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66927U - 高剥离力、耐老化、轻量化的复合表皮 - Google Patents

高剥离力、耐老化、轻量化的复合表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66927U
CN214266927U CN202022519883.0U CN202022519883U CN214266927U CN 214266927 U CN214266927 U CN 214266927U CN 202022519883 U CN202022519883 U CN 202022519883U CN 214266927 U CN214266927 U CN 2142669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ponge
composite
flame
pv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1988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兆亮
刘阳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nzhida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Jinzhida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Jinzhida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Jinzhida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1988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669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669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669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剥离力、耐老化、轻量化的复合表皮,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汽车座椅用复合表皮剥离力高时,不能同时满足耐老化性能好、表皮克重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一种新的高剥离力、耐老化、轻量化的复合表皮,自上而下依次包括PVC层1、PU海绵层2和陶氏膜层3;其中,a)所述的PVC层1的一面与PU海绵层2的一面通过火焰复合贴合;PVC为聚氯乙烯人造革;b)所述的PU海绵层2为聚氨酯火焰复合海绵;c)所述的陶氏膜层3选自INTEGRAL‑780、DAF‑400、DAF‑880或DAF‑780中的一种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汽车座椅用复合表皮的应用中。

Description

高剥离力、耐老化、轻量化的复合表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剥离力、耐老化、轻量化的复合表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座椅的复合表皮通常采用聚酯型海绵或者聚醚型海绵,通常要求海绵的密度为 35~45kg/m3,剥离力不低于10N/5cm。使用聚酯型海绵时,可以直接通过火焰复合的加工方式把PVC和底布进行贴合,虽然聚酯型PU海绵物理性能优越,但是聚酯型PU海绵的耐老化性能较差,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其相关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会下降40%-50%,同时聚酯型PU海绵需要用高压设备发泡,对发泡工艺要求高、成本高;因对发泡工艺要求高,所以容易产生瑕疵品,导致得材率低。使用聚醚型海绵时,需要添加火焰复合剂,通过火焰复合的加工方式将PVC和针织布进行贴合,聚醚型海绵具有较好的耐老化性能,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其相关的力学性能基本无太大影响;但是聚醚型海绵贴合后要产生符合要求的剥离力,则需要增加相对多的量的火焰复合剂,而火焰复合剂中含有大量小分子物质易挥发,导致生产的海绵具有较大的气味和较高的VOC总量,影响车内环境。
而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汽车内饰材料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全球四季气候差异较大,对汽车存放条件以及气候的适应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对海绵材料的要求需要既能满足剥离力要求又要耐老化性能好、气味低。同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多,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快捷。目前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以及节约有限资源是目前我国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减轻汽车自重是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降低能搞、减少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汽车轻量化直接提高汽车的比功率,使汽车的动力性能提高。
现有技术中评价聚氨酯海绵的耐老化性能,通常在90℃、(100-6)%相对湿度的条件下湿热老化200h,然后进行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的测试,测试标准为DIN EN ISO 1798:2008。
气味测试标准可依据PV 3900-2000进行气味等级评价,气味评分分为1至6个等级,评分等级越低,气味越低;其中3级为“有明显气味,但仍无干扰性”、3.5级为“有气味,但无干扰性”、4.0-级为“有明显气味,不令人反感”、4.0级为“有干扰性气味,令人反感”、4.5级为“有强烈的干扰性气味”。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520081065.3公开了一种火焰复合海绵,包括海绵本体,海绵本体内复合有多层网状片层,海绵本体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通过火焰复合有上织布层和下织布层,上织布层和下织布层周边设有包边,所述网状片层为网格布、纱布或钢丝布,所述海绵本体是由聚醚、反应型阻燃剂与多异氰酸酯发泡而成。本实用新型中,复合海绵是聚醚型的聚氨酯海绵,火焰复合时需要添加大量的火焰复合助剂才能满足剥离力的要求,导致制备得到的海绵的VOC高,气味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存在汽车座椅用复合表皮剥离力高时、不能同时满足耐老化性能好、气味低、表皮克重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汽车用复合表皮,该复合表皮具有高剥离力时耐老化性能好、气味低和表皮克重低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剥离力、耐老化、轻量化的复合表皮,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依次包括PVC层1、PU海绵层2和陶氏膜层3;其中,
所述的PVC层1的一面与PU海绵层2的一面通过火焰复合贴合;PVC为聚氯乙烯人造革;
所述的PU海绵层2为聚氨酯火焰复合海绵;PU海绵层2的另一面与陶氏膜层3 的一面通过火焰复合贴合;
所述的陶氏膜层3选自INTEGRAL-780、DAF-400、DAF-880或DAF-780中的一种。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聚氨酯火焰复合海绵的的拉伸强度为150~200Kpa,断裂伸长率不小于200%;在90℃、(100-6)%相对湿度的条件下下老化200h后,拉伸强度为120~160Kpa,断裂伸长率不小于160%。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聚氨酯火焰复合海绵由组分I和组分II组成,组分 I与组分II的重量份数比为100:20~60,其中组分I中以重量份数计包括聚醚多元醇A:30~ 60份,聚醚多元醇B:30~60份,聚合物多元醇C:10~40份,水:1~5份,胺类催化剂:0.1~1份,锡类催化剂:0.1~1份,泡沫稳定剂:0.5~2份,阻燃剂:2~12份,火焰复合剂:0.5~5份;组分II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异氰酸酯20~60份;其中,聚醚多元醇A分子量为1000~3000,不饱和度为0.01~0.2mmol/g,官能度为2~4;聚醚多元醇B的分子量为 1300~2800,不饱和度为0.01~0.2mmol/g,官能度2~4,其中聚醚多元醇B是一种含有酯键结构的聚醚多元醇,聚醚多元醇B以小分子醇为起始剂,由环氧烷烃和小分子有机酸共聚而成,聚醚多元醇B中酯键含量以重量百分数计为3~15%;聚合物多元醇C的分子量为 4000~7000,官能度为2~4,固含量为28%~50%;异氰酸酯选自2,6-二甲基苯基二异氰酸酯或2,4-二甲基苯基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聚氨酯火焰复合海绵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聚醚多元醇B:(1)100重量份数的小分子醇与500~900重量份数的环氧烷烃反应形成低分子聚醚多元醇,反应时间6~10h,反应温度100~120℃;(2) 步骤1中制备得到的低分子聚醚多元醇100份与50~150重量份数的小分子有机酸聚合反应形成多元醇I,反应时间4~8h,反应温度110~130℃;(3)步骤2 中制备得到的多元醇I100份与50~200重量份数的环氧烷烃反应形成聚醚多元醇B,反应时间6~10h,反应温度110~135℃;
2)制备组分I:在容器A中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加入聚醚多元醇A:30~60份,聚醚多元醇B:30~60份,聚合物多元醇C:10~40份,水:1~5份,胺类催化剂: 0.1~1份,锡类催化剂:0.1~1份,泡沫稳定剂:0.5~2份,阻燃剂:2~12 份,火焰复合剂:0.5~5份,均匀搅拌,搅拌速度为2000~3000rpm/min,混合物料温度为20~30℃;
3)制备组分II:在容器A中加入异氰酸酯重量份数为20~60份,搅拌4~6秒得到物料Ⅰ,搅拌速度为2000~4000rpm/min;
4)将物料Ⅰ快速倒入发泡箱中熟化,熟化时间为10~72小时,熟化后制备得到聚氨酯火焰复合海绵。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PVC层1的厚度为0.8~1.3mm,克重为580~780g/m2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PU海绵层2的厚度为2~7mm,克重为60~210g/m2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陶氏膜层3的厚度为0.01~0.02mm,克重为10~20g/m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剥离力、耐老化、轻量化的复合表皮,通过使用新型材料的聚氨酯火焰复合海绵与PVC层和陶氏膜层进行火焰贴合,因为新型的聚氨酯火焰复合海绵具有醚键和酯键,能够皆具聚酯型海绵和聚醚型海绵的特点。与皮革、陶氏膜层进行火焰贴合时,只需添加少量的火焰复合剂就能使制备得到的复合表皮具有复合要求的剥离力(剥离力为 15.2N/5cm);同时聚氨酯火焰复合海绵制备简单,耐老化性能优异(老化前,拉伸强度190N;断裂伸长率210%,老化后,拉伸强度155N;断裂伸长率168%)、气味低(3.6级);采用陶氏膜代替传统的无纺布或针织布,使复合表皮的整体克重下降6.89~8.45%,取得了较好地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是高剥离力、耐老化、轻量化的复合表皮示意图。
附图1中,1为PVC层,2为PU海绵层,3为陶氏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高剥离力、高耐水解性、轻量化的复合表皮,自上而下依次为,PVC层1(厚度0.8mm,克重580g/m2)、聚氨酯火焰复合海绵层2(厚度2mm,克重60g/m2)、陶氏膜DAF-780 层3(厚度0.01mm,克重10g/m2),PVC层和陶氏膜层分别通过火焰复合工艺与聚氨酯火焰复合海绵层进行贴合。
聚氨酯火焰复合海绵的制备方法如下:
聚醚多元醇A1:分子量为2000,不饱和度为0.01mmol/g,官能度为2;
聚醚多元醇B1:分子量为1400,不饱和度为0.011mmol/g,官能度2,聚醚多元醇B的酯键含量重量百分数计为7.6%;
聚合物多元醇C1:分子量为6000,官能度为3,固含量为45%;
a)制备组分I:在容器A中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加入聚醚多元醇A1:30份,聚醚多元醇B1:50份,聚合物多元醇C1:20份,水:2.45份,二甲基苄胺:0.17份,二乙基环己胺,0.18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12份,SI-2302:0.7份,YK-68LE:5份,FLE-200LF: 1.5份,均匀搅拌,搅拌速度为2500rpm/min,混合物料温度为25℃;
b)制备组分II:在容器A中加入重量百分数为80%的2,4-二甲基苯基二异氰酸酯和 20%重量百分数为2,6-二甲基苯基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重量份数为28份,搅拌6秒钟得到物料Ⅰ,搅拌速度为3000rpm/min;
c)将物料Ⅰ快速倒入发泡箱中熟化,熟化时间为48小时,熟化后制备得到聚氨酯火焰复合海绵。聚氨酯火焰复合海绵层的物理特性见表1,其火焰复合后的表皮质量检测数据见表2。
【实施例2】
一种高剥离力、高耐水解性、轻量化的复合表皮,自上而下依次为,PVC(厚度1.0mm,克重650g/m2)、聚氨酯火焰复合海绵(厚度5mm,克重150g/m2)、陶氏膜DAF-780层 (厚度0.01mm,克重10g/m2),PVC层和陶氏膜层分别通过火焰复合工艺与聚氨酯火焰复合海绵层进行贴合。
聚氨酯火焰复合海绵的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1,各组分配方都不变,只是将火焰复合剂 FLE-200LF添加2.0份;聚氨酯火焰复合海绵层的物理特性见表1,其火焰复合后的表皮质量检测数据见表2。
【比较例1】
一种复合表皮,自上而下依次为,PVC(厚度0.8mm,克重580g/m2)、聚酯型PU海绵(厚度2mm,克重60g/m2)、针织布(厚度0.04mm;克重70g/m2);PVC层和针织布层分别通过火焰复合工艺与聚酯型PU海绵进行贴合。聚酯型PU海绵层的物理特性见表 1,其复合后的表皮质量检测数据见表2。
【比较例2】
一种复合表皮,自上而下依次为,PVC(厚度1.0mm,克重650g/m2)、聚醚型PU海绵(厚度5mm,克重150g/m2)、针织布(厚度0.04mm;克重70g/m2);PVC层和针织布层分别通过火焰复合工艺与聚醚型PU海绵进行贴合。聚醚型PU海绵层的物理特性见表 1,其复合后的表皮质量检测数据见表2。
表1实施例1~2及对比例1~2中PU海绵层的物理特性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200286910000051
PU海绵层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的测试标准为DIN EN ISO 1798:2008;老化条件为在90℃、(100-6)%相对湿度的条件下湿热老化200h。
表2实施例1~2以及比较例1~2的复合表皮的质量检测数据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200286910000061
复合表皮的耐老化测试的检测标准及方法为VW TL496:2016/试样在(90±2)℃和(98 ±2)%相对湿度下老化216h,然后进行评价。
剥离力测试的检测标准及方法为气候交变按照PV2005。取样宽50mm,长200mm,经、纬向各10块,用于测试气候交变后剥离强力,剥离测试方法DIN 53357-2003。
克重按照VW50132 section 5.2检测。
由表2可知,通过采用新型聚氨酯火焰复合海绵进行火焰复合制备得到的复合表皮的能皆具有聚醚型聚氨酯海绵和聚酯型聚氨酯海绵的优点特性,与聚醚型聚氨酯海绵在使用同等火焰复合剂的条件,实施例1和实施例2具有符合座椅要求的剥离力;而与聚酯型聚氨酯海绵相比,能够拥有较好的耐老化性能,经过老化后,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与常规条件下相比只下降了20%;气味等级3.6,采用陶氏膜代替传统的无纺布或针织布,使复合表皮的整体克重下降6.89~8.45%,取得了较好地技术效果。

Claims (4)

1.一种高剥离力、耐老化、轻量化的复合表皮,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依次包括PVC层(1)、PU海绵层(2)和陶氏膜层(3);其中,
a)所述的PVC层(1)的一面与PU海绵层(2)的一面通过火焰复合贴合;PVC为聚氯乙烯人造革;
b)所述的PU海绵层(2)为聚氨酯火焰复合海绵;PU海绵层(2)的另一面与陶氏膜层(3)的一面通过火焰复合贴合;所述的聚氨酯火焰复合海绵的拉伸强度为150~200Kpa,断裂伸长率不小于200%;
c)所述的陶氏膜层(3)选自INTEGRAL-780、DAF-400、DAF-880或DAF-780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剥离力、耐老化、轻量化的复合表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VC层(1)的厚度为0.8~1.3mm,克重为580~780g/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剥离力、耐老化、轻量化的复合表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U海绵层(2)的厚度为2~7mm,克重为60~210g/m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剥离力、耐老化、轻量化的复合表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陶氏膜层(3)的厚度为0.01~0.02mm,克重为10~20g/m2
CN202022519883.0U 2020-11-04 2020-11-04 高剥离力、耐老化、轻量化的复合表皮 Active CN2142669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19883.0U CN214266927U (zh) 2020-11-04 2020-11-04 高剥离力、耐老化、轻量化的复合表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19883.0U CN214266927U (zh) 2020-11-04 2020-11-04 高剥离力、耐老化、轻量化的复合表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66927U true CN214266927U (zh) 2021-09-24

Family

ID=77773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19883.0U Active CN214266927U (zh) 2020-11-04 2020-11-04 高剥离力、耐老化、轻量化的复合表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669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56420B (zh) 一种聚氨酯瑜伽垫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43286B (zh) 一种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离聚物泡沫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867830A (zh) 耐老化丁腈橡胶/邻苯二胺改性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
CN102516426A (zh) 一种高弹性的聚乙烯醇缩丁醛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CN214266927U (zh) 高剥离力、耐老化、轻量化的复合表皮
CN112574378A (zh) 作为吸音材料的低密度聚氨酯泡沫组合物,制造聚氨酯泡沫的方法和由其制造的聚氨酯泡沫
CN109137540B (zh) 一种耐水解腐蚀的聚氨酯合成革及其加工方法
CN214395779U (zh) 汽车扶手用复合表皮
CN213799186U (zh) 汽车门板
CN214266937U (zh) 高剥离力、耐老化的复合表皮
CN116732571A (zh) 一种复合纤维织物型水电解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14266936U (zh) 汽车座椅用复合表皮
CN214266956U (zh) 汽车门板内饰用复合表皮
CN110117912B (zh) 一种用于超纤贝斯的水性聚氨酯
CN113956543B (zh) 超支化离子液体/CNFs杂化粒子、微孔发泡阻燃TPV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92985A (zh) 一种隔音耐热老化橡胶垫
CN110028779A (zh) 一种汽车电池用隔热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CN214266935U (zh) 低气味复合表皮
CN109824858A (zh) 一种聚氨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隔音减振防水垫
CN112646164B (zh) 石墨烯复合的生物基聚醚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61307B (zh) 一种无溶剂型聚氨酯树脂、含浸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381219A (zh) 一种上光布黑胶
CN111430647A (zh) 一种高性能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制备方法
CN117736484B (zh) 一种耐用保温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Nugraeni et al. Preparation of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based on chitosan phthaloyl and chitosan blend for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 appli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