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57453U - 偏置碰撞性能提升装置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偏置碰撞性能提升装置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057453U CN214057453U CN202023145022.7U CN202023145022U CN214057453U CN 214057453 U CN214057453 U CN 214057453U CN 202023145022 U CN202023145022 U CN 202023145022U CN 214057453 U CN214057453 U CN 21405745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heel
- vehicle
- collision
- offset
- enhancement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偏置碰撞性能提升装置及车辆。偏置碰撞性能提升装置包括:防撞梁;引导板,所述引导板包括安装部和引导部,所述安装部安装在防撞梁上,所述引导部用于从车轮的内前方朝靠近车轮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至倾斜遮挡在车轮的前部,以在小偏置碰撞发生时引导车轮的前端朝车辆内后方转动以带动车轮后端朝车辆外侧转动。车辆包括偏置碰撞性能提升装置。本申请提供的偏置碰撞性能提升装置及车辆,小偏置碰撞发生时降低了车门铰链柱和门槛梁的受力和朝乘员舱的侵入量,提高了乘员的安全性,降低了提升小偏置碰撞性能所需的成本,减轻了提升小偏置碰撞性能所需增加的重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偏置碰撞性能提升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小偏置碰撞指正面25%的偏置碰撞,小偏置碰撞发生时壁障与车辆正面的重叠率较小,致使碰撞能量会避开位于车辆前端的吸能盒、前纵梁等传力部件直接撞击车轮,碰撞能量通过车轮传递至车门铰链柱和门槛梁,车门铰链柱和门槛梁受力变形侵入驾驶舱,容易造成乘员伤害。
目前,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式提升车辆的小偏置碰撞性能:第一,在前防撞梁吸能盒外侧增加一个副吸能盒,以吸收小偏置碰撞能量;或者在纵梁前端与前轮罩加强梁之间设置横向连接梁,让前轮罩加强梁、横向连接梁和纵梁参与到小偏置碰撞中吸能与传力,但上述结构仅能吸收较小量的小偏置碰撞能量,大部分碰撞能量仍通过车轮传递至车门铰链柱和门槛梁,对车门铰链柱和门槛梁造成巨大冲击;第二,在门槛梁腔体内填充起到支撑作用的加强块以提升门槛梁抵抗碰撞能量冲击的结构强度,设置加强块为被动防护,门槛梁和车门铰链柱仍会受到冲击,且加强块增加了车辆上部件的数量,增加了车辆成本,同时不利于车身的轻量化。
因此,有必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偏置碰撞性能提升装置及车辆,旨在小偏置碰撞发生时降低车门铰链柱和门槛梁的受力和朝乘员舱的侵入量,提高乘员的安全性,降低提升小偏置碰撞性能所需的成本,减轻提升小偏置碰撞性能所需增加的重量。
本申请提供的偏置碰撞性能提升装置,包括:防撞梁;引导板,所述引导板包括安装部和引导部,所述安装部安装在所述防撞梁上,所述引导部用于从车轮的内前方朝靠近车轮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至倾斜遮挡在车轮的前部,以在小偏置碰撞发生时引导车轮的前端朝车辆内后方转动以带动车轮后端朝车辆外侧转动。
可选的,所述防撞梁为横梁,所述偏置碰撞性能提升装置还包括吸能盒,所述吸能盒安装在所述防撞梁上,所述安装部安装在所述吸能盒上并与所述防撞梁相对设置。
可选的,所述安装部包括安装板,所述引导部包括弧形板,所述安装板连接在所述吸能盒与所述弧形板之间,所述弧形板从所述车轮的内前方延伸至所述车轮的前部且弧形板的内弧面朝向所述车轮。
可选的,所述弧形板与所述安装板通过螺栓连接或者一体成型。
可选的,所述弧形板的边沿与所述安装板的边沿,至少有一个设置有翻边。
可选的,所述弧形板与所述安装板上,至少有一个设置有加强筋。
可选的,所述弧形板与所述安装板上,至少有一个开设有减重孔。
可选的,所述偏置碰撞性能提升装置还包括纵梁,所述纵梁连接在所述吸能盒上并朝远离所述防撞梁的方向延伸。
可选的,所述偏置碰撞性能提升装置还包括支撑件,车门铰链柱或者门槛梁中,至少有一个通过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纵梁相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车辆,包括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偏置碰撞性能提升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偏置碰撞性能提升装置及车辆,引导部同时朝靠近车辆后部和车辆外侧的方向延伸至车轮的前部,以小偏置碰撞发生时与车轮接触后引导车轮的前端朝车辆内、后侧倾斜,带动车轮的后端朝车辆外侧倾斜以脱离碰撞冲击,大幅降低车轮对车门铰链柱和门槛梁的冲击作用,减少车门铰链柱和门槛梁对乘员舱的侵入量,提高乘员的安全性;本申请通过引导板即可实现上述效果,降低了提升小偏置碰撞性能所需的成本,减轻了提升小偏置碰撞性能所需增加的重量。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中优选实施例,以助于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优点,其中:
图1为本申请可选实施例提供的小偏置碰撞性能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可选实施例提供的小偏置碰撞性能提升装置与壁障发生碰撞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可选实施例提供的小偏置碰撞性能提升装置与壁障发生碰撞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可选实施例提供的小偏置碰撞性能提升装置的爆炸图。
图5为本申请可选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可选实施例提供的弧形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防撞梁,10-吸能盒;
2-引导板,20-安装板,21-弧形板,22-第一安装孔,23-第二安装孔,24-翻边,25-加强筋,26-减重孔;
3-纵梁,30-支撑件;
4-车门铰链柱;
5-门槛梁;
6-车轮;
7-壁障。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图2和图3中的点划线为车辆的沿长度方向的中轴线。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提供的偏置碰撞性能提升装置,包括:防撞梁1和引导板2。
请同时参照图1至图3,引导板2包括安装部和引导部,安装部安装在防撞梁1上,引导部从车轮6的内前方(沿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和沿车辆长度方向的前部)朝靠近车轮6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至倾斜遮挡在车轮6的前部,即引导部同时朝靠近车辆后部和车辆外侧的方向倾斜延伸至车轮6的前部,以在小偏置碰撞发生时沿图3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引导车轮6沿箭头B所示的方向向内(车辆内侧)、向后(车辆后方)翻转以带动车轮6后端朝车辆外侧移动。
本申请中的引导部可以延伸至沿车辆宽度方向与车轮6的重叠量大于或者等于车轮沿轴向厚度的1/2;引导部沿车辆竖直方向的底部边沿可以与底盘平齐,顶部边沿可以与车轮6的顶部平齐,以使引导部在小偏置碰撞发生时以较大的面积与车轮6相接触,增加引导部对车轮6的引导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偏置碰撞性能提升装置,引导部同时朝靠近车辆后部和车辆外侧的方向延伸至车轮6的前部,以小偏置碰撞发生时与车轮6接触后引导车轮6的前端朝车辆内、后侧倾斜,带动车轮6的后端朝车辆外侧倾斜以脱离碰撞冲击,大幅降低车轮6对车门铰链柱4和门槛梁5的冲击作用,减少车门铰链柱4和门槛梁5对乘员舱的侵入量,提高乘员的安全性;本申请通过引导板2即可实现上述效果,降低了提升小偏置碰撞性能所需的成本,减轻了提升小偏置碰撞性能所需增加的重量。此外,本申请还延长了车辆前端沿宽度方向的防碰撞结构,在正面碰撞或者小偏置碰撞发生时可使车辆的防碰撞结构与壁障7有较大的重叠面积,当壁障7为对向车辆时,可以分散对对向车辆的冲击力,减轻对向车辆的受损程度。
可选的,防撞梁1为横梁,偏置碰撞性能提升装置还包括吸能盒10,吸能盒10安装在防撞梁1上,安装部安装在吸能盒10上并与防撞梁1相对设置。如图1至图3所示,防撞梁1为设置在车辆前端的防撞横梁,吸能盒10可以通过缝焊安装在防撞梁1上,位于防撞梁1上的吸能盒10可以缓冲、传递部分碰撞能量,以减轻车轮6受到的碰撞作用,安装部安装在吸能盒10上以对引导板2起到定位的作用,使引导板2稳定设置于车轮6的前部,以在小偏置碰撞发生时对车轮6起到较好的引导效果。
可选的,安装部包括安装板20,引导部包括弧形板21,安装板20连接在吸能盒10与弧形板21之间,弧形板21从车轮6的内前方延伸至车轮6的前部且所述弧形板21的内弧面朝向车轮6。如图2、图4至图6所示,弧形板21的内弧面朝向车轮6设置,可使弧形板21碰撞接触车轮6前端时因自身的弧线延伸方向对车轮6的前端产生向内、向后的引导作用力。需要说明的是,引导部还可以是朝车轮6倾斜的平板,同样可以在小偏置碰撞发生时引导车轮6前端向内向后移动。
可选的,弧形板21与安装板20通过螺栓连接或者一体成型。如图4和图6所示,安装板20上可以开设有第一安装孔22,弧形板21上可以开设有第二安装孔23,弧形板21与安装板20在连接处相贴合以使第一安装孔22和第二安装孔23对齐后通过螺栓紧固。其中,第一安装孔22和第二安装孔23的数量均可以是多个,多个第一安装孔22与多个第二安装孔23一一对应地对齐后通过螺栓连接有利于增加安装板20与弧形板21在连接处的结构稳定性。本申请中的弧形板21与安装板20还可以通过铝合金一体冲压成型,成型后的引导板2结构稳定可靠,还有利于减少组装工时。
可选的,弧形板21的边沿与安装板20的边沿,至少有一个设置有翻边24。如图4至图6所示,位于弧形板21边沿的翻边24可以增加弧形板21的结构强度,以增加弧形板21对车轮6的引导效果;位于安装板20边沿的翻边24可以增加安装板20的结构强度,以提高弧形板21安装在吸能盒10上的结构稳定性。
可选的,弧形板21与安装板20上,至少有一个设置有加强筋25。如图6所示,位于弧形板21上的加强筋25可以增加弧形板21的结构强度,以增加弧形板21对车轮6的引导效果;如图5所示,位于安装板20上的加强筋25可以增加安装板20的结构强度,以提高弧形板21安装在吸能盒10上的结构稳定性,其中弧形板21和加强板上的加强筋25的数量均可以为多个,位于弧形板21上的多个加强筋25可对弧形板21上结构强度薄弱或者小偏置碰撞发生时受力较大的部位进行重点结构增强;位于安装板20上的多个加强筋25可对安装板20上结构强度薄弱或者小偏置碰撞发生时受力较大的部位进行重点结构增强,加强筋25的形状和延伸方式可以灵活设置。
可选的,弧形板21与安装板20上,至少有一个开设有减重孔26。如图6所示,位于弧形板21上的减重孔26可以减轻弧形板21的重量;如图5所示,位于安装板20上的减重孔26有利于减轻安装板20的重量,以进一步地减轻提升小偏置碰撞性能所需增加的重量。
可选的,偏置碰撞性能提升装置还包括纵梁3,纵梁3连接在吸能盒10上并朝远离防撞梁1的方向延伸。如图1至图3所示,安装板20可以焊接在吸能盒10的端部以作为吸能盒10的法兰与纵梁3上自带的法兰螺栓连接。纵梁3可以将防撞梁1上受到的碰撞作用传递至车身,以减轻小偏置碰撞时车辆前端的受力。
可选的,偏置碰撞性能提升装置还包括支撑件30,车门铰链柱4或者门槛梁5中,至少有一个通过支撑件30与纵梁3相连接。如图1至图3所示,当小偏置碰撞发生时车门铰链柱4或者门槛梁5上受到的碰撞能量可以通过支撑件30传递至纵梁3并通过纵梁3传递至车身,有利于缓冲车门铰链柱4和门槛梁5受到的冲击作用,减少车门铰链柱4和门槛梁5对乘员舱的侵入量,提高乘员的安全性。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以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偏置碰撞性能提升装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偏置碰撞性能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撞梁;
引导板,所述引导板包括安装部和引导部,所述安装部安装在所述防撞梁上,所述引导部用于从车轮的内前方朝靠近车轮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至倾斜遮挡在车轮的前部,以在小偏置碰撞发生时引导车轮的前端朝车辆内后方转动以带动车轮后端朝车辆外侧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置碰撞性能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为横梁,所述偏置碰撞性能提升装置还包括吸能盒,所述吸能盒安装在所述防撞梁上,所述安装部安装在所述吸能盒上并与所述防撞梁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偏置碰撞性能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安装板,所述引导部包括弧形板,所述安装板连接在所述吸能盒与所述弧形板之间,所述弧形板从所述车轮的内前方延伸至所述车轮的前部且弧形板的内弧面朝向所述车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偏置碰撞性能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与所述安装板通过螺栓连接或者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偏置碰撞性能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的边沿与所述安装板的边沿,至少有一个设置有翻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偏置碰撞性能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与所述安装板上,至少有一个设置有加强筋。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偏置碰撞性能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与所述安装板上,至少有一个开设有减重孔。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偏置碰撞性能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置碰撞性能提升装置还包括纵梁,所述纵梁连接在所述吸能盒上并朝远离所述防撞梁的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偏置碰撞性能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置碰撞性能提升装置还包括支撑件,车门铰链柱或者门槛梁中,至少有一个通过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纵梁相连接。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偏置碰撞性能提升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145022.7U CN214057453U (zh) | 2020-12-23 | 2020-12-23 | 偏置碰撞性能提升装置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145022.7U CN214057453U (zh) | 2020-12-23 | 2020-12-23 | 偏置碰撞性能提升装置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057453U true CN214057453U (zh) | 2021-08-27 |
Family
ID=77388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145022.7U Active CN214057453U (zh) | 2020-12-23 | 2020-12-23 | 偏置碰撞性能提升装置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057453U (zh) |
-
2020
- 2020-12-23 CN CN202023145022.7U patent/CN21405745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032961B2 (en) | Frame structure for vehicle | |
US8602483B2 (en) | Vehicle door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 |
US20070284914A1 (en) | Transverse structural member for a seat area of a vehicle | |
CN215590835U (zh) | 一种车身结构及汽车 | |
CN214493089U (zh) | 一种应对25%小偏置碰的车身框架 | |
US6663166B2 (en) | Body for a motor vehicle and a method of making same | |
CN113165697B (zh) | 用于汽车车身的前舱结构总成 | |
CN113954970A (zh) | 一种车身前部框架结构 | |
CN214985640U (zh) | 防撞车身结构 | |
CN214823091U (zh) | 车辆前舱结构及车辆 | |
CN109204470B (zh) | 车身结构及车辆 | |
CN211617879U (zh) | 车身组件和具有它的车辆 | |
CN214057453U (zh) | 偏置碰撞性能提升装置及车辆 | |
JP3045337B2 (ja) | 自動車の前部構造 | |
CN110962936B (zh) | 横梁结构和车架 | |
CN217022680U (zh) | 一种汽车机舱框架结构、汽车 | |
CN215398936U (zh) | 一种非承载式微型货车前机舱框架结构 | |
CN214689769U (zh) | 一种前端结构和车辆 | |
CN212500670U (zh) | 车身结构及汽车 | |
CN211519653U (zh) | 汽车小偏置碰传力机构及包括其的汽车 | |
CN113968281A (zh) | 车身结构及汽车 | |
CN109204495B (zh) | 车身结构及车辆 | |
CN216734499U (zh) | 车辆的车身组件以及车辆 | |
CN220410708U (zh) | 偏置碰撞支撑装置、车架及车辆 | |
CN112572614A (zh) | 车辆的梁结构组件以及具有该梁结构组件的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