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89581U - 一种安全气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全气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89581U
CN214189581U CN202120062361.4U CN202120062361U CN214189581U CN 214189581 U CN214189581 U CN 214189581U CN 202120062361 U CN202120062361 U CN 202120062361U CN 214189581 U CN214189581 U CN 2141895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trigger
air bag
airba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6236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雄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ebu Shenzhen Sporting Good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ebu Shenzhen Sporting Good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ebu Shenzhen Sporting Good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ebu Shenzhen Sporting Good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6236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895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895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895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一种安全气囊装置,包括安装架、气囊盒、推杆、卡接机构、气罐、气囊、触发机构和触发架;气囊盒可拆设置在安装架上;卡接机构设置在气囊盒上;气囊盒上设置有第一滑动槽、第二滑动槽和导向槽;推杆滑动设置在第一滑动槽内;卡接机构包括连接杆、滑动柱和第一弹性件;滑动柱滑动设置在导向槽内,滑动柱的一端与安装架卡接;连接杆与滑动柱连接,连接杆滑动设置在第二滑动槽内;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杆和气囊盒连接;推杆设置在连接杆上;气罐和气囊均设置在气囊盒内,气罐的输出端与气囊连接;触发机构设置在触发架上,触发机构与气罐控制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接机构使气囊盒能够快速的安装到安装架上,从而方便对气囊盒进行更换维护。

Description

一种安全气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被动安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气囊装置。
背景技术
安全气囊是机动车和车辆的乘员约束系统的一部分。它由塑料袋气囊构成,该塑料袋气囊在发生事故时很迅速地在乘员与车辆驾驶室内部部分之间展开。它使乘员及早地参与车辆减速并给与他大面积的支持。通过这种方式防止乘员碰撞驾驶室内部的硬物如方向盘或者挡风玻璃。安全气囊系统只在发生严重事故时才被触发。
现有技术中,安全气囊的安装较为复杂,在将安全气囊安装到车上时的步骤较多,且拆装更换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安全气囊装置,通过卡接机构使气囊盒能够快速的安装到安装架上,从而方便对气囊盒进行更换维护。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气囊装置,包括安装架、气囊盒、推杆、卡接机构、气罐、气囊、触发机构和触发架;
气囊盒可拆设置在安装架上;卡接机构设置在气囊盒上,卡接机构的一端与安装架卡接;气囊盒上设置有第一滑动槽、第二滑动槽和导向槽;推杆滑动设置在第一滑动槽内,且与卡接机构连接;卡接机构包括连接杆、滑动柱和第一弹性件;导向槽、滑动柱和第一弹性件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滑动柱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导向槽内,两个滑动柱的一端与安装架卡接;两个导向槽通过第二滑动槽连通;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动柱连接,连接杆滑动设置在第二滑动槽内;两个第一弹性件均设置在第二滑动槽内,两个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杆和气囊盒连接;推杆设置在连接杆上;气罐和气囊均设置在气囊盒内,气罐的输出端与气囊驱动连接;触发机构设置在触发架上,触发机构与气罐控制连接。
优选的,触发机构包括惯性触发块、第三弹性件和触发开关;第三弹性件和触发开关均对称设置有两个;惯性触发块滑动设置在触发架上;两个触发开关分别设置在触发架的两端,两个第三弹性件分别设置在惯性触发块的两端;两个第三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惯性触发块和触发架连接;触发开关与气罐控制连接。
优选的,安装架上设置有安装槽、限位槽和限位机构;限位机构位于安装槽内,限位机构包括安装板、限位柱、第二弹性件、导向杆和限位板;滑动柱的一端位于限位槽内;导向杆设置在安装架上,限位板设置在导向杆上;限位柱滑动设置在安装架和限位板上,安装板设置在限位柱上;第二弹性件设置在限位柱的外周侧,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板和限位板连接;限位柱的一端与滑动柱卡接。
优选的,限位柱上设置有拉环。
优选的,气囊盒上设置有挡板,挡板与气囊盒可拆连接。
优选的,气囊盒上设置有安放槽;挡板位于安放槽内,气囊盒和挡板上均设置有磁铁,两个磁铁磁性连接。
优选的,气囊折叠设置在气囊盒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在安装气囊盒时,先拨动推杆,推杆带动连接杆移动,连接杆带动滑动柱移动,从而使滑动柱完全收纳进导向槽内,将气囊盒插入到安装架内,并松开推杆,第一弹性件推动连接杆移动,连接杆推动滑动柱移动,从而使滑动柱卡进限位槽内从而对气囊盒进行限位;将触发架装到汽车上,当发生碰撞时,触发机构启动气罐上的引爆装置,从而使气罐对气囊进行快速充气,使气囊能够弹开,保护乘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安全气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安全气囊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安全气囊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安全气囊装置中触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安装架;101、安装槽;102、限位槽;2、气囊盒;201、第一滑动槽;202、第二滑动槽;203、导向槽;204、安放槽;3、推杆;4、卡接机构;401、连接杆;402、滑动柱;403、第一弹性件;5、限位机构;501、安装板;502、限位柱;503、第二弹性件;504、导向杆;505、限位板;506、拉环;6、气罐;7、气囊;8、挡板;9、触发机构;901、惯性触发块;902、第三弹性件;903、触发开关;10、触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安全气囊装置,包括安装架1、气囊盒2、推杆3、卡接机构4、气罐6、气囊7、触发机构9和触发架10;
气囊盒2可拆设置在安装架1上;卡接机构4设置在气囊盒2上,卡接机构4的一端与安装架1卡接;气囊盒2上设置有第一滑动槽201、第二滑动槽202和导向槽203;推杆3滑动设置在第一滑动槽201内,且与卡接机构4连接;卡接机构4包括连接杆401、滑动柱402和第一弹性件403;导向槽203、滑动柱402和第一弹性件403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滑动柱402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导向槽203内,两个滑动柱402的一端与安装架1卡接;两个导向槽203通过第二滑动槽202连通;连接杆40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动柱402连接,连接杆401滑动设置在第二滑动槽202内;两个第一弹性件403均设置在第二滑动槽202内,两个第一弹性件403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杆401和气囊盒2连接;推杆3设置在连接杆401上;气罐6和气囊7均设置在气囊盒2内,气罐6的输出端与气囊7驱动连接;触发机构9设置在触发架10上,触发机构9与气罐6控制连接。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触发机构9包括惯性触发块901、第三弹性件902和触发开关903;第三弹性件902和触发开关903均对称设置有两个;惯性触发块901滑动设置在触发架10上;两个触发开关903分别设置在触发架10的两端,两个第三弹性件902分别设置在惯性触发块901的两端;两个第三弹性件902的两端分别与惯性触发块901和触发架10连接;触发开关903与气罐6控制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当收到较大的冲击时,给予惯性触发块901的力大于第三弹性件902给予惯性触发块901的力时,惯性触发块901移动,并压缩第三弹性件902,使惯性触发块901能够与触发开关903接触,从而激活触发开关903,触发开关903启动气罐6上的引爆装置,从而使气罐6内的气体能够充斥到气囊7内,从而使气囊7弹开,保护乘客。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安装架1上设置有安装槽101、限位槽102和限位机构5;限位机构5位于安装槽101内,限位机构5包括安装板501、限位柱502、第二弹性件503、导向杆504和限位板505;滑动柱402的一端位于限位槽102内;导向杆504设置在安装架1上,限位板505设置在导向杆504上;限位柱502滑动设置在安装架1和限位板505上,安装板501设置在限位柱502上;第二弹性件503设置在限位柱502的外周侧,第二弹性件503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板501和限位板505连接;限位柱502的一端与滑动柱402卡接。
需要说明的是,当将滑动柱402插入到限位槽102内后,第二弹性件503推动安装板501移动,安装板501带动限位柱502移动,从而使限位柱502对滑动柱402进行限位;将限位柱502抽出后,则能够解除对滑动柱402的限位。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限位柱502上设置有拉环506。
需要说明的是,拉环506能够方便拉动限位柱502,从而防止安装气囊盒2。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气囊盒2上设置有挡板8,挡板8与气囊盒2可拆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挡板8用于对气囊7进行限位,防止气囊7在行驶中移动。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气囊盒2上设置有安放槽204;挡板8位于安放槽204内,气囊盒2和挡板8上均设置有磁铁,两个磁铁磁性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正常使用时磁铁的磁性将挡板8固定在气囊盒2内,当发生碰撞导致气囊7被充气后,则会直接将挡板8顶开,防止挡板8阻挡气囊7弹开。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气囊7折叠设置在气囊盒2内。
需要说明的是,气囊7折叠设置在气囊盒2内能够方便在充气时按折叠顺序弹出,从而更好的保护使用者。
本实用新型中,在安装气囊盒2时,先拨动推杆3,推杆3带动连接杆401移动,连接杆401带动滑动柱402移动,从而使滑动柱402完全收纳进导向槽203内,将气囊盒2插入到安装架1内,并松开推杆3,第一弹性件403推动连接杆401移动,连接杆401推动滑动柱402移动,从而使滑动柱402卡进限位槽102内从而对气囊盒2进行限位;将触发架10装到汽车上,当发生碰撞时,触发机构9启动气罐6上的引爆装置,从而使气罐6对气囊7进行快速充气,使气囊7能够弹开,保护乘客。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Claims (7)

1.一种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1)、气囊盒(2)、推杆(3)、卡接机构(4)、气罐(6)、气囊(7)、触发机构(9)和触发架(10);
气囊盒(2)可拆设置在安装架(1)上;卡接机构(4)设置在气囊盒(2)上,卡接机构(4)的一端与安装架(1)卡接;气囊盒(2)上设置有第一滑动槽(201)、第二滑动槽(202)和导向槽(203);推杆(3)滑动设置在第一滑动槽(201)内,且与卡接机构(4)连接;卡接机构(4)包括连接杆(401)、滑动柱(402)和第一弹性件(403);导向槽(203)、滑动柱(402)和第一弹性件(403)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滑动柱(402)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导向槽(203)内,两个滑动柱(402)的一端与安装架(1)卡接;两个导向槽(203)通过第二滑动槽(202)连通;连接杆(40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动柱(402)连接,连接杆(401)滑动设置在第二滑动槽(202)内;两个第一弹性件(403)均设置在第二滑动槽(202)内,两个第一弹性件(403)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杆(401)和气囊盒(2)连接;推杆(3)设置在连接杆(401)上;气罐(6)和气囊(7)均设置在气囊盒(2)内,气罐(6)的输出端与气囊(7)驱动连接;触发机构(9)设置在触发架(10)上,触发机构(9)与气罐(6)控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触发机构(9)包括惯性触发块(901)、第三弹性件(902)和触发开关(903);第三弹性件(902)和触发开关(903)均对称设置有两个;惯性触发块(901)滑动设置在触发架(10)上;两个触发开关(903)分别设置在触发架(10)的两端,两个第三弹性件(902)分别设置在惯性触发块(901)的两端;两个第三弹性件(902)的两端分别与惯性触发块(901)和触发架(10)连接;触发开关(903)与气罐(6)控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架(1)上设置有安装槽(101)、限位槽(102)和限位机构(5);限位机构(5)位于安装槽(101)内,限位机构(5)包括安装板(501)、限位柱(502)、第二弹性件(503)、导向杆(504)和限位板(505);滑动柱(402)的一端位于限位槽(102)内;导向杆(504)设置在安装架(1)上,限位板(505)设置在导向杆(504)上;限位柱(502)滑动设置在安装架(1)和限位板(505)上,安装板(501)设置在限位柱(502)上;第二弹性件(503)设置在限位柱(502)的外周侧,第二弹性件(503)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板(501)和限位板(505)连接;限位柱(502)的一端与滑动柱(402)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柱(502)上设置有拉环(50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气囊盒(2)上设置有挡板(8),挡板(8)与气囊盒(2)可拆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气囊盒(2)上设置有安放槽(204);挡板(8)位于安放槽(204)内,气囊盒(2)和挡板(8)上均设置有磁铁,两个磁铁磁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气囊(7)折叠设置在气囊盒(2)内。
CN202120062361.4U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安全气囊装置 Active CN2141895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62361.4U CN214189581U (zh)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安全气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62361.4U CN214189581U (zh)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安全气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89581U true CN214189581U (zh) 2021-09-14

Family

ID=77634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62361.4U Active CN214189581U (zh)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安全气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895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76420A (zh) * 2022-06-29 2022-08-30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捕捉烟气的锂电池防火防爆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76420A (zh) * 2022-06-29 2022-08-30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捕捉烟气的锂电池防火防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18777B (zh) 车辆斜向碰撞吸收系统
US6588793B2 (en) Thin airbag module design for overhead applications
US4262931A (en) Air bag restraint system
KR101509780B1 (ko) 차량용 사이드에어백 유닛
HU213434B (en) Automotive vehicle including a security arrangement provided with an inflatable protective bag
WO2005016702A2 (en) Dual cushion passenger airbag
US20040066021A1 (en) Inflatable restraint module
WO2013009821A2 (en) Airbag
EP1750970A2 (en) Crash appropriate vehicle partition
US3819204A (en) Safety device for motor vehicle
CN214189581U (zh) 一种安全气囊装置
KR20080042612A (ko) 자동차용 커튼에어백의 전개 유도장치
GB2266075A (en) Vehicle impact sensor arrangement
GB2353008A (en) An airbag arrangement
CN214929572U (zh) 汽车后排中间乘客保护气囊
KR100794011B1 (ko) 자동차용 커튼에어백의 전개 유도장치
CN112440927A (zh) 一种车内乘员保护装置及应用其的汽车
KR100500677B1 (ko) 헤드레스트의 에어백시스템
KR100380401B1 (ko) 자동차의 감압식 에어백
KR20110027418A (ko) 커튼에어백 장치
EP1203702B1 (en) Safety system with a plurality of expandable and releasable protective elements
Brambilla et al. The windowbag: An innovation in side impact protection
KR200269514Y1 (ko) 평면 전개형 에어백을 구비한 전면 유리용 탑승자 구속장치
KR100447317B1 (ko) 후방이동용 시트 구조
KR19990005606A (ko) 자동차의 에어 백 시스템 제어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