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58247U - 一种自冷却型吹风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冷却型吹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58247U
CN214258247U CN202022201398.9U CN202022201398U CN214258247U CN 214258247 U CN214258247 U CN 214258247U CN 202022201398 U CN202022201398 U CN 202022201398U CN 214258247 U CN214258247 U CN 2142582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uct
body part
channel
bin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0139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lue Oce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se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se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se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0139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582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582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582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And Drying H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冷却型吹风机,在体部内设置体部第一副风道、体部第二副风道和体部主风道,体部第一副风道、体部第二副风道内的低温流体能够及时对吹风机内部的元器件,如主风道的组成结构等进行降温,避免吹风机在使用过程中发热,延长吹风机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自冷却型吹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持器具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自冷却型吹风机。
背景技术
吹风机是一种利用热风吹干湿物体的家电,其中,用于产生出风的结构是风扇,用于加热出风的结构是加热丝。而用于驱动风扇旋转的结构是电机。
传统的吹风机仅在吹风机体部设置可流过高温流体的主风道,吹风机无散热功能,吹出的热风温度高,用户为避免损伤发质或烫伤头皮,在使用吹风机的过程中只能不停的摇摆吹风机,避免热空气一直对着某个点直吹造成损伤。这导致现有吹风机的使用需要消耗一定的体力,且使用麻烦,特别是对于理发师而言,吹头发是一件耗体力的事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冷却型吹风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冷却型吹风机,包括手柄和体部,手柄内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手柄风道,体部内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体部风道,所述手柄风道和体部风道连通;所述手柄的底端设置有与手柄风道连通的进风口,体部的前端设置有与体部风道连通的出风口;所述手柄风道包括互不导通的手柄主风道和手柄副风道,体部风道包括互不导通的体部主风道和体部副风道,所述手柄主风道和体部主风道连通并可流过高温流体;手柄副风道和体部副风道连通并可流过低温流体;所述体部前端设置有机头。
优选地,所述体部副风道包括体部第一副风道和体部第二副风道;所述体部包括外筒、增压仓和控制仓;所述控制仓包括控制仓本体和从控制仓本体向外延伸的控制仓延伸部;所述增压仓具有增压仓中空部和环绕增压仓中空部的增压仓通道本体;所述控制仓延伸部贯穿于增压仓中空部,增压仓套设于外筒内,控制仓延伸部的外壁与增压仓通道本体的内壁形成体部第二副风道,增压仓通道本体形成体部主风道,增压仓通道本体的外壁与外筒内壁之间形成体部第一副风道;所述机头设置有与增压仓通道本体相对的体部主风道的出风口,机头边缘与外筒非密封连接,机头边缘与外筒的间隙形成体部第一副风道的出风口。
优选地,所述控制仓设置有贯通其前后端的控制仓中空部,控制仓中空部嵌套于增压仓中空部内;所述吹风机还包括负压风道,负压风道贯通体部的前后端,负压风道包括控制仓中空部,所述机头还设置有与控制仓中空部相对的负压风道的出风口。
优选地,所述机头包括嵌套连接的内环和外环,内环和外环之间具有间隙通道,所述内环与控制仓中空部相对并形成负压风道的出风口;所述外环的边缘与外筒非密封连接,外环边缘与外筒的间隙形成体部第一副风道的出风口;所述间隙通道与增压仓通道本体相对并形成体部主风道的出风口。
优选地,所述体部主风道的出风口环绕负压风道的出风口且二者同心圆设置。
优选地,所述机头的外缘设置有倾角。
优选地,所述机头表面的整体形状为椭圆形或类椭圆形,间隙通道至机头表面长轴端点的最小距离大于间隙通道至机头表面短轴端点的最小距离。
优选地,所述间隙通道至机头表面长轴端点的最小距离大于0.8厘米且小于或等于 2.4厘米;间隙通道至机头表面短轴端点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0.8厘米且小于2.4厘米。
优选地,所述间隙通道的口径从机头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缩小,形成聚风环。
优选地,所述机头沿机头表面长轴或短轴方向的两端内部设置有磁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吹风机体部内设置体部主风道、体部副风道,体部副风道还可以进一步分为体部第一副风道、体部第二副风道,体部第一副风道环绕体部主风道设置,体部主风道又环绕体部第二副风道设置,体部第一副风道和体部第二副风道的低温流体能够快速的为体部主风道的组成部件进行降温,使得吹风机出风温和,避免对用户的发质和头皮造成损伤,此外低温流体也能对吹风机内的其他元器件进行降温,延长吹风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冷却型吹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冷却型吹风机的爆炸视图;
图3为机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右视图;
图5为增压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控制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示出:
1-手柄;
2-体部;
3-外筒;
4-增压仓;
5-控制仓;
8-机头;
41-增压仓通道本体;
42-增压仓中空部;
51-控制仓本体;
52-控制仓延伸部;
53-控制仓中空部;
81-内环;
82-外环;
83-间隙通道;
84-外缘;
9-体部主风道出风口;
10-体部第一副风道出风口;
11-负压风道出风口;
A-机头表面长轴端点;
B-机头表面短轴端点;
D-间隙通道至机头表面长轴端点的最小距离;
d-间隙通道至机头表面短轴端点的最小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冷却型吹风机,包括手柄1和体部2,手柄1内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手柄风道,体部2内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体部风道,手柄风道和体部风道连通;手柄1的底端设置有与手柄风道连通的进风口,体部2的前端设置有与体部风道连通的出风口;手柄风道包括互不导通的手柄主风道和手柄副风道,体部风道包括互不导通的体部主风道和体部副风道,手柄主风道和体部主风道连通并可流过高温流体;手柄副风道和体部副风道连通并可流过低温流体;体部前端设置有机头8。
体部风道包括体部第一副风道和体部第二副风道,体部2包括外筒3、增压仓4和控制仓5;控制仓5包括控制仓本体51和从控制仓本体51向外延伸的控制仓延伸部52;增压仓4具有增压仓中空部42和环绕增压仓中空部42的增压仓通道本体41;控制仓延伸部52贯穿于增压仓中空部42,增压仓4套设于外筒3内,控制仓延伸部52的外壁与增压仓通道本体41的内壁形成体部第二副风道,增压仓通道本体41形成体部主风道,增压仓通道本体41的外壁与外筒3内壁之间形成体部第一副风道;机头8设置有与增压仓通道本体41相对的体部主风道出风口9,机头8的边缘与外筒3非密封连接,机头 8边缘与外筒3的间隙形成体部第一副风道出风口10。
控制仓5设置有贯通其前后端的控制仓中空部53,控制仓中空部53嵌套于增压仓中空部42内;吹风机还包括负压风道,负压风道贯通体部2的前后端,负压风道包括控制仓中空部53,机头8还设置有与控制仓中空部53相对的负压风道出风口11。机头 8包括嵌套连接的内环81和外环82,内环81和外环82之间具有间隙通道83,内环81 与控制仓中空部53相对并形成负压风道出风口11;外环82的边缘与外筒3非密封连接,外环82边缘与外筒3的间隙形成体部第一副风道出风口10;间隙通道83与增压仓通道本体41相对并形成体部主风道出风口9。体部主风道出风口9环绕负压风道出风口11 且二者同心圆设置。
机头表面的整体形状为椭圆形或类椭圆形,间隙通道83至机头表面长轴端点A的最小距离D大于间隙通道83至机头表面短轴端点B的最小距离D。间隙通道83至机头表面长轴端点A的最小距离D大于0.8厘米且小于或等于2.4厘米;间隙通道83至机头表面短轴端点B的最小距离d大于或等于0.8厘米且小于2.4厘米。间隙通道83的口径从机头8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缩小,形成聚风环。进一步地,机头8的外缘84设置有倾角;机头8沿机头表面长轴或短轴方向的两端内部设置有磁铁,磁铁可将吹风机外部的吹嘴吸附于吹风机前端。
使用时,手柄1底部和/或侧壁的空气从手柄1底端的进风口进入并被分成两路,一路进入手柄主风道,该部分空气被加热成高温流体,高温流体从手柄主风道进入体部主风道,即增压仓通道本体41,最后,高温流体从与增压仓通道本体41相对的体部主风道出风口9流出。体部主风道出风口9的口径从机头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缩小,形成聚风环,高温流体从体部主风道出风口9流出的风力将增大。
从手柄1进入的另一路空气进入手柄副风道,该部分空气未被加热因此称之为低温流体。手柄副风道的一部分低温流体进入控制仓本体51内,优选地,将吹风机控制元件设置于控制仓本体51内,流过的低温流体能够及时对吹风机控制元件进行降温;优选地,在控制仓本体51朝向增压仓4的一侧开设通孔。一部分低温流体将从控制仓本体51与增压仓通道本体41的间隙流出,并从增压仓通道本体41外壁与外筒3内壁间隙形成的体部第一副风道流过,最后从体部第一副风道出风口10流出;另一部分低温流体将从控制仓本体51沿着控制仓延伸部52的外壁流动,并从控制仓延伸部52的外壁与增压仓通道本体41内壁形成的体部第二副风道流过,最后从体部第二副风道出风口流出,与负压风道流过的空气混合。
手柄副风道内的低温流体能够对组成手柄主风道的结构部件进行降温;同时,体部第一副风道和体部第二副风道分别位于体部主风道的两侧,体部第一副风道和体部第二副风道内流过的低温流体能对体部内的元器件,特别是组成体部主风道的元器件进行降温。
由于体部第一副风道出风口10环绕体部主风道出风口9设置,而机头8的外缘84设置有倾角,将形成康达效应,即从体部第一副风道出风口10吹出的低温流体将自动向体部主风道出风口9吹出的高温流体靠近,同时,高温流体从体部主风道出风口9吹出后,负压风道出风口11形成真空,由于存在负压,吹风机后端的空气将通过负压风道并最终从负压风道出风口11吹出。从体部主风道出风口9吹出的高温流体、体部副风道出风口10吹出的低温流体、负压风道出风口11流出的空气将在机头8前部叠加形成冷热混合风,风温适宜,提升用户体验。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Claims (10)

1.一种自冷却型吹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1)和体部(2),手柄(1)内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手柄风道,体部(2)内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体部风道,所述手柄风道和体部风道连通;所述手柄(1)的底端设置有与手柄风道连通的进风口,体部(2)的前端设置有与体部风道连通的出风口;
所述手柄风道包括互不导通的手柄主风道和手柄副风道,体部风道包括互不导通的体部主风道和体部副风道,所述手柄主风道和体部主风道连通并可流过高温流体;手柄副风道和体部副风道连通并可流过低温流体;所述体部前端设置有机头(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冷却型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体部副风道包括体部第一副风道和体部第二副风道;所述体部(2)包括外筒(3)、增压仓(4)和控制仓(5);所述控制仓(5)包括控制仓本体(51)和从控制仓本体(51)向外延伸的控制仓延伸部(52);所述增压仓(4)具有增压仓中空部(42)和环绕增压仓中空部(42)的增压仓通道本体(41);所述控制仓延伸部(52)贯穿于增压仓中空部(42),增压仓(4)套设于外筒(3)内,控制仓延伸部(52)的外壁与增压仓通道本体(41)的内壁形成体部第二副风道,增压仓通道本体(41)形成体部主风道,增压仓通道本体(41)的外壁与外筒(3)内壁之间形成体部第一副风道;所述机头(8)设置有与增压仓通道本体(41)相对的体部主风道的出风口,机头(8)边缘与外筒(3)非密封连接,机头(8)边缘与外筒(3)的间隙形成体部第一副风道的出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冷却型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仓(5)设置有贯通其前后端的控制仓中空部(53),控制仓中空部(53)嵌套于增压仓中空部(42)内;所述吹风机还包括负压风道,负压风道贯通体部(2)的前后端,负压风道包括控制仓中空部(53),所述机头(8)还设置有与控制仓中空部(53)相对的负压风道的出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冷却型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8)包括嵌套连接的内环(81)和外环(82),内环(81)和外环(82)之间具有间隙通道(83),所述内环(81)与控制仓中空部(53)相对并形成负压风道的出风口;所述外环(82)的边缘与外筒(3)非密封连接,外环(82)边缘与外筒(3)的间隙形成体部第一副风道的出风口;所述间隙通道(83)与增压仓通道本体(41)相对并形成体部主风道的出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冷却型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体部主风道的出风口环绕负压风道的出风口且二者同心圆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冷却型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8)的外缘设置有倾角。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自冷却型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表面的整体形状为椭圆形或类椭圆形,间隙通道(83)至机头表面长轴端点(A)的最小距离大于间隙通道(83)至机头表面短轴端点(B)的最小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冷却型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通道(83)至机头表面长轴端点(A)的最小距离大于0.8厘米且小于或等于2.4厘米;间隙通道(83)至机头表面短轴端点(B)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0.8厘米且小于2.4厘米。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冷却型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通道(83)的口径从机头(8)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缩小,形成聚风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冷却型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8)沿机头表面长轴或短轴方向的两端内部设置有磁铁。
CN202022201398.9U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自冷却型吹风机 Active CN2142582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01398.9U CN214258247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自冷却型吹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01398.9U CN214258247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自冷却型吹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58247U true CN214258247U (zh) 2021-09-24

Family

ID=77805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01398.9U Active CN214258247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自冷却型吹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582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50743B (zh) 空调室内机
JP3598928B2 (ja) ヘアードライヤー
WO2020143508A1 (zh) 一种使用舒适的电吹风
CN209750153U (zh) 一种使用舒适的电吹风
CN214258247U (zh) 一种自冷却型吹风机
EP4178394B1 (en) Hair dryer
CN208540859U (zh) 一种电吹风使用的出风嘴
CN214258248U (zh) 一种自冷却型吹风机
CN114304842A (zh) 一种自冷却型吹风机
WO2023173252A1 (zh) 头发造型设备
CN114304841A (zh) 一种自冷却型吹风机
CN114304858A (zh) 一种安装于吹风机前端的机头和吹风机
CN216675011U (zh) 一种吹风机结构
CN214317273U (zh) 一种自动散热吹风机
CN214258258U (zh) 一种自动散热吹风机
CN207803718U (zh) 一种便携式电吹风
CN214258249U (zh) 一种冷热风混吹吹风机
CN208925318U (zh) 一种离心涡轮吹风机
CN214258259U (zh) 一种安装于吹风机前端的机头以及吹风机
CN214483604U (zh) 一种穿戴式吹风装置及吹风机
CN114304857A (zh) 一种吹风机风道结构以及吹风机
CN111248595A (zh) 冷热风混合吹风机
CN214258257U (zh) 一种吹风机
CN110123011A (zh) 一种干发器
CN220141012U (zh) 一种喷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4

Address after: 311100 Room 313, South Building, No. 2 Chaofeng East Road, Development Zone,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Blue Oce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Hang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518 buildings 4, 5 and 6, No. 505, Rongchang Road, LvXiang Town, Jinshan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LANSE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