件的两端也可以设为内螺纹,或者一端内螺纹而另一端外螺纹。通过螺纹连接,连接元件600将支承组件400与壳体500连接。
以下文字将结合图10描述本实用新型中的夹持装置的操作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第1步:将穿刺组件以及收拢合并的夹持组件,通过内窥镜工作通道或者人体的自然孔道,置入手术操作部位;
第2步:通过手柄组件700,操控牵引组件打开第一夹持元件110 及第二夹持元件120,以及打开相应的针体。根据夹持的目标粘膜组织尺寸的大小,调整第一夹持元件110的第一夹持部111与第二夹持元件120的第三夹持部121之间的夹角,并且调整第一针体310与第一针座150之间的夹角,及第二针体320与第二针座160之间的夹角,使得第一针体310及第二针体320的针尖夹持在病变合适位置,从而方便夹持提拉。对于一些目标粘膜组织较厚及质地硬的组织,可使得针体通电以辅助夹持;
第3步:在夹住目标粘膜组织后,在人体外,拉动夹持组件的手柄侧,将目标粘膜组织提拉起来;
第4步:在完成夹持操作后,通过手柄组件700拉回牵引组件,驱动第一针体310向第一针座150靠拢、第二针体320向第二针座 160靠拢,以及第一夹持元件110与第二夹持元件120合拢。
第4步:从人体内整体取出夹持组件。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夹持装置的应用不限于在手术过程中对目标物的夹持作用,也可应用于其他内窥镜手术方面。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元件以及第二夹持元件,所述第一夹持元件与所述第二夹持元件通过第一铰接轴相互铰接;
牵引组件,所述牵引组件包括第一牵引元件,所述第一牵引元件用于牵引所述第一夹持元件以及所述第二夹持元件,以使得所述第一夹持元件以及所述第二夹持元件分别围绕所述第一铰接轴旋转;以及
穿刺组件,所述穿刺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夹持元件上的第一针体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二夹持元件上的第二针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轴将所述第一夹持元件划分为第一夹持部以及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铰接轴将所述第二夹持元件划分为第三夹持部以及第四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的至少部分区域作为第一针座,所述第三夹持部的至少部分区域作为第二针座,所述第一针体铰接于所述第一针座,所述第二针体铰接于所述第二针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组件还包括第二牵引元件,所述第二牵引元件用于牵引所述第一针体以及所述第二针体,以使得所述第一针体以及所述第二针体各自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座与所述第二针座在一端设有第二铰接轴,所述第二铰接轴上套设有弹性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体与所述第二针体在远离针尖的一端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供所述弹性元件通过。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座与所述第二针座的横截面为C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体与所述第二针体具有多针尖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牵引元件以及所述穿刺组件均能够导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支承组件,所述支承组件的侧面设置有供所述第一铰接轴穿过的通孔以及用于收纳所述第一夹持元件和所述第二夹持元件的通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位于所述支承组件的下方,所述牵引组件由所述壳体的内部贯穿。
CN202020685331.4U 2020-04-28 2020-04-28 夹持装置 Active CN2142850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85331.4U CN214285080U (zh) 2020-04-28 2020-04-28 夹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85331.4U CN214285080U (zh) 2020-04-28 2020-04-28 夹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85080U true CN214285080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26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85331.4U Active CN214285080U (zh) 2020-04-28 2020-04-28 夹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850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95856B2 (en) Stitching device with long needle delivery
KR101022553B1 (ko) 내시경용 처치구
JP4340043B2 (ja) 内視鏡用縫合器
JP5340722B2 (ja) 内視鏡用処置具
US7427282B2 (en) High-frequency cutting instrument for endoscope
US7824407B2 (en) Treatment tool for endoscope
US6409678B1 (en) Endoscopic biopsy forceps
WO2020052345A1 (zh) 一种消化道用组织钳
JP2023126438A (ja) 組織を引き込む為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EP2022431A1 (en) Operation section structure of treatment instrument for endoscopic use
CN214285080U (zh) 夹持装置
CN212490068U (zh) 一种腔镜下阑尾切除手术用切取一体装置
CN111493980A (zh) 夹持装置
CN111616768A (zh) 一种多发式夹持装置及操作方法
CN213406175U (zh) 一种多发式夹持装置
CN114869403A (zh) 一种心腔内血栓抓捕装置
JP3929009B2 (ja) ラチェット機構付鉗子
CN220236843U (zh) 一种远端帽及内镜配件
JP2530068B2 (ja) 把持鉗子
CN208598477U (zh) 一种用于消化内镜手术具有电凝功能的血管钳
CN208404828U (zh) 一种用于消化内镜手术具有电凝功能的持针钳
KR102042684B1 (ko) 혈관결찰 또는 조직박리가 가능한 복강경 수술기구
CN219250278U (zh) 一种用于胃肠道黏膜的牵引装置
CN219814206U (zh) 一种消化内镜下缝合装置
CN212661878U (zh) 一种改进型圈套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