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18630U - 一种减少排放蒸汽的煮饭菜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少排放蒸汽的煮饭菜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18630U
CN204218630U CN201420620070.2U CN201420620070U CN204218630U CN 204218630 U CN204218630 U CN 204218630U CN 201420620070 U CN201420620070 U CN 201420620070U CN 204218630 U CN204218630 U CN 2042186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nk
steam
cooling water
electric heating
heating coo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2007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62007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186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186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186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减少排放蒸汽的煮饭菜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充分利用了一套电制冷器的制冷作用对多套电热煮食器的锅体内饭菜原料以及冷却水箱进行降温,被降温至1-10度的冷却水比起常温的冷却水冷凝热蒸汽的效果更好,煮饭菜时排出的热蒸汽更快地被降温的冷却水冷凝为液态水,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具有效果明显、结构紧凑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减少排放蒸汽的煮饭菜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同时煮米饭和多种菜肴的电热煮食装置;尤其是一种在机内设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由电加热器和煮食容器组成的电热煮食器、还设有对煮食容器降温保鲜的电制冷器的煮饭菜机。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2010205474868(公开号CN201847449U、公开日2011年6月1日)公开了一种预约煮食机,该中国专利用一套电制冷器分别作用于一套电热煮饭器和另外的一套或一套以上的电热煮食器,将预先放在煮食容器内的待煮食物降温保鲜,可按使用者计划的时间设置启动煮米饭和菜肴,达到长时间预约煮熟米饭及多种菜肴的目的,该专利就是一种在机内设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由电加热器和煮食容器组成的电热煮食器、还设有对煮食容器降温保鲜的电制冷器的煮饭菜机。由于该专利的预约煮食机在机内设有多套由电加热器和煮食容器组成的电热煮食器,在同时进行煮食时总耗电功率比较大,在煮食过程中所排出的蒸汽比起普通电饭煲增加了一倍以上,向该机所放置的室内空间排放,造成室内空间环境潮湿、水汽结露,可导致室内有机物发霉、电器漏电以及缩短室内装修的寿命等不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在机内设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由电加热器和煮食容器组成的电热煮食器、还设有对煮食容器进行降温保鲜的电制冷器的煮饭菜机,由于总功率较大导致煮食过程排放蒸汽量大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少排放蒸汽的煮饭菜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效减少使用过程向外排放蒸汽的量,减轻本机使用过程对居室环境的不良影响。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机身主体、二套或二套以上包含电加热器及锅体组成的电热煮食器、一套电制冷器、保温层、微电脑控制器; 所述二套或二套以上电热煮食器设在机身主体中,各电热煮食器的锅体与外界之间设有保温层相隔;电制冷器的吸热端冷接触所述二套或二套以上电热煮食器的锅体;微电脑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制冷器、所述二套或二套以上电热煮食器的电加热器电连接;在机身主体还设有冷却水箱,电制冷器的吸热端冷接触冷却水箱,冷却水箱与外界之间设有保温层相隔;在所述二套或二套以上电热煮食器的锅体上方设有一个覆盖各锅体上开口、成一整体结构的总盖体;总盖体与所述二套或二套以上电热煮食器的锅体上开口边沿之间各自对应设有密封装置;在总盖体对应所述二套或二套以上电热煮食器的锅体上开口位置内各自设有蒸汽出口,各蒸汽出口通过蒸汽管道连通到冷却水箱内腔,蒸汽管道出口设在冷却水箱内腔自上而下的三厘米以下位置。
所述蒸汽管道可设在总盖体上 ,在总盖体夹层内也可设有保温层。
所述蒸汽管道包含水箱蒸汽管、所述各蒸汽出口连通到水箱蒸汽管的管道。在总盖体对应冷却水箱上开口位置内设有水箱蒸汽管, 所述各蒸汽出口连通到水箱蒸汽管,水箱蒸汽管从总盖体自上而下向冷却水箱内腔伸出,水箱蒸汽管末端为蒸汽管道出口,在合上总盖体时,蒸汽管道出口设在冷却水箱内腔自上而下的三厘米以下位置,当冷却水箱内冷却水的水位因此可设置不低于蒸汽管道出口二厘米,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产生的蒸汽通过水箱蒸汽管注入冷却水箱的冷却水中,冷却水可把蒸汽冷凝成液态水。
所述电热煮食器至少包含电加热器及锅体, 电加热器设为可对锅体进行高效加热, 在本实用新型中,可将锅体活动设置在电加热器上,锅体底部紧贴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包括但不限于电发热盘、远红外线发热器、电磁炉所用的电磁感应发热装置的其中一种。
所述密封装置包括但不限于硅胶密封圈、软质橡胶圈、海绵垫圈等的其中一种。
所述微电脑控制器包括但不限于单片机电脑、安卓电脑系统、windows个人电脑系统、linux电脑系统、win ce电脑系统的一种及其执行部件组成的电子控制装置。所述微电脑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是微电脑控制器的控制输出接口,与控制输出端电连接的电加热器或电制冷器的通电和断电因此受控于微电脑控制器。微电脑控制器是成熟的现有技术,可由专业技术人员按具体的应用要求而开发,市场上的微电脑电饭煲、洗衣机、面包机等家用电器的应用有着极丰富的案例,专业技术人员按照本实用新型说明书描述的应用要求将煮饭菜程序设置在相应的微电脑控制器可合乎本实用新型的要求。本实用新型可以将所述二套或二套以上电热煮食器其中一套设为用于煮米饭,在其对应的微电脑控制器上设置现有技术的电饭煲煮食程序;可以将另外的电热煮食器设为用于煮菜肴,在其对应的微电脑控制器上设置煮菜肴程序,煮菜肴程序可以使用较为简单的煮食方法控制煮食过程:在煮食过程将锅体底部的温度控制在不超过130摄氏度,延时煮菜肴3-20分钟即可。当然也可以针对不同的菜肴品种在微电脑控制器设置不同的煮菜肴程序。
所述电制冷器包括但不限于压缩机制冷系统、半导体制冷系统 、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其中一种。所述制冷器的吸热端在压缩机制冷系统或吸收式制冷系统中是蒸发器,而在半导体制冷系统中是半导体致冷片制冷的一面。
所述保温层包括但不限于聚氨脂泡沫、聚苯乙烯泡沫、酚醛泡沫、气凝胶、玻璃棉、海棉等的其中一种或多种。
所述冷接触在本实用新型是指电制冷器的吸热端吸收由保温层保温的电热煮食器的锅体或冷却水箱的热量的设置方式,其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电制冷器的吸热端设在锅体或冷却水箱的壁部; 2、电制冷器的吸热端设在容纳锅体或冷却水箱的腔体的壁部;3 、电制冷器的吸热端经金属或塑料吸收锅体或冷却水箱的热量;4 、电制冷器的吸热端经空气对流或导热剂吸收锅体或冷却水箱的热量;5、电制冷器的吸热端直接设在锅体或冷却水箱里面;6、把锅体和冷却水箱设置在同一个冷藏室内,在冷藏室的壁上设置电制冷器的吸热端。本实用新型可以使用两种以上的上述冷接触方式。按以上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就可以实现用电制冷器把电热煮食器的锅体内预先放置的饭菜原料热量吸收转移到机外,得到像冰箱一样降温保鲜作用,同时冷却水箱内装入的冷却用水也可以被冷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机身主体上部设有煮食平台,在煮食平台上同一层设置所述二套或二套以上电热煮食器的锅体和冷却水箱;在煮食平台下面设有冷藏室,冷藏室与外界之间设有保温层相隔实现保温作用,电制冷器的吸热端设在冷藏室的壁部,具体可设为电制冷器的吸热端紧贴冷藏室的外壁;所述二套或二套以上电热煮食器的锅体和冷却水箱自下而上百分之八十五至百分百的高度沉入设置在同一个冷藏室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各蒸汽出口集中连通到一条水箱蒸汽管;当然也可以这样设置:所述各蒸汽出口各自连通到对应的各条水箱蒸汽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各蒸汽管道的管路中还设有止回阀。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合上总盖体煮饭菜的过程中,机内各套的电热煮食器的锅体内腔、密封装置、蒸汽出口、蒸汽管道、浸入冷却水箱水中的蒸汽管道出口连通,形成气密性良好的管腔结构,本实用新型煮饭菜时产生蒸汽,蒸汽自身的气压使蒸汽经蒸汽管道出口注入冷却水中排出,冷却水箱的冷却水已被电制冷器降温至1-10度,大多数热蒸汽可被冷却水迅速带走热量,凝结为液态水与冷却水箱原有的水混合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从而达到使用过程减少向本机所放置的居室排放蒸汽的目的,有效减轻本实用新型排放蒸汽对居室环境的不良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充分利用了一套电制冷器的制冷作用对多套电热煮食器的锅体内饭菜原料以及冷却水箱进行降温,被降温至1-10度的冷却水比起常温的冷却水冷凝热蒸汽的效果更好,煮饭菜时排出的热蒸汽更快地被降温的冷却水冷凝为液态水,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具有效果明显、结构紧凑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实施例一打开盖的立体图。
图3是实施例一合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剖开总盖体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一微电脑控制器的电连接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二打开盖的立体图。
图中,1.机身主体 ,11.第一电热煮食器(其中包含111.第一锅体、112.第一电加热器),113.第一温度传感器,12.第二电热煮食器(其中包含121.第二锅体、122.第二电加热器),123.第二温度传感器,13.第三电热煮食器(其中包含131.第三锅体、132第三电加热器),133.第三温度传感器,14.第四电热煮食器(其中包含141.第四锅体、142第四电加热器),143.第四温度传感器,15.煮食平台,16.冷藏室,17.保温层;
2.总盖体,21.第一密封圈,211.第一蒸汽出口,22.第二密封圈,221.第二蒸汽出口,23.第三密封圈,231.第三蒸汽出口,24.第四密封圈,241.第四蒸汽出口;
3.微电脑控制器(其中包含, 温度传感器连接端:31、32、33、34,控制输出端:35、36、37、38、39);
4.合页;
5.压缩机制冷系统5(其中包含51.压缩机、52.冷凝器、53.干燥过滤器、54.毛细管、55.蒸发器);
6.蒸汽外出口,61.第一管道,611.第一止回阀,62.第二管道,621.第二止回阀,63.第三管道,631.第三止回阀,64.第四管道,641.第四止回阀;
7.冷却水箱,71.水箱蒸汽管,711.第一水箱蒸汽管,712.第二水箱蒸汽管,713.第三水箱蒸汽管,714.第四水箱蒸汽管,7111.蒸汽管道出口,72.水箱密封圈,73.水箱剩余蒸汽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整体结构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一是一个类似家用洗衣机外观的落地式结构的实施方案,机上设有四套电热煮食器,该机可用于一次性煮熟一锅米饭和3个菜肴。本实施例一包括机身主体1、四套包含电加热器及锅体组成的电热煮食器(第一电热煮食器11、第二电热煮食器12、第三电热煮食器13、第四电热煮食器14)、一套作为电制冷器的压缩机制冷系统5、保温层17、微电脑控制器3; 所述四套电热煮食器设在机身主体1中,各电热煮食器的锅体(第一锅体111、第二锅体121、第三锅体131、第四锅体141)与外界之间设有保温层17相隔;电制冷器的吸热端(即压缩机制冷系统蒸发器55)冷接触所述四套电热煮食器的锅体(111、121、131、141);微电脑控制器3的控制输出端(35、36、37、38、39)分别与所述电制冷器(压缩机制冷系统5)、所述四套电热煮食器的电加热器(第一电加热器112、第二电加热器122、第三电加热器132、第四电加热器142)电连接;在机身主体1还设有冷却水箱7,电制冷器的吸热端(压缩机制冷系统蒸发器55)冷接触冷却水箱7,冷却水箱7与外界之间设有保温层17相隔;在所述四套电热煮食器的锅体(111、121、131、141)上方设有一个覆盖各锅体上开口、成一整体结构的总盖体2;总盖体2与所述四套电热煮食器的锅体(111、121、131、141)上开口边沿之间各自对应设有作为密封装置的硅胶密封圈(第一密封圈21、第二密封圈22、第三密封圈23、第四密封圈24);在总盖体2对应所述四套电热煮食器的锅体(111、121、131、141)上开口位置内各自设有蒸汽出口(第一蒸汽出口211、第二蒸汽出口221、第三蒸汽出口231、第四蒸汽出口241),各蒸汽出口(211、221、231、241)通过蒸汽管道(包含水箱蒸汽管71、第一管道61、第二管道62、第三管道63、第四管道64)连通到冷却水箱7内腔,蒸汽管道出口7111设在冷却水箱7内腔自上而下的三厘米以下位置。
本实施例一所述机身主体1上部设有煮食平台15,在煮食平台15上同一层设置四套电热煮食器的锅体(111第一锅体、121第二锅体、131第三锅体、141第四锅体)和冷却水箱7;在煮食平台15下面设有冷藏室16,冷藏室16与外界之间设有保温层17相隔实现保温作用,电制冷器的吸热端(即压缩机制冷系统蒸发器55)紧贴冷藏室16的外壁;所述4套电热煮食器的锅体(111、121、131、141)和冷却水箱7自下而上百分之九十的高度沉入设置在同一个冷藏室16中,在煮食平台15上露出所述四套电热煮食器的锅体上开口和冷却水箱上开口,打开总盖体2后可方便取放饭菜原料或加减冷却水。
煮食结构部分:
      如图3中,本实施例一中的电加热器具体设为电饭煲所常用的电发热盘,锅体为电饭煲所常用的上开口的锅;锅体活动设置在电加热器上,锅体底部紧贴电加热器,其中,第一电热煮食器11由第一锅体111和设置在该锅体底部的第一电加热器112组成,第二电热煮食器12由第二锅体121和设置在该锅体底部的第二电加热器122组成,第三电热煮食器13由第三锅体131和设置在该锅体底部的第三电加热器132组成(图中未标出),第四电热煮食器14由第四锅体141和设置在该锅体底部的第四电加热器142组成(图中未标出);各个锅体的底部还各自设有与微电脑控制器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其中,紧贴第一锅体111底部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13,紧贴第二锅体121底部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23,紧贴第三锅体131底部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133(图中未标出),紧贴第四锅体141底部设有第四温度传感器143(图中未标出),微电脑控制器3通过各温度传感器可感知各锅底的温度变化,控制各个锅体煮饭菜时不烧糊。
制冷结构部分:
      如图3的结构图,本实施例一中设有电制冷器,电制冷器采用了常用在家用电冰箱的压缩机制冷系统5,该压缩机制冷系统5由压缩机51、冷凝器52、干燥过滤器53、毛细管54、蒸发器55组成;电制冷器的吸热端即蒸发器55紧贴冷藏室16的外壁,冷凝器52设在与外界良好通风的位置,可把热量散出机身主体1外部,这样的设置,本实施例一使用冷藏功能时冷藏室16的内部温度与四套电热煮食器的锅体(111、121、131、141)和冷却水箱7的温度是基本相同的,本实施例一因此可以实现用压缩机制冷系统5把冷却水箱内的冷却水和电热煮食器锅体内预先放置的饭菜原料的热量吸收转移到机外;微电脑控制器也通过温度传感器(113、123、133、143)感知冷藏室温度,把冷藏室温度控制在1-10摄氏度之间,使饭菜原料三天内不会变质。
总盖体结构部分: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总盖体2通过设置在机身主体1上的合页4可以实现在机身主体上自由开合,本实施例一在冷藏状态或煮饭菜时须合上总盖体。
所述蒸汽管道设在总盖体2上,在总盖体2夹层内也设有保温层17。所述蒸汽管道包含水箱蒸汽管71、各蒸汽出口(第一蒸汽出口211、第二蒸汽出口221、第三蒸汽出口231、第四蒸汽出口241)连通到水箱蒸汽管71的管道: 第一管道61、第二管道62、第三管道63、第四管道64,水箱蒸汽管71末端为蒸汽管道出口7111。
本实施例一所述各蒸汽出口(第一蒸汽出口211、第二蒸汽出口221、第三蒸汽出口231、第四蒸汽出口241)集中连通到一条水箱蒸汽管71,具体是这样设置的:如图2、图3、图4所示,在总盖体合上时,其中第一锅体111内腔与对应的第一密封圈21、第一蒸汽出口211、第一管道61连通,第二锅体121内腔与对应的第二密封圈22、第二蒸汽出口221、第二管道62连通,第三锅体131内腔与对应的第三密封圈23、第三蒸汽出口231、第三管道63连通(3图中未标出),第四锅体141内腔与对应的第四密封圈24、第四蒸汽出口241、第四管道64连通(图3中未标出),然后第一管道61、第二管道62、第三管道63、第四管道64集中连通到一条水箱蒸汽管71。
按照以上设置,机内4套电热煮食器的锅体(111、121、131、141)内腔、各硅胶密封圈(第一密封圈21、第二密封圈22、第三密封圈23、第四密封圈24)、各蒸汽出口(第一蒸汽出口211、第二蒸汽出口221、第三蒸汽出口231、第四蒸汽出口241)、各蒸汽管道(第一管道61、第二管道62、第三管道63、第四管道64、水箱蒸汽管71)、浸入冷却水箱7水中的蒸汽管道出口7111连通,形成气密性良好的管腔结构,本实施例一煮食时各个锅体产生蒸汽,蒸汽自身的气压可把蒸汽集中通过蒸汽管道出口7111注入冷却水箱7的水中。
如图4所示,所述各蒸汽管道的管路中还设有止回阀,其中在第一管道61的管路中设有第一止回阀611,在第二管道62的管路中设有第二止回阀621,在第三管道63的管路中设有第三止回阀631,在第四管道64的管路中设有第四止回阀641,蒸汽按箭头方向流动时止回阀为贯通,蒸汽按箭头方向反向流动止回阀为自动关闭,在以上四条管道的管路上设置止回阀可以防止各个锅体之间排放蒸汽时蒸汽进入不相关的锅体,可使各个锅体只向冷却水箱的水中单向排放蒸汽。
冷却水箱结构部分:
      如图2、图3、图4中,本实施例一所述冷却水箱7与四套电热煮食器的锅体(111、121、131、141)一起同一层设置在机身主体1上部的煮食平台15上,冷却水箱7自下而上百分之九十的高度沉入煮食平台15下的冷藏室16,冷却水箱7的上开口露出煮食平台15。
在总盖体2对应冷却水箱7上开口位置内设有水箱蒸汽管71, 所述各蒸汽出口(211、221、231、241)连通到水箱蒸汽管71,水箱蒸汽管71从总盖体2自上而下向冷却水箱7内腔伸出,水箱蒸汽管71末端为蒸汽管道出口7111,在合上总盖体2时,蒸汽管道出口7111设在冷却水箱7内腔自上而下的三厘米以下的底部位置,冷却水箱7内冷却水的水位设置高于蒸汽管道出口时,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产生的蒸汽通过水箱蒸汽管注入冷却水箱的冷却水中,冷却水可把蒸汽冷凝成液态水。
在总盖体2与冷却水箱7上开口边沿之间还设有水箱密封圈72,在总盖体对应冷却水箱7上开口位置内设有水箱剩余蒸汽出口73,水箱剩余蒸汽出口73连通到蒸汽外出口6,可把未能冷凝成液态水的剩余少量蒸汽排出本实施例一外部。
 微电脑控制器部分: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一由微电脑控制器3对本机的四套电热煮食器、电制冷器进行集中控制,本实施例一使用常规220伏交流电源,微电脑控制器3设为单片机电脑控制器,其中第一温度传感器113、第二温度传感器123、第三温度传感器133、第四温度传感器143分别电连接微电脑控制器3的温度传感器连接端(31、32、33、34),微电脑控制器3通过各温度传感器感知各个锅体底部和冷藏室16温度变化;微电脑控制器3的控制输出端(35、36、37、38、39)分别电连接第一电发热盘112、第二电发热盘122、第三电发热盘132、第四电发热盘142、作为电制冷器的压缩机制冷系统5,具体地说是控制输出端(35、36、37、38、39)各自电连接上述电热盘(112、122、132、142)和压缩机制冷系统5的输入电极。以上的设置,微电脑控制器可按程序控制电制冷器的运行和各电加热器的通断电,使电制冷器可降温保鲜饭菜原料、电加热器按程序对锅体加热煮饭菜。
微电脑控制器3设置这样的煮饭菜程序:将第一电热煮食器11设为用于煮米饭,在其对应的微电脑控制器上设置现有技术电饭煲的煮饭程序;将另外的第二电热煮食器12、第三电热煮食器13、第四电热煮食器14设为用于煮菜肴,在其对应的微电脑控制器上这样设置煮菜肴程序:在煮菜肴过程中,当微电脑控制器3的温度传感器探测到某锅体底部温度超过130摄氏度时就停止该电加热器的加热,待温度降低到100摄氏度再通电加热,按此规则将锅体的温度控制在130摄氏度以内,延时煮菜肴3-20分钟即可。微电脑控制器3还设有可预约在某个时间启动本机煮熟饭菜的预约煮食定时程序,可在预约煮食时间到了即关闭电制冷器以及启动各电热煮食器开始煮饭菜。
 使用方法举例:
      使用者计划在上午使用本实施例一预约晚上七时前煮熟一锅饭、三个菜肴供一家三口人食用,使用者在上午空闲时,把洗好的米和适量的水放进第一电热煮食器11锅体内,在第二电热煮食器12、第三电热煮食器13、第四电热煮食器14的锅体内各自放入要煮的菜肴原料及调味料、适量的水;将微电脑控制器3设置前面所述煮饭菜程序,以及设定预约煮食的开始时间在傍晚六时开始煮饭菜;压缩机制冷系统5在本实施例一通电后即启动制冷工作,使机内四套电热煮食器锅体内的饭菜原料降温并保持温度在1-10摄氏度进行保鲜,同时冷却水箱7内的冷却水也被降温到1-10摄氏度;到了傍晚六时的预约煮食时间,微电脑控制器3自动关闭压缩机制冷系统5停止制冷,启动第一电热煮食器11、第二电热煮食器12、第三电热煮食器13、第四电热煮食器14各自开始煮饭菜,直至把饭及菜肴煮好,使用者晚上七时就可以有刚煮好的饭菜吃了。
在煮食的过程中,各个电热煮食器的锅体(111、121、131、141)产生的蒸汽经蒸汽管道(第一管道61、第二管道62、第三管道63、第四管道64、水箱蒸汽管71)注入冷却水箱7的冷却水中,大多数热蒸汽在1-10摄氏度的冷水中被迅速带走热量冷凝成液态的水,与冷却水箱原有的冷却水混合在一起,可使实施例一煮饭菜时产生的大多数蒸汽不向机外排出,本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达到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
实施例二
      如图6中,本实施例二在总盖体2对应冷却水箱7上开口位置内设有第一水箱蒸汽管711、第二水箱蒸汽管712、第三水箱蒸汽管713、第四水箱蒸汽管714,所述各蒸汽出口(211、221、231、241)各自连通到对应的各条水箱蒸汽管(711、712、713、714),其中第一蒸汽出口211连通第一水箱蒸汽管711、第二蒸汽出口221连通第二水箱蒸汽管712、第三蒸汽出口231连通第三水箱蒸汽管713、第四蒸汽出口241连通第四水箱蒸汽管714,本实施例二除上述蒸汽管道结构外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是相同的。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二技术方案是用“所述各蒸汽出口(211、221、231、241)各自连通到对应的各条水箱蒸汽管(711、712、713、714)”的蒸汽管道结构替换了实施例一中的“所述各蒸汽出口(211、221、231、241)集中连通到一条水箱蒸汽管71”的蒸汽管道结构。本实施例二因此具备四条水箱蒸汽管及其四个蒸汽管道出口,每个电热煮食器锅体内腔各自连通一条在水箱内腔的蒸汽管道,可分散向冷却水箱7注入蒸汽,这样冷却水箱中的冷却水对蒸汽的冷凝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所作的任何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减少排放蒸汽的煮饭菜机,包括机身主体、二套或二套以上包含电加热器及锅体组成的电热煮食器、一套电制冷器、保温层、微电脑控制器;所述二套或二套以上电热煮食器设在机身主体中,各电热煮食器的锅体与外界之间设有保温层相隔;电制冷器的吸热端冷接触所述二套或二套以上电热煮食器的锅体;微电脑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制冷器、所述二套或二套以上电热煮食器的电加热器电连接; 其特征是:
    在机身主体还设有冷却水箱,电制冷器的吸热端冷接触冷却水箱,冷却水箱与外界之间设有保温层相隔;
    在所述二套或二套以上电热煮食器的锅体上方设有一个覆盖各锅体上开口、成一整体结构的总盖体;
    总盖体与所述二套或二套以上电热煮食器的锅体上开口边沿之间各自对应设有密封装置;
    在总盖体对应所述二套或二套以上电热煮食器的锅体上开口位置内各自设有蒸汽出口,各蒸汽出口通过蒸汽管道连通到冷却水箱内腔,蒸汽管道出口设在冷却水箱内腔自上而下的三厘米以下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减少排放蒸汽的煮饭菜机,其特征是:在机身主体上部设有煮食平台,在煮食平台上同一层设置所述二套或二套以上电热煮食器的锅体和冷却水箱 。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减少排放蒸汽的煮饭菜机,其特征是:在煮食平台下面设有冷藏室,冷藏室与外界之间设有保温层相隔,电制冷器的吸热端设在冷藏室的壁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减少排放蒸汽的煮饭菜机,其特征是:所述各蒸汽管道的管路中还设有止回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减少排放蒸汽的煮饭菜机,其特征是:在总盖体对应冷却水箱上开口位置内设有水箱蒸汽管, 所述各蒸汽出口连通到水箱蒸汽管,水箱蒸汽管从总盖体自上而下向冷却水箱内腔伸出,水箱蒸汽管末端为蒸汽管道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减少排放蒸汽的煮饭菜机,其特征是:所述蒸汽管道包含水箱蒸汽管、所述各蒸汽出口连通到水箱蒸汽管的管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减少排放蒸汽的煮饭菜机,其特征是:所述各蒸汽出口集中连通到一条水箱蒸汽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减少排放蒸汽的煮饭菜机,其特征是:所述各蒸汽出口各自连通到对应的各条水箱蒸汽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减少排放蒸汽的煮饭菜机,其特征是:在总盖体与冷却水箱上开口边沿之间还设有水箱密封圈,在总盖体对应冷却水箱上开口位置内设有水箱剩余蒸汽出口,水箱剩余蒸汽出口连通到蒸汽外出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减少排放蒸汽的煮饭菜机,其特征是:所述二套或二套以上电热煮食器的锅体和冷却水箱自下而上百分之八十五至百分百的高度沉入设置在同一个冷藏室中,在煮食平台上露出所述二套或二套以上电热煮食器的锅体上开口和冷却水箱上开口。
CN201420620070.2U 2014-10-25 2014-10-25 一种减少排放蒸汽的煮饭菜机 Active CN2042186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20070.2U CN204218630U (zh) 2014-10-25 2014-10-25 一种减少排放蒸汽的煮饭菜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20070.2U CN204218630U (zh) 2014-10-25 2014-10-25 一种减少排放蒸汽的煮饭菜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18630U true CN204218630U (zh) 2015-03-25

Family

ID=52916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20070.2U Active CN204218630U (zh) 2014-10-25 2014-10-25 一种减少排放蒸汽的煮饭菜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1863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42128A (zh) * 2018-06-04 2018-11-06 陶亮 一种电热水壶及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42128A (zh) * 2018-06-04 2018-11-06 陶亮 一种电热水壶及使用方法
CN108742128B (zh) * 2018-06-04 2021-07-16 瑞安市东皇五金有限公司 一种电热水壶及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15607A (zh) 一种减少排放蒸汽的煮饭菜机
CN203898003U (zh) 电饭煲
CN104000474A (zh) 具有保鲜食料功能的智能电煲
CN201847449U (zh) 一种预约煮食机
CN204189001U (zh) 智能烹饪装置
CN106647535A (zh) 智能电子煲及其远程控制系统
CN201996295U (zh) 一种新型制冷保鲜电饭煲
CN207136720U (zh) 带蒸汽辅助加热的电饭煲
CN203914489U (zh) 具有保鲜食料功能的智能电煲
CN201977552U (zh) 预约煮食机
CN107692815A (zh) 一种餐厅厨房用节能热泵式蒸汽蒸锅
CN209706144U (zh) 一种集成灶
CN204218630U (zh) 一种减少排放蒸汽的煮饭菜机
CN201977553U (zh) 一种预约煮食机
EP3865042B1 (en) Heat recovery oven with dishwasher
CN106037452A (zh) 智能早餐机
CN207604796U (zh) 一种蒸汽烤箱的加热结构
CN206687628U (zh) 一种烤箱
CN103720344A (zh) 一种蒸汽加热炉
CN204049232U (zh) 蒸箱装置及具有锅炉的蒸箱装置
CN204218649U (zh) 一种不向室内排放蒸汽的煮饭菜机
CN108742126A (zh) 一种穿透式加热蒸煮多用锅及其烹饪方法
CN105520501A (zh) 一种煮饭菜机的安装方法
CN212650712U (zh) 一种酒店专用电饭锅
CN209181379U (zh) 一种多功能厨房家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