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01074U - 一种反应釜物料粘度的智能化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应釜物料粘度的智能化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01074U
CN214201074U CN202120244896.3U CN202120244896U CN214201074U CN 214201074 U CN214201074 U CN 214201074U CN 202120244896 U CN202120244896 U CN 202120244896U CN 214201074 U CN214201074 U CN 2142010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vel gear
rod
reciprocating screw
screw rod
reaction ke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4489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永垒
邢楠楠
李海云
孙继影
张博银
李文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gsh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angsh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gsh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angsh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024489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010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010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0107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应釜物料粘度的智能化检测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检测机构和运输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设于壳体内部,所述电机输出轴固定设有第一往复丝杆,所述第一往复丝杆外部套设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底部设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三锥齿轮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外部固定套设有检测器;通过运输机构和检测机构的使用对反应釜内部的物料样本进行运输和检测,现场进行取料检测使得检测具有实时性、有效性,有利于检测效率得到提高,减少了等待的效率,使得反应釜对其内部物料的粘度搅拌的更加准确。

Description

一种反应釜物料粘度的智能化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粘度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应釜物料粘度的智能化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化工合成领域一些物料的生产需要在生产过程中监测物料不同时间的的粘度变化,液体的流动是在重力和外力作用下的连续变化过程,流体流层间存在着的速度差以及运动的传递都是因为流体具有粘性,粘度是液体特性的重要物理参数之一,物料粘度的测量在生产工艺中极为重要,粘度是流体粘滞性的一种量度,是流体流动力对其内部摩擦现象的一种表示,粘度大表现内摩擦力大,分子量越大,碳氢结合越多,这种力量也越大,粘度对各种润滑油、质量鉴别和确定用途,及各种燃料用油的燃烧性能及用度等有决定意义。
以往,物料粘度检测都采用现场取样、实验室用粘度计测量的方法,这种方式费力费时,严重影响生产效率,浪费时间,而且实验室所得到的测试结果没有实时性,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品的发展,已经出现了树脂粘度的在线检测装置,一般都是以反应釜内的搅拌器作为测量工作头,通过实时监测驱动搅拌器工作的电机的电流变化来测量粘度,但是,这种在线检测装置会受到驱动电机的速度、频率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检测结果不是很准确。
因此,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有必要研发一种反应釜物料粘度的智能化检测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反应釜物料粘度的智能化检测系统。
为了实现物料粘度检测智能化准确化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反应釜物料粘度的智能化检测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检测机构和运输机构;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设于壳体内部,所述电机输出轴固定设有第一往复丝杆,所述第一往复丝杆外部套设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底部设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三锥齿轮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外部固定套设有检测器,所述第一转动杆底部设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底部设有旋转扇叶反应釜,所述旋转扇叶反应釜底部设有检测器皿,所述检测器皿顶部一侧设有传送杯,所述传送杯顶部设有挡板组件,所述挡板组件包括第一立板,所述第一立板设于壳体内部,所述第一立板与传送杯固定连接。
所述运输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设于壳体内部,所述第一锥齿轮套设于第一往复丝杆外部,所述第一锥齿轮底部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底部固定设有第二往复丝杆,所述第二往复丝杆外部套设有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往复丝杆与第二轴承座通过滚珠螺母副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座一侧固定设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顶部固定设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一端固定设有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套设在第一往复丝杆外部,所述第一轴承座与第一往复丝杆通过滚珠螺母副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一端固定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部设有液体箱。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组件包括第二立板,所述第二立板设于壳体内部,所述第二立板与传送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杯内部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延伸出传送杯并与壳体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螺纹杆与第一往复丝杆外部均套设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外部套设有皮带,所述螺纹杆一侧与传送杯侧壁通过轴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壁一侧固定设有支撑板,所述电机固定设于支撑板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底部设有反应釜,所述反应釜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反应釜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一侧固定设有推拉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往复丝杆外部两侧均套设有第二支撑杆,两侧所述第二支撑杆一端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两侧所述第二支撑杆与第一往复丝杆连接处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二往复丝杆外部两侧均套设有第一支撑杆,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杆一端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往复丝杆连接处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外部两侧均套设有第三支撑杆,两侧所述第三支撑杆一端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两侧所述第三支撑杆与第一转动杆连接处通过轴承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三支撑杆与检测器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反应釜物料粘度的智能化检测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运输机构将反应釜内部的物料运输出来,并对反应釜内部的其他设备而运转不具有影响,且现场进行取料,并可以现场进行粘度的测试,使得物料粘度的测试更加具有实时性、有效性,对物料进行运输,并传送物料对其粘度进行测试,过程具有规律,节约测试时间;
2、本实用新型通过检测机构的使用对反应釜内部的物料进行检测,实时的检测并得到检测结构,检测结果可以实时得到,使得使得反应釜生产效率得到提高,不需要为了等待检测结构而浪费时间,同样实时的检测使得反应釜内物料粘度搅拌的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应釜物料粘度的智能化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应釜物料粘度的智能化检测系统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应釜物料粘度的智能化检测系统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应釜物料粘度的智能化检测系统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应釜物料粘度的智能化检测系统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2第一锥齿轮、3第二锥齿轮、4第一往复丝杆、5第一支撑杆、6第一轴承座、7第一伸缩杆、8第二往复丝杆、9第二轴承座、10第二伸缩杆、11第一立板、12固定杆、13连接杆、14液体箱、15第二支撑杆、16电机、17支撑板、18第三锥齿轮、19第四锥齿轮、20第一转动杆、 21皮带、22第三支撑杆、23检测器、24第二转动杆、25皮带轮、26螺纹杆、27传送杯、28检测器皿、29旋转扇叶、30反应釜、31第二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反应釜物料粘度的智能化检测系统,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检测机构和运输机构;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电机16,所述电机16设于壳体1内部,所述电机 16输出轴固定设有第一往复丝杆4,所述第一往复丝杆4外部套设有第三锥齿轮18,所述第三锥齿轮18底部设有第四锥齿轮19,所述第四锥齿轮 19与第三锥齿轮18相啮合,所述第三锥齿轮18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20,所述第一转动杆20外部固定套设有检测器23,所述第一转动杆20 底部设有第二转动杆24,所述第二转动杆24底部设有旋转扇叶反应釜30,所述旋转扇叶反应釜30底部设有检测器皿28,所述检测器皿28 顶部一侧设有传送杯27,所述传送杯27顶部设有挡板组件,所述挡板组件包括第一立板11,所述第一立板11设于壳体1内部,所述第一立板11 与传送杯27固定连接。
所述运输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2,所述第一锥齿轮2设于壳体1内部,所述第一锥齿轮2套设于第一往复丝杆4外部,所述第一锥齿轮2底部设有第二锥齿轮3,所述第二锥齿轮3与第一锥齿轮2相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3底部固定设有第二往复丝杆8,所述第二往复丝杆8外部套设有第二轴承座9,所述第二往复丝杆8与第二轴承座9通过滚珠螺母副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座9一侧固定设有第二伸缩杆10,所述第二伸缩杆10顶部固定设有第一伸缩杆7,所述第一伸缩杆7一端固定设有第一轴承座6,所述第一轴承座6套设在第一往复丝杆4外部,所述第一轴承座6与第一往复丝杆4通过滚珠螺母副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10一端固定设有连接杆13,所述连接杆13底部设有液体箱14,连接杆13起到连接作用,连接液体箱 14。
优选的,所述传送杯27内部设有螺纹杆26,所述螺纹杆26延伸出传送杯27并与壳体1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螺纹杆26与第一往复丝杆4 外部均套设有皮带轮25,所述皮带轮25外部套设有皮带21,所述螺纹杆 26一侧与传送杯27侧壁通过轴承连接,皮带21和皮带轮25的使用起到传送作用,带动螺纹杆26转动。
优选的,所述壳体1内壁一侧固定设有支撑板17,所述电机16固定设于支撑板17顶部,支撑板17起到支撑作用,支撑电机16工作。
优选的,所述壳体1底部设有反应釜30,所述反应釜30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反应釜30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设有固定杆12,所述固定杆12一侧固定设有推拉块,固定杆12的使用可以将反应釜30进料口关闭。
优选的,所述第一往复丝杆4外部两侧均套设有第二支撑杆15,两侧所述第二支撑杆15一端与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两侧所述第二支撑杆15 与第一往复丝杆4连接处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二往复丝杆8外部两侧均套设有第一支撑杆5,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杆5一端与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杆5与第二往复丝杆8连接处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20外部两侧均套设有第三支撑杆22,两侧所述第三支撑杆22一端与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两侧所述第三支撑杆22与第一转动杆20连接处通过轴承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三支撑杆22与检测器23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5、第二支撑杆15和第三支撑杆22起到支撑作用。
实施方式具体为:将本实用新型外部连接电源,此时放置在支撑板17 顶部的电机16开始工作,向外拉动固定杆12,打开反应釜30顶部的进料口,电机16输出端转动带动第一往复丝杆4转动,第一往复丝杆4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2转动,第一锥齿轮2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3转动,第二锥齿轮3转动带动第二往复丝杆8转动,第二往复丝杆8转动带动第二轴承座9上下移动,第二轴承座9上下移动带动第二伸缩杆10上下移动,第二伸缩杆10上下移动带动第一伸缩杆7上下拉伸,第二伸缩杆10上下移动带动连接杆13上下移动,连接杆13上下移动带动液体箱14上下移动,第一往复丝杆4转动带动第一轴承座6左右移动,第一轴承座6左右移动带动第一伸缩杆7左右移动,第一伸缩杆7左右移动带动第二伸缩杆10左右拉伸,第二伸缩杆10左右拉伸带动连接杆13左右移动,连接杆13左右移动带动液体箱14左右移动,液体箱14的移动对反应釜30内部的物料进行收集,15通过反应釜30顶部的进料口进入到反应釜30内部,对反应釜30内部的物料进行收集装在液体箱14内部,然后液体箱14继续移动,当液体箱14到达第一立板11的高度并在第一立板11的阻挡下,液体箱14向下倒出物料,物料通过进入传送杯27,在传送杯27内部流动,此时,第一往复丝杆4转动带动皮带轮25转动,皮带轮25转动带动皮带21转动,皮带21转动带动螺纹杆26转动,螺纹杆26转动对传送杯27内部的物料搅动,避免传送杯27内部的物料因为粘度过大而无法流出,物料通过地心引力的作用滴落在检测器皿28内部,同时第一往复丝杆4转动带动第三锥齿轮18转动,第三锥齿轮18转动带动第四锥齿轮19转动,第四锥齿轮 19转动带动第一转动杆20转动,第一转动杆20转动带动第二转动杆24 转动,第二转动杆24转动带动旋转扇叶29转动,旋转扇叶29的转动则对检测器皿28内部的物料粘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在检测器23上的到展现,从而测试出物料的粘度。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参见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反应釜进料口进料口物料粘度的智能化检测系统,所述挡板组件包括第二立板31,所述第二立板31设于壳体1内部,所述第二立板31与传送杯27固定连接。
实施方式具体为:将本实用新型外部连接电源,此时放置在支撑板17 顶部的电机16开始工作,向外拉动固定杆12,打开反应釜30顶部的进料口,电机16输出端转动带动第一往复丝杆4转动,第一往复丝杆4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2转动,第一锥齿轮2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3转动,第二锥齿轮3转动带动第二往复丝杆8转动,第二往复丝杆8转动带动第二轴承座9上下移动,第二轴承座9上下移动带动第二伸缩杆10上下移动,第二伸缩杆10上下移动带动第一伸缩杆7上下拉伸,第二伸缩杆10上下移动带动连接杆13上下移动,连接杆13上下移动带动液体箱14上下移动,第一往复丝杆4转动带动第一轴承座6左右移动,第一轴承座6左右移动带动第一伸缩杆7左右移动,第一伸缩杆7左右移动带动第二伸缩杆10左右拉伸,第二伸缩杆10左右拉伸带动连接杆13左右移动,连接杆13左右移动带动液体箱14左右移动,液体箱14的移动对反应釜30内部的物料进行收集,15通过反应釜30顶部的进料口进入到反应釜30内部,对反应釜30内部的物料进行收集装在液体箱14内部,然后液体箱14继续移动,当液体箱14到达第一立板11的高度并在反应釜30的阻挡下,液体箱14向下倒出物料,反应釜30的使用使得液体箱14更好地倒出物料,并且反应釜30顶部的斜面有利于减少液体箱14的摩擦力,延长了液体箱14的使用寿命,物料通过进入传送杯27,在传送杯27内部流动,此时,第一往复丝杆4转动带动皮带轮25转动,皮带轮25转动带动皮带21转动,皮带21转动带动螺纹杆26转动,螺纹杆26转动对传送杯27内部的物料搅动,避免传送杯27内部的物料因为粘度过大而无法流出,物料通过地心引力的作用滴落在检测器皿28内部,同时第一往复丝杆4转动带动第三锥齿轮18 转动,第三锥齿轮18转动带动第四锥齿轮19转动,第四锥齿轮19转动带动第一转动杆20转动,第一转动杆20转动带动第二转动杆24转动,第二转动杆24转动带动旋转扇叶29转动,旋转扇叶29的转动则对检测器皿 28内部的物料粘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在检测器23上的到展现,测试出物料的粘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反应釜进料口30进料口物料粘度的智能化检测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运输机构将反应釜进料口内部的物料运输出来,并对反应釜进料口内部的其他设备而运转不具有影响,且现场进行取料,并可以现场进行粘度的测试,使得物料粘度的测试更加具有实时性、有效性,对物料进行运输,并传送物料对其粘度进行测试,过程具有规律,节约测试时间;
2、本实用新型通过检测机构的使用对反应釜进料口内部的物料进行检测,实时的检测并得到检测结构,检测结果可以实时得到,使得使得反应釜进料口生产效率得到提高,不需要为了等待检测结构而浪费时间,同样实时的检测使得反应釜进料口内物料粘度搅拌的更加准确。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反应釜物料粘度的智能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检测机构和运输机构;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电机(16),所述电机(16)设于壳体(1)内部,所述电机(16)输出轴固定设有第一往复丝杆(4),所述第一往复丝杆(4)外部套设有第三锥齿轮(18),所述第三锥齿轮(18)底部设有第四锥齿轮(19),所述第四锥齿轮(19)与第三锥齿轮(18)相啮合,所述第三锥齿轮(18)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20),所述第一转动杆(20)外部固定套设有检测器(23),所述第一转动杆(20)底部设有第二转动杆(24),所述第二转动杆(24)底部设有旋转扇叶反应釜(30),所述旋转扇叶反应釜(30)底部设有检测器皿(28),所述检测器皿(28)顶部一侧设有传送杯(27),所述传送杯(27)顶部设有挡板组件,所述挡板组件包括第一立板(11),所述第一立板(11)设于壳体(1)内部,所述第一立板(11)与传送杯(27)固定连接;
所述运输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2),所述第一锥齿轮(2)设于壳体(1)内部,所述第一锥齿轮(2)套设于第一往复丝杆(4)外部,所述第一锥齿轮(2)底部设有第二锥齿轮(3),所述第二锥齿轮(3)与第一锥齿轮(2)相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3)底部固定设有第二往复丝杆(8),所述第二往复丝杆(8)外部套设有第二轴承座(9),所述第二往复丝杆(8)与第二轴承座(9)通过滚珠螺母副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座(9)一侧固定设有第二伸缩杆(10),所述第二伸缩杆(10)顶部固定设有第一伸缩杆(7),所述第一伸缩杆(7)一端固定设有第一轴承座(6),所述第一轴承座(6)套设在第一往复丝杆(4)外部,所述第一轴承座(6)与第一往复丝杆(4)通过滚珠螺母副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10)一端固定设有连接杆(13),所述连接杆(13)底部设有液体箱(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物料粘度的智能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组件包括第二立板(31),所述第二立板(31)设于壳体(1)内部,所述第二立板(31)与传送杯(27)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物料粘度的智能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杯(27)内部设有螺纹杆(26),所述螺纹杆(26) 延伸出传送杯(27)并与壳体(1)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螺纹杆(26)与第一往复丝杆(4)外部均套设有皮带轮(25),所述皮带轮(25)外部套设有皮带(21),所述螺纹杆(26)一侧与传送杯(27)侧壁通过轴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物料粘度的智能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壁一侧固定设有支撑板(17),所述电机(16)固定设于支撑板(17)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物料粘度的智能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部设有反应釜(30),所述反应釜(30)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反应釜(30)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设有固定杆(12),所述固定杆(12)一侧固定设有推拉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物料粘度的智能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往复丝杆(4)外部两侧均套设有第二支撑杆(15),两侧所述第二支撑杆(15)一端与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两侧所述第二支撑杆(15)与第一往复丝杆(4)连接处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二往复丝杆(8)外部两侧均套设有第一支撑杆(5),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杆(5)一端与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杆(5)与第二往复丝杆(8)连接处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20)外部两侧均套设有第三支撑杆(22),两侧所述第三支撑杆(22)一端与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两侧所述第三支撑杆(22)与第一转动杆(20)连接处通过轴承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三支撑杆(22)与检测器(23)固定连接。
CN202120244896.3U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反应釜物料粘度的智能化检测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2010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44896.3U CN214201074U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反应釜物料粘度的智能化检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44896.3U CN214201074U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反应釜物料粘度的智能化检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01074U true CN214201074U (zh) 2021-09-14

Family

ID=77638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44896.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201074U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反应釜物料粘度的智能化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010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26641A (zh) * 2022-10-12 2022-11-11 南通林多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成品制备粘度检测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26641A (zh) * 2022-10-12 2022-11-11 南通林多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成品制备粘度检测器
CN115326641B (zh) * 2022-10-12 2022-12-30 南通林多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成品制备粘度检测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201074U (zh) 一种反应釜物料粘度的智能化检测系统
CN101982779B (zh) 一种分析仪器的自动取样机构
EP2950915A1 (en) Stirred tank reactor
CN207430151U (zh) 一种润滑油生产用搅拌装置
RU186030U1 (ru) Машина трения
CN219279539U (zh) 一种凝结水处理加药装置
CN109382025A (zh) 用于体外诊断设备的防漏混匀装置
CN210269479U (zh) 一种模拟旋转流道叶片磨损量测量的实验装置
CN209302615U (zh) 用于体外诊断设备的防漏混匀装置
CN219838098U (zh) 一种发泡机
CN214681783U (zh) 一种用于分析化学实验室废液收集装置
CN210442365U (zh) 一种便于清洁的润滑油检测装置
CN207221394U (zh) 一种化工机械用收油装置
CN206150429U (zh) 一种饲料加工专用的可自动称重的双轴桨叶混合器
CN217466875U (zh) 一种稠油降粘反应脱水检测装置
CN104458837B (zh) 一种葡萄糖浓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19284943U (zh) 一种石油化工生产用检测装置
CN216877979U (zh) 一种称量桶的去气泡机构
CN220887313U (zh) 一种污泥调理装置
CN219455852U (zh) 一种润滑油生产用粘稠度检测装置
CN218047705U (zh) 一种方便观察液位润滑油搅拌罐
CN213493627U (zh) 一种化工反应釜
CN219997056U (zh) 一种高压锅炉水质检测装置
CN213580937U (zh)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生产废水多功能检测装置
CN220552854U (zh) 润滑油起泡倾向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