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18426U - 消音腔压紧卡、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消音腔压紧卡、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18426U
CN214118426U CN202022953099.0U CN202022953099U CN214118426U CN 214118426 U CN214118426 U CN 214118426U CN 202022953099 U CN202022953099 U CN 202022953099U CN 214118426 U CN214118426 U CN 2141184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formation
pressing
silencing cavity
plane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5309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强胜
刘晓
夏维平
万子尧
陈浠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gshi Donper Compress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gshi Donper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gshi Donper Compress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gshi Donper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5309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184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184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184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消音腔压紧卡、压缩机及制冷设备,消音腔压紧卡为一体成型的弯折板片状,包括第一压紧部、第二压紧部、第一变形部、第二变形部、第三变形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三变形部朝向第一支撑部弯折,第二变形部远离第三变形部弯折,第二变形部所在平面与第二压紧部所在平面成第二倾斜角。设置两级压紧部,保证消音腔压紧卡能够从不同方位压紧消音腔体,有效提高了消音腔体装配的稳定性;三个变形部可先后发生弹性变形,在有限的气缸盖与消音腔体之间的空间中,消音腔压紧卡的弹性变形长度更长,并且压紧部与消音腔体的接触面积更大,使得消音腔压紧卡对阀板的抵压更均匀,可有效防止消音腔体或消音腔附近的阀板发生变形。

Description

消音腔压紧卡、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音腔压紧卡、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制冷压缩机的消音腔通过消音腔压紧卡压抵在气缸盖垫片上,从而起到对制冷压缩机中吸气通道的密封作用,保证冷冻机油与外侧热的制冷剂不被吸到气缸内,以提高压缩机的效率与保证其中阀片的可靠性。
具体而言,消音腔压紧卡具有较大的弹性特性,在受到一侧气缸盖的位置限制作用,发生弹性变形,该弹性变形产生的弹力压在消音腔上,然后将消音腔的口部压在气缸盖垫片上。
受限于气缸盖与消音腔体之间的空间大小,现有的消音腔压紧卡为确保提供足够的弹力,其变形部的长度通常设置得较短且弹性较大,在受到气缸盖和消音腔体的挤压后,变形部则向消音腔体和气缸盖提供较大的弹性力。然而,这种结构设置容易引起压缩机中消音腔附近的阀板的变形,造成与阀板贴合的吸气阀片关闭不严而引起泄露,导致压缩机的吸气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消音腔压紧卡、压缩机及制冷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阀板易被消音腔压紧卡压变形而导致吸气泄漏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音腔压紧卡,所述消音腔压紧卡为一体成型的弯折板片状,包括第一压紧部、第二压紧部、第一变形部、第二变形部、第三变形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
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一变形部的长度方向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变形部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支撑部所在平面成第一倾斜角;所述第一变形部的长度方向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压紧部的宽度方向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压紧部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支撑部所在平面平行;
所述第二变形部和所述第三变形部连接在所述第二压紧部的宽度方向第二端上;所述第三变形部朝向所述第一支撑部弯折,所述第二变形部远离所述第三变形部弯折,所述第二变形部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压紧部所在平面成第二倾斜角,所述第二变形部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三变形部所在平面成第三倾斜角;
所述第一压紧部连接在所述第二变形部的边沿上,并且与所述第一支撑部平行;所述第二支撑部连接在所述第三变形部的边沿上,并且与所述第一支撑部平行。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气缸盖、消音腔体、气缸盖垫片和阀板,还包括第一方面的消音腔压紧卡;
所述气缸盖垫片的吸气口对应所述阀板的吸气口并贴合于所述阀板上;
所述消音腔体的口部对应所述气缸盖垫片的吸气口并贴合于所述气缸盖垫片上;
所述消音腔压紧卡抵压在所述气缸盖和所述消音腔体之间,所述第一压紧部的压紧面靠近所述消音腔体的口部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二压紧部的压紧面远离所述消音腔体的口部的轴线方向。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包括第二方面的压缩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消音腔压紧卡通过设置两级压紧部,保证消音腔压紧卡能够从不同方位压紧消音腔体,有效提高了消音腔体装配的稳定性;三个变形部可先后发生弹性变形,在有限的气缸盖与消音腔体之间的空间中,消音腔压紧卡的弹性变形长度更长,并且压紧部与消音腔体的接触面积更大,消音腔体所受压强减小,使得消音腔压紧卡对阀板的抵压更均匀,可有效防止消音腔体或消音腔附近的阀板发生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消音腔压紧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消音腔压紧卡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消音腔压紧卡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消音腔压紧卡,11-第一支撑部,12-第一变形部,13-第二压紧部,14-第二变形部,141-第二变形右部,142-第二变形左部,15-第一压紧部,151-第一压紧右部,152-第一压紧左部,16-第三变形部,17-第二支撑部;
20-气缸盖;
30-消音腔体,31-消音腔体口部;
40-气缸盖垫片;50-阀板;60-吸气阀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的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音腔压紧卡,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消音腔压紧卡10为一体成型的弯折板片状,包括第一压紧部15、第二压紧部13、第一变形部12、第二变形部14、第三变形部16、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17。第一支撑部11与第一变形部12的长度方向第一端连接,第一变形部12所在平面与第一支撑部11所在平面成第一倾斜角。第一变形部12的长度方向第二端与第二压紧部13的宽度方向第一端连接,第二压紧部13所在平面与第一支撑部11所在平面平行。第二变形部14和第三变形部16连接在第二压紧部13的宽度方向第二端上。第三变形部16朝向第一支撑部11弯折,第二变形部14远离第三变形部16弯折,第二变形部14所在平面与第二压紧部13所在平面成第二倾斜角,第二变形部14所在平面与第三变形部16所在平面成第三倾斜角。第一压紧部15连接在第二变形部14的边沿上,并且与第一支撑部11平行。第二支撑部17连接在第三变形部16的边沿上,并且与第一支撑部11平行。
如图4所示,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17可抵接在气缸盖20上,第一压紧部15和第二压紧部13可抵接在消音腔体30上。第一变形部12、第二变形部14和第三变形部16均具有弹性,抵接在气缸盖20和消音腔体30之间时,可向气缸盖20和消音腔体30之间传递弹性力,使得消音腔体30以气缸盖垫片40紧密贴合。
如图3所示,由于第二变形部14远离第三变形部16弯折,第二变形部14所在平面与第二压紧部13所在平面成第二倾斜角;因此,第一压紧部15的压紧面与第一支撑部11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压紧部13的压紧面与第一支撑部11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消音腔压紧卡10抵接消音腔体30,第一压紧部15首先接触消音腔体30,第二变形部14变形并使得第二压紧部13抵接消音腔体30。
通过设置两级压紧部,保证消音腔压紧卡10能够从不同方位压紧消音腔体30,有效提高了消音腔体30装配的稳定性;三个变形部可先后发生弹性变形,在有限的气缸盖与消音腔体之间的空间中,消音腔压紧卡的弹性变形长度更长,并且压紧部与消音腔体30的接触面积更大,消音腔体30所受压强减小,使得消音腔压紧卡对阀板50的抵压更均匀,可有效防止消音腔体30或消音腔附近的阀板50发生变形。
可选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一支撑部11为对称的U形板,第二支撑部17为长条形板,第一支撑部11的对称轴和第二支撑部17的对称轴重合。第一变形部12在第一支撑部11所在平面上的投影和第三变形部16在第二支撑部17所在平面上的投影均与第一支撑部11的对称轴重合。U形设置的第一支撑部11与气缸盖20的接触面积较大,压紧效果更好。第一变形部12可从第一支撑部11的中心推抵第一支撑部11,第二变形部14可从第二支撑部17的中心推抵第二支撑部17,从而保证变形部对支撑部施加的弹性力均匀扩散至支撑部上,可有效防止气缸盖20因局部所受压强过大而发生变形。另一方面,对称设置的消音腔压紧卡10的结构稳定性也更高。
可选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第一压紧部15的压紧面和第二压紧部13的压紧面上均设有橡胶层(图中未示出)。橡胶层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可有效减小消音腔压紧卡10因过度挤压而造成消音腔体30变形的情况,当然,该橡胶层还需具备一定的耐温性能,确保其使用寿命。并且,通过在压紧面上设置橡胶层,也可有效防止消音腔体30被消音腔压紧卡10刮花磨损。
可选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又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第一倾斜角和第二倾斜角均为10~20度,第三倾斜角为20~30度。倾斜角越大,变形部提供的弹性力越大,易造成消音腔体30或阀板50发生变形;倾斜角越小,变形部提供的弹性力越小,易导致压紧卡无法压紧消音腔体30,造成消音腔体30装配不稳固。两个倾斜角的角度可根据气缸盖20和消音腔体30之间的距离大小来选择,本实施例,第一倾斜角和第二倾斜角均为10~20度,第三倾斜角为20~30度,在保证消音腔体30装配稳固的同时可有效防止消音腔体30或阀板50发生变形。
可选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一压紧部15包括第一压紧左部152和第一压紧右部151,第二变形部14包括第二变形右部141和第二变形左部142。第二变形右部141和第二变形左部142对称设置在第二压紧部13的两端边沿。第一压紧右部151通过第二变形右部141与第二压紧部13连接,第一压紧左部152通过第二变形左部142与第二压紧部13连接。通过设置两个第一压紧部15,进一步增大压紧部与消音腔体30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消音腔体30装配的稳定性。
基于同一技术构思,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消音腔压紧卡10,如图4所示,还包括气缸盖20、消音腔体30、气缸盖垫片40和阀板50。气缸盖垫片40的吸气口对应阀板50的吸气口并贴合于阀板50上,消音腔体30的口部31对应气缸盖垫片40的吸气口并贴合于气缸盖垫片40上。消音腔压紧卡10抵压在气缸盖20和消音腔体30之间,第一压紧部15的压紧面靠近消音腔体30的口部31的轴线方向,第二压紧部13的压紧面远离消音腔体30的口部31的轴线方向。
第一压紧部15的位置高于第二压紧部13,第一压紧部15优先第一消音腔体30的上部对应阀板50吸气口的位置,第二压紧部13再压紧消音腔体30的中部。此种结构使得消音腔压紧卡10可从不同方位压紧消音腔体30,保证消音腔体30安装的稳定性。并且,第一压紧部15朝向消音腔体的口部31压紧,可有效保证消音腔体的口部31均匀且紧密地贴合在气缸盖垫片40的吸气口处,进一步提高了消音腔体30装配的密封性,以防止压缩机发生泄露。
基于同一技术构思,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包括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压缩机。两级压紧部从不同方位压紧消音腔体30,有效提高了消音腔体30装配的稳定性。三个变形部可先后发生弹性变形,弹性变形的长度更长,并且压紧部与消音腔体30的接触面积更大,消音腔体30所受压强减小,消音腔体30附近的阀板50不易发生变形使得吸气阀片60关闭严实,减少制冷设备因发生泄露而维修的次数,有效提高了制冷设备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消音腔压紧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腔压紧卡为一体成型的弯折板片状,包括第一压紧部、第二压紧部、第一变形部、第二变形部、第三变形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
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一变形部的长度方向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变形部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支撑部所在平面成第一倾斜角;所述第一变形部的长度方向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压紧部的宽度方向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压紧部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支撑部所在平面平行;
所述第二变形部和所述第三变形部连接在所述第二压紧部的宽度方向第二端上;所述第三变形部朝向所述第一支撑部弯折,所述第二变形部远离所述第三变形部弯折,所述第二变形部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压紧部所在平面成第二倾斜角,所述第二变形部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三变形部所在平面成第三倾斜角;
所述第一压紧部连接在所述第二变形部的边沿上,并且与所述第一支撑部平行;所述第二支撑部连接在所述第三变形部的边沿上,并且与所述第一支撑部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腔压紧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为对称的U形板,所述第二支撑部为长条形板,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对称轴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对称轴重合;
所述第一变形部在所述第一支撑部所在平面上的投影和所述第三变形部在所述第二支撑部所在平面上的投影均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对称轴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腔压紧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部的压紧面和所述第二压紧部的压紧面上均设有橡胶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腔压紧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角和所述第二倾斜角均为10~20度,所述第三倾斜角为20~3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腔压紧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部包括第一压紧右部和第一压紧左部,所述第二变形部包括第二变形右部和第二变形左部;
所述第二变形右部和所述第二变形左部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压紧部的两端边沿;
所述第一压紧右部通过所述第二变形右部与所述第二压紧部连接,所述第一压紧左部通过所述第二变形左部与所述第二压紧部连接。
6.一种压缩机,包括气缸盖、消音腔体、气缸盖垫片和阀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消音腔压紧卡;
所述气缸盖垫片的吸气口对应所述阀板的吸气口并贴合于所述阀板上;
所述消音腔体的口部对应所述气缸盖垫片的吸气口并贴合于所述气缸盖垫片上;
所述消音腔压紧卡抵压在所述气缸盖和所述消音腔体之间,所述第一压紧部的压紧面靠近所述消音腔体的口部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二压紧部的压紧面远离所述消音腔体的口部的轴线方向。
7.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缩机。
CN202022953099.0U 2020-12-11 2020-12-11 消音腔压紧卡、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Active CN2141184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53099.0U CN214118426U (zh) 2020-12-11 2020-12-11 消音腔压紧卡、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53099.0U CN214118426U (zh) 2020-12-11 2020-12-11 消音腔压紧卡、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18426U true CN214118426U (zh) 2021-09-03

Family

ID=77510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53099.0U Active CN214118426U (zh) 2020-12-11 2020-12-11 消音腔压紧卡、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184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30968B2 (en) Suction muffler for hermetic compressor
US20090265894A1 (en) Clamp for tubular connections in small refrigeration systems
JP2009509076A (ja) 圧縮機
CN214118426U (zh) 消音腔压紧卡、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JP2899513B2 (ja) 密閉型圧縮機
CN110805543B (zh) 缸头组件、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N112459992A (zh) 消音腔压紧卡、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15979782U (zh) 消音器及压缩机
CN208236600U (zh) 一种用于往复压缩机的吸气系统
CN215805065U (zh) 往复式压缩机气阀气密组件
CN210799288U (zh) 一种用于压缩机的阀门组件及压缩机
CN218293784U (zh) 一种吸气消音器配合组件及压缩机
CN210422952U (zh) 冰箱压缩机汽缸装配组件
CN108443111A (zh) 一种用于往复压缩机的吸气系统
CN211422864U (zh) 升程限位器、排气阀组件和压缩机
CN211474380U (zh) 一种压缩机阀板
CN217055356U (zh) 一种排气管及发动机
CN211082205U (zh) 一种压缩机用的降噪缸盖
CN219917287U (zh) 一种电池包
EP3950395A1 (en) Automobile air inlet grille sealing clamping strip having soft hollow structure
CN217228753U (zh) 集装箱整体式密封盒
CN109779882B (zh) 直线压缩机用排气组件及直线压缩机
CN220651748U (zh) 一种用于电阻柜的密封结构
CN215520684U (zh) 密封胶条和存储柜
CN219549078U (zh) 压缩机、制冷设备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