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76057U - 静电补油设备 - Google Patents

静电补油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76057U
CN214076057U CN202023228543.9U CN202023228543U CN214076057U CN 214076057 U CN214076057 U CN 214076057U CN 202023228543 U CN202023228543 U CN 202023228543U CN 214076057 U CN214076057 U CN 2140760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hell
wall
rotating shaft
piv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2854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杰
王�忠
秦联
王娟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qian Kaid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qian Kaid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qian Kaid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qian Kaid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2854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760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760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760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静电补油设备,涉及静电补油设备,包括外壳、静电过滤机构、搅拌机构和刮料机构,所述外壳内壁的上表面卡接有风机,风机的底端设置有静电过滤机构,静电过滤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本方案中,通过设置静电过滤机构,打开风机将有害气体进行吸附,使用72KV高压电源,高压直流电源产生的负高压,接入电晕极,它与沉淀极之间产生电场,通过电场的油雾,粉尘,水雾等粒子与离子或电子结合而荷电,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两极运动,在在蜂窝管的电离的作用下产生羟基自由基分解有机物从而去除非甲烷总烃成分,从而达到了对油雾等有害气体进行分解的效果,避免这些有害气体被人体吸附从而对人体造成损伤的问题。

Description

静电补油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补油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静电补油设备。
背景技术
工业机械加工中为了进行有效的润滑、冷却和清洗,就会使用金属切削液来进行进行冷却和润滑作用,金属切削液往往会经历泵循环、高压喷射再和高速旋转刀具或工件的高温激烈碰撞等过程,由此产生了大量分散在空气中的雾化小液滴、蒸发气体和固体小颗粒,这些物质被称为油雾。
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液位可调式补油装置(申请号:CN202020594697.0),虽然达到了快速进行补油的工作,但是在补油后会产生的油雾、粉尘和颗粒物物质漂浮在空中,会影响到车间的能见度,使车间内工人的操作和管理人员的监管受到影响,这些有害物质由呼吸道进入肺部,甚至通过眼睛进入视网膜,工作人员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工作会导致工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影响,且用于冷却的金属切削液如果长期不使用的话就会凝固起来,从而在需要进行冷却工作时,就会导致加工的效果不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静电补油设备,其具有降低油雾对人体进行损坏且充分对金属切削液进行充分搅拌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静电补油设备,包括外壳、静电过滤机构、搅拌机构和刮料机构,所述外壳内壁的上表面卡接有风机,风机的底端设置有静电过滤机构,静电过滤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通过第二安装座固定连接在外壳的右侧面,所述静电过滤机构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分料板的上表面,静电过滤机构的右侧设置有通风管道,通风管道内固定连接有壳体,壳体内设置有活性炭颗粒,外壳内壁的左侧面卡接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内套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手轮,第一转轴的右端贯穿壳体的左侧面并延伸至壳体内,第一转轴的外表面卡接有有螺旋叶片,通风管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排气烟囱,排气烟囱卡接在外壳内壁的上表面,所述外壳的右侧面通过第一安装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的外侧设置有刮料机构,所述外壳内壁下表面和分料板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金属切削液,外壳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出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活性炭颗粒和螺旋叶片,使得二氧化碳能被活性炭颗粒充分的进行净化工作,通过设置静电过滤机构,使得油雾,粉尘,水雾等粒子能够被很好的进行清除,通过设置搅拌机构和刮料机构,从而使得金属切削液能被很好的进行搅拌。
进一步地,所述静电过滤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分料板上表面的挡板,挡板和外壳内壁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阴极支撑架,两个阴极支撑架的相对面分别与电晕极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电晕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阴极悬吊管,阴极悬吊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沉淀极,沉淀极的下侧设置有绝缘支架,绝缘支架的下侧设置有阳极吊锤,阳极吊锤卡接在第四转轴的外表面,第四转轴套设在第四轴承内,第四转轴卡接在挡板和外壳内壁的相对面,第四转轴右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电晕极和沉淀极,在蜂窝管的电势的作用下分离油雾,粉尘,水雾等粒子从而去除颗粒物,在在蜂窝管的电离的作用下产生羟基自由基分解有机物从而去除非甲烷总烃成分。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支架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滑槽开设在挡板和外壳内壁的相对面,所述滑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滑槽内壁的下表面,所述外壳背面对应绝缘支架的位置开设有出料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滑块,能让绝缘支架平稳进行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套设在第二轴承内,第二轴承卡接在外壳内壁的左右两侧面,第二转轴的外表面卡接有多个搅拌棒,所述第二转轴的外表面卡接有传动轮,传动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传动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另一个传动轮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套内卡接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套设在第三轴承内,第三轴承卡接在外壳内壁的左右两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传动轮、第二转轴和皮带,使得搅拌机构和刮料机构能被提供动力同时进行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转轴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卡接有往复丝杠,两个往复丝杠的螺纹方向相反,往复丝杠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丝杠座,丝杠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刮板,所述丝杠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刮料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往复丝杠和丝杠座,丝杠座在往复丝杠上进行左右往复运动,从而下侧金属切削液能被进行刮取。
进一步地,所述刮料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丝杠座正面和背面的延伸板,延伸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的一端通过第一销轴与连接柱的一端铰接,连接柱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销轴与第二固定块的一端铰接,第二固定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套,滑套内套设有滑杆,滑杆固定连接在外壳内壁的下表面,滑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刮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固定块和第一刮板,第一刮板便会对外壳的左右两侧进行刮取工作,从而达到了对外壳内部的金属切削液进行充分搅拌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方案中,通过设置静电过滤机构,打开风机将有害气体进行吸附,使用72KV高压电源,高压直流电源产生的负高压,接入电晕极,它与沉淀极之间产生电场,通过电场的油雾,粉尘,水雾等粒子与离子或电子结合而荷电,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两极运动,由于电子质量小,运动速度快,空间分布广,所以主要是苻负电的粒子向沉淀极运动,到达沉淀极板中和后,依靠残存的静电引力和分子间凝聚力首先吸附于沉淀极,而后靠自身重力沿极板下落,开启第二电机,第四转轴带动阳极吊锤进行旋转,从而废弃物被排出外壳,而在电晕极附近,电场强度超过一定极限后在阴阳两极间即产生电晕放电,此时流经电场区的气体发生电离,产生大量的离子和电子,高压放电的情况下产生带有强氧化性的氧原子、O3,离子在水汽的作用下形成大量的羟基自由基(OH),羟基自由基(OH)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在高级氧化分解中,OH参与间接反应,在蜂窝管的电势的作用下分离油雾,粉尘,水雾等粒子从而去除颗粒物,在在蜂窝管的电离的作用下产生羟基自由基分解有机物从而去除非甲烷总烃成分,从而达到了对油雾等有害气体进行分解的效果,避免这些有害气体被人体吸附从而对人体造成损伤的问题;
2、通过设置第一电机、搅拌机构和刮料机构,当需要对金属切削液进行搅拌时,打开第一电机,从而第二转轴被带动进行旋转,进而搅拌棒被带动进行旋转,搅拌棒就能对金属切削液进行搅拌工作,第二转轴旋转时,两个传动轮之间通过皮带一起旋转,从而第三转轴被带动进行旋转,进而两个往复丝杠就会进行旋转,又因为两个丝杠座的螺纹相反,从而两个丝杠座便会进行相互远离或者靠近,两个丝杠座就会在往复丝杠上做往复直线运动,第二刮板便会对外壳内壁下表面所残留的金属切削液进行刮取,当丝杠座进行移动时,第一固定块也会被带动进行移动,从而第二固定块在连接柱的作用进行上下移动,进而滑套会被带动在滑杆上进行上下移动,第一刮板便会对外壳的左右两侧进行刮取工作,从而达到了对外壳内部的金属切削液进行充分搅拌的工作,避免了金属切削液沉底而造成浪费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俯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阳极吊锤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后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风机;3、排气烟囱;4、静电过滤机构;5、搅拌机构;6、刮料机构;7、第一电机;8、第二电机;9、壳体;10、活性炭颗粒;11、螺旋叶片;12、第一转轴;13、出水管;14、分料板;41、电晕极;42、阴极支撑架;43、沉淀极;44、滑块;45、阳极吊锤;46、第四转轴;51、第二转轴;52、传动轮;53、搅拌棒;54、第三转轴;55、往复丝杠;56、丝杠座;61、延伸板;62、第一固定块;63、连接柱;64、滑杆;65、第一刮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静电补油设备,包括外壳1、静电过滤机构4、搅拌机构5和刮料机构6,外壳1内壁的上表面卡接有风机2,风机2的底端设置有静电过滤机构4,静电过滤机构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8,第二电机8通过第二安装座固定连接在外壳1的右侧面,静电过滤机构4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分料板14的上表面,静电过滤机构4的右侧设置有通风管道,通风管道内固定连接有壳体9,壳体9内设置有活性炭颗粒10,外壳1内壁的左侧面卡接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内套设有第一转轴12,第一转轴1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手轮,第一转轴12的右端贯穿壳体9的左侧面并延伸至壳体9内,第一转轴12的外表面卡接有有螺旋叶片11,通风管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排气烟囱3,排气烟囱3卡接在外壳1内壁的上表面,外壳1的右侧面通过第一安装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7,第一电机7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搅拌机构5,搅拌机构5的外侧设置有刮料机构6,外壳1内壁下表面和分料板14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金属切削液,外壳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3;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活性炭颗粒10和螺旋叶片11,当静电过滤机构4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时会经过壳体9,从而活性炭颗粒10会被二氧化碳进行进化,工人通过转动第一转轴12,螺旋叶片11便会对活性炭颗粒10进行翻滚工作,使得活性炭颗粒10的净化效果更好。
如图2所示,静电过滤机构4包括固定连接在分料板14上表面的挡板,挡板和外壳1内壁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阴极支撑架42,两个阴极支撑架42的相对面分别与电晕极41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电晕极4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阴极悬吊管,阴极悬吊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沉淀极43,沉淀极43的下侧设置有绝缘支架,绝缘支架的下侧设置有阳极吊锤45,阳极吊锤45卡接在第四转轴46的外表面,第四转轴46套设在第四轴承内,第四转轴46卡接在挡板和外壳1内壁的相对面,第四转轴46右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8的输出轴上;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电晕极41和沉淀极43,电晕极41与沉淀极43之间产生电场。通过电场的油雾,粉尘,水雾等粒子与离子或电子结合而苻电,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两极运动。由于电子质量小,运动速度快,空间分布广,所以主要是苻负电的粒子向沉淀极43运动。到达沉淀极43板中和后,依靠残存的静电引力和分子间凝聚力首先吸附于沉淀极43,从而再被排除壳体9。
如图2-3所示,绝缘支架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44,滑块44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滑槽开设在挡板和外壳1内壁的相对面,滑块4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滑槽内壁的下表面,外壳1背面对应绝缘支架的位置开设有出料口;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滑块44,从而使得绝缘支架能平稳的在外壳1内进行上下移动,不会从装置上脱离导致无法进行排料工作。
如图2-3所示,搅拌机构5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7输出轴上的第二转轴51,第二转轴51套设在第二轴承内,第二轴承卡接在外壳1内壁的左右两侧面,第二转轴51的外表面卡接有多个搅拌棒53,第二转轴51的外表面卡接有传动轮52,传动轮5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传动轮52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另一个传动轮52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54,第三转轴54套内卡接有第三转轴54,第三转轴54套设在第三轴承内,第三轴承卡接在外壳1内壁的左右两侧面;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传动轮52、第二转轴51和皮带,打开第一电机7,从而第二转轴51被带动进行旋转,进而搅拌棒53被带动进行旋转,搅拌棒53就能对金属切削液进行搅拌工作,第二转轴51旋转时,两个传动轮52之间通过皮带一起旋转,从而第三转轴54被带动进行旋转,从而达到了只需要一个输出源,紧就能同时对搅拌机构5和刮料机构6提供动力。
如图2-4所示,第三转轴54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卡接有往复丝杠55,两个往复丝杠55的螺纹方向相反,往复丝杠55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丝杠座56,丝杠座5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刮板,丝杠座5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刮料机构6;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往复丝杠55和丝杠座56,当第三转轴54进行旋转时,两个往复丝杠55就会进行旋转,又因为两个丝杠座56的螺纹相反,从而两个丝杠座56便会进行相互远离或者靠近,两个丝杠座56就会在往复丝杠55上做往复直线运动,第二刮板便会对外壳1内壁下表面所残留的金属切削液进行刮取,从而达到了刮取下侧金属切削液的效果。
如图2-3所示,刮料机构6包括固定连接在丝杠座56正面和背面的延伸板61,延伸板61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62,第一固定块62的一端通过第一销轴与连接柱63的一端铰接,连接柱6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销轴与第二固定块的一端铰接,第二固定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套,滑套内套设有滑杆64,滑杆64固定连接在外壳1内壁的下表面,滑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刮板65;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固定块62和第一刮板65,当第三转轴54带动丝杠座56进行旋转时,第一固定块62也会被带动进行移动,从而第二固定块在连接柱63的作用进行上下移动,进而滑套会被带动在滑杆64上进行上下移动,第一刮板65便会对外壳1的左右两侧进行刮取工作,从而达到了对外壳1内部的金属切削液进行充分搅拌的工作,避免了金属切削液沉底而造成浪费的问题。
工作原理:当需要对空气中的粉尘和油雾进行净化时,使用72KV高压电源,高压直流电源产生的负高压,接入电晕极41阴极,它与沉淀极43之间产生电场,在蜂窝管的电势的作用下分离油雾,粉尘,水雾等粒子从而去除颗粒物,在在蜂窝管的电离的作用下产生羟基自由基分解有机物从而去除非甲烷总烃成分,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排气烟囱3流出,并被活性炭颗粒10过滤,工人通过转动第一转轴12使得螺旋叶片11对活性炭颗粒10进行翻滚工作,当需要对金属切削液进行搅拌时,打开第一电机7,第二转轴51被带动进行旋转,搅拌棒53被带动进行旋转,搅拌棒53就能对金属切削液进行搅拌工作,两个传动轮52之间通过皮带一起旋转,从而第三转轴54被带动进行旋转,进而两个往复丝杠55就会进行旋转,两个丝杠座56就会在往复丝杠55上做往复直线运动,第二刮板便会对外壳1内壁下表面所残留的金属切削液进行刮取,当丝杠座56进行移动时,第一固定块62也会被带动进行移动,第二固定块在连接柱63的作用进行上下移动,滑套会被带动在滑杆64上进行上下移动,第一刮板65便会对外壳1的左右两侧进行刮取工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6)

1.静电补油设备,包括外壳(1)、静电过滤机构(4)、搅拌机构(5)和刮料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壁的上表面卡接有风机(2),风机(2)的底端设置有静电过滤机构(4),静电过滤机构(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8),第二电机(8)通过第二安装座固定连接在外壳(1)的右侧面,所述静电过滤机构(4)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分料板(14)的上表面,静电过滤机构(4)的右侧设置有通风管道,通风管道内固定连接有壳体(9),壳体(9)内设置有活性炭颗粒(10),外壳(1)内壁的左侧面卡接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内套设有第一转轴(12),第一转轴(1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手轮,第一转轴(12)的右端贯穿壳体(9)的左侧面并延伸至壳体(9)内,第一转轴(12)的外表面卡接有有螺旋叶片(11),通风管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排气烟囱(3),排气烟囱(3)卡接在外壳(1)内壁的上表面,所述外壳(1)的右侧面通过第一安装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7),第一电机(7)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搅拌机构(5),搅拌机构(5)的外侧设置有刮料机构(6),所述外壳(1)内壁下表面和分料板(14)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金属切削液,外壳(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补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过滤机构(4)包括固定连接在分料板(14)上表面的挡板,挡板和外壳(1)内壁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阴极支撑架(42),两个阴极支撑架(42)的相对面分别与电晕极(41)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电晕极(4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阴极悬吊管,阴极悬吊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沉淀极(43),沉淀极(43)的下侧设置有绝缘支架,绝缘支架的下侧设置有阳极吊锤(45),阳极吊锤(45)卡接在第四转轴(46)的外表面,第四转轴(46)套设在第四轴承内,第四转轴(46)卡接在挡板和外壳(1)内壁的相对面,第四转轴(46)右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8)的输出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补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架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44),滑块(44)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滑槽开设在挡板和外壳(1)内壁的相对面,所述滑块(4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滑槽内壁的下表面,所述外壳(1)背面对应绝缘支架的位置开设有出料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补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5)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7)输出轴上的第二转轴(51),第二转轴(51)套设在第二轴承内,第二轴承卡接在外壳(1)内壁的左右两侧面,第二转轴(51)的外表面卡接有多个搅拌棒(53),所述第二转轴(51)的外表面卡接有传动轮(52),传动轮(5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传动轮(52)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另一个传动轮(52)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54),第三转轴(54)套内卡接有第三转轴(54),第三转轴(54)套设在第三轴承内,第三轴承卡接在外壳(1)内壁的左右两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电补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轴(54)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卡接有往复丝杠(55),两个往复丝杠(55)的螺纹方向相反,往复丝杠(55)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丝杠座(56),丝杠座(5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刮板,所述丝杠座(5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刮料机构(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补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料机构(6)包括固定连接在丝杠座(56)正面和背面的延伸板(61),延伸板(61)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62),第一固定块(62)的一端通过第一销轴与连接柱(63)的一端铰接,连接柱(6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销轴与第二固定块的一端铰接,第二固定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套,滑套内套设有滑杆(64),滑杆(64)固定连接在外壳(1)内壁的下表面,滑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刮板(65)。
CN202023228543.9U 2020-12-29 2020-12-29 静电补油设备 Active CN2140760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28543.9U CN214076057U (zh) 2020-12-29 2020-12-29 静电补油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28543.9U CN214076057U (zh) 2020-12-29 2020-12-29 静电补油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76057U true CN214076057U (zh) 2021-08-31

Family

ID=77434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28543.9U Active CN214076057U (zh) 2020-12-29 2020-12-29 静电补油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760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44520B2 (ja) 電気集塵器
CN110822585B (zh) 一种具有增加空气流通功能的等离子空气净化器
CN214076057U (zh) 静电补油设备
CN206688456U (zh) 一种化工原料粉尘吸收装置
CN115920564A (zh) 一种湿式除尘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02715481U (zh) 一种新型静电除尘净化设备的极板
CN112110600A (zh) 一种高效油渣分离的切削液杀菌净液机
CN211069386U (zh) 一种高效环保型的除尘过滤系统
CN211476030U (zh) 一种油烟净化器
CN106560250B (zh) 一种除尘模块及气体除尘装置
CN1291774C (zh) 烟尘、粉尘的净化方法及设备
JP2008173618A (ja) オイルミスト捕集装置
CN217600528U (zh) 一种工业废水净化用金属回收处理器
CN109226229B (zh) 一种适用于土壤有机物污染的修复装置
CN106051912A (zh) 等离子空气净化器过滤装置
CN200966971Y (zh) 等离子体工业油雾净化机
CN214972813U (zh) 一种二氧化硫过滤设备
CN206343287U (zh) 一种等离子烟尘净化装置
CN213771716U (zh) 一种高效油渣分离的切削液杀菌净液机
JP2009136813A (ja) 汚染空気洗浄装置及び方法
CN2699981Y (zh) 烟尘、粉尘的净化设备
CN206198934U (zh) 一种动态分离含油有机废气的净化装置
CN217829288U (zh) 一种活性炭处理装置
CN217795305U (zh) 一种湿式高压静电除尘器
CN214597991U (zh) 一种自洁净车间油雾净化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