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62896U - 模具固定装置、模具及工作台 - Google Patents

模具固定装置、模具及工作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62896U
CN214162896U CN202022453521.6U CN202022453521U CN214162896U CN 214162896 U CN214162896 U CN 214162896U CN 202022453521 U CN202022453521 U CN 202022453521U CN 214162896 U CN214162896 U CN 2141628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limiting
pin
fixing device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5352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兆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Fanhua Hengxing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Zhongke Pansino Measurement & Contro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Fanhua Hengxing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Zhongke Pansino Measurement & Contro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Fanhua Hengxing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Zhongke Pansino Measurement & Contro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Fanhua Hengx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5352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628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628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628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模具固定装置、模具及工作台,属于模具固定的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模具在工作台上拆装不便的问题,该模具固定装置的支撑面可放置模具,至少两个插接柱对放置于支撑面上的模具进行平行于支撑面方向上的限位,限位销伸出时能够对放置于支撑面上的模具进行平行于支撑面方向上的限位,对模具限位较为稳定,且操作限位销的伸缩较之旋拧螺栓更为简单,方便了模具与模具固定装置的安装和拆卸;该模具和工作台均包括该模具固定装置,也具备该模具固定装置的优点。

Description

模具固定装置、模具及工作台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模具固定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具固定装置、模具及工作台。
背景技术
对特定产品的生产、制造、测试、组装等操作过程需要应用特定的工具,这些工具可以统称为模具。
模具一般在工作台上使用。在工作台上进行需要不同模具的操作过程时,涉及模具在工作台上的拆卸及另一模具在工作台上的安装过程。相关技术中模具一般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工作台上,具体来说,模具和工作台上均设置有螺纹孔,螺栓穿过模具和工作台上的螺纹孔,以实现模具和工作台的固定连接。在工作台上更换模具涉及模具的拆卸和安装过程,拆卸模具需要将螺栓一一旋拧下,再将模具从工作台上取下,安装模具则需要将模具放置于工作台上,在将螺栓一一旋拧安装。
发明人发现采用上述方式连接模具和工作台,导致模具在工作台上的安装和拆卸过程较为不便,在工作台上更换模具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在连接模具和工作台的螺栓较多时时间耗费更为明显,不利于生产生活中效率的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便于模具在工作台上的更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模具固定装置、模具及工作台。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模具固定装置。该模具固定装置包括:
支撑体,包括支撑面;
至少两个插接柱,竖立固定于所述支撑面;
至少两个限位件,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面,所述限位件包括可伸缩的限位销,所述限位销伸缩方向平行于所述支撑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模具上设置于模具固定装置相应的结构,即可支撑面能够放置模具,插接柱能够插入模具,至少两个插接柱插入模具时即可在平行于支撑面的方向上对模具进行限位,限位件包括沿平行于支撑面伸缩的限位销,限位销能够插入模具,至少两个限位件能够限制模具在垂直于支撑面的方向上移动,从而形成对模具的限位,通过操作限位件使限位销伸缩,即可实现模具在模具固定装置上的固定,较之旋拧螺栓更为简便,方便了模具在工作台上的更换。将模具固定装置固定设置于工作台,即可方便模具在工作台上的安装和拆卸,以减少在工作台上更换模具花费的时间,提高生产生活效率。
可选的,所述限位件还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面;
安装部上沿平行于所述支撑面的方向上开设有销孔,所述限位销穿设于所述销孔;
所述限位销一端配置为伸缩部,所述所述伸缩部可伸出所述销孔或缩回所述销孔;限位销另一端配置为操作部,所述操作部包括卡位件,安装部上配置有与卡位件相应的卡位槽;
所述卡位件插入所述卡位槽时,所述伸缩部伸出所述销孔;所述卡位件位于所述卡位槽外时,所述伸缩部位于所述销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销的伸缩可以通过控制操作部控制,且通过控制卡位件是否插入卡位槽控制限位销的伸缩部是否身处销孔,即控制限位件是否对模具在垂直支撑面的方向上进行限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可选的,所述限位件还包括弹簧;
所述限位销上同轴固定设置有抵位部,所述抵位部位于所述伸缩部和所述操作部之间;
所述销孔靠近所述操作部一端收缩形成限位孔;
所述抵位部与所述销孔间隙配合,所述限位销与所述限位孔间隙配合;
所述弹簧为压缩态,且套设于所述限位销;弹簧位于所述销孔内、所述限位孔与所述抵位部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限位销收缩的步骤为向远离操作部的方向移动操作部,并旋转操作部使卡位件与卡位槽不对位,在弹簧弹力作用下伸缩部也无法伸出销孔;使限位销伸出的步骤为旋转限位销直至卡位件与卡位槽对位,在弹簧弹力作用下限位销伸出且卡位件插入卡位槽,以形成对模具在垂直于支撑面方向上的限位。
可选的,所述支撑体为矩形板状,支撑体一板面为所述支撑面;
支撑体一侧开设有矩形豁口,以使所述支撑体形成类似由矩形三个边形成的框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矩形板状的支撑体形状规则,便于加工;矩形豁口不仅能够对模具中间部分的结构进行让位,而且能够节约材料,使模具固定装置更为轻便,矩形豁口的规则形状也便于加工,模具的主体形状也可以设置为较为规则的矩形,也方便了模具的加工。
可选的,所述插接柱设有两个,两所述插接柱分别位于所述矩形豁口相对的两侧;
所述限位件设有两个,两所述限位件分别位于所述矩形豁口两侧、两所述插接柱外侧,所述限位销朝向所述矩形豁口伸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件分别位于矩形豁口相对的两侧,距离相对较远,在两插接件均插入模具时,能够降低模具一侧存在微小的平行于支撑面方向上的移动的可能,对模具在平行于支撑面方向上的限位效果较佳;模具在放置于支撑面上时,分别位于矩形豁口相对的两侧的限位件的限位销伸出后,能够分别对模具相对的两侧进行垂直支撑面方向上的限位,能够降低模具一侧存在微小垂直于支撑面方向上移动的可能,改善了模具固定装置在垂直支撑面方向上对模具的固定效果。
可选的,该模具固定装置还包括:
两个抵位板,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面,分别位于所述矩形豁口相对的两侧,所述抵位板的板面平行于其所在的所述矩形豁口的边,所述抵位板位于两所述插接柱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模具的主体形状设置为与支撑体相应的矩形时,两个抵位板朝向豁口的板面能够分别对模具相对的两侧进行限位,进一步改善了该模具固定装置对模具固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可选的,两所述限位件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抵位板顶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限位件设置于抵位板的顶部,实现了限位件的支撑及在支撑体上的固定,节约了材料和结构,从而降低了模具固定装置的加工成本。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模具。该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及如上所述的任一种模具固定装置;所述模具本体上设置有如上所述与模具固定装置结构相应的配合结构。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工作台。该工作台包括水平的工作台面,该工作台面边缘固定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如上所述的任一种模具固定装置。
可选的,所述模具固定装置还包括一个或多个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竖直设置,连接柱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面,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连接柱实现模具固定装置和工作台的固定连接,连接方式简单,连接强度较高,模具固定装置和工作台的连接拆卸也较为方便。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提供了一种模具固定装置、模具及工作台,该模具固定装置的支撑面可放置模具,至少两个插接柱对放置于支撑面上的模具进行平行于支撑面方向上的限位,限位销伸出时能够对放置于支撑面上的模具进行平行于支撑面方向上的限位,对模具限位较为稳定,且操作限位销的伸缩较之旋拧螺栓更为简单,方便了模具与模具固定装置的安装和拆卸;该模具和工作台均包括该模具固定装置,也具备该模具固定装置的优点;
2.卡位件和卡位槽配合的结构使限位销的伸缩操作更为简单,进一步方便了模具与模具固定装置的安装和拆卸;
3.固定板对模具的低位效果改善了模具固定装置对模具的固定效果,且固定板能够将限位件固定于支撑体,降低了因另加限位件在支撑体的固定结构带来的模具固定装置成本增加。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模具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模具固定装置与模具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限位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限位件的轴向剖视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工作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体;11、矩形豁口;2、插接柱;3、限位件;31、限位销;311、伸缩部;312、操作部;313、卡接件;32、安装部;321、销孔;322、限位孔;323、卡接槽;4、固定板;5、工作台体;6、连接柱;10、安装体;101、特定构件;102、插接槽;103、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指的模具,泛指在特定产品的生产、制造、测试、组装等过程中需要应用的特定工具。
产品的生产、制造、测试或组装等过程一般在指定工作环境如车间完成,即模具一般在车间内应用。一些模具在应用过程中,为了方便操作,需要固定使用,如固定于车间内的工作台上。车间可能会进行一种产品的生产、制造、测试和组装等多个工作过程,或进行多种产品的前述多个过程,导致实际生产工作中一个工作台需要应用多种模具,这就涉及模具的固定于工作台及由工作台拆卸的过程。
相关技术中,一般选择在模具和工作台上均设置螺纹孔,通过螺栓以及模具和工作台上相配合的螺纹孔,将模具固定安装于工作台,为了使模具较好的固定于工作台,至少需要应用两个螺栓,一般选择应用多个螺栓实现模具与工作台的固定连接。
通过旋拧多个螺栓将模具固定安装于工作台或由工作台上拆卸下的过程较为不便,在相关产品大批量的生产、和/或制造、和/或测试、和/或组装等过程中,于工作台上装卸模具的不便会导致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的成本消耗,若能够方便模具于工作台的装卸过程,无疑会节约生产生活中时间和人力的成本消耗。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模具固定装置、模具及工作台。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模具固定装置。需要阐明的是,模具固定装置实现对模具的固定需模具上相应结构的配合,故在下述内容中介绍模具固定装置的结构时,对模具上相应的配合结构也进行相应介绍,以使本申请实施例中模具固定装置更便于理解。但是,模具固定装置并不包括模具,模具的特征也并非对模具固定装置的限定。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模具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模具固定装置包括支撑体1、两个插接柱2和两个限位件3。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模具固定装置和模具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参照图2,模具包括安装体10以及开设在安装体10上的插接槽102和定位槽103。
结合图1和图2,支撑体1整体为矩形板状,支撑体1一长边一侧开设有矩形豁口11,使支撑体1表现为类似由矩形的两个短边和一个长边形成的框状。安装体10也为矩形板状,安装体10的长边长度大于矩形豁口11的长边长度但小于支撑体1的长边长度,使安装体10放置于支撑体1上时,安装体10两端均能够搭在支撑体1两端且均不会超出支撑体1两端,从而实现了将模具放置于支撑体1上。
支撑体1设置为上述三边式矩形框状,不仅能够节省材料、节约成本,而且能够轻便自身、方便自身的运输及转移,矩形豁口11处也能够留出容置供安装体10上下板面大致中部设置的特定构件101的空间,方便模具的设置。
两插接柱2和两限位件3均固定设置于支撑体1同一板面上,该板面即为支撑体1放置模具的支撑面。
插接柱2为圆柱体,两插接柱2分别位于矩形豁口11相对的两侧,即两插接柱2分别位于支撑体1两短边的大致中间部分位置,且插接柱2的位置靠近矩形豁口11。插接柱2的轴线垂直于支撑面。插接孔开设于安装体10两短边中间部分,插接孔的轴线垂直于安装体10板面,且贯穿安装体10两板面。通过设置两插接孔的内径大小和位置关系,使两插接柱2能够同时分别插入两插接孔、分别与两插接孔间隙配合。在安装体10放置于支撑体1上且插接柱2插入插接孔内时,两插接柱2能够对安装体10形成两点式限位,限制安装体10无法在平行于支撑体1板面的方向上移动。两插接柱2分别位于支撑体1两端,能够分别在安装体10两端对安装体10进行限位,提高了限位状态的稳定性。
两限位件3也分别固定设置于支撑体1的两短边上,且均位于两插接柱2的外侧,即限位件3靠近其所在的支撑体1短边边缘。两限位件3分别靠近支撑体1相对的两角设置,且限位件3包括一可操作伸缩的伸缩部311,伸缩部311伸缩方向平行于支撑体1的长边。
安装体10两端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定位孔,两定位孔分别位于支撑体1大致两角位置。从功能上来讲,两定位孔分别于安装体10两端沿平行于安装体10长边的方向向安装体10大致中部开设,但为了方便对限位件3伸缩部311位置的观察,两定位孔还向同一安装体10板面形成豁口。模具放置于支撑面上时,存在豁口的安装体10板面背离支撑面,伸缩部311伸出时插入定位孔,伸缩部311与定位孔在垂直于支撑体1板面的方向上形成对安装体10的夹持定位。
限位件3通过固定板4固定设置于支撑体1。即该模具固定装置还包括两个固定板4,固定板4为矩形板状,固定板4的板面平行于支撑体1的短边。固定板4上设置有安装孔(图中未示出),限位件3穿设与安装孔,伸缩部311能够伸出或缩回固定板4靠近矩形豁口11的板面。两固定板4朝向矩形豁口11的板面在支撑体1长边方向上的距离等于安装体10的长度,在安装体10放置于支撑体1的支撑面上时,两固定板4朝向矩形豁口11的板面能够分别与安装体10两端面间隙配合,以形成对安装体10的进一步限位,也进一步改善了模具固定装置对模具的固定效果。即固定板4有安装限位件3和改善模具固定装置对模具固定效果的双重作用。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限位件3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限位件3的轴向剖视图。限位件3的具体结构将通过以下描述变得更为清晰。
结合图3和图4,限位件3包括安装部32、限位销31和弹簧(图中未示出)。
安装部32大致为圆柱筒状,内部为销孔321,安装部32一端收缩形成内径小于销孔321内径的限位孔322,且限位孔322与销孔321同轴。
限位销31整体为圆柱形,穿设于销孔321和限位孔322,限位销31与限位孔322间隙配合。限位销31一端由限位孔322伸出,并一体配置有外径大于限位孔322内径的操作部312。限位销31另一端一体配置为圆柱状的伸缩部311,伸缩部311与限位销31同轴,且伸缩部311与销孔321间隙配合。
弹簧套设于限位销31,位于销孔321内、且位于伸缩部311和限位孔322之间。弹簧处于压缩态,弹簧的弹力可驱动伸缩部311伸出。
操作部312相对的两侧还沿限位销31轴线方向一体向伸缩部311形成由两个卡接件313,限位孔322所在的安装部32端部沿销孔321轴线方向向外形成有卡接槽323,从效果上来讲,限位孔322所在的安装部32端部为两个四分之一圆柱筒状,两个四分之一圆筒状之间形成两个四分之一圆柱筒状的前述卡接槽323空间,卡接件313也相应为两个四分之一圆筒状,使卡接件313能够与卡接槽323配合。
通过配置卡接件313的长度、限位销31的长度及伸缩部311的长度,使卡接件313位于卡接槽323外时伸缩部311缩回安装部32内,卡接件313位于卡接槽323内时伸缩部311伸出安装部32外。
结合固定板4,一般安装部32远离限位孔322的端面与该限位销31所在的固定板4朝向矩形豁口11的板面共面,使伸缩部311伸出安装部32内即伸出固定板4朝向矩形豁口11的板面、能够对安装体10进行限位,伸缩部311缩回安装部32内即不超出固定板4板面、不对安装体10进行限位,从而实现了通过控制操作部312控制伸缩部311的伸缩,来实现对安装体10即模具的限位与否。
上述内容中,在卡接件313位于卡接槽323内时,沿限位销31轴线方向向远离限位孔322一侧移动操作部312,直至卡接件313位于卡接槽323外,转动限位销31使卡接件313与卡接槽323错位,即可实现限位件3的伸缩部311收缩,解除对安装体10的限位;在需要对安装体10进行限位时转动限位销31,当卡接件313与卡接槽323对位时,在弹簧弹力作用下,卡接件313自动插入卡接槽323使伸缩部311伸出,以能够实现对安装体10的定位。
应用时,一般来说,支撑面水平。
本申请实施例中模具固定装置通过插接件在平行于支撑面的方向上对模具进行限位,通过限位件3在垂直于支撑面的方向上对模具进行限位,通过控制限位件3的伸缩部311伸缩,可实现是否对模具固定,对模具的固定较为稳定,安装和拆卸的操作均比较简单,将该模具固定装置固定于工作台,在模具固定装置上拆装,实现在工作台上拆装模具,也较为简单方便,有利于提高模具在工作台上的更换效率,节约更换时间,方便生产生活。
当然,上述内容中仅体现了一种与一种具体形状、结构模具配合的模具固定装置,在不脱离上述对模具多个方向上限位的基础上,根据模具的形状结构对模具固定装置做出的适应性调整,也属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范围,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思路下,某些非必要特征的增加或减少形成的能够实现以更为简便的方式对模具进行拆装的模具固定装置,也不超出本申请公开的范围。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模具,该模具包括如第一方面公开的模具本体(即模具)和模具固定装置。
第三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工作台。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工作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参照图5,该工作台包括工作台面,工作台面水平且为圆形,工作台面四个节点位置分别固定设置有如第一方面公开的模具固定装置,模具固定装置中支撑体1的支撑面水平。
模具固定装置可以通过四个连接柱6固定设置于工作台面,具体来说,在支撑体1的支撑面水平的前提下,四个连接柱6竖直,四个连接柱6一端分别连接支撑体1下板面的四个角,四个连接柱6另一端固定连接工作台面,即可实现模具固定装置固定设置于工作台面,形成具有如第一方面所公开模具固定装置优势的工作台。
该工作台也可以配合模具固定装置上的矩形豁口11设置豁口,以保留矩形豁口11的优势。
工作台中间部分也可以通过与连接柱6类似的连接结构构件水平的放置台,放置台可供在四个模具固定装置位置的工作人员共享放置需要的物品,为工作人员提供了进一步的方便。
上述第二方面记载的模具、第三方面记载的工作台的使用原理和应用所产生的优势均能够在第一方面中对模具固定装置的描述中变得清楚,为了保证说明书的简洁,均不作进一步公开,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第一方面公开的模具固定装置,依据常规技术手段能够实现方面公开的模具和第三方面公开的工作台。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模具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体(1),包括支撑面;
至少两个插接柱(2),竖立固定于所述支撑面;
至少两个限位件(3),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面,所述限位件(3)包括可伸缩的限位销(31),所述限位销(31)伸缩方向平行于所述支撑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3)还包括安装部(32),所述安装部(32)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面;
安装部(32)上沿平行于所述支撑面的方向上开设有销孔(321),所述限位销(31)穿设于所述销孔(321);
所述限位销(31)一端配置为伸缩部(311),所述伸缩部(311)可伸出所述销孔(321)或缩回所述销孔(321);限位销(31)另一端配置为操作部(312),所述操作部(312)包括卡位件,安装部(32)上配置有与卡位件相应的卡位槽;
所述卡位件插入所述卡位槽时,所述伸缩部(311)伸出所述销孔(321);所述卡位件位于所述卡位槽外时,所述伸缩部(311)位于所述销孔(32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3)还包括弹簧;
所述限位销(31)上同轴固定设置有抵位部,所述抵位部位于所述伸缩部(311)和所述操作部(312)之间;
所述销孔(321)靠近所述操作部(312)一端收缩形成限位孔(322);
所述抵位部与所述销孔(321)间隙配合,所述限位销(31)与所述限位孔(322)间隙配合;
所述弹簧为压缩态,且套设于所述限位销(31);弹簧位于所述销孔(321)内、所述限位孔(322)与所述抵位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具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1)为矩形板状,支撑体(1)一板面为所述支撑面;
支撑体(1)一侧开设有矩形豁口(11),以使所述支撑体(1)形成类似由矩形三个边形成的框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柱(2)设有两个,两所述插接柱(2)分别位于所述矩形豁口(11)相对的两侧;
所述限位件(3)设有两个,两所述限位件(3)分别位于所述矩形豁口(11)两侧、两所述插接柱(2)外侧,所述限位销(31)朝向所述矩形豁口(11)伸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具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两个抵位板,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面,分别位于所述矩形豁口(11)相对的两侧,所述抵位板的板面平行于其所在的所述矩形豁口(11)的边,所述抵位板位于两所述插接柱(2)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具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限位件(3)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抵位板顶部。
8.一种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本体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具固定装置;
所述模具本体上开设有供所述插接柱(2)插入的插接孔和供所述限位销(31)插入的定位孔,所述模具位于所述支撑面上时,所述插接柱(2)一一插入所述插接孔,所述限位销(31)伸出能够一一对应插入所述定位孔。
9.一种工作台,包括水平的工作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面边缘固定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具固定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固定装置还包括一个或多个连接柱(6),所述连接柱(6)竖直设置,连接柱(6)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面,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体(1)。
CN202022453521.6U 2020-10-29 2020-10-29 模具固定装置、模具及工作台 Active CN2141628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53521.6U CN214162896U (zh) 2020-10-29 2020-10-29 模具固定装置、模具及工作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53521.6U CN214162896U (zh) 2020-10-29 2020-10-29 模具固定装置、模具及工作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62896U true CN214162896U (zh) 2021-09-10

Family

ID=77598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53521.6U Active CN214162896U (zh) 2020-10-29 2020-10-29 模具固定装置、模具及工作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628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162896U (zh) 模具固定装置、模具及工作台
CN202253452U (zh) Led超薄面板灯快速连结构件及快速安装装置
CN103659351A (zh) 锁紧机构
CN205799006U (zh) 夹具
CN216030376U (zh) 一种蓄电池生产用周转板定位脚
CN204410304U (zh) 一种模块化便携式展架
CN210099829U (zh) 一种用于产品内腔装配的整体式定位装置
CN112976058A (zh) 基于磁吸原理的快换装置
CN207656331U (zh) 一种新型的cnc夹具通用底座
CN208304475U (zh) 用于电动汽车气动底板元件的加工中心夹具
CN218351964U (zh) 一种组合式低压综合配电箱
CN216003867U (zh) 一种新型集装箱地板
CN202150534U (zh) 连接器紧固半自动化工装
CN220494511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钢制办公家具
CN219152610U (zh) 一种盖板槽加工夹具
CN220073319U (zh) 一种四面内撑夹具
CN215240971U (zh) 基于磁吸原理的快换装置
CN219054187U (zh) 矩形胀紧定位工装
CN220291843U (zh) 一种永磁电机转子安装工装
CN215519846U (zh) 一种用于施工现场的便携式施工平台
CN211883174U (zh) 锁具展示架
CN211305560U (zh) 一种用于铣削的双面固持夹具
CN220296896U (zh) 一种工装夹具
CN210849890U (zh) 一种假贴机治具
CN204748411U (zh) 深腔产品组装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