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37159U - 行位变轨式二次抽芯装置 - Google Patents

行位变轨式二次抽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37159U
CN214137159U CN202022454612.1U CN202022454612U CN214137159U CN 214137159 U CN214137159 U CN 214137159U CN 202022454612 U CN202022454612 U CN 202022454612U CN 214137159 U CN214137159 U CN 2141371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
guide groove
sliding
groove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5461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则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Cpt Precision Mo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Cpt Precision Mo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Cpt Precision Mo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Cpt Precision Mo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5461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371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371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371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位变轨式二次抽芯装置,包括:模仁,设置有纵向导槽和横向导槽,纵向导槽沿前后方向延伸,横向导槽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一行位,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滑块,滑动设置于滑槽内,滑块的上端伸出滑槽并延伸至纵向导槽/横向导槽内,滑槽可在第一行位滑动时带动滑块在纵向导槽/横向导槽内滑动;第二行位,与滑块固定连接,第二行位可沿滑槽的延伸方向相对第一行位滑动。本实用新型可减小注塑件与行位的接触面积,可有效防止脱模时注塑件沾膜;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的行位变轨式二次抽芯装置设置有纵向导槽和横向导槽,纵向导槽和横向导槽可有效限制第一行位和第二行位的相对运动轨迹,可在实现二次抽芯的同时保证模具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行位变轨式二次抽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行位变轨式二次抽芯装置。
背景技术
模具是一种用于压塑、挤塑、注射、吹塑和低发泡成型的组合式模具的简称。模具凸、凹模及辅助成型系统的协调变化,可以加工出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塑胶件。行位是在塑胶模具中广为应用的一种结构,它是指能够获得侧向抽芯或侧向分型以及复位动作来脱出塑胶件倒扣、低陷等位置的机构。
在加工侧壁带有通孔,凸台或凹槽的塑料件时,由于塑胶件接触部位面积大,塑胶模具要设计抽芯结构以在塑胶件脱模之前先完成侧向抽芯,使制品完全脱模,但这种采用一次侧向抽芯脱模的方式容易使塑胶件粘住行位从而导致塑胶件变形。而行位二次抽芯的结构,一般是利用弹簧顶住镶件碰穿或者做两个行位延迟,但是这种结构的弹簧易损坏,容易失效及顶坏模仁,存在安全隐患,不利于模具批量生产,而且这种结构不稳定,两个行位存在同步运动风险,难以实现二次抽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行位变轨式二次抽芯装置,能够解决脱模时塑胶件粘行位的问题,并有效实现行位二次抽芯,增强模具结构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行位变轨式二次抽芯装置,包括:模仁,设置有开口均朝下且相互交叉的纵向导槽和横向导槽,所述纵向导槽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横向导槽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一行位,可相对所述模仁沿左右方向滑动,所述第一行位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不平行于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滑块的上端伸出所述滑槽并延伸至所述纵向导槽/所述横向导槽内,所述滑槽可在所述第一行位滑动时带动所述滑块在所述纵向导槽/所述横向导槽内滑动;第二行位,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行位可沿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相对所述第一行位滑动。
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注塑件完成注塑后,第一行位可相对模仁向右滑动以脱离注塑件,由于第一行位上设置有滑槽,滑槽内设有滑块,滑块的上端延伸至模仁的纵向导槽/横向导槽内且滑块与第二行位固定连接,所以当第一行位向右滑动时,第二行位可与滑块一同沿纵向导槽向前滑动,此时的第一行位已脱离注塑件,但第二行位并未脱离注塑件;而后,当滑块滑动至纵向导槽与横向导槽的交界处时,滑槽可带动滑块及第二行位沿横向导槽滑动,此时的第二行位会与第一行位一同向右滑动并脱离注塑件,实现二次抽芯的过程。由于第一行位与第二行位先后脱离注塑件,因此可减小注塑件与行位的接触面积,可有效防止脱模时注塑件沾膜;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的行位变轨式二次抽芯装置设置有纵向导槽和横向导槽,纵向导槽和横向导槽可有效限制第一行位和第二行位的相对运动轨迹,可在实现二次抽芯的同时保证模具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行位与所述第一行位之间设置有拉伸弹性件,所述拉伸弹性件可拉动所述第二行位沿所述横向导槽滑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行位座和斜导柱,所述行位座与所述第一行位固定连接,所述斜导柱滑动设置于所述行位座内,所述斜导柱可带动所述行位座沿左右方向滑动,所述拉伸弹性件设置于所述行位座与所述第一行位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滑块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平面和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平面,两个所述第一平面均可与所述纵向导槽的内表面相贴合,两个所述第二平面均与所述滑槽的内表面相贴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滑块还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三平面,两个所述第三平面呈中心对称设置且均位于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两个所述第三平面均可与所述横向导槽的内表面相贴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纵向导槽和所述横向导槽之间呈T型或直角型,所述横向导槽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纵向导槽相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滑槽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第一行位,所述滑块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第二行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行位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可抵顶所述第一行位,用于防止所述第一行位恢复原位后继续相对所述模仁滑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模仁包括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模仁上,所述纵向导槽及所述横向导槽均设置于所述固定块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在水平面内与前后方向间的夹角呈82°。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A-A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B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行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滑块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二行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固定块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滑块初始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滑块沿纵向导槽滑动至纵向导槽与横向导槽交界处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滑块沿横向导槽滑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模仁100、纵向导槽110、横向导槽120、固定块130、第一行位200、滑槽210、滑块300、第一平面310、第二平面320、第三平面330、第二行位400、凸起410、拉伸弹性件500、行位座600、斜导柱700、注塑件8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本实用新型中的注塑件800并非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注塑件800的引入是为了说明结构和或功能。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第三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容置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1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位变轨式二次抽芯装置,包括模仁100、第一行位200、滑块300及第二行位400。
其中,参照图1至图3,模仁100设置有开口均朝下且相互交叉的纵向导槽110和横向导槽120,纵向导槽110沿前后方向延伸,横向导槽120沿左右方向延伸。
参照图1、图5以及图9至图11,第一行位200可相对模仁100沿左右方向滑动,第一行位200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210,滑槽210的延伸方向不平行于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
参照图3以及图9至图10,滑块300滑动设置于滑槽210内,滑块300的上端伸出滑槽210并延伸至纵向导槽110/横向导槽120内,滑槽210可在第一行位200滑动时带动滑块300在纵向导槽110/横向导槽120内滑动。
参照图4,第二行位400与滑块300固定连接,第二行位400可沿滑槽210的延伸方向相对第一行位200滑动。
可以理解的是,注塑件800完成注塑后,第一行位200可相对模仁100向右滑动以脱离注塑件800,由于第一行位200上设置有滑槽210,滑槽210内设有滑块300,滑块300的上端延伸至模仁100的纵向导槽110/横向导槽120内且滑块300与第二行位400固定连接,所以当第一行位200向右滑动时,第二行位400可与滑块300一同沿纵向导槽110向前滑动,此时的第一行位200已脱离注塑件800,但第二行位400并未脱离注塑件800;而后,当滑块300滑动至纵向导槽110与横向导槽120的交界处时,滑槽210可带动滑块300及第二行位400沿横向导槽120滑动,此时的第二行位400会与第一行位200一同向右滑动并脱离注塑件800,实现二次抽芯的过程。由于第一行位200与第二行位400先后脱离注塑件800,因此可减小注塑件800与行位的接触面积,可有效防止脱模时注塑件800沾膜;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的行位变轨式二次抽芯装置设置有纵向导槽110和横向导槽120,纵向导槽110和横向导槽120可有效限制第一行位200和第二行位400的相对运动轨迹,可在实现二次抽芯的同时保证模具的稳定性。
此外,注塑件800的另一侧可设置另一套行位变轨式二次抽芯装置,通过同以上脱模过程镜像的运动,实现对注塑件800另一侧的脱模。
其中,第二行位400与滑块300一同沿纵向导槽110向前滑动时,第二行位400并不会脱离注塑件800,第二行位400可向前滑动并首先脱离注塑件800上的倒扣结构。因此,本实用新型还适用于具有倒扣结构的注塑件800的脱模。
参照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行位400与第一行位200之间设置有拉伸弹性件500,拉伸弹性件500可拉动第二行位400沿横向导槽120滑动。此外,本行位变轨式二次抽芯装置还包括行位座600和斜导柱700,行位座600与第一行位200固定连接,斜导柱700滑动设置于行位座600内,斜导柱700可带动行位座600沿左右方向滑动,拉伸弹性件500设置于行位座600与第一行位200之间。其中,拉伸弹性件500可以为拉伸弹簧,拉伸弹性件500可以位于第一行位200与第二行位400之间,也可位于与第一行位200固定连接的行位座600与第二行位400之间。参照图10,当滑块300滑动至纵向导槽110与横向导槽120的交界处时,拉伸弹性件500可以拉动滑块300,便于滑块300由沿纵向导槽110滑动变轨为沿横向导槽120滑动。
参照图6、图9及图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滑块300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平面310和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平面320,两个第一平面310均可与纵向导槽110的内表面相贴合,两个第二平面320均与滑槽210的内表面相贴合,这样可以使得滑块300可同时在纵向导槽110及滑槽210内顺畅地滑动。
参照图6及图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滑块300还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三平面330,两个第三平面330呈中心对称设置且均位于第一平面310与第二平面320之间,两个第三平面330均可与横向导槽120的内表面相贴合。当滑块300由沿纵向导槽110滑动变轨为沿横向导槽120滑动时,两个第一平面310脱离纵向导槽110的内表面,此时的两个第三平面330与横向导槽120的内表面相贴合,实现滑块300的变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纵向导槽110和横向导槽120之间呈T型或直角型,横向导槽120的其中一端与纵向导槽110相交。对于呈T型的纵向导槽110和横向导槽120,当注塑件800完成脱模后,第一行位200将沿横向导槽120向左滑动,当滑块300滑动至纵向导槽110与横向导槽120的交界处时,滑块300会抵顶纵向导槽110的内侧且不会继续前进,而后当第一行位200继续向左滑动时,滑块300会切换至沿纵向导槽110滑动,可以使得在第一行位200复位时,滑块300可以顺畅地进行变轨。对于呈直角型的纵向导槽110和横向导槽120,同样具有上述呈T型的纵向导槽110和横向导槽120的有益效果,此外,当第一行位200向右滑动进行脱模时,滑块300会先沿纵向导槽110向前滑动,当滑块300滑动至纵向导槽110与横向导槽120的交界处时,滑块300会抵顶横向导槽120的内侧且不会继续前进,而后当第一行位200继续向右滑动时,滑块300会切换至沿横向导槽120滑动,可以使得在第一行位200脱模时,滑块300可以顺畅地进行变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滑槽210沿竖直方向贯穿第一行位200,滑块300沿竖直方向贯穿第二行位400。这样,第二行位400可以滑动容置于第一行位200的内部,此时的滑块300首先穿过第一行位200上部的滑槽210,再穿过滑块300,最后穿过第一行位200下部的滑槽210。该结构可以使得第一行位200与第二行位400稳定地相对滑动。
参照图4和图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行位400设置有凸起410,凸起410可抵顶第一行位200,用于防止第一行位200恢复原位后继续相对模仁100滑动。在第一行位200恢复原位的过程中,第二行位400会首先向左移动至初始时第二行位400端部所在的平面上,此时的第一行位400会继续向左移动,当第一行位200恢复原位时,第二行位400上的凸起会抵顶第一行位200,防止第一行位200继续向左移动。
参照图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模仁100包括有固定块130,固定块130可拆卸地设置于模仁100上,纵向导槽110及横向导槽120均设置于固定块130上。由于纵向导槽110与横向导槽120需要经常与滑块300配合,容易产生磨损,如果将纵向导槽110及横向导槽120设置于模仁100上,纵向导槽110及横向导槽120磨损后需要更换模仁100,成本较高。因此,将纵向导槽110及横向导槽120设置于固定块130上,当固定块130磨损时,便于拆卸更换,也可节约成本。
参照图9至图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滑槽210的延伸方向在水平面内与前后方向间的夹角呈82°。当滑槽210的延伸方向与前后方向的夹角过大时,滑块300在纵向导槽110内的滑动容易出现卡置,当滑槽210的延伸方向与前后方向的夹角过小时,滑块300在横向导槽120内的滑动容易出现卡置。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行位变轨式二次抽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仁(100),设置有开口均朝下且相互交叉的纵向导槽(110)和横向导槽(120),所述纵向导槽(110)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横向导槽(120)沿左右方向延伸;
第一行位(200),可相对所述模仁(100)沿左右方向滑动,所述第一行位(200)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210),所述滑槽(210)的延伸方向不平行于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
滑块(300),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210)内,所述滑块(300)的上端伸出所述滑槽(210)并延伸至所述纵向导槽(110)/所述横向导槽(120)内,所述滑槽(210)可在所述第一行位(200)滑动时带动所述滑块(300)在所述纵向导槽(110)/所述横向导槽(120)内滑动;
第二行位(400),与所述滑块(30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行位(400)可沿所述滑槽(210)的延伸方向相对所述第一行位(200)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位变轨式二次抽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行位(400)与所述第一行位(200)之间设置有拉伸弹性件(500),所述拉伸弹性件(500)可拉动所述第二行位(400)沿所述横向导槽(120)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位变轨式二次抽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行位座(600)和斜导柱(700),所述行位座(600)与所述第一行位(200)固定连接,所述斜导柱(700)滑动设置于所述行位座(600)内,所述斜导柱(700)可带动所述行位座(600)沿左右方向滑动,所述拉伸弹性件(500)设置于所述行位座(600)与所述第一行位(20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位变轨式二次抽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300)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平面(310)和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平面(320),两个所述第一平面(310)均可与所述纵向导槽(110)的内表面相贴合,两个所述第二平面(320)均与所述滑槽(210)的内表面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位变轨式二次抽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300)还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三平面(330),两个所述第三平面(330)呈中心对称设置且均位于所述第一平面(310)与所述第二平面(320)之间,两个所述第三平面(330)均可与所述横向导槽(120)的内表面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行位变轨式二次抽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导槽(110)和所述横向导槽(120)之间呈T型或直角型,所述横向导槽(120)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纵向导槽(110)相交。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行位变轨式二次抽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10)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第一行位(200),所述滑块(300)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第二行位(400)。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行位变轨式二次抽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行位(400)设置有凸起(410),所述凸起(410)可抵顶所述第一行位(200),用于防止所述第一行位(200)恢复原位后继续相对所述模仁(100)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行位变轨式二次抽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仁(100)包括有固定块(130),所述固定块(130)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模仁(100)上,所述纵向导槽(110)及所述横向导槽(120)均设置于所述固定块(130)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行位变轨式二次抽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10)的延伸方向在水平面内与前后方向间的夹角呈82°。
CN202022454612.1U 2020-10-29 2020-10-29 行位变轨式二次抽芯装置 Active CN2141371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54612.1U CN214137159U (zh) 2020-10-29 2020-10-29 行位变轨式二次抽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54612.1U CN214137159U (zh) 2020-10-29 2020-10-29 行位变轨式二次抽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37159U true CN214137159U (zh) 2021-09-07

Family

ID=77560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54612.1U Active CN214137159U (zh) 2020-10-29 2020-10-29 行位变轨式二次抽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371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137159U (zh) 行位变轨式二次抽芯装置
CN110625901A (zh) 一种行位二次抽芯结构
CN105563762A (zh) 母模斜抽芯结构
CN107932840B (zh) 一种汽车座椅调节外壳模具
CN103934931A (zh) 滑块退出机构
CN211138009U (zh) 一种滑块斜顶脱模机构
CN103057049A (zh) 斜滑块机构
JP7128558B2 (ja) アンダーカット処理機構、成形用金型
CN203092861U (zh) 滑块退出机构
CN104249431A (zh) 双射模母模滑块机构
WO2023040049A1 (zh) 一种注塑模具交叉斜顶脱倒扣机构
CN202264339U (zh) 滑块侧抽芯机构
KR101370848B1 (ko) 파스너의 제조방법
CN204295967U (zh) 母模斜抽芯结构
CN210308858U (zh) 脱扣机构及注塑模具
CN202952472U (zh) 母模板定位机构
KR101620964B1 (ko) 금형
CN213353346U (zh) 产品内抽芯与行位反向脱扣的模具
CN110900987A (zh) 一种装饰圈注塑模具
CN214926651U (zh) 一种医疗配件生产模具
CN219667364U (zh) 一种组合式中控仪表盘模具
CN217891718U (zh) 一种带倒扣的注塑模具
CN205291439U (zh) 注塑模具
CN205033515U (zh) 母模滑块斜抽机构
CN219664969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模具的脱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