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22083U - 模块化屏幕光学检测补偿设备 - Google Patents
模块化屏幕光学检测补偿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022083U CN214022083U CN202022865449.8U CN202022865449U CN214022083U CN 214022083 U CN214022083 U CN 214022083U CN 202022865449 U CN202022865449 U CN 202022865449U CN 214022083 U CN214022083 U CN 21402208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veying
- lifting mechanism
- lifting
- belt
- longitud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41000252254 Catostomidae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10000001503 Joints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4642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20001621 AMOLED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一种模块化屏幕光学检测补偿设备包括主功能单元,和设于所述主功能单元横向一侧的物流单元;所述主功能单元包括多条横向输送带、主升降机构和检测补偿设备,主功能单元具有第一层区域和第二层区域,多条所述横向输送带设于所述第一层区域中,检测补偿设备设于第二层区域中,主升降机构沿上下方向往返于第一层区域和第二层区域之间;所述物流单元包括多条纵向输送带和副升降机构;多条所述纵向输送带层叠搭设构成多层输送区域,所述副升降机构沿上下方向往返于各层所述输送区域之间,与各条纵向输送带组成其所在输送区域的一部分,不同的主功能单元之间通过物流单元实现灵活对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装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对AMOLED屏幕进行光学检测补偿的模块化设备;所述屏幕光学检测补偿设备可以是对屏幕光学检测的设备,也可以是对屏幕补偿的设备,还可以是对屏幕又检测又补偿的设备。
背景技术
AMOLED中文全称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MOLED屏幕常用于大型显示屏幕和快刷新率屏幕(如电脑显示器、大屏幕电视、电子信号或广告牌等),其优点是驱动电压低,发光元件寿命长,缺点是成本较高以及制作工艺复杂,其需要进行的工序有AOI检测(检测屏幕缺陷)、De-mura补偿(修复屏幕缺陷)和OTP烧录电压测试(校正屏幕参数)等。
屏幕的工序复杂,其使用到的设备种类也较为繁多,与上述工序对应的设备,如专利2019210650339中公开的一种AOI全自动屏幕缺陷检测生产线,专利2018210659042中公开的一种用于屏幕的OTP与Demura补偿设备,和专利2018215668211中公开的一种屏幕自动检测装置。
假设使用上述设备构建完整的屏幕生产线,则每一块屏幕需要按照一定次序通过输送线穿梭于各个设备中,而且屏幕需要放在托盘中运输,检测补偿时又必须与托盘脱离,过程中载有屏幕的托盘和空托盘必须分开输送,不仅如此,每个设备的入料口、良品出料口和次品出料口等并非统一设计,对应搭设的输送线不仅需要配合不同设备的进出料口,还需要考虑场地环境和场地面积,因此构成的屏幕生产线往往各不相同,由此就导致了构建出的生产线拓展性能较差,当某一条生产线需要拓展某种设备或某道工序时,会出现与现有生产线之间的兼容问题,如前一道工序的出料口对不上下一道工序的进料口,即使能够兼容,也要针对前后工序的设备,单独设计输送线,费时费力且成本较高。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便成为本实用新型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块化屏幕光学检测补偿设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模块化屏幕光学检测补偿设备包括主功能单元,和设于所述主功能单元横向一侧的物流单元;
所述主功能单元包括主机架、多条横向输送带、主升降机构、搬运机构和检测补偿设备;
所述主机架中设有水平布置的第一层区域和水平布置的第二层区域,所述第一层区域位于所述第二层区域下方;多条所述横向输送带均沿横向延伸布置,并纵向相互地平行铺设于所述第一层区域中;所述搬运机构和所述检测补偿设备设于所述第二层区域中;
所述主升降机构沿上下方向往返于第一层区域和第二层区域之间;
所述物流单元包括副机架、多条纵向输送带和副升降机构;
多条所述纵向输送带均沿纵向延伸布置,并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层叠搭设在所述副机架中构成多层输送区域,其中多层所述区域中的最下层输送区域与所述第一层区域位于同一层高度;
所述副升降机构沿上下方向往返于各层所述输送区域之间,与各条纵向输送带组成其所在输送区域的一部分;
所述副升降机构和各条所述纵向输送带中均交替布置有沿纵向输送的辊轮传送结构和沿横向输送的皮带传送结构;
多条所述横向输送带的同一输送端均与最下层输送区域的一纵向侧边垂直对接。
进一步的,所述搬运机构包括托盘搬运机构和屏幕搬运机构;多条所述横向输送带包括上料线、良品线和劣品线;所述主升降机构包括上料升降机构、良品升降机构和劣品升降机构;
在所述第一层区域中,所述上料线、所述良品线和所述劣品线沿纵向方向平行排列;
所述上料线、所述良品线和所述劣品线为皮带传送带或辊轮传送带;
所述上料升降机构设于所述上料线上,所述良品升降机构设于所述良品线上,所述劣品升降机构设于所述劣品升降机构上;
所述托盘搬运机构在第二层区域中往返于上料升降机构、良品升降机构和劣品升降机构之间;所述屏幕搬运机构在第二层区域中往返于上料升降机构、良品升降机构、劣品升降机构和所述检测补偿设备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主升降机构还包括空盘存放机构;所述空盘存放机构、所述良品升降机构和所述劣品升降机构有下列两种布置方式:
第一种:在所述第一层区域中,所述上料线、所述良品线和所述劣品线沿纵向方向的排列顺序为:上料线、良品线和劣品线,或上料线、劣品线和良品线;
在所述主功能单元中,所述空盘存放机构、所述良品升降机构和所述劣品升降机构对应所述上料线、所述良品线和所述劣品线的纵向排列次序沿纵向对齐布置,并布置于所述第二层区域在横向方向上一侧;所述上料升降机构和所述空盘存放机构在所述上料线上横向对齐布置,以此空盘存放机构位于第二层区域的一角落处。
第二种:在所述第一层区域中,所述上料线、所述良品线和所述劣品线沿纵向方向的排列顺序为:上料线、良品线和劣品线,或上料线、劣品线和良品线;
在所述主功能单元中,所述上料升降机构、所述良品升降机构和所述劣品升降机构对应所述上料线、所述良品线和所述劣品线的纵向排列次序对齐布置,并位于所述第二层区域的横向方向一侧;所述空盘存放机构设置在所述主机架的外侧,并沿纵向与上料线、良品线和劣品线对齐布置。
以上两种方法对应的托盘搬运机构布置方式为:
第一种:所述托盘搬运机构包括纵向搬运机构和横向搬运机构;
所述纵向搬运机构和横向搬运机构均主要由托盘吸盘和直线电机构成;
所述纵向搬运机构的直线电机的定子部分沿纵向固设在所述主机架上,搬运机构的托盘吸盘固设在其直线电机的动子上,随动子沿纵向方向在所述空盘存放机构、所述良品升降机构和所述劣品升降机构之间往复移动;
所述横向搬运机构的直线电机的定子部分沿横向固设在所述主机架上,横向搬运机构的托盘吸盘固设在其直线电机的动子上,随动子沿横向方向在所述上料升降机构和所述空盘存放机构之间往复移动;
所述屏幕搬运机构主要由直线电机、六轴机械手和屏幕吸盘构成;
所述屏幕搬运机构的直线电机的定子部分固设在所述主机架上,并纵向延伸设置于良品升降机构和劣品升降机构靠近所述检测补偿设备的一侧,所述六轴机械手固设在其直线电机的动子上,随动子纵向往复移动,所述屏幕吸盘设置于所述六轴机械手的手臂一端上,随其手臂往返于上料升降机构、良品升降机构、劣品升降机构和检测补偿设备之间。
第二种:所述托盘搬运机构为纵向搬运机构;
所述纵向搬运机构主要由托盘吸盘和直线电机构成;
所述纵向搬运机构的直线电机的定子部分沿纵向固设在所述主机架上,纵向搬运机构的托盘吸盘固设在其直线电机的动子上,随动子沿纵向方向在空盘存放机构、上料升降机构、良品升降机构和劣品升降机构之间往复移动;
所述屏幕搬运机构主要由直线电机、六轴机械手和屏幕吸盘构成;
所述屏幕搬运机构的直线电机的定子部分固设在所述主机架上,并纵向延伸设置于上料升降机构、良品升降机构和劣品升降机构靠近所述检测补偿设备的一侧,所述六轴机械手固设在其直线电机的动子上,随动子纵向往复移动,所述屏幕吸盘设置于所述六轴机械手的手臂一端上,随其手臂往返于上料升降机构、良品升降机构、劣品升降机构和检测补偿设备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上料升降机构、所述良品升降机构、所述劣品升降机构和所述空盘存放机构均主要由成对托臂和升降驱动模组构成;
各所述升降驱动模组的固定部分沿竖直方向跨设在所述第一层区域和所述第二层区域之间,其各自的所述成对托臂固设在其运动部分上,且上料升降机构的成对托臂的初始位置位于所述上料线的运输面下方,空盘存放机构、良品升降机构和劣品升降机构的成对托臂的初始位置均位于所述第二层区域中。
进一步的,所述副升降机构由升降驱动模组和升降输送单元组成;
所述升降驱动模组的固定部分沿竖直方向跨设在各层所述输送区域上,其运动部分作用在所述升降输送单元上;
所述升降输送单元设于所述物流单元横向对齐所述良品线或所述劣品线的位置,即:
所述升降输送单元和所述升降驱动模组位于所述物流单元的中部,或所述物流单元纵向方向上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输送单元和各个所述纵向输送带均为一种双向输送结构,所述双向输送结构包括多根辊轮、多条皮带、皮带升降机构和框架,其中:
多根所述辊轮均横向转动定位在所述框架中,并在纵向方向上相互平行间隔排列;
多条所述皮带均横向拉伸张紧,并埋设于相邻所述辊轮的间隔中;
所述皮带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框架中并作用于各条所述皮带上,驱动各条皮带沿竖直方向同步升降;
以此构成的所述升降输送单元其初始位置设于最下层输送区域中,所述升降驱动模组的运动部分作用于所述框架上,沿竖直方向驱动升降输送单元往返于各输送区域之间,升降输送单元与各条所述纵向输送带组成其所在输送区域的一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输送单元还包括皮带托架;
所述皮带托架包括平板、多个立板、多个皮带张紧轮和皮带驱动轮,其中:
各个所述立板均平行于竖直平面固设在所述平板上,且每片立板均对应埋设于相邻所述辊轮的间隔中;
每片立板上,多个皮带张紧轮和皮带驱动轮均纵向转动定位于立板的同一侧面,每片立板均设有一根所述皮带,皮带圈套在立板上的各个皮带张紧轮和皮带驱动轮上;
所述皮带升降机构为气缸,气缸作用在所述平板下方,以此同步驱动各个皮带沿竖直方向升降。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检测补偿设备可以是AOI检测设备,也可以是De-mura补偿设备,也可以是OTP烧录电压测试设备,在主功能单元中,这些原本不兼容的设备被整合成相互兼容的设备,使得设备与设备之间更容易配合,布置起来也更为方便。
2.上述方案中,主功能单元分为第一层区域和第二层区域,第一层区域主要是用于布置各条横向输送带,用于上下料,并通过主升降机构将托盘和屏幕送入第二层区域,第二层区域主要是用于实现屏幕和托盘在检测或补偿或烧录前的分离,和屏幕和托盘在检测或补偿或烧录后的合并,并通过主升降机构将托盘和屏幕送回第一层区域,将运输与检测、补偿或烧录工序上下分开同时进行,减少了等待间隔,分工明确,提高生产效率。
3.上述方案中,所述副升降机构用于在物流单元中上下输送托盘和屏幕;当物流单元用于输送走主功能单元中的托盘和屏幕时,副升降机构用于接收品质不同或型号不同的屏幕,并上升至上层其他纵向输送区域,以此实现不同屏幕的分类运输。
4.上述方案中,所述副升降机构和各条所述纵向输送带中,沿纵向输送的辊轮传送结构用于横向运输托盘和屏幕,该沿横向输送的皮带传送结构用于将托盘和屏幕的换向输送,以此将屏幕从物流单元送进主功能单元中,即托盘和屏幕的输送方向由纵向变为横向;或者将托盘和屏幕从主功能单元送进物流单元中,即屏幕的输送方向由横向变为纵向,以此实现物流单元与主功能单元的配合连接。
5.上述方案中,由于所述最下层输送区域与所述第一层区域在同一层高度对接,且物流单元能够进行横向和纵向运输,因此所述物流单元能够对接于所述主功能单元的横向一侧或横向另一侧,且托盘和屏幕可以从物流单元传输进入主功能单元,托盘和屏幕也可以从主功能单元传输进入物流单元;对接时,副升降机构和最下层输送区域的纵向输送带分别与第一层区域的各条横向输送带在同一层中对接;当主功能单元需要物流单元向第一层区域中输送来托盘和屏幕时,设置横向输送带在横向方向上的输送方向,并根据该方向在其横向一端布置物流单元;当主功能单元需要物流单元从第一层区域中输送走托盘和屏幕时,改变横向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并根据该方向在其横向一端布置物流单元,或者不改变输送方向,将物流单元的布置位置从横向输送带的横向一端改变至其另一端;或者主功能单元两端均设有物流单元,一个物流单元用于运输未检测或未补偿或未烧录的屏幕,另一个用于输送已检测或已补偿或已烧录的屏幕;即使主功能单元的加工工艺发生变化,或者横向输送带的输送对象和输送方向发生变化,物流单元均能够很好的兼容主功能单元,使得布置生产线的方式更加灵活多变,减小场地因素对生产线的限制,兼容性更强。
6.上述方案中,由于上料线只需要实现上料,因此托盘和屏幕在上料线上相对于主功能单元只进不出,而良品线和劣品线需要实现完成检测或补偿或烧录工艺后的屏幕的运出,因此托盘和屏幕在良品线和劣品线上相对于主功能单元只出不进,根据运输对象布置三条输送带,分工明确,提高了输送效率,且便于检测补偿设备和搬运机构开展相关工作。
7.上述方案中,所述上料升降机构用于将上料线上送来的托盘和屏幕从第一层区域送往第二层区域,良品升降机构用于将载有良品屏幕的托盘从第二层区域送至良品线上,劣品升降机构用于将载有劣品屏幕的托盘从第二层区域送至劣品线上,这里的良品屏幕和劣品屏幕也可以是两种不同型号的屏幕,良品和劣品这两种前缀命名是用于区分输送对象不同的升降机构和输送线,并不特指命名后的升降机构和输送线只能用于输送搬运良品屏幕和劣品屏幕。
8.上述方案中,所述空盘存放机构用于暂存和屏幕分离的托盘,以待良品升降机构和劣品升降机构备用,由于良品线和劣品线的一侧需要设置屏幕搬运机构,因此将良品线和劣品线靠近设置,并将空盘存放机构和上料升降机构一同设置在上料线上,不挤占屏幕搬运机构的布置空间,这样能够合理利用水平空间,减少整个设备的占地面积。
9.上述方案中,所述横向搬运机构用于从上料升降机构中抓取已和屏幕分离的托盘,并堆放在所述空盘存放机构中,所述纵向搬运机构用于从空盘放置机构中抓取空置托盘,并放置在良品升降机构和劣品升降机构中,以备放置良品屏幕和劣品屏幕。
10.上述方案中,所述屏幕搬运机构用于从上料升降机构中抓取屏幕,放入检测补偿设备中,并从检测补偿设备中抓取良品屏幕或者劣品屏幕,对应放入良品升降机构和劣品升降机构中,其中,所述六轴机械手用于来回转动抓取屏幕,由于空盘存放机构和上料升降机构横向布置,占用了所述直线电机的纵向布置空间,因此该直线电机只能跨设于所述良品升降机构和劣品升降机构的侧旁,用于驱动六轴机械手的位置在良品升降机构侧旁和劣品升降机构侧旁往复移动。
11.上述方案中,所述空盘存放机构用于暂存和屏幕分离的托盘,以待良品升降机构和劣品升降机构备用,由于良品线和劣品线的一侧需要设置屏幕搬运机构,因此将良品线和劣品线靠近设置,并将空盘存放机构设置在主机架外侧,不挤占屏幕搬运机构的放置空间,这样能够合理利用水平空间,减少整个设备的占地面积,且将空盘存放机构、上料升降机构、良品升降机构和劣品升降机构纵向对齐布置,能够通过一个纵向搬运机构实现托盘的搬运,无需再布置横向搬运机构,节省成本,但也存在一定缺陷,即多个主功能单元纵向并列布置时,空盘存放机构会在两主功能单元之间占用一定空间。
12.上述方案中,所述纵向搬运机构用于从空盘放置机构中抓取空置托盘,并放置在空盘存放机构中备用,当需要装载良品屏幕和劣品屏幕时,再从空盘存放机构中搬运托盘放置在良品升降机构和劣品升降机构中。
13.上述方案中,所述屏幕搬运机构用于从上料升降机构中抓取屏幕,放入检测补偿设备中,并从检测补偿设备中抓取良品屏幕或者劣品屏幕,对应放入良品升降机构和劣品升降机构中,其中,所述六轴机械手用于来回转动抓取屏幕,由于空盘存放机构设置在了主机架一侧,因此所述直线电机能够纵向延伸并跨设在上料升降机构、良品升降机构和劣品升降机构的侧旁,用于驱动六轴机械手在上料升降机构侧旁、良品升降机构侧旁和劣品升降机构侧旁之间往复移动。
14.上述方案中,上料升降机构的成对托臂的初始位置位于所述上料线的运输面下方,因此不会对上料线的运输造成干扰,当需要上升来料屏幕时,其升降驱动模组驱动托臂上升,使托臂作用于托盘下方,驱动载有屏幕的托盘上升;空盘存放机构、良品升降机构和劣品升降机构的成对托臂的初始位置均位于所述第二层区域中,其中,空盘存放机构的托臂上堆放有空置托盘时,其升降驱动模组驱动托臂下降,使得最上方的空置托盘位于纵向搬运机构和横向搬运机构能够搬运的高度,并且不干涉纵向搬运机构和横向搬运机构的移动;良品升降机构和劣品升降机构的托臂上放置带装载的托盘,当托盘放满屏幕时,升降驱动模组驱动托臂下降,纵向搬运机构再次搬运空置托盘放在满载托盘上,并以此方式循环叠螺,这样最上方的空置托盘不会干涉纵向搬运机构的移动。
15.上述方案中,所述升降输送单元用于从主功能单元接收载有屏幕的托盘或者向主功能单元输送载有屏幕的托盘,升降驱动模组用于驱动升降输送单元,使其在物流单元中上下移动;
当升降输送单元和所述升降驱动模组位于物流单元的中部时,物流单元在横向方向两侧均为纵向输送带,以此物流单元的两侧均能够与其他物流运输设备对接;
当升降输送单元和所述升降驱动模组位于物流单元纵向方向上的一侧时,物流单元在横向方向的一侧为纵向输送带,以此物流单元的这一侧能够与其他物流运输设备对接。
16.上述方案中,所述升降输送单元和各个所述纵向输送带均为一种双向输送结构,所述双向输送结构,沿横向方向的输送为辊轮输送,沿纵向方向的输送为皮带输送;当皮带升降机构驱动皮带下降,使皮带高度低于辊轮高度,该双向输送结构为沿横向的辊轮输送,当皮带升降机构驱动皮带上升,使皮带高度高于辊轮高度,该双向输送结构为沿Z轴的皮带输送;
当升降输送单元位于其中一层输送区域中,与纵向输送带组成一条完整输送线时,升降输送单元既能够作为辊轮输送沿横向运输物料,也能够作为皮带输送沿纵向将物料换向运输至主功能单元中,或将主功能单元中沿横向运输的物料换向运输至所在输送区域的纵向输送带上,还能够将其中一层输送区域中的物料通过升降转移到其他层输送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一、将运输与检测、补偿或烧录工序上下分开同时进行,减少了等待间隔,分工明确,提高生产效率。
二、物流单元均能够很好的兼容主功能单元,使得布置生产线的方式更加灵活多变,减小场地因素对生产线的限制,兼容性更强。
三、将良品线和劣品线靠近设置,并将空盘存放机构设置在主机架外侧,不挤占屏幕搬运机构的放置空间,这样能够合理利用水平空间,减少整个设备的占地面积,且将空盘存放机构、上料升降机构、良品升降机构和劣品升降机构纵向对齐布置,能够通过一个纵向搬运机构实现托盘的搬运,无需再布置横向搬运机构,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主功能单元的立体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主功能单元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纵向搬运机构的立体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料线的立体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模块化屏幕光学检测补偿设备的立体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模块化屏幕光学检测补偿设备的俯视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物流单元的立体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物流单元另一种结构的立体图;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升降输送单元和升降驱动模组的立体图;
附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升降输送单元的立体图;
附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升降输送单元的的内部结构图。
以上附图中:1.主机架;2.检测补偿设备;3.第一层区域;4.第二层区域;5.副机架;6.纵向输送带;7.最下层输送区域;8.屏幕搬运机构;9.上料线;10.良品线;11.劣品线;12.上料升降机构;13.良品升降机构;14.劣品升降机构;15.空盘存放机构;16.纵向搬运机构;17.横向搬运机构;18.直线电机;19.六轴机械手;20.屏幕吸盘;21.托盘吸盘;22.成对托臂;23.升降驱动模组;24.升降输送单元;25.辊轮;26.皮带;27.皮带升降机构;28.框架;29.平板;30.立板;31.皮带张紧轮;32.皮带驱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以下将以图式及详细叙述对本案进行清楚说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案的实施例后,当可由本案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案的精神与范围。
本文的用语只为描述特定实施例,而无意为本案的限制。单数形式如“一”、“这”、“此”、“本”以及“该”,如本文所用,同样也包含复数形式。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案,其仅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连接”或“定位”,均可指二或多个组件或装置相互直接作实体接触,或是相互间接作实体接触,亦可指二或多个组件或装置相互操作或动作。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词(terms),除有特别注明外,通常具有每个用词使用在此领域中、在本案内容中与特殊内容中的平常意义。某些用以描述本案的用词将于下或在此说明书的别处讨论,以提供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有关本案之描述上额外的引导。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前”、“后”、“上”、“下”、“左”、“右”等,均为方向性用词,在本案中仅为说明各结构之间位置关系,并非用以限定本案保护反应及实际实施时的具体方向。
参考附图1至附图11,一种模块化屏幕光学检测补偿设备,包括主功能单元和设于所述主功能单元横向一侧的物流单元;
所述主功能单元包括主机架1、多条横向输送带、主升降机构、搬运机构和检测补偿设备2;
所述主机架1中设有水平布置的第一层区域3和水平布置的第二层区域4,所述第一层区域3位于所述第二层区域4下方;
多条所述横向输送带包括上料线9、良品线10和劣品线11;上料线9、良品线10和劣品线11均沿横向延伸布置,并沿纵向方向平行铺设于所述第一层区域3中;所述上料线9、所述良品线10和所述劣品线11为皮带传送带或辊轮传送带;
所述主升降机构沿上下方向往返于第一层区域3和第二层区域4之间;
所述主升降机构包括上料升降机构12、良品升降机构13、劣品升降机构14和空盘存放机构15;
所述上料升降机构12设于所述上料线9上,所述良品升降机构13设于所述良品线10上,所述劣品升降机构14设于所述劣品升降机构14上;
在所述第一层区域3中,所述上料线9、所述良品线10和所述劣品线11沿纵向方向的排列顺序为:上料线9、良品线10和劣品线11;
在所述主功能单元中,所述空盘存放机构15、所述良品升降机构13和所述劣品升降机构14对应所述上料线9、所述良品线10和所述劣品线11的纵向排列次序沿纵向对齐布置,并布置于所述第二层区域4在横向方向上一侧;所述上料升降机构12和所述空盘存放机构15在所述上料线9上横向对齐布置,以此空盘存放机构15位于第二层区域4的一角落处。
所述上料升降机构12、所述良品升降机构13、所述劣品升降机构14和所述空盘存放机构15均主要由成对托臂22和升降驱动模组23构成;
各所述升降驱动模组23的固定部分沿竖直方向跨设在所述第一层区域3和所述第二层区域4之间,其各自的所述成对托臂22固设在其运动部分上,且上料升降机构12的成对托臂22的初始位置位于所述上料线9的运输面下方,空盘存放机构15、良品升降机构13和劣品升降机构14的成对托臂22的初始位置均位于所述第二层区域4中。
所述搬运机构和所述检测补偿设备2设于所述第二层区域4中;
所述搬运机构包括托盘搬运机构和屏幕搬运机构8;
所述托盘搬运机构在第二层区域4中往返于上料升降机构12、良品升降机构13和劣品升降机构14之间;
所述托盘搬运机构包括纵向搬运机构16和横向搬运机构17;
所述纵向搬运机构16和横向搬运机构17均主要由托盘吸盘21和直线电机18构成;
所述纵向搬运机构16的直线电机18的定子部分沿纵向固设在所述主机架1上,搬运机构16的托盘吸盘21固设在其直线电机18的动子上,随动子沿纵向方向在空盘存放机构15、良品升降机构13和劣品升降机构14之间往复移动;
所述横向搬运机构17的直线电机18的定子部分沿横向固设在所述主机架1上,横向搬运机构17的托盘吸盘21固设在其直线电机18的动子上,随动子沿横向方向在所述上料升降机构12和所述空盘存放机构15之间往复移动;
所述屏幕搬运机构8在第二层区域4中往返于上料升降机构12、良品升降机构13、劣品升降机构14和所述检测补偿设备2之间;
所述屏幕搬运机构8主要由直线电机18、六轴机械手19和屏幕吸盘20构成;
所述屏幕搬运机构8的直线电机18的定子部分固设在所述主机架1上,并纵向延伸设置于良品升降机构13和劣品升降机构14靠近所述检测补偿设备2的一侧,所述六轴机械手19固设在其直线电机18的动子上,随动子纵向往复移动,所述屏幕吸盘20设置于所述六轴机械手19的手臂一端上,随其手臂往返于上料升降机构12、良品升降机构13、劣品升降机构14和检测补偿设备2之间。
所述物流单元包括副机架5、两条纵向输送带6和副升降机构;
两条所述纵向输送带6均沿纵向延伸布置,并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层叠搭设在所述副机架5中构成两条输送区域,其中两条所述区域中的最下层输送区域7与所述第一层区域3位于同一层高度;
所述副升降机构沿上下方向往返于两条所述输送区域之间,与两条纵向输送带6组成其所在输送区域的一部分;
所述副升降机构由升降驱动模组23和升降输送单元24组成;
所述升降驱动模组23的固定部分沿竖直方向跨设在各层所述输送区域上,其运动部分作用在所述升降输送单元24上;
所述升降输送单元24和所述升降驱动模组23位于所述物流单元的中部,并与所述良品线10横向对齐;
所述升降输送单元24和两条所述纵向输送带6均为一种双向输送结构,所述双向输送结构包括多根辊轮25、多条皮带26、皮带升降机构27、框架28和皮带托架,其中:
多根所述辊轮25均横向转动定位在所述框架28中,并在纵向方向上相互平行间隔排列;
多条所述皮带26均横向拉伸张紧,并埋设于相邻所述辊轮25的间隔中;
所述皮带升降机构27设置在所述框架28中并作用于各条所述皮带26上,驱动各条皮带26沿竖直方向同步升降;
所述皮带托架包括平板29、多个立板30、多个皮带张紧轮31和皮带驱动轮32,其中:
各个所述立板30均平行于竖直平面固设在所述平板29上,且每片立板30均对应埋设于相邻所述辊轮25的间隔中;
每片立板30上,多个皮带张紧轮31和皮带驱动轮32均纵向转动定位于立板30的同一侧面,每片立板30均设有一根所述皮带26,皮带26圈套在立板30上的各个皮带张紧轮31和皮带驱动轮32上;
所述皮带升降机构27为气缸,气缸作用在所述平板29下方,以此同步驱动各个皮带26沿竖直方向升降;
以此构成的所述升降输送单元24其初始位置设于最下层输送区域7中,所述升降驱动模组23的运动部分作用于所述框架28上,沿竖直方向驱动升降输送单元24往返于各输送区域之间,升降输送单元24与各条所述纵向输送带6组成其所在输送区域的一部分。
所述主功能单元中多条所述横向输送带的同一输送端均与所述物流单元的最下层输送区域7的一纵向侧边垂直对接,以此上料线9、良品线10和劣品线11均能够将物料输送至物流单元中。
该模块化屏幕光学检测补偿设备的运动过程为:
第一步:所述上料线9运送来载有屏幕的托盘,当载有屏幕的托盘运输至上料升降机构12时,上料升降机构12的成对托臂22在升降驱动模组23的驱动下,将载有屏幕的托盘上升至第二层区域4上;
第二步:所述屏幕搬运机构8通过屏幕吸盘20将托盘中的屏幕搬运至检测补偿设备2中,当屏幕被搬运完后,横向搬运机构17通过托盘吸盘21将托盘搬运至空盘存放机构15上;
第三步:所述纵向搬运机构16将空盘存放机构15中堆放的空载托盘搬运至良品升降机构13和劣品升降机构14上;
第四步:屏幕搬运机构8将检测完毕的屏幕,根据屏幕是劣品还是良品,将其放置在良品升降机构13和劣品升降机构14上的空载托盘中;
第五步:良品升降机构13和劣品升降机构14下降,将载有良品屏幕或劣品屏幕的托盘运送至第一层区域3中,良品线10和劣品线11将其继续向前输送至物流单元的最下层输送区域7中;
第六步:物流单元中的升降输送单元24将载有良品屏幕的屏幕或者是载有劣品屏幕的托盘上升至上层输送区域中,最下层输送区域7负责运输载有另一种屏幕的托盘;
第七步:不同物流单元相互对接,可以是不同物流单元的纵向输送带6首尾对接,实现不同物流单元的直线对接,还可以是一个物流单元的纵向输送带6对接另一个物流单元的升降输送单元24对接,实现不同物流单元的垂直对接,即使不同主功能单元布置不在一条直线上,通过物流单元也能够实现不同主功能单元之间的连接。
下面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情况以及结构变化作如下说明:
1.以上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输送单元24和所述升降驱动模组23位于所述物流单元的中部,还可以是位于物流单元的外侧,如附图8所示,只要是能够用于实现上下运输即可,这种布置结构均应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内,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并接受的。
2. 以上实施例中,所述物流单元能够对接于所述主功能单元的横向一侧,还可以是将物流单元的布置位置从横向输送带的横向一端改变至其另一端,还可以是主功能单元两端均设有物流单元,一个物流单元用于运输未检测或未补偿或未烧录的屏幕,另一个用于输送已检测或已补偿或已烧录的屏幕,只要是能够实现不同主功能单元之间的物流传输的布置方式,均应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内,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并接受的。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模块化屏幕光学检测补偿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包括主功能单元,和设于所述主功能单元横向一侧的物流单元;
所述主功能单元包括主机架(1)、多条横向输送带、主升降机构、搬运机构和检测补偿设备(2);
所述主机架(1)中设有水平布置的第一层区域(3)和水平布置的第二层区域(4),所述第一层区域(3)位于所述第二层区域(4)下方;多条所述横向输送带均沿横向延伸布置,并纵向相互地平行铺设于所述第一层区域(3)中;所述搬运机构和所述检测补偿设备(2)设于所述第二层区域(4)中;
所述主升降机构沿上下方向往返于第一层区域(3)和第二层区域(4)之间;
所述物流单元包括副机架(5)、多条纵向输送带(6)和副升降机构;
多条所述纵向输送带(6)均沿纵向延伸布置,并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层叠搭设在所述副机架(5)中构成多层输送区域,其中多层所述区域中的最下层输送区域(7)与所述第一层区域(3)位于同一层高度;
所述副升降机构沿上下方向往返于各层所述输送区域之间,与各条纵向输送带(6)组成其所在输送区域的一部分;
所述副升降机构和各条所述纵向输送带(6)中均交替布置有沿纵向输送的辊轮传送结构和沿横向输送的皮带传送结构;
多条所述横向输送带的同一输送端均与最下层输送区域(7)的一纵向侧边垂直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屏幕光学检测补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机构包括托盘搬运机构和屏幕搬运机构(8);多条所述横向输送带包括上料线(9)、良品线(10)和劣品线(11);所述主升降机构包括上料升降机构(12)、良品升降机构(13)和劣品升降机构(14);
在所述第一层区域(3)中,所述上料线(9)、所述良品线(10)和所述劣品线(11)沿纵向方向平行排列;
所述上料线(9)、所述良品线(10)和所述劣品线(11)为皮带传送带或辊轮传送带;
所述上料升降机构(12)设于所述上料线(9)上,所述良品升降机构(13)设于所述良品线(10)上,所述劣品升降机构(14)设于所述劣品升降机构(14)上;
所述托盘搬运机构在第二层区域(4)中往返于上料升降机构(12)、良品升降机构(13)和劣品升降机构(14)之间;所述屏幕搬运机构(8)在第二层区域(4)中往返于上料升降机构(12)、良品升降机构(13)、劣品升降机构(14)和所述检测补偿设备(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屏幕光学检测补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升降机构还包括空盘存放机构(15);
在所述第一层区域(3)中,所述上料线(9)、所述良品线(10)和所述劣品线(11)沿纵向方向的排列顺序为:上料线(9)、良品线(10)和劣品线(11),或上料线(9)、劣品线(11)和良品线(10);
在所述主功能单元中,所述空盘存放机构(15)、所述良品升降机构(13)和所述劣品升降机构(14)对应所述上料线(9)、所述良品线(10)和所述劣品线(11)的纵向排列次序沿纵向对齐布置,并布置于所述第二层区域(4)在横向方向上一侧;所述上料升降机构(12)和所述空盘存放机构(15)在所述上料线(9)上横向对齐布置,以此空盘存放机构(15)位于第二层区域(4)的一角落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化屏幕光学检测补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搬运机构包括纵向搬运机构(16)和横向搬运机构(17);
所述纵向搬运机构(16)和横向搬运机构(17)均主要由托盘吸盘(21)和直线电机(18)构成;
所述纵向搬运机构(16)的直线电机(18)的定子部分沿纵向固设在所述主机架(1)上,搬运机构(16)的托盘吸盘(21)固设在其直线电机(18)的动子上,随动子沿纵向方向在所述空盘存放机构(15)、所述良品升降机构(13)和所述劣品升降机构(14)之间往复移动;
所述横向搬运机构(17)的直线电机(18)的定子部分沿横向固设在所述主机架(1)上,横向搬运机构(17)的托盘吸盘(21)固设在其直线电机(18)的动子上,随动子沿横向方向在所述上料升降机构(12)和所述空盘存放机构(15)之间往复移动;
所述屏幕搬运机构(8)主要由直线电机(18)、六轴机械手(19)和屏幕吸盘(20)构成;
所述屏幕搬运机构(8)的直线电机(18)的定子部分固设在所述主机架(1)上,并纵向延伸设置于良品升降机构(13)和劣品升降机构(14)靠近所述检测补偿设备(2)的一侧,所述六轴机械手(19)固设在其直线电机(18)的动子上,随动子纵向往复移动,所述屏幕吸盘(20)设置于所述六轴机械手(19)的手臂一端上,随其手臂往返于上料升降机构(12)、良品升降机构(13)、劣品升降机构(14)和检测补偿设备(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屏幕光学检测补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升降机构还包括空盘存放机构(15);
在所述第一层区域(3)中,所述上料线(9)、所述良品线(10)和所述劣品线(11)沿纵向方向的排列顺序为:上料线(9)、良品线(10)和劣品线(11),或上料线(9)、劣品线(11)和良品线(10);
在所述主功能单元中,所述上料升降机构(12)、所述良品升降机构(13)和所述劣品升降机构(14)对应所述上料线(9)、所述良品线(10)和所述劣品线(11)的纵向排列次序对齐布置,并位于所述第二层区域(4)的横向方向一侧;所述空盘存放机构(15)设置在所述主机架(1)的外侧,并沿纵向与上料线(9)、良品线(10)和劣品线(11)对齐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块化屏幕光学检测补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搬运机构为纵向搬运机构(16);
所述纵向搬运机构(16)主要由托盘吸盘(21)和直线电机(18)构成;
所述纵向搬运机构(16)的直线电机(18)的定子部分沿纵向固设在所述主机架(1)上,纵向搬运机构(16)的托盘吸盘(21)固设在其直线电机(18)的动子上,随动子沿纵向方向在空盘存放机构(15)、上料升降机构(12)、良品升降机构(13)和劣品升降机构(14)之间往复移动;
所述屏幕搬运机构(8)主要由直线电机(18)、六轴机械手(19)和屏幕吸盘(20)构成;
所述屏幕搬运机构(8)的直线电机(18)的定子部分固设在所述主机架(1)上,并纵向延伸设置于上料升降机构(12)、良品升降机构(13)和劣品升降机构(14)靠近所述检测补偿设备(2)的一侧,所述六轴机械手(19)固设在其直线电机(18)的动子上,随动子纵向往复移动,所述屏幕吸盘(20)设置于所述六轴机械手(19)的手臂一端上,随其手臂往返于上料升降机构(12)、良品升降机构(13)、劣品升降机构(14)和检测补偿设备(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3或者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块化屏幕光学检测补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升降机构(12)、所述良品升降机构(13)、所述劣品升降机构(14)和所述空盘存放机构(15)均主要由成对托臂(22)和升降驱动模组(23)构成;
各所述升降驱动模组(23)的固定部分沿竖直方向跨设在所述第一层区域(3)和所述第二层区域(4)之间,其各自的所述成对托臂(22)固设在其运动部分上,且上料升降机构(12)的成对托臂(22)的初始位置位于所述上料线(9)的运输面下方,空盘存放机构(15)、良品升降机构(13)和劣品升降机构(14)的成对托臂(22)的初始位置均位于所述第二层区域(4)中。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屏幕光学检测补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升降机构由升降驱动模组(23)和升降输送单元(24)组成;
所述升降驱动模组(23)的固定部分沿竖直方向跨设在各层所述输送区域上,其运动部分作用在所述升降输送单元(24)上;
所述升降输送单元(24)设于所述物流单元横向对齐所述良品线(10)或所述劣品线(11)的位置,即:
所述升降输送单元(24)和所述升降驱动模组(23)位于所述物流单元的中部,或所述物流单元纵向方向上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块化屏幕光学检测补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输送单元(24)和各个所述纵向输送带(6)均为一种双向输送结构,所述双向输送结构包括多根辊轮(25)、多条皮带(26)、皮带升降机构(27)和框架(28),其中:
多根所述辊轮(25)均横向转动定位在所述框架(28)中,并在纵向方向上相互平行间隔排列;
多条所述皮带(26)均横向拉伸张紧,并埋设于相邻所述辊轮(25)的间隔中;
所述皮带升降机构(27)设置在所述框架(28)中并作用于各条所述皮带(26)上,驱动各条皮带(26)沿竖直方向同步升降;
以此构成的所述升降输送单元(24)其初始位置设于最下层输送区域(7)中,所述升降驱动模组(23)的运动部分作用于所述框架(28)上,沿竖直方向驱动升降输送单元(24)往返于各输送区域之间,升降输送单元(24)与各条所述纵向输送带(6)组成其所在输送区域的一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块化屏幕光学检测补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输送单元(24)还包括皮带托架;
所述皮带托架包括平板(29)、多个立板(30)、多个皮带张紧轮(31)和皮带驱动轮(32),其中:
各个所述立板(30)均平行于竖直平面固设在所述平板(29)上,且每片立板(30)均对应埋设于相邻所述辊轮(25)的间隔中;
每片立板(30)上,多个皮带张紧轮(31)和皮带驱动轮(32)均纵向转动定位于立板(30)的同一侧面,每片立板(30)均设有一根所述皮带(26),皮带(26)圈套在立板(30)上的各个皮带张紧轮(31)和皮带驱动轮(32)上;
所述皮带升降机构(27)为气缸,气缸作用在所述平板(29)下方,以此同步驱动各个皮带(26)沿竖直方向升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865449.8U CN214022083U (zh) | 2020-12-03 | 2020-12-03 | 模块化屏幕光学检测补偿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865449.8U CN214022083U (zh) | 2020-12-03 | 2020-12-03 | 模块化屏幕光学检测补偿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022083U true CN214022083U (zh) | 2021-08-24 |
Family
ID=77382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865449.8U Active CN214022083U (zh) | 2020-12-03 | 2020-12-03 | 模块化屏幕光学检测补偿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02208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014007A (zh) * | 2021-11-09 | 2022-02-08 | 深圳市腾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高效上料系统及对应otp检测机 |
-
2020
- 2020-12-03 CN CN202022865449.8U patent/CN21402208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014007A (zh) * | 2021-11-09 | 2022-02-08 | 深圳市腾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高效上料系统及对应otp检测机 |
CN114014007B (zh) * | 2021-11-09 | 2023-02-28 | 深圳市腾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高效上料系统及对应otp检测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762480B2 (ja) | 部品実装装置及び方法 | |
CN102105375B (zh) | 板状工件的移送设备及移送方法 | |
TWI716611B (zh) | 搬送系統 | |
TW202007622A (zh) | 搬送系統 | |
CN110254859B (zh) | 一种装箱系统 | |
CN214022083U (zh) | 模块化屏幕光学检测补偿设备 | |
CN210259827U (zh) | 装卸货辅助装置及货物分拣系统 | |
CN111717673A (zh) | 托盘输送装置及面板输送系统 | |
CN105692199A (zh) | 一种用于lcd产品制造加工的单体上下料机 | |
KR101095507B1 (ko) | 기판 패킹 시스템 | |
CN109003926A (zh) | 一种电池片掰片装置和方法以及电池片串焊机 | |
TWI730134B (zh) | 機器人、機器人之控制方法、教示用治具及機器人之教示方法 | |
JP2006347753A (ja) | 搬送システム | |
CN215853255U (zh) | 物料箱转运系统 | |
CN110254860B (zh) | 一种装箱方法 | |
JP2022175430A (ja) | 移載装置 | |
CN211140478U (zh) | 具有码放指引功能的物料存储设备 | |
CN105692194A (zh) | 一种用于lcd产品制造加工的双体上下料机 | |
CN111717674A (zh) | 托盘输送装置及面板输送系统 | |
WO2023040751A1 (zh) | 物料箱转运系统 | |
CN217866676U (zh) | 带翻转功能的视觉检测机 | |
CN210146371U (zh) | 一种湿度卡自动生产线 | |
CN218907883U (zh) | 一种托盘上料机构 | |
CN216335291U (zh) | 一种料盘上下料机构 | |
CN218878361U (zh) | 双层输送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