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30897U - 一种智能电蒸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电蒸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30897U
CN214230897U CN202021521641.9U CN202021521641U CN214230897U CN 214230897 U CN214230897 U CN 214230897U CN 202021521641 U CN202021521641 U CN 202021521641U CN 214230897 U CN214230897 U CN 2142308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steaming
guide
channel
pot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2164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国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52164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308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308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308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智能电蒸锅,尤其一种可以节能的电蒸锅。主要包括锅体、蒸台、锅盖和加热元件,加热元件设置于锅体的底部,锅体上竖向放置并叠加多个蒸台,锅盖盖合在蒸台上,锅盖内设有引导通道,蒸台上设有导流通道和蓄热通道,引导通道与一个蒸台的导流通道和蓄热通道或者多个竖向叠加的蒸台的导流通道和蓄热通道交替对称组合且在同一竖向截面构成的一条蒸汽回流通道,蒸汽回流通道将蒸汽或凝结水引入锅体内。该电蒸锅内蒸汽处于循环流动,具有蒸汽利用率高,水位减少慢,蒸煮阶段能够蓄热,保温阶段不需要加热元件加热利用蓄热保温,以达到合理使用蒸汽,并且节约用水的同时可以节约用电,实现水和电双重节能减耗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电蒸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电蒸锅。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最受到欢迎的蒸锅类型为蒸煮一体的智能电蒸锅,具有炖煮、蒸煮、能保温、容量大、防止干烧等多种功能和特点。锅体产生的蒸汽通过各个蒸层直至锅盖顶部,锅盖顶部多开设排气孔用于排放蒸汽。由于顶部持续排放蒸汽,因此该类型的电蒸锅对蒸汽的利用率比较低,并且为了保证锅内温度,加热档位开的比较大,使用过程中蒸汽过量在锅盖顶部聚集,而锅盖与外界环境接触,聚集的蒸汽产生高温的凝结水,凝结水滴落可能滴落在食物上,使食物的口感变差,不仅蒸汽无法有效利用,而且浪费用电。特别是此类型电蒸锅在利用保温功能时,使用保温功能也同样造成额外的电能消耗。再者,电蒸锅持续向外排除蒸汽,锅体内的水位持续减少,在蒸煮时容易发生因忘记设定而发生干烧的风险,一般通过在电气系统设置保护来解决,但还是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电蒸锅蒸汽使用不合理,造成水和电浪费的问题,提供一种智能电蒸锅,该电蒸锅内蒸汽处于循环流动,具有水位减少慢,蒸煮阶段能够预先蓄热,保温阶段不需要加热元件加热利用蓄热保温,以达到合理使用蒸汽,并且节约用水的同时可以节约用电,实现双重节能减耗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电蒸锅,包括锅体、蒸台、锅盖和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设置于锅体的底部,所述锅体上竖向放置并叠加多个所述蒸台,所述锅盖盖合在所述蒸台上,
所述锅盖内设有引导通道,所述蒸台上设有导流通道和蓄热通道;
所述引导通道与一个所述蒸台的导流通道和蓄热通道或者多个竖向叠加的所述蒸台的导流通道和蓄热通道交替对称组合且在同一竖向截面构成的一条蒸汽回流通道;
所述蒸汽回流通道将蒸汽或蒸汽凝结水引入所述锅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引导通道横向设置在所述锅盖内且与所述锅盖一体成型;
所述引导通道靠近所述锅盖边缘的一端有引导出口,所述引导通道位于所述锅盖中心的一端有引导入口,所述引导出口是直管道,所述引导出口凸出于所述锅盖下端面水平面的部分呈缩口垂直向下圆台管;
所述引导入口相对于所述锅盖下端面水平面向内凹陷且扩口垂直向下凸出的圆台管,所述引导出口与所述导流通道配合对接并连通,所述蒸汽通过所述引导入口进入蒸汽回流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蒸台底部固定设置有蒸板,所述蒸板上端面且靠近所述蒸台侧壁一端与所述导流通道固定;
所述导流通道垂直于所述蒸板,所述导流通道上端呈向下凹陷的圆台管与所述引导出口配合对接并连通,所述导流通道下端与蒸板内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蒸板包括蒸汽管束和所述蒸板内腔,所述蒸汽管束在所述蒸板中心呈多组环形阵列布置;
所述蒸汽管束穿过所述蒸板内腔形成主蒸汽通道,所述主蒸汽通道有来自锅体内的上升蒸汽通过;
所述主蒸汽通道与所述蒸板内腔形成夹层是所述蓄热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蒸板相对于所述导流通道另一侧的下端面设有导流管且靠近所述蒸台,所述导流管垂直于所述蒸板且上端连通于所述蒸板内腔,所述导流管下端呈凸出的圆台管与向下一层的蒸台上的所述导流通道配合对接并连通;
所述导流通道低于所述蒸台上端的水平面,所述导流管凸出于所述蒸台下端面的水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锅盖上还设有蒸汽阀,所述蒸汽阀设置在所述锅盖上且相对于引导出口的另一侧,所述蒸汽阀与所述引导通道连通,所述蒸汽阀通过旋转执行开闭。
进一步地,所述锅体边缘竖向固定有排出管,所述排出管上端呈缩口向下凹陷的圆台管且与所述蒸板下端面的导流管配合且连通,所述排出管低于所述锅体上端面的水平面;
所述排出管下端旋合连接有蒸汽凝结网,所述蒸汽凝结网呈圆柱形。
进一步地,所述锅盖还可以盖合在锅体上,所述引导出口与所述排出管配合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锅体、锅盖、蒸台整体可以是圆形、或者方形,并不限于圆形、或者方形。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元件依据所述蒸台叠加的层数变换加热档位,所述叠加层数最多为4层。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智能电蒸锅的有益效果是:
1、锅体10产生的蒸汽不会在锅30盖内聚集,而是通过蒸汽回流通道50,回到锅体10内,如此反复形成蒸汽循环流动,在蒸汽回流通道50内会产生部分凝结水,凝结水由蒸汽带水形成,凝结水具有接近沸腾的水的问题度,蒸汽或者凝结水返回到锅体10内,蒸汽利用率高,凝结水补充水位,水位减少慢,蒸汽使用合理。
2、蒸煮阶段,蒸汽不断通过蒸板20上的蒸汽管束22时蒸板20同样被加热,此时蒸板腔体22可以蓄热;蒸板腔体积蓄的热量用于加热食物,使食物不会因蒸汽带水过量,利用蒸板的热量加热食物,合理利用蒸汽热量,使食物不会因蒸汽带水过量产生口感变差。
3、当锅体10内不产生蒸汽时,蒸板内腔23具有热量存在,该热量因水的比热会逐渐释放,对食物具有保温的作用,短时间内可以代替电蒸锅的加热保温功能,保温阶段不需要加热,利用蓄热保温,合理利用剩余蒸汽保温。
4、节约用水的同时可以节约用电,实现水和电双重节能减耗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智能电蒸锅的整体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智能电蒸锅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智能电蒸锅的锅盖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智能电蒸锅的蒸台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智能电蒸锅的锅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智能电蒸锅的锅体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智能电蒸锅的蒸板内腔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智能电蒸锅的导流管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智能电蒸锅的主蒸汽通道布置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智能电蒸锅的锅盖和锅体组合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智能电蒸锅的蒸汽流向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锅体;11、排出管;12、蒸汽凝结网
20、蒸台;21、蒸板;22、蒸汽孔;23、蒸板内腔
30、锅盖;31、引导出口;32、引导入口;33、蒸汽阀;
40、加热元件;50、蒸汽回流通道;51、引导通道;52、导流通道;53、蓄热通道;54、主蒸汽通道;55、导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附图1、2、11所示,智能电蒸锅,包括锅体10、蒸台20、锅盖30和加热元件40,加热元件40设置于锅体10的底部,锅体10上竖向放置并叠加多个蒸台 20,锅盖30盖合在蒸台20上,锅盖30内设有引导通道51,蒸台20上设有导流通道52和蓄热通道53,引导通道51与一个蒸台20的导流通道52和蓄热通道53或者多个竖向叠加的蒸台20的导流通道52和蓄热通道53交替对称组合且在同一竖向截面构成的一条蒸汽回流通道50,蒸汽回流通道50将蒸汽或蒸汽凝结水引入锅体10内。蒸煮食物的过程主要通过加热元件40对锅体10加热产生蒸汽,蒸汽自下而上通过蒸台20,放置在蒸台20上的食物通过蒸汽加热实现蒸煮过程,蒸汽循环在蒸汽阀33关闭的时,通过引导通道51与一个蒸台20的导流通道52和蓄热通道53或者多个竖向叠加的蒸台20的导流通道52和蓄热通道53交替对称组合且在同一竖向截面构成的一条蒸汽回流通道50。锅体10产生的蒸汽不会在锅30盖内聚集,而是通过蒸汽回流通道50,回到锅体10内,如此反复形成蒸汽循环流动,在蒸汽回流通道50内会产生部分凝结水,凝结水由蒸汽带水形成,凝结水具有接近沸腾的水的问题度,蒸汽或者凝结水返回到锅体10内,蒸汽利用率高,凝结水补充水位。
如附图1、2、3所示,引导通道51横向设置在锅盖30内且与锅盖30一体成型,引导通道51靠近锅盖30边缘的一端有引导出口31,引导通道51位于锅盖30中心的一端有引导入口32,引导出口31是直管道,引导出口31凸出于锅盖下端面水平面的部分呈缩口垂直向下圆台管,引导入口32相对于锅盖30下端面水平面向内凹陷且扩口垂直向下凸出的圆台管,引导出口31与导流通道52配合对接并连通,蒸汽通过引导入口32进入蒸汽回流通道50。具体的,锅盖10内设计有一体的引导通道51,一端靠近锅盖10边缘设置有引导出口31,引导入口32用于引导蒸汽进入,将引导入口32制成扩口向下的圆台管便于收集蒸汽,将引导出31口设置成缩口向下的圆台管有助于限制蒸汽流动,且设置在锅盖10边缘,使蒸汽温度降低,凝结出一部分高温凝结水,并使蒸汽带水仍然保持过饱和状态。
如附图1、2、4、7、9所示,蒸台20底部固定设置有蒸板21,蒸板21上端面且靠近蒸台20侧壁一端与导流通道52固定,导流通道52垂直于蒸板21,导流通道52上端呈向下凹陷的圆台管与引导出口31配合对接并连通,导流通道52下端与蒸板内腔23连通。蒸板21包括蒸汽管束22和蒸板内腔23,蒸汽管束22在蒸板 21中心呈多组环形阵列布置。蒸汽管束22穿过蒸板内腔23形成主蒸汽通道54,主蒸汽通道54有来自锅体10内的上升蒸汽通过,主蒸汽通道54与蒸板内腔23形成夹层是蓄热通道53。饱和蒸汽和凝结水通过导流通道52进入蓄热通道53,即是蒸板内腔23,蒸板内腔23是蒸汽管束22穿过蒸板21后形成的夹层,饱和蒸汽和凝结水在蓄热通道53内时,蒸板21被预热,蒸汽不断通过蒸板21上的蒸汽管束22时蒸板21同样被加热,此时蒸板腔体22可以蓄热;蒸板内腔23积蓄的热量用于加热食物,使食物不会因蒸汽带水过量,水分大量侵浸食物,从而导致食物的口感变差,利用蒸板的热量加热食物,合理利用蒸汽热量。当锅体10内不产生蒸汽时,蒸板内腔23具有热量存在,该热量因水的比热容比较大,逐渐释放,对食物具有保温的作用,短时间内可以代替电蒸锅的加热保温功能,保温阶段不需要加热,利用蓄热保温,合理利用剩余蒸汽保温。
如附图1、2、8所示,蒸板21相对于导流通道52另一侧的下端面设有导流管 55且靠近蒸台20,导流管55垂直于蒸板21且上端连通于蒸板内腔23,导流管55 下端呈凸出的圆台管与向下一层的蒸台20上的导流通道52配合对接并连通,导流通道52低于蒸台20上端的水平面,导流管55凸出于蒸台20下端面的水平面。蒸汽和凝结水从与蒸板内腔另一侧下端的导流管55进入下一层蒸台20,依次通过导流通道52和蓄热通道53,而导流通道设置在引导通道51相对称位置的下方,使蓄热通道,即是蒸板内腔23拥有更多的有效空间,增加了饱和蒸汽和凝结水在蓄热通道内的停留时间。
如附图1、3所示,锅盖30上还设有蒸汽阀33,蒸汽阀33设置在锅盖30上且相对于引导出口31的另一侧,蒸汽阀33与引导通道51连通,蒸汽阀33通过旋转执行开闭。蒸汽阀33的作用是当需要降温时,打开蒸汽阀33,此时锅内与锅外连通,有助于电蒸锅降温,能够加强回流通道冷凝的效果。
如附图2、5、6所示,锅体10边缘竖向固定有排出管11,排出管11,上端呈缩口向下凹陷的圆台管且与蒸板21下端面的导流管55配合且连通,排出管11低于锅体10上端面的水平面,排出管11下端旋合连接有蒸汽凝结网12,蒸汽凝结网12呈圆柱形。排出管11的主要作用是可以与蒸台20的导流管55配合连通,蒸汽凝结网12可以将蒸汽聚集并形成凝结水,使大部分蒸汽以凝结水的方式回流进入锅体10内,此外蒸汽凝结网12还可以防止锅体10内产生的蒸汽逆向进入蒸汽回流通道53,使锅体10产生的蒸汽被凝结网拦截形成凝结水。
如附图3、10所示,锅盖30还可以盖合在锅体10上,引导出口31与排出管11 配合连通。在不使用蒸台20的情况下,直接盖合锅盖30在锅体10上,可以实现普通炖煮锅的功能,而此时引导出口31同样可以和排出管11配合连通,仍然能够产生锅内的蒸汽循环。
如附图1所示,锅体10、锅盖30、蒸台20,整体可以是圆形或者方形,并不限于圆形或者方形。该电蒸锅可以整体制造成圆形或者方形,或者整体制造成具有创意的形状。此外,该电蒸锅推荐的的使用层数为4层,也不排除在加大锅体10的容积和加热元件40的功率后层数的叠加;而依据使用层数为4层,该电蒸锅的蒸台20随叠加的层数变换加热档位,提供优选的节能加热方式。
本具体实施例通过上述技术内容使该电蒸锅在节约用水的同时可以节约用电,实现水和电双重节能减耗。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智能电蒸锅,包括锅体(10)、蒸台(20)、锅盖(30)和加热元件(40),所述加热元件(40)设置于锅体(10)的底部,所述锅体(10)上竖向放置并叠加多个所述蒸台(20),所述锅盖(30)盖合在所述蒸台(20)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盖(30)内设有引导通道(51),所述蒸台(20)上设有导流通道(52)和蓄热通道(53);
所述引导通道(51)与一个所述蒸台(20)的导流通道(52)和蓄热通道(53)或者多个竖向叠加的所述蒸台(20)的导流通道(52)和蓄热通道(53)交替对称组合且在同一竖向截面构成的一条蒸汽回流通道(50);
所述蒸汽回流通道(50)将蒸汽或蒸汽凝结水引入所述锅体(1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通道(51)横向设置在所述锅盖(30)内且与所述锅盖(30)一体成型;
所述引导通道(51)靠近所述锅盖(30)边缘的一端有引导出口(31),所述引导通道(51)位于所述锅盖(30)中心的一端有引导入口(32),所述引导出口(31)是直管道,所述引导出口(31)凸出于所述锅盖下端面水平面的部分呈缩口垂直向下圆台管;
所述引导入口(32)相对于所述锅盖(30)下端面水平面向内凹陷且扩口垂直向下凸出的圆台管,所述引导出口(31)与所述导流通道(52)配合对接并连通,所述蒸汽通过所述引导入口(32)进入蒸汽回流通道(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台(20)底部固定设置有蒸板(21),所述蒸板(21)上端面且靠近所述蒸台(20)侧壁一端与所述导流通道(52)固定;
所述导流通道(52)垂直于所述蒸板(21),所述导流通道(52)上端呈向下凹陷的圆台管与所述引导出口(31)配合对接并连通,所述导流通道(52)下端与蒸板内腔(23)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板(21)包括蒸汽管束(22)和所述蒸板内腔(23),所述蒸汽管束(22)在所述蒸板(21)中心呈多组环形阵列布置;
所述蒸汽管束(22)穿过所述蒸板内腔(23)形成主蒸汽通道(54),所述主蒸汽通道(54)有来自锅体(10)内的上升蒸汽通过;
所述主蒸汽通道(54)与所述蒸板内腔(23)形成夹层是所述蓄热通道(5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板(21)相对于所述导流通道(52)另一侧的下端面设有导流管(55)且靠近所述蒸台(20),所述导流管(55)垂直于所述蒸板(21)且上端连通于所述蒸板内腔(23),所述导流管(55)下端呈凸出的圆台管与向下一层的蒸台(20)上的所述导流通道(52)配合对接并连通;
所述导流通道(52)低于所述蒸台(20)上端的水平面,所述导流管(55)凸出于所述蒸台(20)下端面的水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30)上还设有蒸汽阀(33),所述蒸汽阀(33)设置在所述锅盖(30)上且相对于引导出口(31)的另一侧,所述蒸汽阀(33)与所述引导通道(51)连通,所述蒸汽阀(33)通过旋转执行开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0)边缘竖向固定有排出管(11),所述排出管(11)上端呈缩口向下凹陷的圆台管且与所述蒸板(21)下端面的导流管(55)配合且连通,所述排出管(11)低于所述锅体(10)上端面的水平面;
所述排出管(11)下端旋合连接有蒸汽凝结网(12),所述蒸汽凝结网(12)呈圆柱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电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30)还可以盖合在锅体(10)上,所述引导出口(31)与所述排出管(11)配合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0)、锅盖(30)、蒸台(20)整体可以是圆形、或者方形,并不限于圆形、或者方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40)依据所述蒸台(20)叠加的层数变换加热档位,所述叠加层数最多为4层。
CN202021521641.9U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智能电蒸锅 Active CN2142308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21641.9U CN214230897U (zh)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智能电蒸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21641.9U CN214230897U (zh)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智能电蒸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30897U true CN214230897U (zh) 2021-09-21

Family

ID=77714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21641.9U Active CN214230897U (zh)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智能电蒸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308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22489B (zh) 家用蒸箱
CN204091685U (zh) 一种高效节能电蒸柜
CN210018935U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
CN214230897U (zh) 一种智能电蒸锅
CN101433429A (zh) 节能多功能整体厨具
CN201101405Y (zh) 用于汽锅或者蒸锅的快速集汽罩
CN2279868Y (zh) 电子蒸笼
CN211511706U (zh) 一种洗碗机的双冷凝结构
CN210008886U (zh) 一种免喷蒸汽锅
CN204192332U (zh) 一种电蒸箱的蒸汽发生装置
CN102366300A (zh) 一种用于食物蒸制的柜式橱具
CN211269994U (zh) 一种高效节能蒸台
CN206944771U (zh) 一种加热器
CN201909347U (zh) 一种节能柴灶
CN217160990U (zh) 一种红薯粉丝加工用蒸煮装置
CN201363764Y (zh) 炉灶烟囱余热利用装置
CN202375874U (zh) 一种用于食物蒸制的柜式橱具
CN201977542U (zh) 节能蒸锅
CN204635987U (zh) 一种电热锅
CN210611852U (zh) 一种食物处理装置
CN214804101U (zh) 一种速热蒸笼
CN215077486U (zh) 一种双层聚热曲面增温节能汤桶锅
CN219088911U (zh) 烹饪器具
CN201368481Y (zh) 食堂多功能节能灶
CN217274053U (zh) 一种新型电液热能环保造气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