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78842U - 汽车零部件热成型模具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汽车零部件热成型模具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78842U
CN214078842U CN202023009854.6U CN202023009854U CN214078842U CN 214078842 U CN214078842 U CN 214078842U CN 202023009854 U CN202023009854 U CN 202023009854U CN 214078842 U CN214078842 U CN 2140788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wer die
flanging
insert
di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0985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茹承曦
刘鹏
尤宝卿
朱汉强
罗洪松
王闵龙
徐冬生
柯亮
王韦
王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shi Wuhan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Tqm Wuhan Metal Form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Tqm Wuhan Metal Form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Tqm Wuhan Metal Form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0985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788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788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788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aping Metal By Deep-Drawing,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热成型模具及系统,该汽车零部件热成型模具包括成型下模结构及成型上模结构;成型下模结构包括下模基座,突出设于下模基座上的下模镶块,突出设于下模基座上、并位于下模镶块一侧的下模压料芯,设于下模基座的两侧边的各一个下模压边圈,及设于下模基座上、并设于下模压料芯一侧的翻边托料块;成型上模结构包括盖设于下模基座上的上模基座,突出设于上模基座上的上模镶块,突出设于上模基座上、并位于上模镶块一侧的上模压料芯,及设于上模基座的两侧边、并分别位于上模镶块一侧与所述上模压料芯一侧的各一个上模压边圈;同时将翻边工序提前到热压成型中完成,保证板料型面的质量,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汽车零部件热成型模具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热成型模具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汽车零部件热成型领域中,大多数零件均为“几字形”零件和开放式弯曲零件,此类热成型零件热成型工艺相对简单,制造技术相对成熟;但随着汽车排放及安全要求的提升,热成型零件在车身使用的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其零件造型也不再局限于“几字形”零件和开放式弯曲零件,这就对热成型工艺及模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类具有翻边的零件典型代表为踏板横梁,该零件由传统冷冲压零件进化而来,在传统冷冲压中该零件的翻边通常分成两序来完成。在热成型中,受限于加热后材料强度提高,韧性较差的情况,很难在冷却后采用两序完成翻边,因此需要研发一种具有翻边结构的汽车零部件热成型模具,能将成型工序与翻边工序结合进行,提高生产效率,顺利进行翻边,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热成型模具及系统,将成型工序和翻边工序同步进行,同时将翻边工序提前到热压成型中完成,能保证板料型面的质量,而且缩减了工序,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零部件热成型模具,包括成型下模结构及成型上模结构;成型下模结构包括下模基座,突出设于所述下模基座上的下模镶块,突出设于所述下模基座上、并位于所述下模镶块一侧的下模压料芯,设于所述下模基座的两侧边、并分别位于所述下模镶块一侧与所述下模压料芯一侧的各一个下模压边圈,及设于所述下模基座上、并设于所述下模压料芯一侧的翻边托料块,所述翻边托料块用于托住板料的翻边区域;成型上模结构包括盖设于所述下模基座上的上模基座,突出设于所述上模基座上的上模镶块,突出设于所述上模基座上、并位于所述上模镶块一侧的上模压料芯,及设于所述上模基座的两侧边、并分别位于所述上模镶块一侧与所述上模压料芯一侧的各一个上模压边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模压料芯与所述下模压料芯对应配合,用于对板料的正冲型面成型;所述上模镶块与所述下模镶块对应配合,用于对板料的边侧型面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模镶块与所述翻边托料块之间具有翻边间隙,所述翻边间隙用于设置翻边后的板料的翻边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翻边托料块的端部设有间隙调节块,所述间隙调节块设于所述翻边托料块与一个所述下模压边圈的连接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翻边间隙设为0.8-3.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汽车零部件热成型模具包括分别沿所述翻边托料块的一侧边缘设置的第一拉延筋,沿所述上模压边圈的一侧边缘设置的第二拉延筋,及沿所述下模压边圈的一侧边缘设置的第三拉延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翻边托料块的运动行程值大于所述上模压料芯的运动行程值与所述下模压料芯的运动行程值之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翻边托料块的运动行程值大于所述上模压料芯的运动行程值与所述下模压料芯的运动行程值之和2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成型上模结构与所述成型下模结构呈矩形设置。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零部件热成型系统,包括压机、及与所述压机驱动连接的上述所述的汽车零部件热成型模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当需要对板料进行翻边和成型时,将板料放置于成型下模结构上,在板料成型过程中,成型下模结构的下模压边圈、下模镶块及下模压料芯优先接触板料进行托料;随着压机下行,上模压边圈和下模压边圈在上模压料芯和下模压料芯接触前,与相对应的下模镶块和上模镶块接触,进而压住板料;随着压机继续下行,翻边托料块开始与板料的翻边区域接触,保持板料的展开状态,压机继续下行,上模压料芯和下模压料芯开始接触,完成对板料的正冲型面成型;压机继续下行,翻边托料块与上模镶块保持一定翻边间隙,此时上模镶块与板料的翻边区域接触,板料在该翻边间隙内完成翻边;压机继续下行,此时上模镶块与下模镶块接触,此时可完成板料的边侧型面成型和翻边成型。因此,通过该汽车零部件热成型模具,对踏板横梁等类似板料进行翻边时,将成型工序和翻边工序同步进行,同时将翻边工序提前到热压成型中完成,能保证板料型面的质量,而且缩减了工序,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成型下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成型上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成型下模结构;100、下模基座;101、下模镶块;102、下模压料芯;103、下模压边圈;104、翻边托料块;105、间隙调节块;106、第一拉延筋;107、第三拉延筋;20、成型上模结构;200、上模基座;201、上模镶块;202、上模压料芯;203、上模压边圈;204、第二拉延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零部件热成型模具,包括成型下模结构10及成型上模结构20,成型下模结构10包括下模基座100,突出设于下模基座100上的下模镶块101,突出设于下模基座100上、并位于下模镶块101一侧的下模压料芯102,设于下模基座100的两侧边、并分别位于下模镶块101一侧与下模压料芯102一侧的各一个下模压边圈103,及设于下模基座100上、并设于下模压料芯102一侧的翻边托料块104,翻边托料块104用于托住板料的翻边区域;成型上模结构20包括盖设于下模基座100上的上模基座200,突出设于上模基座200上的上模镶块201,突出设于上模基座200上、并位于上模镶块201一侧的上模压料芯202,及设于上模基座200的两侧边、并分别位于上模镶块201一侧与上模压料芯202一侧的各一个上模压边圈203。
当需要对板料进行翻边和成型时,将板料放置于成型下模结构10上,在板料成型过程中,成型下模结构10的下模压边圈103、下模镶块101及下模压料芯优先接触板料进行托料;随着压机下行,上模压边圈203和下模压边圈103在上模压料芯202和下模压料芯102接触前,与相对应的下模镶块101和上模镶块201接触,进而压住板料;随着压机继续下行,翻边托料块104开始与板料的翻边区域接触,保持板料的展开状态,压机继续下行,上模压料芯202和下模压料芯102开始接触,完成对板料的正冲型面成型;压机继续下行,翻边托料块104与上模镶块201保持一定翻边间隙,此时上模镶块201与板料的翻边区域接触,板料在该翻边间隙内完成翻边;压机继续下行,此时上模镶块201与下模镶块101接触,此时可完成板料的边侧型面成型和翻边成型。
因此,通过该汽车零部件热成型模具,对踏板横梁等类似板料进行翻边时,将成型工序和翻边工序同步进行,同时将翻边工序提前到热压成型中完成,能保证板料型面的质量,而且缩减了工序,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可选的,为了在对板料进行热压成型时,能完成对板料的正冲型面成型,上模压料芯202与下模压料芯102对应配合,用于对板料的正冲型面成型;为了在对板料进行热压成型时,能完成板料的边侧型面成型,上模镶块201与下模镶块101对应配合,用于对板料的边侧型面成型。通过对板料的正冲型面和边侧型面进行分开成型,能适应板料特殊复杂的结构形状,避免对正冲型面和边侧型面同时成型而影响板料的成型质量和效率。
可选的,所述上模镶块201与所述翻边托料块104之间具有翻边间隙,所述翻边间隙用于设置翻边后的板料的翻边区域。由于板料的翻边区域在翻边后,在原来的空间基础上需要占用一定空间,为了保证板料的翻边区域在翻边后仍能保持展开状态,避免出现叠料的情况,影响翻边的效果或者是未能完成翻边,因此,需要在上模镶块201与翻边托料块104之间保留适当的翻边间隙,从而能更好地完成翻边。
可选的,翻边托料块104的端部设有间隙调节块105,间隙调节块105设于翻边托料块104与一个所述下模压边圈103的连接处。在板料的翻边区域进行翻边成型时,为了根据板料的实际翻边尺寸情况,可通过间隙调节块105调整所述翻边间隙,进而控制板料的翻边区域的进料阻力,从而可对板料的翻边区域进行调整,更好地完成翻边。
可选的,所述翻边间隙设为0.8-3.0mm,在对对踏板横梁等类似板料进行翻边时,可将所述翻边间隙控制在0.8-3.0mm范围内。
可选的,所述汽车零部件热成型模具包括分别沿所述翻边托料块104的一侧边缘设置的第一拉延筋106,沿所述上模压边圈203的一侧边缘设置的第二拉延筋204,及沿所述下模压边圈103的一侧边缘设置的第三拉延筋107。
由于该汽车零部件热成型模具中的成型上模结构20和成型下模结构10是运动的,将第一拉延筋106沿翻边托料块104的一侧边缘设置,第二拉延筋204沿上模压边圈203的一侧边缘设置,第三拉延筋107沿下模压边圈103的一侧边缘设置,使得第一拉延筋106、第二拉延筋204及第三拉延筋107在板料成型过程中也是运动的,运动的第一拉延筋106、第二拉延筋204及第三拉延筋107可以促进板料产生流动,防止由于板料堆积或流动方向不均匀产生的成型缺陷。
可选的,为了使得在上模压料芯202与下模压料芯102在接触前,翻边托料块104就与板料接触,保持板料的翻边区域的展开状态,避免出现叠料,翻边托料块104的运动行程值大于上模压料芯202的运动行程值与下模压料芯102的运动行程值之和。
可选的,在对对踏板横梁等类似板料进行翻边时,且更具体地,翻边托料块104的运动行程值大于上模压料芯202的运动行程值与下模压料芯102的运动行程值之和20mm。
可选的,为了对板料进行更好地操作,且更能符合人机工程学,所述成型上模结构20与所述成型下模结构10呈矩形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零部件热成型模具,当需要对板料进行翻边和成型时,将板料放置于成型下模结构10上,在板料成型过程中,成型下模结构10的下模压边圈103、下模镶块101及下模压料芯优先接触板料进行托料;随着压机下行,上模压边圈203和下模压边圈103在上模压料芯202和下模压料芯102接触前,与相对应的下模镶块101和上模镶块201接触,进而压住板料;随着压机继续下行,翻边托料块104开始与板料的翻边区域接触,保持板料的展开状态,压机继续下行,上模压料芯202和下模压料芯102开始接触,完成对板料的正冲型面成型;压机继续下行,翻边托料块104与上模镶块201保持一定翻边间隙,此时上模镶块201与板料的翻边区域接触,板料在该翻边间隙内完成翻边;压机继续下行,此时上模镶块201与下模镶块101接触,此时可完成板料的边侧型面成型和翻边成型。因此,通过该汽车零部件热成型模具,对踏板横梁等类似板料进行翻边时,将成型工序和翻边工序同步进行,同时将翻边工序提前到热压成型中完成,能保证板料型面的质量,而且缩减了工序,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同时,由于板料的翻边区域在翻边后,在原来的空间基础上需要占用一定空间,为了保证板料的翻边区域在翻边后仍能保持展开状态,避免出现叠料的情况,影响翻边的效果或者是未能完成翻边,因此,需要在上模镶块201与翻边托料块104之间保留适当的翻边间隙,从而能更好地完成翻边。同时,在板料的翻边区域进行翻边成型时,为了根据板料的实际翻边尺寸情况,可通过间隙调节块105调整所述翻边间隙,进而控制板料的翻边区域的进料阻力,从而可对板料的翻边区域进行调整,更好地完成翻边。
同时,由于该汽车零部件热成型模具中的成型上模结构20和成型下模结构10是运动的,将第一拉延筋106沿翻边托料块104的一侧边缘设置,第二拉延筋204沿上模压边圈203的一侧边缘设置,第三拉延筋107沿下模压边圈103的一侧边缘设置,使得第一拉延筋106、第二拉延筋204及第三拉延筋107在板料成型过程中也是运动的,运动的第一拉延筋106、第二拉延筋204及第三拉延筋107可以促进板料产生流动,防止由于板料堆积或流动方向不均匀产生的成型缺陷。同时,为了使得在上模压料芯202与下模压料芯102在接触前,翻边托料块104就与板料接触,保持板料的翻边区域的展开状态,避免出现叠料,翻边托料块104的运动行程值大于上模压料芯202的运动行程值与下模压料芯102的运动行程值之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零部件热成型系统,包括压机、及与所述压机驱动连接的上述所述的汽车零部件热成型模具。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一侧”、“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汽车零部件热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成型下模结构(10),包括下模基座(100),突出设于所述下模基座(100)上的下模镶块(101),突出设于所述下模基座(100)上、并位于所述下模镶块(101)一侧的下模压料芯(102),设于所述下模基座(100)的两侧边、并分别位于所述下模镶块(101)一侧与所述下模压料芯(102)一侧的各一个下模压边圈(103),及设于所述下模基座(100)上、并设于所述下模压料芯(102)一侧的翻边托料块(104),所述翻边托料块(104)用于托住板料的翻边区域;以及,
成型上模结构(20),包括盖设于所述下模基座(100)上的上模基座(200),突出设于所述上模基座(200)上的上模镶块(201),突出设于所述上模基座(200)上、并位于所述上模镶块(201)一侧的上模压料芯(202),及设于所述上模基座(200)的两侧边、并分别位于所述上模镶块(201)一侧与所述上模压料芯(202)一侧的各一个上模压边圈(20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零部件热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压料芯(202)与所述下模压料芯(102)对应配合,用于对板料的正冲型面成型;
所述上模镶块(201)与所述下模镶块(101)对应配合,用于对板料的边侧型面成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零部件热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镶块(201)与所述翻边托料块(104)之间具有翻边间隙,所述翻边间隙用于设置翻边后的板料的翻边区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零部件热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托料块(104)的端部设有间隙调节块(105),所述间隙调节块(105)设于所述翻边托料块(104)与一个所述下模压边圈(103)的连接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零部件热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间隙设为0.8-3.0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零部件热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零部件热成型模具包括分别沿所述翻边托料块(104)的一侧边缘设置的第一拉延筋(106),沿所述上模压边圈(203)的一侧边缘设置的第二拉延筋(204),及沿所述下模压边圈(103)的一侧边缘设置的第三拉延筋(107)。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零部件热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托料块(104)的运动行程值大于所述上模压料芯(202)的运动行程值与所述下模压料芯(102)的运动行程值之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零部件热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托料块(104)的运动行程值大于所述上模压料芯(202)的运动行程值与所述下模压料芯(102)的运动行程值之和20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零部件热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上模结构(20)与所述成型下模结构(10)呈矩形设置。
10.一种汽车零部件热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机、及与所述压机驱动连接的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零部件热成型模具。
CN202023009854.6U 2020-12-14 2020-12-14 汽车零部件热成型模具及系统 Active CN2140788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09854.6U CN214078842U (zh) 2020-12-14 2020-12-14 汽车零部件热成型模具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09854.6U CN214078842U (zh) 2020-12-14 2020-12-14 汽车零部件热成型模具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78842U true CN214078842U (zh) 2021-08-31

Family

ID=77427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09854.6U Active CN214078842U (zh) 2020-12-14 2020-12-14 汽车零部件热成型模具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788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078842U (zh) 汽车零部件热成型模具及系统
CN109665702A (zh) 一种曲面玻璃的加工方法及其模具
US11292046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ress molded product
CN210847946U (zh) 一种下模组件及包含其的成型模具装置
CN105537399A (zh) 一种新型四向斜楔模具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CN211803242U (zh) 折弧形结构工装及其弧形侧板
KR200448030Y1 (ko) 전자유도 가열식 조리용기의 발열판 제조용 금형
CN101830009B (zh) 车辆饰条冲舌成型模具结构
CN217964341U (zh) 一种钢桶底盖冲压成型装置
CN108723198B (zh) 一种钣金件拉伸模具及钣金件拉伸方法
CN201055887Y (zh) 模压新型不锈钢踏板防滑槽的组合模具
CN113878006B (zh) 一种薄板覆盖件加强筋成形模具及成形方法
CN211707901U (zh) 一种组合式压料板
JP2004181489A (ja) プレス成形方法
CN210523569U (zh) 一种连续折弯模具
CN208680333U (zh) 一种四边多折弯同步成型冲压模具
CN202105887U (zh) 一种蹄铁焊合件面板压弯热成型装置
JP2001137960A (ja) 山形状波板の連続成形装置
CN215279511U (zh) 一种混合器隔热罩侧面u形凹槽双成型模具
CN217103574U (zh) 用于手机热弯玻璃板的石墨模具
CN215745712U (zh) 一种电池极耳折边机
CN209006467U (zh) 一种鼓边波纹群边压制装置
JP2506400B2 (ja) 絞り成形方法
CN212920400U (zh) 一种吸塑托盘定型并连续冷却装置
CN216989494U (zh) 太阳能底板安装支架的冲压成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27

Address after: 430040 No. 9 Jin Bei Yi Road, Dongxihu District, Wuhan, Hubei

Patentee after: DONGFENG (WUHAN) INDUST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40 No. 9 Jin Bei Yi Road, Dongxihu District, Wuhan, Hubei

Patentee before: DONGFENG TQM (WUHAN) METAL FORM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30000 No. 9 Jinbei Road, Dongxihu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ongshi (Wuhan) Indust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40 No. 9 Jin Bei Yi Road, Dongxihu District, Wuhan, Hubei

Patentee before: DONGFENG (WUHAN) INDUSTRIAL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