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99774U - 一种具有新型密封接头的钛管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新型密封接头的钛管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99774U
CN214199774U CN202022164722.4U CN202022164722U CN214199774U CN 214199774 U CN214199774 U CN 214199774U CN 202022164722 U CN202022164722 U CN 202022164722U CN 214199774 U CN214199774 U CN 2141997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connector
heat exchanger
tube
sealing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6472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路平
梁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Et Heat Exchang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Et Heat Exchang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Et Heat Exchang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Et Heat Exchang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6472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997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997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997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新型密封接头的钛管换热器,包括换热管以及分别位于所述换热管两端的第一介质进口端和第一介质出口端,所述第一介质进口端和第一介质出口端皆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头的一端可拆卸式连接,第一连接头的另一端与所述换热管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头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外部管道,所述第二连接头呈折弯设置,所述换热管和所述第一连接头皆为钛材制成;该具有新型密封接头的钛管换热器具有结构合理、安装占用空间小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新型密封接头的钛管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新型密封接头的钛管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又称为热交换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介质之间进行热量传递的设备。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生要的地位,换热器可以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比如我们身边所熟知的空调,其室内机和室外机中的蒸发器和冷凝器皆是换热器中的一种。换热器的种类主要有壳管式、板式、喷淋式和套管式等,其中壳管式换热器由于其组成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的优点,因此其使用范围较为广泛,例如使用在空调机组、热泵热水机组、工业冷水机组、地源或水源热水机组中。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存在着体积较大的问题,即,换热器的冷媒接口与压缩机组的连接弯头处占用了相对较大的安装空间,具体来说:如使用在航海船舶或是游泳馆中的换热器内换热管为了保证耐腐蚀性能而往往采用的是钛管作为换热管,压缩机组端的管路一般为铜管;而连接钛管和铜管的连接一般有如下方式:1、铜管端与钛管端通过爆炸焊的方式连接到一起,在该种连接方式中为了降低铜管与钛管连接点处的受力,因此铜管的折弯处(弯头)需要远离铜管与钛管连接点处,从而会造成换热器的整体高度相对较大,即,会占用较大的安装空间;其次,在后期的使用中铜管与钛管连接点处一旦脱焊或者说出现焊缝泄漏,再次再行复焊或修复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即维修成本高;2、使用通过连接头和锁紧螺套相互配合来连接铜管和钛管,该种方式中仍然需要在铜管处设置一个折弯部,且为了降低铜管与钛管连接点处的受力,因此铜管的折弯部(弯头)同样需要远离铜管与钛管连接点处,从而造成了换热器的高度相对较大,即换热器需要占用较大的安装空间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安装占用空间小且密封连接方便的换热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新型密封接头的钛管换热器,包括换热管以及分别位于所述换热管两端的第一介质进口端和第一介质出口端,所述第一介质进口端和第一介质出口端皆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头的一端可拆卸式连接,第一连接头的另一端与所述换热管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头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外部管道,所述第二连接头呈折弯设置,所述换热管和所述第一连接头皆为钛材制成。
作为对具有新型密封接头的钛管换热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头和所述第二连接头上分别设置有外螺纹和内螺纹,且所述第一连接头和所述第二连接头通过所述外螺纹和所述内螺纹相螺合。
作为对具有新型密封接头的钛管换热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头上位于所述外螺纹处的端面呈外锥面或外球面,所述第二连接头内位于所述内螺纹处还设置有一台阶,所述台阶呈与所述外锥面或外球面相互配合的内锥面或内球面。
作为对具有新型密封接头的钛管换热器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壳体、第二介质进口和第二介质出口,所述壳体内设有换热腔,所述换热管置于所述换热腔内,且所述换热管呈螺旋状盘绕并形成换热筒,所述第一介质进口和所述第一介质出口贯穿所述壳体的侧壁并与所述壳体密封连接,所述第二介质进口和所述第二介质出口分别与所述壳体相连接且与所述换热腔相连通。
作为对具有新型密封接头的钛管换热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换热管相对于所述换热筒的径向方向盘绕有多层,且所述换热筒相对于所述壳体轴向方向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作为对具有新型密封接头的钛管换热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换热腔内还设置有隔离衬筒,所述换热筒套设在隔离衬筒外,且所述隔离衬筒与所述壳体密封固定。
作为对具有新型密封接头的钛管换热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介质进口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第二介质出口连接在所述壳体的顶部。
作为对具有新型密封接头的钛管换热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感温管和第二感温管,所述第一感温管和第二感温管皆与所述壳体相连接并伸入到所述换热腔内,且所述第一感温管靠近所述第二介质进口,所述第二感温管靠近所述第二介质出口。
作为对具有新型密封接头的钛管换热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换热管的外壁上或者内壁上还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相对于所述换热管的长度方向排列。
作为对具有新型密封接头的钛管换热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由于分别设置了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其中第一连接头为钛材,以钛材制作的第一连接头与换热管可以更易于焊接,而与第一连接头相连接的第二连接头呈折弯状,进而直接形成一个弯头,因此避免了传统方式中在与换热管相连的管道上单独设置一个折弯部(弯头),从而有效减少了具有新型密封接头的钛管换热器的整体高度,进而减少了具有新型密封接头的钛管换热器在安装所需占用的空间。
附图说明
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更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且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新型密封接头的钛管换热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新型密封接头的钛管换热器的局部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新型密封接头的钛管换热器中连接组件的结构分解图;
图4为图3连接组件中第二连接头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另,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未特别说明部件之间的连接或固定方式,其连接或固定方式均可为通过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螺栓固定或焊接固定或销轴固定等方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详述。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新型密封接头的钛管换热器,其包括换热管1以及分别位于换热管1两端的第一介质进口端11和第一介质出口端12,第一介质进口端11和第一介质出口端12皆设置有连接组件2,连接组件2包括第一连接头21和第二连接头22,第一连接头21的一端与第二连接头22的一端可拆卸式连接,第一连接头21的另一端与换热管1以焊接的方式相连接,第二连接头22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外部管道,第二连接头22呈折弯设置,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连接头22为一直角弯头;其中,换热管1和第一连接头21皆为钛材制成,以钛材制作的第一连接头21与钛材的换热管1为相同的材料,因而更易于第一连接头21与换热管1进行焊接连接,而与第一连接头21相连接的第二连接头22呈折弯状,进而直接形成一个弯头,因此避免了传统方式中在与换热管1相连的管道上单独设置一个折弯部(弯头),从而有效减少了具有新型密封接头的钛管换热器的整体高度,进而减少了具有新型密封接头的钛管换热器在安装所需占用的空间。进一步来说说,第一连接头21和第二连接头22上分别设置有外螺纹和内螺纹,且第一连接头21和第二连接头22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相螺合;其中,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连接头22可以为铜材(黄铜,铜和锌所组成的合金)从而便于第二连接头22与压缩机端的铜管进行同材质的焊接,第一连接头21和第二连接头22通过内外螺丝的连接方式可以实现两种不同材质的管端的密封连接。
如图3-4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头21上位于外螺纹处的端面呈外锥面或外球面,第二连接头22内位于内螺纹处还设置有一台阶23,台阶23呈与外锥面或外球面相互配合的内锥面或内球面;当第一连接21与第二连接头22通过内外螺纹拧紧后,第一连接头21上的外锥面或外球面与第二连接头22上的内锥面或内球面相抵接并紧密贴合从而形成密封,即形成具有新型密封接头的钛管换热器端与压缩机组装的密封连通。
进一步的,如图1-2所示,还包括壳体3、第二介质进口31和第二介质出口32,壳体3内设有换热腔33,换热管1置于换热腔33内,且换热管1呈螺旋状盘绕并形成换热筒,第一介质进口和第一介质出口贯穿壳体3的侧壁并与壳体3密封连接,第二介质进口31和第二介质出口32分别与壳体3相连接且与换热腔33相连通。以钛管作为换热管1时,在可以承受管内第一介质(冷媒)的高压的同时也可以抵卸管外第二介质(水)中的杂质(如氯离子、氧、盐类)对其造成腐蚀,当具有新型密封接头的钛管换热器使用在船舶或是游泳馆中时可以保证具有新型密封接头的钛管换热器使用的耐久性和可靠性。进一步的,换热管1的外壁上和/或者内壁上还设置有凹槽(未图示),凹槽相对于换热管1的长度方向排列,凹槽可以有提高换热管1的表面面积,如螺纹管,从而可以进一步提交第一介质与第二介质之间的换热效率。换热管1相对于换热筒的径向方向盘绕有多层,且换热筒相对于壳体3轴向方向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换热管1螺旋盘绕并形成筒状,可以有效增大换热管1在换热腔33的面积,从而可以使得换热管1内的第一介质与换热腔33内的第二介质可以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壳体1上还设置有底座4,底座4通过焊接或螺栓固定在壳体1的底部。
如图1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换热腔33内还设置有隔离衬筒34,换热筒套设在隔离衬筒34外,且隔离衬筒34与壳体3密封固定;由于换热管1的弯折弧度有限,因此盘绕形成的换热筒的内部,即轴心处通常是空心的;而设置的隔离衬筒34则可以对换热筒的这一空心区域进行填空或隔离,使得第二介质不能进入到换热筒的这一区域,从而避免了进入该区域的第二介因为相对远离换热管1而不能充分的热交换。
如图1-2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二介质进口31连接在壳体3的底部,第二介质出口32连接在壳体3的顶部;当机组在停机后,作为第二介质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可以从第二介质进口31处回流出具有新型密封接头的钛管换热器外,从而避免了因为机组停机后壳体31内积留的第二介质(水)结冰膨胀而损坏具有新型密封接头的钛管换热器。进一步的,壳体3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感温管35和第二感温管36,第一感温管35和第二感温管36皆与壳体3相连接并伸入到换热腔33内,且第一感温管35靠近第二介质进口31,第二感温管36靠近第二介质出口32。具体来说,通过第一感温管35和第二感温管36可以对进出壳体31的的第二介质的温度进行测量,以便于机组根据第二介质流进流出的温度进行实时控制。例如,当流进和流出的第二介质的温度相差较小时,此时则可以知道具有新型密封接头的钛管换热器的如下两种状态,一是具有新型密封接头的钛管换热器已经将水温加热到设计温度了,如55度、65度、75度,此时则可以停止或降低机组的运行速度;二是冷媒端(第一介质)处于低速循环或待机状态,此时则可以提高冷媒冷的循环速度,以使得第一介质充分流动起来并与第二介质进行换交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由于分别设置了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其中第一连接头为钛材,以钛材制作的第一连接头与换热管可以更易于焊接,而与第一连接头相连接的第二连接头呈折弯状,进而直接形成一个弯头,因此避免了传统方式中在与换热管相连的管道上单独设置一个折弯部(弯头),从而有效减少了具有新型密封接头的钛管换热器的整体高度,进而减少了换热器在安装所需占用的空间。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新型密封接头的钛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管以及分别位于所述换热管两端的第一介质进口端和第一介质出口端,所述第一介质进口端和第一介质出口端皆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头的一端可拆卸式连接,第一连接头的另一端与所述换热管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头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外部管道,所述第二连接头呈折弯设置,所述换热管和所述第一连接头皆为钛材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新型密封接头的钛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头和所述第二连接头上分别设置有外螺纹和内螺纹,且所述第一连接头和所述第二连接头通过所述外螺纹和所述内螺纹相螺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新型密封接头的钛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头上位于所述外螺纹处的端面呈外锥面或外球面,所述第二连接头内位于所述内螺纹处还设置有一台阶,所述台阶呈与所述外锥面或外球面相互配合的内锥面或内球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新型密封接头的钛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第二介质进口和第二介质出口,所述壳体内设有换热腔,所述换热管置于所述换热腔内,且所述换热管呈螺旋状盘绕并形成换热筒,所述第一介质进口和所述第一介质出口贯穿所述壳体的侧壁并与所述壳体密封连接,所述第二介质进口和所述第二介质出口分别与所述壳体相连接且与所述换热腔相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新型密封接头的钛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相对于所述换热筒的径向方向盘绕有多层,且所述换热筒相对于所述壳体轴向方向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新型密封接头的钛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腔内还设置有隔离衬筒,所述换热筒套设在隔离衬筒外,且所述隔离衬筒与所述壳体密封固定。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新型密封接头的钛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介质进口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第二介质出口连接在所述壳体的顶部。
8.如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具有新型密封接头的钛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感温管和第二感温管,所述第一感温管和第二感温管皆与所述壳体相连接并伸入到所述换热腔内,且所述第一感温管靠近所述第二介质进口,所述第二感温管靠近所述第二介质出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新型密封接头的钛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的外壁上或者内壁上还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相对于所述换热管的长度方向排列。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新型密封接头的钛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底部。
CN202022164722.4U 2020-09-27 2020-09-27 一种具有新型密封接头的钛管换热器 Active CN2141997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64722.4U CN214199774U (zh) 2020-09-27 2020-09-27 一种具有新型密封接头的钛管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64722.4U CN214199774U (zh) 2020-09-27 2020-09-27 一种具有新型密封接头的钛管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99774U true CN214199774U (zh) 2021-09-14

Family

ID=77641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64722.4U Active CN214199774U (zh) 2020-09-27 2020-09-27 一种具有新型密封接头的钛管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997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12059B (zh) 热交换器
EP1336809A2 (en) Heat exchanger with two-stage heat transfer
CN214199774U (zh) 一种具有新型密封接头的钛管换热器
CN101387439A (zh) 热泵水箱系统
CN207280248U (zh) 壳管式换热器
CN202470545U (zh) 一种双层钛管换热器
CN202675999U (zh) 一种换热器结构
CN207146705U (zh) 散热器及空调室外机
CN214199773U (zh) 一种耐热耐腐蚀型换热器
CN211903841U (zh) 一种集成管式换热器
GB2080509A (en)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CN210321312U (zh) 一种多管盘绕式换热器
CN109612312B (zh) 一种波浪形板灯笼结构的球形换热器
CN201327186Y (zh) 一种热泵水箱系统
CN210952429U (zh) 一种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用高效换热管
CN108507238B (zh) 蒸发器及其在热泵机组中的应用
CN211782905U (zh) 一种高效耐腐蚀型套管换热器
KR20200007418A (ko) 냉각기용 열교환기
CN211903826U (zh) 一种可拆式换热器
CN217560414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组合管式换热器
CN216977615U (zh) 一种板式管束换热器
CN212058396U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CN218627856U (zh) 一种增焓式换热器
CN215522316U (zh) 一种空调波纹连接管
CN107621181A (zh) 一种钛管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