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16645U - 一种内支撑换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支撑换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16645U
CN214116645U CN202023028330.1U CN202023028330U CN214116645U CN 214116645 U CN214116645 U CN 214116645U CN 202023028330 U CN202023028330 U CN 202023028330U CN 214116645 U CN214116645 U CN 2141166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bracket assembly
length
adjusting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2833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鹏
王维平
邓剑
吴浩
卢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2833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166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166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166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支撑换撑装置,包括基座,设于基座上的升降机构,与升降机构顶部连接且用于调节支撑角度和支撑长度的调节机构,以及设于调节机构上且长度可调的托架组件。本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简便易操作,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大大提高了换撑施工的施工效率,更降低了施工成本,省时省力,且稳定性更强,市场前景更广阔。

Description

一种内支撑换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支撑换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层、超高层建筑逐渐增多,而深基坑施工是高层或超高层建筑的基础,其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在深基坑施工中,通常通过换撑来保障在支撑拆除后基坑侧壁的安全稳定性,通过传力构件将内支撑拆除所产生的应力传递到第三者上,使受力达到平衡,以便于后续的施工。现有的换撑大多采用满堂支架的方式进行支撑,但满堂支架不仅安装与拆卸是均费时费力,同时需要大量的人工,工程成本较大,且支撑稳定情况受人员安装情况影响较大,易发生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在下文的描述中部分地陈述,或者可从该描述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实践本实用新型而学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支撑换撑装置,包括基座,设于基座上的升降机构,与升降机构顶部连接且用于调节支撑角度和支撑长度的调节机构,以及设于调节机构上且长度可调的托架组件。
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托架组件且用于调节所述托架组件的支撑长度的长度调节组件,以及设于长度调节组件上且用于调节所述托架组件的倾斜角度的角度调节组件。
优选地,所述长度调节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升降机构顶部的支撑柱,一侧端部与支撑柱侧壁连接且长度可调节的斜支撑梁,以及用于将斜支撑梁的另一侧端部与所述托架组件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至少两个设于所述托架组件底部的定位孔,设于所述斜支撑梁上且与固定孔相适配的固定孔,以及连接定位孔与固定孔的螺栓;所述定位孔与固定孔上均设有内螺纹。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至少两个设于所述托架组件底部的定位片,设于所述斜支撑梁上且设有与定位片厚度相适配的间距的夹片,以及贯通穿过定位片与夹片的螺栓。
优选地,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支撑柱顶部的支座,设于支座顶部的转轴,固定于转轴上且与所述托架组件底部固定的转动座。
优选地,所述托架组件包括设于所述调节机构顶部且中部设有凹槽的主支撑架,至少一个可拆卸设于主支撑架上的副支撑架,以及至少一个将主支撑架与副支撑架滑动连接的滑动件。
优选地,所述滑动件包括设于所述托架组件上且呈工字型的防脱座,以及套设于防脱座上的滑槽。
优选地,还包括将达到预设长度的托架组件进行固定的紧固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本内支撑换撑装置实现了对不同高度、不同倾斜角度的内支撑的支撑,更加便于换撑施工,同时还可满足对于不同长度的内支撑的支撑,以及承重较差的内支撑的支撑,大大增强了换撑施工的安全性,且由于结构简单,安装与拆卸均省时省力,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且无需大量的人工操作,更降低了工程成本;本装置可反复应用于不同的换撑施工,以及不同的工程项目,因此大大降低了工程成本;本装置可一体化生产,因此大大降低了扣件的使用,稳定性更强,不仅提高了工程质量,且更提高了工程的安全性。本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简便易操作,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大大提高了换撑施工的施工效率,更降低了施工成本,省时省力,且稳定性更强,市场前景更广阔。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实例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实现方式将会更加明显,其中附图所示内容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说明,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意义上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一种内支撑换撑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基座-100,轮毂-110,支撑平台-120,支撑腿-130,升降机构-200,调节机构-300,长度调节组件-310,支撑柱-311,斜支撑梁-312,第一支撑梁-3121,第二支撑梁-3122,连接件-313,角度调节组件-320,支座-321,转轴-322,转动座-323,托架组件-400,主支撑架-410,副支撑架-420,紧固件-4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内”、“外”、“顶部”、“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支撑换撑装置,包括基座100,设于基座100上的升降机构200,与升降机构200顶部连接且用于调节支撑角度和支撑长度的调节机构300,以及设于调节机构300上且长度可调的托架组件400。通过基座100为整个内支撑换撑装置提供稳定的支撑基础;通过升降机构200可适应不同高度的换撑施工,适用范围更广;通过调节机构300实现对倾斜的内支撑的支撑,以及长度较长或承重较差的柱体的支撑,大大增大了内支撑换撑装置的适用范围,且可反复使用,降低了内支撑换撑装置的库存储备,进而降低了工程成本;通过托架组件400实现了对内支撑的支撑,同时增大了可支撑范围并保护内支撑的柱体不被破坏,大大提升了工程质量。
进一步地,该基座100应具有一定的重量,以满足配重需要,保证支撑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该基座100包括支撑平台120,设于支撑平台120底部的轮毂110,以及设于支撑平台120底部且高度可调的支撑腿130。该支撑腿130的最大支撑高度应大于轮毂110的高度,最小支撑高度应小于轮毂110的高度,以便于在支撑时提供稳定的支撑基础。通过轮毂110更加便于该内支撑换撑装置的移动,当完成换撑操作后,可将支撑腿130收缩至最小支撑高度后,使轮毂110着地,进而推动本内支撑换撑装置至其他待换撑位置后,即可继续使用,使本装置可重复使用,大大降低了工程成本,且安装省时省力,提高了工程效率。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该支撑腿130为千斤顶,当内支撑换撑装置运送到指定换撑位置时,升起千斤顶,使千斤顶的高度高于轮毂110并支撑起整个支撑平台120,以提供稳定支撑基础。
进一步地,该升降机构200可以为液压气缸,也可以是千斤顶,即能实现对托架组件400的升降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机构300包括连接所述升降机构200与所述托架组件400且用于调节所述托架组件400的支撑长度的长度调节组件310,以及设于长度调节组件310上且用于调节所述托架组件400的倾斜角度的角度调节组件320。通过长度调节组件310实现对托架组件400的长度调节,以实现对长度较长或承重较差的柱体的支撑;通过角度调节组件320实现对不同倾斜角度的内支撑的支撑;大大增强了本装置的适用性,适用范围更广,可以满足更多的施工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长度调节组件310包括设于所述升降机构200顶部的支撑柱311,一侧端部与支撑柱311侧壁连接且长度可调节的斜支撑梁312,以及用于将斜支撑梁312的另一侧端部与所述托架组件400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313。通过斜支撑梁312支撑起延长部分的托架组件400,以达到对内支撑的稳定支撑,同时分散托架组件400中心位置的支撑力度,防止因应力过于集中导致对内支撑的柱体的损坏,进而影响工程质量。通过连接件313使斜支撑梁312与托架组件400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对托架组件400的延长部分的稳定支撑,防止受力不均,导致托架组件400的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313包括至少两个设于所述托架组件400底部的定位孔(图中未示出),设于所述斜支撑梁312上且与定位孔(图中未示出)相适配的固定孔(图中未示出),以及连接定位孔(图中未示出)与固定孔(图中未示出)的螺栓(图中未示出);所述定位孔(图中未示出)与固定孔(图中未示出)上均设有内螺纹。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连接件313包括至少两个设于所述托架组件400底部的定位片(图中未示出),设于所述斜支撑梁312上且设有与定位片(图中未示出)厚度相适配的间距的夹片(图中未示出),以及贯通穿过定位片(图中未示出)与夹片(图中未示出)的螺栓(图中未示出)。作为优选,该夹片(图中未示出)为镜像设置的单侧楔形片,且该定位片(图中未示出)的形状与该夹片(图中未示出)中部所形成的楔形槽相适配,以使斜支撑梁312与托架组件400稳定连接,并通过螺栓(图中未示出)对夹片(图中未示出)与定位片(图中未示出)进行加强固定,使斜支撑梁312与托架组件400在支撑过程中,受力均衡,支撑更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角度调节组件320包括设于所述支撑柱311顶部的支座321,设于支座321顶部的转轴322,固定于转轴322上且与所述托架组件400底部固定的转动座323。通过转轴322与支座321为托架组件400提供转动基础,实现托架组件400水平方向的转动,并通过长度可调的斜支撑梁312使本装置在预设的支撑角度上将托架组件400进行固定,进而实现对不同倾斜角度的内支撑的支撑,适用范围更广。该斜支撑梁312包括与支撑柱311铰接的第一支撑梁3121,设于第一支撑梁3121远端的第一通孔(图中未示出),以及至少一个两侧端部均设有用于连接的第二通孔(图中未示出)且可重复连接的第二支撑梁3122。该第一支撑梁3121与第二支撑梁3122优选为槽钢,通过将第二支撑梁3122的反复连接实现对斜支撑梁312的延长,以达到对不同倾斜角度与不同长度的托架组件400的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托架组件400包括设于所述调节机构300顶部且中部设有凹槽的主支撑架410,至少一个可拆卸设于主支撑架410上的副支撑架420,以及至少一个将主支撑架410与副支撑架420滑动连接的滑动件(图中未示出)。所述滑动件(图中未示出)设于所述主支撑架410与所述副支撑架420的连接处。通过副支撑架420的叠加可实现了托架组件400的延长,以更好的实现对内支撑的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件(图中未示出)包括设于所述托架组件400上且呈工字型的防脱座(图中未示出),以及套设于防脱座(图中未示出)上的滑槽(图中未示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滑动件(图中未示出)包括设于所述主支撑架410的边缘上且呈工字型的防脱座(图中未示出),以及设于所述副支撑架420靠近主支撑架410一侧端部且套设于防脱座(图中未示出)上的滑槽(图中未示出)。通过防脱座(图中未示出)有效的防止了副支撑架420从主支撑架410上的脱离;通过滑槽实现了副支撑架420在主支撑架410上移动,进而实现托架组件400的延长与缩短。
进一步地,还包括将达到预设长度的托架组件400进行固定的紧固件43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该紧固件430为将主支撑架410与副支撑架420固定且贯通穿过防脱座(图中未示出)并与副支撑架420和主支撑架410固定的第一螺栓(图中未示出),以及与第一螺栓(图中未示出)相适配且用于锁紧主支撑架410与副支撑架420的第一螺帽(图中未示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该紧固件430为铰接于防脱座(图中未示出)顶部边缘的卡勾(图中未示出),以及至少一个设于副支撑架420上的固定环(图中未示出)。通过紧固件430实现了主支撑架410与副支撑架420的固定,有效防止了主支撑架410与副支撑架420的分离,使该托架组件400可以为内支撑提供稳定支撑。
本内支撑换撑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简便易操作,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可一体化生产,大大降低了传统换撑方式中大量扣件的使用,因此稳定性更强,安全性更高,不仅提高了工程质量,且大大提高了换撑施工的施工效率,更降低了施工成本,省时省力,市场前景更广阔。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实质,可以有多种变型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举例而言,作为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示出或描述的特征可用于另一实施例以得到又一实施例。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内支撑换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设于基座上的升降机构,与升降机构顶部连接且用于调节支撑角度和支撑长度的调节机构,以及设于调节机构上且长度可调的托架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支撑换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托架组件且用于调节所述托架组件的支撑长度的长度调节组件,以及设于长度调节组件上且用于调节所述托架组件的倾斜角度的角度调节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支撑换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调节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升降机构顶部的支撑柱,一侧端部与支撑柱侧壁连接且长度可调节的斜支撑梁,以及用于将斜支撑梁的另一侧端部与所述托架组件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支撑换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至少两个设于所述托架组件底部的定位孔,设于所述斜支撑梁上且与定位孔相适配的固定孔,以及连接定位孔与固定孔的螺栓;所述的定位孔与固定孔上均设有内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支撑换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至少两个设于所述托架组件底部的定位片,设于所述斜支撑梁上且设有与定位片厚度相适配的间距的夹片,以及贯通穿过定位片与夹片的螺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支撑换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支撑柱顶部的支座,设于支座顶部的转轴,固定于转轴上且与所述托架组件底部固定的转动座。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内支撑换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组件包括设于所述调节机构顶部且中部设有凹槽的主支撑架,至少一个可拆卸设于主支撑架上的副支撑架,以及至少一个将主支撑架与副支撑架滑动连接的滑动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内支撑换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包括设于所述托架组件上且呈工字型的防脱座,以及套设于防脱座上的滑槽。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内支撑换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达到预设长度的托架组件进行固定的紧固件。
CN202023028330.1U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内支撑换撑装置 Active CN2141166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28330.1U CN214116645U (zh)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内支撑换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28330.1U CN214116645U (zh)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内支撑换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16645U true CN214116645U (zh) 2021-09-03

Family

ID=77511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28330.1U Active CN214116645U (zh)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内支撑换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1664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88157A (zh) * 2022-08-30 2022-11-04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坑底板换撑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88157A (zh) * 2022-08-30 2022-11-04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坑底板换撑装置及方法
CN115288157B (zh) * 2022-08-30 2023-07-18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坑底板换撑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998110C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stalling a tensioning tendon in a wind turbine tower
CN214116645U (zh) 一种内支撑换撑装置
CN208055880U (zh) 一种架桥机主梁提升架
CN214942600U (zh) 一种适用于钢结构工程大型销轴安装的省力推进装置
CN210622440U (zh) 中低压配电网应急抢修用牵引线结构
CN209194996U (zh) 一种剪力墙外模板的加固支撑结构
CN210289075U (zh) 一种可调节可周转的电梯井操作平台体系
CN109332430B (zh) 一种桅杆提升调直装置
CN112127620A (zh) 一种筒仓锥壳支模架平台及其搭设方法
CN211775617U (zh) 电梯井施工操作平台
CN219194184U (zh) 一种压型钢板吊装结构
KR100427751B1 (ko) 타워크레인 외벽 설치빔
CN219753921U (zh)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用新型板支撑机构
CN220828083U (zh)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支撑组件
CN212799370U (zh) 建筑塔机可调节附壁支撑装置
CN109322483A (zh) 一种剪力墙外模板的加固支撑结构
CN211396549U (zh) 可伸缩折叠式电梯井施工操作平台
CN216197807U (zh) 一种桥梁支架体系安拆爬梯
CN219261693U (zh) 一种电梯井可调试平台
CN219009672U (zh) 一种用于大跨度钢结构斜柱横梁机构的吊装机构
CN218780437U (zh) 风力发电机轮毂叶片组装平台
CN220058557U (zh) 一种用于承轨层地下室顶板回顶的防倾覆支撑柱
CN220014522U (zh) 一种钢结构提升辅助装置
CN220618219U (zh) 用于风电机组高速制动器的检修吊架
CN219990928U (zh) 一种钢桁拱桥空间杆件吊装吊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