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58396U -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58396U
CN212058396U CN202020264715.9U CN202020264715U CN212058396U CN 212058396 U CN212058396 U CN 212058396U CN 202020264715 U CN202020264715 U CN 202020264715U CN 212058396 U CN212058396 U CN 2120583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heat exchanger
connecting plate
inlet
pip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6471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玉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gchuan Hexinhe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ngchuan Hexinhe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gchuan Hexinhe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ngchuan Hexinhe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6471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583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583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583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包括下连接板、第一集流管、上连接板、扁管和第二集流管,所述下连接板与上连接板二者之间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之间连通有多个等距设置的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包括分别与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固定连接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之间固定有控制阀。本实用新型中,微通道换热器在安装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可采用相邻的微通道换热器通过软管将第一进出管与第二进出管对应连接,利用控制阀来控制换热器内流体流向,将多换热器串联成组合体以满足体积较小的安装空间,安装适应性差,提高换热器安装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
现有的微通道换热器多为单体式结构,在使用时多根据实际功耗配备相应的换热器,由于单体式结构的微通道换热器体积较大,对于体积较小的安装空间,安装适应性差,因而需要另外安装支架等方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换热器单体式结构的微通道换热器体积较大,对于体积较小的安装空间,安装适应性差,需要另外安装支架等方式固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包括下连接板、第一集流管、上连接板、扁管和第二集流管,所述下连接板与上连接板二者之间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之间连通有多个等距设置的扁管;
所述第一集流管包括分别与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固定连接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之间固定有控制阀,通过设置控制阀实现对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通断控制,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背离扁管的外壁均连通有第一进出管,所述第一进出管配套设置有旋合连接的堵头,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侧壁对应扁管所在位置处开设有第一扁管孔;
所述第二集流管包括与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固定连接的第三管体,所述第三管体的外壁对应扁管连接处开设有第二扁管孔,所述第三管体的外壁的两端均焊接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二进出管,所述第三管体的中部固定有隔离板,通过设置隔离板对进出微通道换热器内的介质进行隔离。
进一步在于:多个所述扁管的外壁套接有散热翅片,通过在扁管外壁套接翅片散热器从而增加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进一步在于:所述第一进出管的高度与第二进出管的所在高度对应,且所述第一进出管和第二进出管的外径相同,并且均开设有相同的外螺纹,这样在水平放置多个微通道换热器时,相邻的两个微通道换热器能够直接进行连通。
进一步在于:所述隔离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隔离板关于第三管体的水平中心面对称,通过设置两个隔离板能够使得二者之间处于真空层,从而起到很好的隔温作用。
进一步在于: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长度相同,这样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各自连通的扁管数量相同。
进一步在于:所述下连接板的底面固定有支撑脚,起到与地面隔离作用,避免积水对微通道换热器底部的腐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将第一集流管设置有与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固定连接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并在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之间固定有控制阀,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背离扁管的外壁均连通有第一进出管,第一进出管配套设置有旋合连接的堵头,将第二集流管的外壁的两端均焊接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二进出管,第一进出管的高度与第二进出管的所在高度对应,且所述第一进出管和第二进出管的外径相同,并且均开设有相同的外螺纹,这样在微通道换热器在安装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可采用相邻的微通道换热器通过软管将第一进出管与第二进出管对应连接,利用控制阀来控制换热器内流体流向,将多换热器串联成组合体以满足体积较小的安装空间,安装适应性差,提高换热器安装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微通道换热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微通道换热器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集流管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集流管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两个微通道换热器组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连接板;2、第一集流管;21、第一管体;22、控制阀;23、第二管体;24、堵头;25、第一进出管;26、第一扁管孔;3、上连接板;4、扁管;5、第二集流管;51、第三管体;52、第二进出管;53、第二扁管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包括下连接板1、第一集流管2、上连接板3、扁管4和第二集流管5,下连接板1与上连接板3二者之间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集流管2和第二集流管5,第一集流管2和第二集流管5之间连通有多个等距设置的扁管4;
第一集流管2包括分别与上连接板3和下连接板1固定连接的第一管体21 和第二管体23,第一管体21与第二管体23之间固定有控制阀22,通过设置控制阀22实现对第一管体21和第二管体23通断控制,第一管体21和第二管体 23的背离扁管4的外壁均连通有第一进出管25,第一进出管25配套设置有旋合连接的堵头24,第一管体21和第二管体23的侧壁对应扁管4所在位置处开设有第一扁管孔26;
第二集流管5包括与上连接板3和下连接板1固定连接的第三管体51,第三管体51的外壁对应扁管4连接处开设有第二扁管孔53,第三管体51的外壁的两端均焊接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二进出管52,第三管体51的中部固定有隔离板,通过设置隔离板对进出微通道换热器内的介质进行隔离。
多个扁管4的外壁套接有散热翅片,通过在扁管4外壁套接翅片散热器从而增加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效果,第一进出管25的高度与第二进出管52的所在高度对应,且第一进出管25和第二进出管52的外径相同,并且均开设有相同的外螺纹,这样在水平放置多个微通道换热器时,相邻的两个微通道换热器能够直接进行连通。
隔离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隔离板关于第三管体51的水平中心面对称,通过设置两个隔离板能够使得二者之间处于真空层,从而起到很好的隔温作用,第一管体21和第二管体23的长度相同,这样第一管体21与第二管体23各自连通的扁管4数量相同,下连接板1的底面固定有支撑脚,起到与地面隔离作用,避免积水对微通道换热器底部的腐蚀。
工作原理:当安装微通道换热器的空间较小时,操作人员可选择多个小体积的微通道换热器进行组合,先将一个微通道换热器固定在所需要安装的地面上,将其他微通道换热器放置指定位置,所有微通道换热器固定完毕,将一个微通道换热器的第二进出管52与对应的冷媒连接管道进行连接,然后将其余的微通道换热器串联连接,串联过程中,将前者的第一进出管25与第二进出管52 对应连通,使用时,将处于整个串联微通道换热器除尾端的微通道换热器管道的皆控制阀22打开,使得相邻的微通道换热器管道处于连通状态,这样使得多个小体积微通道换热器处于连通状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连接板(1)、第一集流管(2)、上连接板(3)、扁管(4)和第二集流管(5),所述下连接板(1)与上连接板(3)二者之间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集流管(2)和第二集流管(5),所述第一集流管(2)和第二集流管(5)之间连通有多个等距设置的扁管(4);
所述第一集流管(2)包括分别与上连接板(3)和下连接板(1)固定连接的第一管体(21)和第二管体(23),所述第一管体(21)与第二管体(23)之间固定有控制阀(22),所述第一管体(21)和第二管体(23)的背离扁管(4)的外壁均连通有第一进出管(25),所述第一进出管(25)配套设置有旋合连接的堵头(24),所述第一管体(21)和第二管体(23)的侧壁对应扁管(4)所在位置处开设有第一扁管孔(26);
所述第二集流管(5)包括与上连接板(3)和下连接板(1)固定连接的第三管体(51),所述第三管体(51)的外壁对应扁管(4)连接处开设有第二扁管孔(53),所述第三管体(51)的外壁的两端均焊接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二进出管(52),所述第三管体(51)的中部固定有隔离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扁管(4)的外壁套接有散热翅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出管(25)的高度与第二进出管(52)的所在高度对应,且所述第一进出管(25)和第二进出管(52)的外径相同,并且均开设有相同的外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隔离板关于第三管体(51)的水平中心面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21)和第二管体(23)的长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板(1)的底面固定有支撑脚。
CN202020264715.9U 2020-03-06 2020-03-06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Active CN2120583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64715.9U CN212058396U (zh) 2020-03-06 2020-03-06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64715.9U CN212058396U (zh) 2020-03-06 2020-03-06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58396U true CN212058396U (zh) 2020-12-01

Family

ID=73531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64715.9U Active CN212058396U (zh) 2020-03-06 2020-03-06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583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51434U (zh) 一种口琴通道平行流式换热器
CN101490494A (zh) 螺旋扁平管式换热器
CN109405589B (zh) 一种双管程独立换热的球形换热器
KR101723458B1 (ko) 다챔버 순환방식을 이용한 열교환기
CN212058396U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CN101672590B (zh) 组合管壳式热管换热器
CN104390492A (zh) 一种卧式双相变换热器
KR101676873B1 (ko) 이중관 열 교환기용 커넥터 및 이를 갖는 열 교환기
CN111536819B (zh) 一种换热模块
CN204880868U (zh) 一种换热器及具有该换热器的空调系统
CN210321312U (zh) 一种多管盘绕式换热器
CN210952429U (zh) 一种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用高效换热管
CN204043474U (zh) 管壳式相变换热器及其液体喷淋器
CN2206440Y (zh) 多功能换热器
CN216977615U (zh) 一种板式管束换热器
CN111551061B (zh) 多种不同流体共同对外换热的换热器
CN113654277B (zh) 一种冷凝器
CN105277043A (zh) 用于管壳式相变换热器的液体喷淋器
CN210426189U (zh) 一种换热管内带有螺旋扰流丝的换热器
CN204359169U (zh) 一种卧式双相变换热器
CN210464137U (zh) 一种外包不锈钢管内搪玻璃列管式换热器
CN203443421U (zh) 一种换热器
CN113405382B (zh) 一种壳管式换热器
CN215572379U (zh) 一种换热器芯体结构
CN219200145U (zh) 一种板式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