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80336U - 一种具有防呆功能的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防呆功能的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80336U
CN214280336U CN202022418336.3U CN202022418336U CN214280336U CN 214280336 U CN214280336 U CN 214280336U CN 202022418336 U CN202022418336 U CN 202022418336U CN 214280336 U CN214280336 U CN 2142803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ol
plug
connector
foolproof
p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1833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久恋
吴承昌
董介峰
高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Fengn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Fengn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Fengn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Fengn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1833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803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803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803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呆功能的连接器,包括插头、插座和防呆件,插头具有容纳腔、连接口和沉孔,连接口和沉孔均与容纳腔连通,容纳腔内设有导向管,导向管的一端通过连接口延伸至插头外,防呆件套设在导向管上,插座具有连接端,连接端能够套设在防呆件上使得插头和插座连接,连接端上具有环状限位凸起,沉孔的轴线方向与连接口的轴线方向垂直,沉孔内安装有锁紧件,锁紧件能够与环状限位凸起远离插头的一侧抵触连接,进而卡住插座。本申请的连接器设有结构防呆,防呆效果极佳,同时采用一体式具有弹性的锁紧件,降低零件和工艺成本,拆装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防呆功能的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呆功能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是器件与器件、组件与组件、系统与系统之间进行电连接和信号传递的基础元件。连接器通常由插座和插头组成,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气电路中。现有的插头和插座之间大多通过螺纹连接以实现锁紧,不过这种方式存在连接步骤繁琐,操作耗时,受到外力易松脱等问题,虽然市场上存在一些使用锁紧件代替螺纹锁紧的连接器,不过这些连接器的锁紧件结构复杂,零件数量多,产品零件以及工艺成本较高。
现有的连接器大多采用颜色防呆,一般以红色作为正连接器的颜色,黑色作为负连接器的颜色。虽然正负连接器间做了颜色防呆,但在后续使用时仍然存在正负连接器的插头差错的风险,一旦插错很容易造成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同时,由于结构设计导致现有的一些连接器其插座固定板几乎与插头紧贴,插座固定板与插头间的空隙很小,因此在使用时,插座固定板上的螺钉需要专用螺钉,螺钉的兼容性较差。
因此,结合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连接器的防呆效果不好,且结构复杂,零件较多以及成本高的问题,通过设置一个防呆件,通过结构防呆来保证连接器的防呆效果,并采用一种具有弹性端的锁紧件来代替原有技术普遍使用的弹簧零件,从而解决零件数量多,安装流程繁琐,以及零件和工艺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防呆功能的连接器,其包括插头、插座和防呆件,所述插头具有容纳腔、连接口和沉孔,所述连接口和沉孔均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口延伸至所述插头外,所述防呆件套设在所述导向管上,所述插座具有连接端,所述连接端能够套设在所述防呆件上使得所述插头和插座连接,所述连接端上具有环状限位凸起,所述沉孔的轴线方向与所述连接口的轴线方向垂直,所述沉孔内安装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能够与所述环状限位凸起远离所述插头的一侧抵触连接,进而卡住所述插座。
在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防呆件为两端具有开孔的筒状结构,所述防呆件内形成有与所述导向管形状配合的内腔,所述防呆件两端的开孔分别为安装孔和插入孔,所述安装孔和插入口均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防呆件通过所述安装孔套设在所述导向管上,所述插入口的直径小于所述内腔的内径,所述内腔的内壁与所述导向管的外壁之间卡扣连接。
在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防呆件的外壁和所述连接端的内壁之间设有防呆结构,所述防呆结构包括若干个防呆凸起和与所述防呆凸起一一配合的若干个防呆凹槽,所述防呆凸起设于所述防呆件的外壁上,所述防呆凹槽设于所述连接端的内壁上,和/或所述防呆凹槽设于所述防呆件的外壁上,所述防呆凸起设于所述连接端的内壁上,所述防呆凸起和防呆凹槽的长度方向分别与所述插座的安装方向一致。
在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防呆件设开有安装孔的一端外周面上设有环状凸起,所述连接端的内腔自端部向内依次包括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所述第一内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内腔的直径,所述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之间形成止挡面,所述防呆结构设于所述第二内腔的内壁上,所述连接端插入所述容纳腔时,所述止挡面能够与所述环状凸起抵触连接,所述防呆件的内壁在所述安装孔的边缘位置设有倒角。
在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锁紧件包括按压部分、回弹部分和锁紧部分,所述回弹部分和锁紧部分垂直设于所述按压部分的一侧,所述锁紧件安装在所述沉孔内时,所述回弹部分远离所述按压部分的一端与所述沉孔的底部抵触连接,所述锁紧部分能够与所述环状限位凸起远离所述插头的一侧抵触连接。
在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回弹部分具有弹性,所述回弹部分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沿其长度方向压缩,在自然状态下沿其长度方向回弹。
在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回弹部分远离所述回弹支撑部的一端设有抵触部,所述抵触部与所述沉孔的底部平行,所述回弹部分通过所述抵触部与所述沉孔的底部抵触连接。
在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锁紧件还包括止退部分,所述止退部分垂直设于所述按压部分设有所述回弹部分或锁紧部分的一侧,所述止退部分与所述沉孔的内壁之间卡扣连接,在所述回弹部分回弹至初始状态时,所述止退部分能够阻止所述锁紧件继续朝远离所述沉孔底部的方向移动。
在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锁紧部分远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面还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锁紧部分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沉孔底部对应所述限位槽位置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高度方向与所述沉孔的轴线方向一致,所述锁紧件能够通过所述限位槽在所述限位块上滑动。
在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锁紧件处于自然状态下,所述按压部分远离所述回弹部分的侧面与所述插头的侧面平齐;所述沉孔的开口处具有扩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具有防呆功能的连接器具有如下一种或几种有益效果:
(1)本申请的具有防呆功能的连接器,其设有防呆件,通过结构防呆代替原来的颜色防呆,防呆效果极佳;
(2)本申请的具有防呆功能的连接器,其插座固定板与插头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使得插座固定板上可使用的螺栓种类更多,大大增强了使用螺栓的兼容性;
(3)本申请的具有防呆功能的连接器,其采用一种具有弹性端的锁紧件来代替原有技术普遍使用的弹簧零件,减少了零件使用数量,简化了安装流程,降低了零件和工艺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插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插头尾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沿其轴线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锁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有图6锁紧件的插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锁紧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锁紧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有图8锁紧件的插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紧件与限位块之间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有防呆件的插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呆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防呆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插头,11-插头主体,111-连接组件,1111-连接端子,1112-母端子,112-插头外壳,113-第一连接口,114-第二连接口,115-沉孔,1151-限位块,1152-扩口,116-导向管,12-插头尾盖,121-插入部分,122-卡扣部分,13-锁紧件,131-按压部分,1311-防滑结构,132-回弹部分,1321-回弹支撑部,1322-弹性部,1323-抵触部,133-锁紧部分,1331-锁紧支撑部,1332-卡紧部,1333-限位槽,1334-限位面,134-止退部分,1341-凸台,1342-长条槽口,2-插座,21-连接端,211-环状限位凸起,212-第一内腔,213-第二内腔,214-止挡面,22-插座固定板,3-防呆件,31-安装孔,32-插入孔,33-防呆凸起,34-防呆凹槽,35-环状凸起,4-连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至图14,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插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插头尾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沿其轴线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锁紧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有图6锁紧件的插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锁紧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锁紧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有图8锁紧件的插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紧件与限位块之间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有防呆件的插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呆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防呆件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其包括插头1和插座2,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插头1包括插头主体11和插头尾盖12,如图3所示。所述插头主体11包括有插头外壳112、连接组件111和锁紧件13。所述插头外壳112内具有容纳腔,所述连接组件111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插头外壳112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口113和第二连接口114,所述第一连接口113和第二连接口114分别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插头尾盖12卡合在所述第一连接口113,所述插座2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口114。所述第一连接口113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二连接口114的轴线方向垂直,即在所述插头外壳112内形成一“L”形容纳腔。所述连接组件111包括连接端子1111和母端子1112,所述连接端子1111的一端与所述母端子1112的一端连接,且所述母端子1112与所述连接端子1111垂直连接。所述连接端子111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口113与所述插头主体11外部连通,所述母端子1112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口114与所述插头主体11的外部连通。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插头外壳112可以通过在所述连接端子1111上注塑的方式获得,所述连接端子1111的一端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连接端子1111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口113内。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导向管116,所述导向管116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口114延伸至所述插头1外。所述导向管116同样可以是与所述插头外壳112一同注塑获得,所述导向管116为中空管状。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连接端子1111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的一端具有通孔,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导向管116的内腔是与所述连接端子1111上的通孔尺寸对应的。所述母端子1112安装在所述导向管116内,通过机压等方式将所述母端子1112的一端压合进所述连接端子1111的通孔内,故而实现母端子1112与连接端子1111间的电连接。
所述插头尾盖12卡合在所述插头主体11一侧,即所述第一连接口113位置。连接线4能够穿过所述插头尾盖12与所述连接组件111连接,即与所述连接端子1111连接。所述插头尾盖12为筒状,所述插头尾盖12的一端向外延伸有若干个插入部分121和/或若干个卡扣部分122,相邻的插入部分121和/或卡扣部分122之间具有间隔,形成凹槽。所述插头主体11在所述第一连接口113的外表面设有若干个插槽和/或若干个卡槽,所述插槽与所述插入部分121一一对应,所述卡槽与所述卡扣部分122一一对应,在所述插头尾盖12卡合在所述插头主体11上时,所述插入部分121能够插入至对应的插槽内,和/或所述卡扣部分122能够与对应卡槽卡扣连接。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优选若干个所述插入部分121和若干个所述卡扣部分122交替排布。且在每一个所述卡扣部分122上开设有卡孔,在每一个卡槽内设有与所述卡孔配合的卡台,在所述插头尾盖12卡合在所述插头主体11上时,所述卡台刚好能够卡在对应的所述卡孔内,从而可以牢牢的将所述插头卡孔卡合在所述插头主体11上。当然,也可以是卡台设置在所述卡扣部分122上,所述卡孔设置在所述卡槽内,不过优选的,所述卡孔应为沉孔状。所述插入部分121的宽度与所述卡扣部分122的宽度不一致,比如所述插入部分121的宽度大于所述卡扣部分122的宽度,或所述插入部分121的宽度小于所述卡扣部分122的宽度,优选所述插入部分121的宽度小于所述卡扣部分122的宽度,这样这具体实施时,与所述插入部分121对应的插槽宽度也小于所述卡扣部分122的宽度,这样在安装插头尾盖12时,则卡扣部分122将无法插入至所述插槽内,插入部分121起到导向作用的同时还起到防错插功能,可以有效保证安装的准确性。
在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插头尾盖12的外表面在对应所述插入部分121的位置也可以设有凸起,如图4所示。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的里端对齐,所述凸起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插入部分121的宽度方向一致,所述凸起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对应插入部分121两侧相邻卡扣部分122的边缘。在所述插入部分121插入至对应插槽内时,所述凸起与所述插槽抵触,起到限位的作用。需要知道的是,在使用时,连接线4与连接端子1111连接,所述插头尾盖12是套设在所述连接线4上的,在所述插头尾盖12内还可以设置密封组件和卡爪,此处非本申请的保护重点,故在本实施例中不在赘述。本实施例的插头尾盖12通过卡扣部分122和插入部分121的配合使用,既有效限制了插头尾盖12在轴线方向上的移动,又有效避免了插头尾盖12的径向转动,安装十分牢靠,不易松脱。
在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插座2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口114。所述插座2的连接端21设有环状限位凸起211,当所述插头1安装在所述插座2上,或在所述插座2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口114时,所述导向管116插入至所述插座2的连接端21内,所述插座2的连接端21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口114插入至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插座2能够与所述连接组件111电连接,即所述插座2能够与所述母端子1112电连接。
在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插头外壳112的一侧还开设有沉孔115,所述沉孔115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二连接口114的轴线方向垂直,所述沉孔115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锁紧件13安装在所述沉孔115内,所述锁紧件13能够在所述沉孔115内沿所述沉孔115的轴线移动。当所述插座2的连接端21插入至所述容纳腔内时,所述锁紧件13能够将所述环状限位凸起211卡住,进而将所述插座2与所述连接组件111锁紧。所述锁紧件13的插入端具有弹性,在自然状态下,所述锁紧件13处于锁紧位置,在所述锁紧件13受到外力作用时,所述锁紧件13能够被驱动的移动至解锁位置,所述插座2的连接端21能够从所述容纳腔内脱离。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锁紧件13优选采用塑料材料一体成型。所述锁紧件13包括按压部分131、回弹部分132和锁紧部分133,如图6所示。所述回弹部分132和锁紧部分133分别垂直设于所述按压部分131一侧,即为所述锁紧件13的插入端。所述回弹部分132的长度大于所述锁紧部分133的长度,在所述锁紧件13安装在所述沉孔115内时,所述回弹部分132远离所述按压部分131的一端与所述沉孔115的底部抵触连接,所述锁紧部分133的端部可以作为限位面1334,防止所述回弹部分132被过度压缩,造成损坏,延长锁紧件13的使用寿命。所述锁紧部分133能够与所述环状限位凸起211远离所述插头1的一侧抵触连接,进而卡住所述插座2。
所述回弹部分132依次包括回弹支撑部1321和弹性部1322,所述回弹支撑部1321与所述按压部分131连接,所述弹性部1322具有弹性,所述弹性部1322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沿所述回弹部分132的长度方向压缩,在自然状态下沿所述回弹部分132的长度方向回弹。优选的,所述弹性部1322沿所述回弹部分132轴线方向的截面形状为曲线形或折线形。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如图6和图7所示的锁紧件13,图中示意性展示的弹性部1322为“V”形,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使得弹性部1322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受到外力作用后能够被压缩,在自然自然状态下能够回弹至初始状态。所述弹性部1322远离所述回弹支撑部1321的一端设有抵触部1323,所述抵触部1323与所述沉孔115的底部平行,所述回弹部分132通过所述抵触部1323与所述沉孔115的底部抵触连接。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如图8至图10所示的锁紧件13,图中示意性展示的弹性部1322为两个倒立共边“V”形构成的波浪状。与上一种不同的是,本锁紧件13的抵触部1323是设置在波浪状弹性部1322的靠近第二个波谷位置,所述抵触部1323的长度较短,这样当所述弹性部1322受到外力作用被压缩时,所述抵触部1323可以沿所述沉孔115的底部向下移动,直至所述抵触部1323与所述沉孔115的侧壁接触后,所述弹性部1322才被压缩变形,并在两个弯折结构的作用下,使得本种锁紧件13的弹性或回弹性相比较上一种更加优秀,弹性部1322的受力更加均匀,不易损坏。当然,以上两种方案都仅是示意性的解释说明,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弹性部1322的形状和弯折数量等都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的。
在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其还包括止退部分134,所述止退部分134垂直设于所述按压部分131设有所述回弹部分132或锁紧部分133的一侧,在所述回弹部分132回弹至初始状态时,所述止退部分134能够阻止所述锁紧件13继续朝远离所述沉孔115底部的方向移动。
在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回弹支撑部1321与所述按压部分131的一端平齐,所述止退部分134和锁紧部分133分别与所述按压部分131的另一端平齐,所述止退部分134位于所述回弹支撑部1321的一侧。这样的结构布局,可以使得锁紧件13的边缘轮廓与所述按压部分131一致,所述按压部优选采用长方体状,则所述锁紧件13即也呈现类长方体状,所述沉孔115适应性设计为长方体状,这样可以既可以保证所述锁紧件13有效沿所述沉孔115的轴线方向移动,又可以避免所述锁紧件13发生转动。所述锁紧部分133位于所述止退部分134靠近所述容纳腔的一侧,所述止退部分134与所述沉孔115的内壁之间卡扣连接。所述止退部分134远离所述按压部分131的一端与所述回弹支撑部1321间隔设置。优选的,所述止退部分134远离所述按压部分131的一端设有凸台1341,所述沉孔115的内壁对应所述凸台1341的位置开设有长条槽口1342,所述长条槽口134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沉孔115的轴线方向一致,所述长条槽口1342可以是凹槽也可以是通孔。当所述长条槽口1342为通孔时,沉孔115是与插头1外部连通的。使用者可以使用工具将止退部分134上的凸台顶出所述长条槽口,进而可以取下所述锁紧件13。当所述锁紧件13损坏时更换起来十分方便。在所述锁紧件13安装在所述沉孔115内时,所述凸台1341位于所述长条槽口1342内,所述凸台1341能够在所述长条槽口1342内滑动。当然,以上仅是一种优选方案,在具体实施时,所述长条槽口1342也可以设于所述止退部分134上,所述凸台1341设于所述沉孔115内壁的对应位置,同样可以起到相同的止退效果。本申请的所述止退部分134也同样具备一定的弹性,所述止退部分134远离所述按压部分131的一端与所述回弹支撑部1321间隔设置,可以保证在安装锁紧件13时,止退部分134可以在凸台1341的作用下向靠近回弹支撑部1321方向弯曲,从而保证锁紧件13能够顺利的安装至所述沉孔115内,直至所述凸台1341安装至所述长条槽口1342内,所述止退部分134回弹至初始状态,所述凸台1341卡合在所述长条槽口1342内。
在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锁紧部分133依次包括锁紧支撑部1331和卡紧部1332。所述锁紧支撑部1331与所述按压部分131连接,所述卡紧部1332的宽度自所述锁紧支撑部1331朝远离所述锁紧支撑部1331方向递增。在所述锁紧件13处于自然状态时,在所述弹性部1322的作用下,所述锁紧件13处于锁紧位置,此时所述卡紧部1332伸入至所述容纳腔内,而所述锁紧支撑部1331不伸出至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卡紧部1332靠近所述容纳腔的侧面为弧面,即远离所述止退部分134的侧面为弧面,且在所述锁紧部分133靠近所述容纳腔的侧面边缘设有倒角。倒角设计可以保证插座2的连接端21能够顺利的插入至所述容纳腔内,并使得所述卡紧部1332能够在所述插座2连接端21插入时,在环状凸起的作用下能够顺利的沿沉孔115的轴线方向移动。
在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卡紧部1332远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还开设有限位槽1333,即靠近所述止退部分134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1333。所述限位槽1333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锁紧部分133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沉孔115底部对应所述限位槽1333位置设有限位块1151,所述限位块1151的高度方向与所述沉孔115的轴线方向一致,所述锁紧件13能够通过所述限位槽1333在所述限位块1151上滑动,如图11所示。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使得在具体实施时,所述限位块1151位于所述弹性部1322和卡紧部1332之间,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一方面可以防止在插座2的连接端21插入时,所述锁紧件13的插入端发生歪斜,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防止弹性部1322被过度压缩,造成损坏。
在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锁紧件13处于自然状态下,所述按压部分131远离所述回弹部分132的侧面与所述插头1的侧面平齐,所述按压部分131远离所述回弹部分132的侧面上设有防滑结构1311,所述防滑结构1311可以是若干个平行设置的条形凹槽,当然也可以是其它形状,比如条形凸起,断点凸起,断点凹槽等等,防滑结构1311的排布形状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在所述沉孔115的开口处具有扩口1152,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保证使用者更好的按压所述锁紧件1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按压部分131面积更大,结合采用扩口1152设计,使用者通过拇指肚便可以实现对所述锁紧件13进行按压,解锁更加方便。
一般情况下,连接器采用的都是颜色防呆,即红色作为正连接器颜色,黑色作为负连接器颜色,不过在正常安装或使用时,还是会存在插头1差错插座2的现象。故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具体有防呆的功能的连接器,在导向管116上套设一个防呆件3,如图12所示,之后所述插座2的连接端21再与所述插头1连接。
如图12和图13所示,所述防呆件3为件为两端具有开孔的筒状结构。所述防呆件3内形成有与所述导向管116形状配合的内腔,所述防呆件3两端的开孔分别为安装孔31和插入孔32,即图12中所述防呆件3的上端为安装孔31,所述防呆件的底端为插入孔32。所述安装孔31和插入孔32均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防呆件3通过所述安装孔31套设在所述导向管116上。所述插入孔32的直径小于所述内腔的内径,在所述防呆件3套设在所述导向管116上时,所述防呆件3的底端可以起到限位作用。所述插座2的插针通过所述插入孔32插入至所述母端子1112内与所述连接组件111实现连接。所述内腔的内壁与所述导向管116的外壁之间卡扣连接。图5中展示的是在所述内腔的内壁上设置凸台,在所述导向管116的外壁上开设卡槽的方式来实现卡扣连接,不过这仅是一种优选方式,在具体实施时,也可以将凸台设置在所述导向管116的外壁上,将卡槽设置在所述内腔的内壁上,同样可以实现一样的卡扣连接效果。
所述防呆件3的外壁和所述连接端21的内壁之间设有防呆结构,所述防呆结构包括若干个防呆凸起33和与所述防呆凸起33一一配合的若干个防呆凹槽34。如图12和图13所示,图中所示的防呆件3,其所述防呆凸起33设于所述防呆件3的外壁上的,所述防呆凹槽34设于所述连接端21的内壁上。当然也可以是所述防呆凹槽34设于所述防呆件3的外壁上,所述防呆凸起33设于所述连接端21的内壁上;又或是所述防呆件3的外壁上既设置防呆凸起33也设置防呆凹槽34,一样可以起到相同的防呆作用。所述防呆凸起33和防呆凹槽34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插座2的安装方向一致,即与所述防呆件3的轴线方向一致。在具体实施时,正连接器和负连接器上的防呆结构是不同的,比如防呆凸起33或防呆凹槽34的宽度、数量又或角度等不相同,这样可以保证负连接器的插头1是无法插入至正连接器的插座2内,或正连接器的插头1无法插入至负连接器的插座2内,可以有效起到防呆作用。
所述防呆件3开有安装孔31的一端外周面上设有环状凸起35,如图13所示,所述防呆凸起33的高度与所述环状凸起35的高度一致,所述防呆凸起33的一端与所述环状凸起35连接,所述防呆凸起33的另一端与所述防呆件3开有所述插入孔32的一端平齐。当然在具体实施时,所述防呆凸起33也可以不与所述环状凸起35连接。所述连接端21的内腔自端部向内依次包括第一内腔212和第二内腔213,所述第一内腔21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内腔213的直径,所述第一内腔212和第二内腔213之间形成止挡面214,所述防呆结构设于所述第二内腔213的内壁上,在所述连接端21插入所述容纳腔时,所述止挡面214能够与所述环状凸起35抵触连接,起到限位的作用。需要知道的是,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尺寸设计,当错误插头1,比如负连接器的插头1插在正连接器的插座2上时,负连接器插头1上的防呆件3只会插入至正连接器的插座2连接端21的第一内腔212内,此时插座2内的插针位于母端子1112之外或不会插入至母端子1112内,插头1和插座2之间不会实现连通。
如图14所示,图中所展示的是另一种外壁设置防呆凹槽34的防呆件3。从图中可以看出,所述防呆凹槽34的一端贯穿所述防呆件3开有所述插入孔32的一端,所述防呆凹槽34的另一端不贯穿所述防呆件3开有所述安装孔31的一端。当所述插头1安装在所述插座2上,所述插座2的连接端21套设在所述防呆件3上时,所述连接端21内壁上对应的防呆凸起33插入至所述防呆件3上的防呆凹槽34内,直至所述防呆凸起33的一端与所述防呆凹槽34的里端抵触,完成安装。
在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防呆件3的内壁在所述安装孔31的边缘位置设有倒角,可以保证防呆件3可以更加顺利的套设在所述导向管116上。
采用在所述导向管116上套设防呆件3的防呆方式,一方面起到结构防呆,防呆效果更好,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大插座固定板22与插头1之间的距离,可以使得插座固定板22上所使用的连接螺栓兼容性更强,不需要再采用单一的专用螺栓。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连接器的锁紧方法,具体如下:当锁紧件13安装在插头1的沉孔115内时,锁紧件13的抵触部1323与所述沉孔115的底部抵触连接,锁紧件13止退部分134与所述沉孔115的内壁卡扣连接,锁紧件13锁紧部分133的卡紧部1332伸入至插头1的容纳腔内,在自然状态下,所述锁紧件13的按压部分131远离所述回弹部分132的侧面与所述插头1的侧面平齐;安装插座2时,插座2的连接端21通过插头1第二连接口114插入至插头1的容纳腔内,插座2连接端21上的环状限位凸起211先与卡紧部1332靠近容纳腔的弧面边缘倒角接触,随着插座2的继续插入,卡紧部1332被环状限位凸起211顶着沿沉孔115的轴线方向移动,锁紧件13回弹部分132的弹性部1322被压缩变形,直至环状限位凸起211脱离卡紧部1332,所述弹性部1322回弹,进而带动所述卡紧部1332移回至自然状态位置,所述卡紧部1332的侧面与所述环状限位凸起211远离插头1的侧面抵触连接,进而卡住所述环状限位凸起211;拆卸插座2时,按压锁紧件13的按压部分131,所述锁紧件13沿所述沉孔115的轴线方向移动,锁紧件13回弹部分132的弹性部1322被压缩变形,直至卡紧部1332脱离环状限位凸起211,插座2的连接端21能够从所述插座2的容纳腔内脱离,之后锁紧件13回弹部分132的弹性部1322回弹,锁紧件13移回至自然状态位置;其中,所述锁紧件13移回至自然状态位置时,锁紧件13止退部分134与沉孔115内壁间的凸台1341和长条槽口1342一端抵触,阻止所述锁紧件13继续朝远离所述沉孔115底部的方向移动。
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防呆功能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插头(1)、插座(2)和防呆件(3),所述插头(1)具有容纳腔、连接口和沉孔(115),所述连接口和沉孔(115)均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导向管(116),所述导向管(116)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口延伸至所述插头(1)外,所述防呆件(3)套设在所述导向管(116)上,所述插座(2)具有连接端(21),所述连接端(21)能够套设在所述防呆件(3)上使得所述插头(1)和插座(2)连接,所述连接端(21)上具有环状限位凸起(211),所述沉孔(115)的轴线方向与所述连接口的轴线方向垂直,所述沉孔(115)内安装有锁紧件(13),所述锁紧件(13)能够与所述环状限位凸起(211)远离所述插头(1)的一侧抵触连接,进而卡住所述插座(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呆功能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呆件(3)为两端具有开孔的筒状结构,所述防呆件(3)内形成有与所述导向管(116)形状配合的内腔,所述防呆件(3)两端的开孔分别为安装孔(31)和插入孔(32),所述安装孔(31)和插入孔(32)均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防呆件(3)通过所述安装孔(31)套设在所述导向管(116)上,所述插入孔(32)的直径小于所述内腔的内径,所述内腔的内壁与所述导向管(116)的外壁之间卡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防呆功能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呆件(3)的外壁和所述连接端(21)的内壁之间设有防呆结构,所述防呆结构包括若干个防呆凸起(33)和与所述防呆凸起(33)一一配合的若干个防呆凹槽(34),
所述防呆凸起(33)设于所述防呆件(3)的外壁上,所述防呆凹槽(34)设于所述连接端(21)的内壁上,和/或所述防呆凹槽(34)设于所述防呆件(3)的外壁上,所述防呆凸起(33)设于所述连接端(21)的内壁上,
所述防呆凸起(33)和防呆凹槽(34)的长度方向分别与所述插座(2)的安装方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防呆功能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呆件(3)开有安装孔(31)的一端外周面上设有环状凸起(35),
所述连接端(21)的内腔自端部向内依次包括第一内腔(212)和第二内腔(213),所述第一内腔(21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内腔(213)的直径,所述第一内腔(212)和第二内腔(213)之间形成止挡面(214),所述防呆结构设于所述第二内腔(213)的内壁上,所述连接端(21)插入所述容纳腔时,所述止挡面(214)能够与所述环状凸起(35)抵触连接,
所述防呆件(3)的内壁在所述安装孔(31)的边缘位置设有倒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呆功能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13)包括按压部分(131)、回弹部分(132)和锁紧部分(133),所述回弹部分(132)和锁紧部分(133)垂直设于所述按压部分(131)的一侧,所述锁紧件(13)安装在所述沉孔(115)内时,所述回弹部分(132)远离所述按压部分(131)的一端与所述沉孔(115)的底部抵触连接,所述锁紧部分(133)能够与所述环状限位凸起(211)远离所述插头(1)的一侧抵触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防呆功能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部分(132)具有弹性,所述回弹部分(132)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沿其长度方向压缩,在自然状态下沿其长度方向回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防呆功能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部分(132)具有回弹支撑部(1321),所述回弹部分(132)远离所述回弹支撑部(1321)的一端设有抵触部(1323),所述抵触部(1323)与所述沉孔(115)的底部平行,所述回弹部分(132)通过所述抵触部(1323)与所述沉孔(115)的底部抵触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防呆功能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13)还包括止退部分(134),所述止退部分(134)垂直设于所述按压部分(131)设有所述回弹部分(132)或锁紧部分(133)的一侧,所述止退部分(134)与所述沉孔(115)的内壁之间卡扣连接,在所述回弹部分(132)回弹至初始状态时,所述止退部分(134)能够阻止所述锁紧件继续朝远离所述沉孔(115)底部的方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防呆功能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部分(133)远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面还开设有限位槽(1333),所述限位槽(1333)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锁紧部分(133)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沉孔(115)底部对应所述限位槽(1333)位置设有限位块(1151),所述限位块(1151)的高度方向与所述沉孔(115)的轴线方向一致,所述锁紧件(13)能够通过所述限位槽(1333)在所述限位块(1151)上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防呆功能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13)处于自然状态下,所述按压部分(131)远离所述回弹部分(132)的侧面与所述插头(1)的侧面平齐;
所述沉孔(115)的开口处具有扩口(1152)。
CN202022418336.3U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具有防呆功能的连接器 Active CN2142803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18336.3U CN214280336U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具有防呆功能的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18336.3U CN214280336U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具有防呆功能的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80336U true CN214280336U (zh) 2021-09-24

Family

ID=77772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18336.3U Active CN214280336U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具有防呆功能的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803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03119A (zh) * 2022-11-28 2023-01-13 浙江力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Cn) 一种横向闩锁连接器以及连接器插头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03119A (zh) * 2022-11-28 2023-01-13 浙江力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Cn) 一种横向闩锁连接器以及连接器插头
CN115603119B (zh) * 2022-11-28 2023-02-28 浙江力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横向闩锁连接器以及连接器插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04773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socket with latch mechanism
US6361374B1 (en) Connector module retainer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wafer connectors and connector assembly utilizing same
EP2328242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14280336U (zh) 一种具有防呆功能的连接器
CN214013294U (zh) 一种连接器
CN213753244U (zh) 一种连接器的插头
CN213753273U (zh) 一种连接器的锁紧件
CN213753305U (zh) 一种连接器的防呆件
CN217134792U (zh) 一种连接器
CN114498183A (zh) 一种连接器及其锁紧方法
CN210576622U (zh) 一种母头接触件及其连接器
CN114498182A (zh) 一种连接器的锁紧件
CN211629384U (zh) 电连接器
CN110600941A (zh) 一种母头接触件和一种盲插连接器组件
CN215989328U (zh) 连接器和电连接组件
CN212304002U (zh) 一种usb母插座
CN216214490U (zh) 底座及连接器
CN216214298U (zh) 模块化连接器
CN218242453U (zh) 接插结构、公头接插件、母头接插件及接插装置
CN219937507U (zh) 一种连接器的锁止机构
CN216903533U (zh) 配合紧凑的电连接器装置
CN220628387U (zh) 内藏锁固结构的电连接器
CN214542623U (zh) 电源连接器与连接组件
CN214625471U (zh) 电连接器
CN220108090U (zh) 一种插拔式摄像头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