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45884U - 一种压力保持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力保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45884U
CN214145884U CN202023315783.2U CN202023315783U CN214145884U CN 214145884 U CN214145884 U CN 214145884U CN 202023315783 U CN202023315783 U CN 202023315783U CN 214145884 U CN214145884 U CN 2141458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maintaining
pressure
groove
half crescent
elastic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1578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义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Winmost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Winmost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Winmost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Winmost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1578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458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458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458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tary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力保持器,包括一保压正片和一保压副片,保压正片包括第一半月牙部和第二半月牙部,第二半月牙部的外周面设置有一容纳槽,保压副片置于容纳槽内,容纳槽与保压副片之间的间隙形成导压腔,保压正片的两端面各设置有一嵌合槽,保压正片的两嵌合槽内各设置有一固定柱,两固定柱与内转式齿轮泵相连,以此实现本实用新型固定于内转式齿轮泵中,取代原有通过顶置块固定压力保持器的方式,保压正片呈月牙形,第一半月牙部和第二半月牙部的内外周面呈弧形,可以使流体由第一半月牙部往第二半月牙部流动时有足够的距离逐渐升压,以减少气蚀的产生,提高压力保持器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压力保持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啮合齿轮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力保持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内转式齿轮泵是利用动力源(例如马达)驱动外齿轴,然后利用外齿轴与内齿圈的局部啮合关系带动内齿圈同步转动,在两者转动的过程中可将流体(例如液压油)自进油口吸入泵本体的腔室内,然后从出油口将加压后的流体排出腔室外,通过一个压力保持器将腔室区分成高、低压腔,并且对流体在径向形成压力补偿,进而使外齿轴、内齿圈与压力保持器之间形成几无间隙的密封状态。此压力保持器中是将保压正片与保压副片同时抵靠于顶置块。然而,由于顶置块的存在,压力保持器在入油处的导流效果差,而使得油液从顶置块前端的低压区进入到保压正片与外齿轴之间的高压区时,容易因快速的升压而在保压正片朝向外齿轴内侧面发生蒸气空穴现象,从而导致产生气蚀,保压正片易受到侵蚀与破坏,降低压力保持器本身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提供了一种压力保持器,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减少气蚀的产生,以提高压力保持器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压力保持器,包括:
一呈月牙形的保压正片;
一呈弧形的保压副片;
所述保压正片包括第一半月牙部和第二半月牙部;
所述第二半月牙部的外周面设置有一容纳槽,保压副片置于容纳槽内,容纳槽的底部与保压副片之间的间隙形成导压腔,容纳槽邻近第一半月牙部的槽壁形成一用于阻挡保压副片的阻挡部;
所述容纳槽底部设置有第一弹片槽和第二弹片槽;
所述第一弹片槽内设置有第一弹片,第二弹片槽内设置有第二弹片和保压棒,第一弹片抵接于保压副片,第二弹片抵接于保压棒,保压棒抵接于保压副片;
所述保压正片的两端面各设置有一嵌合槽,两嵌合槽各设置有一固定柱。
优选的,所述第一半月牙部的端部为第一牙端,第一牙端的角度为20~40度。
优选的,所述第二半月牙部的端部为第二牙端,第二牙端的角度为15~35度,且第一牙端的角度大于第二牙端的角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片为波形弹簧。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片为波形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保压正片的两嵌合槽内各设置有一固定柱,两固定柱与内转式齿轮泵相连,以此实现本实用新型固定于内转式齿轮泵中,取代原有通过顶置块固定压力保持器的方式,保压正片呈月牙形,保压正片包括第一半月牙部和第二半月牙部,第一半月牙部和第二半月牙部的内外周面呈弧形,可以使流体由第一半月牙部往第二半月牙部流动时有足够的距离逐渐升压,以减少气蚀的产生,提高压力保持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保压副片处于张开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5为内啮合齿轮泵的立体图;
图6为内啮合齿轮泵的爆炸图;
图7为图5沿A-A向的剖视图;
图8为图7沿B-B向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保压正片;2、保压副片;3、第一半月牙部;4、第二半月牙部;5、嵌合槽;6、固定柱;7、容纳槽;8、第一弹片槽;9、第二弹片槽;10、第一弹片;11、第二弹片;12、保压棒;13、泵本体;14、前盖;15、后盖;16、内齿圈;17、外齿轴;18、压力侧板;19、前插孔;20、后插孔;21、第一牙端;22、第一半月牙部外侧;23、第一半月牙部内侧;24、导压腔;25、阻挡部;26、第二牙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以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顶”、“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一组”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压力保持器包括一保压正片1和一保压副片2,保压正片1呈月牙形,保压正片1包括第一半月牙部3和第二半月牙部4,第一半月牙部3和第二半月牙部4的内外周面呈弧形,保压副片2呈弧形,保压正片1的两端面各设置有一嵌合槽5,两嵌合槽5各设置有一固定柱6(如图6及图7所示),其中所述第二半月牙部4的外周面设置有一容纳槽7,保压副片2置于容纳槽7内,所述容纳槽7底部设置有第一弹片槽8和第二弹片槽9,所述第一弹片槽8内设置有第一弹片10,第二弹片槽9内设置有第二弹片11和保压棒12,第一弹片10抵接于保压副片2,第二弹片11抵接于保压棒12,保压棒12抵接于保压副片2。
如图5-8所示,内转式齿轮泵包含有一泵本体13、一个设置于泵本体13前端的前盖14、一个设置于泵本体13后端的后盖15、一个设置于泵本体13内的内齿圈16以及一个与内齿圈16局部啮合的外齿轴17,在组装内转式齿轮泵时,保压正片1、保压副片2、第一弹片10、第二弹片11及保压棒12设于外齿轴17与内齿圈16之间,保压正片1的内周面抵靠外齿轴17的齿轮,保压副片2的外周面抵靠内齿圈16的齿轮,保压副片2的外周面在第一弹片10以及在第二弹片11的弹力作用下抵靠内齿圈16的齿轮,内齿圈16与前盖14之间设置有一压力侧板18,内齿圈16与后盖15之间亦设置有一压力侧板18,两个固定柱6的一端嵌设于保压正片1的两个嵌合槽5内,其中一固定柱6的另一端穿过压力侧板18后插设于前盖14的一个前插孔19中,另一固定柱6的一端穿过压力侧板18后插设于后盖15的一个后插孔20中,利用两固定柱6与二嵌合槽5的结合来保持固定压力保持器在内转式齿轮泵中的位置。
如图5-8所示,内转式齿轮泵实际工作时,外齿轴17在动力源(例如马达)的驱动下,然后利用外齿轴17与内齿圈16的局部啮合关系带动内齿圈16同步转动,在两者转动的过程中可将流体(例如液压油)自进油口吸入泵本体13的腔室内,当流体被带至保压正片1的第一半月牙部3,从第一半月牙部3端部的第一牙端21开始分流,流体被分成二股流向,一股向第一半月牙部外侧22与内齿圈16齿部之间的间隙流入,随之此间隙的减少而逐渐对流体产生加压效果,经过多个内齿圈16的齿后才进入保压副片2区域,流体亦在内齿圈16的齿沟内逐渐被加压,流体并未瞬间由低压急速转为高压,可以降低发生蒸气空穴现象,避免发生蒸气空穴现象,从而避免产生气蚀,另一股向第一半月牙部内侧23与外齿轴17的齿部之间的间隙流入,随之此间隙的减少而逐渐对流体产生加压效果,经过4-5个外齿轴17的齿之后进入保压正片1的第二半月牙部4处,流体并未瞬间由低压急速转为高压,可以降低发生蒸气空穴现象,从而避免产生气蚀,提高压力保持器的使用寿命。即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半月牙部内侧23和第一半月牙部外侧22对低压流体提供优良的导流,使流体逐渐升压。
如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片10抵接于保压副片2,第一弹片10优选为波形弹簧,第一弹片10可提供弹力使保压副片2在受到流体作用时能顺畅地张开,第二弹片11优选为波形弹簧,其中第二弹片11抵接于保压棒12,保压棒12抵接于保压副片2,使得保压棒12受到第二弹片11的弹力后对保压副片2起到往外撑顶的效果,在保压副片2张开时,容纳槽7的底部与保压副片2之间的间隙形成导压腔24(如图4所示),而容纳槽7邻近第一半月牙部3的槽壁形成一用于阻挡保压副片2的阻挡部25(如图4所示),当进入保压副片2区域中已被加压成高压的流体中有一部分会回流至导压腔24内,直到此高压流体被保压棒12所阻挡后再流出导压腔外。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能产生较佳的导流效果,该第一牙端21的角度θ1不宜过大以避免造成涡流,但若角度过小又无法产生明显的效果,第一牙端21的角度θ1范围为20~40度。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半月牙部4的端部为第二牙端26,第二牙端26的角度θ2若过大也容易产生扰流,第二牙端26的角度θ2范围为15~35度,且第一牙端21的角度θ1大于第二牙端26的角度θ2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5)

1.一种压力保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呈月牙形的保压正片;
一呈弧形的保压副片;
所述保压正片包括第一半月牙部和第二半月牙部;
所述第二半月牙部的外周面设置有一容纳槽,保压副片置于容纳槽内,容纳槽的底部与保压副片之间的间隙形成导压腔,容纳槽邻近第一半月牙部的槽壁形成一用于阻挡保压副片的阻挡部;
所述容纳槽底部设置有第一弹片槽和第二弹片槽;
所述第一弹片槽内设置有第一弹片,第二弹片槽内设置有第二弹片和保压棒,第一弹片抵接于保压副片,第二弹片抵接于保压棒,保压棒抵接于保压副片;
所述保压正片的两端面各设置有一嵌合槽,两嵌合槽各设置有一固定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月牙部的端部为第一牙端,第一牙端的角度为20~40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月牙部的端部为第二牙端,第二牙端的角度为15~35度,且第一牙端的角度大于第二牙端的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片为波形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片为波形弹簧。
CN202023315783.2U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压力保持器 Active CN2141458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15783.2U CN214145884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压力保持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15783.2U CN214145884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压力保持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45884U true CN214145884U (zh) 2021-09-07

Family

ID=77545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15783.2U Active CN214145884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压力保持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458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145884U (zh) 一种压力保持器
CN100572819C (zh) 一种单级离心泵
CN109322822B (zh) 一种压迫式双进双出泵
CN214145877U (zh) 一种伺服节能内转式齿轮泵
CN112682304A (zh) 一种伺服节能内转式齿轮泵
CN209976767U (zh) 一种轴向滑片泵用对称双螺旋转子
CN201265516Y (zh) 一种隔膜泵用密封结构
CN102635528B (zh) 海水泵
CN217558618U (zh) 一种高效率叶轮和泵座配合结构
CN213808120U (zh) 保护潜水泵机封的泄压结构
CN213899878U (zh) 用于水泵轴的密封装置
CN215979855U (zh) 一种保证输出流量的高压清洗机
CN219932938U (zh) 一种耐磨损的轴用泛塞封
CN217783839U (zh) 一种水泵浮动式密封环装置
CN100363631C (zh) 叶轮式泵的螺旋转子自动密封的轴封方法
CN218644543U (zh) 一种高压悬臂式离心泵的轴向力平衡结构
CN210440221U (zh) 一种固定副叶片式泵室结构
CN217080890U (zh) 自紧密封的出水段及含该出水段的双壳体泵
CN216618524U (zh) 一种液压泵用进出油口密封结构
CN215890582U (zh) 一种卧式两级低汽蚀大流量离心泵
CN216142959U (zh) 一种提高泵效率的防泄漏装置
CN112855525A (zh) 一种同心式本体伺服节能高压内齿泵
CN113154044A (zh) 双端面面对面大轴径紧凑型机械密封
CN218093569U (zh) 一种用于高温热油泵的串联两级单端面机械密封装置
CN109751236B (zh) 一种轴向滑片泵用对称双螺旋转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