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17897U - 一种用于阻生磨牙牵引的悬臂簧及牵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阻生磨牙牵引的悬臂簧及牵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17897U
CN214017897U CN202022080762.0U CN202022080762U CN214017897U CN 214017897 U CN214017897 U CN 214017897U CN 202022080762 U CN202022080762 U CN 202022080762U CN 214017897 U CN214017897 U CN 2140178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tion
moment arm
cantilever spring
molar
conv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8076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虎
鄢鑫语
刘璐
周静
张晓奇
单迪
邝芊允
李晓龙
简繁
王艳
刘显
杨征
赖文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208076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178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178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178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7/00Orthodontics, i.e. obtaining or maintaining the desired position of teeth, e.g. by straightening, evening, regulating, separating, or by correcting malocclusions
    • A61C7/12Brackets; Arch wires; Combinations thereof;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C7/20Arch wires
    • A61C7/22Tension adjus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8/00Means to be fixed to the jaw-bone for consolidating natural teeth or for fixing dental prostheses thereon; Dental implants; Implanting tools
    • A61C8/0093Features of im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C8/0096Implants for use in orthodontic treatmen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Dentis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口腔正畸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阻生牙牵引的悬臂簧及牵引装置与方法,其中的悬臂簧包括位于两端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实现悬臂簧的固定;第一圈曲和第二圈曲,所述第一圈曲和所述第二圈曲形成至少一个圈曲;第一力臂,形成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一圈曲之间;第二力臂,形成于所述第一圈曲和所述第二圈曲之间;第三力臂,形成于所述第二圈曲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本实用新型中,依靠临时支抗装置提供强支抗,对邻牙无影响;适应症广,高位或低位阻生上颌下颌第三磨牙均可适用;且足够高效,能同时进行阻生第三磨牙的远中竖直、合方牵引和近中移动,大幅缩短疗程。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阻生磨牙牵引的悬臂簧及牵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口腔正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阻生牙牵引的悬臂簧及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因阻生第三磨牙往往导致第二磨牙严重的牙体牙髓疾病,因此,造成第二磨牙缺失。
现有技术中,通常存在三种解决方案:
第一种解决方案:寄希望于阻生第三磨牙自然萌出,以用阻生第三磨牙替代缺失的第二磨牙,但该种方案的疗程过长,且疗效太不确切,尤其是下颌第三磨牙。
第二种解决方案:首先拔除阻生第三磨牙,随后种植修复第二磨牙,但该种解决方案的缺点也很明显,其治疗花费较大,同时使患者承受种植术治疗风险,浪费了患者本身完好的、能够发挥正常功能的自体牙(也就是被拔除的阻生第三磨牙)。
第三种解决方案:通过牵引阻生第三磨牙的矫治器,使阻生第三磨牙替代缺失的第二磨牙。具体地,现有技术中的牵引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弓丝牵引方式:将阻生下颌第三磨牙纳入全口固定矫治,利用弓丝的矫正力竖直排齐。该方式仅适用于高位阻生下颌第三磨牙,且对邻牙有副作用。
2)直立辅簧方式:参见专利CN110916826A,如图1所示,以前牙为支抗,通过直立辅簧的弹性对下颌阻生磨牙产生远中竖直力量。该方式仅适用于高位阻生磨牙;仅能产生竖直力量,需后期近中牵引;同样对邻牙有副作用。
3)磨牙后区种植钉牵引+弓丝近中移动方式:通过固定于磨牙后区种植钉的链状橡皮圈或悬臂簧,向上方和远中牵引近中倾斜的下颌第三磨牙。该方式仅能够实现牵引和竖直的效果,后续还需近中移动磨牙。
4)前磨牙区种植钉+推簧方式:如图2所示,推簧固定于前磨牙区的微种植钉和倾斜第三磨牙的远中尖之间,压缩后能够给予倾斜磨牙向远中方向竖直的推力。该方式能够实现对近中倾斜第三磨牙的远中竖直,但仍需后期近中牵引;且仅适用于高位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
5)缺牙区垂直种植钉+竖直弹簧方式:如图3所示,利用与缺牙区种植钉相连的弹簧对近中倾斜的磨牙产生远中竖直的力量。该方式仅能实现竖直作用,仅适用于高位阻生磨牙、缺牙区骨量足够的病例,且仍需后期近中牵引。
6)铸造式矫治器方式(如改良式Uprighter Jet):利用可调节螺旋夹向远中压缩螺旋弹簧,对近中倾斜磨牙产生远中竖直的力量。该方式需要磨牙牙冠充分暴露,仅适用于高位阻生磨牙,且力学方向不好控制。
综上所述,目前的矫治器和矫治方法具有以下的主要缺陷:
1、仅适用于高位阻生的第三磨牙,不适用于低位阻生的第三磨牙;
2、只能提供远中和竖直的矫治力,后期仍需要近中移动,而磨牙近中移动是正畸矫治的难点;
3、现有的部分方法利用邻牙作为支抗,邻牙可能发生倾斜和不必要的移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阻生牙牵引的悬臂簧及牵引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阻生牙牵引的悬臂簧,包括:
位于两端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实现悬臂簧的固定;
第一圈曲和第二圈曲,所述第一圈曲和所述第二圈曲形成至少一个圈曲;
第一力臂,形成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一圈曲之间;
第二力臂,形成于所述第一圈曲和所述第二圈曲之间;
第三力臂,形成于所述第二圈曲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悬臂簧通过镍钛方丝弯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力臂与所述第一力臂形成异面直线。
进一步地,在未激活状态下,所述第一力臂与所述第二力臂之间相互垂直,和/或所述第二力臂与所述第三力臂之间相互垂直,和/或所述第三力臂垂直于所述第一力臂与所述第二力臂所在的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或所述第二固定部为挂钩。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阻生牙的牵引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悬臂簧;还包括:
临时支抗装置,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于所述临时支抗装置上;
黄金链或者链状橡皮圈,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于所述黄金链或者链状橡皮圈上。
进一步地,所述临时支抗装置上具有孔或槽,所述第一固定部插入所述孔或放置于槽后,利用结扎丝和流体树脂固定,将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于所述临时支抗装置上;或利用结扎丝将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临时支抗装置绑定后,利用流体树脂,将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于所述临时支抗装置上。
进一步地,在下颌颊棚区或上颌腭侧或上颌颧牙槽嵴植入所述临时支抗装置,在阻生牙上固定所述黄金链或者链状橡皮圈。
使用本装置用于阻生牙的牵引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将临时支抗装置植入下颌颊棚区或上颌腭侧或上颌颧牙槽嵴;
将黄金链或者链状橡皮圈固定在阻生牙上;
弯制得到如上所述的悬臂簧;
将悬臂簧的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于所述临时支抗装置上;
将悬臂簧的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于所述黄金链或者链状橡皮圈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如下步骤:
牙列取模,得到阴模,将另一临时支抗装置放置于所述阴模内,所述另一临时支抗装置在所述阴模内的位置对应于所述临时支抗装置在所述下颌颊棚区或上颌腭侧或上颌颧牙槽嵴的位置,其中,所述另一临时支抗装置与临时支抗装置同型号;
对包含另一临时支抗装置的所述阴模进行石膏灌注,得到石膏模型,获得的所述石膏模型中包含另一临时支抗装置;
利用包含另一临时支抗装置的石膏模型弯制得到如上所述的悬臂簧。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相比于拔除阻生第三磨牙后种植修复(即背景技术中的第二种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中,用患者完好的自体牙代替缺失第二磨牙,避免了种植术治疗风险和额外花费;
(2)相比于等待阻生第三磨牙自然萌出(即背景技术中的第一种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主动干预措施,疗效确切且疗程更短,尤其是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3)本实用新型相比于背景技术中的第三种解决方案,适应症更广,能够用于牵引位置更低或倾斜度更大的阻生牙;
(4)本实用新型通过临时支抗装置提供强支抗,通过第一圈曲、第二圈曲提供持续稳定、方向可控的力量,可实现远中竖直、合方萌出和近中移动同时进行,更加高效;
(5)本实用新型可以局部矫治,仅涉及阻生第三磨牙,不需全口弓丝,大幅度缩短治疗时间、节约治疗成本;
(6)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简单易弯制,患者复诊操作少,时间短,舒适度高;
(7)本实用新型中,牵引阻生第三磨牙的力学系统仅建立在临时支抗装置上,对邻牙无副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背景技术的直立辅簧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背景技术的前磨牙区种植钉+推簧方式的示意图;
图3是背景技术的缺牙区垂直种植钉+竖直弹簧方式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从正面观察的悬臂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从颊面观察的悬臂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从牙合面观察的悬臂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临时支抗装置植入在下颌颊棚区的牵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所示为临时支抗装置植入在上颌腭侧的牵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所示为临时支抗装置植入在上颌颧牙槽嵴的牵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牵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临时支抗装置植入在下颌颊棚区的阻生牙的受力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4-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阻生牙牵引的悬臂簧,包括:
位于两端的第一固定部A1和第二固定部A2,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A1和第二固定部A2实现悬臂簧的固定;
第一圈曲B1和第二圈曲B2,所述第一圈曲B1和所述第二圈曲 B2形成至少一个圈曲;
第一力臂C1,形成于所述第一固定部A1和所述第一圈曲B1之间;
第二力臂C2,形成于所述第一圈曲B1和所述第二圈曲B2之间;
第三力臂C3,形成于所述第二圈曲B2和所述第二固定部A2之间。
所述悬臂簧通过镍钛方丝弯制,优选地,所述镍钛方丝的截面尺寸为19×25。
在未激活状态下,所述第一力臂C1与所述第二力臂C2之间相互垂直,或根据阻生牙实际位置决定所述第一力臂C1与所述第二力臂 C2之间的角度;在未激活状态下,较小的所述第一力臂C1与所述第二力臂C2之间的角度,在激活后,提供的持续稳定的牵引力、竖直力和近中的矫治力相应减小;类似地,在未激活状态下,较大的所述第一力臂C1与所述第二力臂C2之间的角度,在激活后,提供的持续稳定的牵引力、竖直力和近中的矫治力相应增大;因此,可以通过调节所述第一力臂C1与所述第二力臂C2之间的角度,调节悬臂簧能够提供的持续稳定的牵引力、竖直力和近中的矫治力。
具体地,所述第一力臂C1与所述第二力臂C2之间的角度是通过第一圈曲B1控制的。
通过所述第二圈曲B2可以调节第二力臂C2与所述第三力臂C3 之间的角度,因而可以通过所述第二圈曲B2调节第三力臂C3的高度,因此,可以根据不同患者情况,在口内调节第三力臂C3的高度,以尽可能保证患者的舒适度。
优选地,第二力臂C2与所述第三力臂C3之间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力臂C3与所述第一力臂C1形成异面直线,也就是说,第三力臂C3没有在第一力臂C1与第二力臂C2所在的平面上。
优选地,第三力臂C3垂直于第一力臂C1与第二力臂C2所在的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部A1为挂钩,在牵引时,将第一固定部A1固定于临时支抗装置D1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部A2为挂钩,在牵引时,将第二固定部A2固定于黄金链或者链状橡皮圈D2上。
如图7-9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阻生牙的牵引装置,图中虚线为未激活状态,实线为激活状态,包括临时支抗装置D1,临时支抗装置D1植入在下颌颊棚区或上颌腭侧或上颌颧牙槽嵴,其中,图7所示为临时支抗装置D1植入在下颌颊棚区,图8所示为临时支抗装置D1植入在上颌腭侧,图9所示为临时支抗装置D1植入在上颌颧牙槽嵴;另外,还包括黄金链或者链状橡皮圈D2,黄金链或者链状橡皮圈D2固定在阻生牙上。临时支抗装置D1的角度几乎与牙根平行;
所述临时支抗装置(D1)上具有孔或槽,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之一将所述第一固定部A1固定于所述临时支抗装置D1上:
所述第一固定部(A1)插入所述孔或放置于槽后,利用结扎丝和流体树脂固定,将所述第一固定部(A1)固定于所述临时支抗装置(D1) 上;
或利用结扎丝将所述第一固定部(A1)与所述临时支抗装置(D1) 绑定后,利用流体树脂,将所述第一固定部(A1)固定于所述临时支抗装置(D1)上
黄金链或者链状橡皮圈上具有多个固定位置,第二固定部A2可以固定于黄金链或者链状橡皮圈D2的不同位置上,如图7所示中,第二固定部A2固定于黄金链或者链状橡皮圈D2的最上端位置;通过第二固定部A2固定于黄金链或者链状橡皮圈D2的位置,可以调整施力大小,从而满足不同实际情况的需要。
如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阻生牙的牵引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将临时支抗装置D1植入下颌颊棚区或上颌腭侧或上颌颧牙槽嵴;
将黄金链或者链状橡皮圈D2固定在阻生牙上;
弯制得到悬臂簧;
将悬臂簧的所述第一固定部A1固定于所述临时支抗装置D1上;
将悬臂簧的所述第二固定部A2固定于所述黄金链或者链状橡皮圈D2上。
其中,在植入临时支抗装置步骤中,通常需要拍摄CBCT以获取患者牙齿、牙槽骨和颌骨的数据,并根据牙槽骨和牙根信息设计临时支抗装置植入部位和方向,进而根据临时支抗装置位置3D设计临时支抗装置导板并进行3D打印;
利用3D设计和打印的临时支抗装置导板进行临床上的临时支抗装置植入。临时支抗装置D1的角度几乎与牙根平行;
在固定黄金链或者链状橡皮圈的步骤中,根据患者CBCT的牙槽骨和阻生牙的位置,设计外科开窗路径和范围,并进行阻生牙外科开窗和粘接黄金链或者链状橡皮圈,并在术后缝合。
同时,本实用新型的阻生牙的牵引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牙列取模,得到阴模,将另一临时支抗装置放置于所述阴模内,所述另一临时支抗装置在所述阴模内的位置对应于所述临时支抗装置D1在所述下颌颊棚区或上颌腭侧或上颌颧牙槽嵴的位置,其中,所述另一临时支抗装置与临时支抗装置D1同型号;
对包含另一临时支抗装置的所述阴模进行石膏灌注,得到石膏模型,获得的所述石膏模型中包含另一临时支抗装置;
利用包含另一临时支抗装置的石膏模型弯制得到悬臂簧。
在完成悬臂簧的弯制后,将悬臂簧的所述第一固定部A1固定于所述临时支抗装置D1上,此时,第一力臂C1与合平面或腭平面平行。
将悬臂簧的所述第二固定部A2固定于所述黄金链或者链状橡皮圈D2上后,所述第一力臂C1与所述第二力臂C2之间的角度减小,悬臂簧被激活,悬臂簧对阻生牙施加向上方和近中的牵引矫治力。
进一步参考图11,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临时支抗装置植入在下颌颊棚区的阻生牙的受力示意图。因悬臂簧具有回复原位倾向,因此悬臂簧产生向上和近中的力(如图中的箭头X1表示),黄金链或者链状橡皮圈通常固定于牙齿阻抗中心近中,因此,悬臂簧向上牵拉的同时,对阻生牙T产生逆时针力矩(如图中的箭头Y1表示),因此,牙齿受到力包括向上、近中的牵引力及逆时针旋转力矩(如图中的箭头Z1、Z2、Z3表示)。
上述的阻生牙通常为阻生下颌第三磨牙,临时支抗装置可采用种植钉或者其他植入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依靠临时支抗装置提供强支抗,对邻牙无影响;适应症广,高位或低位阻生第三磨牙均可适用;且足够高效,能同时进行阻生第三磨牙的远中竖直、合方牵引和近中移动,大幅缩短疗程。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相比于拔除阻生第三磨牙后种植修复(即背景技术中的第二种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中,用患者完好的自体牙代替缺失第二磨牙,避免了不必要的种植术治疗风险和额外花费;
(2)相比于等待阻生第三磨牙自然萌出(即背景技术中的第一种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主动干预措施,疗效确切且疗程更短;
(3)本实用新型的适应症更广,能够用于牵引位置更低或倾斜度更大的阻生牙;
(4)通过临时支抗装置提供强支抗,通过第一圈曲、第二圈曲提供持续稳定、方向可控的力量,可实现远中竖直、合方萌出和近中移动同时进行,更加高效;
(5)本实用新型可以局部矫治,仅涉及阻生第三磨牙,不需全口弓丝,大幅度缩短治疗时间、节约治疗成本;
(6)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简单易弯制,患者复诊操作少,时间短,舒适度高;
(7)牵引阻生第三磨牙的力学系统仅建立在临时支抗装置上,对邻牙无副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阻生磨牙牵引的悬臂簧,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于两端的第一固定部(A1)和第二固定部(A2),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A1)和第二固定部(A2)实现悬臂簧的固定;
第一圈曲(B1)和第二圈曲(B2),所述第一圈曲(B1)和所述第二圈曲(B2)形成至少一个圈曲;
第一力臂(C1),形成于所述第一固定部(A1)和所述第一圈曲(B1)之间;
第二力臂(C2),形成于所述第一圈曲(B1)和所述第二圈曲(B2)之间;
第三力臂(C3),形成于所述第二圈曲(B2)和所述第二固定部(A2)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阻生磨牙牵引的悬臂簧,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簧通过镍钛方丝弯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阻生磨牙牵引的悬臂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力臂(C3)与所述第一力臂(C1)形成异面直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阻生磨牙牵引的悬臂簧,其特征在于,在未激活状态下,所述第一力臂(C1)与所述第二力臂(C2)之间相互垂直,和/或所述第二力臂(C2)与所述第三力臂(C3)之间相互垂直,和/或所述第三力臂(C3)垂直于所述第一力臂(C1)与所述第二力臂(C2)所在的平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阻生磨牙牵引的悬臂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A1)和/或所述第二固定部(A2)为挂钩。
6.一种阻生磨牙的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悬臂簧;还包括:
临时支抗装置(D1),所述第一固定部(A1)固定于所述临时支抗装置(D1)上;
黄金链或者链状橡皮圈(D2),所述第二固定部(A2)固定于所述黄金链或者链状橡皮圈(D2)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阻生磨牙的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支抗装置(D1)上具有孔或槽,所述第一固定部(A1)插入所述孔或放置于槽后,利用结扎丝和流体树脂固定,将所述第一固定部(A1)固定于所述临时支抗装置(D1)上;或利用结扎丝将所述第一固定部(A1)与所述临时支抗装置(D1)绑定后,利用流体树脂,将所述第一固定部(A1)固定于所述临时支抗装置(D1)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阻生磨牙的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下颌颊棚区或上颌腭侧或上颌颧牙槽嵴植入所述临时支抗装置(D1),在阻生磨牙上固定所述黄金链或者链状橡皮圈(D2)。
CN202022080762.0U 2020-09-21 2020-09-21 一种用于阻生磨牙牵引的悬臂簧及牵引装置 Active CN2140178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80762.0U CN214017897U (zh) 2020-09-21 2020-09-21 一种用于阻生磨牙牵引的悬臂簧及牵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80762.0U CN214017897U (zh) 2020-09-21 2020-09-21 一种用于阻生磨牙牵引的悬臂簧及牵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17897U true CN214017897U (zh) 2021-08-24

Family

ID=77351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80762.0U Active CN214017897U (zh) 2020-09-21 2020-09-21 一种用于阻生磨牙牵引的悬臂簧及牵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1789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81638A (zh) * 2022-04-22 2023-12-26 苏州口腔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下颌垂直低位阻生第三磨牙分次拔除牵引装置及其牵引方法
CN117547363A (zh) * 2022-04-07 2024-02-13 苏州口腔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阻生牙分次拔除牵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47363A (zh) * 2022-04-07 2024-02-13 苏州口腔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阻生牙分次拔除牵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7281638A (zh) * 2022-04-22 2023-12-26 苏州口腔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下颌垂直低位阻生第三磨牙分次拔除牵引装置及其牵引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017897U (zh) 一种用于阻生磨牙牵引的悬臂簧及牵引装置
AU2019466288B2 (en) Mandibular positioning facial retrognathism orthodontic system and design method thereof
CN212466214U (zh) 一种牵引竖直游离端阻生磨牙的矫治装置
CN111419439A (zh) 一种牵引竖直游离端阻生磨牙的矫治装置及其矫治方法
Klontz Tweed-Merrifield sequentialdirectional force treatment
CN109730788A (zh) 一种导下颌向前和固定正畸联合矫治装置
CN210144771U (zh) 一种导下颌向前和固定正畸联合矫治装置
CN112076000B (zh) 一种用于阻生磨牙牵引的悬臂簧及牵引装置与方法
CN111031960A (zh) 正畸设备
Armbruster et al. Onplant-supported orthodontic anchorage
Papadopoulos Non-compliance approaches for management of Class II malocclusion
Sivolella et al. Uprighting of the impacted second mandibular molar with skeletal anchorage
CN110151340B (zh) 竖直并近中移动下颌磨牙的正畸装置及矫治方法
US20070298365A1 (en) Anchorage preparing buccal tube
CN217723744U (zh) 一种直立水平阻生第三磨牙装置
CN219184214U (zh) 一种矫治器
CN217566379U (zh) 一种可摘式竖直近中倾斜第二磨牙正畸装置
CN220442752U (zh) 新型错颌矫治装置
CN212522055U (zh) 一种磨牙远移装置
CN113476158B (zh) 一种磨牙正畸装置
CN216933534U (zh) 磨牙直立簧
CN220193196U (zh) 用于阻生牙的牵引装置
CN212574992U (zh) 一种压低上前牙矫正器
CN215130517U (zh) 替牙期上颌活动式矫治器
CN213607034U (zh) 一种磨牙舌面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