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76164U - 一种工程机械电源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程机械电源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76164U
CN214176164U CN202023304891.XU CN202023304891U CN214176164U CN 214176164 U CN214176164 U CN 214176164U CN 202023304891 U CN202023304891 U CN 202023304891U CN 214176164 U CN214176164 U CN 2141761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late
closed cavity
battery pack
management system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0489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姣
王洋
汪帅
龚云天
吴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erospace Science and Industry Changsha New Materials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New Material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New Material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New Material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0489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761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761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761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程机械电源包,包括具有封闭腔的箱体以及设在封闭腔内的电池组、高压盒、电池管理系统与车载终端;所述箱体上设有正极端子与负极端子,所述正极端子的一端、负极端子的一端位于箱体外,所述正极端子的另一端、负极端子的另一端位于封闭腔内;所述电池组由若干串联和/或并联的单体电芯组成,所述电池组的总正端与正极端子电联,所述电池组的总负端与高压盒的输入端电联,所述高压盒的输出端与负极端子电联;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通过温度采集线、电压采集线与电池组电联,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车载终端均与高压盒电联。可有效的满足工程机械车电源要求,具有低噪音、无污染、转向轻便灵活、操作舒适安全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工程机械电源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工程机械电源包。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工程机械产品为燃油驱动,工程机械电动化在技术上难度并不大,HEV的电池就可以实现几十C充放倍率。不过,工程机械的工作环境恶劣,会遇到高寒、高热、大粉尘、强振动的恶劣作业环境,这对电池系统结构提出了较高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程机械电源包,可有效的满足工程机械车电源要求,具有低噪音、无污染、转向轻便灵活、操作舒适安全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程机械电源包,包括具有封闭腔的箱体以及设在封闭腔内的电池组、高压盒、电池管理系统与车载终端;
所述箱体上设有正极端子与负极端子,所述正极端子的一端、负极端子的一端位于箱体外,所述正极端子的另一端、负极端子的另一端位于封闭腔内;
所述电池组由若干串联和/或并联的单体电芯组成,所述电池组的总正端与正极端子电联,所述电池组的总负端与高压盒的输入端电联,所述高压盒的输出端与负极端子电联;
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通过温度采集线、电压采集线与电池组电联,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车载终端均与高压盒电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组通过第一固定架固定设在固定腔的底壁上;
所述第一固定架包括两个相对的端板与两个相对的侧板,两个端板与两个侧板围成能够固定电池组的固定腔,且两个所述端板抵接在电池组的两端,两个所述侧板抵接在电池组的两侧;
所述端板的底边上设有与端板垂直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端板通过第一连接板与螺栓固定连接在固定腔的底壁;所述端板的两个侧边均设有与端板垂直的第二连接板,所述侧板的两端与对应侧的两个第二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压盒通过第二固定架固定设在封闭腔的底壁上,所述第二固定架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在高压盒的两端;
所述第二固定架包括相互垂直固定的第三连接板与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高压盒的端部,所述第四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封闭腔的底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载终端通过第三固定架固定设在封闭腔的底壁上,所述第三固定架包括相互垂直固定的第五连接板与第六连接板;
所述车载终端的一侧抵接在第五连接板上并通过螺栓与第五连接板固定相连,所述第六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封闭腔的底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通过第四固定架固定设在封闭腔的侧壁;
所述第四固定架包括相互垂直固定的第七连接板与第八连接板,所述第七连接板与第八连接板的端部通过三角结构的第九连接板相连;
所述第七连接板固定连接在封闭腔的侧壁上,且所述第八连接板位于第七连接板的上方,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通过螺栓连接在第八连接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上设有航插插座,所述航插插座的一端位于箱体外,另一端为封闭腔内,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车载终端与航插插座电联,以用于电池管理系统、车载终端的外部通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上设有与封闭腔相通的排气阀,以用于快速释放电池包的压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包括顶部开口的壳体以及覆盖在壳体上的盖体,所述盖体的顶面上设有拉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体的底面上设有加强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由散热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1、可满足工程机械车电源要求,使得工程机械车采用动力电池为驱动,具有低噪音、无污染、转向轻便灵活、操作舒适安全的特点,可完全替代燃油动力系统;
2、箱体采取自然散热方式散热,采用散热材料制作,内部各器件之间布局合理,结构紧凑,节约空间;
3、在箱体内设置了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第三固定架与第四固定架,使工程机械电源包的安装、拆卸方便,各器件之间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工程机械电源包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工程机械电源包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三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四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盖体的顶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盖体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电池组1、高压盒2、电池管理系统3、车载终端4、正极端子5、负极端子6、端板7、侧板8、第一连接板9、第二连接板10、第三连接板11、第四连接板12、第五连接板13、第六连接板14、第七连接板15、第八连接板16、第九连接板17、航插插座18、排气阀19、GSM天线孔位20、GPS天线孔位21、按钮开关22、指示灯23、壳体24、盖体25、拉手26、加强筋27、正极铜板28、负极铜板29、第十连接板30、钩状件3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物理连接或无线通信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2所示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工程机械电源包,其包括具有封闭腔的箱体以及设在封闭腔内的电池组1、高压盒2、电池管理系统3与车载终端4。具体地,箱体上设有正极端子5与负极端子6,正极端子5的一端、负极端子6的一端位于箱体外,正极端子 5的另一端、负极端子6的另一端位于封闭腔内。电池组1由若干串联和/或并联的单体电芯组成,电池组1的总正端通过正极铜板28与正极端子5电联,电池组1的总负端通过负极铜板29与高压盒2的输入端电联,高压盒2的输出端与负极端子6电联;电池管理系统3通过温度采集线、电压采集线与电池组1电联,以用于监测电池组1的温度与电压;电池管理系统3、车载终端4均与高压盒2电联。该工程机械电源包可有效的满足工程机械车电源要求,具有低噪音、无污染、转向轻便灵活、操作舒适安全的特点。
本实施例中,电池组1具有多种实施方式,例如可以由16只单体电芯通过2并8串的方式组成电池组1,也可以直接由16个单体电芯串联组成电池组1,或其他串联和/或并联方式。其中,单体电芯优选为磷酸铁锂单体电芯。
本实施例中,电池组1通过第一固定架固定设在固定腔的底壁上。参考图3-4,第一固定架包括两个相对的端板7与两个相对的侧板8,两个端板7与两个侧板8围成能够固定电池组1的固定腔,且两个端板7抵接在电池组1的两端,两个侧板8抵接在电池组1 的两侧;端板7的底边上设有与端板7垂直的第一连接板9,端板7通过第一连接板9与螺栓固定连接在固定腔的底壁;端板7的两个侧边均设有与端板7垂直的第二连接板10,侧板8的两端与对应侧的两个第二连接板10通过螺栓固定相连。其中,第一连接板9、第二连接板10均位于端板7上且背向固定腔延伸,以用于便于与封闭腔的底壁、侧板8螺栓相连,而侧板8的底边上设有朝向固定腔延伸的第十连接板30,以用于兜住电池组1的底部。本实施例中通过抵接电池组1的端板7与侧板8构成第一固定架,能够有效地将电池组1固定在封闭腔的底壁上,进而避免了电池组1的晃动。优选地,端板7的定边上设有向外翻转的钩状件31,以便于在安装端板7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手持固定。
本实施例中,高压盒2通过第二固定架固定设在封闭腔的底壁上,第二固定架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在高压盒2的两端。参考图5,第二固定架包括相互垂直固定的第三连接板11与第四连接板12,第三连接板1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高压盒2的端部,第四连接板 1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封闭腔的底壁上。其中,高压盒2通过第二固定架固定在封闭腔的底壁上且与第一固定架中一个侧板8相邻的位置,即高压盒2位于一个侧板8与封闭腔的侧壁之间,进而有效地利用封闭腔的剩余空间。
本实施例中,车载终端4通过第三固定架固定设在封闭腔的底壁上,参考图6,第三固定架包括相互垂直固定的第五连接板13与第六连接板14;车载终端4的一侧抵接在第五连接板13上并通过螺栓与第五连接板13固定相连,第六连接板1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封闭腔的底壁上。其中,车载终端4通过第三固定架固定在封闭腔的底壁上且与高压盒 2相邻的位置,即车载终端4与高压盒2位于同一个侧板8与封闭腔的侧壁之间,进一步地利用封闭腔的剩余空间。
本实施例中,电池管理系统3通过第四固定架固定设在封闭腔的侧壁;参考图7,第四固定架包括相互垂直固定的第七连接板15与第八连接板16,第七连接板15与第八连接板16的端部通过三角结构的第九连接板17相连;第七连接板15固定连接在封闭腔的侧壁上,且第八连接板16位于第七连接板15的上方,电池管理系统3通过螺栓连接在第八连接板16上。其中,电池管理系统3通过第四固定架固定在封闭腔的底壁上且与第一固定架中另一个侧板8相邻的位置,即电池管理系统3位于另一个侧板8与封闭腔的侧壁之间,进而更进一步地利用封闭腔的剩余空间。
优选地,箱体上设有航插插座18,航插插座18的一端位于箱体外,另一端为封闭腔内,电池管理系统3、车载终端4与航插插座18电联,以用于电池管理系统3、车载终端 4的外部充电机通讯,电池管理系统3整车通讯等等。
优选地,箱体上设有与封闭腔相通的排气阀19,以用于快速释放电池包的压力。
优选地,箱体上设置有车载终端4的GSM天线孔位20和GPS天线孔位21,其中,车载终端4的GSM天线孔位20用于数据传输,车载终端4的GPS孔位21用于实时定位。
优选地,箱体上设置有按钮开关22和指示灯23,按钮开关与电池组1电联,用于控制电源包的开关机;指示灯与电池组1电联,用于指示电源包处于的状态,本实施例中电源包正常运行时为绿灯,有故障时为红灯闪烁,关机时指示灯熄灭。
本实施例中,箱体包括顶部开口的壳体24以及覆盖在壳体24上的盖体25,其中,壳体24与盖体25通过螺栓固定相连。优选地,参考图8,盖体25的顶面上设有拉手26,以便于提取电源包,其中,拉手26的数量为两个,且间隔设在盖体25的顶面上。进一步优选地,参考图9,盖体25的底面上设有加强筋27,以增加盖体25的强度和刚性。具体地,盖体25的底面上设有向外凹陷的凹槽,而加强筋27则为设在凹槽内的H型结构的复合型材。
本实施例中,箱体由散热材质制成,例如铜、铝、钢等。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单体电芯、高压盒2、电池管理系统3与车载终端4均采用的是市面上常规的产品,其工作原理、电路结构等均为现有技术,因此本实施例中均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工程机械电源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封闭腔的箱体以及设在封闭腔内的电池组、高压盒、电池管理系统与车载终端;
所述箱体上设有正极端子与负极端子,所述正极端子的一端、负极端子的一端位于箱体外,所述正极端子的另一端、负极端子的另一端位于封闭腔内;
所述电池组由若干串联和/或并联的单体电芯组成,所述电池组的总正端与正极端子电联,所述电池组的总负端与高压盒的输入端电联,所述高压盒的输出端与负极端子电联;
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通过温度采集线、电压采集线与电池组电联,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车载终端均与高压盒电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工程机械电源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通过第一固定架固定设在固定腔的底壁上;
所述第一固定架包括两个相对的端板与两个相对的侧板,两个端板与两个侧板围成能够固定电池组的固定腔,且两个所述端板抵接在电池组的两端,两个所述侧板抵接在电池组的两侧;
所述端板的底边上设有与端板垂直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端板通过第一连接板与螺栓固定连接在固定腔的底壁;所述端板的两个侧边均设有与端板垂直的第二连接板,所述侧板的两端与对应侧的两个第二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工程机械电源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盒通过第二固定架固定设在封闭腔的底壁上,所述第二固定架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在高压盒的两端;
所述第二固定架包括相互垂直固定的第三连接板与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高压盒的端部,所述第四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封闭腔的底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工程机械电源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终端通过第三固定架固定设在封闭腔的底壁上,所述第三固定架包括相互垂直固定的第五连接板与第六连接板;
所述车载终端的一侧抵接在第五连接板上并通过螺栓与第五连接板固定相连,所述第六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封闭腔的底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工程机械电源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通过第四固定架固定设在封闭腔的侧壁;
所述第四固定架包括相互垂直固定的第七连接板与第八连接板,所述第七连接板与第八连接板的端部通过三角结构的第九连接板相连;
所述第七连接板固定连接在封闭腔的侧壁上,且所述第八连接板位于第七连接板的上方,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通过螺栓连接在第八连接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工程机械电源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设有航插插座,所述航插插座的一端位于箱体外,另一端为封闭腔内,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车载终端与航插插座电联,以用于电池管理系统、车载终端的外部通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工程机械电源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设有与封闭腔相通的排气阀,以用于快速释放电池包的压力。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工程机械电源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顶部开口的壳体以及覆盖在壳体上的盖体,所述盖体的顶面上设有拉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工程机械电源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底面上设有加强筋。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工程机械电源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由散热材质制成。
CN202023304891.XU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工程机械电源包 Active CN2141761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04891.XU CN214176164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工程机械电源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04891.XU CN214176164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工程机械电源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76164U true CN214176164U (zh) 2021-09-10

Family

ID=77611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04891.XU Active CN214176164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工程机械电源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761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210109028A (ko) 전력 배터리 팩 및 전기 차량
US9118093B2 (en) Cooling jacket for battery pack
CN216720070U (zh) 电池和用电设备
CN216720071U (zh) 电池和用电设备
CN214176164U (zh) 一种工程机械电源包
CN212725448U (zh) 电池包
CN216015543U (zh) 一种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N209896216U (zh) 动力电池系统
CN210607382U (zh) 一种绿色节能的高尔夫球车用锂电池
CN203839467U (zh) 一种全封闭型动力锂离子电池系统
CN216085218U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启动电源
CN215221761U (zh) 能源供应系统
CN212529288U (zh) 电池系统及其安装结构和车辆
CN211089440U (zh) 一种电压转换装置
CN217427708U (zh) 一种户外储能电源
CN214203878U (zh) 一种带有显示功能的锂电池装置
CN215119011U (zh) 一种房车储能电池结构装置
CN220121975U (zh) 一种减震散热的电池模组固定结构及电池模组
CN215578733U (zh) 一种散热箱、电池系统以及用电设备
CN220934278U (zh) 电动汽车轻便可移动备用锂电池组合箱
CN218548681U (zh) 一种新型的电池包散热机构
CN220527085U (zh) 电池、储能系统及用电装置
CN220984768U (zh) 一种安全锂电池包结构
CN218005112U (zh) 一种小容量移动应急电源车
CN218414769U (zh) 一种用于磷酸铁锂电池组的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10000 East, 2nd, 7th and 8th floors of building B8, luguyuyuan, No.27 Wenxuan Road, Changsha hi tech Development Zone,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erospace Science and Industry (Changsha) New Materials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410000 East, 2nd, 7th and 8th floors of building B8, luguyuyuan, No.27 Wenxuan Road, Changsha hi tech Development Zone,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ANGSHA ADVANCED MATERIALS INDUSTRIAL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