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77025U - 带三相焊接观察孔的马达 - Google Patents

带三相焊接观察孔的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77025U
CN214177025U CN202023297471.3U CN202023297471U CN214177025U CN 214177025 U CN214177025 U CN 214177025U CN 202023297471 U CN202023297471 U CN 202023297471U CN 214177025 U CN214177025 U CN 2141770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sink
radiator
motor
contact
bas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9747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敬阳
蔡斌
景立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Xiangb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Xiangb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Xiangb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Xiangb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9747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770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770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770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带三相焊接观察孔的马达,包括壳体、保护罩、散热器及基板,所述壳体通过螺钉安装在散热器的一端,所述保护罩安装在散热器的另一端,所述基板固定安装在散热器上,且所述基板位于散热器与保护罩之间,所述散热器上设置有接触面与漏出面,所述接触面与基板接触,所述散热器上开设有空洞部,所述漏出面包围所述空洞部,所述漏出面不与基板接触。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散热器上设置接触面、漏出面以及空洞部,使得散热器与基板之间形成了轴向的间隙,此间隙的存在便于操作人员在焊接阶段观察焊接状况,确保焊接质量更加稳定。

Description

带三相焊接观察孔的马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三相焊接观察孔的马达。
背景技术
机电一体型马达是目前常用的一种设备,这种马达包括两大主体部件,即马达主体部(具有转子和定子)与控制部(即包括基板及其他部件) 一体地配置,这种结构的马达中,具有将马达主体部的电机三相线与基板通过焊料连接的构造。
主要缺陷在于:在电机三相线与基板的连接中使用焊料的情况下,当焊料量过少时,电流的电阻值变小,会发热。当焊料量过多时,存在焊料流入至马达主体部侧而与其他部件导通的可能性。当将焊料仅配置在基板的上表面时,存在焊料产生裂纹而引起导通不良的可能性。另外,现有的结构中是无法容易地确认是否可靠地进行了焊料连接,即使从基板的上表面对焊料进行确认,也无法知晓是否焊接至基板的孔的内部、基板的下表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带三相焊接观察孔的马达。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三相焊接观察孔的马达,包括壳体、保护罩、散热器及基板,所述壳体通过螺钉安装在散热器的一端,所述保护罩安装在散热器的另一端,所述基板固定安装在散热器上,且所述基板位于散热器与保护罩之间,所述散热器上设置有接触面与漏出面,所述接触面与基板接触,所述散热器上开设有空洞部,所述漏出面包围所述空洞部,所述漏出面不与基板接触。
散热器的空洞部的导电部件靠外缘侧的位置具有不与其他部件接触的露出面,因此在散热器与基板和电子元器件之间形成有轴向的间隙。通过该间隙,能够在三相线与基板焊接这一阶段的工序中,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此间隙观察确认基板或电子元器件与导电部件的焊接状况。
综上所述,上述结构通过在散热器上设置接触面、漏出面以及空洞部,使得散热器与基板之间形成了轴向的间隙,此间隙的存在便于操作人员在焊接阶段观察焊接状况,确保焊接质量更加稳定。
可选的,所述漏出面与接触面的距离不小于1.4mm。
可选的,还包括电子元器件,所述电子元器件安装在基板上,所述漏出面不与基板及电子元器件接触。
可选的,所述接触面包括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
可选的,所述空洞部沿散热器周向开设。
可选的,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主体部与散热器突出部,所述散热器主体部与散热器突出部一体成型,所述空洞部设置于散热器主体部上。
可选的,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器第一表面与散热器第二表面,所述接触面与漏出面均位于散热器第一表面上。
散热器第一表面与散热器第二表面分别为散热器的两端。
可选的,所述散热器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凸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散热器上设置接触面、漏出面以及空洞部,使得散热器与基板之间形成了轴向的间隙,此间隙的存在便于操作人员在焊接阶段观察焊接状况,确保焊接质量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带三相焊接观察孔的马达示意简图;
图2是散热器第一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散热器第二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散热器侧视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壳体,2、保护罩,5、传感器磁铁,6、散热器,7、电子元器件,8、基板,9、旋转传感器,10、连接器,11、第一轴承,12、第二轴承,20、第二轴承保持部,21、转轴,27、第一轴承保持部,28、散热器第一表面,29、散热器第二表面,30、散热器主体部, 31、散热器突出部,32、散热器凹部,33、连接器引脚,34、空洞部,35、散热器贯通孔,36、金属端子,40、散热器壁部,41、漏出面,42、接触面,43、第一接触面,44、第二接触面,45、第二定位凸部,47、散热器固定孔部,54、散热器台阶部,62、散热器第二凸部,63、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如附图1、附图2、附图3及附图4所示,一种带三相焊接观察孔的马达,包括壳体1、保护罩2、散热器6及基板8,壳体1与保护罩2分别与设置再散热器6的两端,基板8固定安装在散热器6上,且基板8位于散热器6与保护罩2之间,散热器上设置有接触面42与漏出面41,接触面42与基板8接触,散热器上开设有空洞部34,漏出面41包围空洞部 34,漏出面41不与基板8接触。
散热器的空洞部34的导电部件靠外缘侧的位置具有不与其他部件接触的露出面,因此在散热器与基板8和电子元器件7之间形成有轴向的间隙。通过该间隙,能够在三相线与基板8焊接这一阶段的工序中,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此间隙观察确认基板8或电子元器件7与导电部件的焊接状况。
综上,上述结构通过在散热器上设置接触面42、漏出面41以及空洞部34,使得散热器与基板8之间形成了轴向的间隙,此间隙的存在便于操作人员在焊接阶段观察焊接状况,确保焊接质量更加稳定。
如附图1、附图2、附图3及附图4所示,漏出面41与接触面42的距离不小于1.4mm。
如附图1、附图2、附图3及附图4所示,还包括电子元器件7,电子元器件7安装在基板8上,漏出面41不与基板8及电子元器件7接触。
如附图1、附图2、附图3及附图4所示,接触面42包括第一接触面 43与第二接触面44。
设置第一接触面43与第二接触面44是为了方便与散热器上的不同部件接触。
如附图1、附图2、附图3及附图4所示,空洞部34沿散热器周向开设。
如附图1、附图2、附图3及附图4所示,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主体部 29与散热器突出部30,散热器主体部19与散热器突出部30一体成型,空洞部34设置于散热器主体部29上。
如附图1、附图2、附图3及附图4所示,散热器包括散热器第一表面28与散热器第二表面29,接触面42与漏出面41均位于散热器第一表面28上。
散热器第一表面28与散热器第二表面29分别为散热器的两端。如附图1、附图2、附图3及附图4所示,散热器第一表面28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凸部45。如附图2、附图3及附图4所示,散热器6上还设置有散热器凹部32以及散热器壁部40。散热器第一表面28上还设置有散热器固定孔部47以及散热器台阶部54。散热器8的侧边缘处还设置有散热器第二凸部62。散热器上设置散热器贯通孔35,散热器贯通孔35一共有三个,分别以35U,35V以及35W标注,三个孔分别为三相电源线进出通道。
如附图1所示,包括壳体1、保护罩2及基板8,壳体1与保护罩2 配合在一起,基板8设置在散热器6与保护罩2之间,壳体1为铝制的壳体1。壳体1与保护罩2配合在一起形成了马达63的大体架构。
本散热机构中通过铝制的壳体1提高了散热速度,避免了散热器温度过高,保证使用效率。
如附图1所示,散热器6位于壳体1与保护罩2之间,且基板8贴紧散热器6,散热器6贴紧壳体1及保护罩2的内壁。
具体基板8上设置有控制部及驱动部,控制部的作用是输出马达63 的驱动量的驱动信号;驱动部的作用是其根据从控制部输出的驱动信号而将从外部电源提供的电流提供给马达63;驱动部产生的热量通过分布在电路基板8上的金属贯通孔以及填充在孔中的导热材料,将热量传导至马达 63上部的散热器6。散热器6再将热量传递给壳体1及转轴21。
具体基板8上的孔焊接有金属端子36,金属端子36是三相线出线。
如附图1所示,壳体1包括第一筒部及第二筒部,第一筒部与第二筒部一体成型,散热器6与第一筒部接触,第一筒部的内壁的粗糙度低于 Ra2.0。
因为粗糙度越高传热越不稳定,所以本方案设置第一筒部的内壁的粗糙度低于Ra2.0,具体第一筒部与第二筒部的外壁的粗糙度也是低于 Ra2.0,因为这样可以保证散热器6与马达63壳体1、马达63壳体1与涡轮箱这两个个接触面的表面粗糙度在Ra2.0以内,保证热量高效传递。
如附图1所示,还包括转轴21,转轴21安装在壳体1上。
如附图1所示,还包括第一轴承11及第二轴承12,第一轴承11及第二轴承12分别套设在转轴21的两端。
如附图1所示,散热器6上设置有第一轴承保持部27,壳体1上开设有第二轴承保持部20,第一轴承11通过第一轴承保持部27安装在散热器 6上,第二轴承12通过第二轴承保持部20安装在壳体1上。
第一轴承11与第二轴承12的的作用是为了增加转轴21的转动稳定性,第一轴承保持部27与第二轴承保持部20的作用是为了保证第一轴承 11与第二轴承12安装的稳定性。
如附图1所示,转轴21上安装有传感器磁铁5,基板8上安装有旋转传感器9。
传感器磁铁5与旋转传感器9的作用是感应转轴21的转动。
如附图1所示,散热器6与基板8之间填充有散热物质层(附图1中用G标出)。同理附图1中的J代表的是整个马达63的中轴线。
如附图1所示,基板8上连接有连接器10。
具体基板8上还安装有电子元器件7,电子元器件7也是起核心控制作用,连接器通过连接器引脚33与基板8焊接在一起。
本结构中壳体1采用铝制,铝的导热系数是铁的3倍左右,并且壳体 1的第一筒部13和第二筒部14采用精加工方式(表面粗糙度在Ra2.0以内),保证热量传递到壳体1时,壳体1能够很好的把热量散发出去,保证了马达63在使用时的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所作的等效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带三相焊接观察孔的马达,包括壳体、保护罩、散热器及基板,所述壳体通过螺钉安装在散热器的一端,所述保护罩安装在散热器的另一端,所述基板固定安装在散热器上,且所述基板位于散热器与保护罩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上设置有接触面与漏出面,所述接触面与基板接触,所述散热器上开设有空洞部,所述漏出面包围所述空洞部,所述漏出面不与基板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三相焊接观察孔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漏出面与接触面的距离不小于1.4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三相焊接观察孔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子元器件,所述电子元器件安装在基板上,所述漏出面不与基板及电子元器件接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三相焊接观察孔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面包括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三相焊接观察孔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洞部沿散热器周向开设。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三相焊接观察孔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主体部与散热器突出部,所述散热器主体部与散热器突出部一体成型,所述空洞部设置于散热器主体部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三相焊接观察孔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器第一表面与散热器第二表面,所述接触面与漏出面均位于散热器第一表面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三相焊接观察孔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凸部。
CN202023297471.3U 2020-12-30 2020-12-30 带三相焊接观察孔的马达 Active CN2141770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97471.3U CN214177025U (zh) 2020-12-30 2020-12-30 带三相焊接观察孔的马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97471.3U CN214177025U (zh) 2020-12-30 2020-12-30 带三相焊接观察孔的马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77025U true CN214177025U (zh) 2021-09-10

Family

ID=77611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97471.3U Active CN214177025U (zh) 2020-12-30 2020-12-30 带三相焊接观察孔的马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770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49727B2 (ja) 駆動装置一体型回転電機
US7452251B2 (en) Integrated outboard motor
US11129271B2 (en) Motor, circuit board, and engine cooling module including the motor
JPH11346454A (ja) 電動機と電子モジュ―ルからなる電気駆動ユニット
US20020000308A1 (en) Heat sink apparatus, blower for use therein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using the same apparatus
JP5893099B1 (ja) 電力供給ユニット一体型回転電機
JP6312093B2 (ja) 回転電機
CN214177025U (zh) 带三相焊接观察孔的马达
JP2011077463A (ja) 電力変換装置、それを用いた回転電機、及び半導体パワー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US11121606B2 (en) Motor, circuit board, and engine cooling module including the motor
CN114148498A (zh) 一种船用高集成无轴轮缘推进器
US10236749B2 (en) Motor
JP6964734B1 (ja) 回転電機
JP5584513B2 (ja) 電動ウォーターポンプ
CN214177026U (zh) 散热器与连接器过盈配合的马达
US20220170457A1 (en) Electric pump
JP2004162541A (ja) 電動ブラシレスウォータポンプ
CN214177087U (zh) 马达散热结构
CN112737188A (zh) 散热器与连接器过盈配合的马达
CN214281134U (zh) 带收纳槽结构的马达
CN112688488A (zh) 马达散热结构
JP2017101646A (ja) モータポンプ
CN215267868U (zh) 电机装置和电机组件
CN217544934U (zh) 一种控制器与电机三相端子外置焊接结构及其浸油式油泵
CN112688487A (zh) 带收纳槽结构的马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