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27917U - 一种用于叉车的大功率智能充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叉车的大功率智能充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27917U
CN214227917U CN202023212250.1U CN202023212250U CN214227917U CN 214227917 U CN214227917 U CN 214227917U CN 202023212250 U CN202023212250 U CN 202023212250U CN 214227917 U CN214227917 U CN 2142279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ode
switch tube
inductor
anode
cath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1225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鸣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K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K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K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K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1225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279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279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279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2Electric energy management in electromobil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设备电池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叉车的大功率智能充电器。包括交流输入开关、整流桥、两个电阻、两个接触器、三个电感、三个电容、触摸显示屏、四个开关管、六个二极管、变压器、电流传感器和单片机控制BMS通信板。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叉车的大功率智能充电器,采用全隔离设计,智能充电器控制部分与输入、输出主电路全隔离设计,保证当由于外部因素对叉车大功率智能充电器的输入、输出部分产生过电压时,智能充电器内部控制电路不会损坏,具有输入输出欠压过压、过流、短路、防雷电、电池防反接等全功能保护,调整范围大,适合不同阶段的锂电池充电,单片机实时检测电压、电流和温度,确保充电过程的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叉车的大功率智能充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设备电池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叉车的大功率智能充电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的铅酸电池高频充电机主要有三个方面缺点,一是输出电压电流范围窄,只适合固定负载的电池充电;二是充电时,充电机只是单一检测电池的端电压而做为电池被充满电的唯一依据,三是铅酸蓄电池没有管理功能,充不满电或有时将电池充鼓包,存在安全隐患。这种充电方式的充电机,不可能保证蓄电池完全充满,该充电机的电压电流可调整范围小,不能适合不同阶段的充电。不能满足不过充、不欠充的要求,也不能实时监控外围电路的故障,整个充电过程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叉车的大功率智能充电器,应用拓扑综和方法,解决已有充电机通用性差的问题,以满足充电需求配置不同输出能力的充电机麻烦,避免因无电池管理系统造成锂电池损坏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叉车的大功率智能充电器,包括交流输入开关K1、整流桥D1、第一电阻R0、第二电阻R2、第一接触器K2、第二接触器K4、第一电感L0、第二电感Rf、第三电感L1、第一电容C0、第二电容Cf、第三电容C2、触摸显示屏,第一开关管QA、第二开关管Qb、第三开关管Qc、第四开关管Qd、第一二极管D5、第二二极管D6、第三二极管D7、第四二极管D8、第五二极管D9、第六二极管D10、变压器T0、电流传感器RL和单片机控制BMS通信板;
所述的交流输入开关K1的一端A、B、C分别相连高压整流桥D1的三个交流输入端,所述的高压整流桥D1的正极同时连接第一电阻R0的一端和第一接触器K2的一端,高压整流桥D1的负极同时连接第一电容的负极、第二开关管Qb的发射极、第四开关管Qd的发射极、第二二极管D6的正极和第四二极管D8的正极,第一电阻R0的另一端和接触器 K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感L0的一端,电感L0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第一开关管Qa的集电极、第三开关管Qc的集电极、第一二极管D5的负极和第三二极管D7的负极;所述的第一开关管Qa的发射极和第一二极管D5的正极分别连接第二开关管Qb的集电极和第二二极管 D6的负极;所述的第三开关管Qc的发射极和第三二极管D7的正极分别连接第四开关管 Qd的集电极和第四二极管D8的负极;所述的第一开关管Qa、第二开关管Qb、第三开关管 Qc、第四开关管Qd的集电极分别连接单片机控制BMS通信板;所述的第一开关管Qa的发射极与第二开关管Qb的集电极连接处的中点A连接第二电感Rf的一端,第二电感Rf的另一端连接高频变压器T0初级线包一端,高频变压器T0初级线包的另一端连接第三开关管Qc的发射极与第四开关管Qd的集电极连接处的中点B,变压器T0次级线包的两边分别连接第五二极管D9的正极和第六二极管D10的正极,变压器T0次级线包的中心点C分别连接第三电容C2的负极和电流传感器RL的输入端,第五二极管D9和第六二极管D10的负极连接第三电感L1的一端,第三电感L1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第三电容C2的正极和第二接触器K4的一端,第二接触器K4的另一端连接大功率智能充电器的输出V+和第二电阻 R2的一端,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单片机控制BMS通信板,电流传感器RL的输出端连接大功率智能充电器的输出V0;电流传感器RL的信号端连接单片机控制BMS通信板。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叉车的大功率智能充电器,其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叉车的大功率智能充电器,采用全隔离设计,充电机内置单片机CAN通信系统,与锂电池BMS控制系统通信握手,实时根据电池系统BMS发送的数据需求,调整智能充电机的输出电压,电流和充电曲线等。本实用新型的大功率智能充电器的控制部分与输入、输出主电路的全隔离设计,可以有效地保证当由于外部因素对大功率智能充电器的输入、输出部分产生过电压时,大功率智能充电器内部控制电路不会损坏,因此具有输入输出欠压、过压、过流、短路、防雷电、电池防反接等全功能保护,调整范围大,适合不同阶段的锂电池充电,充满自动停机,可以实现充电全程无人值守,单片机可以实时检测蓄电池电压、电流和温度,确保完全满充电和整个充电过程的安全可靠。大功率智能充电器的所有电路板及器件外露部分做三防处理,从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大功率智能充电器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大功率智能充电器,可以用于各种容量大小不同的电池组或不同的应用场合,输出功率大,充电速度快,控制精度高,安全可靠,能有效解决叉车锂电池引发的相关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叉车的大功率智能充电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叉车的大功率智能充电器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中,1是交流输入接线盒,2是触摸显示屏,3提手,4是输出充电线接线端子, 5是充电线及通信线,6是充电插头,7交流输入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叉车的大功率智能充电器,其电路原理如图1所示,包括交流输入开关K1、整流桥D1、第一电阻R0、第二电阻R2、第一接触器K2、第二接触器K4、第一电感L0、第二电感Rf、第三电感L1、第一电容C0、第二电容Cf、第三电容C2、触摸显示屏(图中未示出)、第一开关管QA、第二开关管Qb、第三开关管Qc、第四开关管Qd、第一二极管D5、第二二极管D6、第三二极管D7、第四二极管D8、第五二极管D9、第六二极管D10、变压器T0、电流传感器RL和单片机控制BMS通信板;
所述的交流输入开关K1的一端A、B、C分别相连高压整流桥D1的三个交流输入端,所述的高压整流桥D1的正极同时连接第一电阻R0的一端和第一接触器K2的一端,高压整流桥D1的负极同时连接第一电容的负极、第二开关管Qb的发射极、第四开关管Qd的发射极、第二二极管D6的正极和第四二极管D8的正极,第一电阻R0的另一端和接触器 K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感L0的一端,电感L0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第一开关管Qa的集电极、第三开关管Qc的集电极、第一二极管D5的负极和第三二极管D7的负极;所述的第一开关管Qa的发射极和第一二极管D5的正极分别连接第二开关管Qb的集电极和第二二极管 D6的负极;所述的第三开关管Qc的发射极和第三二极管D7的正极分别连接第四开关管 Qd的集电极和第四二极管D8的负极;所述的第一开关管Qa、第二开关管Qb、第三开关管 Qc、第四开关管Qd的集电极分别连接单片机控制BMS通信板的8、9、13、14引脚;所述的第一开关管Qa的发射极与第二开关管Qb的集电极连接处的中点A连接第二电感Rf的一端,第二电感Rf的另一端连接高频变压器T0初级线包一端,高频变压器T0初级线包的另一端连接第三开关管Qc的发射极与第四开关管Qd的集电极连接处的中点B,变压器 T0次级线包的两边分别连接第五二极管D9的正极和第六二极管D10的正极,变压器T0次级线包的中心点C分别连接第三电容C2的负极和电流传感器RL的输入端,第五二极管D9 和第六二极管D10的负极连接第三电感L1的一端,第三电感L1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第三电容C2的正极和第二接触器K4的一端,第二接触器K4的另一端连接大功率智能充电器的输出V+(正极)和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单片机控制BMS通信板的 3引脚,电流传感器RL的输出端连接大功率智能充电器的输出V0(负极);电流传感器RL 的信号端连接单片机控制BMS通信板的5引脚。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叉车的大功率智能充电器的使用状态图,如图2所示,在本大功率智能充电器外壳上安装交流输入接线盒1、交流输入开关K1即图2中的7、触摸显示屏2和充电整流器(图中未示出),通过提手3、输出充电线接线端子4、充电线及通信线 5和充电插头6组成直流输出接入电池组。
以下结合图1与图2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叉车大功率智能充电器的工作原理:
交流输入开关K1闭合,AC380V电压加到高压整流桥D1交流输入端~,高压整流桥的输出(+)正极输出脉动DC550V电压,经第一接触器K2和第二电阻R0组成的缓启动电路限流延时,加到输入第一电感L0储能输入一端,另一输出的脉动DC550V电压加到第一电容C0的正极,同时高压整流桥D1的输出(-)负极连接第一电容C0的负极,滤波后的DC550V 正极电压加到全桥变换器的第一开关管Qa与第三开关管Qc的D极上,滤波后的DC550V 负极电压加到全桥变换器的第二开关管Qb与第四开关管Qd的S极上。变换器采用全桥电路,在单片机控制BMS通信板的驱动控制下,第一开关管Qa与第二开关管Qb导通/截止(第三开关管Qc与第四开关管Qd导通/截止)。通过单片机控制BMS通信板驱动信号控制第一开关管Qa和第二开关管Qb的导通/截止(第三开关管Qc和第四开关管Qd导通/截止)的宽度,第一周期电压经过第一开关管Qa导通变成高频电压,经第二电感Rf谐振和第二电容 Cf谐振加到高频变压器T0的初级一端,流过变压器T0初级另端加到第四开关管Qd的D 极,第四开关管Qd导通回馈到高压地完成第一周期变换;第二周期电压经过第三开关管 Qc导通变成高频电压,加到高频变压器T0的初级一端,流过变压器T0初级另端加到第二电容Cf谐振和第二电感Rf谐振到第二开关管Qb的D极,第二开关管Qb导通回馈到高压地完成第二周期变换。接收到锂电池BMS通信数据以控制变压器T0次级输出电压幅度大小,根据单片机指令控制实现直流功率的传递,第五二极管D9和第六二极管D10轮流整流输出低压脉动电压,经第三电感L1储能和第三电容C2滤波电路,加到电池防反接第二接触器K4的A1;变压器T0次级中心点C经第三电容C2负极到电流传感器RL的1;电流传感器RL的3脚电流采集信号送到单片机控制BMS通信板的5脚,控制直流输出电流大小使充电器工作于恒流状态;第二接触器K4的A2一路到输出V+(正极),另一路经电压采集第二电阻R2到单片机控制BMS通信板的3脚,控制直流输出电压幅度大小使充电器工作于恒压状态;电流传感器RL的2到V0(负极)。全桥变换器采用电压外环、电流内环的双闭环控制方式,电压外环经单片机控制BMS通信板受控,稳定直流母线电压产生参考电流信号。再通过电流内环经单片机控制BMS通信板受控实现调节输出电流大小,以提高充电系统的动态性能并实现限流保护,实现无人值守完成充电。
将AC380V供电接入本大功率智能充电器外壳上的交流输入接线盒1上,闭合交流输入开关7,上电等待触摸显示屏2自检完成,首次使用叉车大功率智能充电器须根据电池组的参数进行预设置:输入密码123456进入设置界面,设置输出功率、充电电压、充电电流、充电方式(手动或自动)、通信协议等,然后再将充电插头6与锂电池充电口连接,充电机接收到电池BMS发送的通信信号充电机自动开启进入充电工作状态,蓄电池充满电时充电机自动退出充电状态,整个充电进行全程无人值守。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使用的单片机控制BMS通信板中的单片机由美国爱特梅尔公司生产公司生产,ATmega128是基于增强的AVR RISC结构的低功耗8位CMOS微控制器,产品型号为ATmega128。

Claims (1)

1.一种用于叉车的大功率智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流输入开关K1、整流桥D1、第一电阻R0、第二电阻R2、第一接触器K2、第二接触器K4、第一电感L0、第二电感Rf、第三电感L1、第一电容C0、第二电容Cf、第三电容C2、触摸显示屏、第一开关管QA、第二开关管Qb、第三开关管Qc、第四开关管Qd、第一二极管D5、第二二极管D6、第三二极管D7、第四二极管D8、第五二极管D9、第六二极管D10、变压器T0、电流传感器RL和单片机控制BMS通信板;
所述的交流输入开关K1的一端A、B、C分别相连高压整流桥D1的三个交流输入端,所述的高压整流桥D1的正极同时连接第一电阻R0的一端和第一接触器K2的一端,高压整流桥D1的负极同时连接第一电容的负极、第二开关管Qb的发射极、第四开关管Qd的发射极、第二二极管D6的正极和第四二极管D8的正极,第一电阻R0的另一端和接触器K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感L0的一端,电感L0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第一开关管Qa的集电极、第三开关管Qc的集电极、第一二极管D5的负极和第三二极管D7的负极;所述的第一开关管Qa的发射极和第一二极管D5的正极分别连接第二开关管Qb的集电极和第二二极管D6的负极;所述的第三开关管Qc的发射极和第三二极管D7的正极分别连接第四开关管Qd的集电极和第四二极管D8的负极;所述的第一开关管Qa、第二开关管Qb、第三开关管Qc、第四开关管Qd的集电极分别连接单片机控制BMS通信板;所述的第一开关管Qa的发射极与第二开关管Qb的集电极连接处的中点A连接第二电感Rf的一端,第二电感Rf的另一端连接高频变压器T0初级线包一端,高频变压器T0初级线包的另一端连接第三开关管Qc的发射极与第四开关管Qd的集电极连接处的中点B,变压器T0次级线包的两边分别连接第五二极管D9的正极和第六二极管D10的正极,变压器T0次级线包的中心点C分别连接第三电容C2的负极和电流传感器RL的输入端,第五二极管D9和第六二极管D10的负极连接第三电感L1的一端,第三电感L1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第三电容C2的正极和第二接触器K4的一端,第二接触器K4的另一端连接大功率智能充电器的输出V+和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单片机控制BMS通信板,电流传感器RL的输出端连接大功率智能充电器的输出V0,电流传感器RL的信号端连接单片机控制BMS通信板。
CN202023212250.1U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用于叉车的大功率智能充电器 Active CN2142279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12250.1U CN214227917U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用于叉车的大功率智能充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12250.1U CN214227917U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用于叉车的大功率智能充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27917U true CN214227917U (zh) 2021-09-17

Family

ID=77706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12250.1U Active CN214227917U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用于叉车的大功率智能充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279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79394A (zh) * 2022-01-20 2022-04-22 天长市森林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电动车充电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79394A (zh) * 2022-01-20 2022-04-22 天长市森林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电动车充电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99600B (zh) 充电控制电路及方法
CN101316047B (zh) 带有充电机的应急电源
WO2013152571A1 (zh) 智能脉冲温控充电器
CN203339816U (zh) 一种感应取电的电源管理系统
CN112886718B (zh) 一种谐振补偿式电流互感器感应取电系统
CN201355771Y (zh) 电动汽车电池智能充电器
CN201985596U (zh)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CN1738148A (zh) 电池充电器
CN102751777B (zh) 智能铅酸电池充电器
CN202094677U (zh) 汽车动力电池高效充电装置
CN204167974U (zh) 一种可定时且充满后双隔离的电动车充电器
CN214227917U (zh) 一种用于叉车的大功率智能充电器
CN205070589U (zh) 一种多功能ac/dc变换装置
CN203553910U (zh) 蓄电池充电保护电路
CN202444301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智能充电器
CN2833988Y (zh) 电池充电器
CN218161822U (zh) 一种柴油发电机油电混合系统
CN104167780B (zh) 一种连续可控隔离式有源主动均衡充电模块及其充电系统
CN203233223U (zh) 具有延时断电功能的电动自行车充电装置
CN205489733U (zh) 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充电器
CN212447151U (zh) 一种防鼓充充电控制电路及充电器
CN211744081U (zh) 自动识别电池电压的智能充电机
CN107895992A (zh) 一种太阳能蓄电池充放电监控系统
CN103280850A (zh) 一种具有充电宝和多用途led功能的驱动电路
CN204131199U (zh) 一种电池充电器的控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