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06175U - 一种多发式夹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发式夹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06175U
CN213406175U CN202021113063.5U CN202021113063U CN213406175U CN 213406175 U CN213406175 U CN 213406175U CN 202021113063 U CN202021113063 U CN 202021113063U CN 213406175 U CN213406175 U CN 2134061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movable block
chain
driv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1306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殷洪敏
陈兴鹏
王亮
王乐康
牛静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Beiy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Beiy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Beiy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Beiy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1306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061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061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061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发式夹持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夹持部、管鞘部以及手柄部。所述夹持部包括机架、驱动丝以及多个夹持单元。每个夹持单元包括可开闭的夹子、活动块以及链匣。多个夹持单元依次排列,排在最后一个的夹持单元的链匣与所述机架相连。相邻两个链匣头尾相连,每个夹持单元的夹子的前端与上游侧的夹持单元的链匣相连。当前链匣上连接的下游侧夹子的前端位于所述后端的上游侧,并距离所述后端一定距离。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在轴向上,当前夹子的一部分与下游侧夹子的一部分相互重叠,共用一段长度空间。多个夹持单元组合的长度为所有链匣的组合长度加上最前的夹持片的伸出长度,所以夹持部的总长度大幅减短,具有最优异的过弯道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多发式夹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织止血用的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发式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人体胃、肠道经常会因各种疾病或意外损伤或内镜诊疗术中损伤导致出血或黏膜损伤甚至穿孔。对于活动性出血一般进行药物喷洒,高频电、激光、氩气灼烧出血点的方法、以及加持装置机械压迫止血等方法进行治疗。医用夹持装置利用机械式挤压原理来夹持组织,使创口闭合,同样也可用于压迫血管以达到快速止血的效果,此类夹持装置因其在创面闭合和止血方面有着速度快、夹持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势,近十几年已被世界各国医疗机构采纳使用,已成为危重患者急性消化道术后缝合和出血手术治疗非常有效的、极具临床应用价值的方法。虽然夹持装置在医者熟练的操作下可以有效进行创面闭合或止血和预防再出血,也大大提高了消化道内镜治疗的安全性和治愈率;但现有临床手术常用的为单发夹持,如果创面大或出血点多,则需要多次更换器械进行夹持,并且需要重新定位,医者手术的工作量非常大,且重复插入、抽出夹持装置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导致手术时间过长,甚至错过最合适的止血时机,导致患者消化道大量出血带来的麻烦。
如美国专利US10470777描述了一种多发式夹子,它包括夹子,夹臂,夹链,锁定环,连接特性,夹盒等特征,通过后一个夹子的夹臂远端咬住前一个夹子的连接特征形成夹链,夹链置于夹盒中,每个夹子包括一个锁定环,锁定环套在夹臂上,通过推拉动作,使第一个夹臂可开合,并在夹盒端口被锁定环套紧锁定。该专利中,夹子首尾相连,使夹链长度大,使夹盒需要足够长度容纳夹链,为保证推送性能,夹盒必须具有一定刚度,所以过长的夹盒会造成装置夹子端的硬直部过长,不利于内镜在人体弯曲腔道的复杂操作。且夹子置于夹盒内部,操作装置会有较大阻力,夹子越多夹链越长,阻力越大,在夹盒有弯曲的操作情景下,操作阻力将更大,严重会造成夹子无法推出,导致器械失效。目前同类多发式装置已有专利大都类似如此结构,夹子首尾重合置于一个夹盒内部,都具有以上同样的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多发式夹持装置的夹持部的长度较长的问题,提供一种多发式夹持装置。
一种多发式夹持装置,包括夹持部、管鞘部以及手柄部,所述夹持部包括机架、驱动丝以及多个夹持单元,
每个夹持单元包括可开闭的夹子、活动块以及链匣,所述链匣设置有一腔体,所述腔体用于将夹子的一部分进行收容,所述活动块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夹子的后端与所述活动块相连,所述活动块的移动可带动夹子进行开闭,
多个夹持单元依次排列,排在最后一个的夹持单元的链匣与所述机架相连,相邻两个链匣头尾相连,每个夹持单元的夹子的前端与上游侧的夹持单元的链匣相连,
当前夹持单元的夹子的后端具有多个位置,所述后端位于所述位置时,当前链匣上连接的下游侧夹子的前端位于所述后端的上游侧,并距离所述后端一定距离,
所述夹子在活动块的驱动下张开后,夹子的前端可与对应的链匣分离,
所述活动块的移动可将当前夹持单元的链匣与下游侧的夹持单元的链匣分离,并最终固定在当前夹持单元的链匣内,
排在最后一个的夹持单元的活动块的移动可将该夹持单元的链匣与所述机架分离,
所述驱动丝依次穿过各个活动块,所述驱动丝的前端为驱动端,所述驱动端用于驱动所述驱动端当前所在的活动块进行移动,
所述驱动丝的驱动端在承受超过预定拉力时,可与当前所在的活动块分离,并进入下游侧的夹持单元的活动块内或进入下游侧的机架内。
上述多发式夹持装置的结构使得各个夹子不是头尾相接的布置方式。而是,下游侧夹子的前端可位于当前夹子的后端的上游侧,并距离所述当前夹子的后端一定距离。例如图3中所示的距离D1和距离D2。这就使得在轴向上,当前夹子的一部分与下游侧夹子的一部分相互重叠,共用一段长度空间。多个夹持单元组合的长度为所有链匣的组合长度加上最前的夹持片的伸出长度,所以夹持部的总长度大幅减短,具有最优异的过弯道能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位置包括第一位置,在第一位置处,当前夹持单元的夹子的前端与上游侧的夹持单元的链匣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鞘部包括绕丝管,所述手柄部包括主杆、连接钮以及驱动块,所述主杆的一端设置有指环,所述主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钮相连,所述连接钮与所述绕丝管的一端相连,所述绕丝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机架相连,所述驱动块套接在所述主杆上并可沿所述主杆滑动,所述驱动丝的一端穿过所述绕丝管与所述驱动块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鞘部还包括内管、护鞘以及推送柄,所述内管套在所述驱动丝上并位于所述绕丝管的内部,所述护鞘外套在所述绕丝管上,所述护鞘的一端连接有所述推送柄,所述推送柄外套上所述绕丝管上,所述护鞘的另一端可将所述夹持部包裹在其内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柄部还包括限制卡片,所述限制卡片设置在所述连接钮的上游侧的绕丝管上,并位于所述推送柄的下游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柄部还包括螺钉、螺母座、限定管和支撑管,所述驱动块上设置有螺钉安装孔,所述螺钉的一端穿过所述螺钉安装孔与所述螺母座螺纹连接,所述螺母座背离螺钉的一端开有凹槽以及与凹槽连通的贯通孔,所述限定管设置于凹槽内,所述支撑管穿过贯通孔和限定管,所述支撑管与所述限定管连接固定,所述驱动丝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管内部,所述限定管与凹槽之间设置有可使限定管相对凹槽转动的间隙,所述支撑管与所述贯通孔之间设置有可使支撑管相对贯通孔转动的间隙,所述驱动丝的转动可带动所述支撑管和限定管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夹子包括两个夹持片,所述夹持片包括夹持段和推拉段,所述推拉段可被链匣的腔体收容,所述推拉段上设置有曲线形状的导向边,所述夹持段的前端为爪弯部,
所述活动块由安装部和滑动部组成,所述活动块设置有一内腔,所述内腔由安装部延伸至滑动部,所述内腔设置有阻挡结构,所述驱动丝的驱动端能够从阻挡结构的上游侧撑开所述阻挡结构,并位于所述阻挡结构的下游侧,位于阻挡结构下游侧的驱动端通过推动所述阻挡结构可带动活动块移动,
所述两个夹持片的推拉段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部的两个对置侧,所述夹持片的推拉段与所述安装部铰接,
所述滑动部的两个对置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限位槽,所述滑动部的后端开设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限力孔,所述驱动丝受到拉力作用时,所述驱动丝的驱动端可在所述内腔对滑动部的后端施加作用力,并带动所述活动块移动,当所述驱动丝在承受超过预定拉力时,所述驱动丝的驱动端可穿过所述限力孔,并与所述活动块分离,
所述链匣为管状,所述链匣包括两个对置设置的孔槽壁以及两个对置设置的支撑壁,所述支撑壁的一端开设有方口,所述方口用于与所述夹持片的推拉段配合,以驱动夹持片的推拉段逐渐进入链匣的腔体,使夹子闭合,
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设置有弹性扣,所述弹性扣包括向链匣的腔体内部凸起的顶突部以及位于顶突部下游侧的链接扣,所述顶突部用于锁定所述活动块的移动,
所述孔槽壁的前端设置有卡固边,所述卡固边用于供活动块的滑动部的后端抵靠,所述孔槽壁的前端还设置有爪弯部定位孔和链接扣定位孔,所述孔槽壁的后端设置有卡口,
所述夹持片的爪弯部可扣入上游侧的链匣的爪弯部定位孔内,以实现对夹持片的固定,当前夹持单元的两个夹持片的导向边通过与下游侧对应夹持片的爪弯部配合,可向两侧张开,
相邻两个链匣通过对应的卡口与卡固边卡接以及对应的链接扣与链接扣定位孔卡接,实现两个链匣相互垂直链接,
当所述活动块对顶突部施加超过预定作用力时,所述顶突部被撑开,并带动所述链接扣与对应的链接扣定位孔分离,且所述顶突部可插入活动块上对应的限位槽内,
排在最后的一个链匣的爪弯部定位孔内固定有L形块,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收容排在最后的一个链匣的深槽,所述机架的后端设有端孔,所述深槽的后端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端孔连通,所述深槽后端设置有两个卡固面,所述两个卡固面上分别开设有卡孔,被所述深槽收容的链匣上的卡口与所述卡固面配合,所述链匣的链接扣卡入对应的条形卡孔内,所述驱动线穿过所述通孔和端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夹持片夹持段为直臂,所述夹持片的推拉段包括依次设置的加强臂、平直端以及安装架,所述爪弯部设置在所述直臂的前端,所述爪弯部上设有爪齿;
所述加强臂上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臂与所述直臂的后端相连,所述平直端与所述加强臂的后端相连,所述平直端用于与所述方口配合,以驱动夹持片的推拉段逐渐进入链匣的腔体,使夹子闭合,
所述平直端与加强臂之间设置有斜弯折,所述斜弯折与加强臂之间设置有外凸的嵴弯,当活动块的滑动部顶靠链匣的顶突部时,活动块上连接的两夹持片的嵴弯位于链匣的内腔,
所述安装架设置在所述平直端的一侧,所述安装架开设有贯通的轴孔,所述安装架的一个侧边为所述曲线形状的导向边,所述活动块的安装部上的对置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短轴,所述夹持片通过其上的轴孔安装在对应的短轴上,所述每个孔槽壁的中部开有条形通槽,所述两个短轴的端部分别位于对应的条形通槽内,
所述活动块上的阻挡结构为两个单向弹片,所述两个单向弹片分别设置在安装部的两个对置的侧壁上,所述单向弹片朝所述内腔凸出并向内腔的下游侧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丝的驱动端为扁圆形状,所述活动块的内腔为方形腔,所述驱动端可通过旋转一定角度后进入一活动块的内腔。
一种多发式夹持装置的操作方法,包括所述的多发式夹持装置,
将多发式夹持装置通过内镜腔道伸入病灶处,在对多发式夹持装置操作前,如设置有限制卡片、推送柄以及护鞘,则先将限制卡片拔下,捏持推送柄向手柄部滑动,使得护鞘收回,夹持部伸出,处于工作状态,
当需要将夹子张开时,通过推动驱动丝,使得驱动丝的驱动端推动所述活动块前移,以使夹子张开,
当需要将夹子闭合时,通过拉动驱动丝,使得驱动丝的驱动端带动所述活动块后移,以使夹子闭合,
当需要将当前夹持单元脱落时,通过拉动驱动丝,使得驱动丝的驱动端带动当前夹持单元的活动块后移,使得当前夹持单元的夹子闭合,然后,继续拉动驱动丝,带动所述活动块后移,进而将当前夹持单元的链匣与下游侧的夹持单元的链匣分离,所述活动块最终固定在当前夹持单元的链匣内,接着继续拉动驱动丝,使驱动丝的驱动端与当前所在的活动块分离,并进入下游侧的夹持单元的活动块内或进入下游侧的机架内,且,通过推动所述驱动丝,使所述下游侧的夹持单元的活动块移动,带动对应的夹子张开,使得该夹子与当前夹持单元的链匣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多发式夹持装置的整体装配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区域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多发式夹持装置的各个夹子在的前端和后端的相对位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多发式夹持装置的夹持部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多发式夹持装置的夹持片以及活动块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多发式夹持装置的活动块和驱动丝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多发式夹持装置的驱动丝的驱动端为扁圆形,其侧面为近似椭圆形状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多发式夹持装置的活动块上的限力孔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多发式夹持装置的多个链匣相连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多发式夹持装置的夹子张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多发式夹持装置的夹子将组织夹持后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多发式夹持装置将一个夹持单元释放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多发式夹持装置的限制卡片的示意图。
其中:
1、夹持部 10、夹持单元 11、夹持片
12、短轴 13、活动块 14、链匣
15、L形块 16、机架 17、驱动丝
41、夹臂 42、安装架 111、直臂
112、加强臂 113、平直端 114、爪弯部
115、爪齿 116、斜弯折 117、嵴弯
118、轴孔 119、导向边 43、安装部
44、滑动部 45、内腔 131、单向弹片
132、圆柱槽 133、限位槽 134、平滑面
135、限力孔 171、驱动端 172、圆肩部
46、孔槽壁 47、弹性扣 140、腔体
141、方口 142、卡固边 143、链接扣定位孔
144、爪弯部定位孔 145、条形通槽 146、卡口
147、顶突部 148、链接扣 151、突部
152、固定部 161、深槽 162、端孔
163、卡固面 164、通孔 165、条形卡孔
2、管鞘部 3、手柄部 21、护鞘
22、绕丝管 23、内管 24、推送柄
31、主杆 32、驱动块 33、连接钮
34、限制卡片 341、卡条 35、螺钉
36、螺母座 37、限定管 38、支撑管
311、指环 312、长槽 361、凹槽
362、贯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发式夹持装置。该装置包括夹持部1、管鞘部2以及手柄部3,所述夹持部1包括机架16、驱动丝17以及多个夹持单元10。
每个夹持单元10包括可开闭的夹子、活动块13以及链匣14,所述链匣14设置有一腔体140,所述腔体140用于将夹子的一部分进行收容,所述活动块13位于所述腔体140内,所述夹子的后端与所述活动块13相连,所述活动块13的移动可带动夹子进行开闭。
多个夹持单元10依次排列,排在最后一个的夹持单元10的链匣14与所述机架16相连,相邻两个链匣14头尾相连,每个夹持单元10的夹子的前端与上游侧的夹持单元10的链匣14相连。
当前夹持单元10的夹子的后端具有多个位置,所述后端位于所述位置时,当前链匣14上连接的下游侧夹子的前端位于所述后端的上游侧,并距离所述后端一定距离。
所述夹子在活动块13的驱动下张开后,夹子的前端可与对应的链匣14分离。
所述活动块13的移动可将当前夹持单元10的链匣14与下游侧的夹持单元10的链匣14分离,并最终固定在当前夹持单元10的链匣14内。
排在最后一个的夹持单元10的活动块13的移动可将该夹持单元10的链匣14与所述机架16分离。
所述驱动丝17依次穿过各个活动块13,所述驱动丝17的前端为驱动端171,所述驱动端171用于驱动所述驱动端171当前所在的活动块13进行移动。
所述驱动丝17的驱动端171在承受超过预定拉力时,可与当前所在的活动块13分离,并进入下游侧的夹持单元10的活动块13内或进入下游侧的机架16内。
上述多发式夹持装置的结构使得各个夹子不是头尾相接的布置方式。而是,下游侧夹子的前端可位于当前夹子的后端的上游侧,并距离所述当前夹子的后端一定距离。这就使得在轴向上,当前夹子的一部分与下游侧夹子的一部分相互重叠,共用一段长度空间,这样就可减少整个夹持部1的长度。
具体的,所述多个位置包括第一位置,在第一位置处,当前夹持单元10的夹子的前端与上游侧的夹持单元10的链匣14相连。
例如,图3所示,夹子处于固定状态,夹子的前端固定在上游侧的夹持单元10的链匣14上,夹子的后端位于当前链匣14内部,同时,当前链匣14上还固定有下游侧的夹子的前端。此时,当前夹子的后端是位于下游侧夹子的前端的下游侧,且两者相距一定距离D2。
此外,图3所示,位于最前的一个夹子,其后端也位于下游侧夹子的前端的下游侧,且两者距离为D1。
进一步的是,如图1所示,当最前的一个夹子处于张开状态时,其后端也可以位于下游侧夹子的前端的下游侧,且两者相距一定距离。
可以理解,上述多个位置还包括其它位置,例如,当活动块13可移动时,只要将活动块13朝下游侧移动,就可获得一个位置,使得当前夹子的后端位于下游侧夹子的前端的下游侧,且两者相距一定距离。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夹子包括两个夹持片11,所述夹持片11包括夹持段和推拉段,所述推拉段可被链匣14的腔体140收容,所述推拉段上设置有曲线形状的导向边119,所述夹持段的前端为爪弯部114。
具体的,所述夹持片11的夹持段为直臂111,所述夹持片11的推拉段包括依次设置的加强臂112、平直端113以及安装架42。上述直臂111、加强臂112、平直端113可以形成夹臂41。所述爪弯部114设置在所述直臂111的前端,所述爪弯部114上设有爪齿115。所述加强臂112上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臂112与所述直臂111的后端相连,所述平直端113与所述加强臂112的后端相连。
具体的,所述直臂111截面可为弧形,该弧形半径与夹持部1整体外径一致。所述直臂111梢端垂直弯折形成爪弯部114,所述爪弯部114上设有爪齿115,所述爪齿115可以有多种形状,能在夹持时固定组织。所述加强臂112的截面也可为弧形,其上成型有加强筋,可使夹持力量集中,所述加强臂112比直臂111略窄,能收入链匣14内。所述平直端113与加强臂112之间通过二次弯折形成斜弯折116。所述斜弯折116与加强臂112之间外凸形成嵴弯117。所述安装架42由平直端113侧边垂直弯折形成。其中部开设有贯通的轴孔118。侧边为曲线形状的导向边119。所述夹持片11可使用医用金属材料:如医用钛合金、医用不锈钢等,通过冲压成形工艺制造。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活动块13由安装部43和滑动部44组成,所述活动块13的安装部43上的对置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短轴12,所述夹持片11通过其上的轴孔118安装在对应的短轴12上。所述每个孔槽壁的中部开有条形通槽145,所述两个短轴12的端部分别位于对应的条形通槽145内。上述条形通槽145的设置一是为短轴12提供导向及前端推出位置限制,二是使夹片不易脱出。若没有条形通槽,短轴将在链匣内部,之间会保持一定间隙,夹片为薄片结构,推拉过程中可能卡入间隙,或从间隙脱出。
所述活动块13设置有一内腔45,所述内腔45由安装部43延伸至滑动部44,所述内腔45设置有阻挡结构,所述驱动丝17的驱动端171能够从阻挡结构的上游侧撑开所述阻挡结构,并位于所述阻挡结构的下游侧,位于阻挡结构下游侧的驱动端171通过推动所述阻挡结构可带动活动块13移动。所述阻挡结构为两个单向弹片131,所述两个单向弹片131分别设置在安装部43的两个对置的侧壁上,所述单向弹片131朝所述内腔45凸出并向内腔45的下游侧延伸。
所述滑动部44的两个对置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限位槽133,所述滑动部44的后端开设有与所述内腔45连通的限力孔135,所述驱动丝17受到拉力作用时,所述驱动丝17的驱动端171可在所述内腔45对滑动部44的后端施加作用力,并带动所述活动块13移动,当所述驱动丝17在承受超过预定拉力时,所述驱动丝17的驱动端171可穿过所述限力孔135,并与所述活动块13分离。
具体的,上述活动块13的内腔45可为方形腔,所述安装部43两侧圆柱面上开设有单向弹片131,两平面上设有圆柱槽132,所述单向弹片131通过定型工艺使凸向方形腔内;所述圆柱槽132能定位安装短轴12;所述短轴12可通过多种焊接工艺与安装在圆柱槽132内;所述滑动部44两侧圆柱面上设置有限位槽133,两侧平滑面134高于安装部43,其底面开设有限力孔135。如图8所示,所述限力孔135由圆形通孔和横槽组合形成,通过设计壁厚,其孔壁在受到大于限定的力时会发生变形失效。所述活动块13材料为医用不锈钢金属,可通过MIM粉末冶金或精密机加工制造,在需要的情况下,可通过热处理工艺增强单向弹片131的弹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链匣14包括两个对置设置的孔槽壁以及两个对置设置的支撑壁,所述支撑壁的一端开设有方口141,所述方口141用于与所述夹持片11的平直端113配合,以驱动夹持片11的推拉段逐渐进入链匣14的腔体140,使夹子闭合。
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设置有弹性扣47,所述弹性扣47包括向链匣14的腔体140内部凸起的顶突部147以及位于顶突部147下游侧的链接扣148,所述顶突部147用于锁定所述活动块13向下游侧移动。在初始状态下,所示活动块13位于所述顶突部147的上游侧。
所述孔槽壁的前端设置有卡固边142,所述卡固边142用于供活动块13的滑动部44的后端抵靠,所述孔槽壁的前端还设置有爪弯部定位孔144和链接扣定位孔143,所述孔槽壁的中部开有条形通槽145,所述孔槽壁的后端设置有卡口。
所述夹持片11的爪弯部114可扣入上游侧的链匣14的爪弯部定位孔144内,以实现对夹持片11的固定,当前夹持单元10的两个夹持片11的导向边119通过与下游侧对应夹持片11的爪弯部114配合,可向两侧张开。
相邻两个链匣14可通过对应的卡口146与卡固边142卡接以及对应的链接扣148与链接扣定位孔143相连,实现两个链匣相互垂直链接。也就是,所述链匣14的卡口与另一个链匣的卡固边卡接,所述链匣14的两链接扣148扣入另一链匣14的链接扣定位孔143内,以此实现两个链匣14相互垂直链接。由于链接扣148和链接扣定位孔143分别设置在链匣14的不同的侧壁上,因此多个链匣14依次布置时,相邻两个链匣14相互转动一定角度设置,这样可使一个链匣14的链接扣148正好可以对应扣入另一个链匣14的链接扣定位孔143内。由于链匣14的孔槽壁和支撑壁基本垂直布置,所以相邻两个链匣14布置时,也是相互转动90度角相连,也就是垂直链接。
当所述活动块13对顶突部147施加超过预定作用力时,所述顶突部147被撑开,并带动所述链接扣148与对应的链接扣定位孔143分离,且所述顶突部147可插入活动块13上对应的限位槽133内。
具体的,所述链匣14主体为薄壁异型管状,外形和内部腔体140形状为圆柱切扁状。两相对平整壁为孔槽壁46,两相对的圆弧壁为支撑壁。圆弧壁的前端开设方口141。圆弧壁的后端设置有弹性扣47。所述孔槽壁46前端设置有卡固边142,靠近卡固边142依次开设条形短孔和条形长孔。条形短孔为链接扣定位孔143,条形长孔为爪弯部定位孔144。所述孔槽壁46中部开有条形通槽145,所述孔槽壁46的后端部开有方形卡口146。所述弹性扣47可使用切割或冲裁工艺加工,其中部向内部腔体140折叠凸起形成顶突部147,其末端向内弯折形成链接扣148。所述链匣14可通过两链接扣148扣入另一链匣14的条形短孔内,实现链匣14两两相互垂直链接。其制造材料可使用医用不锈钢,在需要的情况下可通过热处理增强弹性扣47弹性性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丝17的驱动端171为扁圆形状,所述驱动端171可通过旋转一定角度后进入一活动块13的内腔45。
具体的,所述驱动丝17的前端的头部成型有圆头。该圆头也就是所述驱动端171。所述圆头侧面为椭圆形,正面为圆形,直径大于驱动线线径,在与驱动线连接部形成圆肩部172。驱动丝17穿过活动块13的限力孔135和方形腔,安装于活动块13内。所述驱动丝17可用医用镍钛合金,医用不锈钢等材料制造,圆头可与驱动丝17一体成型,也可焊接工艺连接一体。
本实施例中,排在最后的一个链匣14的爪弯部定位孔144内固定有L形块15,所述机架16上还设置有用于收容排在最后的一个链匣14的深槽161,所述机架16的后端设有端孔162,所述深槽161的后端开设有通孔164,所述通孔164与所述端孔162连通,所述深槽161后端设置有两个卡固面163,所述两个卡固面163上分别开设有条形卡孔165,被所述深槽161收容的链匣14上的卡口与所述卡固面163配合,所述链匣14的链接扣148卡入对应的条形卡孔165内,所述驱动线穿过所述通孔164和端孔162。由于排在最后一个的夹持单元10可部分收容于所述机架16内,这样可进一步有利于缩短整个夹持部1的长度。
具体的,所述“L”形块一端为突部151,一端为固定部152。所述突部151安装于条形长孔165内,向内腔45突出设定距离。所述固定部152贴靠孔槽壁46的外表面上,可通过激光焊接等方式固定。最后一个链匣上的爪弯部定位孔内没有夹片扣入,L形块扣入是充当爪弯部,使最后一个夹持单元的夹持片在张开时,可被撑开。
具体的,所述机架16整体为圆柱形。前端开有深槽161,后端设有端孔162。其垂直于深槽161两侧面加工有卡固面163。所述深槽161底部开设有通孔164。所述两卡固面163上开设有条形卡孔165。所述链匣14可安装于深槽161内,两孔槽面平行于深槽161方向,方形卡口146安装于卡固面163上,链接扣148卡入条形卡孔165内。所述驱动线穿过通孔164安装。
本实施例中,所述管鞘部2包括绕丝管22,所述手柄部3包括主杆31、连接钮33以及驱动块32。上述驱动块32可包括两个环状部,用于手指操作。所述主杆31的一端设置有指环311,所述主杆31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钮33相连,所述连接钮33与所述绕丝管22的一端相连,所述绕丝管22的另一端与所述机架16相连,所述驱动块32套接在所述主杆31上并可沿所述主杆31滑动,所述驱动丝17的一端穿过所述绕丝管22与所述驱动块32相连。通过推拉驱动块32,可带动驱动丝17前后移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管鞘部2还包括内管23、护鞘21以及推送柄24,所述内管23套在所述驱动丝17上并位于所述绕丝管22的内部,所述护鞘21外套在所述绕丝管22上,所述护鞘21的一端连接有所述推送柄24,所述推送柄24外套上所述绕丝管22上,所述护鞘21的另一端可将所述夹持部1包裹在其内部。通过操作推送柄24可带动护鞘21移动。上述绕丝管22是一种软管,驱动丝17直接接触绕丝管22摩擦力较大。为此设置了内管23,上述内管23的设置有利于减少驱动丝17移动时的摩擦力。内管23的表面光滑,可由塑料等材料制成。
具体的,所述护鞘21为薄壁塑料软管,套在夹持部1和绕丝管22外部起保护作用。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包装运输时保护夹持部1,在通过内镜时保护夹持部1和内镜腔道不受损伤。所述护鞘21的后端连接有推送柄24,所述推送柄24可在绕丝管22上滑动,推拉推送柄24可使护鞘21覆盖或露出夹持部1。所述绕丝管22前端穿入上述机架16的端孔162同过焊接等固定方式连接固定。所述绕丝管22的后端与连接钮33固定,其管腔内通过内塑管和驱动丝17。所述内管23套在驱动丝17上,减小驱动丝17进行推拉活动时的摩擦力。
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手柄部3还包括限制卡片34,所述限制卡片34设置在所述连接钮33的上游侧的绕丝管22上,并位于所述推送柄24的下游侧。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在未使用前,上述限制卡片34用于限制护鞘21的位置,使护鞘21处于伸出状态,保护夹持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在使用时,将上述限制卡片34取下,护鞘21在绕丝管22上可前后滑动,推动推送柄24,可使护鞘21在绕丝管22上伸出或收入。
具体的,上述限制卡片34可卡接在绕丝管22上。限制卡片34可包括卡条341,通过卡条341直接卡在手柄端的绕丝管22上。初始状态,限制卡片34撑起推送柄24,使护鞘21处于伸出状态,整个夹持部处于护鞘21内,受到保护。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进入人体后,开始操作前,拔掉限制卡片34,拉推送柄24靠在主杆端,使护鞘21收回,夹持部伸出,然后进行开合夹持操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柄部3还包括螺钉35、螺母座36、限定管37和支撑管38,所述驱动块32上设置有螺钉35安装孔,所述螺钉35的一端穿过所述螺钉35安装孔与所述螺母座36螺纹连接,所述螺母座36背离螺钉35的一端开有凹槽361以及与凹槽361连通的贯通孔362,所述限定管37设置于凹槽361内,所述支撑管38穿过贯通孔362和限定管37,所述支撑管38与所述限定管37连接固定,所述驱动丝17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管38内部,所述限定管37与凹槽361之间设置有可使限定管37相对凹槽361转动的间隙,所述支撑管38与所述贯通孔362之间设置有可使支撑管38相对贯通孔362转动的间隙,所述驱动丝17的转动可带动所述支撑管38和限定管37转动。由于驱动丝17的驱动端171在与一个驱动块32分离后,在进入新的驱动块32时可能会发生一定角度的转动,驱动端171的转动会带动驱动丝17发生一定角度的转动,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有利于驱动丝17通过转动释放来自驱动端171的偏转带来的扭矩。
具体的,所述主杆31后端设置有指环311,指环311可穿过拇指操作。主杆31的杆身开有长槽312,并安装驱动块32。所述螺钉35与螺母座36螺纹配合安装在驱动块32上。所述螺母座36下端开有凹槽361,凹槽361两侧臂有贯通孔362。所述限定管37安置于凹槽361内。支撑管38穿过贯通孔362和限定管37,使用焊接或铆压等工艺方法将限定管37和支撑管38连接固定。所述支撑管38套在驱动丝17后端并固定。限定管37和支撑管38在凹槽361和贯通孔362内保持可转动间隙,使驱动丝17可通过转动释放来自圆头偏转带来的扭矩。
通过以上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以远离装置手柄部3为前,接近装置手柄部3为后。每两个夹持单元10通过前一个链匣14的链接扣148扣入后一个链匣14的链接扣定位孔143,和后一个夹持片11的爪弯部114扣入前一个链匣14的爪弯部定位孔144内,实现机械连接。两夹持单元10相互垂直交叠连接,后一个夹持单元10的夹持片11的直臂111、加强臂112和平直端113覆盖在前一个夹持单元10的链匣14两孔槽壁上。直臂111和加强臂112的弧形面可与链匣14的两侧的弧形面组合成夹持部1完整圆柱外形。该圆柱外形在覆盖护鞘21后,所设计直径在2.5mm-2.6mm之间,可通过内窥镜的2.8mm腔道。多个夹持单元10组合的长度为所有链匣14的组合长度加上最前的夹持片11的伸出长度,所以夹持部1的总长度大幅减短,具有最优异的过弯道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多发式夹持装置的操作方法,具体为:
当需要张开夹子时,如图10所示,驱动丝17的驱动端171安置在最前一个活动块13的内腔45,并位于单向弹片131的下游侧。推送驱动丝17,驱动端171顶住单向弹片131,使活动块13带动夹持片11向外伸出,直到当前夹持片11上的导向边119靠上当前链匣14上固定的下游侧的夹持片11的爪弯部114,此时,继续推动驱动丝17,夹持片11的导向边119可沿爪弯部114滑动,也就是上述导向边119和对应的爪弯部114形成凸轮运动副,这样就可使两夹持片11向两侧张开。同理,当只剩最后一个夹持单元需要张开时,推动驱动丝17,夹持片11的导向边119可沿“L”形块的突部151滑动,也就是上述导向边119和突部151形成凸轮运动副,使两夹持片11向两侧张开。
当需要闭合夹子时,如图11所示,操控张开的夹持片11抓住创口两侧,收拉驱动丝17,驱动丝17的驱动端171带动活动块13后移。活动块13带动夹持片11向链匣14内部腔体140的后方移动。夹持片11在移动过程中,其上的平直端113沿方口141组成凸轮运动副并滑动收拢,直到平直端113完全收入,此时两个夹持片11的夹臂41基本平行合拢,将创口夹合在两个夹臂41之间。
按照上述方式可将夹子重复张开和闭合,直至找到最佳夹持位置。当找到最佳夹持位置后,可将一个夹持单元10释放。
当需要将一个夹持单元10释放时,如图12所示,先将夹子按照上述方式闭合,在夹子闭合后,继续拉动驱动丝17,两夹持片11的嵴弯117滑入对应的方口141并进入链匣14的内部腔体140。这样使得两夹持片11合拢产生最大夹持力。此时,活动块13的滑动部44顶靠链匣14的顶突部147,在超过一定拉力时——该拉力可设定在30-40N,滑动部44将顶突部147向两侧顶出,限位槽133卡住顶突部147,此时当前链匣14的连接扣向两侧分开脱出下游侧的链匣14的链接扣定位孔143。前后两链匣14完成分离。当前活动块13的滑动部44的后端抵靠在下游侧的链匣14的卡固边142上。在对驱动丝17施加作用力超过一定拉力时,例如超过50-60N的设定力时,驱动丝17的驱动端171穿破限力孔135,进入下游侧的夹持单元10的链匣14的腔体140内。如果驱动端171为扁圆形,活动块13的内腔45为方形腔,则扁圆的外形使驱动端171顺应方形腔的方向,转过90°并在移动过程中将该链匣14内的活动块13的单向弹片131顶起,并进入到方形腔尾部,也就是单向弹片131的下游侧。接着,单向弹片131弹回复位,将驱动端171封锁在方形腔尾部。此时当前的夹持单元10完成创口的夹持并已锁死。再次推动驱动丝17,驱动丝17的驱动端171带动下游侧夹持单元10的活动块13移动,下游侧的夹持单元10的夹持片11张开,爪弯部114与当前夹持单元10的链匣14的爪弯部定位孔144脱离,此时前后两夹持单元10完全分离。当前夹持单元10夹持在创口上,保持夹合。下游侧夹持单元10可重复以上夹持操作,对创口进行连续施夹。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驱动端171可以为其它形状。上述实施例中,驱动端171为扁圆形时,也就是驱动端171的轮廓为圆弧形,整体厚度较薄,形成扁圆形。这种形状的驱动端171具有较好的通过性能,也有利于驱动端171与直径较大的驱动丝配合,保证具有足够的推送力,同时,也有利于保证驱动端171与驱动丝圆丝部分的台阶能带动活动块,并提供足够的拉力。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多发式夹持装置,包括夹持部、管鞘部以及手柄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包括机架、驱动丝以及多个夹持单元,
每个夹持单元包括可开闭的夹子、活动块以及链匣,所述链匣设置有一腔体,所述腔体用于将夹子的一部分进行收容,所述活动块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夹子的后端与所述活动块相连,所述活动块的移动可带动夹子进行开闭,
多个夹持单元依次排列,排在最后一个的夹持单元的链匣与所述机架相连,相邻两个链匣头尾相连,每个夹持单元的夹子的前端与上游侧的夹持单元的链匣相连,
当前夹持单元的夹子的后端具有多个位置,所述后端位于所述位置时,当前链匣上连接的下游侧夹子的前端位于所述后端的上游侧,并距离所述后端一定距离,
所述夹子在活动块的驱动下张开后,夹子的前端可与对应的链匣分离,
所述活动块的移动可将当前夹持单元的链匣与下游侧的夹持单元的链匣分离,并最终固定在当前夹持单元的链匣内,
排在最后一个的夹持单元的活动块的移动可将该夹持单元的链匣与所述机架分离,
所述驱动丝依次穿过各个活动块,所述驱动丝的前端为驱动端,所述驱动端用于驱动所述驱动端当前所在的活动块进行移动,
所述驱动丝的驱动端在承受超过预定拉力时,可与当前所在的活动块分离,并进入下游侧的夹持单元的活动块内或进入下游侧的机架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发式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位置包括第一位置,在第一位置处,当前夹持单元的夹子的前端与上游侧的夹持单元的链匣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发式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鞘部包括绕丝管,所述手柄部包括主杆、连接钮以及驱动块,所述主杆的一端设置有指环,所述主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钮相连,所述连接钮与所述绕丝管的一端相连,所述绕丝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机架相连,所述驱动块套接在所述主杆上并可沿所述主杆滑动,所述驱动丝的一端穿过所述绕丝管与所述驱动块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发式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鞘部还包括内管、护鞘以及推送柄,所述内管套在所述驱动丝上并位于所述绕丝管的内部,所述护鞘外套在所述绕丝管上,所述护鞘的一端连接有所述推送柄,所述推送柄外套上所述绕丝管上,所述护鞘的另一端可将所述夹持部包裹在其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发式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部还包括限制卡片,所述限制卡片设置在所述连接钮的上游侧的绕丝管上,并位于所述推送柄的下游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发式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部还包括螺钉、螺母座、限定管和支撑管,所述驱动块上设置有螺钉安装孔,所述螺钉的一端穿过所述螺钉安装孔与所述螺母座螺纹连接,所述螺母座背离螺钉的一端开有凹槽以及与凹槽连通的贯通孔,所述限定管设置于凹槽内,所述支撑管穿过贯通孔和限定管,所述支撑管与所述限定管连接固定,所述驱动丝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管内部,所述限定管与凹槽之间设置有可使限定管相对凹槽转动的间隙,所述支撑管与所述贯通孔之间设置有可使支撑管相对贯通孔转动的间隙,所述驱动丝的转动可带动所述支撑管和限定管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发式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子包括两个夹持片,所述夹持片包括夹持段和推拉段,所述推拉段可被链匣的腔体收容,所述推拉段上设置有曲线形状的导向边,所述夹持段的前端为爪弯部,
所述活动块由安装部和滑动部组成,所述活动块设置有一内腔,所述内腔由安装部延伸至滑动部,所述内腔设置有阻挡结构,所述驱动丝的驱动端能够从阻挡结构的上游侧撑开所述阻挡结构,并位于所述阻挡结构的下游侧,位于阻挡结构下游侧的驱动端通过推动所述阻挡结构可带动活动块移动,
所述两个夹持片的推拉段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部的两个对置侧,所述夹持片的推拉段与所述安装部铰接,
所述滑动部的两个对置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限位槽,所述滑动部的后端开设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限力孔,所述驱动丝受到拉力作用时,所述驱动丝的驱动端可在所述内腔对滑动部的后端施加作用力,并带动所述活动块移动,当所述驱动丝在承受超过预定拉力时,所述驱动丝的驱动端可穿过所述限力孔,并与所述活动块分离,
所述链匣为管状,所述链匣包括两个对置设置的孔槽壁以及两个对置设置的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一端开设有方口,所述方口用于与所述夹持片的推拉段配合,以驱动夹持片的推拉段逐渐进入链匣的腔体,使夹子闭合,
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设置有弹性扣,所述弹性扣包括向链匣的腔体内部凸起的顶突部以及位于顶突部下游侧的链接扣,所述顶突部用于锁定所述活动块的移动,
所述孔槽壁的前端设置有卡固边,所述卡固边用于供活动块的滑动部的后端抵靠,所述孔槽壁的前端还设置有爪弯部定位孔和链接扣定位孔,所述孔槽壁的后端设置有卡口,
所述夹持片的爪弯部可扣入上游侧的链匣的爪弯部定位孔内,以实现对夹持片的固定,当前夹持单元的两个夹持片的导向边通过与下游侧对应夹持片的爪弯部配合,可向两侧张开,
相邻两个链匣通过对应的卡口与卡固边卡接以及对应的链接扣与链接扣定位孔卡接,实现两个链匣相互垂直链接,
当所述活动块对顶突部施加超过预定作用力时,所述顶突部被撑开,并带动所述链接扣与对应的链接扣定位孔分离,且所述顶突部可插入活动块上对应的限位槽内,
排在最后的一个链匣的爪弯部定位孔内固定有L形块,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收容排在最后的一个链匣的深槽,所述机架的后端设有端孔,所述深槽的后端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端孔连通,所述深槽后端设置有两个卡固面,所述两个卡固面上分别开设有卡孔,被所述深槽收容的链匣上的卡口与所述卡固面配合,所述链匣的链接扣卡入对应的条形卡孔内,所述驱动丝穿过所述通孔和端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发式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片夹持段为直臂,所述夹持片的推拉段包括依次设置的加强臂、平直端以及安装架,所述爪弯部设置在所述直臂的前端,所述爪弯部上设有爪齿,
所述加强臂上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臂与所述直臂的后端相连,所述平直端与所述加强臂的后端相连,所述平直端用于与所述方口配合,以驱动夹持片的推拉段逐渐进入链匣的腔体,使夹子闭合,
所述平直端与加强臂之间设置有斜弯折,所述斜弯折与加强臂之间设置有外凸的嵴弯,当活动块的滑动部顶靠链匣的顶突部时,活动块上连接的两夹持片的嵴弯位于链匣的内腔,
所述安装架设置在所述平直端的一侧,所述安装架开设有贯通的轴孔,所述安装架的一个侧边为所述曲线形状的导向边,所述活动块的安装部上的对置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短轴,所述夹持片通过其上的轴孔安装在对应的短轴上,所述每个孔槽壁的中部开有条形通槽,所述两个短轴的端部分别位于对应的条形通槽内,
所述活动块上的阻挡结构为两个单向弹片,所述两个单向弹片分别设置在安装部的两个对置的侧壁上,所述单向弹片朝所述内腔凸出并向内腔的下游侧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发式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丝的驱动端为扁圆形状,所述活动块的内腔为方形腔,所述驱动端可通过旋转一定角度后进入一活动块的内腔。
CN202021113063.5U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多发式夹持装置 Active CN2134061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13063.5U CN213406175U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多发式夹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13063.5U CN213406175U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多发式夹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06175U true CN213406175U (zh) 2021-06-11

Family

ID=76224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13063.5U Active CN213406175U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多发式夹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061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41011A1 (zh) * 2021-09-18 2023-03-23 杭州安杰思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夹子器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41011A1 (zh) * 2021-09-18 2023-03-23 杭州安杰思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夹子器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53800B (zh) 一种滑槽式多臂夹
EP2515770B1 (en) Medical devices with detachable pivotable jaws
WO2015176361A1 (zh) 一种止血夹
US20170156729A1 (en) Devices for approximating tissue and related methods of use
US11141147B2 (en) Endoscopic suturing system having external instrument channel
CN110464410B (zh) 配合内窥镜使用的夹子装置及其夹持部
CN107106181B (zh) 连发结扎装置
JP2005193039A (ja) 体の組織に複数の手術用締結具を適用するように適合された手術用器具
WO2021022905A1 (zh) 一种组织夹闭装置
CN111616768A (zh) 一种多发式夹持装置及操作方法
CN111163702A (zh) 用于组织牵开的装置和方法
CN213406175U (zh) 一种多发式夹持装置
JP5246394B2 (ja) クリップ、クリップユニット及びクリップ装置
KR101793631B1 (ko) 내시경용 처치구 장치
CN210811306U (zh) 一种组织夹闭装置
CN210277289U (zh) 一种滑槽式多臂夹
CN212490043U (zh) 一种可连续释放的夹持装置
CN115444492A (zh) 一种内窥镜下止血夹闭装置
CN214414866U (zh) 内窥镜用多发处理装置
JP2018061672A (ja) 留置用クリップ
JP7481394B2 (ja) クリップユニットおよびクリップアプリケータ
CN214285080U (zh) 夹持装置
CN220236843U (zh) 一种远端帽及内镜配件
CN215960079U (zh) 一种内镜下固定套件
CN211723319U (zh) 一种软组织钳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