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47549U - 一种背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47549U
CN214147549U CN202023002174.1U CN202023002174U CN214147549U CN 214147549 U CN214147549 U CN 214147549U CN 202023002174 U CN202023002174 U CN 202023002174U CN 214147549 U CN214147549 U CN 2141475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light source
backlight device
led light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0217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磊刚
杜晓龙
安英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top 3d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top 3d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top 3d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Xtop 3d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0217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475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475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475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光装置,包括框架组件、LED光源组件、支撑组件和匀光承重组件,所述框架组件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底部框架和侧面框架,所述LED光源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底部框架上,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侧面支撑条和多个支撑柱,所述侧面支撑条固定连接在所述侧面框架的内侧侧壁上,多个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在所述底部框架上,所述匀光承重组件支撑设置在所述侧面支撑条和多个所述支撑柱上且固定连接在所述侧面框架的端口位置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背光装置,具有高承重、大面积、亮度均匀的优点,对保证测量精度起到重要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背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视觉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视觉测量技术以其测量精度高、非接触、高效率等优势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较大、较重被测件的测量,大面积且高承重的均匀背光源装置是保证其效率和精度的必要装置,目前市面上存在的都是小尺寸、小承重的背光源,且其光源均匀度参差不齐,很难满足视觉测试设备对光源的要求。针对大型较重零件测量要求的大面积高承重背光源目前还没有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大面积、高承重的均匀背光源装置,该装置既可以作为单个零部件装配在产品中,又可以作为整体组件装配在产品内,方便更换、维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光装置,包括框架组件、LED光源组件、支撑组件和匀光承重组件,所述框架组件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底部框架和侧面框架,所述LED光源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底部框架上,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侧面支撑条和多个支撑柱,所述侧面支撑条固定连接在所述侧面框架的内侧侧壁上,多个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在所述底部框架上,所述匀光承重组件支撑设置在所述侧面支撑条和多个所述支撑柱上且固定连接在所述侧面框架的端口位置处。
优选地,所述支撑柱为锥形支撑柱,其中锥形支撑柱的锥形顶部朝向所述匀光承重组件的方向,且所述支撑柱采用透光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支撑柱调节单元,所述支撑柱调节单元包括丝杆和锁紧螺母,所述丝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柱连接以通过丝杆调节所述支撑柱的高度,所述丝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锁紧螺母连接在所述底部框架上。
优选地,所述LED光源组件包括至少一块铝基板、LED光源、控制电路单元,所述LED光源和所述控制电路单元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至少一块铝基板上,所述至少一块铝基板通过螺钉连接在所述底部框架上。
优选地,所述匀光承重组件包括光扩散板和光学钢化玻璃,所述光扩散板支撑设置在所述侧面支撑条和多个所述支撑柱上,所述光学钢化玻璃设置在所述光扩散板上且通过螺钉连接在所述侧面框架上。
优选地,所述匀光承重组件还包括防撞条,所述防撞条固定连接在所述侧面框架的端口位置处且与所述光学钢化玻璃的侧壁的位置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底部框架和所述侧面框架分别采用方通钢材焊接而成。
优选地,所述底部框架包括多根横向框架条和多根纵向框架条,多根所述横向框架条和多根所述纵向框架条相互焊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LED光源组件包括多块LED光源板,多块所述LED光源板分别设置在多根所述横向框架条或者多根所述纵向框架条之间,相对应地,多个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在每两块所述LED光源板之间的所述横向框架条或者所述纵向框架条上。
优选地,所述框架组件还包括多个定位块,多个所述定位块包括多个第一定位块和两个第二定位块,且多个所述第一定位块和两个所述第二定位块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侧面框架的内侧底部,其中多个所述第一定位块分别设置在每两块所述LED光源板之间的所述横向框架条或者所述纵向框架条的对应位置处,两个所述第二定位块分别相应地设置在纵向框架条或者所述横向框架条的两端位置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背光装置,具有高承重、大面积、亮度均匀的优点,对保证测量精度起到重要作用;可以作为单个零部件装配在产品中,也可以作为整体组件装配在产品内,方便更换、维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背光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背光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背光装置的框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背光装置的定位块的结构细节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背光装置的LED光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背光装置的LED光源组件装配在框架组件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背光装置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背光装置的支撑椎体的结构细节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背光装置的匀光承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另外,连接既可以是用于固定作用也可以是用于电路连通作用。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高承重大面积的均匀背光装置,其总体结构为高寿命的LED光源通过扩散板匀光及高承重的光学钢化玻璃组成一个独立的组件,具有高承重、面积大、亮度均匀的优点,对保证测量精度起到重要作用。
如图1和图2,该背光装置包括框架组件10、LED光源组件20、支撑组件30、匀光承重组件40,其中框架组件10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底部框架11和侧面框架12,LED光源组件20固定设置在底部框架11上,支撑组件30包括侧面支撑条31和多个支撑椎体32,侧面支撑条31固定连接在侧面框架12的内侧侧壁上,多个支撑椎体32固定连接在底部框架11上,匀光承重组件40支撑设置在侧面支撑条31和多个支撑椎体32上且固定连接在侧面框架12的端口位置处。
具体地,结合图1至图9,框架组件10除了包括底部框架11和侧面框架12,还包括第一定位块13、第二定位块14、紧固螺钉;LED光源组件20包括至少一块散热铝基板21、LED灯带22、控制电路板23、连接线束24、线夹25、紧固螺钉26;支撑组件30除了包括侧面支撑条31和多个支撑椎体32,还包括高精度微调螺丝杆33、锁紧螺母34、紧固螺钉35;匀光承重组件40包括光扩散板41、光学钢化玻璃42、防撞硅胶档条43、紧固螺钉44。框架组件10主要用于固定装置内部零部件及外接于整体产品中,LED光源组件20通过定位块和紧固螺钉固定于框架组件10上,支撑组件30中的支撑椎体32通过高精度微调螺丝杆33、锁紧螺母34固定于底部框架11上,侧面支撑条31通过紧固螺钉35固定于侧面框架12上;匀光承重组件40中的光扩散板41放置于支撑组件30上,防撞硅胶档条43胶贴于侧面框架12上,光学钢化玻璃42通过顶点定位顶紧螺钉固定在光扩散板41之上。
如图3所示,底部框架11和侧面框架12采用高强度的方通钢材焊接而成,保证背光装置可以承受大重量的被测物,底部框架11在焊接完成之后可以对LED光源组件20的装配面进行二次加工,保证LED灯带22装配后的水平度,从而间接地保证了背光均匀度。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底部框架11包括多根横向框架条111和多根纵向框架条112,多根横向框架条111和多根纵向框架条112相互焊接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横向框架条111是指框架组件10的长度方向上的框架条,纵向框架条112是指框架组件10的宽度方向上的框架条,该横向与纵向仅用于针对附图示意说明所指,并不用于限制实际框架条的结构或方位。LED光源组件20中包括多块散热铝基板21,多块散热铝基板21分别设置在多根纵向框架条112之间,相对应地,多个支撑椎体32固定连接在每两块散热铝基板21之间的纵向框架条112上;在本实施例中,设有三个第一定位块13和两个第二定位块14,三个第一定位块13和两个第二定位块14分别固定连接在侧面框架12的内侧底部,三个第一定位块13分别设置在每两块散热铝基板21之间的纵向框架条112的对应位置处,两个第二定位块14分别设置在相应的横向框架条111的两端位置处;如图4所示,第一定位块13的两侧设有槽位以用于对纵向框架条112两侧的两块散热铝基板21进行定位,两个第二定位块14分别用于对横向方向两侧的散热铝基板21进行定位。三个第一定位块13和两个第二定位块14分别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侧面框架12上,通过两种定位块与底部框架11形成一定高度的槽为散热铝基板21提供准确地定位和紧固,保证散热铝基板均匀布置;第一定位块13和第二定位块14是上分别开通腰型孔131、141,可根据散热铝基板21的实际加工尺寸调节与底部框架11形成的槽的高度,确保散热铝基板21有效紧固。其中框架组件10的外形尺寸(即最终的背光尺寸)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不同尺寸的设计。
如图5所示,LED光源组件20采用高品质、大角度的LED灯带22等间距均匀地粘贴在散热铝基板21上,控制电路板23和线夹25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散热铝基板21上,连接线束24固定在线夹25上以用于连接相邻的两根LED灯带22;由于铝材料良好的散热效果,既保证了LED灯带22的散热,同时也保证了LED灯带22的固定效果;与此同时,经过特殊处理的散热铝基板21的光亮的表面增强了光源的漫反射效果,使光源更加均匀地分散在装置的空腔内。如图6,本实施例中LED光源组件20包括四块相同尺寸的散热铝基板,从底部框架11的后面推入至第一定位块13和第二定位块14的槽孔内,再通过紧固螺钉26紧固在底部框架11上,装配简便、维修性强。
光扩散板41与LED灯带22之间间隔预设距离以保证背光装置的光源均匀性,其中光扩散板41通过四周的侧面支撑条31和中间设置的多个支撑椎体32进行支撑,支撑椎体32是带有一定锥度的椎体,且该椎体的顶部朝向光扩散板41的方向,材质为高透光的塑料,既有效地起到支撑作用,又不妨碍光的传播,不会在背光源外表面形成黑影,具体结构如图7所示。
为保证装配在支撑组件30上的光扩散板41的平整度,需要支撑组件30具有一定的平面度,由于光源尺寸较大,仅依靠加工很难保证其要求的平面度,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设计了一种高度方向可微调的结构,即支撑组件30还包括支撑椎体调节单元,该支撑椎体调节单元包括高精度微调螺丝杆33和锁紧螺母34,高精度微调螺丝杆33的一端与支撑椎体32通过螺纹331紧固连接,另一端通过锁紧螺母34与底部框架11配合,通过旋拧高精度微调螺丝杆33可以微调支撑椎体32与底部框架11之间的距离使得支撑椎体32的顶部在高度方向上移动,调整至上面的光扩散板41与支撑椎体32完全接触后通过锁紧螺母34紧固,具体结构如图8所示。
如图9所示,匀光承重组件40中的光扩散板41平稳地放置于支撑组件30之上,侧面四周设置的侧面支撑条31挡住光扩散板41,光扩散板41起到均匀地扩散光线的作用,光学钢化玻璃42放置于光扩散板41之上,压住光扩散板41防止其晃动,防撞硅胶档条43通过强力胶粘贴于侧面框架12上,主要防止光学钢化玻璃42碰伤、磨损,对于光学钢化玻璃42的定位与紧固,本实施例采用直角定位,紧固螺钉44分别从两边进行预紧,从而完全固定光学钢化玻璃42。
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背光装置,具有高承重、大面积、亮度均匀的优点,对保证测量精度起到重要作用;可以作为单个零部件装配在产品中,也可以作为整体组件装配在产品内,方便更换、维修。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组件、LED光源组件、支撑组件和匀光承重组件,所述框架组件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底部框架和侧面框架,所述LED光源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底部框架上,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侧面支撑条和多个支撑柱,所述侧面支撑条固定连接在所述侧面框架的内侧侧壁上,多个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在所述底部框架上,所述匀光承重组件支撑设置在所述侧面支撑条和多个所述支撑柱上且固定连接在所述侧面框架的端口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为锥形支撑柱,其中锥形支撑柱的锥形顶部朝向所述匀光承重组件的方向,且所述支撑柱采用透光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支撑柱调节单元,所述支撑柱调节单元包括丝杆和锁紧螺母,所述丝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柱连接以通过丝杆调节所述支撑柱的高度,所述丝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锁紧螺母连接在所述底部框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光源组件包括至少一块铝基板、LED光源、控制电路单元,所述LED光源和所述控制电路单元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至少一块铝基板上,所述至少一块铝基板通过螺钉连接在所述底部框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匀光承重组件包括光扩散板和光学钢化玻璃,所述光扩散板支撑设置在所述侧面支撑条和多个所述支撑柱上,所述光学钢化玻璃设置在所述光扩散板上且通过螺钉连接在所述侧面框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匀光承重组件还包括防撞条,所述防撞条固定连接在所述侧面框架的端口位置处且与所述光学钢化玻璃的侧壁的位置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框架和所述侧面框架分别采用方通钢材焊接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框架包括多根横向框架条和多根纵向框架条,多根所述横向框架条和多根所述纵向框架条相互焊接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光源组件包括多块LED光源板,多块所述LED光源板分别设置在多根所述横向框架条或者多根所述纵向框架条之间,相对应地,多个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在每两块所述LED光源板之间的所述横向框架条或者所述纵向框架条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组件还包括多个定位块,多个所述定位块包括多个第一定位块和两个第二定位块,且多个所述第一定位块和两个所述第二定位块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侧面框架的内侧底部,其中多个所述第一定位块分别设置在每两块所述LED光源板之间的所述横向框架条或者所述纵向框架条的对应位置处,两个所述第二定位块分别相应地设置在纵向框架条或者所述横向框架条的两端位置处。
CN202023002174.1U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背光装置 Active CN2141475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02174.1U CN214147549U (zh)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背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02174.1U CN214147549U (zh)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背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47549U true CN214147549U (zh) 2021-09-07

Family

ID=77586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02174.1U Active CN214147549U (zh)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背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475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40033B2 (en) Test apparatus of a direct-light-type backlight module
US20090207337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3604069A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US993356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backlight module thereof
US9684109B2 (en) Light guide plate,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device
CN102818228A (zh) 一种背板、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3104868A (zh) 一种led背光模组及电子设备
EP2698625A1 (en) A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detecting a transmittivity spectrum of a light guiding plate
CN214147549U (zh) 一种背光装置
DE102009058799A1 (de) Flüssigkristall-Anzeigevorrichtung
CN205049832U (zh) 显示面板检测装置
CN204009280U (zh) 液晶显示模组组装治具
DE112012006028B4 (de) Hintergrundbeleuchtungsmodul
JP7182702B2 (ja)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9870849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146875A (zh) 一种装夹治具及其灌胶系统
CN210720834U (zh) 微应力支撑可调节光学镜架结构
CN101086578A (zh) 直下式背光模组
CN109369029B (zh) 一种镀膜玻璃无夹印夹具
CN219416641U (zh) 一种振动台的固定装置
WO2017016010A1 (zh) 液晶面板检测辅助装置
CN216411805U (zh) 扩散板支撑装置以及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US9022634B2 (en) Backlight and display device
CN212569358U (zh) 一种背光模组的固定装置
CN218629244U (zh) 一种黄斑挤压实验通用辅助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