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28132U - 一种节能型自动烹煮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型自动烹煮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28132U
CN214128132U CN202022757728.2U CN202022757728U CN214128132U CN 214128132 U CN214128132 U CN 214128132U CN 202022757728 U CN202022757728 U CN 202022757728U CN 214128132 U CN214128132 U CN 2141281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lifting
energy
cooking
heat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5772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文兴
罗庆
王华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yuwa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yuwa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yuwa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yuwa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5772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281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281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281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mercial Cooking Devices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型自动烹煮设备,通过在机架上设置加热部、烹煮容器、管路部、升降部和控制部,由控制部分别对加热部、管路部和升降部进行控制。其中,加热部包括有加热单元,加热单元具备用于容置烹煮容器的开口,该开口处设置有一贴合缺口,烹煮容器上则设有一贴合件;烹煮容器置于加热单元的开口内时,贴合件与贴合缺口相匹配,以密封烹煮容器与加热单元之间的缝隙,避免热量从缝隙处散失,降低烹煮设备的热量损失,达到了节能的效果,解决了现有自动化烹煮设备热量散失多导致能源浪费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节能型自动烹煮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烹煮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型自动烹煮设备。
背景技术
烹煮是一种常用烹饪方法,面条、馄饨和水饺等食物均采用这种方法烹饪。目前已经出现多种具有一定自动化功能的烹煮设备,例如带有自动升降机构的煮面炉,可以在面条煮好后,通过升降机构带动煮面篓将面条从水中升起。这些设备通常都是具有一个或两个缸体,所有的煮面篓都在这一个或两个缸体中烹煮。一个缸体内有一个或多个加热器,在使用时,即便不是所有煮面篓都在使用,一个缸体内的加热器必须同时加热,这就造成能源浪费,对于一个缸体内只有一个加热器的设备,这种能源浪费情况更加严重。
在现有的自动化烹煮设备中,均设置有若干加热槽,装有食物的煮篓放入加热槽内进行烹煮,但煮篓与加热槽之间并没有任何配合,热量散失多,造成能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能型自动烹煮设备,以解决现有自动化烹煮设备热量散失多导致能源浪费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节能型自动烹煮设备,包括:
机架;
加热部,设于所述机架内;所述加热部内设有至少一个开口向上的加热单元;
与所述加热单元相对应的烹煮容器,设于所述加热单元的内腔,用于容置食物;所述烹煮容器上设有用于提拉的提拉件;其中,所述加热单元的开口处设有一贴合缺口,所述烹煮容器上设有用于贴合所述贴合缺口的贴合件,所述贴合缺口与所述贴合件配合以覆盖所述加热单元的贴合缺口与所述烹煮容器之间的空隙;
管路部,设于所述机架内并与所述加热单元连通,用于所述加热单元的内腔的进液和排液;
与所述烹煮容器相对应的升降部,设于所述机架上并与相对应的所述提拉件相匹配,用于通过所述提拉件带动所述烹煮容器上升和下降;
控制部,分别与所述加热部、管路部、升降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型自动烹煮设备,还包括与所述烹煮容器相匹配的盖子,所述盖子盖合于所述烹煮容器,并与所述烹煮容器及所述加热单元配合形成一密闭的加热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型自动烹煮设备,所述加热部包括若干缸体、若干隔板、若干加热件、盖板;
所述缸体均设于所述机架内,且所述缸体的内腔上开有用于连接所述管路部的进排液口;
若干所述隔板分别设于相对应的所述缸体的内腔内并将所述内腔分隔为若干加热槽;所述隔板的底端开有用于连通相邻的所述加热槽的连通口;
若干所述加热件分别设于相对应的所述加热槽并与所述控制部电连接,用于加热所述加热槽内的液体;
所述盖板盖合于所述缸体的上表面,且所述盖板上开有若干与所述加热槽相匹配的所述贴合缺口,所述贴合缺口与所述加热槽配合形成所述加热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型自动烹煮设备,所述缸体和所述隔板上设有隔热层。
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型自动烹煮设备,所述升降部包括升降机构和升降杆;所述升降机构设于所述机架内;所述升降杆设于所述升降机构的输出端,且所述升降杆穿设于所述机架的上表面;
所述升降杆上设有开口向上的挂钩,以及与所述烹煮容器相匹配的挂架;
所述提拉件上设有与所述挂钩相匹配的卡口,用于卡接所述挂钩。
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型自动烹煮设备,所述升降机构带动所述升降杆及所述挂钩的升降高度大于所述提拉件至所述贴合件的高度,用于使所述烹煮容器在降入所述加热单元内时完全脱离所述挂钩。
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型自动烹煮设备,所述升降部还包括弹性伸缩套,所述弹性伸缩套的两端分别设有上法兰和下法兰,所述上法兰连接于所述升降杆,所述下法兰连接于所述机架的上表面,用于密封所述升降杆与所述机架之间的缝隙。
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型自动烹煮设备,所述管路部包括若干管路组件,所述管路组件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缸体的所述进排液口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型自动烹煮设备,所述管路组件包括总管、三通、进水管、排水管、电动进水阀、电动排水阀;
所述总管的一端连通至相对应的所述进排液口,另一端连通至所述三通;
所述进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三通和外部水源连通;
所述排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三通和外部排水口连通;
所述电动进水阀设于所述进水管上并与所述控制部电连接;
所述电动排水阀设于所述排水管上并与所述控制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型自动烹煮设备,每一所述缸体内均设有与所述控制部电连接的上水位传感器和下水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缸体的内腔的最高水位位置和最低水位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型自动烹煮设备,还包括与每一所述缸体相对应的温度传感组件,所述温度传感组件包括若干温度传感器,分别设于相对应的所述缸体的所述加热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型自动烹煮设备,还包括海拔高度传感器,所述海拔高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控制部内。
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型自动烹煮设备,所述控制部包括控制器和驱动器;所述控制器和所述驱动器均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器电连接;所述驱动器分别与所述加热部、管路部、升降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型自动烹煮设备,所述控制器为触摸屏控制单元,所述触摸屏控制单元设于所述机架的外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型自动烹煮设备,所述烹煮容器为与所述加热槽形状匹配的方形煮篓,所述贴合缺口的形状与所述方形煮篓相匹配;所述贴合件为所述方形煮篓开口处的边沿。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通过在机架上设置加热部、烹煮容器、管路部、升降部和控制部,由控制部分别对加热部、管路部和升降部进行控制。其中,加热部包括有加热单元,加热单元具备用于容置烹煮容器的开口,该开口处设置有一贴合缺口,烹煮容器上则设有一贴合件;烹煮容器置于加热单元的开口内时,贴合件与贴合缺口相匹配,以密封烹煮容器与加热单元之间的缝隙,避免热量从缝隙处散失,降低烹煮设备的热量损失,达到了节能的效果,解决了现有自动化烹煮设备热量散失多导致能源浪费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通过在缸体内设置隔板,将缸体分隔为若干加热槽,加热件分别设置在相对应的加热槽内,对加热槽内的液体进行加热;缸体和两种隔板均贴合有隔热层,可减少缸体内液体热量损失,也可极大减少各加热槽之间在水温存在差异时的热传递,使得各加热槽能处于不同的工作状态而不会由于水温不同而相互影响。
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缸体上设置有盖板,盖板上开有与各个加热槽相对应,同时与烹煮容器的贴合件相匹配的贴合缺口,使得当烹煮容器置于加热槽内时,贴合件可贴合于贴合缺口并与盖板配合将烹煮容器与加热槽之间的缝隙进行覆盖,避免热量从缝隙处散失,降低烹煮设备的热量损失,达到节能的效果。
4、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通过将烹煮容器设置为方形煮篓,方形煮篓的形状与方形的加热槽相适应,使得对加热槽空间的利用率得到提升。
5、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通过在升降杆上设置弹性伸缩套,并通过上法兰和下法兰固定在升降杆和机架上,对升降杆与机架之间的空隙进行密封,完全防止水和潮气进入设备内部,增加设备可靠性。
6、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通过设置电控的进水阀和排水阀,同时配合设置在缸体内的上水位传感器和下水位传感器,可实现水位过高时的自动排水和水位过低时的自动补水,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工。
7、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通过设置海拔高度传感器,使得控制部可实时根据海拔高度传感器的信息,得知当前状态下的水的沸点,同时设置了在不同的加热槽内分别设置了温度传感器,在保温过程中,可以实时检测每个加热槽的水温,如果某个加热槽内的水温到达了沸点则对此加热槽停止加热,一旦检测到水温低于沸点后重新开始加热,通过这种方式,既可将水温维持在沸点,还可以避免现有技术方案中一直加热造成电能浪费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型自动烹煮设备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型自动烹煮设备的盖板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型自动烹煮设备的隔板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型自动烹煮设备的柔性伸缩套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型自动烹煮设备的柔性伸缩套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型自动烹煮设备的方形煮篓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型自动烹煮设备的管路部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型自动烹煮设备的控制部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2:缸体;3:隔板;4:盖板;5:贴合缺口;6:进排液口;7:加热件;8:温度传感器;9:水位传感器组件;10:烹煮容器;11:盖子;12:升降部;13:升降杆;14:弹性伸缩套;15:法兰组;16:法兰压板;17:挂架;18:挂钩;19:挂架固定器;20:把手;21:挂杆;22:贴合件;23:控制器;24:运行按钮;25:总管;26:三通;27:电动排水阀;28:电动进水阀;29:排水管;30:进水管;31:连通口;32:驱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节能型自动烹煮设备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
参看图1和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节能型自动烹煮设备,包括:加热部、烹煮容器10、管路部、升降部12和控制部。
加热部设于机架1内。加热部内设有至少一个开口向上的加热单元。用于容置食物的烹煮容器10与加热单元相对应,设于加热单元的内腔,烹煮容器10上还设有用于提拉的提拉件。其中,加热单元的开口处设有一贴合缺口5,烹煮容器10上设有用于贴合贴合缺口5的贴合件22,贴合缺口5与贴合件22配合以覆盖加热单元的贴合缺口5与烹煮容器10之间的空隙。管路部设于机架1内并与加热单元连通,用于对加热单元的内腔进行进液和排液。升降部12与烹煮容器10相对应,设于机架1上并与相对应的提拉件相匹配,用于通过提拉件带动烹煮容器10上升和下降。控制部分别与加热部、管路部、升降部12电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在机架1上设置加热部、烹煮容器10、管路部、升降部12和控制部,由控制部分别对加热部、管路部和升降部12进行控制。其中,加热部包括有加热单元,加热单元具备用于容置烹煮容器10的开口,该开口处设置有一贴合缺口5,烹煮容器10上则设有一贴合件22;烹煮容器10置于加热单元的开口内时,贴合件22与贴合缺口5相匹配,以密封烹煮容器10与加热单元之间的缝隙,避免热量从缝隙处散失,降低烹煮设备的热量损失,达到了节能的效果,解决了现有自动化烹煮设备热量散失多导致能源浪费的问题。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节能型自动烹煮设备的具体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
参看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加热部具体包括若干缸体2、若干隔板3、若干加热件7、盖板4。
其中,缸体2均设于机架1内,且缸体2设有开口向上的内腔上,内腔内开有用于连接管路部的进排液口6。
若干隔板3分别设于相对应的缸体2的内腔内并将内腔分隔为若干加热槽;隔板3的底端开有用于连通相邻的加热槽的连通口31;
若干加热件7分别设于相对应的加热槽内并与控制部电连接,用于加热加热槽内的液体。加热件7具体可为加热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加热件7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盖板4盖合于缸体2的上表面,且盖板4上开有若干与加热槽相匹配的贴合缺口5,贴合缺口5与加热槽配合形成加热单元。使得当烹煮容器10置于加热槽内时,贴合件22可贴合于贴合缺口5并与盖板4配合将烹煮容器10与加热槽之间的缝隙进行覆盖,避免热量从缝隙处散失,降低烹煮设备的热量损失,达到节能的效果。
进一步地,缸体2和隔板3上贴合有隔热层。缸体2上的隔热层可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缸体2之间,以减少缸体2之间的传热,此外缸体2的外表面也需要包覆隔热层,以减少热量的散失。隔板3与缸体2通常为相同材质,在隔板3上设置隔热层可以增强隔热效果,减少相邻的两个加热槽之间的传热。其中,保温层的材质为保温隔热材料。
通过在缸体2内设置隔板3,将缸体2分隔为若干加热槽,加热件7分别设置在相对应的加热槽内,对加热槽内的液体进行加热;缸体2和隔板3上设置保温层,可减少缸体2内液体热量损失,也可极大减少了各加热槽之间在水温存在差异时的热传递,使得各加热槽能处于不同的工作状态而不会由于水温不同而相互影响。
同时,基于上述多个缸体2的独立结构,本实施例在烹煮状态可以根据工作负载灵活选择所需加热的缸体2,无需在非满负载时对所有缸体2进行加热。在商用实际使用场景中,如果暂时不需要进行烹煮,则设备需要处于保温状态,此时通常需要将缸体2中的水保持在沸腾状态,以便可以随时开始烹煮过程,减少等待时间。保温状态可以采用较低的功率对水进行加热,由于本实施例中缸体2由隔板3分隔为若干加热槽,缸体2中的一个加热槽可以处于烹煮状态,而另一个加热槽可以处于保温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两个加热槽处于不同工作状态时的能量消耗。
参看图4、图5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升降部12包括升降机构和升降杆13。升降机构设于机架1内。升降杆13设于升降机构的输出端,且升降杆13穿设于机架1的上表面。升降杆13上设有挂钩18,以及与烹煮容器10相匹配的挂架17。而烹煮容器10的提拉件上则设有与挂钩18相匹配的设有卡口,用于卡接挂钩18。进一步地,可在升降杆13的顶部设置一挂架固定器19,挂架17则固定在挂架固定器19上,挂钩18固定在挂架17的上,这样在烹煮容器10的提拉件挂入挂钩18内时,在重力作用下,提拉件的下半部分会靠在挂架17上,这样烹煮容器10就挂在了升降杆13上。
进一步地,升降机构带动升降杆13及挂钩18的提拉件至贴合件22的高度,用于使烹煮容器10在降入所述加热槽内时完全脱离挂钩18。
在升降杆13在最高位置时,挂钩18距离加热槽上端开口的竖直距离大于提拉件至贴合件22的高度,用于使烹煮容器10挂在挂钩18的最高位置时,可完全脱离加热槽。
升降杆13在最低位置时,挂钩18距离加热槽的上端开口的竖直距离小于位于加热槽内的烹煮容器10的提拉件伸出于加热槽槽口的竖直高度,用于在升降机构下降过程中使得烹煮容器10上的提拉件可完全脱离挂钩18以及升降杆13。
即当升降机构带动升降杆13下降时,烹煮容器10就会逐渐嵌入到盖板4的贴合缺口5内;当下降到一定位置时,烹煮容器10的贴合件22贴合至盖板4的贴合缺口5,贴合缺口5被完全覆盖;升降机构继续下降,提拉件与挂钩18脱离,直至升降机构下降到最低位置。升降机构上升时,上升至一定位置,挂钩18与提拉件接合,升降机构继续上升,则由挂钩18带动烹煮容器10上升,直至升降机构上升至最高位置。
进一步地,升降部12还包括密封单元,所述密封单元包括弹性伸缩套14和法兰组15。法兰组15包括上法兰和下法兰,分别设于弹性伸缩套14的两端,上法兰通过法兰压板16连接于升降杆13,下法兰通过法兰压板16连接于机架1的上表面,用于密封升降杆13与机架1之间的缝隙,完全防止水和潮气进入设备内部,增加设备可靠性。其中,弹性伸缩套14具体可为由一种弹性材料制作的薄壁套管,通过褶皱的拉伸和压缩实现伸缩。
参看图7,在本实施例中,管路部包括分别与每一缸体2相对应的若干管路组件。管路组件具体可包括总管25、三通26、进水管30、排水管29、电动进水阀28、电动排水阀27。
总管25的一端连通至缸体2的进排液口6,另一端连通至三通26。进水管30的两端分别与三通26和外部水源连通。排水管29的两端分别与三通26和外部排水口连通。电动进水阀28设于进水管30上并与控制部电连接。电动排水阀27设于排水管29上并与控制部电连接。
进一步地,自动烹煮设备还包括与控制部电连接的水位传感器组件9,具体包括上水位传感器和下水位传感器。上水位传感器和下水位传感器分别设于缸体2的内腔的最高水位位置和最低水位位置。
通过设置电控的进水阀和排水阀,同时配合设置在缸体2内的上水位传感器和下水位传感器,可实现水位过高时的自动排水和水位过低时的自动补水,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工。
也可以通过两个水位传感器、电动进水阀27和电动排水阀28的配合实现自动换水,其过程如下。控制部打开电动排水阀28,开始排水,并检测当前水位是否低于低水位,当前水位低于低水位后,延迟一段时间,以便将剩余的水排完,然后控制部关闭电动排水阀28,停止排水,打开电动进水阀27,开始进水,并检测当前水位是否达到高水位,当前水位达到高水位后,关闭电动进水阀27,完成自动换水。
在本实施例中,节能型自动烹煮设备还可包括每一所述缸体2相对应的温度传感组件,温度传感组件包括若干与控制部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8。若干温度传感器8分别设于相对的缸体2的对应加热槽内。以及与控制部电连接的海拔高度传感器,海拔高度传感器设于控制部内。通过设置海拔高度传感器,使得控制部可实时根据海拔高度传感器的信息,得知当前状态下的水的沸点,同时设置了在不同的加热槽内分别设置了温度传感器8,在保温过程中,可以实时检测每个加热槽的水温,如果某个加热槽内的水温到达了沸点则对此加热槽停止加热,一旦检测到水温低于沸点后重新开始加热,通过这种方式,既可将水温维持在沸点,还可以避免现有技术方案中一直加热造成电能浪费的问题。
参看图8,在本实施例中,控制部包括控制器23和驱动器32。控制器23和驱动器32均设于机架1上。控制器23与驱动器32电连接,驱动器32分别与加热件7、电动进水阀27、电动排水阀28、升降机构、上水位传感器、下水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8和海拔高度传感器电连接。控制器23内有运算和控制电路,可以根据设备的海拔高度确定设备所在位置的水的沸点。控制器23可以从驱动器32获取两个温度传感器8和两个水位传感器的数据,并控制加热件7的功率和升降机构升降状态。
进一步地,控制器23为触摸屏控制单元,触摸屏控制单元设于机架1的外表面上。还可在机架1的台面前沿安装与上述单元数量相同的运行按钮24,每个运行按钮24控制一个单元。
在本实施例中,烹煮容器10为与加热槽形状匹配的方形煮篓,贴合缺口5的形状与方形煮篓相匹配。提拉件具体可为设置在方形煮篓上的把手20,贴合件22为方形煮篓开口处的边沿。具体地,方形煮篓外形是一种带圆角的方形结构,上部尺寸大,下部尺寸小,竖向四个棱边为圆角,顶部带有一个突出的边缘,煮篓的把手20上有与挂钩18匹配的挂杆21。
与现有采用圆形煮篓的设备相比,方形煮篓内部空间大,方形煮篓面积对缸体2面积的占比明显提高,这使得方形煮篓能够容纳更多的食物进行同时烹煮,提高了设备生产效率,同时也提高了电能的使用效率。
进一步地,方形煮篓还可包括相匹配的盖子11,盖子11盖合于方形煮篓,并与方形煮篓加热槽以及盖板4配合形成一密闭的加热空间,以提升加热效率,加快烹煮进程。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即使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变化,倘若这些变化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仍落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5)

1.一种节能型自动烹煮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加热部,设于所述机架内;所述加热部内设有至少一个开口向上的加热单元;
与所述加热单元相对应的烹煮容器,设于所述加热单元的内腔,用于容置食物;所述烹煮容器上设有用于提拉的提拉件;其中,所述加热单元的开口处设有一贴合缺口,所述烹煮容器上设有用于贴合所述贴合缺口的贴合件,所述贴合缺口与所述贴合件配合以覆盖所述加热单元的贴合缺口与所述烹煮容器之间的空隙;
管路部,设于所述机架内并与所述加热单元连通,用于所述加热单元的内腔的进液和排液;
与所述烹煮容器相对应的升降部,设于所述机架上并与相对应的所述提拉件相匹配,用于通过所述提拉件带动所述烹煮容器上升和下降;
控制部,分别与所述加热部、管路部、升降部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自动烹煮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烹煮容器相匹配的盖子,所述盖子盖合于所述烹煮容器,并与所述烹煮容器及所述加热单元配合形成一密闭的加热空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自动烹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包括若干缸体、若干隔板、若干加热件、盖板;
所述缸体均设于所述机架内,且所述缸体的内腔上开有用于连接所述管路部的进排液口;
若干所述隔板分别设于相对应的所述缸体的内腔内并将所述内腔分隔为若干加热槽;所述隔板的底端开有用于连通相邻的所述加热槽的连通口;
若干所述加热件分别设于相对应的所述加热槽并与所述控制部电连接,用于加热所述加热槽内的液体;
所述盖板盖合于所述缸体的上表面,且所述盖板上开有若干与所述加热槽相匹配的所述贴合缺口,所述贴合缺口与所述加热槽配合形成所述加热单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型自动烹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和所述隔板上设有隔热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自动烹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部包括升降机构和升降杆;所述升降机构设于所述机架内;所述升降杆设于所述升降机构的输出端,且所述升降杆穿设于所述机架的上表面;
所述升降杆上设有开口向上的挂钩,以及与所述烹煮容器相匹配的挂架;
所述提拉件上设有与所述挂钩相匹配的卡口,用于卡接所述挂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能型自动烹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带动所述升降杆及所述挂钩的升降高度大于所述提拉件至所述贴合件的高度,用于使所述烹煮容器在降入所述加热单元内时完全脱离所述挂钩。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能型自动烹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部还包括弹性伸缩套,所述弹性伸缩套的两端分别设有上法兰和下法兰,所述上法兰连接于所述升降杆,所述下法兰连接于所述机架的上表面,用于密封所述升降杆与所述机架之间的缝隙。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型自动烹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部包括若干管路组件,所述管路组件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缸体的所述进排液口相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节能型自动烹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组件包括总管、三通、进水管、排水管、电动进水阀、电动排水阀;
所述总管的一端连通至相对应的所述进排液口,另一端连通至所述三通;
所述进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三通和外部水源连通;
所述排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三通和外部排水口连通;
所述电动进水阀设于所述进水管上并与所述控制部电连接;
所述电动排水阀设于所述排水管上并与所述控制部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节能型自动烹煮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缸体内均设有与所述控制部电连接的上水位传感器和下水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缸体的内腔的最高水位位置和最低水位位置。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型自动烹煮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每一所述缸体相对应的温度传感组件,所述温度传感组件包括若干温度传感器,分别设于相对应的所述缸体的所述加热槽内。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自动烹煮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海拔高度传感器,所述海拔高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控制部内。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自动烹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包括控制器和驱动器;所述控制器和所述驱动器均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器电连接;所述驱动器分别与所述加热部、管路部、升降部电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节能型自动烹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为触摸屏控制单元,所述触摸屏控制单元设于所述机架的外表面上。
1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型自动烹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烹煮容器为与所述加热槽形状匹配的方形煮篓,所述贴合缺口的形状与所述方形煮篓相匹配;所述贴合件为所述方形煮篓开口处的边沿。
CN202022757728.2U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节能型自动烹煮设备 Active CN2141281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57728.2U CN214128132U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节能型自动烹煮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57728.2U CN214128132U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节能型自动烹煮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28132U true CN214128132U (zh) 2021-09-07

Family

ID=77566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57728.2U Active CN214128132U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节能型自动烹煮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281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76031U (zh) 电饭煲
CN105768850B (zh) 一种电饭锅
CN105286494A (zh) 电饭煲的盖板和电饭煲
CN2647065Y (zh) 具有煲饭功能的面包机
CN102687990A (zh) 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
CN105615607A (zh) 一种减少排放蒸汽的煮饭菜机
CN205458005U (zh) 一种智能电饭煲
CN214128132U (zh) 一种节能型自动烹煮设备
CN110720821A (zh) 降糖电饭煲及其控制方法
CN106308484A (zh) 一种自动捞面煮面装置
CN201001620Y (zh) 一种家用蒸箱
CN2513484Y (zh) 多功能电蒸烤柜
CN207236639U (zh) 商用蒸箱
CN207627202U (zh) 智能米桶电饭煲
CN2563461Y (zh) 电蒸炉
CN1973734A (zh) 一种家用蒸箱
EP3865042A1 (en) Heat recovery oven with dishwasher
CN105615613B (zh) 烹饪装置
CN208463606U (zh) 一种智能电饭煲
CN211093485U (zh) 一种节能电热煲汤桶
CN109700291A (zh) 一种水循环电锅
CN204218630U (zh) 一种减少排放蒸汽的煮饭菜机
CN208769504U (zh) 一种自动控温蒸蛋器
CN213581786U (zh) 一种智能空气炸锅控制装置
CN105640307B (zh) 一种应用蒸汽烹饪食物的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