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58984U - 出水组件及净饮机 - Google Patents

出水组件及净饮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58984U
CN214258984U CN202022024622.1U CN202022024622U CN214258984U CN 214258984 U CN214258984 U CN 214258984U CN 202022024622 U CN202022024622 U CN 202022024622U CN 214258984 U CN214258984 U CN 2142589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outlet
outlet
baffl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2462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圆杰
张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nmi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nmi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nmi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unmi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2462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589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589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589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出水组件及净饮机。该出水组件包括壳体和出水管,该壳体内设有容纳腔,壳体上设有排气孔、进水孔和出水孔,排气孔、进水孔和出水孔均与容纳腔连通。出水管设有出水流道,出水管具有内壁,内壁围设形成出水流道,出水流道的一端与出水孔连通,内壁远离出水孔的一端设有出水口,出水流道的另一端与出水口连通,内壁上设有螺旋槽,螺旋槽延伸至出水口并与出水口连通。采用在围设形成出水流道的内壁上设置螺旋槽,该螺旋槽延伸至位于出水流道一端的出水口并与该出水口连通,在保证常温水的出水流速的情况下,由于螺旋槽的存在,热水出水时水流会沿着螺旋槽流动,即使水量无法填满出水口的横截面,出水也不会飞溅和断流。

Description

出水组件及净饮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出水组件及净饮机。
背景技术
净饮机出水有不同的流速,常温水需要流速快,提高用户的取水体验;而热水为了充分加热及水形不飘,要求出水流速慢;快慢两种流速要从同一个出水嘴出来,对于净饮机的出水组件是一种挑战。比如为了热水出水水形好,孔需要做小;但小的出水孔会影响常温水的出水流速;但如果把孔径加大,常温水流速可以提高,但是热水出水就会飘溅或断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水组件及净饮机,以解决目前净饮机中出水组件的高出水流速和好的出水水形无法兼顾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为:
一种出水组件,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壳体上设有排气孔、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排气孔、所述进水孔和所述出水孔均与所述容纳腔连通;以及
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设有出水流道,所述出水管具有内壁,所述内壁围设形成所述出水流道,所述出水流道的一端与所述出水孔连通,所述内壁远离所述出水孔的一端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流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内壁上设有螺旋槽,所述螺旋槽延伸至所述出水口并与所述出水口连通。
在所述出水组件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旋槽的圈数大于三。
在所述出水组件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水口的直径为4.0mm~4.6mm。
在所述出水组件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内设有第一缓冲件,所述第一缓冲件位于所述进水孔和所述出水孔之间且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一缓冲件上或所述第一缓冲件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有通道,所述进水孔和所述出水孔通过所述通道连通,所述排气孔位于所述出水孔与所述第一缓冲件之间。
在所述出水组件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件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通道。
在所述出水组件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内设有第三挡板,所述第三挡板正对所述通道且与所述通道间隔设置,所述第三挡板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三挡板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间隙,所述进水孔和所述出水孔顺次通过所述通道和所述间隙连通,所述排气孔位于所述出水孔与所述第三挡板之间。
在所述出水组件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气孔位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壳体设有斜面,所述斜面位于所述容纳腔且与所述顶部相对设置,所述进水孔位于所述斜面的高端一侧上方,所述出水孔位于所述斜面的低端一侧上。
在所述出水组件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水管包括内管和环设于所述内管外侧的外管,所述出水流道位于所述内管,所述内管外侧与所述外管内侧之间形成有溢流流道,所述出水孔的周向至少环绕有一个凸起,所述凸起外凸于所述斜面,所述凸起远离所述斜面的一端设有溢流孔,所述溢流流道的一端与所述溢流孔连通,所述溢流流道的远离所述溢流孔的一端设有溢流口。
在所述出水组件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本体和顶盖,所述顶盖盖合所述本体以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排气孔位于所述顶盖。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二为:
一种净饮机,包括如上所述的出水组件。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上述出水组件,采用在围设形成出水流道的内壁上设置螺旋槽,该螺旋槽延伸至位于出水流道一端的出水口并与该出水口连通,在保证常温水的出水流速的情况下,由于螺旋槽的存在,热水出水时水流会沿着螺旋槽流动,即使水量无法填满出水口的横截面,出水也不会飞溅和断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出水组件的轴视图。
图2为图1所示出水组件另一个方向的轴视图。
图3为图1所示出水组件去掉顶盖后的轴视图。
图4为图1所示出水组件的位于出水流道处的剖视图。
图5为图1所示出水组件的线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一并结合图1至图5,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出水组件10进行说明。一种出水组件10,包括壳体100和出水管200。进一步地,壳体100内设有容纳腔101,壳体100上设有排气孔301、进水孔401和出水孔102,排气孔301、进水孔401和出水孔102均与容纳腔101连通。进一步地,出水组件10还包括排气管300和进水管400。排气孔301位于排气管300且与容纳腔101连通。进水孔401位于进水管400且与容纳腔101连通。具体地,壳体100包括本体110和顶盖120,顶盖120盖合本体110以形成容纳腔101。本体110和顶盖120可通过超声波焊接焊合或通过卡接连接。本体110包括与顶盖120相对设置的底部和设置在底部上的周向侧壁。排气管300位于顶盖120。进水管400位于周向侧壁,出水管200位于底部。
进一步地,出水管200设有出水流道201,出水管200具有内壁,内壁围设形成出水流道201,出水流道201的一端与出水孔102连通,内壁远离出水孔102的一端设有出水口202,出水流道201的另一端与出水口202连通,内壁上设有螺旋槽203,螺旋槽203延伸至出水口202并与出水口202连通。上述出水组件10,采用在围设形成出水流道201的内壁上设置螺旋槽203,该螺旋槽203延伸至位于出水流道201一端的出水口202并与该出水口202连通,在保证常温水的出水流速的情况下,由于螺旋槽203的存在,热水出水时水流会沿着螺旋槽203流动,即使水量无法填满出水口202的横截面,出水也不会飞溅和断流。常温水/热水由进水孔401进入容纳腔101并从出水口202排出,而热水产生的水蒸汽可从排气孔301排出,实现水汽分离。上述热水通过将纯水泵抽进入即热管,在即热管中加热到不同的温度,然后通过进水孔401进入容纳腔101。
进一步地,螺旋槽203的圈数大于三,以保证出水流道201和螺旋槽203的作用长度,以能够有效的发挥螺旋槽203的导流作用。
进一步地,当出水口202的直径过大时,由于分水一致性差,水流很容易出线分叉断流、飞溅等问题,因此,出水口202不宜过大。当出水口202的直径减小后,由于出水孔102位置的水位上升,延缓了出水的时间,水汽分离的时间延长,也有利于改善水形。因此,本实施例中,出水口202的直径为4.0mm~4.6mm,既可以保证出热水时水形较好,又可以保证出常温水时不溢流。
进一步地,容纳腔101内设有第一缓冲件,第一缓冲件位于进水孔401和出水孔102之间且与壳体100连接,第一缓冲件上或第一缓冲件与壳体100之间形成有通道103,进水孔401和出水孔102通过通道103连通,排气孔301位于出水孔102与第一缓冲件之间。本实施例中,第一缓冲件包括第一挡板104和第二挡板105,第一挡板104和第二挡板105间隔设置以形成通道103。进一步地,第一挡板104和第二挡板105并排且间隔设置,第一挡板104与底部和周向侧壁的一侧连接,第二挡板105与底部和周向侧壁的另一侧连接。第一挡板104和第二挡板105的顶端均低于周向侧壁相对顶盖120的一端。
进一步地,容纳腔101内设有第三挡板106,第三挡板106正对通道103且与通道103间隔设置,第三挡板106与壳体100连接,第三挡板106与壳体100之间设有间隙,进水孔401和出水孔102顺次通过通道103和间隙连通,排气孔301位于出水孔102与第三挡板106之间。本实施例中,第三挡板106的两侧与壳体100之间均设有间隙。第三挡板106的顶端与顶盖120连接,第三挡板106的底端悬置于底部,同样形成间隙,常温水/热水可经各间隙流向出水孔102。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挡板104、第二挡板105和第三挡板106互相平行且交错设置。第一挡板104和第二挡板105能够缓冲降低常温水/热水流速,通道103位于第一挡板104和第二挡板105之间且位于容纳腔101轴线位置,使得常温水/热水从容纳腔101轴线位置流出,保证了常温水/热水的流向一致,避免由于进水孔401位于周向侧壁造成进水在遇到壳体100后发生絮乱。第三挡板106正对通道103且与通道103间隔设置,能够进一步的降低常温水/热水的流速,尤其对于热水,第三挡板106能够使部分水蒸汽液化,避免水蒸汽过量排出降低出水量。
本实施例中,第三挡板106的尺寸小于通道103的尺寸,使得第一挡板104、第二挡板105和第三挡板106整体对常温水/热水的阻力较小。可以理解为在其他实施例中,通过调整第三挡板106和通道103的尺寸大小、大小关系或位置关系,可调节对常温水/热水的流速,以满足不同使用需求。
进一步地,壳体100设有斜面107,斜面107位于容纳腔101且与顶部相对设置,具体地,斜面107覆盖于底部的靠近容纳腔101的一侧。进一步地,进水孔401位于斜面107的高端一侧上方,出水孔102位于斜面107的低端一侧上,通过斜面107的设置,保证常温水/热水的正常流动,同时在出水结束后也不残留水,保证常温水/热水的清洁度。
进一步地,出水管200包括内管210和环设于内管210外侧的外管220,出水流道201位于内管210,内管210外侧与外管220内侧之间形成有溢流流道204。出水孔102的周向环绕有三个凸起130。各凸起130外凸于斜面107,凸起130远离斜面107的一端设有溢流孔131。溢流流道204的一端与溢流孔131连通,溢流流道204的远离溢流孔131的一端设有溢流口。凸起130的设置使得在水位没过凸起130时,溢流孔131可实现溢流功能,当水位低于凸起130时,溢流孔131可实现排气功能。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净饮机。该净饮机包括上述出水组件10。净饮机包括机壳。出水组件10设有与机壳连接连接部500。具体地,连接部500为连接筋500,该连接筋500上设有连接孔501。本实施例中,连接筋500的数量为两个且相对设置在周向侧壁的两侧,以将出水组件10与机壳连接。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壳体上设有排气孔、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排气孔、所述进水孔和所述出水孔均与所述容纳腔连通;以及
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设有出水流道,所述出水管具有内壁,所述内壁围设形成所述出水流道,所述出水流道的一端与所述出水孔连通,所述内壁远离所述出水孔的一端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流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内壁上设有螺旋槽,所述螺旋槽延伸至所述出水口并与所述出水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槽的圈数大于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的直径为4.0mm~4.6m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内设有第一缓冲件,所述第一缓冲件位于所述进水孔和所述出水孔之间且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一缓冲件上或所述第一缓冲件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有通道,所述进水孔和所述出水孔通过所述通道连通,所述排气孔位于所述出水孔与所述第一缓冲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件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内设有第三挡板,所述第三挡板正对所述通道且与所述通道间隔设置,所述第三挡板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三挡板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间隙,所述进水孔和所述出水孔顺次通过所述通道和所述间隙连通,所述排气孔位于所述出水孔与所述第三挡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位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壳体设有斜面,所述斜面位于所述容纳腔且与所述顶部相对设置,所述进水孔位于所述斜面的高端一侧上方,所述出水孔位于所述斜面的低端一侧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包括内管和环设于所述内管外侧的外管,所述出水流道位于所述内管,所述内管外侧与所述外管内侧之间形成有溢流流道,所述出水孔的周向至少环绕有一个凸起,所述凸起外凸于所述斜面,所述凸起远离所述斜面的一端设有溢流孔,所述溢流流道的一端与所述溢流孔连通,所述溢流流道的远离所述溢流孔的一端设有溢流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本体和顶盖,所述顶盖盖合所述本体以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排气孔位于所述顶盖。
10.一种净饮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出水组件。
CN202022024622.1U 2020-09-15 2020-09-15 出水组件及净饮机 Active CN2142589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24622.1U CN214258984U (zh) 2020-09-15 2020-09-15 出水组件及净饮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24622.1U CN214258984U (zh) 2020-09-15 2020-09-15 出水组件及净饮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58984U true CN214258984U (zh) 2021-09-24

Family

ID=77806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24622.1U Active CN214258984U (zh) 2020-09-15 2020-09-15 出水组件及净饮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589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258984U (zh) 出水组件及净饮机
CN216454594U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221117072U (zh) 一种水汽分离盒及出水龙头
CN212561779U (zh) 一种储水箱及供水系统和卫生清洗装置
CN209995989U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211118714U (zh) 一种可维护集成式倒吊桶疏水阀组件
CN221105545U (zh) 一种出水嘴
CN210408104U (zh) 直饮机
CN220951279U (zh) 一种水汽分离盒及出水龙头
CN219630677U (zh) 一种水龙头
CN219139975U (zh) 一种水龙头
CN220141403U (zh) 即热抽水器
WO2015027581A1 (zh) 蒸汽发生器、清洗系统和吸油烟机
CN215424168U (zh) 水气分离装置及饮水机
CN220735131U (zh) 一种水气分离盒
CN219846120U (zh) 水汽分离盒、水龙头以及即热式饮水机
CN220988505U (zh) 出水嘴结构及净饮设备
CN211212672U (zh) 一种出水嘴结构
JP2008034292A (ja) 密閉型鉛蓄電池
CN218683802U (zh) 一种水汽分离装置和饮水机
CN215127485U (zh) 一种出液部件及液体加热容器
CN220892571U (zh) 蒸汽分离器和加热饮水装置
CN213541485U (zh) 一种带水气分离装置的高温龙头
CN219438846U (zh) 出水嘴及即热饮水机
CN216628229U (zh) 水龙头结构及饮水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