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41175U - 电梯对重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对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41175U
CN214141175U CN202022064955.7U CN202022064955U CN214141175U CN 214141175 U CN214141175 U CN 214141175U CN 202022064955 U CN202022064955 U CN 202022064955U CN 214141175 U CN214141175 U CN 2141411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nterweight
beams
upper beams
elevator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6495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兆军
张文欣
张为民
高金尧
戚国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 Xi'ao Elevator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 Xi'ao Elevator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 Xi'ao Elevator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 Xi'ao Elevator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6495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411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411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411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梯对重装置,包括并排立置的一对立梁,连接在所述一对立梁之间上梁和下梁,以及安装于所述上梁的对重轮,所述上梁为两根,同一根上梁两端之间连线为该上梁的延伸方向,至少一根上梁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立梁之间倾斜布置,且两根上梁的延伸方向之间倾斜布置。在水平方向上,所述对重轮处在两根上梁之间;在高度方向上,所述对重轮的至少一部分处在两根上梁之间。上梁与立梁互成锐角或钝角的倾斜布置,提高了对重架的结构稳定性,且对重轮部分位于两根上梁之间,有效降低了安装高度。

Description

电梯对重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梯对重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对重装置是用于平衡电梯轿厢的装置。
由于城市建筑空间的逐渐拥挤,垂直电梯也在不断缩小设备的体积,然而电梯的顶层高度难以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对重装置高度过高。现有的对重装置大部分是将对重轮安装在对重架的上方,但会人为的增加整个对重装置的高度,这样就不利于减小顶层高度。且现有的对重装置中的对重架一般由上梁、下梁和对立梁组装而成长方形结构,受力后容易呈菱形状倾斜变形,结构稳定性不够。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减小顶层高度且结构稳定性强的电梯对重装置。
一种电梯对重装置,包括并排立置的立梁,连接在所述立梁之间的上梁和下梁,以及安装于所述上梁的对重轮,所述上梁为两根,同一根上梁两端之间连线为该上梁的延伸方向,至少一根上梁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立梁之间倾斜布置,且两根上梁的延伸方向之间倾斜布置;
在水平方向上,所述对重轮处在两根上梁之间;在高度方向上,所述对重轮的至少一部分处在两根上梁之间。
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可选的,两根上梁的中部具有折弯段,所述对重轮安装在两根上梁的折弯段之间。
可选的,两根上梁的水平间距由端部向中部逐渐收窄。
可选的,所述折弯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对重轮的轴线垂直。
可选的,沿竖直视角,所述折弯段的延伸方向与两立梁连线之间的夹角为α,且0度<α<30度。
可选的,沿水平视角,两根上梁的延伸方向整体上呈X形。
可选的,所述对重轮的轴线处在X形的交叉点。
可选的,沿水平视角,各上梁与立梁所夹的锐角为β,且75度<β<90度。
可选的,两根上梁之间连接有支撑件。
可选的,所述支撑件分布在所述对重轮的两侧,且分别邻近所述折弯段。
本申请的电梯对重装置,上梁与立梁互成锐角或钝角的倾斜布置,提高了对重架的结构稳定性,且对重轮部分位于两根上梁之间,有效降低了安装高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电梯对重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电梯对重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立梁;2、上梁;3、下梁;4、对重轮;5、对重块;6、支撑件;7、卡板;20、折弯段;40、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申请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次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未做特殊说明情况下,水平方向为从竖直角度观察(参照图2),高度方向为从正面角度观察(参照图1)。
如图1~图2所示,本申请的一种电梯对重装置,包括并排立置的立梁1,连接在立梁1之间的上梁2和下梁3,以及安装于上梁2的对重轮4,上梁2为两根,同一根上梁2的两端之间连线为该上梁2的延伸方向,至少一根上梁2的延伸方向与立梁1之间倾斜布置,且两根上梁2的延伸方向之间倾斜布置。
在水平方向上,对重轮4处在两根上梁2之间。在高度方向上,对重轮4的至少一部分处在两根上梁2之间。
立梁1为两根,且间隔一定距离竖直对称设置且沿直线延伸,两立梁1之间的上部和下部分别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上梁2和下梁3,组装成对重架。同一立梁1在水平方向的两侧连接上梁2。上梁2的倾斜布置为上梁2的延伸方向与其中一立梁1互成锐角,使得立梁1位于与上梁2连接处呈局部的三角结构,增强了对重架的结构稳强度。较现有的呈90度连接的上梁2和立梁1,避免了原有的长方形对重架因受力倾斜变形。两根上梁2与同一立梁1的倾斜布置的角度不同,对重架受力时,由于两根上梁2互相不平行,能够相互限制倾斜变形量,进一步增强了对重架的强度。
对重轮4具有一贯穿自身轴向的转轴40,转轴40的一侧开设有槽口。上梁2上开设有与转轴40相适应的轴孔(图未示)。在水平方向上,对重轮4通过自身的转轴穿设过轴孔,限制对重轮4沿自身径向窜动。同时,槽口伸出轴孔,在上梁2的外侧贴靠并通过螺栓固定有卡板7,卡板7卡接入槽口,限制对重轮4沿自身轴向窜动,整个对重轮4的安装过程更加方便。在高度方向上,由于轴孔设置在上梁2的中部或中部偏下的位置,则对重轮4部分伸入上梁2,使得对重轮4仅部分露出对重架的顶端,露出部分的高度小于对重轮4直径的1/4,且露出部分的高度为电梯对重装置的最高高度,较现有的对重轮4位于对重架上方的电梯对重装置,有效降低了顶部高度,进而缩小整体装置的高度。且两侧的上梁2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对重轮4的作用(例如防尘)。
优选的实施例中,轴孔的开设位置进一步下移,使得对重轮4整体位于对重架内,进一步降低电梯对重装置的顶部高度。
由于现有的电梯井道空间逐渐狭小,在其中一实施例中,两根上梁2的中部具有折弯段20,对重轮4安装在两根上梁2的折弯段20之间。
折弯段20经由上梁2经过多次折弯加工获得,则上梁2为一整体,而非由多个部件组装而成,强度高,进一步提高对重架的结构强度。水平方向上,折弯段20的延伸方向与立梁1呈小于90度的夹角,使得对重轮4相对于立梁1斜置安装,方便紧凑的电梯井道布置。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实施例中,两根上梁2的水平间距由端部向中部逐渐收窄。
由于对重轮4斜置安装后,位于对重轮4两侧的上梁2容易超出对重架,增大电梯对重装置的整体厚度。因此,两个上梁2的水平间距由端部向中部逐渐收窄,且在靠近折弯段20处的间距最小,使得在水平方向上,上梁2不超出或减少超出立梁1的宽度距离,减小电梯对重装置的厚度。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折弯段20的延伸方向与对重轮4的轴线垂直。在水平方向上,折弯段20的延伸方向与立梁1的夹角即为对重轮4与立梁1的斜置安装的夹角,则通过改变折弯段20的折弯角度确定对重轮4的安装角度,方便安装。
对重轮4的直径往往大于立梁1的宽度,因此如图1所示,沿竖直视角,折弯段20的延伸方向与两立梁1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α,且0度<α<30度。避免对重轮4或上梁2超出立梁1的宽度范围而增大电梯对重装置的厚度。
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沿水平视角,两根上梁2的延伸方向整体上呈X形。
X形具体的为水平视角投影下,前、后侧上梁2形成相互交叉的X形,使得两根上梁2互相限制沿同一方向倾斜变形,提高对重架的结构强度。
对重轮4斜置安装会对上梁2产生扭转力矩,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对重轮4的轴线处在X形的交叉点,使得对重轮4运转后对两根上梁2的扭转力矩相同,保持电梯对重装置的稳定。
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沿水平视角,各上梁2与立梁1所夹的锐角为β,且75度<β<90度。
上梁2的较高一侧安装在立梁1的顶部,若β角度过小,则上梁2倾斜角度过大,较现有的长方形对重架,反而容易导致上梁2容易倾斜变形,降低对重架的强度。且由于两立梁1之间的间距不变,β角度越小,上梁2的长度越长,容易发生变形。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实施例中,两根上梁2之间连接有支撑件6。
支撑件6的相对两侧带有折边并抵靠在两根上梁2之间,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固定,将两根上梁2连接为一整体,提高上梁2抵抗扭转力矩的能力。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支撑件6分布在对重轮4的两侧,且分别邻近折弯段20。
支撑件6为两块,设置在对重轮4的两侧,进一步提高上梁2抵抗扭转力矩的能力。且折弯段20的两端为上梁2的拐点,在拐点处存在应力,因此支撑件6连接在邻近折弯段20处,加强上梁2的结构强度。
本申请的电梯对重装置的两根上梁2以X型设置在两立梁1之间,提高了对重架的结构强度,对重轮4部分或全部处于两上梁2之间,有效减小了顶部高度。且上梁2经过折弯形成折弯段20促使对重轮4斜置安装,方便紧凑的电梯井道布置。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体现在同一附图中时,可视为该附图也同时披露了所涉及的各个实施例的组合例。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电梯对重装置,包括并排立置的立梁,连接在所述立梁之间的上梁和下梁,以及安装于所述上梁的对重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梁为两根,同一根上梁两端之间连线为该上梁的延伸方向,至少一根上梁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立梁之间倾斜布置,且两根上梁的延伸方向之间倾斜布置;
在水平方向上,所述对重轮处在两根上梁之间;在高度方向上,所述对重轮的至少一部分处在两根上梁之间;两根上梁的中部具有折弯段,所述对重轮安装在两根上梁的折弯段之间,两根上梁的水平间距由端部向中部逐渐收窄,且在靠近折弯段处的间距最小,沿竖直视角,所述折弯段的延伸方向与两立梁连线之间的夹角为α,且0度<α<30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对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对重轮的轴线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对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水平视角,两根上梁的延伸方向整体上呈X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对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轮的轴线处在X形的交叉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对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水平视角,各上梁与立梁所夹的锐角为β,且75度<β<9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对重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根上梁之间连接有支撑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对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分布在所述对重轮的两侧,且分别邻近所述折弯段。
CN202022064955.7U 2020-09-18 2020-09-18 电梯对重装置 Active CN2141411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64955.7U CN214141175U (zh) 2020-09-18 2020-09-18 电梯对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64955.7U CN214141175U (zh) 2020-09-18 2020-09-18 电梯对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41175U true CN214141175U (zh) 2021-09-07

Family

ID=77557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64955.7U Active CN214141175U (zh) 2020-09-18 2020-09-18 电梯对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4117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03918A (zh) * 2022-09-19 2022-11-08 浙江恒达富士电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上梁组件
CN115303918B (zh) * 2022-09-19 2024-05-31 浙江恒达富士电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上梁组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03918A (zh) * 2022-09-19 2022-11-08 浙江恒达富士电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上梁组件
CN115303918B (zh) * 2022-09-19 2024-05-31 浙江恒达富士电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上梁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48859B (zh) 连结用金属器具、减振构造以及建筑构造物
CN214141175U (zh) 电梯对重装置
KR20080074226A (ko) 내력 프레임
JP6029267B2 (ja) 太陽光パネル架台
CN209921423U (zh) 一种车辆横梁及车架
CN207196033U (zh) 一种装配式托臂支架
CN111422301B (zh) 一种船用设备支架
CN214141174U (zh) 电梯对重装置
CN220318786U (zh) 一种电梯井承重墙开洞用主机钢梁钢牛腿
CN113026975A (zh) 一种抗震支架支撑结构
CN216999252U (zh) 一种变截面贝雷梁结构
CN216552692U (zh) 一种折线形单榀桁架及其四面坡立体桁架结构体系
JP4134825B2 (ja) 階段
CN220668884U (zh) 户外显示屏支撑装置
CN220550943U (zh) 一种应用在电力抢修塔上的双铰接底部支座
CN217353465U (zh) 一种外挂式脚手架用支撑机构及其外挂式脚手架
CN112298228B (zh) 轨道车辆侧墙结构及轨道车辆
CN219451262U (zh) 一种铝板加强结构
CN215166498U (zh) 多承式抗大震双牛腿结构
CN220814238U (zh) 一种装配式钢箱梁结构框架
CN216892836U (zh) 大跨度桁架结构体系
CN213203921U (zh) 一种用异型管组装的防撞护栏
CN217516569U (zh) 爬升架及塔式起重机
CN219491865U (zh) 一种立体车库的承重支架
CN218923646U (zh) 悬臂式工作平台及消防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