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44165U - 一种动插件导电片防脱装置以及运用其的接线端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插件导电片防脱装置以及运用其的接线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44165U
CN214044165U CN202022694200.5U CN202022694200U CN214044165U CN 214044165 U CN214044165 U CN 214044165U CN 202022694200 U CN202022694200 U CN 202022694200U CN 214044165 U CN214044165 U CN 2140441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ng strip
groove
plug
conductive sheet
n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9420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恩霖
郭庆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g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g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g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g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9420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441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441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441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插件导电片防脱装置以及运用其的接线端子,包括动插件导电片防脱装置,所述动插件导电片防脱装置包括动插件壳体、上导电片以及下导电片,所述动插件壳体包括接线部和插头部,所述插头部上固设有两组防脱卡槽,所述防脱卡槽固设有挂钩和凸块,所述上导电片以及下导电片安装于动插件壳体上,所述上导电片包括有安装于一组防脱卡槽内的上导电片卡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凸块与上导电片凹槽的扣接,限制了上导电片卡部的横向移动,上导电片挂耳与挂钩的相抵,限制上导电片的纵向移动,提高上导电片以及下导电片的安装稳定性,防止上导电片以及下导电片的脱落。

Description

一种动插件导电片防脱装置以及运用其的接线端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气零部件领域,涉及一种动插件导电片防脱装置以及运用其的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二次插件接线端子结构包括动插件和静插件,动插件由若干个动插件单元拼接形成,静插件由若干个静插件单元拼接形成,动插件单元安装有动导电片,静插件单元安装有静导电片,动导电片与静导电片相互接触,从而实现线路导通。
在动导电片与静导电片在相互接触过程中,如图10-11所示,动导电片会受到箭头所示方向的F1力的作用,而现有动导电片与动插件单元的结构以及安装方式未考虑到这种情况,容易降低动导电片与动插件单元安装的稳定性,动导电片脱离安装位置,进而影响导电性能,此设备有效地解决了这种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动插件导电片防脱装置以及运用其的接线端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动插件导电片防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插件壳体、上导电片以及下导电片,所述动插件壳体包括接线部和插头部,所述插头部上固设有两组防脱卡槽,所述防脱卡槽固设有挂钩和凸块,所述上导电片以及下导电片安装于动插件壳体上,所述上导电片包括有安装于一组防脱卡槽内的上导电片卡部,所述上导电片卡部上固设有与挂钩扣接的上导电片挂耳以及与凸块扣接的上导电片凹槽,所述下导电片包括有安装于另一组防脱卡槽内的下导电片卡部,所述下导电片卡部上固设有与挂钩扣接的下导电片挂耳以及与凸块扣接的下导电片凹槽,所述挂钩限制上导电片以及下导电片的纵向移动,所述凸块限制上导电片以及下导电片的横向移动。进一步的;所述接线部内固设有空腔,所述接线部固设有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固定组件与上导电片对应,并通过第一固定组件使上导电片与接线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组件与下导电片对应,并通过第二固定组件使下导电片与接线部固定连接,所述接线部上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上导电片槽一以及下导电片槽一,所述上导电片槽一用于安装上导电片,所述下导电片槽一用于安装下导电片,所述上导电片槽一以及下导电片槽一为多重折线型,所述接线部上固设有固定孔,通过固定孔将若干组动插件壳体固设连接,所述接线部两侧面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定位柱与定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插头部分为下侧端部、上侧端部以及端部,所述下侧端部包括至少一组插件端部,所述下侧端部上设置有位于插件端部外侧的下导电片槽二以及位于插件端部内侧的下导电片槽三,所述下导电片槽三两端分别与下导电片槽二连通,所述下导电片槽二两端分别与下导电片槽一和一组防脱卡槽连通,所述下导电片安装于下导电片槽二或下导电片槽三上,所述上侧端部设置有上导电片槽二,所述上导电片安装于上导电片槽二,所述防脱卡槽对称设置于端部两侧,所述防脱卡槽与插头部侧面形成的夹角设置为c,c的角度范围设置在 90°-150°之间,所述凸块固设于防脱卡槽底面,用于上导电片和下导电片与插头部安装时的定位并限制上导电片和下导电片的横向移动,所述挂钩固设于防脱卡槽侧面,用于限制上导电片和下导电片的纵向移动,所述挂钩与端部上端面的连接面设置为斜面,该斜面与挂钩下侧面所成夹角设置为锐角,与端部上端面所成夹角设置为钝角,便于下导电片以及上导电片的导入。
进一步的;所述上导电片包括上导电片折部、上导电片直部、上导电片卡部和上导电片固部,所述上导电片折部结构与上导电片槽一结构相配,所述上导电片直部结构与上导电片槽二结构相配,所述上导电片折部安装于上导电片槽一内,所述上导电片直部安装于上导电片槽二内,所述上导电片卡部与上导电片直部所成角度设置为钝角,且该角度与防脱卡槽以及插头部侧面所成角度c相配,所述上导电片凹槽设置于上导电片卡部上,所述上导电片挂耳设置于上导电片卡部侧面,所述上导电片挂耳上侧面与上导电片卡部下侧面的连接面设置为上斜面,所述上斜面与上导电片挂耳上侧面所成角度设置为锐角,所述上斜面与上导电片卡部下侧面所成角度设置为钝角,所述上斜面的倾斜角度与端部中的斜面倾斜角度相配,所述上导电片固部位于上导电片折部侧面,所述上导电片与动插件壳体通过第一连接组件进行固设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导电片包括下导电片折部、下导电片直部、下导电片卡部和下导电片固部,所述下导电片折部结构与下导电片槽一结构相配,所述下导电片直部结构与下导电片槽二结构相配,所述下导电片折部安装于下导电片槽一内,所述下导电片直部安装于下导电片槽二内,所述下导电片卡部与下导电片直部所成角度设置为钝角,且该角度与防脱卡槽以及插头部侧面所成角度c相配,所述下导电片凹槽设置于下导电片卡部上,所述下导电片挂耳设置于下导电片卡部侧面,所述下导电片挂耳上侧面与下导电片卡部下侧面的连接面设置为下斜面,所述上斜面与下导电片挂耳上侧面所成角度设置为锐角,所述上斜面与下导电片卡部下侧面所成角度设置为钝角,所述上斜面的倾斜角度与端部中的斜面倾斜角度相配,所述下导电片固部位于下导电片折部侧面,所述下导电片与动插件壳体通过第二连接组件进行固设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对接组件,所述对接组件包括对称固设于插头部两侧的导向面和扣腔,所述导向面设置为倾斜面,所述导向面与插头部上侧面所成角度设置为钝角,所述导向面与插头部竖直侧面所成角度设置为钝角,所述扣腔位于导向面下侧,所述下导电片直部与下导电片卡部倾斜方向一致的侧面固设有下导电片扣块,所述上导电片直部与上导电片卡部倾斜方向一致的侧面固设有上扣块,所述下导电片扣块以及上扣块与扣腔尺寸相配,通过导向面的导入作用使下导电片扣块以及上扣块分别卡入两组扣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与空腔连通的第一螺母槽以及与第一螺母槽连通的第一延伸槽,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与空腔连通的第二螺母槽以及与第二螺母槽连通的第二延伸槽,所述第二螺母槽宽度大于第二延伸槽宽度,所述第一螺母槽宽度大于第一延伸槽宽度,所述第一延伸槽和第一螺母槽的中垂线与接线部侧面形成的夹角设置为a,所述a的角度范围设置在30°-90°之间,所述第二延伸槽和第二螺母槽的中垂线与接线部侧面形成的夹角设置为b,所述 b的角度范围设置在20°-80°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上导电片螺母、上导电片垫片和上导电片螺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安装于第一固定组件位置,所述上导电片固部宽度大于第一螺母槽宽度,所述上导电片固部与第一螺母槽外侧面相抵,所述上导电片螺母位于第一螺母槽内,所述上导电片垫片位于上导电片固部外侧,所述上导电片螺件尾部延伸至第一延伸槽内,所述上导电片螺件头部位于空腔内,便于第一连接组件的安装和装卸,所述上导电片螺件穿过上导电片垫片与上导电片螺母连接,将位于上导电片垫片以及上导电片螺母之间的上导电片固部固定连接在接线部上,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下导电片螺母、下导电片垫片和下导电片螺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安装于第二固定组件位置,所述下导电片固部宽度大于第二螺母槽宽度,所述下导电片固部与第二螺母槽外侧面相抵,所述下导电片螺母位于第二螺母槽内,所述下导电片垫片位于下导电片固部外侧,所述下导电片螺件尾部延伸至第二延伸槽内,所述下导电片螺件头部位于空腔内,便于第二连接组件的安装和装卸,所述下导电片螺件穿过下导电片垫片与下导电片螺母连接,将位于下导电片垫片以及下导电片螺母之间的下导电片固部固定连接在接线部上。
一种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插件组件、动插件紧固组件、静插件组件以及静插件紧固组件,所述动插件组件由若干组动插件并列安装组成,动插件为动插件导电片防脱装置,所述动插件由上导电片、下导电片以及动插件壳体组成,所述动插件紧固组件包括用于固定连接动插件的连接杆以及用于与静插件紧固组件固定连接的安装件,所述静插件组件由若干组静插件并列安装组成,所述静插件由静插件板、上铜片以及下铜片组成,所述静插件内设置有导腔,所述静插件紧固组件用于对静插件组件的安装进行定位和固定,所述动插件组件导入导腔内,所述上导电片与上铜片以及下导电片与下铜片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动插件组件与静插件组件一一对应,所述安装件设置有两组,分别位于动插件组件的两侧,所述安装件设置为L型结构,所述安装件包括互为垂直连接的固定部以及连接部,所述固定部上固设有对接孔,所述连接杆依次贯穿对接孔以及固定孔将两组安装件以及动插件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上固设有上下对称的对孔,所述静插件板侧面固设有对称的侧块,所述侧块上固设有对称的定位腔,所述导腔由静插件板、两组侧块以及相邻的静插件板形成,所述上铜片和下铜片固设于导腔内,所述静插件板上对称设置有用于限制上铜片以及下铜片移动的限制块一、限制块二以及限制块三,所述静插件紧固组件设置有两组且两组镜像设置,所述静插件紧固组件包括第一固件和第二固件,所述第一固件包括第一横杆和对称固设于第一横杆两端的第一竖杆,所述第一竖杆上固设有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二固件包括第二横杆和对称固设于第二横杆两端的第二竖杆,所述第二竖杆上固设有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上固设有连孔,所述第一竖杆水平成型面与第二安装腔端面相抵,所述第一竖杆竖直成型面与第二竖杆竖直成型面相抵,所述第二竖杆水平成型面与第一安装腔端面相抵,通过连孔将第一固件以及第二固件固定连接,并通过对孔以及连孔使静插件组件和动插件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件以及第二固件侧面上固设有与定位腔对应的定位块。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固定组件与第二固定组件与接线部侧面的夹角范围设置在30°-90°,避免人工安装时出现视觉盲点,提高接线的安装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中接线部设置有定位孔和定位柱,通过定位柱与定位孔的对应连接实现相邻动插件安装时的定位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斜面、上斜面以及下斜面的设置,便于上导电片以及下导电片的导入,提高安装效率。
4)、本实用新型采用对接组件进一步提高上导电片以及下导电片与动插件壳体安装的稳定性。
5)、本实用新型通过凸块与上导电片凹槽的扣接,限制了上导电片卡部的横向移动,上导电片挂耳与挂钩的相抵,限制上导电片的纵向移动,提高上导电片以及下导电片的安装稳定性,防止上导电片以及下导电片的脱落。
6)、本实用新型通过限制块一、限制块二以及限制块三对上铜片和下铜片进行限制,保证其稳定性。
7)、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腔以及定位块的卡扣结构,对静插件紧固组件和静插件组件的安装进行定位,并保证了两者安装后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动插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动插件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动插件结构俯视图。
图6为图5中C-C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接线端子装置安装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静插件组件以及静插件紧固组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二的动插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现有技术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D-D的剖视图。
图中标识:动插件壳体100、接线部110、上导电片槽一111、第一螺母槽 112、第一延伸槽113、第二延伸槽114、第二螺母槽115、空腔116、下导电片槽一117、固定孔118、定位孔119、定位柱120、插头部150、防脱卡槽151、凸块152、导向面153、扣腔154、端部155、挂钩156、下侧端部160、插件端部161、下导电片槽三162、下导电片槽二163、上侧端部170、上导电片槽二 171、上导电片200、上导电片折部210、上导电片直部220、上导电片卡部230、上导电片挂耳231、上导电片凹槽233、上导电片固部240、上导电片螺母241、上导电片垫片242、上导电片螺件243、下导电片300、下导电片折部310、下导电片直部320、下导电片扣块321、下导电片卡部330、下导电片挂耳331、下导电片凹槽333、下导电片固部340、下导电片螺母341、下导电片垫片342、下导电片螺件343、固定部401、安装件402、对接孔403、连接杆404、对孔 405、连接部406、第一固件510、连孔511、定位块512、第二固件520、第一安装腔530、第二安装腔540、静插件板550、侧块551、导腔552、限制块一 553、限制块二554、限制块三555、定位腔556、下铜片560、上铜片57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结构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横向、纵向……)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实施例一:
如图1-9所示,一种动插件导电片防脱装置,包括动插件壳体100、上导电片200以及下导电片300,所述动插件壳体100包括接线部110和插头部150,所述插头部150上固设有两组防脱卡槽151,所述防脱卡槽151固设有挂钩156 和凸块152,所述上导电片200以及下导电片300安装于动插件壳体100上,所述上导电片200包括有安装于一组防脱卡槽151内的上导电片卡部230,所述上导电片卡部230上固设有与挂钩156扣接的上导电片挂耳231以及与凸块152 扣接的上导电片凹槽233,所述下导电片300包括有安装于另一组防脱卡槽151内的下导电片卡部330,所述下导电片卡部330上固设有与挂钩156扣接的下导电片挂耳331以及与凸块152扣接的下导电片凹槽333,所述挂钩156限制上导电片200以及下导电片300的纵向移动,所述凸块152限制上导电片200以及下导电片300的横向移动。
如图1-2所示,所述动插件壳体100包括接线部110和插头部150,所述接线部110以及插头部150可采用固定连接方式也可采用一体成型方式,所述接线部110内固设有空腔116,所述接线部110固设有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固定组件与上导电片200对应,并通过第一固定组件使上导电片 200与接线部11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组件与下导电片300对应,并通过第二固定组件使下导电片300与接线部110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组件与第二固定组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与空腔116连通的第一螺母槽112以及与第一螺母槽112连通的第一延伸槽113,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与空腔116连通的第二螺母槽115以及与第二螺母槽115连通的第二延伸槽114,所述第二螺母槽115宽度大于第二延伸槽114宽度,所述第一螺母槽 112宽度大于第一延伸槽113宽度,所述第一延伸槽113和第一螺母槽112的中垂线与接线部110侧面形成的夹角设置为a,所述a的角度范围设置在30°-90°之间,本实施例中a角度设置为60°,所述第二延伸槽114和第二螺母槽115 的中垂线与接线部110侧面形成的夹角设置为b,所述b的角度范围设置在20°-80°之间,本实施例中b角度设置为50°,所述接线部110上还设置有与空腔 116连通且位于接线部110右侧的上导电片槽一111以及下导电片槽一117,具体来说,所述上导电片槽一111位于第一固定组件右侧,所述下导电片槽一117 位于第二固定组件右侧,所述上导电片槽一111以及下导电片槽一117为多重折线型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导电片槽一111以及下导电片槽一117结构不同,所述上导电片槽一111设置为三重折线型结构,所述下导电片槽一117 设置为五重折线型结构;所述接线部110上固设有位于下导电片槽一117以及上导电片槽一111之间的固定孔118,通过固定孔118将若干组动插件壳体100 固设连接,为提高若干组动插件壳体100并列放置时的稳定性和效率,所述接线部110设置有空腔116的侧面上固设有若干定位孔119,本实施例中,所述每组定位孔119位于不同位置且位置分散,从而最大程度保证相邻动插件壳体100 安装的稳定性,且所述每组定位孔119可采用相同或不同尺寸,所述接线部110 另一侧面设置有位置与定位孔119对应的定位柱120,所述定位柱120尺寸与定位孔119相配,相邻动插件壳体100安装时通过定位柱120与定位孔119的对应连接实现安装的定位,并保证安装的稳定性。
根据图2的视觉角度,所述插头部150分为下侧端部160、上侧端部170以及端部155,为通过插头部150代替现有行程开关的功能,所述下侧端部160包括插件端部161,所述下侧端部160上设置有位于插件端部161外侧的下导电片槽二163,所述下侧端部160上设置有位于插件端部161与插头部150之间的下导电片槽三162,所述下导电片槽二163为直线型结构,所述下导电片槽三162 为折线型结构,所述下导电片槽三162两端分别与下导电片槽二163连通,所述下导电片槽二163两端分别与下导电片槽一117和一组防脱卡槽151连通,所述下导电片300设置在位于插件端部161外侧的下导电片槽二163上,所述上侧端部170设置有上导电片槽二171,所述防脱卡槽151对称设置于端部155 两侧,所述上导电片槽二171一端与上导电片槽一111连通,另一端与另一组防脱卡槽151连通,所述防脱卡槽151与插头部150侧面形成的夹角设置为c,所述c的角度范围设置在90°-150°之间,本实施例中c角度设置为135°,便于上导电片200以及下导电片300的安装,所述凸块152固设于防脱卡槽151底面,用于上导电片200和下导电片300与插头部150安装时的定位并限制上导电片200和下导电片300的横向移动,所述挂钩156固设于防脱卡槽151侧面,用于限制上导电片200和下导电片300的纵向移动,避免下导电片卡部330 以及上导电片卡部230因受力发生晃动进而降低安装的稳定性,进而影响导电性,所述挂钩156与端部155上端面的连接面设置为斜面,具体来说,该斜面与挂钩156下侧面所成夹角设置为锐角,与端部155上端面所成夹角设置为钝角,便于下导电片300以及上导电片200的导入,提高下导电片300以及上导电片200的安装效率。
如图2-3所示,所述上导电片200包括上导电片折部210、上导电片直部 220、上导电片卡部230和上导电片固部240,所述上导电片折部210、上导电片直部220、上导电片卡部230和上导电片固部240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上导电片折部210、上导电片直部220以及上导电片卡部230高度一致,所述上导电片固部240高度大于上导电片折部210、上导电片直部220以及上导电片卡部 230的高度,所述上导电片折部210为折线型结构且上导电片折部210结构与上导电片槽一111结构相配,所述上导电片直部220结构与上导电片槽二171结构相配,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导电片直部220为直线型结构,所述上导电片卡部230与上导电片直部220所成角度设置为钝角,且该角度与防脱卡槽151以及插头部150侧面所成角度c相配,所述上导电片凹槽233位于上导电片卡部230下侧面且开口朝下,所述上导电片凹槽233尺寸与凸块152尺寸相配,所述上导电片挂耳231设置于上导电片卡部230右侧面,所述上导电片挂耳231上侧面与上导电片卡部230下侧面的连接面设置为上斜面,所述上斜面与上导电片挂耳231上侧面所成角度设置为锐角,所述上斜面与上导电片卡部230下侧面所成角度设置为钝角,所述上斜面的倾斜角度与端部155中的斜面倾斜角度相配,所述上导电片固部240位于上导电片折部210侧面,所述上导电片200 与动插件壳体100通过第一连接组件进行固设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上导电片螺母241、上导电片垫片242和上导电片螺件243,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安装于第一固定组件位置,具体来说,所述上导电片固部240宽度大于第一螺母槽112宽度,所述上导电片固部240与第一螺母槽112外侧面相抵,所述上导电片螺母241位于第一螺母槽112内,所述上导电片垫片242位于上导电片固部240外侧,所述上导电片螺件243穿过上导电片垫片242与上导电片螺母241 连接,进而将位于上导电片垫片242以及上导电片螺母241之间的上导电片固部240固定连接在接线部110上,安装时所述上导电片螺件243尾部延伸至第一延伸槽113内,所述上导电片螺件243头部位于空腔116内,从而为第一连接组件的安装提供装卸空间,便于第一连接组件的安装和拆卸。
如图2、4所示,所述下导电片300包括下导电片折部310、下导电片直部 320、下导电片卡部330和下导电片固部340,所述下导电片折部310、下导电片直部320、下导电片卡部330和下导电片固部340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下导电片折部310、下导电片直部320以及下导电片卡部330高度一致,所述下导电片固部340高度大于下导电片折部310、下导电片直部320以及下导电片卡部 330的高度,所述下导电片折部310为折线型结构且下导电片折部310结构与下导电片槽一117结构相配,所述下导电片直部320结构与下导电片槽二163结构相配,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导电片直部320为直线型结构,所述下导电片卡部330与下导电片直部320所成角度设置为钝角,且该角度与防脱卡槽151以及插头部150侧面所成角度c相配,所述下导电片凹槽333位于下导电片卡部 330下侧面且开口朝下,所述下导电片凹槽333尺寸与凸块152尺寸相配,所述下导电片挂耳331设置于下导电片卡部330右侧面,所述下导电片挂耳331上侧面与下导电片卡部330下侧面的连接面设置为下斜面,所述上斜面与下导电片挂耳331上侧面所成角度设置为锐角,所述上斜面与下导电片卡部330下侧面所成角度设置为钝角,所述上斜面的倾斜角度与端部155中斜面的倾斜角度相配,所述下导电片固部340位于下导电片折部310侧面,所述下导电片300 与动插件壳体100通过第二连接组件进行固设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下导电片螺母341、下导电片垫片342和下导电片螺件343,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安装于第二固定组件位置,具体来说,所述下导电片固部340宽度大于第二螺母槽115宽度,所述下导电片固部340与第二螺母槽115外侧面相抵,所述下导电片螺母341位于第二螺母槽115内,所述下导电片垫片342位于下导电片固部340外侧,所述下导电片螺件343穿过下导电片垫片342与下导电片螺母341 连接,进而将位于下导电片垫片342以及下导电片螺母341之间的下导电片固部340固定连接在接线部110上,安装时所述下导电片螺件343尾部延伸至第二延伸槽114内,所述下导电片螺件343头部位于空腔116内,从而为第二连接组件的安装提供装卸空间,便于第二连接组件的安装和拆卸。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导电片200、下导电片300以及动插件壳体100的安装过程为: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将上导电片固部240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组件位置,所述上导电片折部210安装于上导电片槽一111内,所述上导电片直部220安装于上导电片槽二171内,所述上导电片卡部230安装于一侧的防脱卡槽151 内,具体来说,如图6所示,所述上导电片卡部230的上斜面与端部155上的斜面相抵,对上导电片卡部230施加箭头方向的F2作用,通过上斜面与斜面的倾斜角度,所述上导电片卡部230导入防脱卡槽151内,此时所述凸块152卡入上导电片凹槽233内,为上导电片卡部230与端部155的安装提供定位,同时限制了上导电片卡部230的横向移动,所述上导电片挂耳231卡入挂钩156 下侧,所述上导电片卡部230受到F1方向的力时,所述上导电片卡部230发生纵向移动,此时上导电片挂耳231上侧面与挂钩156下侧面相抵,从而避免上导电片卡部230在纵向发生移动,影响上导电片200的导电性,所述下导电片 300与动插件壳体100的安装过程与上导电片200与动插件壳体100的安装相同,从而通过上导电片凹槽233以及下导电片凹槽333与凸块152的卡接结构、上导电片挂耳231以及下导电片挂耳331与挂钩156的卡接结构提高对上导电片 200以及下导电片300的安装稳定性,防止上导电片200以及下导电片300的脱落。
为进一步提高上导电片200以及下导电片300与动插件壳体100安装的稳定,还设置有对接组件,如图2所示,所述对接组件包括对称固设于插头部150 两侧的导向面153和扣腔154,所述导向面153设置为倾斜面,所述导向面153 与插头部150上侧面所成角度设置为钝角,所述导向面153与插头部150竖直侧面所成角度设置为钝角,所述扣腔154位于导向面153下侧,所述下导电片直部320与下导电片卡部330倾斜方向一致的侧面固设有下导电片扣块321,所述上导电片直部220与上导电片卡部230倾斜方向一致的侧面固设有上扣块(图未显示),所述下导电片扣块321以及上扣块与扣腔154尺寸相配,安装时,通过导向面153的导入作用使下导电片扣块321以及上扣块分别卡入两组扣腔154 中实现安装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防脱效果。
如图7-8所示,一种接线端子,包括动插件组件、动插件紧固组件、静插件组件以及静插件紧固组件,所述动插件组件由若干组动插件并列安装组成,所述动插件由上导电片200、下导电片300以及动插件壳体100组成,所述动插件紧固组件包括用于固定连接动插件的连接杆404以及用于与静插件紧固组件固定连接的安装件402,所述静插件组件由若干组静插件并列安装组成,所述静插件由静插件板550、上铜片570以及下铜片560组成,所述静插件内设置有导腔552,所述静插件紧固组件用于对静插件组件的安装进行定位和固定,所述动插件组件导入导腔552内,所述上导电片200与上铜片570以及下导电片300 与下铜片560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动插件组件与静插件组件一一对应,所述安装件402设置为两组,分别位于动插件组件的两侧,所述安装件402设置为L型结构,所述安装件402包括互为垂直连接的固定部401以及连接部406,所述固定部401 尺寸与接线部110尺寸相配,所述固定部401上固设有对接孔403,所述对接孔 403尺寸与固定孔118尺寸相配且对接孔403与固定孔118连通,所述连接杆 404依次贯穿对接孔403以及固定孔118将两组安装件402以及动插件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406上固设有上下对称的对孔405。
根据图8的视觉角度,所述静插件板550侧面固设有上下对称的侧块551,所述侧块551上固设有左右对称的定位腔556,所述导腔552由静插件板550、两组侧块551以及相邻的静插件板550形成,所述上铜片570和下铜片560固设于导腔552内,所述相邻的侧块551上的下铜片560为独立单元,两者不连通,所述静插件板550上对称设置有限制块一553、限制块二554以及限制块三 555,所述限制块一553位于上铜片570以及下铜片560外侧用以限制上铜片570 以及下铜片560的移动,所述限制块二554与上铜片570以及下铜片560端部相抵,所述限制块三555与上铜片570以及下铜片560侧面相抵,通过限制块一553、限制块二554以及限制块三555将上铜片570和下铜片560限制在导腔 552内,并保持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静插件紧固组件设置有两组且两组镜像设置,所述静插件紧固组件包括第一固件510和第二固件520,所述第一固件510包括第一横杆和对称固设于第一横杆两端的第一竖杆,所述第一竖杆上固设有第一安装腔530,所述第二固件520包括第二横杆和对称固设于第二横杆两端的第二竖杆,所述第二竖杆上固设有第二安装腔540,所述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上固设有连孔511,所述第一固件510和第二固件520安装时,所述第一竖杆水平成型面与第二安装腔540端面相抵,所述第一竖杆竖直成型面与第二竖杆竖直成型面相抵,所述第二竖杆水平成型面与第一安装腔530端面相抵,并通过连孔511将第一固件510以及第二固件520固定连接。
为提高静插件紧固组件和静插件组件的安装效率,所述第一固件510以及第二固件520与静插件组件相对的面上固设有与定位腔556对应的定位块512,所述定位块512卡入定位腔556内对静插件紧固组件和静插件组件的安装进行定位,并保证了两者安装后的稳定性。
实施例二: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一中所述下导电片 300设置在位于插件端部161外侧的下导电片槽二163上,而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导电片300设置在位于插件端部161内侧的下导电片槽三162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a与b可设置为相同的角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上导电片槽一111以及下导电片槽一117可设置为其他结构,另外两者可设置为相同的结构。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下侧端部160设置的插件端部161数量大于一组,所述下导电片300与至少一组插件端部161连接。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上导电片200上的上导电片卡部230以及下导电片 300上的下导电片卡部330与端部155的可采用卡块和卡槽配合卡扣的方式,所述防脱卡槽151上设置有外凸型结构的卡块,所述上导电片卡部230以及下导电片卡部330上设置有与卡块配合的卡槽,或者所述上导电片卡部230以及下导电片卡部330上设置有卡块,所述防脱卡槽151上设置与卡块配合的卡槽,当然,也可采用其他方式卡扣连接。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静插件紧固组件和静插件组件的安装可采用其他定位结构或无定位结构。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相邻侧块551上的定位腔556相互连通,所述定位块512设置为一组与定位腔556配合定位。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动插件导电片防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插件壳体、上导电片以及下导电片,所述动插件壳体包括接线部和插头部,所述插头部上固设有两组防脱卡槽,所述防脱卡槽固设有挂钩和凸块,所述上导电片以及下导电片安装于动插件壳体上,所述上导电片包括有安装于一组防脱卡槽内的上导电片卡部,所述上导电片卡部上固设有与挂钩扣接的上导电片挂耳以及与凸块扣接的上导电片凹槽,所述下导电片包括有安装于另一组防脱卡槽内的下导电片卡部,所述下导电片卡部上固设有与挂钩扣接的下导电片挂耳以及与凸块扣接的下导电片凹槽,所述挂钩限制上导电片以及下导电片的纵向移动,所述凸块限制上导电片以及下导电片的横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插件导电片防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部内固设有空腔,所述接线部固设有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固定组件与上导电片对应,并通过第一固定组件使上导电片与接线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组件与下导电片对应,并通过第二固定组件使下导电片与接线部固定连接,所述接线部上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上导电片槽一以及下导电片槽一,所述上导电片槽一用于安装上导电片,所述下导电片槽一用于安装下导电片,所述上导电片槽一以及下导电片槽一为多重折线型,所述接线部上固设有固定孔,通过固定孔将若干组动插件壳体固设连接,所述接线部两侧面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定位柱与定位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插件导电片防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部分为下侧端部、上侧端部以及端部,所述下侧端部包括至少一组插件端部,所述下侧端部上设置有位于插件端部外侧的下导电片槽二以及位于插件端部内侧的下导电片槽三,所述下导电片槽三两端分别与下导电片槽二连通,所述下导电片槽二两端分别与下导电片槽一和一组防脱卡槽连通,所述下导电片安装于下导电片槽二或下导电片槽三上,所述上侧端部设置有上导电片槽二,所述上导电片安装于上导电片槽二,所述防脱卡槽对称设置于端部两侧,所述防脱卡槽与插头部侧面形成的夹角设置为c,c的角度范围设置在90°-150°之间,所述凸块固设于防脱卡槽底面,用于上导电片和下导电片与插头部安装时的定位并限制上导电片和下导电片的横向移动,所述挂钩固设于防脱卡槽侧面,用于限制上导电片和下导电片的纵向移动,所述挂钩与端部上端面的连接面设置为斜面,该斜面与挂钩下侧面所成夹角设置为锐角,与端部上端面所成夹角设置为钝角,便于下导电片以及上导电片的导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插件导电片防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电片包括上导电片折部、上导电片直部、上导电片卡部和上导电片固部,所述上导电片折部结构与上导电片槽一结构相配,所述上导电片直部结构与上导电片槽二结构相配,所述上导电片折部安装于上导电片槽一内,所述上导电片直部安装于上导电片槽二内,所述上导电片卡部与上导电片直部所成角度设置为钝角,且该角度与防脱卡槽以及插头部侧面所成角度c相配,所述上导电片凹槽设置于上导电片卡部上,所述上导电片挂耳设置于上导电片卡部侧面,所述上导电片挂耳上侧面与上导电片卡部下侧面的连接面设置为上斜面,所述上斜面与上导电片挂耳上侧面所成角度设置为锐角,所述上斜面与上导电片卡部下侧面所成角度设置为钝角,所述上斜面的倾斜角度与端部中的斜面倾斜角度相配,所述上导电片固部位于上导电片折部侧面,所述上导电片与动插件壳体通过第一连接组件进行固设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动插件导电片防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电片包括下导电片折部、下导电片直部、下导电片卡部和下导电片固部,所述下导电片折部结构与下导电片槽一结构相配,所述下导电片直部结构与下导电片槽二结构相配,所述下导电片折部安装于下导电片槽一内,所述下导电片直部安装于下导电片槽二内,所述下导电片卡部与下导电片直部所成角度设置为钝角,且该角度与防脱卡槽以及插头部侧面所成角度c相配,所述下导电片凹槽设置于下导电片卡部上,所述下导电片挂耳设置于下导电片卡部侧面,所述下导电片挂耳上侧面与下导电片卡部下侧面的连接面设置为下斜面,所述上斜面与下导电片挂耳上侧面所成角度设置为锐角,所述上斜面与下导电片卡部下侧面所成角度设置为钝角,所述上斜面的倾斜角度与端部中的斜面倾斜角度相配,所述下导电片固部位于下导电片折部侧面,所述下导电片与动插件壳体通过第二连接组件进行固设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动插件导电片防脱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接组件,所述对接组件包括对称固设于插头部两侧的导向面和扣腔,所述导向面设置为倾斜面,所述导向面与插头部上侧面所成角度设置为钝角,所述导向面与插头部竖直侧面所成角度设置为钝角,所述扣腔位于导向面下侧,所述下导电片直部与下导电片卡部倾斜方向一致的侧面固设有下导电片扣块,所述上导电片直部与上导电片卡部倾斜方向一致的侧面固设有上扣块,所述下导电片扣块以及上扣块与扣腔尺寸相配,通过导向面的导入作用使下导电片扣块以及上扣块分别卡入两组扣腔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插件导电片防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与空腔连通的第一螺母槽以及与第一螺母槽连通的第一延伸槽,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与空腔连通的第二螺母槽以及与第二螺母槽连通的第二延伸槽,所述第二螺母槽宽度大于第二延伸槽宽度,所述第一螺母槽宽度大于第一延伸槽宽度,所述第一延伸槽和第一螺母槽的中垂线与接线部侧面形成的夹角设置为a,所述a的角度范围设置在30°-90°之间,所述第二延伸槽和第二螺母槽的中垂线与接线部侧面形成的夹角设置为b,所述b的角度范围设置在20°-8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动插件导电片防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上导电片螺母、上导电片垫片和上导电片螺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安装于第一固定组件位置,所述上导电片固部宽度大于第一螺母槽宽度,所述上导电片固部与第一螺母槽外侧面相抵,所述上导电片螺母位于第一螺母槽内,所述上导电片垫片位于上导电片固部外侧,所述上导电片螺件尾部延伸至第一延伸槽内,所述上导电片螺件头部位于空腔内,便于第一连接组件的安装和装卸,所述上导电片螺件穿过上导电片垫片与上导电片螺母连接,将位于上导电片垫片以及上导电片螺母之间的上导电片固部固定连接在接线部上,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下导电片螺母、下导电片垫片和下导电片螺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安装于第二固定组件位置,所述下导电片固部宽度大于第二螺母槽宽度,所述下导电片固部与第二螺母槽外侧面相抵,所述下导电片螺母位于第二螺母槽内,所述下导电片垫片位于下导电片固部外侧,所述下导电片螺件尾部延伸至第二延伸槽内,所述下导电片螺件头部位于空腔内,便于第二连接组件的安装和装卸,所述下导电片螺件穿过下导电片垫片与下导电片螺母连接,将位于下导电片垫片以及下导电片螺母之间的下导电片固部固定连接在接线部上。
9.一种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插件组件、动插件紧固组件、静插件组件以及静插件紧固组件,所述动插件组件由若干组动插件并列安装组成,动插件为权利要求1-8所述的动插件导电片防脱装置,所述动插件由上导电片、下导电片以及动插件壳体组成,所述动插件紧固组件包括用于固定连接动插件的连接杆以及用于与静插件紧固组件固定连接的安装件,所述静插件组件由若干组静插件并列安装组成,所述静插件由静插件板、上铜片以及下铜片组成,所述静插件内设置有导腔,所述静插件紧固组件用于对静插件组件的安装进行定位和固定,所述动插件组件导入导腔内,所述上导电片与上铜片以及下导电片与下铜片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插件组件与静插件组件一一对应,所述安装件设置有两组,分别位于动插件组件的两侧,所述安装件设置为L型结构,所述安装件包括互为垂直连接的固定部以及连接部,所述固定部上固设有对接孔,所述连接杆依次贯穿对接孔以及固定孔将两组安装件以及动插件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上固设有上下对称的对孔,所述静插件板侧面固设有对称的侧块,所述侧块上固设有对称的定位腔,所述导腔由静插件板、两组侧块以及相邻的静插件板形成,所述上铜片和下铜片固设于导腔内,所述静插件板上对称设置有用于限制上铜片以及下铜片移动的限制块一、限制块二以及限制块三,所述静插件紧固组件设置有两组且两组镜像设置,所述静插件紧固组件包括第一固件和第二固件,所述第一固件包括第一横杆和对称固设于第一横杆两端的第一竖杆,所述第一竖杆上固设有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二固件包括第二横杆和对称固设于第二横杆两端的第二竖杆,所述第二竖杆上固设有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上固设有连孔,所述第一竖杆水平成型面与第二安装腔端面相抵,所述第一竖杆竖直成型面与第二竖杆竖直成型面相抵,所述第二竖杆水平成型面与第一安装腔端面相抵,通过连孔将第一固件以及第二固件固定连接,并通过对孔以及连孔使静插件组件和动插件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件以及第二固件侧面上固设有与定位腔对应的定位块。
CN202022694200.5U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动插件导电片防脱装置以及运用其的接线端子 Active CN2140441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94200.5U CN214044165U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动插件导电片防脱装置以及运用其的接线端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94200.5U CN214044165U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动插件导电片防脱装置以及运用其的接线端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44165U true CN214044165U (zh) 2021-08-24

Family

ID=77360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94200.5U Active CN214044165U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动插件导电片防脱装置以及运用其的接线端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441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78380B (zh) 電連接裝置及端子
CN102683941A (zh) 能够降低微分信号对之间的不齐量的微分信号连接器
CN105742872A (zh) 混合型插座连接器
CN112952423B (zh) 一种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109155491A (zh) 高速电连接器
TW201943158A (zh) 電連接器及其傳輸片
US2021017566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1805026U (zh) 垂直连接器
US9484694B2 (en) Telecommunications cassette
CN214044165U (zh) 一种动插件导电片防脱装置以及运用其的接线端子
TWM468830U (zh) 卡緣連接器
CN113517579A (zh) 一种插接式mxm连接器
CN2665962Y (zh) 电连接器
CN218828026U (zh) 一种大电流dc电源插座
CN213602102U (zh) 一种多端口电连接座
TWM243815U (en) Electronic card connector
CN219610787U (zh) 一种便于接线的浪涌保护器
CN219247036U (zh) 单边接触fpc连接器
CN220753788U (zh) 线对板连接器
CN220544330U (zh) 稳固安装型墙壁插座
CN217361982U (zh) 一种type-c公头连接器
CN204230463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16626283U (zh) Pcb组件
CN220492286U (zh) 一种模块化拼装的双面插座
CN216850441U (zh) 一种双面插接接触的排线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