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31974U - 一种自动加球机松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加球机松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31974U
CN214131974U CN202023131124.3U CN202023131124U CN214131974U CN 214131974 U CN214131974 U CN 214131974U CN 202023131124 U CN202023131124 U CN 202023131124U CN 214131974 U CN214131974 U CN 2141319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l
bin
bottom plate
plate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3112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国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gshan Jiawa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ngshan Jiawa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ngshan Jiawa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ngshan Jiawa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3112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319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319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319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ers For Roller Conveyors For 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加球机松球装置,包括底板、第一松球结构和第二松球结构;底板:其上表面左侧对称设有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之间设有均匀分布的支撑圆柱,两个支撑板的上表面均与球仓的底面固定连接,球仓的底面中部为倾斜面,底板的上表面左侧放置有收集槽板,收集槽板位于两个支撑板之间,底板的上表面右侧设有方形通孔;第一松球结构:设置于球仓的内部下端;第二松球结构:设置于球仓的右侧面,第二松球结构的下端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其中:底板的前侧面设有PLC控制器,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该自动加球机松球装置,实现球仓内部钢球的错位导向,有效避免卡球现象的出现,保证设备正常有序运转。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加球机松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磨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加球机松球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矿山冶金生产工艺流程中,球磨机磨矿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个工艺环节,加球机一般都是球磨机的同步配套设备,采用加球机可以根据矿质、矿量、定时、定量、准确添加磨矿介质,能维持球磨机最佳的球荷比,使球磨机达到最佳的运行效果,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智能自动加球替代了人工加球,大大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现有技术中的智能加球机松球装置不够完善,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不能实现球仓内部钢球的错位导向,球仓内部钢球堆的静态平衡不易被打破,不能有效避免卡球现象,无法保证设备正常有序运转,因此能够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种自动加球机松球装置的实现势在必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动加球机松球装置,实现球仓内部钢球的错位导向,打破球仓内部钢球堆的静态平衡,有效避免卡球现象的出现,保证设备正常有序运转,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加球机松球装置,包括底板、第一松球结构和第二松球结构;
底板:其上表面左侧对称设有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之间设有均匀分布的支撑圆柱,两个支撑板的上表面均与球仓的底面固定连接,球仓的底面中部为倾斜面,底板的上表面左侧放置有收集槽板,收集槽板位于两个支撑板之间,底板的上表面右侧设有方形通孔;
第一松球结构:设置于球仓的内部下端;
第二松球结构:设置于球仓的右侧面,第二松球结构的下端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其中:底板的前侧面设有PLC控制器,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实现球仓内部钢球的错位导向,打破球仓内部钢球堆的静态平衡,有效避免卡球现象的出现,保证设备正常有序运转。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松球结构包括钢辊、第一电机、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球仓的前端板体后表面左侧,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轴承与球仓的前端板体通孔转动连接并延伸至球仓的前方,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前端设有主动轮,均匀分布的钢辊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球仓的前后壁面之间,钢辊从左至右向下倾斜,钢辊的前端转轴均延伸至球仓的前方并在端头处设有从动轮,主动轮与最左侧的从动轮通过皮带传动,相邻的从动轮之间均通过皮带传动,第一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实现球仓底部的钢球向左侧或右侧倾斜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松球结构包括第二电机、竖向板、丝杆、滑槽、调节板和半圆肋,所述竖向板的左侧面均与球仓的右侧面固定连接,竖向板的底面均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竖向板的上表面均设有第二电机,竖向板的内侧面中部均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丝杆,丝杆的上端通过联轴器与同侧的第二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两个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调节板,调节板前后两端的螺纹孔分别与同侧的丝杆螺纹连接,调节板的左侧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半圆肋,第二电机得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对钢球进行上下导向的同时向右挤压钢球。
进一步的,还包括纵向板,所述纵向板设置于两个竖向板内侧面上端之间,纵向板的底面设有与调节板上表面对应的测距传感器,测距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入端,防止钢球从侧面滚出。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板和球仓右侧下端形成的出球口与方形通孔相通,便于钢球的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自动加球机松球装置,具有以下好处:
1、通过PLC控制器的调控,第一电机运转,输出轴转动,带动主动轮转动,由于主动轮与最左侧的从动轮通过皮带传动,相邻的从动轮之间均通过皮带传动,可实现主动轮通过皮带带动最左侧的从动轮转动,最左侧的从动轮依次带动其右侧的从动轮转动,由于均匀分布的钢辊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球仓的前后壁面之间,可实现从动轮带动后端对应的钢辊转动,通过PLC控制器调控第一电机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可实现钢辊带动球仓底部的钢球向左侧或右侧倾斜移动。
2、通过PLC控制器的调控,两个第二电机同步运转,输出轴转动,由于滑槽的内部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丝杆,可实现两个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两个丝杆转动,由于两个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调节板,调节板前后两端的螺纹孔分别与同侧的丝杆螺纹连接,可实现两个丝杆带动调节板沿两个滑槽上下滑动,调节板上下移动时通过其左侧面均匀分布的半圆肋,对钢球进行上下导向的同时向右挤压钢球,当调节板向上移动时,通过第一松球结构带动钢球倾斜向下移动,当调节板向下移动时,通过第一松球结构带动钢球倾斜向上移动,第一松球结构和第二松球结构配合运转,实现球仓内部钢球的错位导向,打破球仓内部钢球堆的静态平衡,有效避免卡球现象的出现,保证设备正常有序运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 PLC控制器、3支撑板、4球仓、5第一松球结构、51钢辊、52第一电机、53主动轮、54从动轮、6第二松球结构、61第二电机、62竖向板、63丝杆、64滑槽、65调节板、66半圆肋、7方形通孔、8收集槽板、9纵向板、10测距传感器、11支撑圆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加球机松球装置,包括底板1、第一松球结构5和第二松球结构6;
底板1:其上表面左侧对称设有支撑板3,两个支撑板3之间设有均匀分布的支撑圆柱11,两个支撑板3的上表面均与球仓4的底面固定连接,球仓4的底面中部为倾斜面,底板1的上表面左侧放置有收集槽板8,收集槽板8位于两个支撑板3之间,底板1的上表面右侧设有方形通孔7,支撑板3对球仓4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支撑圆柱11可以加强支撑板3对球仓4的支撑稳定性,收集槽板8可对通过均匀分布的钢辊51之间落下的杂质进行收集;
第一松球结构5:设置于球仓4的内部下端,第一松球结构5包括钢辊51、第一电机52、主动轮53和从动轮54,钢辊51为表面设有胶套的钢辊,与钢球接触时存在静摩擦力,保证后续顺利松球,第一电机52设置于球仓4的前端板体后表面左侧,第一电机52的输出轴通过轴承与球仓4的前端板体通孔转动连接并延伸至球仓4的前方,第一电机52的输出轴前端设有主动轮53,均匀分布的钢辊51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球仓4的前后壁面之间,钢辊51从左至右向下倾斜,钢辊51的前端转轴均延伸至球仓4的前方并在端头处设有从动轮54,主动轮53与最左侧的从动轮54通过皮带传动,相邻的从动轮54之间均通过皮带传动,第一电机52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2的输出端,通过PLC控制器2的调控,第一电机52运转,输出轴转动,带动主动轮53转动,由于主动轮53与最左侧的从动轮54通过皮带传动,相邻的从动轮54之间均通过皮带传动,可实现主动轮53通过皮带带动最左侧的从动轮54转动,最左侧的从动轮54依次带动其右侧的从动轮54转动,由于均匀分布的钢辊51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球仓4的前后壁面之间,可实现从动轮54带动后端对应的钢辊51转动,通过PLC控制器2调控第一电机52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可实现钢辊51带动球仓4底部的钢球向左侧或右侧倾斜移动;
第二松球结构6:设置于球仓4的右侧面,第二松球结构6的下端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二松球结构6包括第二电机61、竖向板62、丝杆63、滑槽64、调节板65和半圆肋66,竖向板62的左侧面均与球仓4的右侧面固定连接,竖向板62的底面均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竖向板62的上表面均设有第二电机61,竖向板62的内侧面中部均设有滑槽64,滑槽64的内部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丝杆63,丝杆63的上端通过联轴器与同侧的第二电机61输出轴固定连接,两个滑槽6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调节板65,调节板65前后两端的螺纹孔分别与同侧的丝杆63螺纹连接,调节板65的左侧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半圆肋66,第二电机61得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2的输出端,竖向板62起到安装支撑的作用,通过PLC控制器2的调控,两个第二电机61同步运转,输出轴转动,由于滑槽64的内部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丝杆63,可实现两个第二电机61的输出轴带动两个丝杆63转动,由于两个滑槽6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调节板65,调节板65前后两端的螺纹孔分别与同侧的丝杆63螺纹连接,可实现两个丝杆63带动调节板65沿两个滑槽64上下滑动,调节板65上下移动时通过其左侧面均匀分布的半圆肋66,对钢球进行上下导向的同时向右挤压钢球;
其中:底板1的前侧面设有PLC控制器2,PLC控制器2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
其中:还包括纵向板9,纵向板9设置于两个竖向板62内侧面上端之间,纵向板9的底面设有与调节板65上表面对应的测距传感器10,测距传感器10的输出端电连接PLC控制器2的输入端,纵向板9对测距传感器10起到安装支撑的作用,测距传感器10可以感应其与调节板65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并将信息呈递给PLC控制器2整合分析,对调节板65上下移动的距离进行控制,使调节板65底面与底板1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始终小于钢球的直径,防止钢球从侧面滚出。
其中:调节板65和球仓4右侧下端形成的出球口与方形通孔7相通,便于钢球的排出。
在使用时:支撑板3对球仓4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支撑圆柱11可以加强支撑板3对球仓4的支撑稳定性,通过PLC控制器2的调控,第一电机52运转,输出轴转动,带动主动轮53转动,由于主动轮53与最左侧的从动轮54通过皮带传动,相邻的从动轮54之间均通过皮带传动,可实现主动轮53通过皮带带动最左侧的从动轮54转动,最左侧的从动轮54依次带动其右侧的从动轮54转动,由于均匀分布的钢辊51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球仓4的前后壁面之间,可实现从动轮54带动后端对应的钢辊51转动,通过PLC控制器2调控第一电机52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可实现钢辊51带动球仓4底部的钢球向左侧或右侧倾斜移动,竖向板62起到安装支撑的作用,通过PLC控制器2的调控,两个第二电机61同步运转,输出轴转动,由于滑槽64的内部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丝杆63,可实现两个第二电机61的输出轴带动两个丝杆63转动,由于两个滑槽6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调节板65,调节板65前后两端的螺纹孔分别与同侧的丝杆63螺纹连接,可实现两个丝杆63带动调节板65沿两个滑槽64上下滑动,调节板65上下移动时通过其左侧面均匀分布的半圆肋66,对钢球进行上下导向的同时向右挤压钢球,纵向板9对测距传感器10起到安装支撑的作用,测距传感器10可以感应其与调节板65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并将信息呈递给PLC控制器2整合分析,对调节板65上下移动的距离进行控制,使调节板65底面与底板1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始终小于钢球的直径,防止钢球从侧面滚出,当调节板65向上移动时,通过第一松球结构5带动钢球倾斜向下移动,当调节板65向下移动时,通过第一松球结构5带动钢球倾斜向上移动,第一松球结构5和第二松球结构6配合运转,实现球仓4内部钢球的错位导向,打破球仓4内部钢球堆的静态平衡,有效避免卡球现象的出现,保证设备正常有序运转,使钢球依次通过调节板65和球仓4右侧下端形成的出球口以及方形通孔7有序进入外部加球装置,收集槽板8可对通过均匀分布的钢辊51之间落下的杂质进行收集。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所公开的PLC控制器2可选用无锡腾来传动设备有限公司型号为200KHX1-M0806T-D的控制器,第一电机52可选用山东中煤工矿物资集团有限公司型号为DSB系列的电机,第二电机61可选用无锡市恒邦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型号为86BYG系列的电机,测距传感器10可选用夏普GP2D12红外测距传感器,PLC控制器2控制第一电机52、第二电机61和测距传感器10工作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自动加球机松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第一松球结构(5)和第二松球结构(6);
底板(1):其上表面左侧对称设有支撑板(3),两个支撑板(3)之间设有均匀分布的支撑圆柱(11),两个支撑板(3)的上表面均与球仓(4)的底面固定连接,球仓(4)的底面中部为倾斜面,底板(1)的上表面左侧放置有收集槽板(8),收集槽板(8)位于两个支撑板(3)之间,底板(1)的上表面右侧设有方形通孔(7);
第一松球结构(5):设置于球仓(4)的内部下端;
第二松球结构(6):设置于球仓(4)的右侧面,第二松球结构(6)的下端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其中:底板(1)的前侧面设有PLC控制器(2),PLC控制器(2)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加球机松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松球结构(5)包括钢辊(51)、第一电机(52)、主动轮(53)和从动轮(54),所述第一电机(52)设置于球仓(4)的前端板体后表面左侧,第一电机(52)的输出轴通过轴承与球仓(4)的前端板体通孔转动连接并延伸至球仓(4)的前方,第一电机(52)的输出轴前端设有主动轮(53),均匀分布的钢辊(51)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球仓(4)的前后壁面之间,钢辊(51)从左至右向下倾斜,钢辊(51)的前端转轴均延伸至球仓(4)的前方并在端头处设有从动轮(54),主动轮(53)与最左侧的从动轮(54)通过皮带传动,相邻的从动轮(54)之间均通过皮带传动,第一电机(52)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2)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加球机松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松球结构(6)包括第二电机(61)、竖向板(62)、丝杆(63)、滑槽(64)、调节板(65)和半圆肋(66),所述竖向板(62)的左侧面均与球仓(4)的右侧面固定连接,竖向板(62)的底面均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竖向板(62)的上表面均设有第二电机(61),竖向板(62)的内侧面中部均设有滑槽(64),滑槽(64)的内部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丝杆(63),丝杆(63)的上端通过联轴器与同侧的第二电机(61)输出轴固定连接,两个滑槽(6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调节板(65),调节板(65)前后两端的螺纹孔分别与同侧的丝杆(63)螺纹连接,调节板(65)的左侧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半圆肋(66),第二电机(61)得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2)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加球机松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纵向板(9),所述纵向板(9)设置于两个竖向板(62)内侧面上端之间,纵向板(9)的底面设有与调节板(65)上表面对应的测距传感器(10),测距传感器(10)的输出端电连接PLC控制器(2)的输入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加球机松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65)和球仓(4)右侧下端形成的出球口与方形通孔(7)相通。
CN202023131124.3U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自动加球机松球装置 Active CN2141319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31124.3U CN214131974U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自动加球机松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31124.3U CN214131974U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自动加球机松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31974U true CN214131974U (zh) 2021-09-07

Family

ID=77529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31124.3U Active CN214131974U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自动加球机松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319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48965B (zh) 一种提升对夹上料机
CN202464739U (zh) 可变截面落料斗
CN214131974U (zh) 一种自动加球机松球装置
CN211109594U (zh) 一种自动带式输送机
CN207494604U (zh) 一种多轴排钻
CN107138797B (zh) 一种数控锯
CN201702654U (zh) 磁瓦输送装置
CN212892825U (zh) 一种常压连续塑化机的供料装置
CN212739449U (zh) 一种可输送轻型物料的输送机
CN203712491U (zh) 用于无心磨床自动上料机的提料装置
CN209578947U (zh) 一种立式开槽机用新型后送料传动装置
CN209684679U (zh) 一种大倾角式输送机
CN108946126B (zh) 一种活塞销加工用料棒暂存装置
CN209222665U (zh) 一种智能矿选机
CN207142066U (zh) 一种伺服送料机
CN207142293U (zh) 玻璃储片系统及玻璃深加工生产线
CN214392158U (zh) 一种螺杆导向推送搓丝系统
CN215046242U (zh) 一种市政管道回填两侧同时自动下料装置
CN218200463U (zh) 一种便于皮带调节张紧力的结构
CN214978637U (zh) 切割机废料收集装置
CN220245035U (zh) 一种溜槽调节结构
CN205271612U (zh) 无心磨床送料机横向输送装置
CN220463096U (zh) 一种用于机械刀具加工的连续送料装置
CN204505913U (zh) 一种榨油机进料装置
CN203095073U (zh) 一种轴承滚子自动送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