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51070U - 一种检漏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检漏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51070U
CN214251070U CN202120251828.XU CN202120251828U CN214251070U CN 214251070 U CN214251070 U CN 214251070U CN 202120251828 U CN202120251828 U CN 202120251828U CN 214251070 U CN214251070 U CN 2142510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oint
medium
sensor
input unit
leak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5182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小平
曹万
唐文
王红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Finemems Inc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Finemem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Finemems Inc filed Critical Wuhan Finemems Inc
Priority to CN20212025182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510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510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510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检漏夹具,包括:安放平台、介质输入单元及锁紧单元;安放平台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安放待检漏传感器的检漏工位;介质输入单元设置在安放平台上方,用于连接检漏介质源并向传感器输入检漏介质;锁紧单元与介质输入单元连接,用于将介质输入单元紧密压合在传感器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检漏夹具,在检漏时可通过锁紧单元将介质输入单元紧密压合在传感器上,将介质输入单元的检漏介质输入至传感器进行检漏,由于该夹具不需要依靠手工对接,并且可同时进行多个传感器的检漏,提高了检漏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检漏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检漏夹具。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传感器都设置有密封钢珠及防尘帽,例如制动真空度传感器、GPF压差传感器等,这类传感器对于密封性要求严格,为使其能够可靠的应用于特定的环境中,在生产后通常需要向密封钢珠及防尘帽通入检漏介质以检测其密封性,以测试其是否达到出厂的合格标准。现有技术中,对于传感器的检漏,通常是人工将检测设备的输出端与传感器的待检测位置进行对接,通过检测设备向传感器的待检测位置通入检漏介质并进行检漏。现有的传感器的检漏方法,由于是采用手工对接,需要逐一进行检测,存在检测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感器检漏采用手工对接导致的检测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检漏夹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检漏夹具,包括:安放平台、介质输入单元及锁紧单元;
所述安放平台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安放待检漏传感器的检漏工位;所述介质输入单元设置在所述安放平台上方,用于连接检漏介质源并向传感器输入检漏介质;所述锁紧单元与所述介质输入单元连接,用于将所述介质输入单元紧密压合在传感器上。
进一步的,所述安放平台包括:底部平台及传感器安装座;
所述底部平台上端设置有至少一个检漏工位,每个所述检漏工位上设置一个所述传感器安装座;所述传感器安装座用于安放待检漏的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介质输入单元包括:介质腔体、第一接头、第二接头、第三接头及第四接头;
每个传感器安装座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接头及一个所述第四接头;
所述介质腔体外壁连接有用于连接介质源的第一接头,所述介质腔体的下端连接有所述第二接头,所述介质腔体内设置有第一气道,所述第一气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头连接,所述第一气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头连接;所述第二接头用于与对应传感器上的第一检测位置相对设置;
所述介质腔体外壁连接有用于连接介质源的第三接头,所述介质腔体的下端连接有所述第四接头,所述介质腔体内设置有第二气道,所述第二气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接头连接,所述第二气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接头连接;所述第四接头用于与对应传感器上的第二检测位置相对设置;
所述介质腔与所述锁紧单元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接头及所述第四接头与传感器对接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单元包括:支架、第一连接块、锁扣、连杆及传动轴;
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安放平台上;所述连接块固定在所述支架上;
所述第一连接块上固定有第一耳部及第二耳部;所述锁扣的连接端与所述第一耳部活动连接,所述锁扣的连接端与所述连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耳部与所述介质输入单元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设置为圆弧结构,所述锁扣内侧开设有与所述连杆相配合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单元还包括:第二连接块;
所述传动轴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块与所述介质输入单元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单元为直线输出的电动执行机构或气缸。
进一步的,还包括:导杆;
所述导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安放平台上,所述导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介质输入单元;所述导杆垂直于所述安放平台。
进一步的,还包括:导杆套筒;
所述导杆套筒固定穿过并固定在所述介质输入单元上;所述导杆穿过所述导杆套筒。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检漏夹具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或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检漏夹具,安放平台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安放待检漏传感器的检漏工位;介质输入单元设置在安放平台上方,用于连接检漏介质源并向传感器输入检漏介质;锁紧单元与介质输入单元连接,用于将介质输入单元紧密压合在传感器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检漏夹具,在检漏时可通过锁紧单元将介质输入单元紧密压合在传感器上,将介质输入单元的检漏介质输入至传感器待检测位置进行检漏,由于该夹具不需要依靠手工对接,并且可同时进行多个传感器的检漏,提高了检漏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检漏夹具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检漏夹具又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安放平台,11-底部平台,12-传感器安装座,2-介质输入单元,21-介质腔体,22-第一接头,23-第二接头,24-第三接头,25-第四接头,3-锁紧单元,31-支架,32-第一连接块,33-锁扣,34-连杆,35-传动轴,36-第一耳部,37-第二耳部,38-第二连接块,4-导杆,5-导杆套筒,6-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感器检漏采用手工对接导致的检测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检漏夹具。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说明的是,各实施例中的术语名词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方位的词语,只是为了简化描述基于说明书附图的位置关系,并不代表所指的元件和装置等必须按照说明书中特定的方位和限定的操作及方法、构造进行操作,该类方位名词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漏夹具,该检漏夹具用于对传感器的腔体或者局部检漏(例如对具有密封钢珠的传感器的密封钢珠捡漏,又或者是对设有防尘帽的内部腔体的气密性进行检漏),该检漏夹具主要包括:安放平台1、介质输入单元2及锁紧单元3。安放平台1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安放待检漏传感器6的检漏工位;介质输入单元2设置在安放平台1上方,用于连接检漏介质源并向传感器6输入检漏介质;锁紧单元3与介质输入单元2连接,用于将介质输入单元2紧密压合在传感器6上;向传感器6的密封钢珠及第二检测位置位置通入检漏介质进行检漏。
进一步参见图1及图2,下面进一步对安放平台1、介质输入单元2及锁紧单元3进一步介绍:
安放平台1包括:底部平台11及传感器安装座12。底部平台11的上端设置为水平面,底部平台11上端设置有至少一个检漏工位,每个检漏工位上设置一个传感器安装座12,传感器安装座12用于安放待检漏的传感器6。传感器安装座12可设置为与传感器6相配合的特定结构,以实现传感器6的平稳安放。
介质输入单元2包括:介质腔体21、第一接头22、第二接头23、第三接头24及第四接头25。每个传感器6对应设置有一个第二接头23及一个第四接头25,例如本实施例设置有五个传感器安装座12、五个第二接头23及五个第四接头25。介质腔体21外壁连接有用于连接介质源的第一接头22,介质腔体21的下端连接有第二接头23,介质腔体21内设置有第一气道,第一气道的一端与第一接头22连接,第一气道的另一端与第二接头23连接;第二接头用于23与对应传感器上的第一检测位置(本实施例为密封钢珠处)相对设置;用于检测第一检测位置气密性的检漏介质从第一接头22进入第一气道,并经过第二接头23输送至第一检测位置所在的位置,以实现对第一检测位置气密性的检测。介质腔体21外壁连接有用于连接介质源的第三接头24,介质腔体21的下端连接有第四接头25,介质腔体21内设置有第二气道,第二气道的一端与第三接头24连接,第二气道的另一端与第四接头25连接;第四接头25用于与对应传感器上的第二检测位置(本实施例为防尘帽处)相对设置;用于检测气密性的检漏介质从第三接头24进入第二气道,并经过第四接头25输送至第二检测位置所在的位置,以实现检测介质经防尘帽进入传感器的上腔,以对传感器的上腔的气密性的检测,以避免传感器的上腔与下腔连通。
为进一步增加第二接头23与第一检测位置连接处的气密性、以及第四接头25与第二检测位置连接处的气密性,还可在第二接头23及第四接头25与传感器6对接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密封圈,通过密封圈防止检漏介质泄露。
锁紧单元3包括:支架31、第一连接块32、锁扣33、连杆34、传动轴35及第二连接块38。其中,支架31垂直固定在底部平台11上,连接块固定在支架31上。第一连接块32上固定有第一耳部36及第二耳部37,第一耳部36设置在第二耳部37的上方;锁扣33的连接端通过销轴与第一耳部36活动连接,且锁扣33的连接端通过销轴与连杆34的一端活动连接,连杆34的另一端与传动轴35的一端连接,传动轴35的另一端穿过第二耳部37与第二连接块38连接,第二连接块38与介质腔体21连接。当锁扣33下压时,锁扣33绕第一耳部36向下旋转一定的角度,锁扣33带动连杆34向下运动,连杆34通过传动轴35带动介质腔体21向下运动,安装在介质腔体21底部的第二接头23和第四接头25与传感器6紧密对接,在此状态下可向传感器的第一检测位置和第二检测位置通入检漏介质进行检漏。当锁扣33向上抬起时,锁扣33绕第一耳部36向上旋转一定的角度,锁扣33带动连杆34向上运动,连杆34通过传动轴35带动介质腔体21向上运动,安装在介质腔体21底部的第二接头23和第四接头25与传感器6分离,在此状态下可取下传感器6。
本实施例提供一优选方案中,参见图2,连杆34可设置为圆弧结构,锁扣33内侧开设有与连杆34相配合的凹槽;当锁扣33下压时,连杆34的圆弧结构落入凹槽内并卡扣固定。
当然,锁紧单元3除了采用上述卡扣结构形式外,还可采用直线输出的电动执行机构(例如电动推杆)或气缸。当采用电动执行机构或气缸时,可采用一台独立的控制系统实现对电动执行机构或气缸行程的精确控制。
可预见的,参见图2,介质输入单元2向传感器安装座12一侧运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定的运动轨迹偏差,因此需要人工将第二接头23和第四接头25分别与传感器6对齐。为将介质输入单元2的运动轨迹偏差控制在误差范围内,实现第二接头23和第四接头25自动与传感器6对齐。本实施例还包括:导杆4及导杆套筒5;导杆4的一端固定在安放平台1上,导杆4的另一端穿过介质腔体21;导杆4垂直于安放平台1。导杆套筒5固定穿过并固定在介质输入单元2上;导杆4穿过导杆套筒5;导杆套筒5与导杆4紧密配合,使介质腔体21相对于导杆4平稳滑动。
具体应用时,参见图1及图2,采用合适的介质源,例如气源或水源等,将介质源与第一接头22和第三接头24连接,控制锁紧单元3向下运动,使第二接头23与传感器6的密封钢珠位置对接,第四接头25与传感器的第二检测位置对接。开启介质源,向传感器6的密封钢珠位置和传感器6的第二检测位置通入介质进行检漏。完成后控制锁紧单元3向上运动,使第二接头23和第四接头25与传感器分离,取下传感器6即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检漏夹具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或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检漏夹具,安放平台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安放待检漏传感器的检漏工位;介质输入单元设置在安放平台上方,用于连接检漏介质源并向传感器输入检漏介质;锁紧单元与介质输入单元连接,用于将介质输入单元紧密压合在传感器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检漏夹具,在检漏时可通过锁紧单元将介质输入单元紧密压合在传感器上,将介质输入单元的检漏介质输入至传感器进行检漏,由于该夹具不需要依靠手工对接,并且可同时进行多个传感器的检漏,提高了检漏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检漏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安放平台、介质输入单元及锁紧单元;
所述安放平台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安放待检漏传感器的检漏工位;所述介质输入单元设置在所述安放平台上方,用于连接检漏介质源并向传感器输入检漏介质;所述锁紧单元与所述介质输入单元连接,用于将所述介质输入单元紧密压合在传感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漏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放平台包括:底部平台及传感器安装座;
所述底部平台上端设置有至少一个检漏工位,每个所述检漏工位上设置一个所述传感器安装座;所述传感器安装座用于安放待检漏的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漏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输入单元包括:介质腔体、第一接头、第二接头、第三接头及第四接头;
每个传感器安装座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接头及一个所述第四接头;
所述介质腔体外壁连接有用于连接介质源的第一接头,所述介质腔体的下端连接有所述第二接头,所述介质腔体内设置有第一气道,所述第一气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头连接,所述第一气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头连接;所述第二接头用于与对应传感器上的第一检测位置相对设置;
所述介质腔体外壁连接有用于连接介质源的第三接头,所述介质腔体的下端连接有所述第四接头,所述介质腔体内设置有第二气道,所述第二气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接头连接,所述第二气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接头连接;所述第四接头用于与对应传感器上的第二检测位置相对设置;
所述介质腔与所述锁紧单元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漏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头及所述第四接头与传感器对接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检漏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单元包括:支架、第一连接块、锁扣、连杆及传动轴;
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安放平台上;所述连接块固定在所述支架上;
所述第一连接块上固定有第一耳部及第二耳部;所述锁扣的连接端与所述第一耳部活动连接,所述锁扣的连接端与所述连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耳部与所述介质输入单元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漏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设置为圆弧结构,所述锁扣内侧开设有与所述连杆相配合的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漏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单元还包括:第二连接块;
所述传动轴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块与所述介质输入单元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检漏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单元为直线输出的电动执行机构或气缸。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检漏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杆;
所述导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安放平台上,所述导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介质输入单元;所述导杆垂直于所述安放平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检漏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杆套筒;
所述导杆套筒固定穿过并固定在所述介质输入单元上;所述导杆穿过所述导杆套筒。
CN202120251828.XU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检漏夹具 Active CN2142510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51828.XU CN214251070U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检漏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51828.XU CN214251070U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检漏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51070U true CN214251070U (zh) 2021-09-21

Family

ID=77795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51828.XU Active CN214251070U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检漏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510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7660A (zh) * 2022-03-02 2022-03-29 武汉飞恩微电子有限公司 传感器气密性自动化检测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7660A (zh) * 2022-03-02 2022-03-29 武汉飞恩微电子有限公司 传感器气密性自动化检测设备
CN114247660B (zh) * 2022-03-02 2022-06-10 武汉飞恩微电子有限公司 传感器气密性自动化检测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251070U (zh) 一种检漏夹具
CN210664923U (zh) 一种阀门密封性检测装置
CN113252248A (zh) 一种检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0542517B (zh) 一种连接器气密性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06002249U (zh) 用于发动机排气口的封堵装置
CN211877311U (zh) 泄漏测试夹具与防错检测检具相结合的复合型检测工装
CN108444652B (zh) 一种便于对不同产品检测的通用型氦检设备
KR101836321B1 (ko) 조립밀착면의 일부가 개방된 중공상 자동차 부품의 기밀검사장치
CN111912583A (zh) 一种电堆膜电极检漏装置
CN104614559A (zh) 一种双u形的真空系统中待测物体移动装置
CN220206974U (zh) 一种负压氦检装置
CN218239172U (zh) 一种尼龙管组件气密性检测工装组
CN214893896U (zh) 锂电池盖板氦检设备
CN116587269B (zh) 快换式氩气管自动插拔设备及方法
CN217384961U (zh) 电池耐压测试装置及电池耐压测试系统
CN217637846U (zh) 一种电池氦气检测装置
CN215374357U (zh) 一种电子元器件气密性检测机构
CN216094942U (zh) 一种多通道管路密封检测、电流检测设备
CN205479430U (zh) 一种用于真空管道抽空装置的抽空阀门
CN219830219U (zh) 用于电池的检测装置
CN210120285U (zh) 集成式快换连接器
CN219798640U (zh) 一种水位传感器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14334166U (zh) 一种柔性泄漏测试工装
CN114018496A (zh) 一种自动氦检系统结构
CN214667639U (zh) 一种用于液压油缸快速装夹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