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57451U - 一种后保险杠总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保险杠总成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057451U CN214057451U CN202023172902.3U CN202023172902U CN214057451U CN 214057451 U CN214057451 U CN 214057451U CN 202023172902 U CN202023172902 U CN 202023172902U CN 214057451 U CN214057451 U CN 21405745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ar bumper
- guide
- bumper
- vehicle
- inse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后保险杠总成及车辆,属于车辆后保险杠的装配领域。该后保险杠总成包括:后保险杠,所述后保险杠包括后保险杠插片,所述后保险杠插片上设有第一卡接部和第一导向部;后保险杠支撑板,所述后保险杠支撑板设置第二卡接部和第二导向部;其中,所述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配合限制所述后保险杠沿车辆前后方向位置,所述第一导向部与第二导向部配合限制所述后保险杠沿车辆上下方向位置。本申请解决了现有后保险杠的连接方式不合理导致装配困难、连接不可靠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零部件设计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后保险杠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保险杠是吸收和减缓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后部的安全装置,是汽车必不可少的安全配件。其中,汽车后保险杠通过保险杠支撑板固定于车体上,保险杠支撑板一方面用于支撑保险杠,另一方面可以调整保险杠与车体之间的缝隙,使保险杠与车体的配合更加紧凑。
传统的后保险杠与保险杠支撑板之间采用如下两种方式连接;一种方式中,保险杠与保险杠支撑板通过螺纹紧固件进行紧固连接、由于保险杠的长度较大,其需要若干紧固组件进行组装、拆装困难;另一种方式中采用插接、搭接形式安装,具体地,通过后保险杠的插片插接于后保险支撑板上的插槽的方式实现两者连接。这种方式中,由于仅对后保险杠的Z向(上下方向)起到支撑作用, X向(前后方向)自由度无约束,因此在受到振动等情况两者易脱开,并且由于两者通过插片与插槽的紧配合实现连接固定,后保险杠与保险杠支撑板的延伸长度较长,两者插接时导向性较差安装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后保险杠的连接方式不合理导致装配困难、连接不可靠的问题。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后保险杠总成,其包括:后保险杠,所述后保险杠包括后保险杠插片,所述后保险杠插片上设有第一卡接部和第一导向部;后保险杠支撑板,所述后保险杠支撑板设置第二卡接部和第二导向部;其中,所述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配合限制所述后保险杠沿车辆前后方向位置,所述第一导向部与第二导向部配合限制所述后保险杠沿车辆上下方向位置。
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接部为成型于所述后保险杠插片上的卡接孔,所述第二卡接部为成型于所述后保险杠支撑板上的倒扣式卡接凸起,所述后保险杠插片沿所述后保险杠支撑板滑动时所述倒扣式卡接凸起钩挂于所述卡接孔上。
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倒扣式卡接凸起成型为一体成型于后保险杠支撑板上的圆弧形板体。
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后保险杠支撑板在对应所述倒扣式卡接凸起的钩挂位置处成型通孔。
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向部为一体成型于所述后保险杠插片上的导向插片,所述第二导向部为一体成型于所述后保险杠支撑板上的导向压片,所述导向压片与所述后保险杠支撑板之间具有插接间隙,所述导向插片插接于所述插接间隙内。
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后保险杠支撑板在对应所述导向压片的位置处成型插接孔。
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后保险杠包括保险杠主体,所述后保险杠插片一体成形于所述保险杠主体的下侧并与所述保险杠主体相交设置。
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后保险杠支撑板固定连接于后围钣金上。
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沿所述后保险杠的延伸方向上设置若干第一卡接部和若干第一导向部,其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导向部之间设置所述第一卡接部;沿所述后保险杠支撑板的延伸方向上对应设置若干第二卡接部和若干第二导向部。
本申请同时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后保险杠总成。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后保险杠总成及车辆中,由于在后保险杠的后保险杠插片与所述后保险杠支撑板之间分别设置卡接连接结构以及导向结构,其使后保险杠的上下位置以及前后位置均进行了限制,避免车辆正常行驶产生的振动使后保险杠晃动或移位的问题,连接可靠性较高,同时,通过导向结构及卡接方式装配相比通过紧固件连接的方式更加容易装配及拆卸。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中优选实施例,将有助于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优点,其中:
图1为本申请的后保险杠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本申请的后保险杠支撑板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本申请的后保险杠与后保险杠支撑板的卡接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的后保险杠与后保险杠支撑板的导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申请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以下为本申请提供的车辆后保险杠总成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示后保险杠总成包括:后保险杠10以及后保险杠支撑板20,所述后保险杠支撑板20固定连接于车体的后围钣金30上,后保险杠10则用于在车辆发生碰撞时缓冲外界对车体造成的冲击,同时后保险杠10还可以减缓车体对行人造成过重碰撞。
其中,所述后保险杠10包括后保险杠插片12,所述后保险杠插片12上设有第一卡接部10a和第一导向部10b;所述后保险杠支撑板20设置第二卡接部 20a和第二导向部20b;其中,所述第一卡接部10a与第二卡接部20a配合限制所述后保险杠10沿车辆前后方向位置,所述第一导向部10b与第二导向部20b 配合限制所述后保险杠10沿车辆上下方向位置。
上述车辆保险杠总成中,由于在上述后保险杠10与所述后保险杠支撑板 20之间分别设置卡接连接结构以及导向结构,其使后保险杠10的上下位置以及前后位置均进行了限制,避免车辆正常行驶产生的振动使后保险杠10晃动或移位的问题。
具体地,所述后保险杠10包括保险杠主体11,所述后保险杠插片12一体成形于所述保险杠主体11的下侧并与所述保险杠主体11相交设置。所述后保险杠插片12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其安装状态下,其呈接近水平方向。
所述后保险杠10与所述后保险杠支撑板20之间的卡接连接结构具体为:所述第一卡接部10a为成型于所述后保险杠插片12上的卡接孔121,所述第二卡接部20a为成型于所述后保险杠支撑板20上的倒扣式卡接凸起201,所述后保险杠插片12沿所述后保险杠支撑板20上表面滑动时,所述倒扣式卡接凸起201钩挂于所述卡接孔121上,所述倒扣式卡接凸起201限制所述后保险杠10 向车辆的前后方向移动。
具体地,所述倒扣式卡接凸起201成型为一体成型于后保险杠支撑板20 上整体呈1/4球形的圆弧形板体,其外球面侧朝向所述后保险杠10侧。安装所述后保险杠10时,将后保险杠插片12沿所述后保险杠支撑板20的上表面滑动,使卡接孔121的前侧板面滑过所述倒扣式卡接凸起201的球面部分,使所述倒扣式卡接凸起201钩挂于所述卡接孔121上。
更具体地,为了便于所述倒扣式卡接凸起201的成型,所述后保险杠插片 12在对应所述倒扣式卡接凸起201的钩挂位置处成型通孔。
具体地,所述后保险杠10与所述后保险杠支撑板20之间采用如下导向连接结构:所述第一导向部10b为一体成型于所述后保险杠插片12上的导向插片 122,所述第二导向部20b为一体成型于所述后保险杠支撑板20上的导向压片 202,所述导向压片202与所述后保险杠支撑板20之间具有插接间隙,所述导向插片122插接于所述插接间隙内。
在所述后保险杠10安装时,后保险杠10的后保险杠插片12在所述后保险杠支撑板20上表面滑动时,所述导向插片122插入所述插接间隙内,其可以限制所述后保险杠10沿上下方向的移动。
更具体地,所述导向插片122为所述后保险杠插片12的一部分,其沿水平方向延伸。
具体地,所述后保险杠支撑板20与所述导向压片202一体成型,为了使所述导向压片202更加容易成型,所述后保险杠支撑板20在对应所述导向压片 202的位置处成型插接孔203,这样,由于所述导向插片122的下侧没有约束,所述导向插片122更加容易插接。
由于后保险杠10沿车辆的左右方向上延伸长度较大,为了使其与后保险杠支撑板20可靠连接,沿所述后保险杠10的延伸方向上设置若干第一卡接部10a 和若干第一导向部10b,沿所述后保险杠支撑板20的延伸方向上对应设置若干第二卡接部20a和若干第二导向部20b。多个卡接结构以及导向结构使所述后保险杠10沿其长度方向均得到可靠地连接。具体地,可以根据后保险杠10的长度采用3-5个卡接连接结构以及4-6个导向连接结构实现连接。
为了进一步使后保险杠10沿其长度方向受力均匀,所述后保险杠10与所述后保险杠支撑板20的卡接结构以及导向结构互相间隔设置,即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卡接部10a之间设置所述第一导向部10b,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导向部10b 之间设置所述第一卡接部10a。
本申请同时提供一种车辆的具体实施方式,该车辆采用上述后保险杠10 总成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后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后保险杠,所述后保险杠包括后保险杠插片,所述后保险杠插片上设有第一卡接部和第一导向部;
后保险杠支撑板,所述后保险杠支撑板设置第二卡接部和第二导向部;
其中,所述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配合限制所述后保险杠沿车辆前后方向位置,所述第一导向部与第二导向部配合限制所述后保险杠沿车辆上下方向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接部为成型于所述后保险杠插片上的卡接孔,所述第二卡接部为成型于所述后保险杠支撑板上的倒扣式卡接凸起,所述后保险杠插片沿所述后保险杠支撑板滑动时所述倒扣式卡接凸起钩挂于所述卡接孔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扣式卡接凸起成型为一体成型于后保险杠支撑板上的圆弧形板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后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保险杠支撑板在对应所述倒扣式卡接凸起的钩挂位置处成型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部为一体成型于所述后保险杠插片上的导向插片,所述第二导向部为一体成型于所述后保险杠支撑板上的导向压片,所述导向压片与所述后保险杠支撑板之间具有插接间隙,所述导向插片插接于所述插接间隙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后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保险杠支撑板在对应所述导向压片的位置处成型插接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后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保险杠包括保险杠主体,所述后保险杠插片一体成形于所述保险杠主体的下侧并与所述保险杠主体相交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保险杠支撑板固定连接于后围钣金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后保险杠的延伸方向上设置若干第一卡接部和若干第一导向部,其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导向部之间设置所述第一卡接部;
沿所述后保险杠支撑板的延伸方向上对应设置若干第二卡接部和若干第二导向部。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后保险杠总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172902.3U CN214057451U (zh) | 2020-12-24 | 2020-12-24 | 一种后保险杠总成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172902.3U CN214057451U (zh) | 2020-12-24 | 2020-12-24 | 一种后保险杠总成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057451U true CN214057451U (zh) | 2021-08-27 |
Family
ID=77387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172902.3U Active CN214057451U (zh) | 2020-12-24 | 2020-12-24 | 一种后保险杠总成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057451U (zh) |
-
2020
- 2020-12-24 CN CN202023172902.3U patent/CN21405745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3645449B2 (ja) | 端子構造 | |
KR200425660Y1 (ko) | 축전지용 접속단자 | |
CN214057451U (zh) | 一种后保险杠总成及车辆 | |
CN201342996Y (zh) | 用于车辆内饰件的安装装置 | |
JP5463862B2 (ja) |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アンカ付きリアシート取付装置 | |
CN217271212U (zh) | 具有降噪功能的紧固连接用金属支架总成 | |
CN221113813U (zh) | 前保险杠总成及其车辆 | |
CN221409471U (zh) | 壳体组件及控制设备 | |
CN219933658U (zh) | 一种壁挂设备 | |
CN219329371U (zh) | 一种信号采集组件及电池组 | |
CN216741216U (zh) | 一种防火玻璃精准防护安装配件 | |
CN220629834U (zh) | 一种pcba板卡扣结构及电子设备 | |
CN220764282U (zh) | 饰板安装支架和车辆 | |
CN210439911U (zh) | 一种防火窗报警器安全防护装置 | |
CN211429709U (zh) | 一种卡扣组件及组合仪表 | |
CN214280318U (zh) | 一种新型连接器卡扣 | |
CN219458993U (zh) | 卡接件及光伏组件连接结构 | |
CN217814654U (zh) | 一种盘式制动器磨损报警线安装结构 | |
CN219257514U (zh) | 安装支架和车辆 | |
CN210554463U (zh) | 前大灯安装支架及汽车 | |
CN216716527U (zh) | 安装件和空调器 | |
CN216833917U (zh) | 一种汽车装备用的钣金件 | |
CN111023311B (zh) | 一种空调内机的壳体及具有其的空调内机 | |
CN220966520U (zh) | 一种电动车头盔的新型扣接结构 | |
CN219194131U (zh) | 一种便携式安装轿厢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