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60827U - 一种针织大圆机的编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针织大圆机的编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60827U
CN214060827U CN202022526160.3U CN202022526160U CN214060827U CN 214060827 U CN214060827 U CN 214060827U CN 202022526160 U CN202022526160 U CN 202022526160U CN 214060827 U CN214060827 U CN 2140608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itting
yarn
circular knitting
fixed mounting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2616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Xinyiyuan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Xinyiyuan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Xinyiyuan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Xinyiyuan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2616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608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608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608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织大圆机的编织装置,包括机体,机体上一侧安装有取货门,取货门上开设有观察窗,机体上端面设有若干支架,若干支架顶端设有导纱圈,支架之间设有编织装置,机体四周均设有原料架,编织装置上端固定安装有抬线圈,编织装置上抬线圈内固定安装有压线圈,压线圈与抬线圈之间固定安装有穿纱滑块,机体内固定安装有毛絮清理装置,原料架包括底座,底座上端设有安装架,安装架之间设有横梁,横梁上焊接有挂钩,毛絮清理装置内固定安装有过滤纱网,毛絮清理装置内过滤纱网下部设有安装杆,安装杆上固定安装有风扇。该种针织大圆机的编织装置,结构简单合理,设计新颖,操作简单,适用性高,实用性较高,便于广泛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针织大圆机的编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针织大圆机的编织装置。
背景技术
纱线分为:①短纤维纱,由短纤维(天然短纤维或化纤切段纤维)经纺纱加工而成,分环锭纱、自由端纺纱、自拈纱等。②连续长丝,如天然蚕丝和化纤长丝,分加拈或不加拈、光滑长丝或变形长丝等。③短纤维与连续长丝组合纱,例如涤棉长丝包芯纱等。线由两股或两股以上的单纱并合加拈而成。
纺织,大致分为纺纱与编织两道工序,中国纺织的起源相传由嫘祖养蚕冶丝开始,考古则在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的考古遗址上发现了骨针,为已知纺织最早的起源,至新石器时代,发明了纺轮,使得冶丝更加便捷,西周则出现了原始的纺织机:纺车、轈车,汉朝时发明了提花机,明朝宋应星编撰天工开物将纺织技术编入其中
中国机具纺织起源于五千年前新石器时期的纺轮和腰机。西周时期具有传统性能的简单缫车、纺车、织古式纺织机相继出现,汉代广泛使用提花机、斜织机,唐以后中国纺织机日趋完善,大大促进了纺织业的发展。针织大圆机,学名针织圆形纬编机(或者叫做针织圆纬机)。由于针织大圆机的成圈系统(企业里称作进纱路数或成圈路数,简称路数)多,转速高、产量高、花形变化快、织物品质好、工序少、产品适应性强,所以发展很快。
现如今的编织装置结构复杂,纺纱线容易混乱,生产完成后布料表面多有毛絮吸附在布料上,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针织大圆机的编织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针织大圆机的编织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一侧安装有取货门,所述取货门上开设有观察窗,所述机体上端面设有若干支架,所述若干支架顶端设有导纱圈,所述支架之间设有编织装置,所述机体四周均设有原料架,所述编织装置上端固定安装有抬线圈,所述编织装置上抬线圈内固定安装有压线圈,所述压线圈与抬线圈之间固定安装有穿纱滑块,所述机体内固定安装有毛絮清理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原料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之间设有横梁,所述横梁上焊接有挂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毛絮清理装置包括顶板,所述顶板外侧开设有吸附口,所述吸附口内设有若干防护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毛絮清理装置内固定安装有过滤纱网,所述毛絮清理装置内过滤纱网下部设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上固定安装有风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该种针织大圆机的编织装置均使用防锈材料制成,且该种装置所有组成部件表面均进行了防掉色处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抬线圈与压线圈表面均开设有若干导线槽,且抬线圈与压线圈上的若干带线槽互相错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纱圈上端固定安装有若干导轨滑轮,且所述挂钩上套设的线圈通过导纱圈与编织装置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针织大圆机的编织装置,通过在底座上端设有安装架,安装架之间设有横梁,横梁上焊接挂钩,达到挂设纺纱筒的目的,进而达到时纺纱筒整齐不凌乱,方便整理更换,通过设置吸附口,达到对成品布料上编织过程中产生的毛絮进行吸取;
2、该种针织大圆机的编织装置,通过在毛絮清理装置内固定安装有过滤纱网,达到对吸入毛絮清理装置的毛絮进行过滤,通过在毛絮清理装置内过滤纱网下部设有安装杆,达到了方便安装,安装杆上固定安装有风扇,达到了为毛絮清理装置提供吸力;
3、该种针织大圆机的编织装置,通过编织装置使用防锈材料制成,达到防止金属制品生锈导致污染布料,通过在所有组成部件表面均进行防掉色处理,进一步防止了生产装置对布料的污染,通过在抬线圈与压线圈表面均开设有若干导线槽,且抬线圈与压线圈上的若干带线槽互相错位,达到对纺纱线进行导向,进而方便纺纱。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针织大圆机的编织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针织大圆机的编织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针织大圆机的编织装置的毛絮清理装置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针织大圆机的编织装置的原料架立体图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针织大圆机的编织装置的编织装置结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针织大圆机的编织装置的立体吸附口内部结转构图。
图中:1、机体;2、取货门;3、观察窗;4、支架;5、导纱圈;6、编织装置;7、原料架;8、安装架;9、横梁;10、挂钩;11、抬线圈;12、压线圈;13、穿纱滑块;14、毛絮清理装置;15、顶板;16、吸附口;17、过滤纱网;18、安装杆;19、风扇;20、防护杆;21、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针织大圆机的编织装置,包括机体1,机体1上一侧安装有取货门2,取货门2上开设有观察窗3,机体1上端面设有若干支架4,若干支架4顶端设有导纱圈5,支架4之间设有编织装置6,机体1四周均设有原料架7,编织装置6上端固定安装有抬线圈11,编织装置6上抬线圈11内固定安装有压线圈12,压线圈12与抬线圈11之间固定安装有穿纱滑块13,机体1内固定安装有毛絮清理装置14。
其中,原料架7包括底座21,底座21上端设有安装架8,安装架8之间设有横梁9,横梁9上焊接有挂钩10,通过在底座21,底座21上端设有安装架8,安装架8之间设有横梁9,横梁9上焊接有挂钩10,达到挂设纺纱筒的目的,进而达到时纺纱筒整齐不凌乱,方便整理更换。
其中,毛絮清理装置14包括顶板15,顶板15外侧开设有吸附口16,吸附口16内设有若干防护杆20,通过设置吸附口16,达到对成品布料上编织过程中产生的毛絮进行吸取。
其中,毛絮清理装置14内固定安装有过滤纱网17,毛絮清理装置14内过滤纱网17下部设有安装杆18,安装杆18上固定安装有风扇19,通过在毛絮清理装置14内固定安装有过滤纱网17,达到对吸入毛絮清理装置14的毛絮进行过滤,通过在毛絮清理装置14内过滤纱网17下部设有安装杆18,达到了方便安装,安装杆18上固定安装有风扇19,达到了为毛絮清理装置14提供吸力。
其中,该种针织大圆机的编织装置均使用防锈材料制成,且该种装置所有组成部件表面均进行了防掉色处理,通过编织装置6使用防锈材料制成,达到防止金属制品生锈导致污染布料,通过在所有组成部件表面均进行防掉色处理,进一步防止了生产装置对布料的污染。
其中,抬线圈11与压线圈12表面均开设有若干导线槽,且抬线圈11与压线圈12上的若干带线槽互相错位,通过在抬线圈11与压线圈12表面均开设有若干导线槽,且抬线圈11与压线圈12上的若干带线槽互相错位,达到对纺纱线进行导向,方便纺纱。
其中,导纱圈5上端固定安装有若干导轨滑轮,且挂钩10上套设的线圈通过导纱圈5与编织装置固定连接,通过在导纱圈5上端固定安装有若干导轨滑轮,且挂钩10上套设的线圈通过导纱圈5与编织装置固定连接,达到进一步对纺纱线导向,进而方便走纱。
工作原理:使用该种针织大圆机的编织装置时,通过在底座21,底座21上端设有安装架8,安装架8之间设有横梁9,横梁9上焊接有挂钩10,达到挂设纺纱筒的目的,进而达到时纺纱筒整齐不凌乱,方便整理更换,通过设置吸附口16,达到对成品布料上编织过程中产生的毛絮进行吸取,通过在毛絮清理装置14内固定安装有过滤纱网17,达到对吸入毛絮清理装置14的毛絮进行过滤,通过在毛絮清理装置14内过滤纱网17下部设有安装杆18,达到了方便安装,安装杆18上固定安装有风扇19,达到了为毛絮清理装置14提供吸力,该种针织大圆机的编织装置,通过编织装置6使用防锈材料制成,达到防止金属制品生锈导致污染布料,通过在所有组成部件表面均进行防掉色处理,进一步防止了生产装置对布料的污染,通过在抬线圈11与压线圈12表面均开设有若干导线槽,且抬线圈11与压线圈12上的若干带线槽互相错位,达到对纺纱线进行导向,方便纺纱。
最后应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针织大圆机的编织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上一侧安装有取货门(2),所述取货门(2)上开设有观察窗(3),所述机体(1)上端面设有若干支架(4),所述若干支架(4)顶端设有导纱圈(5),所述支架(4)之间设有编织装置(6),所述机体(1)四周均设有原料架(7),所述编织装置(6)上端固定安装有抬线圈(11),所述编织装置(6)上抬线圈(11)内固定安装有压线圈(12),所述压线圈(12)与抬线圈(11)之间固定安装有穿纱滑块(13),所述机体(1)内固定安装有毛絮清理装置(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大圆机的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架(7)包括底座(21),所述底座(21)上端设有安装架(8),所述安装架(8)之间设有横梁(9),所述横梁(9)上焊接有挂钩(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大圆机的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絮清理装置(14)包括顶板(15),所述顶板(15)外侧开设有吸附口(16),所述吸附口(16)内设有若干防护杆(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针织大圆机的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絮清理装置(14)内固定安装有过滤纱网(17),所述毛絮清理装置(14)内过滤纱网(17)下部设有安装杆(18),所述安装杆(18)上固定安装有风扇(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大圆机的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该种针织大圆机的编织装置均使用防锈材料制成,且该种装置所有组成部件表面均进行了防掉色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大圆机的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抬线圈(11)与压线圈(12)表面均开设有若干导线槽,且抬线圈(11)与压线圈(12)上的若干带线槽互相错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针织大圆机的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圈(5)上端固定安装有若干导轨滑轮,且所述挂钩(10)上套设的线圈通过导纱圈(5)与编织装置固定连接。
CN202022526160.3U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针织大圆机的编织装置 Active CN2140608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26160.3U CN214060827U (zh)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针织大圆机的编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26160.3U CN214060827U (zh)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针织大圆机的编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60827U true CN214060827U (zh) 2021-08-27

Family

ID=77399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26160.3U Active CN214060827U (zh)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针织大圆机的编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608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060827U (zh) 一种针织大圆机的编织装置
CN208965121U (zh) 一种段彩纱加工装置
CN209353024U (zh) 一种纱线吸绒装置
CN208562677U (zh) 一种混纺纱除杂传送机构
CN213681046U (zh) 一种用于纺织品生产的纱线导线装置
CN213387224U (zh) 一种防磨损纱线错位卷绕装置
CN215800091U (zh) 一种棉线加工用给棉机
CN213505353U (zh) 一种用于纺织纱线的缠绕机
CN215625900U (zh) 一种涤纶布生产设备用进线夹持装置
CN209873252U (zh) 一种防止杂物卷入的纺织机
CN112609319A (zh) 一种防脱毛纬编圆机针织布装置
CN112061885A (zh) 一种纱线编织过程中的纠错机构
CN213037130U (zh) 一种自动式的绕筒装置
CN216376978U (zh) 一种服装涤纶丝纺织用防折断设备
CN215251542U (zh) 一种针织机的压圈装置
CN213417133U (zh) 一种弹力丝生产用加弹机
CN109457359A (zh) 一种纱线吸绒装置
CN215925413U (zh) 一种纺织用的纺织布表面清理装置
CN211545491U (zh) 一种纺织纱线的进线夹持装置
CN212611347U (zh) 一种具有定位调节功能的收边机构
CN214529447U (zh) 一种纱线生产用打蜡装置
CN219314222U (zh) 一种用于纱线生产的自动化绕卷装置
CN212688294U (zh) 一种复合捻线装置
CN213230987U (zh) 一种纺织机械导纱机构
CN207845942U (zh) 一种新型纺织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