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47850U - 一种可双动力源驱动的作动筒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双动力源驱动的作动筒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247850U CN214247850U CN202023050871.4U CN202023050871U CN214247850U CN 214247850 U CN214247850 U CN 214247850U CN 202023050871 U CN202023050871 U CN 202023050871U CN 214247850 U CN214247850 U CN 21424785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ylinder
- end cover
- mechanical interface
- side wall
- outer cylin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tu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航空及机械领域,涉及一种可双动力源驱动的作动筒装置,其包括外筒、内筒、活塞杆和前端盖;所述的外筒的前端设置有前端盖,位于外筒的后端的后端盖与外筒为一体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双动力源驱动的作动筒装置能够满足航空领域的高可靠性要求、小重量要求、小安装空间等要求,本实用新型通过作动筒结构设计,使其可由双动力源驱动,即将正常用作动筒和应急用作动筒合二为一,减小安装时对空间的要求;通过结构优化提升作动筒的应力承载性能,通过减少作动筒内部密封数量以提升作动筒密封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航空及机械领域,涉及一种可双动力源驱动的作动筒装置。
背景技术
航空领域常用的作动筒一般由液压源驱动或由气源驱动,液压源作为机载常规动力源驱动作动筒活塞杆伸缩,气源一般作为应急动力源,驱动作动筒活塞单向运动以保证系统应急功能。为保证机载系统功能的可靠实现,需布置两个作动筒;增加重量的同时,由于机上空间较小,两个作动筒的安装难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双动力源驱动的作动筒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双动力源驱动的作动筒装置,其包括外筒1、内筒2、活塞杆3和前端盖4;所述的外筒1的前端设置有前端盖4,位于外筒1的后端的后端盖与外筒1为一体结构。
所述的外筒1设置有三个机械接口,分别为第一侧壁上机械接口6、第二侧壁上机械接口7和后部机械接口8,其中第一侧壁上机械接口6和第二侧壁上机械接口7设置于外筒1的侧壁上,后部机械接口8设置于外筒1的后端,其中,所述的第一侧壁上机械接口6和后部机械接口8连接液压源,作为可双动力源驱动的作动筒装置工作的常规动力源,第二侧壁上机械接口7连接气源,作为可双动力源驱动的作动筒装置工作的应急动力源;在外筒1的侧壁上,位于设置第一侧壁上机械接口6和第二侧壁上机械接口7的相对侧,设置有安装座,用于可双动力源驱动的作动筒装置在机上的安装。
所述的内筒2设置于外筒1内部,内筒2中部及后部设有密封件安装槽,位于中部的密封件安装槽的后部贴近该密封件安装槽的位置环向设有数个通孔;内筒2通过设置于密封件安装槽中的密封胶圈及挡圈与外筒1紧密连接。
所述的前端盖4的前端面设有适配安装工具的凹槽,所述的前端盖4的后端面设有用于液压油通过的凹槽,前端盖4的外壁及中孔内壁上分别设有密封件安装槽,中孔内壁上还设有粘圈安装槽;前端盖4的外壁通过外壁上的密封件安装槽中的密封胶圈及挡圈与外筒1内壁紧密连接,并将外筒1、内筒2、前端盖4三者顶紧。
所述的活塞杆3设置于内筒2中,所述的活塞杆3中部及后部设有密封件安装槽;活塞杆3的前端由前端盖4的中孔中穿出;其中,前端盖4后端面的凹槽长度尺寸大于内筒2外径尺寸,以使内筒2与前端盖4顶紧后,液压油能够从前端盖4后端面的凹槽中通过。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和益处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双动力源驱动的作动筒装置能够满足航空领域的高可靠性要求、小重量要求、小安装空间等要求,本实用新型通过作动筒结构设计,使其可由双动力源驱动,即将正常用作动筒和应急用作动筒合二为一,减小安装时对空间的要求;通过结构优化提升作动筒的应力承载性能,通过减少作动筒内部密封数量以提升作动筒密封性。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双动力源驱动的作动筒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1、本作动筒可双动力源驱动,可靠性高;
2、本作动筒具有重量小、活塞行程大、密封性好;
3、本作动筒结构简单,便于开展实用,具备很高的经济效益;
4、通用性好,可在多个机载系统中使用,应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可双动力源驱动的作动筒装置的整体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可双动力源驱动的作动筒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可双动力源驱动的作动筒装置的外筒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可双动力源驱动的作动筒装置的内筒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可双动力源驱动的作动筒装置的活塞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可双动力源驱动的作动筒装置的前端盖前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可双动力源驱动的作动筒装置的前端盖后部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可双动力源驱动的作动筒装置的内筒与前端盖装配位置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可双动力源驱动的作动筒装置的剖视图。
图中:1外筒;2内筒;3活塞杆;4前端盖;5密封件;6第一侧壁上机械接口;7第二侧壁上机械接口;8后部机械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了解,所附附图并非按比例地绘制,而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的各种特征的适当简化的画法。本文所公开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方向、位置和外形将部分地由具体所要应用和使用的环境来确定。
在所附多个附图中,同样的或等同的部件(元素)以相同的附图标记标引。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可双动力源驱动的作动筒装置的整体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可双动力源驱动的作动筒装置的爆炸图。参见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一种可双动力源驱动的作动筒装置包括外筒1、内筒2、活塞杆3、前端盖4、粘圈及多个密封件5。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可双动力源驱动的作动筒装置的外筒示意图。
参见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外筒1的前端设置有前端盖4,位于外筒1的后端的后端盖与外筒1为一体结构,以减轻重量,减少作动筒密封件数量,提升作动筒密封性能,并且可以减小作动筒后部受力面积,提升作动筒的应力承载能力。
所述的外筒1设置有三个机械接口,分别为第一侧壁上机械接口6、第二侧壁上机械接口7和后部机械接口8,其中第一侧壁上机械接口6和第二侧壁上机械接口7设置于外筒1的侧壁上,后部机械接口8设置于外筒1的后端,其中,所述的第一侧壁上机械接口6和后部机械接口8连接液压源,作为可双动力源驱动的作动筒装置工作的常规动力源,第二侧壁上机械接口7连接气源,作为可双动力源驱动的作动筒装置工作的应急动力源。在外筒1的侧壁上,位于设置第一侧壁上机械接口6和第二侧壁上机械接口7的相对侧,设置有安装座,用于可双动力源驱动的作动筒装置在机上的安装。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可双动力源驱动的作动筒装置的内筒示意图。参见图4,在本实施例中,内筒2设置于外筒1内部,内筒2中部及后部设有密封件安装槽,位于中部的密封件安装槽的后部贴近该密封件安装槽的位置环向设有数个通孔。内筒2通过设置于密封件安装槽中的密封胶圈及挡圈与外筒1紧密连接。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可双动力源驱动的作动筒装置的活塞杆示意图。参见图5,在本实施例中,活塞杆3中部及后部设有密封件安装槽。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可双动力源驱动的作动筒装置的前端盖前部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可双动力源驱动的作动筒装置的前端盖后部示意图。参见图6和图7,在本实施例中,前端盖4前端面设有适配安装工具的凹槽,后端面设有可以保证液压油通过的凹槽,前端盖4的外壁及中孔内壁上分别设有密封件安装槽,中孔内壁上还设有粘圈安装槽。前端盖4的外壁通过外壁上的密封件安装槽中的密封胶圈及挡圈与外筒1内壁紧密连接,并将外筒1、内筒2、前端盖4三者顶紧。活塞杆3设置于内筒2中,活塞杆3的前端由前端盖4的中孔中穿出。其中,前端盖4后端面的凹槽长度尺寸大于内筒2外径尺寸,以保证内筒2与前端盖4顶紧后,液压油能够从前端盖4后端面的凹槽中顺利通过。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各零件的密封件安装槽中安装密封件,密封件安装原则为运动零件(活塞杆3)的密封件安装槽中安装一个密封胶圈,密封胶圈两侧分别设置挡圈,非运动零件(内筒2、前端盖4)的密封件安装槽中安装一个密封胶圈,并在胶圈的背压侧安装挡圈。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可双动力源驱动的作动筒装置的内筒与前端盖装配位置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可双动力源驱动的作动筒装置的剖视图。作动筒组装:先将密封件(密封胶圈、挡圈)安装在各零件的密封件安装槽中,然后将内筒2装入外筒1中,再将活塞杆3从后向前、由前端盖4的中孔中穿出,最后将装配有活塞杆3的前端盖4拧入外筒1中,直至外筒1后端、内筒2、前端盖4三者顶紧,完成作动筒装置的组装。
如图9所示,内筒2中部的密封件安装槽及其密封胶圈和挡圈的前端、活塞杆3中部的密封件安装槽及其密封胶圈和挡圈的前端,以及前端盖4的后端组成作动筒供油腔,液压油通过第一侧壁上机械接口6及前端盖4后端面的凹槽结构进入供油腔内;内筒2的两密封件安装槽及其密封胶圈和挡圈之间、活塞杆3的两密封件安装槽及其密封胶圈和挡圈之间组成应急腔,气源通过第二侧壁上机械接口7及内筒2上的通孔进入应急腔;活塞杆3、内筒2、外筒1组成回油腔,回油腔中液压油通过机械接口8流出;其中作动筒供油腔和回油腔在活塞杆3伸出和收回过程中相互转换。以此构型作动筒构型为例,供油腔供油时,活塞杆3收回;回油腔供油时,活塞杆3伸出,应急腔供油时,活塞杆3收回。
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双动力源驱动的作动筒装置,作动筒由液压源驱动活塞杆3伸缩,由气源驱动活塞杆3伸出或收回;作动筒在一定的长度条件下,增加内筒2结构,有效增加作动筒活塞行程,适用于某些小空间内的作动筒安装要求;前端盖4内设计有粘圈槽,内部安装粘圈,可在作动筒活塞3伸缩过程中,防止尘埃进入作动筒内部,保证液压油洁净。将作动筒分成液压供油腔、液压回油腔和应急腔;液压源通过供油腔和回油腔驱动活塞杆3伸出和收回,同时,气源通过应急腔驱动活塞杆收回。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双动力源驱动的作动筒装置的工作方式为:液压源连接第一侧壁上机械接口6和后部机械接口8,气源连接第二侧壁上机械接口7;液压源通过第一侧壁上机械接口6对作动筒供油的同时,通过后部机械接口8回油,此时活塞杆3收回;液压源通过后部机械接口8对作动筒供油的同时,通过第一侧壁上机械接口6回油,此时活塞杆3伸出;当液压源故障时,气源通过第二侧壁上机械接口7对作动筒供压,此时活塞杆3收回。
以上示例性实施方式所呈现的描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想要成为毫无遗漏的,也不想要把本实用新型限制为所描述的精确形式。显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教导做出很多改变和变化都是可能的。选择示例性实施方式并进行描述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便于理解、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及其各种选择形式和修改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意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形式所限定。
Claims (1)
1.一种可双动力源驱动的作动筒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外筒(1)、内筒(2)、活塞杆(3)和前端盖(4);所述的外筒(1)的前端设置有前端盖(4),位于外筒(1)的后端的后端盖与外筒(1)为一体结构;
所述的外筒(1)设置有三个机械接口,分别为第一侧壁上机械接口(6)、第二侧壁上机械接口(7)和后部机械接口(8),其中第一侧壁上机械接口(6)和第二侧壁上机械接口(7)设置于外筒(1)的侧壁上,后部机械接口(8)设置于外筒(1)的后端,其中,所述的第一侧壁上机械接口(6)和后部机械接口(8)连接液压源,作为可双动力源驱动的作动筒装置工作的常规动力源,第二侧壁上机械接口(7)连接气源,作为可双动力源驱动的作动筒装置工作的应急动力源;在外筒(1)的侧壁上,位于设置第一侧壁上机械接口(6)和第二侧壁上机械接口(7)的相对侧,设置有安装座,用于可双动力源驱动的作动筒装置在机上的安装;
所述的内筒(2)设置于外筒(1)内部,内筒(2)中部及后部设有密封件安装槽,位于中部的密封件安装槽的后部贴近该密封件安装槽的位置环向设有数个通孔;内筒(2)通过设置于密封件安装槽中的密封胶圈及挡圈与外筒(1)紧密连接;
所述的前端盖(4)的前端面设有适配安装工具的凹槽,所述的前端盖(4)的后端面设有用于液压油通过的凹槽,前端盖(4)的外壁及中孔内壁上分别设有密封件安装槽,中孔内壁上还设有粘圈安装槽;前端盖(4)的外壁通过外壁上的密封件安装槽中的密封胶圈及挡圈与外筒(1)内壁紧密连接,并将外筒(1)、内筒(2)、前端盖(4)三者顶紧;
所述的活塞杆(3)设置于内筒(2)中,所述的活塞杆(3)中部及后部设有密封件安装槽;活塞杆(3)的前端由前端盖(4)的中孔中穿出;其中,前端盖(4)后端面的凹槽长度尺寸大于内筒(2)外径尺寸,以使内筒(2)与前端盖(4)顶紧后,液压油能够从前端盖(4)后端面的凹槽中通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050871.4U CN214247850U (zh) | 2020-12-17 | 2020-12-17 | 一种可双动力源驱动的作动筒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050871.4U CN214247850U (zh) | 2020-12-17 | 2020-12-17 | 一种可双动力源驱动的作动筒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247850U true CN214247850U (zh) | 2021-09-21 |
Family
ID=77739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050871.4U Active CN214247850U (zh) | 2020-12-17 | 2020-12-17 | 一种可双动力源驱动的作动筒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247850U (zh) |
-
2020
- 2020-12-17 CN CN202023050871.4U patent/CN21424785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559548B2 (ja) | 液圧シリンダ密封用のバッファシール | |
CN209510778U (zh) | 可实现任意位置双向双重机械锁紧的液压缸 | |
CN214247850U (zh) | 一种可双动力源驱动的作动筒装置 | |
CN212615707U (zh) | 一种液压缸 | |
CN109578377A (zh) | 可实现任意位置双向双重机械锁紧的液压缸 | |
CN110925262B (zh) | 一种双余度开锁作动装置 | |
CN205331119U (zh) | 液压油缸 | |
JP6969971B2 (ja) | 流体圧シリンダ | |
CN216077799U (zh) | 具备防爆缓冲功能的液压缸 | |
CN213744610U (zh) | 一种带缸套的柱塞式离合器主缸结构 | |
CN213574924U (zh) | 一种挖掘机液压缸导向套静密封结构 | |
CN102562708A (zh) | 一种伸缩气缸及包括该伸缩气缸的照明装置 | |
CN213017040U (zh) | 一种自动往复气缸 | |
CN214146094U (zh) | 摆阀油缸 | |
CN211778670U (zh) | 一种带单向阀的刹车作动筒活塞组件 | |
CN215058574U (zh) | 一种长行程双向缓冲带排气阀结构油缸 | |
CN215927988U (zh) | 一种新型可增大起动推力的油缸 | |
CN113503235B (zh) | 一种用于液压泵的变量调节机构 | |
CN215950010U (zh) | 一种双活塞杆液压油缸 | |
CN201103307Y (zh) | 家具用流体缓冲器 | |
CN111963582B (zh) | 带缸套的柱塞式离合器主缸结构 | |
CN221195573U (zh) | 一种集成式液压缸 | |
CN215370969U (zh) | 液压缸用密封圈 | |
CN216199486U (zh) | 一种剪叉式高空作业车举升油缸 | |
CN212985662U (zh) | 一种膜片式超薄大推力液压油缸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