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54873U - 一种封闭式内加温电热辊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封闭式内加温电热辊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54873U
CN214154873U CN202120269872.3U CN202120269872U CN214154873U CN 214154873 U CN214154873 U CN 214154873U CN 202120269872 U CN202120269872 U CN 202120269872U CN 214154873 U CN214154873 U CN 2141548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heating
roller body
connecting hole
he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6987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娟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ing Huajia Print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ning Huajia Print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ing Huajia Print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ning Huajia Print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6987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548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548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548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封闭式内加温电热辊筒,包括:辊筒体,辊筒体内设置有加热空腔,加热空腔内设置有导热油,辊筒体的一端设置有连通加热空腔的第一连接孔,辊筒体的辊面上设置有连通加热空腔的注油孔,注油孔内设置有密封塞;左轴头和右轴头,左轴头和右轴头分别固定于辊筒体的两端;加热器托管,所述加热器托管位于加热空腔的中央位置,并且与辊筒体固定连接,所述加热器托管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组换热孔;加热器总成,所述加热器总成位于加热器托管内,并且加热器总成与辊筒体可拆卸连接;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加热器总成电性连接,该封闭式内加温电热辊筒使用安全和静音,辊筒体的辊面温度均匀。

Description

一种封闭式内加温电热辊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滚筒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封闭式内加温电热辊筒。
背景技术
用加热辊通过滚压的方式对加工产品进行加热,是目前在橡胶、塑料、印刷、化纤行业所普遍采取的手段。尤其对于薄片卷筒类的产品加热,更适应用加热辊加热的方式对所加工的产品进行加热。
目前使用的加热辊的加热方式有蒸汽加热、油加热和电加热几种方式。其中,蒸汽加热是通过锅炉浆过热蒸汽送入加热辊内,对加热辊进行加热,这种加热方式存在输送管线长,容易发生泄漏和锈蚀等问题,已经越来越少被人们采用;所谓的油加热是在设备旁设置一个产生热油的油站,通过油泵将热油泵入加热辊内,对加热辊进行加热,这种加热方式存在虽然效果比较好,也没有锈蚀问题,但却存在油泵噪音大,能耗大,且易发生泄漏等问题;电加热分电热管直接加热和电磁加热两种方式。电热管直接加热是将电热管直接置入加热辊内,通过电热管发热来加热加热辊;电磁加热则是利用电磁发热的原理对加热辊进行加热。由于电加热具有干净,噪音小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采用,成为了加热辊的加热主要采用的方式。但该加热方式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辊筒表面加热温度不均匀,而影响产品质量,对于一些要求很高的产品难以满足要求。第二个问题是温度检测方法和检测点很难选择,造成温度控制精度低,也影响产品的质量。因此很有必要对此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封闭式内加温电热辊筒,该封闭式内加温电热辊筒使用安全和静音,辊筒体的辊面温度均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封闭式内加温电热辊筒,包括:
辊筒体,所述辊筒体内设置有加热空腔,并且加热空腔内设置有导热油,辊筒体的一端设置有连通加热空腔的第一连接孔,所述辊筒体的辊面上设置有连通加热空腔的注油孔,注油孔内设置有密封塞;
左轴头和右轴头,所述左轴头固定于辊筒体上远离第一连接孔的一端处,所述右轴头固定于辊筒体上第一连接孔端处,所述右轴头上设置有贯穿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与第一连接孔连通;
加热器托管,所述加热器托管位于加热空腔的中央位置,并且与辊筒体固定连接,所述加热器托管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组换热孔;
加热器总成,所述加热器总成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位于加热器托管内,并且加热器总成与辊筒体可拆卸连接;
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加热器总成电性连接。
进一步所述加热器总成包括接头、若干U形加热管和热电偶,所述接头与辊筒体可拆卸连接,所述若干U形加热管和热电偶均与接头固定连接,并且若干U形加热器和热电偶位于加热器托管内。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接头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接头伸入第一连接孔内,并且内螺纹与外螺纹配合。
进一步若干组换热孔沿加热器托管的周向均匀分布,并且相邻两组换热孔之间错位分布,每组换热孔包括若干沿加热器托管长度方向等距分布的通孔。
进一步所述加热空腔内的导热油液面至少高于加热器总成15mm。
进一步所述热电偶和若干U形加热管之间设置有若干隔板。
进一步所述加热器托管与接头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所述左轴头和右轴头与辊筒体之间均采用螺丝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加热空腔内设置一个封闭的加热空腔,并在加热空腔内设置导热油,使用若干U形加热管对导热油进行加热,使辊筒体的辊面温度均匀,辊筒体的辊面温差为±1°,并且通过控制组件能够自由调控温度;该封闭式内加温电热辊筒通过U形加热管对导热油进行电加热,再通过导热油对辊筒体进行油加热,该加热过程安全,并且静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一种封闭式内加温电热辊筒(不含加热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加热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加热器托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剖视图B-B;
图6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A;
图7为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辊筒体;101、加热空腔;102、第一连接孔;103、密封塞;104、注油孔;2、左轴头;3、右轴头;301、第二连接孔;4、加热器托管;401、通孔;5、导热油;6、加热器总成;601、接头;602、U形加热管;603、热电偶;604、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数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一种封闭式内加温电热辊筒,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
辊筒体1,所述辊筒体1内设置有加热空腔101,并且加热空腔101内设置有导热油5,辊筒体1的一端设置有连通加热空腔101的第一连接孔102,所述辊筒体1的辊面上设置有连通加热空腔101的注油孔104,注油孔104内设置有密封塞103;
左轴头2和右轴头3,所述左轴头2固定于辊筒体1上远离第一连接孔102的一端处,所述右轴头3固定于辊筒体1上第一连接孔102端处,所述右轴头3上设置有贯穿的第二连接孔301,所述第二连接孔301与第一连接孔102连通;
加热器托管4,所述加热器托管4位于加热空腔101的中央位置,并且与辊筒体1固定连接,所述加热器托管4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组换热孔;
加热器总成6,所述加热器总成6穿过第一连接孔102和第二连接孔301位于加热器托管4内,并且加热器总成6与辊筒体1可拆卸连接;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加热器总成6电性连接。
该封闭式内加温电热辊筒,通过在辊筒体1内部设置加热空腔101,并且在加热空腔101内设置导热油5,然后使用加热器总成6对导热油5进行加热,导热油5在被加热后与辊筒体1进行热交换,使辊筒体1加温,该过程安全并且静音,在辊筒体1被加温后,其受热均匀,能够利于辊筒体1对产品进行加热生产;
该封闭式内加温电热辊筒在个个零部件生产完成并全部组装好后,通过注油孔104对加热空腔101内注入导热油5,然后使用分段加热去除辊筒体1内的水分空气,优选的通过控制组件对加热器总成6进行温度调控并采用4段加热,第一段采用100°,第二段采用160°,第三段采用220°,第四段采用280°,每段时间至少维持15分钟,当第四段通过280°对导热油5进行15分钟加热后,加热空腔101内的水分空气完全被排出,然后进行密封,接着在将加热辊筒体1加温运转至工作要求,并检测是否渗漏和电气温控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加热器总成6包括接头601、若干U形加热管602和热电偶603,所述接头601与辊筒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若干U形加热管602和热电偶603均与接头601固定连接,并且若干U形加热器和热电偶603位于加热器托管4内;通过设置U形加热管602和热电偶603,U形加热管602在通电后可直接对导热油5进行加热,并且可通过控制组件对U形加热器的加热温度进行调节,热电偶603可实时监测加热空腔101内导热油5的温度,并且传输信号给控制组件,让使用者能够通过控制组件观察到导热油5的温度,方便对U形加热管602进行调节。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若干U形加热管602在接头601上沿周向均匀布置,使若干U形加热管602对导热油5进行均匀加热。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孔102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接头601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接头601伸入第一连接孔102内,并且内螺纹与外螺纹配合;通过把接头601与滚筒体螺纹连接,使接头601与辊筒体1可拆卸,方便加热器总成6的安装和维修。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如图4和图5所示,若干组换热孔沿加热器托管4的周向均匀分布,并且相邻两组换热孔之间错位分布,每组换热孔包括若干沿加热器托管4长度方向等距分布的通孔401;通过把若干组换热孔轴向均匀分布和每组换热孔中的若干通孔401等距分布,使导热油5能够均匀的进出于加热器托管4中与加热器总成6进行热交换;通过把相邻两组换热孔之间错位分布,保证加热器托管4的使用强度。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加热空腔101内的导热油5液面高于加热器总成6至少15mm,使加热器总成6对导热油5加热均匀。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如图2和图7所示,所述热电偶603和若干U形加热管602之间设置有若干隔板604,用来分隔热电偶603和若干U形加热管602,避免热电偶603和若干U形加热管602接触或若干U形加热管602相互接触,从而导致热电偶603或U形加热管602损坏。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加热器托管4与接头60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通过设置密封圈,保证加热空腔101的密封性,以确保该封闭式内加温电热辊筒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左轴头2和右轴头3与辊筒体1之间均采用螺丝连接;所述辊筒体1的两端均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左轴头2和右轴头3上均设置有安装孔,通过螺丝把左轴头2和右轴头3可拆卸的安装在辊筒体1的两端,在左轴头2或右轴头3发生损坏时,能够拆卸更换维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封闭式内加温电热辊筒,其特征在于,包括:
辊筒体,所述辊筒体内设置有加热空腔,并且加热空腔内设置有导热油,辊筒体的一端设置有连通加热空腔的第一连接孔,所述辊筒体的辊面上设置有连通加热空腔的注油孔,注油孔内设置有密封塞;
左轴头和右轴头,所述左轴头固定于辊筒体上远离第一连接孔的一端处,所述右轴头固定于辊筒体上第一连接孔端处,所述右轴头上设置有贯穿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与第一连接孔连通;
加热器托管,所述加热器托管位于加热空腔的中央位置,并且与辊筒体固定连接,所述加热器托管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组换热孔;
加热器总成,所述加热器总成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位于加热器托管内,并且加热器总成与辊筒体可拆卸连接;
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加热器总成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闭式内加温电热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总成包括接头、若干U形加热管和热电偶,所述接头与辊筒体可拆卸连接,所述若干U形加热管和热电偶均与接头固定连接,并且若干U形加热器和热电偶位于加热器托管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封闭式内加温电热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接头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接头伸入第一连接孔内,并且内螺纹与外螺纹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封闭式内加温电热辊筒,其特征在于:若干组换热孔沿加热器托管的周向均匀分布,并且相邻两组换热孔之间错位分布,每组换热孔包括若干沿加热器托管长度方向等距分布的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封闭式内加温电热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空腔内的导热油液面至少高于加热器总成15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封闭式内加温电热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偶和若干U形加热管之间设置有若干隔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封闭式内加温电热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托管与接头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封闭式内加温电热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轴头和右轴头与辊筒体之间均采用螺丝连接。
CN202120269872.3U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封闭式内加温电热辊筒 Active CN2141548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69872.3U CN214154873U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封闭式内加温电热辊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69872.3U CN214154873U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封闭式内加温电热辊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54873U true CN214154873U (zh) 2021-09-07

Family

ID=77549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69872.3U Active CN214154873U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封闭式内加温电热辊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548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57435B (zh) 一种用于碳纤维原丝生产的m型热牵伸装置
CN104296562A (zh) 一种新型降膜式蒸发器
CN102011202A (zh) 纤维丝束纺丝用水洗及热牵伸装置
CN214154873U (zh) 一种封闭式内加温电热辊筒
CN103639708B (zh) 螺旋纽带加工设备
CN104499062A (zh) 太阳能煮茧桶
CN101625113A (zh) 蒸汽发生器
CN112954832B (zh) 一种封闭式内加温电热辊筒
CN202116699U (zh) 纤维丝束纺丝用水洗及热牵伸装置
CN217916412U (zh) 一种压延机用温控均匀的压延辊
CN217145324U (zh) 烫金版辊加热装置
CN213395953U (zh) 一种半导体设备用的控温加热装置
CN205553017U (zh) 一种节能薄膜基带压延机的辊筒
CN216064856U (zh) 一种内冷却轧辊
CN217482989U (zh) 用于液体的石英在线加热装置
CN208567598U (zh) 一种插接式双通道壁挂换热器
CN202336220U (zh) 一种均匀加热的再沸器
CN211170822U (zh) 铜管生产用退火冷却设备
CN212611679U (zh) 一种夹筋皱纹纸生产用淋膜机预热辊装置
CN217052496U (zh) 一种可分解式熔融纺丝箱
CN220973631U (zh) 具有端部保温的新型液体加热辊
CN215668303U (zh) 一种纺丝箱体及产业用生物基聚酰胺纺丝牵伸卷绕装置
CN215397303U (zh) 一种能够减少热量损耗的周边加热碳化钨瓦楞辊
CN210602517U (zh) 一种纺织用烘干装置
CN220198721U (zh) 一种高强度耐高温瓦楞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