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51279U - 一种水汽分离盒及出水龙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汽分离盒及出水龙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51279U
CN220951279U CN202322201551.1U CN202322201551U CN220951279U CN 220951279 U CN220951279 U CN 220951279U CN 202322201551 U CN202322201551 U CN 202322201551U CN 220951279 U CN220951279 U CN 2209512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late
vapor
vapor separation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0155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王志阳
马明阳
李刚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0155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512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512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512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ng Particles In Gases By Inertia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水汽分离盒及出水龙头,水汽分离盒包括底座和盖合于底座的上盖,底座和上盖之间配合形成水汽分离腔,底座设有分别与水汽分离腔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底座设有水汽分离板,水汽分离板朝向水汽分离腔内延伸以将水汽分离腔分隔为出水区和出汽区,水汽分离板与出水口相邻布置,且水汽分离板的顶端的位置高度高于出水口顶部的位置高度,出汽区还设有水汽导流筋,水汽导流筋将出汽区分隔为多个与外界连通的排汽通道。出水龙头包括龙头本体,龙头本体的内部设有如上的水汽分离盒。本申请中的出汽区和出水区存在明显的分区,满足了水汽和水的各向流动,且能够防止自进水口进入的水通过排汽通道流出,有助于保证出水水型。

Description

一种水汽分离盒及出水龙头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水龙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汽分离盒及出水龙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具备即热功能或者能够与加热设备相连以具备输出高温水功能的水龙头,在输出高温水时因水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而使得在水龙头的出水口处水蒸气接触空气后膨胀而导致水花飞溅,影响用户使用体验。因此需要在热水输出前先对热水和水汽进行分离以改善出水水型,降低出水飞溅的现象。
现有的水汽分离结构的大多为设置两个上下布置的壳体,两个壳体配合围成容水腔,在壳体上设分别与容水腔连通的冷水入口、热水入口、出水口及排气孔,并在壳体内设置水汽挡板,现有的水汽挡板靠近冷水入口和热水入口设置,热水进入后,在自出水口流出之前需先流经水汽挡板以进行水汽分离。然而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水在流动过程中存在爬水现象,热水在流经水汽挡板时水汽会沿水汽挡板向上流动并爬入水汽挡板的内部,并经位于水汽挡板内侧的排气孔排出,从而导致水龙头出热水时,排气孔处存在滴热水的现象,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此外,当出水量较大时,水进入容水腔内水流较快,导致出水口处出水压力大,噪声大,现有的水汽分离机构内,为降低水的快速流动,在壳体内会设置引流板,以通过引流板的引流延长水流路径,增加流水的动能消耗,以降低出水口的出水压力,但现有的引流板为直板结构,水流自冷水入口或热水入口进入后,经引流板的分散之后再汇流集中,直板的结构设计导致出水口处的出水水型并不美观,且在水量较少时,影响出水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水汽分离盒及出水龙头,以解决现有的水汽挡板的设置所带来的排气孔处滴热水,水滴在水龙头上存在多处分散的出口的问题。
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汽分离盒,包括底座和盖合于所述底座的上盖,所述底座和所述上盖之间配合形成水汽分离腔,所述底座设有分别与所述水汽分离腔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底座设有水汽分离板,所述水汽分离板朝向所述水汽分离腔内延伸以将所述水汽分离腔分隔为出水区和出汽区,所述水汽分离板与所述出水口相邻布置,且所述水汽分离板的顶端的位置高度高于所述出水口顶部的位置高度,所述出汽区还设有一端与所述水汽分离板相连的水汽导流筋,所述水汽导流筋将所述出汽区分隔为多个与外界连通的排汽通道。
本申请中的所述水汽分离盒还包括下述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水汽导流筋具有与所述水汽分离板相连的第一端、及与所述第一端位置相对的第二端,所述水汽导流筋的顶部自所述第二端向所述第一端倾斜向下延伸。
所述水汽导流筋自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呈弧形延伸,以将所述排汽通道限定为自远离所述出水口的一侧向靠近所述出水口的一侧逐渐收拢。
所述水汽分离板包括围绕所述出水口的周向且呈弧形延伸的汇流板、以及分别与所述汇流板相连且位于所述汇流板两侧的第一分离板和第二分离板,所述水汽导流筋的第一端与所述汇流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分离板的一端和第二分离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汇流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分离板的另一端和第二分离板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底座的第一侧壁相连,以在所述第一分离板、所述第二分离板、所述汇流板及所述底座的第一侧壁之间围成所述出汽区。
所述底座包括第一侧壁、分立于所述第一侧壁的两侧的第二侧壁、及与所述第二侧壁固连的第三侧壁,所述进水口设于所述第三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相对布置;所述底座还设有朝向所述水汽分离腔内凸出延伸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包括导流部及分别位于所述导流部两侧的分流板,所述导流部正对所述进水口,各所述分流板的一端与所述导流部固定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底座的第二侧壁延伸,以在两块所述分流板与所述导流部配合之间形成开口朝向所述出水口的扩口结构,以使水流自所述进水口进入并经所述导流板分流后在所述出水口处汇聚并流出。
所述上盖设有朝向所述水汽分离腔内延伸的水汽挡板,所述水汽挡板位于所述导流板和所述水汽分离板之间,且所述水汽分离板的底部的位置高度低于所述导流板的顶部的位置高度。
所述底座设有自所述进水口一侧向所述出水口一侧倾斜向下延伸的导流面,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导流面的低位位置处。
沿水流的流动方向,所述出汽区位于所述出水区的下游位置。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出水龙头,包括龙头本体,所述龙头本体设有出水嘴,还包括设于所述龙头本体的内部的水汽分离盒,所述水汽分离盒为如上所述的水汽分离盒,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出水嘴连通。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本申请中的水汽分离板与出水口相邻布置,且水汽分离板顶端的位置高度高于出水口顶部的位置高度,以使出汽区和出水区存在明显的分区,满足了水汽和水的各向流动,且能够防止自进水口进入的水通过排汽通道流出,有助于保证出水水型。而且,水汽分离板与出水口相邻,使得当热水经进水口进入水汽分离腔并向出水口处流动的过程中,水蒸气向排气通道处流动,部分水蒸气冷凝以沿排汽通道流出,因出汽区紧邻出水区,冷凝水的滴落靠近出水口进行,从而避免了冷凝水与出水口处排出的水存在明显分离的现象,保证了出水的集中性。
2.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水汽导流筋具有与水汽分离板相连的第一端、及与第一端部位置相对的第二端,水汽导流筋的顶部自第二端向第一端倾斜向下延伸,水汽导流筋如此设置,可以对水汽形成导流,使水汽向靠近水汽分离板的一侧流动,并在靠近水汽分离板的一侧冷凝成水,冷凝水沿水汽分离板流下,因水汽分离板与出水口相邻布置,从而使得冷凝水的滴落靠近出水口,形成良好的出水水型,提升用户体验。
3.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水汽导流筋呈弧形延伸,以将排汽通道限定为自远离出水口的一侧向靠近出水口的一侧逐渐收拢,一方面使得排汽通道的截面积呈渐进式变化,从而降低了压力突变,使得当水汽在渐进式变化的排汽通道内流动时,可以降低因压力突变而导致的空气扰动和由此形成的噪声,提升了用户体验,另一方面可以对水汽进行引流,避免其在排汽通道内形成紊流,降低了水汽在排汽通道处的速度梯度,也避免了冷凝水在排汽通道内乱流以及自排汽通道流出时发生飞溅。
4.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水汽分离板包括围绕出水口周向且呈弧形延伸的汇流板、以及分别位于汇流板两侧的第一分离板和第二分离板。汇流板呈弧形延伸,使得在汇流板处汇聚的冷凝水能够壁挂于汇流板并以接近出水口的形状流出,从而降低了冷凝水流出形态与出水口处水流形态的差异,第一分离板和第二分离板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对进入水汽分离腔内的水和水汽进行分离,避免水溢流至排汽通道,另一方面可以与汇流板配合形成排汽通道,对水汽和冷凝水的流动实现引流,避免水汽混杂到出水口而造成出水口处水滴的喷溅。
更进一步地,第一分离板的一端和第二分离板的一端分别与汇流板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底座的第一侧壁相连,从而在第一分离板、第二分离板和第一侧壁之间围成出汽区,相较于未借助于底座的第一侧壁,而是在底座内成型相对独立且在周向上呈封闭造型的水汽分离板以将出水区和出汽区进行分离的结构而言,本实施例借助于底座的第一侧壁与水汽分离板的配合限定出出汽区,简化了底座的结构设计,降低了加工制造成本,而且不会形成出水死角,方便了进入水汽分离腔内的水能够快速流出,也降低了水汽分离盒内的余水量。
5.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底座内设有导流板,导流板的一侧朝向进水口,另一侧朝向出水口并形成扩口结构,使得水自进水口进入后,经导流板先分流再在出水口处汇聚,一方面可以起到整流水型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延长水流的流动路径,增加水流的沿程阻力损失,避免水流快速流向出水口处时造成拥堵和噪音,有利于保证出水水型,且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此外,该导流板还可对水汽进行导流,使水汽进入水汽分离腔之后先往两侧进行分流,以在水向出水口处流动的时候,减少水汽在出水口内的掺杂量,从而可大幅降低出水口处水蒸气的含量,进而降低因水蒸气接触空气后膨胀而导致出水口处的水花飞溅,提升出水口处的出水水型。
6.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上盖设有朝向水汽分离腔内延伸的水汽挡板,水汽挡板位于导流板和水汽分离板之间,且水汽分离板的底部的位置高度低于导流板的顶部的位置高度,水汽挡板的设置可以对热蒸汽形成引流,避免热蒸汽在水汽分离腔内上涌下窜,从而降低了因气流紊乱所带来的噪声,提升了用户体验。
7.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底座设有自进水口一侧向出水口一侧倾斜向下延伸的导流面,导流面的设置可以对水的流动形成引导,避免紊流现象的发生,而且可以使出水口处在底座的低位位置处,降低了余水量,从而降低了水汽分离盒内细菌的滋生,提升了饮水质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下水汽分离盒的爆炸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下水汽分离盒的剖视图一;
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下水汽分离盒的剖视图二;
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下底座的俯视图;
图5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下底座的立体图;
图6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下上盖的立体图。
其中,
1.上盖、11.水汽挡板;
2.底座、21.进水口、22.出水口、23.导流板、231.导流部、232.分流板、24.导流面、25.汇流板、26.第一分离板、27.第二分离板、28.水汽导流筋、281.第一端、282.第二端、29.排汽通道、210.第一侧壁、211.第二侧壁、212.第三侧壁;
3.水汽分离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水汽分离盒,包括底座2和盖合于底座2的上盖1,底座2和上盖1之间配合形成水汽分离腔3,底座2设有分别与水汽分离腔3连通的进水口21和出水口22,底座2设有水汽分离板,水汽分离板朝向水汽分离腔3内延伸以将水汽分离腔3分隔为出水区和出汽区,水汽分离板与出水口22相邻布置,且水汽分离板的顶端的位置高度高于出水口22顶部的位置高度,出汽区还设有一端与水汽分离板相连的水汽导流筋28,水汽导流筋28将出汽区分隔为多个与外界连通的排汽通道29。
本申请中的水汽分离板与出水口22相邻布置,且水汽分离板顶端的位置高度高于出水口22顶部的位置高度,以使出汽区和出水区存在明显的分区,满足了水汽和水的各向流动,且能够防止自进水口21进入的水通过排汽通道29流出,有助于保证出水水型。而且,水汽分离板与出水口22相邻,使得当热水经进水口21进入水汽分离腔3并向出水口22处流动的过程中,水蒸气向排气通道处流动,部分水蒸气冷凝以沿排汽通道29流出,因出汽区紧邻出水区,冷凝水的滴落靠近出水口22进行,从而避免了冷凝水与出水口22处排出的水存在明显分离的现象,保证了出水的集中性。
本申请对于底座2和上盖1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定:在一个实施例中,底座2和上盖1采用不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例如底座2和上盖1焊接固定。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底座2和上盖1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例如,底座2和上盖1过盈配合,又如,底座2和上盖1通过卡接固定,更进一步地,为了提升底座2和上盖1之间的密封性能,避免水汽和水自底座2和上盖1的连接位置处溢出,可在底座2和上盖1的连接位置处设置密封圈等密封结构。
本申请对于底座2和水汽分离板的连接方式亦不做限定:在一个实施例中,底座2和水汽分离板分体成型,且底座2设有用于安装水汽分离板的安装槽,水汽分离板插接固定于安装槽处。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底座2和水汽分离板一体成型,以省却分体成型所带来的装配工序的增加。
本申请对于水汽导流筋28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其可以采用下述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实施方式一:水汽导流筋28具有与水汽分离板相连的第一端281、及与第一端281位置相对的第二端282,水汽导流筋28的顶部自第二端282向第一端281齐平设置。本实施方式一中的水汽导流筋28结构简单,方便加工成型。
实施方式二:水汽导流筋28具有与水汽分离板相连的第一端281、及与第一端281位置相对的第二端282,水汽导流筋28的顶部自第二端282向第一端281齐平设置,且水汽导流筋28自第一端281向第二端282呈弧形延伸,以将排汽通道29限定为自远离出水口22的一侧向靠近出水口22的一侧逐渐收拢。
实施方式三:如图2至图5所示,水汽导流筋28具有与水汽分离板相连的第一端281、及与第一端281位置相对的第二端282,水汽导流筋28的顶部自第二端282向第一端281倾斜向下延伸。水汽导流筋28如此设置,可以对水汽形成导流,使水汽向靠近水汽分离板的一侧流动,并在靠近水汽分离板的一侧冷凝成水,冷凝水沿水汽分离板流下,因水汽分离板与出水口22相邻布置,从而使得冷凝水的滴落靠近出水口22,形成良好的出水水型,提升用户体验。
实施方式四:如图2、图3和图5所示,水汽导流筋28具有与水汽分离板相连的第一端281、及与第一端281位置相对的第二端282,水汽导流筋28自第一端281向第二端282呈弧形延伸,以将排汽通道29限定为自远离出水口22的一侧向靠近出水口22的一侧逐渐收拢。一方面使得排汽通道29的截面积呈渐进式变化,从而降低了压力突变,使得当水汽在渐进式变化的排汽通道29内流动时,可以降低因压力突变而导致的空气扰动和由此形成的噪声,提升了用户体验,另一方面可以对水汽进行引流,避免其在排汽通道29内形成紊流,降低了水汽在排汽通道29处的速度梯度,也避免了冷凝水在排汽通道29内乱流以及自排汽通道29流出时发生飞溅。
实施方式五:如图2、图3和图5所示,水汽导流筋28具有与水汽分离板相连的第一端281、及与第一端281位置相对的第二端282,水汽导流筋28的顶部自第二端282向第一端281倾斜向下延伸,且水汽导流筋28自第一端281向第二端282呈弧形延伸,以将排汽通道29限定为自远离出水口22的一侧向靠近出水口22的一侧逐渐收拢。本实施方式五兼具上述实施方式三和实施方式四的优点。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水汽分离板包括围绕出水口22的周向且呈弧形延伸的汇流板、以及分别与汇流板相连且位于汇流板两侧的第一分离板26和第二分离板27,水汽导流筋28的第一端281与汇流板固定连接。
汇流板呈弧形延伸,使得在汇流板处汇聚的冷凝水能够壁挂于汇流板并以接近出水口22的形状流出,从而降低了冷凝水流出形态与出水口22处水流形态的差异,第一分离板26和第二分离板27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对进入水汽分离腔3内的水和水汽进行分离,避免水溢流至排汽通道29,另一方面可以与汇流板配合形成排汽通道29,对水汽和冷凝水的流动实现引流,避免水汽混杂到出水口22而造成出水口22处水滴的喷溅。
本实施方式对于用以围成出汽区的结构不做限定,其可以采用下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
实施例1:水汽分离板还包括第三分离板,第三分离板与汇流板相对布置,且第三分离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分离板26和第二分离板27固定连接,水汽导流筋28的第一端281与汇流板固定连接、水汽导流筋28的第二端282与第三分离板固定连接,以使水汽导流筋28在汇流板和第三分离板之间延伸。第三分离板的底端与底座2固连、顶端朝向上盖1延伸。第三分离板与底座2的侧壁之间存在间隙,以方便第三分离板的加工和定位。
本实施例1通过汇流板、第一分离板26、第二分离板27和第三分离板围成在周向上呈封闭造型的结构以将出水区和出汽区进行分离。
实施例2:如图2至图5所示,第一分离板26的一端和第二分离板27的一端分别与汇流板固定连接,第一分离板26的另一端和第二分离板27的另一端分别与底座2的第一侧壁210相连,以在第一分离板232、第二分离板232、汇流板及底座2的第一侧壁210之间围成出汽区。相较于上述实施例1而言,本实施例借助于底座2的第一侧壁210与水汽分离板的配合限定出出汽区,简化了底座2的结构设计,降低了加工制造成本,而且不会形成出水死角,方便了进入水汽分离腔3内的水能够快速流出,也降低了水汽分离盒内的余水量。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2至图5所示,底座2包括第一侧壁210、分立于第一侧壁210的两侧的第二侧壁211、及与第二侧壁211固连的第三侧壁212,进水口21设于第三侧壁212,第一侧壁210和第三侧壁212相对布置;底座2还设有朝向水汽分离腔3内凸出延伸的导流板23,导流板23包括导流部231及分别位于导流部231两侧的分流板232,导流部231正对进水口21,各分流板232的一端与导流部231固定连接、另一端朝向底座2的第二侧壁211延伸,以在两块分流板232与导流部231配合之间形成开口朝向出水口22的扩口结构,以使水流自进水口21进入并经导流板23分流后在出水口22处汇聚并流出。
本实施方式的结构设计使得水自进水口21进入后,经导流板23先分流再在出水口22处汇聚,一方面可以起到整流水型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延长水流的流动路径,增加水流的沿程阻力损失,避免水流快速流向出水口22处时造成拥堵和噪音,有利于保证出水水型,且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此外,该导流板23还可对水汽进行导流,使水汽进入水汽分离腔3之后先往两侧进行分流,以在水向出水口22处流动的时候,减少水汽在出水口22内的掺杂量,从而可大幅降低出水口22处水蒸气的含量,进而降低因水蒸气接触空气后膨胀而导致出水口22处的水花飞溅,提升出水口22处的出水水型。
本实施方式对于底座2和导流板23的连接方式亦不做限定:在一个实施例中,底座2和导流板23分体成型,且底座2设有用于安装导流板23的安装槽,导流板23插接固定于安装槽处。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底座2和导流板23一体成型,以省却分体成型所带来的装配工序的增加。
作为优选,如图2至图5所示,导流板23在底座2内居中设置,即两块分流板232沿底座2的中心线对称布置,以使两块分流板232与第二侧壁211之间的距离相等。更进一步地,导流板23的中轴线与进水口21的轴线方向同轴布置,以使水自进水口21进入水汽分离腔3后,能够经由导流板23做等量分流,使单位时间内经过两块分流板232和与其相对的第二侧壁211之间的水流量相等,使水能均匀流向出水口22,避免两股水在出水口22处发生不均等的碰撞而影响出水水型。
作为优选,如图4和图5所示,导流板23呈V型,以尽可能地减少导流部231对于水流分散和水流流向的影响,避免水在导流部231处发生紊乱,降低了水流噪声。
作为本实施方式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2、图3和图6所示,上盖1设有朝向水汽分离腔3内延伸的水汽挡板11,水汽挡板11位于导流板23和水汽分离板之间,且水汽分离板的底部的位置高度低于导流板23的顶部的位置高度。水汽挡板11的设置可以对热蒸汽形成引流,避免热蒸汽在水汽分离腔3内上涌下窜,从而降低了因气流紊乱所带来的噪声,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对于上盖1和水汽挡板11的连接方式亦不做限定:在一个实施例中,上盖1和水汽挡板11分体成型,且上盖1设有用于安装水汽挡板11的定位槽,水汽挡板11插接固定于定位槽处。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上盖1和水汽挡板11一体成型,以省却分体成型所带来的装配工序的增加。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3所示,底座2设有自进水口21一侧向出水口22一侧倾斜向下延伸的导流面24,出水口22位于导流面24的低位位置处。导流面24的设置可以对水的流动形成引导,避免紊流现象的发生,而且可以使出水口22处在底座2的低位位置处,降低了余水量,从而降低了水汽分离盒内细菌的滋生,提升了饮水质量。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2至图5所示,沿水流的流动方向,出汽区位于出水区的下游位置。一方面可以延长热蒸汽的流动路径,加大热蒸汽流动过程中的热量损失,从而降低了排汽通道29出口端的蒸汽温度,另一方面热蒸汽流动过程中形成的部分冷凝水可以混入水中自出水口22排出,从而可以减少自排汽通道29处排出的冷凝水的量。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出水龙头,包括龙头本体,龙头本体设有出水嘴,还包括设于龙头本体的内部的水汽分离盒,水汽分离盒为如上的水汽分离盒,出水口22与出水嘴连通。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出水龙头上设有即热器,即热器的出水口22与水汽分离盒的进水口21连通。
作为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出水龙头外接净水设备,净水设备设有加热单元,加热单元的热水出口与水汽分离盒的进水口21连通。
本申请中未述及的地方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水汽分离盒,包括底座和盖合于所述底座的上盖,所述底座和所述上盖之间配合形成水汽分离腔,所述底座设有分别与所述水汽分离腔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有水汽分离板,所述水汽分离板朝向所述水汽分离腔内延伸以将所述水汽分离腔分隔为出水区和出汽区,所述水汽分离板与所述出水口相邻布置,且所述水汽分离板的顶端的位置高度高于所述出水口顶部的位置高度,所述出汽区还设有一端与所述水汽分离板相连的水汽导流筋,所述水汽导流筋将所述出汽区分隔为多个与外界连通的排汽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汽分离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汽导流筋具有与所述水汽分离板相连的第一端、及与所述第一端位置相对的第二端,所述水汽导流筋的顶部自所述第二端向所述第一端倾斜向下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汽分离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汽导流筋自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呈弧形延伸,以将所述排汽通道限定为自远离所述出水口的一侧向靠近所述出水口的一侧逐渐收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水汽分离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汽分离板包括围绕所述出水口的周向且呈弧形延伸的汇流板、以及分别与所述汇流板相连且位于所述汇流板两侧的第一分离板和第二分离板,所述水汽导流筋的第一端与所述汇流板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汽分离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分离板的一端和第二分离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汇流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分离板的另一端和第二分离板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底座的第一侧壁相连,以在所述第一分离板、所述第二分离板、所述汇流板及所述底座的第一侧壁之间围成所述出汽区。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水汽分离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包括第一侧壁、分立于所述第一侧壁的两侧的第二侧壁、及与所述第二侧壁固连的第三侧壁,所述进水口设于所述第三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相对布置;所述底座还设有朝向所述水汽分离腔内凸出延伸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包括导流部及分别位于所述导流部两侧的分流板,所述导流部正对所述进水口,各所述分流板的一端与所述导流部固定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底座的第二侧壁延伸,以在两块所述分流板与所述导流部配合之间形成开口朝向所述出水口的扩口结构,以使水流自所述进水口进入并经所述导流板分流后在所述出水口处汇聚并流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汽分离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设有朝向所述水汽分离腔内延伸的水汽挡板,所述水汽挡板位于所述导流板和所述水汽分离板之间,且所述水汽分离板的底部的位置高度低于所述导流板的顶部的位置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水汽分离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设有自所述进水口一侧向所述出水口一侧倾斜向下延伸的导流面,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导流面的低位位置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水汽分离盒,其特征在于,
沿水流的流动方向,所述出汽区位于所述出水区的下游位置。
10.一种出水龙头,包括龙头本体,所述龙头本体设有出水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龙头本体的内部的水汽分离盒,所述水汽分离盒为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水汽分离盒,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出水嘴连通。
CN202322201551.1U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水汽分离盒及出水龙头 Active CN2209512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01551.1U CN220951279U (zh)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水汽分离盒及出水龙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01551.1U CN220951279U (zh)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水汽分离盒及出水龙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51279U true CN220951279U (zh) 2024-05-14

Family

ID=90978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01551.1U Active CN220951279U (zh)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水汽分离盒及出水龙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512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81915B (zh) 一种蒸汽阀结构及安装有蒸汽阀结构的器具
US20180272264A1 (en) Filtration liquid tank for dedusting device, and dedusting device with the same
CN206303757U (zh) 蒸汽阀座和蒸汽阀盖及蒸汽阀座和电饭煲
CN220951279U (zh) 一种水汽分离盒及出水龙头
CN107581916B (zh) 蒸汽阀及具有其的食物加热装置
CN215744175U (zh) 出水装置的原水净水切换机构和出水装置
CN221117072U (zh) 一种水汽分离盒及出水龙头
CN221105544U (zh) 一种出水嘴
CN217696089U (zh) 一种净水机用水汽分离盒及净水机
CN221105545U (zh) 一种出水嘴
CN114052490B (zh) 一种用于烹饪装置的防溢锅盖组件及烹饪装置
CN217429779U (zh) 一种出水口稳流结构
CN220988505U (zh) 出水嘴结构及净饮设备
CN109662583B (zh) 用于水处理装置的壳体组件
CN214258984U (zh) 出水组件及净饮机
CN216060209U (zh) 即热式饮水机多温段变流量出水嘴
CN218922315U (zh) 多功能出水嘴及用水设备
CN219289233U (zh) 一种水汽分离盒
CN220908561U (zh) 一种双功能龙头出水嘴
CN215568173U (zh) 一种净水龙头
CN215596550U (zh) 净水龙头
CN221257747U (zh) 一种带水汽分离的龙头
CN217696090U (zh) 一种水汽分离盒及净水机
CN219139977U (zh) 一种水龙头
CN215327034U (zh) 一种净水加热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