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02166U - 一种强散热的交换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强散热的交换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02166U
CN214102166U CN202023327996.7U CN202023327996U CN214102166U CN 214102166 U CN214102166 U CN 214102166U CN 202023327996 U CN202023327996 U CN 202023327996U CN 214102166 U CN214102166 U CN 2141021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liquid
cooling
branch pipe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2799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Aimbis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Aimbis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Aimbis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Aimbis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2799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021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021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021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强散热的交换机,包括交换机本体,还包括设于所述交换机本体内的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液管、进液支管、出液支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支管和出液支管之间设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冷却管的一侧穿过所述交换机本体,所述冷却管的宽度方向与所述交换机本体的宽度方向一致;利用冷却液的循环,实现液冷,通过设置在交换机本体内的冷却管,以及将冷却管设置为板状,实现快速将交换机本体内的热量与冷却液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快速液冷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强散热的交换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换机散热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强散热的交换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数据中心建设的迅猛发展,以太网交换机市场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在以往的数据中心中,交换机的功率不大,对交换机的散热主要采用风冷的方式。如今随着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交换机的功率密度也逐渐增加,传统的风冷散热模式已不能满足现有散热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强散热的交换机,利用冷却液的循环,实现液冷,通过设置在交换机本体内的冷却管,以及将冷却管设置为板状,实现快速将交换机本体内的热量与冷却液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快速液冷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强散热的交换机,包括交换机本体,还包括设于所述交换机本体内的冷却系统;
所述冷却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液管、进液支管、出液支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支管和出液支管之间设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冷却管的一侧穿过所述交换机本体,所述冷却管的宽度方向与所述交换机本体的宽度方向一致。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利用冷却液的循环,实现液冷,通过设置在交换机本体内的冷却管,以及将冷却管设置为板状,实现快速将交换机本体内的热量与冷却液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快速液冷的目的。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液管、进液支管、出液支管和出液管均为内径相同的圆管,所述冷却管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等于所述进液管的横截面面积。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冷却管的壁厚与所述进液管的壁厚相同。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液管连接在一个设于存液箱内的液泵的输出端上,所述出液管的出口与所述存液箱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冷却液的循环,实现液冷,通过设置在交换机本体内的冷却管,以及将冷却管设置为板状,实现快速将交换机本体内的热量与冷却液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快速液冷的目的;
2、进液支管和出液支管进行分流和汇流,实现,冷却液单一流向,相比传统的环形分布,冷却效率更高;
3、进液管的内径与进液支管的内径相等,由进液管进入冷却管内的冷却液的流速会降低,可以增加冷却液单位体积在单位时间内带走的热量;
4、将进液管和出液管与同一个存液箱连通,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强散热的交换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交换机本体;2、出液管;3、出液支管;4、冷却管;5、进液支管;6、进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强散热的交换机,包括交换机本体1,交换机本体 1内设有冷却系统,冷却系统包括进液管6、进液支管5、冷却管4、出液支管3 和出液管2,以及流通在所有管道中的冷却液。
进液支管5和出液支管3均具有多个端口,进液支管5的端口数和出液支管3的端口数相等,进液管6的一端连接在进液支管5的一个端口上,进液支管5的其余端口上分别连接一根冷却管4的一端,所有冷却管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出液支管3的一个端口上,出液支管3的另一端口与出液管2的一端连通。
冷却系统还包括存液箱和液泵,液泵设于存液箱内,进液管6的另一端连接在液泵的输出端上,出液管2的另一端与存液箱连通,将进液管6和出液管2 与同一个存液箱连通,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冷却管4长度方向上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冷却管4的一侧穿过交换机本体1,冷却管4的宽度方向与交换机本体1的宽度方向一致。
利用冷却液的循环,实现液冷,通过设置在交换机本体1内的冷却管4,以及将冷却管4设置为板状,实现快速将交换机本体1内的热量与冷却液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快速液冷的目的。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进液管6、进液支管5、出液支管3和出液管2均为圆管,且管径相同,冷却管4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等于进液管6的横截面面积,冷却管4的壁厚与所述进液管6的壁厚相同。进液管6的内径与进液支管5的内径相等,由进液管6 进入冷却管4内的冷却液的流速会降低,可以增加冷却液单位体积在单位时间内带走的热量。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冷却管4内冷却液的流速等于进液支管5内冷却液的流速,进液管6内的冷却液流速大于进液支管5内冷却液的流速,进液支管5和出液支管3进行分流和汇流,实现,冷却液单一流向,相比传统的环形分布,冷却效率更高。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强散热的交换机,包括交换机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交换机本体内的冷却系统;
所述冷却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液管、进液支管、出液支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支管和出液支管之间设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冷却管的一侧穿过所述交换机本体,所述冷却管的宽度方向与所述交换机本体的宽度方向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散热的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进液支管、出液支管和出液管均为内径相同的圆管,所述冷却管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等于所述进液管的横截面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强散热的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的壁厚与所述进液管的壁厚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散热的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连接在一个设于存液箱内的液泵的输出端上,所述出液管的出口与所述存液箱连通。
CN202023327996.7U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强散热的交换机 Active CN2141021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27996.7U CN214102166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强散热的交换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27996.7U CN214102166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强散热的交换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02166U true CN214102166U (zh) 2021-08-31

Family

ID=77436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27996.7U Active CN214102166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强散热的交换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021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84593A (zh) * 2021-12-17 2022-04-05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调节动力电池温度的热管理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84593A (zh) * 2021-12-17 2022-04-05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调节动力电池温度的热管理系统
CN114284593B (zh) * 2021-12-17 2023-07-14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调节动力电池温度的热管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07270U (zh) 一种双冷却降温设备
CN107070062B (zh) 一种水冷电机的冷却管路结构及其水冷电机
CN112414164A (zh) 多流道式高效散热水冷排
CN214102166U (zh) 一种强散热的交换机
CN213547724U (zh) 一种液体浸沉冷却式交换机
CN112732052A (zh) 一种电脑主机cpu的水冷散热器
CN214316082U (zh) 一种适用于液冷的散热器
CN213755477U (zh) 液冷散热器
CN211824017U (zh) 一种风冷却器用散热管
CN210004806U (zh) 一种笼式散热器
CN110098695B (zh) 圆筒状的冷却器结构
CN207770791U (zh) 带镶块冷却的汽车离合器壳体铸造模组件
CN2442216Y (zh) 螺旋结构多孔导流板水冷式油冷却器
CN217396208U (zh) 一种fsae赛车散热循环装置
CN104269970B (zh) 一种可用于电动机冷却的气液双介质冷却器
CN204595757U (zh) 一种机箱外壳散热的水冷机构
CN214407068U (zh) 多流道式高效散热水冷排
CN218627901U (zh) 单面高热流换热装置
CN110021571A (zh) 一种基于射流微通道的散热器
CN219658090U (zh) 一种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
CN220535398U (zh) 热交换器、驱动装置和车辆
CN217716042U (zh) 一种用于浓硫酸制备管道的节能酸冷组件
CN218256179U (zh) 一种模具加工用冷却装置
CN219474385U (zh) 一种换热效率高的冷却器冷却管板
CN215264677U (zh) 一种液冷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