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01034U - 端盖、端盖组件和电机 - Google Patents

端盖、端盖组件和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01034U
CN214101034U CN202022601537.7U CN202022601537U CN214101034U CN 214101034 U CN214101034 U CN 214101034U CN 202022601537 U CN202022601537 U CN 202022601537U CN 214101034 U CN214101034 U CN 2141010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hole
center
line
mounting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0153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德生
张兵
郭丙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Welling Washer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Huaian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Welling Washer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Huaian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Welling Washer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Huaian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Welling Washer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0153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010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010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010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端盖、端盖组件和电机,所述端盖包括本体和安装脚,所述本体内具有容纳腔,本体上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轴承室,轴承室的中心线与容纳腔的中心线共线,安装脚设在本体的第一端,安装脚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包括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沿本体的周向间隔布置,第一安装孔的中心和第三安装孔的中心的连线和第二安装孔的中心和第四安装孔的中心的连线的交点位于轴承室的中心线上,第一安装孔的中心和第三安装孔的中心的连线与第二安装孔的中心和第四安装孔的中心的连线夹角为α,且满足70°≤α<90°。本实用新型的端盖的开料尺寸较小,且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端盖、端盖组件和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端盖、端盖组件和具有该端盖的电机。
背景技术
单相感应电机具有结构简单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近年来,为进一步提高单相感应电机的优势,本领域的工作人员致力于单相感应电机的设计以降低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
在相关技术中,单相感应电机中的端盖的安装孔为均匀布置,但是均匀布置的安装孔虽然提高了电机装配的效率,但是导致端盖的开料尺寸较大,使得电机的制造成本较高。
另外,单相感应电机中的端盖内设置有二级台阶,以用于配合轴承的安装。虽然二级台阶形式的端盖装配时的效率较高,但是降低了轴承与端盖的安装的可靠性,造成了端盖组件的连接强度较低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端盖,该端盖的开料尺寸较小,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端盖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端盖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具有容纳腔,所述本体的第一端敞开设置以使所述容纳腔的第一端开口,所述本体上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轴承室,所述轴承室的中心线与所述容纳腔的中心线共线,所述轴承室适于与轴承配合;安装脚,所述安装脚设在所述本体的第一端,且所述安装脚从所述本体的外周面向外延伸,所述安装脚上设有沿所述本体的轴向贯通所述安装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包括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和所述第四安装孔沿所述本体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中心和所述第三安装孔的中心的连线和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中心和所述第四安装孔的中心的连线的交点位于所述轴承室的中心线的延长线上,定义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中心和所述第三安装孔的中心的连线为第一连线,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中心和所述第四安装孔的中心的连线为第二连线,所述第一连线和所述第二连线的夹角为α,且满足70°≤α<9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盖,通过将其上沿周向布置的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布置成:第一安装孔的中心和第三安装孔的中心的连线与第二安装孔的中心和第四安装孔的中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α,且满足70°≤α<90°,以使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非均匀的布置在安装脚上,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的安装孔更邻近端盖的中心。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盖相比于第一连线和第二连线正交的端盖的钢材的用量少,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盖的开料尺寸小且成本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义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中心和所述第四安装孔的中心的连线和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中心和所述第三安装孔的中心的连线为第三连线,所述第三连线的长度为L1,定义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中心和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中心的连线和所述第三安装孔的中心和所述第四安装孔的中心的连线为第四连线,所述第四连线的长度为L2,其中1.0<L1/L2<1.43。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脚包括在所述本体的轴向上相对布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安装脚的第一端面相比于第二端面远离所述本体的第二端,所述安装脚的第一端面设有出线槽,所述出线槽从所述安装脚的外周面向内延伸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脚包括所述夹角α所对应的第一区域,所述出线槽设在所述第一区域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的底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轴承室间隔布置,所述第一凹槽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轴承室的周向间隔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的底面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轴承室的周向上间隔布置,所述第一凸台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凸台沿所述轴承室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轴承室在所述轴承室的径向上间隔布置以在所述第一凸台的内周面与所述轴承室的外周缘之间形成第二凹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盖还包括凸起,所述凸起设在所述本体的第二端面,所述凸起为多个,多个所述凸起沿所述本体的周向间隔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的端盖组件包括:端盖,所述端盖为具有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一凸台的实施例所述的端盖;轴承,所述轴承安装在所述轴承室内且与所述轴承室同轴;含油毛毡,所述含油毛毡安装在所述第二凹槽内且环绕所述轴承布置,所述含油毛毡的内周面与所述轴承的外周面贴合;轴承压板,所述轴承压板设在所述第一凸台上,以用于固定所述轴承和所述含油毛毡。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盖组件的开料尺寸小,成本较低,且连接强度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的实施例的电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端盖。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的制造成本低,且连接强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端盖的第一端盖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端盖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端盖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端盖的第二端盖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盖组件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第一端盖;20、第二端盖;30、定子组件;40、转子组件;
1、本体;11、轴承室;12、容纳腔;13、第一凹槽;14、第二凹槽;15、第一凸台;
2、安装脚;21、第一安装孔;22、第二安装孔;23、第三安装孔;24、第四安装孔;25、出线槽;
3、凸起;
4、轴承;
5、含油毛毡;
6、轴承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至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盖、端盖组件和具有该端盖的电机。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盖包括本体1和安装脚2。本体1内具有容纳腔12,本体1的第一端(如图1中本体1的上端)敞开设置以使容纳腔12的第一端(如图1中容纳腔12的上端)开口,容纳腔12内适于放置绕组。本体1上设有与容纳腔12连通的轴承室11,轴承室11的中心线与容纳腔12的中心线共线,轴承室11适于与轴承4配合。
如图2和图5所示,安装脚2设在本体1的第一端(如图1中本体1的上端),安装脚2从本体1的外周面向外延伸,安装脚2上设有沿本体1的轴向贯通安装脚2的安装孔。安装孔包括第一安装孔21、第二安装孔22、第三安装孔23和第四安装孔24,第一安装孔21、第二安装孔22、第三安装孔23和第四安装孔24沿本体1的周向间隔布置,第一安装孔21的中心和第三安装孔23的中心的连线和第二安装孔22的中心和第四安装孔24的中心的连线的交点位于轴承室11的中心线的延长线上。
如图2所示,第一安装孔21的中心和第三安装孔23的中心的连线定义为第一连线,第二安装孔22的中心和第四安装孔24的中心的连线定义为第二连线,第一连线和第二连线的夹角为α,且满足70°≤α<9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盖,通过将其上沿周向布置的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布置成:第一安装孔的中心和第三安装孔的中心的连线与第二安装孔的中心和第四安装孔的中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α,且满足70°≤α<90°,以使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非均匀地布置在安装脚上,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的安装孔更邻近端盖的中心。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盖相比于第一连线和第二连线正交的端盖的钢材的用量少,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盖的开料尺寸小且成本低。
进一步地,第一安装孔21、第二安装孔22、第三安装孔23和第四安装孔24非均匀的布置在安装脚2上,且第一安装孔21的中心、第二安装孔22的中心、第三安装孔23的中心和第四安装孔24的中心依次相连所围成的外轮廓为长方形,即第一安装孔21的中心、第二安装孔22的中心、第三安装孔23的中心和第四安装孔24的中心位于长方形的四个顶角的位置。
如图2和图5所示,定义第一安装孔21的中心和第四安装孔24的中心的连线和第二安装孔22的中心和第三安装孔23的中心的连线为第三连线,第三连线的长度为L1。定义第一安装孔21的中心和第二安装孔22的中心的连线和第三安装孔23的中心和第四安装孔24的中心的连线为第四连线,第四连线的长度为L2,其中1.0<L1/L2<1.43。从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盖可以在保证其强度的情况下,降低端盖的开料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安装脚2包括在本体1的轴向上相对布置的第一端面(如图1中安装脚2的上端面)和第二端面(如图1中安装脚2的下端面),安装脚2的第一端面相比于第二端面远离本体1的第二端,安装脚2的第一端面设有出线槽25,出线槽25从安装脚2的外周面向内延伸且与容纳腔12连通。可以理解的是,出线槽25的一端连通(如图2中出线槽25的前端)与容纳腔12连通,出线槽25的另一端(如图2中出线槽25的后端)与安装脚2的外周面连通。
优选地,如图2所示,安装脚2包括夹角α所对应的第一区域,出线槽25设在第一区域内。换言之,第一区域为第一连线和第二连线之间的夹角α所对应的区域。从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盖的开料尺寸可以进一步减小,制造成本进一步降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容纳腔12的底面设有第一凹槽13,第一凹槽13与轴承室11间隔布置,第一凹槽13为多个,多个第一凹槽13沿轴承室11的周向间隔布置。从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盖可以在保证端盖强度的情况下,减少端盖钢材的用量。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容纳腔12的底面设有第一凸台15,第一凸台15与第一凹槽13在轴承室11的周向上间隔布置,第一凸台15为多个,多个第一凸台15沿轴承室11的周向间隔布置,第一凸台15与轴承室11在轴承室11的径向上间隔布置以在第一凸台15的内周面与轴承室11的外周缘之间形成第二凹槽14。
具体地,如图1、图2和图5所示,第一凸台15和第一凹槽13均为四个,四个第一凸台15和四个第一凹槽13沿轴承室11的周向等间隔布置,四个第一凸台15靠近轴承室11的内侧面与轴承室11的外周缘之间形成环状的第二凹槽14。其中第二凹槽14用于放置含油毛毡5,第一凸台15用于安装轴承压板6,轴承压板6用于固定轴承室11内轴承4和第二凹槽14中的含油毛毡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盖,设置第二凹槽14可以在电机转动时,含油毛毡5与轴承4不会发生相对移动,进而提高轴承4润滑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端盖还包括凸起3,凸起3设在本体1的第二端面,凸起3为多个,多个凸起3沿本体1的周向间隔布置。可选地,凸起3为两个,凸起3上贯穿有螺纹孔以用于与其他零部件相连接。
如图3和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的端盖组件包括端盖、轴承4、含油毛毡5和轴承压板6。其中端盖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盖,轴承4安装在轴承室11内且与轴承室11同轴,含油毛毡5安装在第二凹槽14内且环绕轴承4布置,轴承压板6设在第一凸台15上。
具体地,如图3和图5所示,含油毛毡5的内周面与轴承4的外周面贴合,轴承压板6可以将轴承4固定在轴承室11内,并且由于轴承4与轴承压板6之间设有含油毛毡5,从而可以对轴承4起到润滑作用,另外含油毛毡5还可以阻挡灰尘进入至轴承4内部,进而提高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盖组件的开料尺寸小,成本较低,且连接强度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面的实施例的电机包括端盖、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端盖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盖,端盖包括第一端盖10和第二端盖20,定子组件30包括定子铁芯,转子组件40包括转轴、转子铁芯和绕组。
第一端盖10安装于定子铁芯的下端,第二端盖20安装于定子铁芯的上端,转轴的上端穿出第二端盖20且与第二端盖20可转动地连接,转轴的下端与第一端盖10可转动地连接。绕组设在定子铁芯的周壁,定子铁芯内具有转子腔,转子铁芯配合在转子腔内。第一端盖10、第二端盖20、定子铁芯和转轴均位于同一轴线的延长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的制造成本低,且连接强度高。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实用新型一些具体示例的电机。
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包括端盖组件,端盖组件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盖、轴承4、含油毛毡5和轴承压板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盖包括本体1和安装脚2。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本体1内具有容纳腔12,本体1的上端敞开设置以使容纳腔12的上端开口,容纳腔12内适于放置绕组。本体1上设有与容纳腔12连通的轴承室11,轴承室11的中心线与容纳腔12的中心线共线,轴承室11适于与轴承4配合。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安装脚2设在本体1的上端,安装脚2从本体1的外周面向外延伸,安装脚2上设有沿本体1的轴向贯通安装脚2的安装孔。安装孔包括第一安装孔21、第二安装孔22、第三安装孔23和第四安装孔24,第一安装孔21、第二安装孔22、第三安装孔23和第四安装孔24沿本体1的周向间隔布置,第一安装孔21的中心和第三安装孔23的中心的连线和第二安装孔22的中心和第四安装孔24的中心的连线的交点位于轴承室11的中心线的延长线上。
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一安装孔21的中心和第三安装孔23的中心的连线定义为第一连线,第二安装孔22的中心和第四安装孔24的中心的连线定义为第二连线,第一连线和第二连线的夹角为α,且满足70°≤α<90°。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安装孔21、第二安装孔22、第三安装孔23和第四安装孔24非均匀的布置在安装脚2上,且第一安装孔21的中心、第二安装孔22的中心、第三安装孔23的中心和第四安装孔24的中心依次相连所围成的外轮廓为长方形,即第一安装孔21的中心、第二安装孔22的中心、第三安装孔23的中心和第四安装孔24的中心位于长方形的四个顶角的位置。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定义第一安装孔21的中心和第四安装孔24的中心的连线和第二安装孔22的中心和第三安装孔23的中心的连线为第三连线,第三连线的长度为L1。定义第一安装孔21的中心和第二安装孔22的中心的连线和第三安装孔23的中心和第四安装孔24的中心的连线为第四连线,第四连线的长度为L2,其中1.0<L1/L2<1.43。从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盖可以在保证其强度的情况下,降低端盖的开料尺寸。
具体地,如图1所示,安装脚2包括在本体1的轴向上相对布置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安装脚2的上端面相比于下端面更远离本体1的第二端,安装脚2的上端面设有出线槽25,出线槽25从安装脚2的外周面向内延伸且与容纳腔12连通,可以理解的是,出线槽25的前端与容纳腔12连通,出线槽25的后端与安装脚2的外周面连通。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安装脚2包括夹角α所对应的第一区域,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区域为第一连线和第二连线之间的夹角α所对应的区域,出线槽25设在第一区域内。从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盖可以进一步地的减小开料尺寸,降低其制造成本。
如图1和图2所示,容纳腔12的底面设有第一凹槽13,第一凹槽13与轴承室11间隔布置,第一凹槽13为四个,四个第一凹槽13沿轴承室11的周向间隔布置。进而可以在保证端盖强度的情况下,减少端盖钢材的用量,降低其制造成本。
如图1和图2所示,容纳腔12的底面设有第一凸台15,第一凸台15与第一凹槽13在轴承室11的周向上间隔布置,第一凸台15为四个,四个第一凸台15沿轴承室11的周向间隔布置,第一凸台15与轴承室11在轴承室11的径向上间隔布置以在第一凸台15的内周面与轴承室11的外周缘之间形成环状的第二凹槽14。
如图3和图5所示,轴承4安装在轴承室11内且与轴承室11同轴,含油毛毡5安装在第二凹槽14内且环绕轴承4布置,含油毛毡5的内周面与轴承4的外周面贴合,轴承压板6设在第一凸台15上。轴承压板6可以将轴承4固定在轴承室11内,并且由于轴承4与轴承压板6之间设有含油毛毡5,从而可以对轴承4起到润滑作用,进而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6所示,端盖还包括凸起3,凸起3设在本体1的第二端面,凸起3为多个,多个凸起3沿本体1的周向间隔布置。具体地,凸起3为两个,凸起3上贯穿有螺纹孔以用于与其他零部件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9)

1.一种端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内具有容纳腔,所述本体的第一端敞开设置以使所述容纳腔的第一端开口,所述本体上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轴承室,所述轴承室的中心线与所述容纳腔的中心线共线,所述轴承室适于与轴承配合;
安装脚,所述安装脚设在所述本体的第一端,且所述安装脚从所述本体的外周面向外延伸,所述安装脚上设有沿所述本体的轴向贯通所述安装脚的安装孔,
所述安装孔包括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和所述第四安装孔沿所述本体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中心和所述第三安装孔的中心的连线和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中心和所述第四安装孔的中心的连线的交点位于所述轴承室的中心线的延长线上,定义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中心和所述第三安装孔的中心的连线为第一连线,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中心和所述第四安装孔的中心的连线为第二连线,所述第一连线和所述第二连线的夹角为α,且满足70°≤α<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中心和所述第四安装孔的中心的连线和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中心和所述第三安装孔的中心的连线为第三连线,所述第三连线的长度为L1,
定义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中心和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中心的连线和所述第三安装孔的中心和所述第四安装孔的中心的连线为第四连线,所述第四连线的长度为L2,其中1.0<L1/L2<1.4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脚包括在所述本体的轴向上相对布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安装脚的第一端面相比于第二端面远离所述本体的第二端,所述安装脚的第一端面设有出线槽,所述出线槽从所述安装脚的外周面向内延伸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脚包括所述夹角α所对应的第一区域,所述出线槽设在所述第一区域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的底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轴承室间隔布置,所述第一凹槽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轴承室的周向间隔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的底面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轴承室的周向上间隔布置,所述第一凸台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凸台沿所述轴承室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轴承室在所述轴承室的径向上间隔布置以在所述第一凸台的内周面与所述轴承室的外周缘之间形成第二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凸起,所述凸起设在所述本体的第二端面,所述凸起为多个,多个所述凸起沿所述本体的周向间隔布置。
8.一种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端盖,所述端盖为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端盖;
轴承,所述轴承安装在所述轴承室内且与所述轴承室同轴;
含油毛毡,所述含油毛毡安装在所述第二凹槽内且环绕所述轴承布置,所述含油毛毡的内周面与所述轴承的外周面贴合;
轴承压板,所述轴承压板设在所述第一凸台上,以用于固定所述轴承和所述含油毛毡。
9.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端盖。
CN202022601537.7U 2020-11-10 2020-11-10 端盖、端盖组件和电机 Active CN2141010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01537.7U CN214101034U (zh) 2020-11-10 2020-11-10 端盖、端盖组件和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01537.7U CN214101034U (zh) 2020-11-10 2020-11-10 端盖、端盖组件和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01034U true CN214101034U (zh) 2021-08-31

Family

ID=77449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01537.7U Active CN214101034U (zh) 2020-11-10 2020-11-10 端盖、端盖组件和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010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75575B (zh) 车用交流发电机
CN214101034U (zh) 端盖、端盖组件和电机
JP5326432B2 (ja)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固定構造
US6713915B2 (en) Motor
KR20200006850A (ko) 모터
CN108768010B (zh) 电机以及驱动装置
CN208424018U (zh) 一种电机外壳组件及其应用的电机
CN214850731U (zh) 一种带防水结构的外转子电机
CN212137502U (zh) 一种无轴向定位电机壳体与电机定子热装装置
US20220320940A1 (en) Motor and electrical product
CN219843495U (zh) 气泵用电机
CN218456376U (zh) 电机组件以及具有其的电动总成和车辆
CN220440456U (zh) 一种电机外壳组件
CN212367004U (zh) 马达和电气产品
CN219760761U (zh) 一种无刷电机
CN219420470U (zh) 驱动组件及洗涤设备
US11588367B2 (en) Motor and electrical product
CN214788195U (zh) 一种无刷冷凝风机
CN220273408U (zh) 一种外转子结构及电机
CN211266651U (zh) 一种电机
CN211209409U (zh) 马达和电气产品
CN217741451U (zh) 一种防水电机
CN220234323U (zh) 端盖、电机组件及洗衣机
CN213450905U (zh) 一体式风机
CN218472860U (zh) 一种车载直流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