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82123U - 一种卧式联排叠加撬装式过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卧式联排叠加撬装式过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82123U
CN214182123U CN202023070083.1U CN202023070083U CN214182123U CN 214182123 U CN214182123 U CN 214182123U CN 202023070083 U CN202023070083 U CN 202023070083U CN 214182123 U CN214182123 U CN 2141821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pipeline
partition plate
bin
horizon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7008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起
陈常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eng Qinmei Ruijin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eng Qinmei Ruijin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eng Qinmei Ruijin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eng Qinmei Ruijin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7008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821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821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821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式联排叠加撬装式过滤装置,包括壳体、罗茨风机、第二隔板和第四管道,所述壳体中间连接有连接框架,且壳体底面安装有底座,所述壳体内部开设有过滤仓,且过滤仓内部设置有第一滤料,所述第一滤料下方铺设有第二滤料,所述罗茨风机上方连接有第一管道,且第一管道上安装有法兰盘,所述第一管道末端连接有气管,且气管下方设置有曝气盘,所述流转仓下方安装有水帽,且水帽下方固定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下方连接有第四管道。该卧式联排叠加撬装式过滤装置,设置有壳体和连接框架,双层卧式多介质过滤器,采用上下布置,上层过滤器叠加在下层过滤器上,节约布置空间,减少土建成本,使装置更加的实用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卧式联排叠加撬装式过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器技术领域,具体为卧式联排叠加撬装式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厂是耗水大户,为了最大限度节约用水,电厂一般采用循环冷却水来节约水资源。但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循环水在长期循环使用后,浓缩倍率增高,系统结垢、腐蚀比较严重,容易滋生菌藻,以致影响设备的传热效率,威胁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对循环冷却水进行进行旁路过滤处理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段。通过过滤,有效降低循环水中的悬浮物,能够大幅度降低循环水的结垢倾向。
国内外对电厂循环水旁路过滤装置进行了多种尝试,由于循环水中污泥、悬浮物、菌藻加上添加的阻垢剂、缓蚀剂、表面活性剂等水处理药剂成份复杂,致使设备缺陷多,不能长期运行。如利用纤维束或纤维球作为滤料的过滤器,由于微生物多,容易污堵,设备维修量大;采用颗粒滤料的过滤,由于受到过滤速度的影响,占地面积大,导致投资大难以满足电厂需要。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卧式联排叠加撬装式过滤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联排叠加撬装式过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国内外对电厂循环水旁路过滤装置进行了多种尝试,由于循环水中污泥、悬浮物、菌藻加上添加的阻垢剂、缓蚀剂、表面活性剂等水处理药剂成份复杂,致使设备缺陷多,不能长期运行。如利用纤维束或纤维球作为滤料的过滤器,由于微生物多,容易污堵,设备维修量大;采用颗粒滤料的过滤,由于受到过滤速度的影响,占地面积大,导致投资大难以满足电厂需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式联排叠加撬装式过滤装置,包括壳体、罗茨风机、第二隔板和第四管道,所述壳体中间连接有连接框架,且壳体底面安装有底座,所述壳体内部开设有过滤仓,且过滤仓内部设置有第一滤料,所述第一滤料下方铺设有第二滤料,所述罗茨风机上方连接有第一管道,且第一管道上安装有法兰盘,所述第一管道末端连接有气管,且气管下方设置有曝气盘,所述过滤仓上连接有第二管道,且过滤仓右面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外侧连接有第三管道,所述过滤仓下方固定有第一隔板,且第一隔板下方开设有流转仓,所述流转仓下方安装有水帽,且水帽下方固定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下方连接有第四管道。
优选的,所述壳体以底面的水平面为基准上下对称设置两组,且壳体之间通过连接框架相固定。
优选的,所述过滤仓通过第一隔板与流转仓分离,且第一隔板的形状呈蝶形,并且第一隔板与壳体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贴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滤料的材质为800mm精制石英砂,且第二滤料由400mm活性炭制作而成。
优选的,所述气管与曝气盘之间呈一体式结构,且气管通过第一管道和法兰盘与罗茨风机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隔板上均匀分布多个通孔,且第二隔板上的通孔均安装有水帽,并且水帽在第二隔板上均匀分布有60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卧式联排叠加撬装式过滤装置:
(1)设置有第一隔板,卧式多介质过滤器采用多腔式,几个内腔有可能同时运行,也有可能单腔运行,这样需要考虑腔体有时受压力,也有时受拉力,如果采用平板,受力差,如果采用椭圆形封头,长度太长,占地面积大,所以采用了蝶形封头,既克服了平板受力差的问题,又解决椭圆形封头长度长、占地面积大的问题;
(2)设置有壳体和连接框架,双层卧式多介质过滤器,采用上下布置,上层过滤器叠加在下层过滤器上,节约布置空间,减少土建成本,使装置更加的实用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水帽连接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连接框架;3、底座;4、过滤仓;5、第一滤料;6、第二滤料;7、罗茨风机;8、第一管道;9、法兰盘;10、气管;11、曝气盘;12、第二管道;13、排水口;14、第三管道;15、第一隔板;16、流转仓;17、水帽;18、第二隔板;19、第四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卧式联排叠加撬装式过滤装置,包括壳体1、连接框架2、底座3、过滤仓4、第一滤料5、第二滤料6、罗茨风机7、第一管道8、法兰盘9、气管10、曝气盘11、第二管道12、排水口13、第三管道14、第一隔板15、流转仓16、水帽17、第二隔板18和第四管道19,壳体1中间连接有连接框架2,且壳体1底面安装有底座3,壳体1内部开设有过滤仓4,且过滤仓4内部设置有第一滤料5,第一滤料5下方铺设有第二滤料6,罗茨风机7上方连接有第一管道8,且第一管道8上安装有法兰盘9,第一管道8末端连接有气管10,且气管10下方设置有曝气盘11,过滤仓4上连接有第二管道12,且过滤仓4右面开设有排水口13,排水口13外侧连接有第三管道14,过滤仓4下方固定有第一隔板15,且第一隔板15下方开设有流转仓16,流转仓16下方安装有水帽17,且水帽17下方固定有第二隔板18,第二隔板18下方连接有第四管道19。
壳体1以底面的水平面为基准上下对称设置两组,且壳体1之间通过连接框架2相固定,减少土建成本,节约布设空间。
过滤仓4通过第一隔板15与流转仓16分离,且第一隔板15的形状呈蝶形,并且第一隔板15与壳体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贴合连接,克服了平板受力差的问题,使装置更加的稳定。
第一滤料5的材质为800mm精制石英砂,且第二滤料6由400mm活性炭制作而成,介质有吸附性,可有效降低浊度。
气管10与曝气盘11之间呈一体式结构,且气管10通过第一管道8和法兰盘9与罗茨风机7相连接,从而实现压缩擦洗的功能,使装置更加的实用。
第二隔板18上均匀分布多个通孔,且第二隔板18上的通孔均安装有水帽17,并且水帽17在第二隔板18上均匀分布有60个,使滤后的水能够快速的进行排出。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卧式联排叠加撬装式过滤装置时,首先,当系统处于过滤状态时,未经过滤的水通过布水器,配合特殊设计的壳体1,以接近平流的状态通过第二管道12到达过滤仓4内的填料层。当水流过第一滤料5和第二滤料6时,杂质被截留在填料层内。流转仓16底部有60个蘑菇状的水帽17过滤集水器,将过滤后的水均匀地收集,并通过第四管道19流进入清水池。平流过滤,决定过滤器可以在高的流速下过滤,仍可达到较好的过滤效果。随着杂质在第一滤料5和第二滤料6中的不断聚积,水头损失将不断增大。当水头损失到达一定的设定限度时,系统将自动转换至反洗状态,以清洗聚积起来的杂质。反洗用水为清水池中的水,通过反洗水泵进行反洗,为增加反洗强度,设置罗茨风机7进行压缩擦洗。反洗排水通过第三管道14送回原水预处理系统进入进行混凝澄清处理。
对系统来说,经常性的反洗以清除聚积起来的杂质是必须的。卧式圆形筒两端加装椭圆封头,中间第一隔板15采用蝶形封头,本体内放置第二滤料6的材质为400mm活性炭以及第一滤料5为800mm精制石英砂,其粒度根据循环水的水质经试验确定。这就是整个工作流程。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卧式联排叠加撬装式过滤装置,包括壳体(1)、罗茨风机(7)、第二隔板(18)和第四管道(19),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中间连接有连接框架(2),且壳体(1)底面安装有底座(3),所述壳体(1)内部开设有过滤仓(4),且过滤仓(4)内部设置有第一滤料(5),所述第一滤料(5)下方铺设有第二滤料(6),所述罗茨风机(7)上方连接有第一管道(8),且第一管道(8)上安装有法兰盘(9),所述第一管道(8)末端连接有气管(10),且气管(10)下方设置有曝气盘(11),所述过滤仓(4)上连接有第二管道(12),且过滤仓(4)右面开设有排水口(13),所述排水口(13)外侧连接有第三管道(14),所述过滤仓(4)下方固定有第一隔板(15),且第一隔板(15)下方开设有流转仓(16),所述流转仓(16)下方安装有水帽(17),且水帽(17)下方固定有第二隔板(18),所述第二隔板(18)下方连接有第四管道(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联排叠加撬装式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以底面的水平面为基准上下对称设置两组,且壳体(1)之间通过连接框架(2)相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联排叠加撬装式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仓(4)通过第一隔板(15)与流转仓(16)分离,且第一隔板(15)的形状呈蝶形,并且第一隔板(15)与壳体(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贴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联排叠加撬装式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料(5)的材质为800mm精制石英砂,且第二滤料(6)由400mm活性炭制作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联排叠加撬装式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10)与曝气盘(11)之间呈一体式结构,且气管(10)通过第一管道(8)和法兰盘(9)与罗茨风机(7)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联排叠加撬装式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18)上均匀分布多个通孔,且第二隔板(18)上的通孔均安装有水帽(17),并且水帽(17)在第二隔板(18)上均匀分布有60个。
CN202023070083.1U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卧式联排叠加撬装式过滤装置 Active CN2141821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70083.1U CN214182123U (zh)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卧式联排叠加撬装式过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70083.1U CN214182123U (zh)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卧式联排叠加撬装式过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82123U true CN214182123U (zh) 2021-09-14

Family

ID=77655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70083.1U Active CN214182123U (zh)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卧式联排叠加撬装式过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821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86681C (zh) 外置式气升循环膜分离设备
CN204996189U (zh) 集成多通阀循环水旁滤系统
CN103111107B (zh) 一种可反洗的平面滤板过滤器
CN101417187A (zh) 自动反冲洗、再生过滤器
CN106984197A (zh) 一种淹没式模块化结构平板陶瓷膜过滤系统
CN214182123U (zh) 一种卧式联排叠加撬装式过滤装置
CN202315460U (zh) 多级过滤器
CN205886620U (zh) 一种压力式膜组件
CN112473233A (zh) 一种卧式联排叠加撬装式过滤装置
CN108849702B (zh) 一种鱼塘养殖曝气净化循环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17041986U (zh) 一种高效的尾气冷凝装置
CN208049496U (zh) 全自动自清洗过滤器
CN106861256A (zh) 具有反冲洗功能的连续式过滤器及净水方法
CN205252624U (zh) 新型高效砂过滤系统
CN207203727U (zh) 一种节能型循环净化塔
CN209155232U (zh) 一种抗氧剂生产用废水处理装置
CN202044836U (zh) 精密过滤器
CN202146674U (zh) 腮式过滤器
CN203002071U (zh) 一种多滤芯式过滤器
CN219835071U (zh) 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生物滤池连续自动排污系统
CN215310424U (zh) 一种自清洗流砂过滤装置
CN219558871U (zh) 一种排渣口的污水过滤分离装置
CN219072177U (zh) 一种急冷水除尘过滤系统
CN203342472U (zh) 流砂式过滤器
CN214218409U (zh) 一种种子清洗污水沉淀、过滤高效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